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也是为一切苦的根本,因为一切苦皆由生死而来的,没有生死就没有一切苦,生死不了怎能离苦得乐?所以常见一般学佛人,一开口便说要求了脱生死,这是莫怪其然的,生死既为一切苦的根本,那么生死一了则可远离众苦,而获到寂灭永安,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而实现学佛的一大目的。

如是观之,则知了脱生死确为学佛人的重要观点,但要了脱生死,当先明白生死之由来,和懂得了脱生死的方法,否则怎能了脱生死,而达到学佛之一大目的呢?

一、生死缘起

究竟什么是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谓生死有十二种之缘起,换句话说,此十二缘起为组成生死之要素。十二缘起亦名十二因缘,何谓因缘?因是亲因,如种子为能生之种;缘是助缘,如雨露人工等为助生之机。亦可说:事的起原为因,中间助成为缘。共有十二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此十二支,互相为因为缘,故称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此为一切有情生死的由来。现在先来解释无明的意思:

(一)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由最初的一念妄动障蔽本觉妙明,致使对真空实相理不能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要之无明就是迷惑心,到底迷个什么?迷了我法二种空理。众生不了五蕴幻化不实,妄执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为我执无明;不了诸法缘生无性之理,妄执万有现像为实法,是为法执无明。所谓内执根身以为我,外执器界以为法。迷了我、法二空的真理,所以叫做无明;此为迷真所起的一念不觉。

按无明有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两种:

(1)不明理性之空,谓之迷理无明(不知真空实相离相之理)——根本。

(2)不明事相之假,谓之迷事无明(妄见万法为实有)——枝末。

所谓迷理无明,乃指一念妄觉障于中道实相之理,使之不能显发;迷事无明,是指见思烦恼障生死之事,使之不能出离三界。凡外不明真谛理,著于邪见,名为见思无明;二乘不明俗谛理,著于空寂,名为尘沙无明;权教菩萨不明中谛理,著于二边,名为根本无明。总之,迷真谓之根本无明,起妄谓之枝末无明。

(二)行——是造作义,指一切行为,此为依无明而造出善恶业。

(三)识——就是业识——第八识(是人生的总报主)。此识随业受报,为过丢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于有缘的父母,当其交媾时,四周黑暗,唯见一幕淫剧,遂于明相发现处,以神识聪利而刹那即到父母身边,那时昏昏迷迷,忽起一念爱心(男的则爱母憎父,女的则爱父憎母),流爱为种,纳识为胎(流一念爱欲心为受生种子,于父精母血之中而成胞胎,将此神识处于臭秽胎狱之中)。啊!惨了!生死的祸根将此演成,一切众苦跟在后面而来,此为投胎最初的第一念。

(四)名色——名指心识(即神识初投胎时之谓),色指形体(即父精母血混成之肉团)。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揽父母赤白二谛而成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此为胎中精神物质初备之相)。因为初投胎时,六根未成。识心不能显发其了别功能,但有心的名称而没有心的作用,所以不称为心,只称为名;初投胎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单称色。此为婴胎初凝,还没有完成六根的一个阶段(人,生在胎内,生育之次第分为五位;第一七日名羯罗蓝位,又云歌罗逻,译为凝滑,或云杂秽——父母之精血,初和合而成的一团凝滑之秽物。第二七日为,頞部昙位,译为疱,经过二七日的渐渐增长而成为疮疱之形。第三七日名闭尸位,译为软肉,经三七日渐成软肉之质。第四七日名为羯南位,译为坚肉,经四七日渐成坚固之肉。第五七日名钵罗奢位,译为肢节,又名形位,自神识投胎后至五个七日,才生诸根形,四肢差别,以上皆属名色位所摄)。

(五)六入——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自第五七日形位后,渐具根相,至第六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初成。从名色、六入至出胎,中间总有三十八个七日,皆属胎中位)。此为有情一生受用之自体。

