【财经新闻早知道】#宝洁计划提高洗涤剂价格#

宏观经济

◆发改委:展望2022年,外生的疫情冲击可能逐步减弱,价格运行有望更多取决于经济内生因素。从国际看,全球高通胀可能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供需缺口趋于收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动能不足,通胀压力有望边际减弱。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煤炭、油气等基础能源保障有力,有效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研判,2022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预计CPI延续温和上涨态势,PPI涨幅可能逐步回落,上下游价格走势更趋协调。

◆文旅部:2022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

◆证券时报:美国主要消费品制造商近期都宣布,将在2022年提高产品售价,并将高于此前提议的价格。家庭用品生产商高乐氏公司宣布,将在今年年中之前对85%的产品进行提价;日用消费品公司巨头宝洁公司也计划在本月底之前提高洗涤剂的价格。

◆北京交管局:节后工作日早、晚高峰城区环路、联络线以及部分桥区节点通行压力大,节后首个工作日(2月7日)交通压力突出,请礼让冬奥车道,建议适时避开西部、北部城区环路和高速公路;部分医院周边短时车流集中;冰雪运动场所始终是出行热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月制造业PMI为50.1(预期50);此外,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1(预期50.4)。

◆商务部日前回应“美宣布延长光伏产品全球保障措施”称,希望美国采取切实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工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日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培育北斗大众消费新应用;鼓励资本市场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专项整治工作。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50%,并同意结束公司债购买。

行业动向

◆央视网:春节假期前五天,网联平台共处理交易金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部分品牌餐饮商家日均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2.65%。零售行业部分国有品牌日均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3.76%。影视娱乐相关网络支付日均交易金额同比增长6.87%。

◆途牛旅游网:近六成游客将出游“距离”调整为本地游、周边游,中青年人群是出游主力。在途牛春节出游用户订单数据中,26~45岁游客占比达75%以上,携儿童出游的家庭占比达37%。在类型选择上,主题乐园酒店、城市近郊的星级品质酒店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上海市商务委:春节期间上海“跨年迎新购物季”掀起消费热潮,各大商业企业纷纷推出国潮美陈、年货礼包等主题营销活动,节日期间,消费市场精彩纷呈、平稳有序。据监测显示,春节期间7天,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71亿元,同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28.6%。

◆银保监会:针对近段时间火出圈的“隔离险”存在的不如实宣传等问题,提出了多项规范性要求。保险公司不得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等方式,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等重要情况作出容易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保险公司要加强对合作机构、平台、渠道的管理,持续监测其宣传行为。

◆携程:截至2月5日,春节期间,来自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住宿客群占比同比增长13%,较2019年春节期间增长34%。订单量同比增长30%。今年春节亲子订单占比近四成,亲子家庭逛景区的花费相较非亲子的订单花费多31%。80后最爱过年期间“遛娃”,80后带娃的订单是90后的6倍。

◆新华网:2月6日晚,中国女足上演逆转绝杀奇迹,在亚洲杯决赛中3:2力克韩国队,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

◆克而瑞:2021年房企主动或被动减少融资,融资总量13038亿元,达近五年最低点。202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0.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2%,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增速创近六年新低且增速逐月下滑,2021年下半年起到位资金单月值同比出现负增长,9月同比降幅达到11.2%。

◆深圳市官方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1月,深圳二手商品住宅仅成交1557套,再创近十年历史新低,成交面积为14.73万平方米,同比大跌75.04%。

◆限售解禁:本周,共有117只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共计94.19亿股,解禁市值为1598.25亿元。其中,贝特瑞以428.05亿元排名解禁榜第一,中公黄金和华致酒行分别以244.09亿元、129.25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

◆新股申购:本周将有6只新股发行,包括科创板1只、主板3只、创业板2只。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全球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至54.7%,连续2个月下降。全球制造业复苏动能在持续减弱。

◆证券时报:多地酒商透露,到目前为止,今年春节旺季白酒市场整体表现平淡,多位酒商表示飞天茅台卖得也没有上一年春节时更好。业内人士称,这一变化与疫情下白酒消费逐步回归理性,以及白酒春节等消费节点的概念正在逐步淡化等因素有关。

公司动态

◆ 比亚迪:1月,产量94101辆,同比增长97.62%;销量95422辆,同比增长125.0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1736辆,同比增长309.66%;销量93168辆,同比增长361.73%。

