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故事#桑树
一说起桑树,大多数人想到的就两点:第一,桑葚好吃;第二,桑叶能养蚕。今天我们难免落入俗套,还是要说这两点,毕竟这都是桑树最有代表性的特色嘛。不过,这这两点之外,我们还想说说恐怖故事和性别歧视的事儿。

为了穿衣服,少不了桑麻之事
相传植桑养蚕之法,可上溯至黄帝夫妇:黄帝始教人种桑,其妃嫘祖教人养蚕。自此之后,桑树随丝绸而贵,数千年来始终为人看重。按照《史记·货殖列传》之中的说法,齐鲁之地宜栽植桑树,若在彼处拥有千亩桑林,富贵可比千户侯。杜牧诗中所言隐士高人,“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有少许田地及桑树,即可自给自足。
所以从先秦时起,采桑养蚕就成了劳动人民不可缺少的工作,《诗经》中也有很多采桑的词句。在汉代成书的《说文解字》之中,“桑”直接就被解释成:“蚕所食叶木。从叒、木。”如今有人认为,“桑”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中,“桑”象长着巴掌似的大叶的桑树形,上面的又又又都是树叶,下面一个木字,是树干。
顺便说,“叒”这个字近些年随着网络流行用法,变得常见了一点,不过它不读作“you you you”,而是读作ruò。这个字的意思,古人认为是指传说中,太阳在东方洗澡的那个汤谷里的神树,叫叒木、榑桑,也叫扶桑。太阳洗浴中心的神木到底是不是桑树,反正都是神话传说,也没办法考证了,但至少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桑树在古人心目中是有崇高地位的。
孟浩然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农民,喝着酒也不忘了谈农事。桑和麻作为传统经济植物,其实都是解决穿衣问题,桑叶拿来养蚕,蚕丝制作的服装是高档货;麻的茎皮纤维制作的服装,是基础款,老百姓穿的。桑和麻还都有附属产品。麻子可以作为粮食的有益补充,甚至对于“五谷”有些不同的说法,其中一个版本,麻是名列其间的。至于桑,除了产出桑叶,同时果实也可食用,这就是所谓的桑葚。植物学之中相对偏爱把桑葚写作“桑椹”,但其实“葚”字出现得更早些,本意就是桑树的果实。如今《现代汉语字典》里,桑葚和桑椹的写法都有,反正见到能看明白,知道所指的是什么就好啦。

桑葚,熟透了就是人间美味。

如今不是全民养蚕的时代了,好像桑葚的知名度要比桑叶还大一点,所以我曾经听人推测说,“桑”字是不是树上结了一堆桑葚的样子?又又又就是三嘟噜桑葚!古代人表示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还没有实现水果自由。

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桑树 

作为曾经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桑树在民间,其实不一定都有好口碑。比如明清时在北京城的民间就有一种说法,叫“前不种桑,后不种柳”,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或门前,栽种桑树是犯忌讳的。不栽种桑树、柳树的原因,甚至连迷信都谈不上,就是单纯地犯了谐音梗:桑树谐音为“丧”,种了桑树会带来丧气事;柳树谐音为“流”,种了柳树会让家财外流。这种说法在华北地区挺流行,直到20世纪后期,有时还能听到。

桑树丧气,倒并非是明清时老百姓的原创段子。早在晋代成书的志怪小说《搜神记》里,就写过这么一则故事。

话说从前有位少女,思念远征在外的父亲,便对家中的马戏言道:“马儿啊马儿,如果你能迎我父亲归来,我情愿下嫁于你!”少女不懂事,乱许愿,这马却真个径自跑远,而且就真的把少女的父亲带回来了。不过这位老父亲一听,什么,我女儿要嫁给一匹马,这不是开玩笑嘛!他不但禁止这门人兽婚事,一怒之下,还把马给杀了。这可惹来了大祸!马是被杀了,但死马的马皮,竟然把少女卷了起来,凌空飞走,落到了桑树枝头。老父亲再看,少女已经变为了一只大蚕,马皮化作了包裹在外的硕大蚕茧。总之女儿是回不来了,喜事(嫁给马算不算喜事再另说)变成了丧事。

“桑言丧也”之说由此而来,特别是自明朝以来,很多百姓都不再从事农桑业的工作,桑树成了没什么大用之木,所以从前的恐怖故事就被翻了出来,桑树也就渐渐背上了不好的名头。
桑树的亲戚也让人不省心。