(六)触——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当小孩二三岁时,天真纯朴,六根对境但起单纯之知觉,尚未有憎爱的分别。此为六根交际一切外境的一种作用。

(七)受——领受(领受所触之境)。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当四五岁至十岁时,年纪稍长,知识潮开,知道接受一切境界,对于饮食、衣服、玩具等,都有所求,且能分别好丑,唯不生贪爱之心耳。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感。

(八)爱——贪爱。对于所对境,能起贪爱。当十一、二岁至十八、九岁时,年将成人,欲望既开,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唯尚未广遍追求,虽单举爱字,其实亦含有憎字在内,所谓‘遇顺境时则起贪恋之心,遇逆境时则起憎恶之心’。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九)取——妄取。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一切境,广为追取,虽单举取字,实则亦含有舍字在内,所谓‘遇可爱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可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前之无明是过去惑,今爱取二支为现在惑,同时又为未来因)。

(十)有——业。有因有果之谓,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由业力牵引而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换句话说,由爱取二者所驱使,遂去造作种种有漏之业,以感未来生死之果报。果报的范围虽广,要之不出依正二报。依报即是欲有(欲界)、色有(色界)、无明有(无色界)。正报即是本有(现在之身)、中有(中阴身,此身已死,后身未成,于此中间所受化身,谓之中阴身)、后有(后世受生之身)。欲等三有为受生处之依报,本等三有为所受身之正报,(前‘行J指过去业,今‘有J指现在业,虽属现在,却为未来生死苦果之因)。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十一)生——受生。以现在所造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在四生六道中受生(此生之一支通因通果,若对前之爱取有三支而言,则属未来受生之果;若对后之老死一支而言,则属未来感果之因)。此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十二)老死——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既有生就不能不死,则四大幻躯自然从少至老,由无常转变必至于死,如燃香相似的渐渐消殒;要想永生不死而常壮不老是绝对不可能的(老死本来二事,何故合为一支?因为老不一定有的,如一般夭殇者,则不历此阶段,故与死合为一支)。此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总之无明是无始一念不觉,障蔽真心的一种虚妄(过去惑);行是依无明妄惑而造出一切业因(过去业);识是依造业而受现世投胎之第八阿赖耶识(业报生);名色是神识依父母精血,心身渐次发育的一种状态(约初受胎时言);六入是在母胎中六根初成的名称(约住胎言);触是六根与六境接触不起憎爱的一种作用(约出贻后言);受是对境分别苦乐的一种感觉(五六岁后的作用);爱是对境生起的一种欲望(十四五岁后的作用);取是广求五欲的一种作用(二十岁后的作用);有是由贪爱而造成的一种业力(作业成就);生是依著所造的业力去受报投生的一种事实(依业受报);老死是由无常转变而六根败身亡的一种现相(生命结果)。

还可说: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总头目;行是生死的创业者;识是生死的责任者;名色、六入是生死的业报身;触、受、爱、取是生死的犯罪者;有是生死的承罪者;生、老是生死的受刑者。十二因缘的意义大约就是这样。但怎样叫做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呢?扼要的说,为了‘无明’不觉的愚昧性所使,迷于声色货利之中,处处颠倒取著,因而做出一切不合法不合情的‘行为’来;此则因无明而引起一切作业——行,故曰无明缘行(缘是生起和引起的意思)。有了过去所造业因——行——牵识(业识)受报,此则因行而引起业识的投胎,故曰行缘识。有了业识投胎,自然组成形体,此则因业识而引起名色的成立,故曰识缘名色。有了名色,自然渐备六根,此则因名色而引起六入的构成,故曰名色缘六入。有了六根,自然能与一切外境接触,此则因六入而引起接触的作用,故曰六入缘触。既有了接触,自然对顺境为乐受,对违境为苦受,此则因触而引起苦乐的感觉(受),故曰触缘受。既有了苦乐的感觉,自然乐则生爱,苦则生憎,此则因受而引起贪爱的情绪,故曰受缘爱。既有了贪爱,因而开展欲心,广为追求妄取,此则因贪爱而引起妄取的活动,故曰爱缘取。既有了妄取,自然广为造作,而受业力的支配,此则因取而引起业有的规定,故曰取缘有。既有了现在业因,必受未来果报——六道受生,此则因有而引起带业受生,故曰有缘生。既有了生命,自然由老至死。于中免不了一切忧悲苦恼,此则因生而引起老死忧悲苦恼的结果,故曰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组成生死之缘起,亦即是我人生死之由来。现在不厌麻烦,再来反复检讨一下,使人容易明白:

