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近几年患抑郁症患者明显呈上升趋势,相比之前真的是急速增加!谁更容易得抑郁?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有抑郁倾向?来我置顶页面自测一下试试吧!

抑郁症大概是目前被谈论最多的精神科疾病。在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下,人们不禁会问:这个时代,患抑郁症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是抑郁症患者真的变多了,还是因为谈论得多,让其变成了一种流行病?

抑郁症的识别率、治疗率明显不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姜思思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5年间,全球抑郁症确诊人数增加了18.4%,而同期世界人口增长只有12.7%,全球抑郁发病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人口增长速度。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抑郁症12月患病率达到2.1%,终身患病率达3.4%。

姜思思补充道,令人揪心的是,相比于较高的患病率,抑郁症的识别率、治疗率明显不足,2021年《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的最新数据显示,患抑郁症的受访者中,仅9.5%接受过精神心理相关服务,仅0.5%得到了充分治疗。

谁更容易得抑郁症?

姜思思介绍,抑郁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而言,青少年早期发病的群体中,女性个体患病率比男性高1.5倍到3倍;在整个人群中,女性患病率也高于男性,大概是男性的两倍。

同大部分精神疾病一样,抑郁起病多在人生早期阶段,各种类型的抑郁症最早发病年龄都在14岁左右。18-29岁个体的患病率比60岁及以上个体高3倍。

很多人认为,只有内向悲观的人才会得抑郁症。实际情况如何呢?

姜思思说,相较于性格开朗的人,消极、内向、有神经质性格特点的人确实更容易患上抑郁;童年期经历过比较严重的负性事件也会增加成年后患抑郁症的风险;人生中遇到较大挫折等应激事件,可能成为抑郁的发病诱因。此外,抑郁还有一定的遗传风险。如果一个人的一级亲属中有人患病,那么他患抑郁症的风险大概是一般人的2-4倍。

姜思思强调,“有这些风险因素的人,相较于其他人群有更多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性格开朗外向、童年幸福、生活顺遂、没有家族遗传因素的人就没有患抑郁症的可能。事实上,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豁免权’,精神科医生自己患上抑郁症的案例也是真实存在的。”

姜思思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虽然抑郁症的发病人数在持续增多,与抑郁有关的话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讨论,但实际上,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在整个患者人群中的比例仍然非常高。“所以,当身边有人认为自己可能出现了情绪问题,相比于怀疑他在夸张,或无病呻吟,也许更应该关心一下他到底是怎么了。”姜思思说。

不同类型抑郁症的表现

姜思思指出,不同人群患抑郁症的表现并不相同,各有特点。例如儿童的心理问题多以躯体不适起病,例如肚子疼、头晕、胸闷。如果经检查躯体没有相关问题,家长可能要关心一下孩子最近的情绪状态、生活事件、学业压力等。

女性比男性患抑郁症的风险要高,孕期及产后又是女性一生中最容易患抑郁症的时期。姜思思解释说,女性刚刚生产后常都会有一个暂时的、生理性的情绪低落期,称为“产后忧郁”。这个时期可以表现为轻微的抑郁症状,如悲伤、哭泣、易激惹、焦虑、失眠、注意力下降等。40%-80%的女性在分娩后2-3日内会出现这些症状,通常几日达到高峰,两周内缓解。但如果产妇,尤其是产妇身边的人没有及时觉察其情绪,积极帮助调整,发展为产后持续两个星期以后仍然情绪低落,敏感,易发脾气,易哭泣,感到委屈,感到自己什么都不行,就一定要提起警惕,是不是出了产后抑郁的问题。尤其是产后的女性如果对孩子没有兴趣,看见孩子都感觉不到开心,不想照顾孩子,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养好孩子,担心自己会伤害孩子,就更要引起警惕,很有可能是母亲的情绪出了问题,需要帮助。

如果抑郁了,应该怎么办?