◆小鹏汽车1月交付12922辆,同比上涨115%;理想汽车1月交付理想one12268辆,同比上涨128.1%;蔚来1月交付新车9652辆,同比增长33.6%。

◆天华超净与宁德时代共同投建10万吨碳酸锂冶炼产能项目。

◆Meta Platforms(原Facebook)四季度EPS为3.67美元,分析师预期3.84美元;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四季度EPS为30.69美元,分析师预期27.35美元;Alphabet宣布按20-1拆股。

◆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湊湊等千家直营餐厅均正常营业,共接待消费者近150万人次,共销售近100万份牛羊肉,80万杯茶米茶。呷哺呷哺高性价比火锅套餐销量增长明显,共销售近30万份套餐,同比去年增长30%。

重要公告

◆欧菲光: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详细说明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类型、计提减值依据、测算过程等;核实并说明相关减值迹象和依据是否发生于2021年,是否存在一次性计提大额减值的情形,以及以前年度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东方财富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71.62%~86.27%。

◆中兴通讯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52.59%~69.02%。

◆康希诺预计2021年净利18.5亿元~20亿元,将实现扭亏为盈。

◆诺德股份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7142%~7699%。

◆南方航空预计2021年净亏损113亿元到128亿元。

◆中国国航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

◆顺丰控股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下降40%~43%。

◆京蓝科技预计2021年净亏损7.5亿元~13.5亿元。

◆阳光城预计2021年净亏损45亿元~58亿元。

◆永辉超市2021年预亏39.3亿元。

大超预期!央行突然降息10个基点,A股全线走高,什么信号?
2022年01月17日
  全面降准仅1个多月,降息又来了,而且一次下调10个基点,足见逆周期政策发力稳增长的紧迫性。

  1月17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天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受政策利率降息利好影响,股债市场均有强烈反应。经历了上周的持续低迷后,本周一早上,A股全线高开,其中,创业板指数(3170.408, 51.00, 1.63%)开盘不久就涨超1%。国债期货全线高开,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7%,5年期主力合约涨0.19%。

  在政策利率降息的强势带动下,可以肯定的是,1月20日(本周四)新一轮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最新报价中,也会带动近两年未动的5年期LPR下调。5年期LPR下调对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

  多因素支持降息

  年初以来,在“稳增长”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对于央行会否降息的讨论也愈发热烈。

  从市场层面看,年初以来,DR007利率持续低位运行,1月13日,DR007加权平均利率录得2.19%,持续明显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浙商证券(12.540, 0.09, 0.72%)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央行对政策利率的调整往往是先动量、后动价,因此若随着央行主动供给货币的增多,DR007表现出持续明显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则央行存在降息的空间进行“随行就市”。1月以来DR007持续低位运行,或体现央行主动流动性调控意图。

  日前公布的信贷社融及CPI、PPI等经济数据也加大了市场对于降息窗口将逐步打开的预期。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去年12月份PPI-CPI剪刀差缩小至8.8个百分点,下游企业利润空间不断释放,但中小微企业生存困境仍在。大宗商品保价稳供措施要持续发力,但更主要的是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步启动,加大宽松力度,助力企业纾困。

  近期,美联储加快紧缩的预期飙升。美国去年12月失业率降至3.9%,低于自然失业率,12月CPI同比涨幅达7%,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受此影响,美联储加息或提速。“2022年上半年是中国应该抓住的宽松时间,美联储还未加息,中国仍有降息降准空间。”管清友表示。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一季度央行降息具有其必要性,其核心在于降成本,在企业贷款融资成本环比走高,PPI仍处高位的情况下,当前降成本诉求仍高,降低政策利率进一步引导LPR下行存在一定必要性。

  招商证券(16.960, 0.00, 0.00%)研报则认为,“稳增长”与“宽信用”不足以构成此次降息的充分条件,强化市场预期,进而实现稳就业目标或是此次降息的主要考虑。当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已经跌至疫情后的最差境况,急需宏观政策的支持。财政与结构性政策工具虽然可缓解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但提振预期还需要降息的推动。毕竟,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暴露出的’预期弱’问题,在三大挑战中最为棘手。鉴于降息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意义,央行选择年前调降MLF利率,可能多从提振企业预期、稳定就业来考虑。如是,近期央行可能还会推出降准、调降7天逆回购利率等多项政策措施,集中火力扭转市场预期。”招商证券研报称。

  5年期LPR有望下调,降成本惠及更多主体

  实际上,自去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面对经济“三重压力”,市场降息预期再起。不过,此次降息幅度之大是超出市场降息争议范围。此前有分析预期本周央行会降息,但预测的降息幅度都是5个基点,此次1年期MLF、7天期逆周期利率一下子下调10个基点,足见逆周期政策的力度。