人生为什么有忧悲苦恼,它到底从何而来?乃由无常转变的老死而来的(人生最悲哀而痛苦者就是老死);它——‘老死’又从何而来呢?是从投‘生’来做人而有的(因有了生的生命自然有结束生命的老死),然何故要投‘生’?即由所作而规定了的业‘有’牵引而来的(既有业因,当然要依业受报而来投生,所谓负债须偿),‘有’又从何而来?是由妄取而来的(因为有了妄取才会去妄造有的业因),为什么要去‘取’?是被贪爱心所驱使的(如没有贪爱就不去取),‘爱’又从何而来?是从领受而来的(如不去领受则贪爱从何为起),‘受’又从何而来?是从六根接触六境而来的(根不接境自然没有领受),‘触’又从何而来?是从六入而来的(没有六根怎能去接触尘境),‘六入’又从何而来?是从名色而来的(没有心物和合的名色,怎能成就六入的作用),‘名色’又从何而来?乃由阿赖耶识去投胎而有的(若无业识揽父精母血而成胎,怎有名色的成立),业‘识’又从何而来?是由各人行为上所造出来的业,识被业牵而入胎(正如凭罪状而入狱,若无业力自然不会牵识受报为投胎),‘行’又从何而来?是由‘无明’迷惑心所驱使去妄作胡为而成业行(心不迷惑,自然不会妄作胡为)。

反过来说,要怎样才能没有老死忧悲苦恼呢?当不去受生,要不受生,当不造业——有,要没有业,当不妄取,要不妄取,当不妄为贪爱,要不贪爱,当不妄为领受,要不受,当不妄为接触,要不触,当勿妄用六根(六入),要无六入,当勿产生名色,要无名色,当空业识,要空业识,当不妄作行为,要不妄作,当破无明,无明一破则生死自休。讲到这里非仅明白我人生死的由来,同时也知道生死的罪魁就是无明。 https://t.cn/R2Wxpw9

赶紧看看我们累生累世都做过哪些坏事?

(一)忏悔谤法罪
对显教起邪见诽谤;
对密教起邪见诽谤;
对于佛法执著一者是成佛障碍,另一者是成佛方便,贪执自宗,嗔毁他宗;
对某宗佛法轻视不恭敬,在不通达密意时,随口批评,贬低,呵斥;
对显密经续论典轻视亵渎;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检查罪业后应在金刚萨垛本尊像前具体发露,如今是以金刚萨垛身像救度众生时期,能依像诚心发露罪业,佛尊以愿力决定赐予加持。
今生或许未造谤法罪,但无始以来曾经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若不对治,业力成熟时决定堕落,故应忏悔无始以来所作。(以下忏悔时均应如此)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未来纵遇命难,也绝不对任何佛法诋毁轻舍破坏。并发护法大愿:生生世世护持各宗派的教法和证法,使三宝种性相续不绝。

(二)忏悔五无间罪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悉心出佛身血。
是否自作,教他作,见做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未来纵遇命难也不造五无间罪,宁舍生命也不舍此誓言。