姜思思提醒,如果怀疑自己有抑郁问题,一定要去正规的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就诊。如果诊断结果是轻度抑郁,可以先行自我心理调适,也可以选择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者服药治疗。中重度抑郁通常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因此建议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结合心理治疗。

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通常会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当病情好转、症状消失后,是不是可以立即停药?答案是否定的。姜思思解释说,抑郁是一种慢性病,分为急性期和维持期,需要全病程的治疗。急性期服药是为了控制症状,恢复社会心理功能;病情好转后进入维持期继续服药,可以确保治疗得到巩固,防止病情复发。“基本上,每个患者都会经历急性期和维持期,全病程之后是否可以停药,需根据病情而定。”

治疗方式也可根据抑郁的致病因素进行选择。如果是环境因素引起的抑郁,比如经历了负性事件,或者人际关系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可联合心理治疗;如果是有生物性基础的抑郁,比如有家族遗传史,或者抑郁程度比较严重(中重度),建议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当患者症状特别严重时,电休克治疗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姜思思指出,抑郁症可以治疗,但也容易复发,因此在病情好转后也要积极关注自己的情绪,预防复发。如果患者本身思维模式比较消极,生活模式比较压抑,不太擅长表达情绪,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问题,那么心理治疗对于预防复发就非常重要。“为了达到更好的防复发效果,尤其是希望最终停药的患者,建议药物治疗后期联合心理治疗,以促进真正康复。认知行为治疗、正念认知治疗都是防抑郁症复发的好选择。”

对于那些情绪不太好、可能有轻微抑郁、想要“靠自己调整”的朋友,姜思思给出以下建议:戒烟戒酒;保持健康规律的睡眠模式;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规律锻炼身体;积极社交,避免自我封闭;规律起居,让生活更有章法。这些原则也适用于已经看过医生,开始进行药物治疗的朋友,只是要再加上一条,遵医嘱服药。
#抑郁症测试# [心][心]#抑郁症[超话]#

#千问千寻大运河# 武清区田水铺村:萝卜大棚里,长出了一条致富路

  12月下旬,沿着武香路一路向北,刚过廊良公路,就能看到道路两侧一排排的温室大棚,小货车变成临时销售点,稀疏的分散在东侧的路边,一个个立着的招牌上,打着“田水铺”、“萝卜”等关键词,过往的司机,不时会停下脚步,下车购买。

  现在,正是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青萝卜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大棚中,忙着采摘、销售、打包……38年间,这个靠近北运河东岸,只有200多户的小村庄,靠着种植萝卜,迅速崛起,从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2千元左右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了人均年收入6万元的富裕村。

2月19日,在天津武清大良镇田水铺村菠菜大棚内,农民戴着口罩菠菜幼苗间,有序的忙碌着。

  从武香路转向田营路,穿过“田水铺村”的铁牌坊,一条敢闯敢拼的致富路,也在一个个萝卜大棚间徐徐铺开。

  贫困村找到了致富经

  走进田水铺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通入了挨家挨户,更一路绵延至田间地头。

  冬日午后,村民们陆续骑着农用三轮车,拉着工具,穿过街巷,直奔自己的萝卜大棚,在很多村庄已经进入了农闲的时候,这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现在的田水铺村,因种植萝卜而远近闻名,但原来却是个贫困村。

  “我们村原来主要是种植大田,收益不高。”回想起过去的日子,60岁的村民屈凤霞说,“刚种萝卜那会,一口人一年差不多有2000块钱的收入,那都觉得不少了,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真是不敢想。”

  田水铺村种植萝卜的历史,要从1983年说起。田水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书义说,那一年,田水铺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村民尝试着种植萝卜,收益确实比大田要好一些,于是陆续有人加入到种植萝卜的队伍中。

  2003年,还是村民代表的张书义被选举为村长。那时候的他就在想,一定要为村民干点实事,“那会种萝卜没有大棚,都是露地萝卜,口味一般,收价4毛钱一斤,一亩地能有2000块钱的收入,我们村人均2亩地,村民们就很高兴很知足了。”