  在政策利率降息的强势带动下,可以肯定的是,1月20日(本周四)新一轮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最新报价中,也会带动近两年未动的5年期LPR下调。

  当前5年期LPR为4.65%,上一次下调还是2020年4月20日从4.75%下调至4.65%,彼时的背景是疫情爆发初期,货币政策为应对危机大力进行逆周期调节。1年期LPR此次亦有可能继续下调,2021年12月20日,1年期LPR在前期全面降准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的带动下下调5个基点至3.80%。

  相比于1年期LPR调整主要影响流动性贷款(主要是企业短期流动性贷款和个人短期消费贷款),5年期LPR下调对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随着此前LPR改革的推进,目前银行存量贷款和新发放贷款中,个人按揭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等绝大多数都是使用5年期LPR作为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

  按照央行规定,借款人和贷款银行可协商选择利率重定价(通常周期最短为1年),每次利率重定价时,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如果1月20日报价的5年期LPR下调,无疑会对背负着按揭房贷的个人和家庭,以及有中长期贷款的众多企业来说是大利好,会直接降低利息支出。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稳增长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在去年四季度降准以及调降LPR之后,开年又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整体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也略超市场预期。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对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起到较大的作用,也能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行,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定市场信心。

  降息如何影响股债汇市

  相比于降准,降息释放的货币政策宽松信号更强烈,因为其直接影响融资主体的支出成本。从金融市场的表现也可以看出降息和降准的宽松信号差异,1月20日,10点22分左右,深圳成指、创业板指数涨幅均近1%,上证指数涨超1%,沪深港通北上资金净流入近19亿元人民币。软件、电脑硬件、通信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从历史情况看,降息对股债等金融市场会带来一定的利好提振。巨丰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振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此次降息对核心逻辑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基调已经从2021年的中性转向2022年的边际宽松,预计后续央行还会有降准降息的动作,类似于2019年。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 MATT SIMPSON表示,对于一季度后的A股并不悲观,市场存在先破后立的可能性。由于美股的估值整体偏高,尤其是2023年若进一步缩表,美股或受到更大冲击,加息对股市的影响远不及缩表。我们对美股长期的平均年回报也并不特别乐观,可能只有低个位数。相比之下,预计中国A股还是有6-8%的年均回报。

  不过,亦有分析人士认为,降息对于股市的提振作业也不能过于高估。受当前房地产市场预期低迷影响,单纯降息对股市的提振作用有限。

  “降息对金融市场影响分化,对债市是利好,债牛还没结束。对股市影响偏中性,流动性宽松是利好,但背后的经济下行趋势是利空,接下来大概率还是结构分化的行情。”朱振鑫称。

  从汇市角度看,由于市场对于今年美联储加息时间点预期进一步提前(有预期年中加息,也有预期3月份就可能会加息),中美货币政策分化造成的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势必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会加大,会有小幅贬值趋势。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随着中美增长差距和利差可能缩小,预计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小幅走弱;但经常项目顺差可能依然可观且净资本流入仍将持续,这应能限制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幅度,基准预测是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小幅贬值2%至6.5。

央行降息10个基点!A股全线走高 关乎房贷的这一利率或将下调
全面降准仅1个多月,降息又来了,而且一次下调10个基点,足见逆周期政策发力稳增长的紧迫性。

1月17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天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受政策利率降息利好影响,股债市场均有强烈反应。经历了上周的持续低迷后,本周一早上,A股全线高开,其中,创业板指数开盘不久就涨超1%。国债期货全线高开,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7%,5年期主力合约涨0.19%。

在政策利率降息的强势带动下,可以肯定的是,1月20日(本周四)新一轮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最新报价中,也会带动近两年未动的5年期LPR下调。5年期LPR下调对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

多因素支持降息

年初以来,在“稳增长”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对于央行会否降息的讨论也愈发热烈。

从市场层面看,年初以来,DR007利率持续低位运行,1月13日,DR007加权平均利率录得2.19%,持续明显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央行对政策利率的调整往往是先动量、后动价,因此若随着央行主动供给货币的增多,DR007表现出持续明显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则央行存在降息的空间进行“随行就市”。1月以来DR007持续低位运行,或体现央行主动流动性调控意图。

日前公布的信贷社融及CPI、PPI等经济数据也加大了市场对于降息窗口将逐步打开的预期。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去年12月份PPI-CPI剪刀差缩小至8.8个百分点,下游企业利润空间不断释放,但中小微企业生存困境仍在。大宗商品保价稳供措施要持续发力,但更主要的是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步启动,加大宽松力度,助力企业纾困。

