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美的新歌叫紫光夜。在匆忙毕业的傍晚,想到天台看看暗紫色的日落。这时候尤其喜欢。

我知道一句话,I purple you. 适用于很多我留恋的瞬间。紫色是错觉般美妙的颜色,深紫色给人一种幽暗紧张感。紫色总是情绪性的,变幻莫测。很容易想到飘荡游离的碎钻和珠光,还有云朵边上一条细细的边。就好像小时候觉得蓝紫色系的浆果是很高级的水果,藏在灌木丛的“奶与蜜流淌之处”。流淌的紫色,总是指向森林深处馥郁的果实。是途径危险才能品尝的丰美。

I purple you. 像不像追逐热烈的错觉。在大学的天台我沉迷过好多错觉,比如lofi复古胶片的日落、学了一晚上的俄语歌紧紧张张录给大西洋对岸的男孩。考完古代文学的秋日下午,和小谢去拍大片大片的涂鸦墙。大一和蘑菇喝了天蓝色的奶啤也要兴奋地纪念,曾经我们也是使用塑料滤镜的草莓女孩。还有加盐,凌晨四点我们从各自的宿舍溜出来,两个小时逃离岭南的燥热,我们把瞒过身边所有人来到杭城吃片儿川当作年少诡谲的设局。那个凌晨,也是淡淡的紫色,如烟如雾如云海。

我不知道日子是不是真的像王小波说的那样,会像挨了重捶的牛,一天天钝下去。那些肆无忌惮的表达欲,是不是很难再拥有了。

本科四年也是飘在空中,过得醉醺醺的。时而积极时而颓丧,一半沉沦一半飞升。大部分时间在想年轻的时间是怎么过去的,要怎么度过呢。但年轻的时间,大概怎么过都是虚掷。

“我疑心那是一场梦。又因为你的出现,确定那是真心无疑。”

那还是摘天上的星星给我吧。I purple you. 我们是涂满悲观底色的紫色小孩,越期待越无望。但还是要期待的。总有绚烂彩云的一瞬值得抓住。今后的胸腔,亦要放得下崭新的日日夜夜。

最近快要考试了,真的好忙啊[泪]感觉好多事要做~专业课的稿子还没准备还没背诵还要写分析报告,理论知识也没背,即兴口语也没准备题材,影视概论还没背知识点,古代文学还不知道考啥,英语口语写了6篇还没背下来,英语单词还没背,体育作业还没录,化妆课考试还没做ppt,形体课还没录视频……考完试面临的就是学车,教练态度一点也不好也没耐心,这是最让人厌恶学车的点!再加上天又热地又远[感冒] https://t.cn/R3SnCK1

#读书# 【张向荣:“老先生”的纸上造园 】

凡是踏足过中式园林的,没有人不深深喜爱。于我,则无论是家乡的北方小园十笏园,还是久居北京常常会去的各个公园,以及每次去苏州出差都会去的网师园、拙政园等,这些年游览过的中式园林数量可观。但是,囿于自己的学养,我一直以为园林建筑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建筑工业、土木工程的门外汉,自己只能从古典美学的角度来体悟、欣赏,从未想到将园林艺术与中国深厚的古代文化和学术建立联系。所以,自己多年来游览众园,除了赏心悦目,新知收获寥寥。

拿到曹汛先生《中国造园艺术》一书时,我特意拍下了封面发给一位业内颇有建树的建筑师朋友。我什么也没问,朋友却心领神会,回复我说:“你好好读读吧,曹汛先生是一位老先生。”

“老先生”?这三个字倒是耐人寻味。但直到我读完全书之后,才理解朋友所说的“老先生”是什么意思。

其一,是作者身份的“老派”。

诚如我以往认为园林是一门专业学科,所以研究园林的学者当然是专家了,最多也就在鉴赏方面与美学有些关系。直到读了曹汛先生这本书,才发现我谬之大矣。

研究园林,实际上与中国古代文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远不只是一种“工科”或泛泛而谈的“美学”。书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收录的《陆游钗头凤的错解错传和绍兴沈园的错认错定》《石涛叠山“人间孤品”,一个媕浅而粗疏的园林童话》《网师园的历史变迁》这三篇雄文。其中,关于陆游和沈园的文章尤为漂亮,以充分的论据、严密的论证逻辑,证明了陆游《钗头凤》一词并非写于绍兴,与沈园也无关,而是写于四川;同理,南宋的沈园与今天作为旅游景点的沈园也完全不是一回事,对这个历史上美丽的错误进行了精审考订,还其真实。

即使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人士,恐怕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钗头凤》背后的真相,这篇文章透露出曹先生对古代文学文献极为熟悉,将园林与古代文学文化的考证结合起来,令读者大呼过瘾,拍案叫绝。另外两篇对所谓现存石涛造园的辨误,对网师园内因为历史变迁导致的拙劣败笔的指瑕,曹汛也都做了梳理和考证。总之,这三篇文章从方法看,完全可以是文史考古研究的典范之作,绝不仅局限于园林领域。