  2006年,村民们选举张书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同一年,田水铺村的萝卜搞起了创新。

  张书义提议建棚种萝卜,然后晚收延后上市,村民们开始心里打鼓,但事实证明,张书义的判断没有错,“萝卜收价一下从4毛变成了8毛,拿出去后,以2块5一斤的价格,全都卖了。”

  拔地而起的萝卜大棚

  2007年,村民们纷纷加入其中,延后上市的青萝卜,让村民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也是2007年,国家农业部实施“一村一品”示范村工程,田水铺村被认定为“一村一品”青萝卜生产专业村,得到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有了这些资金,我们开始大面积的扣大棚,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们选种,帮他们提升技术、寻找销路。”张书义说,那之后,田水铺村的萝卜一路飘红。

  2009年,萝卜的收价涨到1.5元每斤,打包成箱后,售价能达到每斤7元钱。一直到2012年,田水铺村大棚的萝卜每斤收价达到了1.8元。

  但田水铺村并没有满足,村两委班子积极四处奔走考察,希望将萝卜做出更大的文章来。

  2015年,田水铺村与天津蔬菜研究所达成技术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名为“七星”的新品种。

  “这个萝卜口感甜脆,品质好,产量也高,一下就打动了我们。”张书义说,当年,在党员们的带头种植下,田水铺村七星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780余亩,“村民们看着销量好,单价高,也都开始陆续种植,到现在,我们村有1700亩地种植萝卜。周边的村,也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跟着种起了萝卜。”

  2018年,武清召开“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品牌发布会,品牌效应再一次为田水铺村青萝卜的身价加码。

  在田水铺村一条武香路之隔的南侧,整齐的排列着一排排,拥有着小型气象站、物联网监控、滴灌等设备的现代化智能大棚,这是“小兔拔拔”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地1530亩。

  现在,“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已经成功入驻超市近400家,其中包括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物美超市,永旺超市等,线上线下的大型平台和连锁超市。

  站在基地的大棚里,张书义告诉记者,“‘小兔拔拔’品牌发布会之后,田水铺村连同周边其他村庄的萝卜,收价平均涨了1块钱,村民们都高兴极了。”

  如今,田水铺的萝卜,不仅在国内很多省市进行销售,还出口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

  生活富裕的有了底气

  目前,田水铺村有246户村民,76%以上的村民家在城区买了楼房。

  屈凤霞家不仅买了新房,2019年还在村里的老房子前,新建了一处房。屈凤霞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精神头也特别足,忙的时候,她也会不管白天黑天的,跟着去大棚帮帮忙,虽然有时候会辛苦一些,但感觉每天都过得特别幸福、快乐。

  这个季节,田水铺村的大棚里,经常能够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12月23日,从早晨9点多,进入大棚坐定,打开3台手机,开始直播,一直到晚上4点多,28岁的丁淑曼跟10几万粉丝说再见后,关闭了直播间,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这一天,她的直播销量有200多箱,“其实现在还不算忙,最忙的时候,是快过年的那些日子,有时候要直播到半夜,一天能卖600多箱,还得雇人帮着装箱打包。”丁淑曼笑着说,大学毕业后,她跟着爱人一起回到了田水铺村,开始种植萝卜。

  这是她做直播销售自家萝卜的第4年,萝卜每年可以从10月下旬,一直卖到春节之后。

  记者在丁淑曼的萝卜大棚里停留的1个小时里,丁淑曼的手机不时的响起,不是微信顾客的新订单,就是打电话询问地址,打算亲自来大棚采摘的顾客。

  2020年,丁淑曼家20多亩地的萝卜,纯利润达到了50万元左右,“我家还不是卖的最好的,比我们卖的还好的,有的是。”

  从大城市回到农村种地,在丁淑曼看来并非难事。丁淑曼说,现在农村发展的都特别好,给年轻人的机会也多,回村发展比在城市打拼赚得更多,虽然有时很辛苦,但却让她的生活更有底气。