近期,美联储加快紧缩的预期飙升。美国去年12月失业率降至3.9%,低于自然失业率,12月CPI同比涨幅达7%,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受此影响,美联储加息或提速。“2022年上半年是中国应该抓住的宽松时间,美联储还未加息,中国仍有降息降准空间。”管清友表示。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一季度央行降息具有其必要性,其核心在于降成本,在企业贷款融资成本环比走高,PPI仍处高位的情况下,当前降成本诉求仍高,降低政策利率进一步引导LPR下行存在一定必要性。

招商证券研报则认为,“稳增长”与“宽信用”不足以构成此次降息的充分条件,强化市场预期,进而实现稳就业目标或是此次降息的主要考虑。当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已经跌至疫情后的最差境况,急需宏观政策的支持。财政与结构性政策工具虽然可缓解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但提振预期还需要降息的推动。毕竟,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暴露出的’预期弱’问题,在三大挑战中最为棘手。鉴于降息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意义,央行选择年前调降MLF利率,可能多从提振企业预期、稳定就业来考虑。如是,近期央行可能还会推出降准、调降7天逆回购利率等多项政策措施,集中火力扭转市场预期。”招商证券研报称。

5年期LPR有望下调,降成本惠及更多主体

实际上,自去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面对经济“三重压力”,市场降息预期再起。不过,此次降息幅度之大是超出市场降息争议范围。此前有分析预期本周央行会降息,但预测的降息幅度都是5个基点,此次1年期MLF、7天期逆周期利率一下子下调10个基点,足见逆周期政策的力度。

在政策利率降息的强势带动下,可以肯定的是,1月20日(本周四)新一轮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最新报价中,也会带动近两年未动的5年期LPR下调。

当前5年期LPR为4.65%,上一次下调还是2020年4月20日从4.75%下调至4.65%,彼时的背景是疫情爆发初期,货币政策为应对危机大力进行逆周期调节。1年期LPR此次亦有可能继续下调,2021年12月20日,1年期LPR在前期全面降准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的带动下下调5个基点至3.80%。

相比于1年期LPR调整主要影响流动性贷款(主要是企业短期流动性贷款和个人短期消费贷款),5年期LPR下调对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随着此前LPR改革的推进,目前银行存量贷款和新发放贷款中,个人按揭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等绝大多数都是使用5年期LPR作为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

按照央行规定,借款人和贷款银行可协商选择利率重定价(通常周期最短为1年),每次利率重定价时,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如果1月20日报价的5年期LPR下调,无疑会对背负着按揭房贷的个人和家庭,以及有中长期贷款的众多企业来说是大利好,会直接降低利息支出。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稳增长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在去年四季度降准以及调降LPR之后,开年又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整体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也略超市场预期。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对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起到较大的作用,也能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行,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定市场信心。

降息如何影响股债汇市

相比于降准,降息释放的货币政策宽松信号更强烈,因为其直接影响融资主体的支出成本。从金融市场的表现也可以看出降息和降准的宽松信号差异,https://t.cn/A6JXDWnK ,深圳成指、创业板指数涨幅均近1%,上证指数涨超1%,沪深港通北上资金净流入近19亿元人民币。软件、电脑硬件、通信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从历史情况看,降息对股债等金融市场会带来一定的利好提振。巨丰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振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此次降息对核心逻辑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基调已经从2021年的中性转向2022年的边际宽松,预计后续央行还会有降准降息的动作,类似于2019年。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 MATT SIMPSON表示,对于一季度后的A股并不悲观,市场存在先破后立的可能性。由于美股的估值整体偏高,尤其是2023年若进一步缩表,美股或受到更大冲击,加息对股市的影响远不及缩表。我们对美股长期的平均年回报也并不特别乐观,可能只有低个位数。相比之下,预计中国A股还是有6-8%的年均回报。

不过,亦有分析人士认为,降息对于股市的提振作业也不能过于高估。受当前房地产市场预期低迷影响,单纯降息对股市的提振作用有限。

“降息对金融市场影响分化,对债市是利好,债牛还没结束。对股市影响偏中性,流动性宽松是利好,但背后的经济下行趋势是利空,接下来大概率还是结构分化的行情。”朱振鑫称。