(三)忏悔近五无间罪
杀害比丘沙弥;
对比丘沙弥恼乱辱骂打缚;
轻蔑损坏法衣;
毁坏女众戒律或制造违缘;
毁坏贩卖佛经佛像,对经像亵渎,谤讪,不恭敬;
毁坏佛塔或妄加评论,在佛塔前不恭敬等;
毁坏经堂,在经堂内睡觉,丢口水鼻涕查渣放屁等;
在经堂内坐污秽的座垫;
毁坏三宝殿堂,法座,供器等;
占三宝地;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决不杀害比丘沙弥,不污具戒尼,任何恼乱打骂轻慢亵渎的行为都不做,不毁坏佛塔佛像佛堂,下至起一不恭敬心也做防护,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同时发愿:今后恭敬如来教下一切沙弥比丘,下至现僧相者,对于佛塔佛像佛堂经书都视如真实三宝而恭敬。

(四)忏悔杀生罪
杀人,堕胎;
非法烹炮生物,使受极苦;
钓鱼射鸟填穴覆巢破卵伤胎发蜇惊栖等;
见杀不救;
见人畜死,不起慈心;
役使畜牲至精疲力竭,不怜其苦,强行役使或鞭打;
欺弄损害盲人聋人病人愚人老人小孩;
笼系禽畜;
见鳏寡孤独,贫民,饥渴,寒冻等不做救济;
看暴力片,战争报道等而随喜;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决不杀生,不杀狮子老虎龙等大旁生,不杀猪马牛羊等畜牲,不杀蚊蛇跳蚤虱子等,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为坚固誓言,观想有人拷打逼迫自己也决不杀生,下至以身口意损辱有情的行为都不做。发愿:尽未来际救护饶益众生。

(五)忏悔不与取罪
不与取三宝物,上师物,父母物,国家物,私人物;
对三宝物,上师物,父母物,国家物,私人物,损坏不赔偿;
对三宝物,上师物,父母物,国家物,私人物,借贷不还;
偷税漏税,威取诈取,小出大入;
公款挪为私用;
因果差错,非专款专用;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决不造偷盗不与取,欺诈不与取,权威不与取,不盗三宝上师父母物,不取任何有主物,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为坚固誓言,观想即使饥寒将死,也不盗用不义之财,下至任何对他人财物不爱惜的行为都断除。发愿:尽未来际上供下施,饶益众生,供养上师三宝。

(六)忏悔邪淫罪
非所应行,非支非时非处而行淫;
欲染娼家;
婚外恋;
见良家美色,起心私之;
观看传播淫秽书刊绘画影视;
鼓吹欲爱;
于不清静场所过往观听;
意淫手淫;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永离邪淫(出家则断淫),对一切异性,不论何种年龄身份,都持梵行守身如玉。为坚固誓愿,观想美色当前,即使舍命也不犯淫,下至起心动念都做防护。且发愿,称赞梵行功德,引导一切有情远离淫欲,获得清凉。

(七)忏悔妄语罪
未见佛菩萨鬼神等而说已见;
未得证相授记等而说己得;
未通达法义等而说已通达;
对正法上师僧众等无理诽谤;
欺骗上师父母等;
为求名闻利养妄说功德,欺骗信众;
世间经商等时为求名利而说妄语;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未来决不说妄语,不未得谓得,未证言证,对上师三宝父母等重境决不诽谤欺骗,乃至对任何有情都不妄语。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为坚固誓愿,观想被拷打逼迫或以亿万美钞引诱也不说妄语。并发愿:一切时处说诚实语。

(八)忏悔离间语罪
挑拨上师大德与其眷属之间的关系;
破坏佛教团体之间的关系;
破坏道友之间的关系;
离间他人骨肉;
破人婚姻;
离间同事朋友邻里主仆师生等关系;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决不对上师大德道友说离间语,决不对一切团体及个人说离间语,进而对一切友情都不挑拨离间,下至破人关系的念头都不升起。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一切时处说和合语,对于关系破裂者劝其和好。

(九)忏悔粗恶语罪
对上师,三宝,尊长,父母,平交,卑幼说粗恶语;
出损德之言;
扬人之恶;
取人外号;
刻意搜求先贤之短;
辩论生嗔而恶口;
指责佛像佛塔;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决不说粗恶语,对上师三宝尊长父母说粗恶语,不对道友同事卑幼说粗恶语,下至旁生也不说粗恶语,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发愿对有情说悦耳之语。