  越来越好的乡村发展

  从2003年村集体收入只有三四万元,到2020年村集体收入30万元,30%以上的村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全村人平均年收入6万元。田水铺村的村民们,走向了富裕。

  2014年,在帮扶组的支持下,村内硬化了胡同里巷及主干道路6500平方米,修建排污渠400余米,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健身广场,还栽种了不同种类的观赏苗木。2020年,田水铺村又对村内的厕所、地下污水管网,进行了统一改造。

  “下一步,我们要对乡村进行更大的提升改造,让我们的村容村貌变得更好。”张书义说,未来,田水铺村要筹划做一些与萝卜有关的深加工产品,然后建造民宿,让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增加村集体和村民们的收入,“我们的目标是,把田水铺村打造成集农业、产业、旅游业于一体的,新农村的典范,努力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梦。”

【【千问千寻大运河】武清区田水铺村:萝卜大棚里,长出了一条致富路】12月下旬,沿着武香路一路向北,刚过廊良公路,就能看到道路两侧一排排的温室大棚,小货车变成临时销售点,稀疏的分散在东侧的路边,一个个立着的招牌上,打着“田水铺”、“萝卜”等关键词,过往的司机,不时会停下脚步,下车购买。

  现在,正是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青萝卜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大棚中,忙着采摘、销售、打包……38年间,这个靠近北运河东岸,只有200多户的小村庄,靠着种植萝卜,迅速崛起,从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2千元左右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了人均年收入6万元的富裕村。

2月19日,在天津武清大良镇田水铺村菠菜大棚内,农民戴着口罩菠菜幼苗间,有序的忙碌着。

  从武香路转向田营路,穿过“田水铺村”的铁牌坊,一条敢闯敢拼的致富路,也在一个个萝卜大棚间徐徐铺开。

正在建设的大棚

  贫困村找到了致富经

  走进田水铺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通入了挨家挨户,更一路绵延至田间地头。

田水铺村

  冬日午后,村民们陆续骑着农用三轮车,拉着工具,穿过街巷,直奔自己的萝卜大棚,在很多村庄已经进入了农闲的时候,这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现在的田水铺村,因种植萝卜而远近闻名,但原来却是个贫困村。

  “我们村原来主要是种植大田,收益不高。”回想起过去的日子,60岁的村民屈凤霞说,“刚种萝卜那会,一口人一年差不多有2000块钱的收入,那都觉得不少了,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真是不敢想。”

  田水铺村种植萝卜的历史,要从1983年说起。田水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书义说,那一年,田水铺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村民尝试着种植萝卜,收益确实比大田要好一些,于是陆续有人加入到种植萝卜的队伍中。

  2003年,还是村民代表的张书义被选举为村长。那时候的他就在想,一定要为村民干点实事,“那会种萝卜没有大棚,都是露地萝卜,口味一般,收价4毛钱一斤,一亩地能有2000块钱的收入,我们村人均2亩地,村民们就很高兴很知足了。”

  2006年,村民们选举张书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同一年,田水铺村的萝卜搞起了创新。

  张书义提议建棚种萝卜,然后晚收延后上市,村民们开始心里打鼓,但事实证明,张书义的判断没有错,“萝卜收价一下从4毛变成了8毛,拿出去后,以2块5一斤的价格,全都卖了。”

  拔地而起的萝卜大棚

  2007年,村民们纷纷加入其中,延后上市的青萝卜,让村民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也是2007年,国家农业部实施“一村一品”示范村工程,田水铺村被认定为“一村一品”青萝卜生产专业村,得到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有了这些资金,我们开始大面积的扣大棚,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们选种,帮他们提升技术、寻找销路。”张书义说,那之后,田水铺村的萝卜一路飘红。