从汇市角度看,由于市场对于今年美联储加息时间点预期进一步提前(有预期年中加息,也有预期3月份就可能会加息),中美货币政策分化造成的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势必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会加大,会有小幅贬值趋势。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随着中美增长差距和利差可能缩小,预计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小幅走弱;但经常项目顺差可能依然可观且净资本流入仍将持续,这应能限制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幅度,基准预测是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小幅贬值2%至6.5。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例如,我的花沐浴在斜着打下来的阳光下,瓶子里的水反射着光芒,满室温暖明亮。例如,我的花沐浴在斜着打下来的阳光下,瓶子里的水反射着光芒,满室温暖明亮。
  • #STAYC[超话]# #stayc潜力无限# [220922][图片] 09.22 #张礼恩[超话]# Weverse更新 오늘 서울 드라마 어워즈부터
  • 不过timing抓得倒好是一个人一个龙门架的排面1今天还在恢复[挖鼻]一直都在起步中大杂烩时间充裕会的动作都加点几次想记下来乱得无从下手制定计划再喊几次该提上日
  • 剧组的人只认为是天气预报比较准,但只有游本昌心内纳罕,这场雨来得太巧了,难不成真的是自己祈祷来的吗?既然不能通过后期,那就只能现场拍摄这样一个场景,可平时就连抓
  •  正当他以为自己要渴死在沙漠中的时候,佛出现了,给了他足够走出沙漠的水。 他就这样背着这些金银珠宝,最后水没了,还是渴死在了沙漠之中。
  • 自我感觉脾气还行的比较感性,容易被感动,陌生人面前感觉我是个内敛型的熟悉后会发现我很逗比,对猫狗毫无招架之力,空闲的时候喜欢打篮球, 偶尔突发奇想动手做美食,
  • 同样,在未来几年,我认为上游大概率也是如此,因为中国的上游公司有本土进口替代的机会,我们认为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当我们CXO板块稳定了之后,如果能找对公司
  • 仰望星空,扩大心量,世间的很多事就都不是事了。仰望星空,扩大心量,世间的很多事就都不是事了。
  • 不同意很多人说的,爱情到最后就是转化成亲情的宿命,亲情永远取代不了爱情,需要亲情的凑合,只能说爱不够吧…但,爱情要怎么个诞生法我不知道,只能说爱情是奢侈品,是稀
  • #夕夕领养# 分享一个好消息,除夕救助的夕夕,今天有家啦[鼓掌][鼓掌]领养人今天去阿荣宠物医院,跟义工签订了领养协议,然后,给夕夕换上了新牵引绳,戴上了有主人
  • 这样的牛对于爱情还是很专一的,只是他那很强的占有欲一旦发作,你可要小心了,他可是很小气的,生怕你会变心,所以跟牛牛相处的时候只要你对他专一,那么你也无需操心路边
  • 此时许多人不仅自己小心心翼翼的对抗病毒,还要关心自己家人亲戚朋友的身体健康情况,还好有海尔专利自清洁技术,一键自清洁,够便捷超干净!#web3##web3人才#
  • 无论消费者喜欢还是讨厌全新宝马M2造型,它都标志着内燃机时代的终结。#汽车情报局#【宝马M部门负责人暗示:下一代宝马M2或采用纯电驱动】近日,#宝马#M部门负责
  • 能帮别的电影偷票房嘛[允悲]我都是潜在这么危险的人物了嘛[笑cry]#龚俊向丰巢快递柜索赔101万#如果被判定商家赔款的话,商家的律师大概率是一定会向投屏人要求
  • 关于给孩子们起名字,五行‎属‎性 问 题,并不是孩 子 缺 什 么‍就‭盲‭目‭的‭补什么,这⁠是⁠错⁡,‬是要通过对孩⁢子⁢的‪命‎理‎的⁠分⁠析⁢,得出孩子
  • 有时做功课会分神 按先生说的顺其自然 所以放任自己这几个月越发觉得修行的时间每一天都是珍贵的 时间的流逝 不容浪费 想着什么是顺其自然 虽然路是自己选的 但性格
  •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介绍,通过该工程,在过去5年时间里,北京市将大尺度森林建设和见缝插“绿”相结合,构建起绿色生态网络,提升生物多样性,小动物也有
  • #游戏资讯##食物语# 2020年8月26日森森一勺汤(第1722勺)1、梅好时间带梅好外出去看一大片向日葵向阳而生,感恩有你短暂的三天很快过去没有刻意安排没有
  • 林志玲:唉,我的脚这么大你是不知道是不是?小S:你就知道心机重的人是谁了吧?
  • 在曾侯乙博物馆前看见一个讲解志愿者,悄摸摸的问他可不可以带带我,他居然跟我讲解了四个小时,从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半,还顺带带我去别的馆看了越王勾践剑和有名的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