这就是曹汛的“老派”之处,他虽然是建筑学专家,但底色是一位文史学者。就像他的老师梁思成、林徽因,他不仅有着扎实的专业水平,还有着深厚的文史学术能力,这是研究中国园林所不可或缺的,正如曹汛先生自己所说:“我受益于陈垣先生的史源学和年代学。”

另外,尤为令我感到曹汛先生“老派”的一点,就是他在文章中对各种错误、虚张声势的不良现象予以毫不留情的批评,也不为他人讳,涉及到的同仁学者、地方单位、利益主体,都会指名道姓。这些批评显然出于公心,这种风骨显得格外珍贵。

其二,是对中国园林的基础性“先导性”研究。

《中国造园艺术》里,收录了不少作者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文章,有的是宏观的通论,有的是人物的梳理,初读觉得“卑之无甚高论”,但细思其年代,品味其术语,才慢慢知道这些今天看起来比较平淡、比较基础的文章,在当时却是有开创之功的。

例如,他呈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不同历史时期和各时期对诗情画意的理解、对叠山理水技巧的不同运用、不同时期造园家身份的变化。指出了中国造园艺术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魏晋南北朝以前,人工叠山倾向于整个摹仿真山,规模巨大,例如秦始皇“筑土为蓬莱山”、汉代建章宫“宫内苑聚土为山”,这一阶段实际上是一种复制自然的“自然主义”;第二阶段是魏晋以后,随着诗情画意的融入,讲究“神游万仞”,于是出现了“小山假景”,依然摹仿真山,但尺度极力缩小,讲求“小中见大”,这与当时老庄玄学思想的兴起不无关系;第三阶段则是明清时期,不同于第二阶段文人、画士主导造园,这一时期是职业造园家驾驭诗情画意,一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混合开始呈现,即摹写自然只呈现山脚,如同描绘龙则只精雕细琢龙爪,一面确实如同身临其境,一面又引人遐想。

曹先生在书中并不拘泥于理论的探讨,而是全部立足于具体的案例,在考察具体园林的布置、沿革中呈现中国造园艺术的成就,同时也寄托了他作为一个学者的时代责任感:中国造园艺术的辉煌终止于道光年间,随着乱世到来,园林自然也荒芜了,而国人的审美趣味在经历长期动乱以后也跌至低谷,作者在文中偶有流露出不满的同时,也寄托着凭借自己所学扭转这一局面的愿望。这或许就是作者写下相关文章的动力。

其三,是对东西方园林艺术比较的“生发启悟”。

曹汛先生介绍说,世界造园史的三大体系是中国、西亚和古希腊,而古代西亚的体系随着历史上各种动荡演变而衰落湮没,古希腊的体系后来则发展成为欧洲系统,其中的卓越代表当数意大利的台地园、法国的几何形花园、英国的自然风致园。继承了古希腊体系的欧洲造园系统一向注重规整、严谨、对称等几何图形的美感,这一点与中国造园艺术极为不同。

在中国人看来,造园艺术的最高准则,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换言之,我国的自然山水园,无不以再现自然丘壑为主要意趣。通过安排由植物、山水、建筑、装饰等构成的园林来直接摹仿自然山水。因而,叠山理水的手法技巧和其中蕴含的诗情画意,就成了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关键。

这种不同,从美学的角度看,可以视为东西方对“摹仿”有着不同的理解。事实上,欧洲的造园艺术曾经历过一个受到中国造园艺术冲击和影响的时期。著名观念史家洛夫乔伊发现,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传播影响了英国造园艺术的形态,并很自然地在18世纪作为浪漫主义的一种“中国起源”,对当时欧洲的文艺思潮产生了实际作用。而洛夫乔伊文中所说的“中国造园艺术”,实际上指的是中国造园艺术在明清时期的发展阶段所呈现的形态。规律性、一致性、明显的均衡和对应,日渐被视为艺术作品的重要缺陷,而这些特征本来正是古希腊传统遗留下来、新古典主义时期被发扬光大的艺术标准。而不规则、非对称、变化、出人意料以及避免使整个构思一览无余的简单和一致,成了更高一级的审美特性。这种变化体现在英国式或所谓“自然的”造园风格上,也体现在对中国园林、中国建筑的欣赏上,这二者在当时被称为“英华趣味”(le gout anglo-chinois)。在18世纪上半叶的艺术鉴赏家和批评家那里,这个词代表一种基本美学原则:不规则的不同运用,回归摹仿自然的不同方式,这个自然不是几何的、规整的、齐一的,而是摆脱了形式而自具特色的、变化无尽的自然。总之,英国园林的趣味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园林的理想化。