如果去山林里溜达,有时候你也能发现让人忍不住鄙视的“野桑树”——它们的叶子挺大,可是成串的果实很小,根本让人提不起想要吃一口的欲望。并不是这些“野桑树”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而是它们天生就长这个样子。生在山里的这类“野桑树”,和桑并不是同一物种,而是桑树的近亲,比如蒙桑、鸡桑。

这类桑树倒是自古为人熟识,它们被统称为山桑,只不过通常不拿它们养蚕或吃桑葚,而是用它的木材来制作土弓。蒙桑、鸡桑的树枝,都有一定的韧性,正好制弓,在先秦时颇为流行,而且这一制作不要紧,差点把当时的大周朝给弄得完蛋。

周宣王年间,民间小儿相传的童谣有这么一首:“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几亡周国。”所谓“檿弧箕箙”,就是山桑木制作的弓,以及坚韧野草编织的箭袋。周宣王以为民间将有兵戎祸端,遂下令严禁贩卖山桑木弓和野草箭袋。此时恰逢一宫女怀胎数十载诞下“妖女”,这“妖女”本应被处死,却被贩卖山桑弓的村夫所救。十余年后,“妖女”出落得倾城倾国,名唤褒姒,成功媚惑了下一任的周幽王,废正宫,杀太子,烽火戏诸侯,惹得异族侵入都城,西周数百年基业差点毁于一旦。
是的,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女主角褒姒。图片:清代《百美新咏图传》中的褒姒画像

不过史书里也有记载说,“檿弧箕箙”不是民谣,而是占卜所得,反正周朝几乎就此腰斩。用山桑制作的土弓,在先秦直到汉魏年间,都算是性价比适宜的低配武器。后来土弓虽然渐渐被人淘汰,但蒙桑、鸡桑等种类的茎皮由于纤维含量丰富,被人拿来造纸,也算得上是文武双全的植物了。

每年桑葚成熟的时节,就能看到不少鸟粪变成了桑葚的颜色,或者深紫色,或者暗红色,半稀半稠,落在地上一滩,色彩之中就带着桑树的种子。一串桑葚其实不是一枚果实,而是由许多小瘦果聚集而成的聚花果。每一枚小瘦果,都包在肉质化而甜美多汁的花被内。无论是人还是鸟,食用的主要是肉质花被,用于繁殖的小瘦果,就随着粪便排出了。
不仅人类,鸟儿也喜欢甜美多汁的桑葚。

如果相对开阔的草地或绿化带附近,有几棵大桑树,鸟粪带来的小瘦果是很容易萌发的,在草丛间或角落里,经常能够看到桑树的幼苗。不过这些随粪散落的小瘦果,从萌发的时刻开始,就必须拼个你死我活了。
这种排斥作用,也同时体现出性别差异。对同源植株的影响力,对同性的伤害更大,而对异性植株的伤害较小。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看做是桑树控制雌雄比例的一种机制。此外,仅从根系分泌物对其他植株的影响来看,实验结果表明,在养分和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这种相互暗中争斗的结果,对雌株的生长更为有利。

总之,桑树的幼苗天生就把同性看做仇家,因此在栽种桑树时,如果把不同性别的树木间种,更有利于生长。你看枝头上树叶繁茂,果实累累,一派岁月静好,谁知道桑树们怎么想着弄死同性,唯我独尊呢。 https://t.cn/Rp7DhMM

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原因值得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道看世间#

在一般人眼里,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总是过着晨钟暮鼓,清灯伴黄卷,形单影孤的清淡生活,与世无争,常表现为孤独与寂寞的样子。

但是为何多少年来,都有不少修道者,愿意过着这种生活方式呢?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里面,有什么原因值得这些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

是注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得这样呢?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理由过上这种生活?下面就谈谈贫道自己的看法。

圣人孤独与寂寞是为了什么

孤独与寂寞,不但是一般常人有之,一般修道人有之,其实连圣人也有。但是圣人他们为何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呢?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吧。追求的是什么呢?

《道德经》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因迷醉于名利而欢乐,像享受丰盛的美味,又像在春天登上高台而欣赏美景。圣人却唯独一人过着淡泊的生活,没有一点欲望萌动的征兆,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还不知道发笑。颓废啊,好像无所归依。众人都有多余之物,而作为一位圣人,却唯独像有所遗失。

圣人表现出愚人的心态,好像非常愚蠢的样子!世俗的人都精明,圣人却显示唯独像昏昧;世俗的人都分析明辨,圣人却表现得唯独沉默。恍惚啊,像走到昏暗的地方,冷落啊,像无处栖息。众人都有所作为,圣人唯独表现出愚蠢而鄙陋的样子,圣人虽然独自和众人不同,然而却重视生养万物之本“道”。