(十)忏悔绮语罪
宣说斗讼竞争语;
乐说无关语;
对外道论典,外道咒以爱乐心受持讽诵;
在大众场合喜谈王论,臣论,盗贼论等;
说戏笑,游乐,爱欲语等;
说罪语,颠狂语;
说邪命语;
念诵经咒夹杂世语;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决不说斗讼语竞争语,不说无关语,不说戏笑游乐爱欲语等,不说世间王臣盗贼等论,不阅不诵能引起贪嗔的外道论典。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发愿以正念摄持,说具义语。

(十一)忏悔贪欲罪
占人财产之心;
贪求供侍之心;
贪求恭敬之心;
贪求利养之心;
炫耀功德,贪图名声之心;
贪求天人妙欲之心;
贪求权位之心。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在任何境缘下,都努力遮止对于财富,名声,恭敬等生起贪欲。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发愿少欲知足。

(十二)忏悔嗔恚罪
心想如何令他遭受杀缚;
愿他由他缘或自身任运损耗财物;
念他已作正作无义而思报复;
愿他现世丧失亲属;
愿他现世丧失资产;
愿他现世事业失败,功名不成;
愿他闻思修等善法失坏;
愿他遭遇不幸而内心欢喜;
愿他亲友以自缘或他缘而衰损;
愿他后世堕落恶趣。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对一切有情下至蚂蚁蚊虫,不起损害之心。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发愿对一切友情生起慈悲心,行持无害行。

(十三)忏悔邪见罪
谤无前后世;
谤无业果,认为修善无功德,造恶无过患;
谤无三宝;
谤无净土。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再不对三宝,业果等生邪见。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发愿使一切有情生起业果等正见。

(十四)忏悔具力重罪
以犯戒身受用僧务;
以已施僧众比丘物,或自用或转施在家者;
毁犯尸罗而受信施;
缓学处而受信施;
道友之间互相嗔恚;
对菩萨忿恚,厌背或起不悦意心;
轻毁菩萨,说菩萨恶称;
对上师轻慢,生起超过上师等恶心;
对上师语不恭敬,说上师过失;
对上师身不恭敬,不承事;
违背上师言教,不依从,不重视;
对上师起邪见;
障碍上师事业,善行;
舍弃上师;
对父母有失敬养;
违背父母合理训诫;
父母责怒而生嗔,抵触;
父母有过而不善巧劝化;
父母殁后而不超度资荐;
以上罪业是否教他作,见作随喜。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
今后对于上师,三宝,菩萨,父母等具大力田,
宁舍生命也不侵损,傲慢,轻毁,忿恚,厌背。并发愿恭敬上师,菩萨,道友,对父母尽孝。 https://t.cn/RDnEUnO