老派、先导性、生发启悟,就是我理解的“老先生”三个字的意义。

* 《“老先生”的纸上造园》一文首发于2020年1月5日《南方日报》“读书”专栏,作者张向荣。

附:《中国造园艺术》内容及作者简介

《中国造园艺术》是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曹汛先生多年研究成果的首次结集。本书收录《陆游〈钗头凤〉的错解错传和绍兴沈园的错认错定》《石涛叠山“人间孤品”,一个媕浅而粗疏的园林童话》等曹汛先生的代表性文章,材料翔实,证据充分,纠正了流传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大错案。“破旧”之外更长于“立新”。本书不仅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进行了精到的介绍,还将园林建筑纳入艺术的视角加以审视,对园林建筑艺术进行总结,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中国园林的历史脉络、艺术特征和国际地位,奠定了风景园林历史理论的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还对一些造园名家加以介绍,本书收录的对计成、张南垣、叶洮和戈裕良等造园名家的研究,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蓬勃气象,议论精湛,见解高妙,从中可领略一代学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淳雅古风。

《中国造园艺术》一书的作者曹汛,1935年6月28日出生在辽宁盖县,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文史学家,兼善绘画与建筑画。1961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师从于梁思成、林徽因,曾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级建筑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聘教授、台湾树德大学建筑系特聘教授,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园林史》,现为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涉及建筑、园林、考古、艺术和文学等诸多领域。治学严谨,尤精于史源学、年代学考证,擅长攻解学术难题和考断无头公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我知道我也是一样的人,但是我是男孩子所以我可以就这样生活,但她不一样,小朋友就是小朋友,如果小朋友都坚强了,那一定是大人的问题。也许真正的她又懒又任性脾气又
  • !!
  • 由于昨天晚上没赶上0点的祝福那就赶今天的最后一分钟吧[心]认识学姐@叽叽叽煌 的第二年了按照QQ历来说,我们成为好友502天,是我的巨轮火花和基友,基友值高达1
  • 你耳後的小汗味,其實就算飛到雲端,也一直在我的鼻頭環繞...你們兩個一定會很棒的,因為你們有一個很會照顧你們的媽媽,還有一個會一輩子支持你們的爸爸。但總是會有不
  • 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对方身上,是很多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无论是在挽回的时候,还是在恋爱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我们都会理所应当地认为,对方既然喜欢我、爱我,那么他就应
  • 用它,解决你的烦恼!‍♀️✨1 飞利浦冲牙器 这是我新入的牙部护理工具 真的爆炸好用呀!
  • 禁止转载禁止抄袭禁止撞梗随时添加自我介绍。!
  • 3、规律健康的生活合理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这些事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做试管婴儿来说是很重要的。2、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机构一定要选择国家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高龄
  • ♛挽回的关键是心态,被分手自然会对自己的自信心是一种挫败,可以多和陌生人聊天,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在一个大家都认同你的圈子里,逐步建立你的自信。试着去充实自己,强
  • 【五元文化目前储备的新剧项目】本月开机:李现和春夏《人生若如初见》即将开机拍摄,爱奇艺独播。已经拍摄的悬疑剧种~李易峰、金晨、王泷正《隐秘而伟大》东方卫视播。
  • 自此,日照渐长,温度升高,雷雨增多,此时万物生长渐渐成形,田间蛙鸣声声,野菜遍野,植物枝繁叶茂,正适合野外郊游、踏青,但疫情当前,出门时仍然要做好防护哦。只要采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 如果你是天秤座♎️如果你身高有183cm如果你喜欢画画,唱歌,摄影如果你喜欢吃火锅,日料,薯片,面包如果你喜欢小动物,养了一只猫咪或一
  • 五个小时得爬泰山之行让我非常痛苦,但是放弃都没法放弃,因为下山也很久很长!哺乳期3个月的时候开始喝裸藻,不仅有助于母乳喂养,坚持了半年,体脂率下降,恢复了腰围腹
  • 为度化一切众生成佛,发无上殊胜出离心和菩提心,祈愿新的一天恶念不起,善法增长,吉祥如意生肖虎的朋友聪明能干,做事儿智勇双全,看表面就是说做大事儿之士,大多数有坚
  • 市场行情展望与交易策略具体策略上:(1)打新基金:在近两周科创板新股上市数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新上市品种首日涨幅有所上升向。主流指数样本大调整,这些个股将受益(
  • 在为客户提供极致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的同时,持续关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在这里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多通道的职业发展、全方位的薪酬福利。明天去恭请龙婆宋测 “銮打
  • !!
  • 两个人私下怎么谈怎么暧昧都没事,但只要一跟旁人说起这个人的存在,又或者是社交网络主页公开秀恩爱什么的,第二天往往就开始发生奇奇怪怪的阻力因素了,就不得不分手了,
  • ??
  • 听泉┊ ▶ 无题·无解/一(文/刘鹏艳;诵/天天)■ 天天/资深媒体人■ 慢热/执着/歌词控/乐于分享有关声音的一切■ 刘鹏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文学院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