圣人之所以与众人不一样,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作为万物之母的“道”。

孤独与寂寞的快乐

有些修行者,在外面看来显得非常孤独与寂寞,他们内心没有太多的贪念,所以内心就清静。当人们内心清静时,就不会有太多的贪求,所以他们就表现安静而显得默默无闻。一般不了解的人,就认为他们生活得孤独与寂寞。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在修道方面,内心清静可以说是天下修行的规范。当内心清静时,自己的心灵就会安静下来,七情六欲也就减少,就不会有太多的非分之念,从而不会去追求一些无用而痛苦的事情。所以一些修行高深的道长,平时内心严格遵守戒律,专心致志地修行,达到虚静状态,可以体会更深远玄妙的内容。

《南华经》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自己身体忘掉,进入一种物我两忘境界,即《南华经》所说的“坐忘”,从而体会生命的另一状态。另一种状态下,反而能体会到生命的高速运行,《南华经》称之为“坐驰”。

即当身体安静,而精神层面反应则更灵活而快速,从而达到内在的一种通达明亮。故内心清静而无所求的修行者,表现出的样子则好像孤独与寂寞一样。但其实,他们只是形体孤独而内心并不寂寞。

忍耐孤独寂寞才能更好地悟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当我们内心达到空虚已极的境界,保持清静得深厚的状态,这样更能认识到事物的变化。万物竞相生长,我们就可以观察它们的循环归复。万物众多,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源。复归到根源,我们称之为进入一种静态,进入这种“静态”时,我们就称之为是一种归复本性方式。当归复到本性时,就能发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常态而不变的法则,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后,才能明白事物及生命的本质。

如果不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而轻举妄动,那就会遭到凶兆。懂得这种稳定法则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会做到公正无私;能公正无私才会使人们归向;能使人们归向才符合自然;能符合自然才会符合“道”,能遵循“道”才会长久,从而终身不遭受危险。

《易经》里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因此,当我们处于寂静的状态中,才能更好地体悟道的玄妙,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变得安全。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内心的专一,是天下修行的一种共同法则,也是排除内心孤独与寂寞的最好良方。一般不理解庙观生活的人,认为庙上的生活皆是孤独而寂寞的。一般人都害怕出家而承受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痛苦。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是修行的快乐。其实出家人内心更充实而幸福。

因为他们有圣贤们的智慧作为指导。所以,内在精神上,反而非常富有。因为他们的精神是专一的,一心一意的、非常虔诚地做着自己信仰的事情。内心里有颗坚定的信心,他们时时感觉与太上道祖同在。有了这颗坚定的道心,从此不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不论什么人,当内心达到专一的状态时,是不会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王子去看一个修行者。王子看到修行者说,你一人在山里修行,是不是很孤独与寂寞?修行者说,我本来很快乐,但是你来了,我就不快乐,就变得孤独与寂寞了。王子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修行者说,你没来,我与“造化”同在,你来了,我就要与你说话,而暂时与“造化”分开了,在内心不能做到专一的状态,所以感到孤独与寂寞。

一些艺术家,当他沉浸于自己的艺术境界里时,也会显得如痴如醉,一个人也不会感觉到孤独与寂寞。所以,一般世人认为修行者皆是痛苦的寂寞与孤独,而实际上,得到修行内在快乐的人,他内心世界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他们甘愿一生守过着表面上很寂寞而孤独的样子。这好比一个雕塑家,看着自己的雕像作品,几个小时都不会感到自己孤独与寂寞一样。

因此,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的人,才能得到内在的智慧与快乐。好多事情,都是慢慢成功的,如果太急于求成,有时反而不好。所以,《道德经》中说“大器晚成”。往往有大成就者的人,都不是一下成功的,常常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如姜太公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终于等来文王的赏识与重用。越王勾践,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卧薪尝胆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同样我们龙门丘祖师,“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玄门功课经》),共十三年时间,忍耐了孤独与寂寞,修道方能大功告成。

孤独与寂寞在不理解或是没有很好运用它的朋友,也许是一种痛苦。如果能耐得住孤独与寂寞,有时却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智慧与快乐。很多大器晚成者,其实也是经历过孤独或寂寞才达到成功的地步。

所以,孤独与寂寞,对于世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无助的、痛苦的处境,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幸福的事情!