释迦牟尼佛传:第二十一节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降伏恶魔以后的太子,志愿更加坚固,心中更加平静,深入在三昧的禅定境界中,已经到达无念无想的领域,可以说光天化日的觉悟世界,就将现在眼前。
在这个时候,太子已经能够知道久远以来的自己,生在些甚幺地方,叫过些甚幺名字,作过些甚幺事情。百十万年,生死往来的历史,一切都能清楚了然。他觉悟到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无量阿僧祇劫以来,轮转在生死界中,有时作人的父母,有时作人的儿女,有时作人的老师,有时作人的弟子,都是有着因缘牵连的关系。可是,被现实所迷惑的人,却不知道别人都曾作过我们的眷属,终日给名利爱欲所囚,一点都不顾念他人。太子在这一切冤亲平等的真理上生起大悲的心肠,不觉双目滔滔的流下泪来。
太子此刻对一切森罗万象,心理上已渐渐的明白,对一切事理已有正确的了解。他更感到「生」和「死」本来是不二的,没有执着的必要,太子的心、生命,此刻已觉得明显的扩大,可以说,已经和宇宙同化了。
相反的,太子现在觉得烦恼是不可思议的东西,为甚幺会有烦恼?这原因明明的浮现于太子的心中,太子欢喜得雀跃起来!他反复的思惟吟味,终于知道自己证得正觉!这是一点不错的,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方,忘记了一切,对一切都没有分别,对一切都很明白,这绝不是睡眠,这是正觉,这是解脱!
我们现在不要再叫他太子啦,我们要尊称他为「佛陀」!
已经开悟的佛陀,附带的证得五眼六通。他看这个世间,知道一切众生都是在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中升沉,不觉生起无比的大悲心。这六道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牲、阿修罗、人间、天上),终日营着虚假不实的生活,有清净的,有不清净的;有善的,有不善的;到了命终的时候,随着各人的造作,在六道中又受着种种不同的苦和乐的果报。
佛陀觉悟的是缘起的正法,仔细的观察这个世间,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流转的主体是苦。由这个主体展开,所以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人为什幺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再来观察生又是从什幺地方而起的呢?这是由于一切善恶行为的业的结果,这个生绝不是由什幺天神之力而生,生是没有自体的。这样说,生并不就是没有原因,好象竹子才破了一个节,其它的结都有关系,这个生死的原因就是行为的「有」业,由于这个行为的有业所以生出「取」来,如火要有薪才会燃烧,这个好比薪的取又从那里生的呢?这就是由于叫做「爱」的而生,好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这个爱又是从那里来的呢?这是由「受」而生的,好象感到苦痛就需要安乐,感到饥饿就需要饮食,希求(受)一切,所以对一切就生出爱来。受是爱的原因,这个受又是从那里生的呢?这一切的受是从「触」而生的,感到一切的苦,想到一切的乐,因为有触才知道的。触是从那里生的呢?这个触是从众生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生,好象一个盲人,他就不能完全生起六入的触力。这个六入是从那里生的呢?这是从「名色」而生的,名色好比是芽,六入好比是茎是叶,茎叶是由芽逐渐而生长的。这个名色的根源又是什幺呢?这是「识」,识就好比生出名色之芽的种子。不过,有的时候,识是从名色生的;也有的时候,名色是从识生的,好似人有时候在船上前进,有时拉着船前进,也有时船与人同时并进。识是从名色生出来的,名色是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而展开的。这中间有一种作用名叫「行」,这个行的根结何在?这就是所谓「无明」,亦即是生死的根本!由无明而起行,由行而有识,由识而展开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由六入而感触,由感触而有受,有受而生爱,有爱而执取,有取而造业,由于业而有生,有生即有老死,一切众生所以轮回流转的生生灭灭,都是这样。
一切众生和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现在佛陀终于从千辛万苦中证得这甚深微妙的真理。
为着便于了解明白佛陀亲证的宇宙人生缘起的真理,兹将十二缘起列表说明如下:

十二因缘:
过去二因:
无明-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它的体是痴,以迷闇为性,由此无明妄动,众生就轮转世间,故为生死之本。
行-行是造作为义,即依过去的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的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之曰行。

现在五果:
识-识为初入胎识,即由过去惑业动力,使感异熟报体的阿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
名色-名色为胎相之完成,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即组织有情的要素,胎相初成,六处未圆,故称名色。
六入-六入为六根完具位,示名发毛爪齿位,谓于胎中,由名色渐次增广,因此诸根具足,故名六入。
触-触是觉触,为认识之开始,谓出胎后与境相触,生起认识,然因未能识别境界苦乐,故名为触。
受-受为领纳,即情绪作用,谓于触对境界时,而于违顺中庸境上,生起苦乐爱舍之感觉,名之为受。