  2009年,萝卜的收价涨到1.5元每斤,打包成箱后,售价能达到每斤7元钱。一直到2012年,田水铺村大棚的萝卜每斤收价达到了1.8元。

  但田水铺村并没有满足,村两委班子积极四处奔走考察,希望将萝卜做出更大的文章来。

  2015年,田水铺村与天津蔬菜研究所达成技术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名为“七星”的新品种。

  “这个萝卜口感甜脆,品质好,产量也高,一下就打动了我们。”张书义说,当年,在党员们的带头种植下,田水铺村七星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780余亩,“村民们看着销量好,单价高,也都开始陆续种植,到现在,我们村有1700亩地种植萝卜。周边的村,也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跟着种起了萝卜。”

  2018年,武清召开“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品牌发布会,品牌效应再一次为田水铺村青萝卜的身价加码。

  在田水铺村一条武香路之隔的南侧,整齐的排列着一排排,拥有着小型气象站、物联网监控、滴灌等设备的现代化智能大棚,这是“小兔拔拔”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地1530亩。

小兔拔拔示范基地

  现在,“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已经成功入驻超市近400家,其中包括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物美超市,永旺超市等,线上线下的大型平台和连锁超市。

  站在基地的大棚里,张书义告诉记者,“‘小兔拔拔’品牌发布会之后,田水铺村连同周边其他村庄的萝卜,收价平均涨了1块钱,村民们都高兴极了。”

  如今,田水铺的萝卜,不仅在国内很多省市进行销售,还出口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

  生活富裕的有了底气

  目前,田水铺村有246户村民,76%以上的村民家在城区买了楼房。

  屈凤霞家不仅买了新房,2019年还在村里的老房子前,新建了一处房。屈凤霞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精神头也特别足,忙的时候,她也会不管白天黑天的,跟着去大棚帮帮忙,虽然有时候会辛苦一些,但感觉每天都过得特别幸福、快乐。

  这个季节,田水铺村的大棚里,经常能够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12月23日,从早晨9点多,进入大棚坐定,打开3台手机,开始直播,一直到晚上4点多,28岁的丁淑曼跟10几万粉丝说再见后,关闭了直播间,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丁淑曼在直播销售萝卜

  这一天,她的直播销量有200多箱,“其实现在还不算忙,最忙的时候,是快过年的那些日子,有时候要直播到半夜,一天能卖600多箱,还得雇人帮着装箱打包。”丁淑曼笑着说,大学毕业后,她跟着爱人一起回到了田水铺村,开始种植萝卜。

  这是她做直播销售自家萝卜的第4年,萝卜每年可以从10月下旬,一直卖到春节之后。

  记者在丁淑曼的萝卜大棚里停留的1个小时里,丁淑曼的手机不时的响起,不是微信顾客的新订单,就是打电话询问地址,打算亲自来大棚采摘的顾客。

  2020年,丁淑曼家20多亩地的萝卜,纯利润达到了50万元左右,“我家还不是卖的最好的,比我们卖的还好的,有的是。”

  从大城市回到农村种地,在丁淑曼看来并非难事。丁淑曼说,现在农村发展的都特别好,给年轻人的机会也多,回村发展比在城市打拼赚得更多,虽然有时很辛苦,但却让她的生活更有底气。

  越来越好的乡村发展

  从2003年村集体收入只有三四万元,到2020年村集体收入30万元,30%以上的村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全村人平均年收入6万元。田水铺村的村民们,走向了富裕。

  2014年,在帮扶组的支持下,村内硬化了胡同里巷及主干道路6500平方米,修建排污渠400余米,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健身广场,还栽种了不同种类的观赏苗木。2020年,田水铺村又对村内的厕所、地下污水管网,进行了统一改造。