#沈阳医学院[超话]##给你们的睡前牛奶#
小仙女第一次下凡的时候,穿了一身红衣服。

她想了想,又给自己搭了一条平时舍不得用的红色披帛,心里美滋滋。

第一次下凡当然得选个风景如画的好地方,小仙女一边想一边就飘到了东海边,一头撞上正在沙滩上闭着眼睛晒太阳的白龙。白龙一睁眼,瞅见个红色的影子,吓得急忙要往海里逃,小仙女一把扯住白龙的尾巴,凶巴巴地说你跑什么啊?

白龙哭唧唧地回话,“我爷爷告诉我,看见拿红色混天绫的人就赶紧跑,不然是会被抽、抽筋哒……”

小仙女心想,这龙怕不是个傻的。

于是她故意冲他扬了扬拳头,白龙立马蜷缩成一团,用前肢抱住脑袋,说别打头,会变笨。小仙女又好气又好笑,收起拳头说我不打你,也不要你的龙筋,我就是来问个路,这附近哪里有好玩的地方呀?

白龙这才意识到自己认错了人,他有点不好意思,就说天底下最最好玩的地方是东海,还殷勤地招呼小仙女留下来做客。那段时间,白龙有空就载着小仙女四处看风景,还把自己收藏已久的限量款红珊瑚和海珍珠送给她,每一天都过得快快活活,嗨嗨皮皮。

白龙觉得自己喜欢上了小仙女,希望她能一直留在东海。

可是分别的日子很快来临。那天,小仙女接到了天庭交给她的一个任务:说是西边有个村庄,原本美丽富足,近来却被喜食人肉的妖怪们所占据,村民们不得不纷纷逃离。小仙女其实是个能打的小仙女,正好又在凡间溜达,于是除妖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她身上。

小仙女和白龙道别,背起行囊向西而行。白龙舍不得小仙女,也怕小仙女去到了更好玩的地方,就在也不回东海了,于是悄咪咪地跟着她一起上了路。可是白龙还没渡天劫,没办法变成人类的样子,一路上,他无论如何都隐藏不好自己的身形,很快就被小仙女发现了。

小仙女有点生气:你脑袋里是不是缺根筋啊?干嘛一直偷偷跟着我!

白龙赶紧解释:我不是,我没有。

小仙女却根本不听他的话,还凶巴巴地吓唬白龙,说你要是再跟着我,我就狠狠打你的脑袋,还要把你的龙筋抽出来当头绳!其实,小仙女知道除妖一事凶多吉少,心里并不希望让白龙同行,想故意把他赶走。可谁料脑子里缺根筋的白龙任凭打骂也不肯离开,一直跟着小仙女到了那个被妖怪侵占的村庄。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惊呆了他们:村庄周围早已妖毒弥漫,大大小小的妖怪藏身其中,难寻踪迹。这下小仙女犯了难,自己虽然很能打,但却不怎么擅长应付妖毒,若是贸然进入村庄,只怕会被妖毒侵蚀危及性命,她一个人涉险就罢了,倘若白龙也偷偷跟着她进去……

小仙女正犯难呢,白龙抓抓脑袋开了口,“我的龙鳞比较厚,应该可以抵挡得住妖毒,要不,让我进村子替你除妖吧?”

她冲他扬起拳头,“我最近想换个发型,正好缺根头绳……”

白龙抱着脑袋躲一边去了,再也不敢提进村子的事。只是除妖一事暂时搁浅,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生怕小仙女延误时机,受到天庭的责罚。那一晚,白龙下定决心,趁小仙女不注意,孤身潜入了弥漫着妖毒的村庄……

一连几日不见白龙身影,小仙女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她赶去之后才发现,令人生畏的妖毒已全数散尽。她寻遍整个村庄都不见白龙身影,只有一架白森森的龙骨,巨大却安静。龙骨边,还有一截龙筋,像是特意为谁留下的一般,小仙女拾起龙筋,将乌发绑成一束,不发一言,撕烂了横行村中的所有妖怪。

所有。

小仙女想,她最终还是把那条脑袋里缺根筋的白龙给吓唬走了,可是为什么,自己又开始想要把他给找回来了呢?

后来,小仙女回天庭复了命。

她告诉其他的小仙女,凡间最最好玩的地方叫东海,山好水好,有限量版的红珊瑚和海珍珠,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到一条龙当“跟宠”。她们问小仙女,那你捡到龙了吗?小仙女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自己打算再去试试运气。小仙女说这话的时候,依然是一身红衣,依然是红色披帛,只是那一头长发被她高高束起,招摇得像是云海里翻涌的龙……

从那之后,小仙女一直在凡间游历,她见过了许许多多比东海更好看的山、比东海更好看的水,可是,她始终觉得东海是天底下最最好玩的地方——尽管她再也没有在东海捡到过龙。不过,那次她路过东海时,一个穿白衣的少年悄咪咪跟在她身后走了好久好久,凶他也不走,骂他也不走。小仙女气呼呼地扬起手假装要打他,谁料那人却双手抱头,让她别打头,会变笨。

小仙女想了想,觉得那个声音有点耳熟,但她还是很生气,说你脑袋里是不是缺根筋啊?干嘛一直偷偷跟着我!