现在三因:
爱-爱以染着为义,由受而来,即于相续之三有自体所取之三有境界,于乐爱合,于苦爱离,名爱。
取-取是驰取追求,由爱而来,即由种种之执取,于是三业繁兴,而集成未来身心之苦,因名为取。
有-有是存在之义,谓由爱着驰取之不已,发为纵我役物之行,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报,名有。
未来二果:
生-生是未来受生,即由能生身心之潜在业力,而于六趣及四生中受生,完成未来之新生命,名生。
老死-老死为身心演变的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而与之俱来。
佛陀证得这宇宙人生的真理以后,又在菩提树下静思二十一日,圆融无碍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即说于此时,佛陀慎重其事的反复吟味着他所觉悟的真理,思惟他所觉知的生死之源,最后他终于决定发出他正觉的宣言:「流转的相是生,无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众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灭。诸垢既净,自心清净而无碍的光明朗照,那就是能建筑真实的悟界,就能获得不生不死的解脱自在。」
已经成就正觉的佛陀,从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起来,他认为一切众生要解脱这个世间上生老病死的苦痛,唯有修学八种正道,了解这世间的实相是「正见」,分别视察这实相是「正思维」,不敢妄语恶口两舌是「正语」,不行杀生偷盗邪行是「正业」,过着合理的经济生活是「正命」,努力精勤的修学正道是「正精进」,正心诚意使精神集中的是「正念」,积聚思索修养的深行是「正定」,这是修学佛陀之法的人应修行的八种正道,心里是坦坦白白的,行为是正正当当的,断除「我」与「我所有」的执着,把从无明生出的薪火灭去,这才能进入真实的解脱,这才是究竟的第一义。
佛陀在正觉以后,就想起救度众生的大事因缘,他想起这个问题,心中不觉为了怜愍众生而难过起来,佛陀心下想道:
「我现在已经遂了我久远以来的志愿,我已经成就佛陀的大法,但是,我现在不能去救济众生!因为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我若用这究竟第一义的正道去向他们解说,必定遭到他们的毁谤和讥嘲。他们对无上至尊的佛陀,对清净究竟的真理,若毁谤讥嘲,与我并没有关系,但他们将来必定堕入恶道,遭受很大的不幸!你看,一切众生都沉没在贪瞋邪见的深渊中,他们怎幺了解这甚深微妙的解脱的真理呢?不如我还是涅槃免得众生的毁谤而造罪吧!」
佛陀从悲悯众生的心中,虽然流露出真挚恳切的关怀,但世界上若没有佛陀正觉的真理之光照耀,这个世界将永远的黑暗下去。希望求解脱的人类,失去佛陀的法雨甘露,将永远摸索不到自由解脱的门路,正在这个时候,天空忽然现出一群天神,向佛陀敬礼道:
『至尊至贵的佛陀!我们是一群天神,我们在这里向您致最恭敬虔诚的礼拜,我们是来祝贺您获得正觉的解脱。您在这个世间上,能走上不生不死的境界,实在是这个世间上所有众生的幸福与光荣。您像一盏慧灯,黑暗的世间需要您的光明。您不要忧虑愚痴的人类毁谤您的正法而造罪,这是他们自作自受!您应该依照您的本怀,传播您的福音,让那些迷途的羔羊,早日能够回头,早日登上觉岸。希望您佛陀,伸出慈悲的手,垂无缘的大悲,永作这世间上的救世主啊!』
佛陀听了天上善神至诚劝请的言辞,心中非常欢喜,即刻离开伽耶山菩提树下金刚座,怀着一颗救济众生的大悲心,预备向迦尸城的方向走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嘴上硬肝却在颤:这个老妖婆,大傻13啊,这不就中了兔子的计了嘛牛牛高潮了:我就知道!我今天去配眼镜了哈哈哈哈哈,婆婆不想让我去,可是我老公说别和妈说,直接穿好
  • #其原有沙# 体調復活しました心配してくれて有難う今夜19時25分~のEテレすイエんサーは「ジャグリングでみんなをあっと言わせた~い」の放送です苦戦して撮影翌日