  “下一步,我们要对乡村进行更大的提升改造,让我们的村容村貌变得更好。”张书义说,未来,田水铺村要筹划做一些与萝卜有关的深加工产品,然后建造民宿,让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增加村集体和村民们的收入,“我们的目标是,把田水铺村打造成集农业、产业、旅游业于一体的,新农村的典范,努力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梦。”
https://t.cn/A6xFORT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C有人问我你究竟哪里好,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你是那么的美,我喜欢的那种。
  • 还记得儿时背诵的诗歌中,美景与真情,大概每个人都还记忆犹新,“但愿人常在,千里共婵娟”……优美的诗歌带来安静、闲适的心境,其对灵魂的滋养,亦会受用一生。如果说,
  • 3你笑了,生活就变了周国平说:“不管生命多么短暂,我们要笑着生,笑着享乐,笑着受苦,这才不枉活一生。”听时把嘴闭上,听后一笑了之,心离说话之人远点,离自己要做什
  • [星星]试卷结构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英语:(完型10分,阅读A40,阅读B(即新题
  • 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把好疫情“输入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迎着冷风,冒着小雨,在“株洲西”高速收费站口连夜坚守,他们是谁?在接下来的防控中,天元城管的
  • #RealD新蝙蝠侠#再暗的场景,我也能看得清蝙蝠侠的身影~喜欢他扮演的吸血鬼,喜欢他扮演的巫师,苏苏虎年春天在哥谭街头遇到他演绎的新蝙蝠侠☆~年度最佳☆。一段
  • 题目是化用了梦娃老师给小柳儿写的词中的那句“空负了韶光,宫墙柳色青又黄”这首词里既写的有小柳儿的故事,也有我自己对她和瑶瑶的一点感慨,是交杂着的。凤月的hand
  • 怎么说呢,先感谢遇见吧,谢谢能在我躁郁症最严重的时候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也因为yz认识了很多姐妹,这些出现相当于黑暗中的一束光。我以前会想过脱粉后我会怎么样,是转
  • ◆工信部会同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于3月16日、3月17日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会议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
  •       如果把名利思想放下的时候,没有嫉妒,看人家好,赞叹随喜,十大愿王随喜功德,我们会修福的。现在别人有一点错误的事情,帮助他改悔,劝他、帮他消业,对待任
  • 想不到我有一天能说出这么肉麻的话不过说实话说这种好听的话 虽然看上去很虚假很浮夸 但是听的人是表面上可能不屑但心里都真的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我妈妈就是这样 我每次跟
  • 并不是支持非专业的空降获胜,只是有些人仗着自己天赐的好条件有了专业身份,就开始看不起其他人,我看不起他们。不一样的比赛方式,也知道你们作为篮球运动员不容易的那一
  •   楞严咒第一会  南无萨怛他 苏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写 南无萨怛他 佛陀俱胝瑟尼钐 南无萨婆 勃陀勃地 萨跢鞞弊 南无萨多南 三藐三菩陀 俱知喃 娑舍
  • 从夏令营到预推免几个月期间,我陆续反复投递了十几所高校,每投一次就会修改完善一次文书,不夸张的说,最终的这份想要分享给大家的文书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斟酌写下来,反反
  •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哪知,悍鸡不知哪来的力气,扑腾着翅膀,竟然在水塘里“踏波而行”整个一母鸡版“水上漂裘千
  • 但是叶一茜当时已经怀孕,再不喜欢也没用,至少田亮是爱叶一茜的,之后两人还是踏入了婚姻的殿堂。从这之后,两人之间似乎多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有时候郭晶晶看到田亮,就
  • 好不容易可以在家过过生日了以前生日总是在学校可惜今天爸妈都没空妈妈在家给我买点好吃的做完午饭就要上班超级幸运的是小姐妹因为疫情都没有离开宁乡受疫情影响我们也不能
  •   二、规范化标准化党支部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在具体的党建工作上,我们始终聚焦“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等关键问题,研究制定“四标”举措,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
  • 今晚全球都吃乌冬面,趁着煮面这点时间随便聊聊感想:一、关于战争这次是我有了“国家”“战争”概念后能载入个人记忆的第二场局部热战争。美就是要自己活好,全世界给他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