白衣少年点点头,说对呀对呀,你怎么知道的?

小仙女愣了愣。

少年继续说,“我缺的那根筋,在你头上扎着呢。”

文/狐扯的烟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60一箱,全国包邮除新疆 西藏 海南 限时限量团购:新西兰草饲奶源液体纯牛奶,品级高于德运,含糖量低于蓝胖子和A2,奶源更纯净更健康,特仑苏一包250毫升,四
  • 超值,跑地猪肉吃着更香,喜欢麻辣口的一定要买这个巨好吃记忆中的老味道,吃货们赶紧行动!【赠运费险】已经售出7176件,需要的别再犹豫哦 #生活好物节# #种
  • ❷⓪❶⑨⓪❼ ⓪⑧-①④不知不觉就一个星期过去了好像也没有做什么事情列好的计划 好像也没有完全执行不过也不是毫无收获其实与去不去日本无关每一天都应该好好过日子董
  • #如何看待周生辰的三商#周生辰这人物只会出现在剧里现实中已经如恐龙般绝种了周生辰这个在这么复杂的大家庭长大的孩子高智商的他不善言辞维护的话却屡屡在当下找不到合适
  • 昨晚失眠看了一会挤痘痘解压视频,今天刷酸前护士小姐姐的手劲儿真的很大,每一下都疼的我想叫,我忍住了…满含热泪[允悲]吃到了关东煮!我是踩点狂,绝不迟到的buff
  • #中本悠太[超话]##日影新人中本悠太# 【220828 消息】NCT 127 i n s 更新悠太相关 终于重新更新了照片…[融化] NCT 127 2ND
  • #网名[超话]#新年游戏情侣id网名♡礼貌拿吱 别急我来了//别来我死了 藏于星辰月下//囿于昼夜长河 春风//江南岸 等我买个冰心//万物皆可冰心
  • #每日一善[超话]#[彩虹屁]#阳光信用#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可以决定自己的流放,遭遇风雨,心路不开,愁思就会绵长,直到有一天,撞见阳光 ——《世间纷扰,安得
  • 我只想自己分享的内容,对需要的人有所启发,引导他们跟自己的内在连接,让他们自己的心师给他们指路,带领他们走出迷茫,获得更多的力量,去过好自己的人生。我在岁月的小
  • 在日常生活体力活动以外,每周至少得有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强度及高强度体力活动。在日常生活体力活动以外,每周至少得有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强度及高强
  •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那是何等的气魄;每当我回忆起这些英雄的往事时,​爱国主义精神浸透着整个
  • ​#每日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太阳]#日行一善[超话]#你真的不用成为很好的大人,你善良稚气的样子其实特别可爱,犯错误时会变成一个小迷糊,一本
  • 是不是你很爱很爱我,很想打电话给我,很想娶我进门后把我的头发像2周岁时辫在上面呀?……后来聊天声渐渐小了下去,却有一阵清亮的歌声在雨中传出来:如果时空折叠街景后
  • wayv直播每次都有一种唠着家常 随意但又很亲切很温暖的感觉[抱一抱][抱一抱] 有了舞台之后即使个个都在打着哈欠了 还是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分享tmi 好爱这种状
  • 以前总是吹嘘自己 老酒最好喝,号称自己不是老妹 是老酒,结果 之前喝了一个汾酒三十年的 我当时说 跟我岁数差不多 让我尝尝老酒 有多香。#贺州摄影##八步味道#
  • 。。
  • #stu48[超话]##吉田彩良# 20220827 手机博51日お疲れ様でした!よしだより#stu48[超话]##吉田彩良# 20220827 手机博4神戸の
  • 【#睁眼看世界# I 日本新增2例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 2022.04.29】-国防部:美日不得捏造所谓中国“太空威胁”-美总统拜登上任后首访亚洲:5月2
  • 一份有温度的婚姻,需要温情的语言,更需要两颗互相欣赏和彼此接纳的心《在家庭中共同成长》一书中写道:“若想婚姻成功,绝不只是找到一个合适的配偶,你自己也要成为一个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