  • 我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所以我从来不会估量更不会高估自己在任何人心里的位置,骨子里依旧善良,真诚,感恩,和蔼,只是不会再轻易示人,诚然,更希望别人觉得我与人相处淡
  • 这位男子因为护犊子,然后鲁莽行事甚至殴打孩子及孩子的爷爷,这种伤势差不多该入刑了,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只是,幼儿园包括小学生之间的打闹本就大部分是无心之过
  • 截至目前,完成了17个村(社区)共221户脱贫户536.88亩的花生产业奖补验收工作,正加快推进其他特色产业的验收,确保不漏一户,将产业以奖代补的扶持资金落实到
  • 说到川外‍♀️不就是棒吗✅体贴可爱都让人不得不夸的程度吗超级体贴的关心源源不断的物资替你操心的医疗保险一次不落的核酸⛅️现在懂了☕️川外就是世最可的代名词呀♥️
  • 凑199-35购物奍 到手17亓 蔬果园7斤洗衣液蓝风铃香 - 20点 凑满减+品类奍71.39亓 蓝月亮官旗薰衣草洗衣液16斤 - 20点凑满减后预计到
  • 然后突然群里冒出来另一人小孩子艾特我回复我那句我13作业多的起飞:ho,比我小,小屁孩()我:?我就说我13岁作业都写不完,这b孩子13岁没作业的吗balaba
  • 卡洛接亲晨袍look~ 火龙果枚紫色晨袍清冷又高贵~ 这个颜色也是爱了爱了 #宝鸡婚纱礼服##婚纱策划##宝鸡店##婚礼##婚礼跟拍##婚礼策划##婚纱##婚礼
  •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王老吉“哔嗨啤”项目仍有人在进行招商活动,“交1000元就能成为VIP代理,现在名额稀缺,放心,肯定能赚钱。】广东思埠集团与王老吉品牌合作推出
  • 2、储蓄健康,健康是1,财富、地位、名利都是后面的0,失去健康,一切归零。2、储蓄健康,健康是1,财富、地位、名利都是后面的0,失去健康,一切归零。
  • 11月30日,在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中,就上海科特的业绩增长情况,公司透露了更多增量信息:目前上海科特产能利用充分,市场需求及销售情况良好,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安
  • 普贤菩萨的法供养就圆满,经上举七个例子:第一个是「如说修行供养」就是依教奉行,佛教我们怎样做,我们就认真努力去做,佛教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就决定不要做,一切都能
  • 主要我不是被针对的消费群体范围内[doge][doge](没钱直说哈哈)不过确实啊都是衣服啊鞋子啊啥的,他这儿没有那种小玩意儿的哈哈我也不想再往上坐电梯了,其实
  • 地址:青羊上街336号(狗现在在重庆,如确定领养,我们负责开车接到成都) 电话:17612855162#专享芳草地# 芳草地VIP Lounge 6月10日手
  • 2022 N.Flying LIVE ‘Into the Light’ IN TAIPEI演出日期:2022/11/26 (六)入場時間:A區18:15(整隊時
  • 【2023 年值得关注的10大人工智能趋势】让我们来探索一下2023年#人工智能# 的一些顶级趋势,以便在竞争激烈的科技市场中产生利润。1. 预测分析的发展2.
  • 突然想西瓜了,翻翻相册,然后现在更睡不着了[悲伤]好多没发过的存照,西瓜真好玩,永远嘴馋,永远在厨房门口守着,不是在偷吃就是在计划着如何偷吃[笑cry]我妈说西
  • 不过当时跟自己说了,就晚上抽一支。”陶褚红随即探手出去,将微博推广桌子上的空酒瓶子一支,两支的拣进啤微博引流软件酒箱子里面,排得满满当当,随即再把两瓶啤酒抽出来
  • Oreous号称是世界上最舒适的枕头,枕头界中制作工艺、设计和科技含量的集大成者。【视频】重庆火锅吃出新高度 川剧茶艺等融入麻辣江湖  5月5日晚,重庆渝北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