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科学养兔守则:
▶︎不要挤到小兔,小兔很敏感,要保持安全距离。
▶︎兔兔有自己的工作,休息或者忙碌的时候被打扰,小兔也会很困扰,兔兔需要适度自由和自己的空间,不主动露面就不要强行要求他。
▶︎禁止骂兔兔,不要对小兔子有那么多的要求,他只是一只很可爱的小兔子罢了。
▶︎兔兔的心思你不要猜,不要随便解读兔兔。

▶︎不要挤到小兔,小兔很敏感,要保持安全距离。
▶︎兔兔有自己的工作,休息或者忙碌的时候被打扰,小兔也会很困扰,兔兔需要适度自由和自己的空间,不主动露面就不要强行要求他。
▶︎禁止骂兔兔,不要对小兔子有那么多的要求,他只是一只很可爱的小兔子罢了。
▶︎兔兔的心思你不要猜,不要随便解读兔兔。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养生!
人们常说养生,但要有个重点。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节奏来说,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养生的重要节点。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可以事半功倍,坚持下去,必然会收获健康。
图片
第一件大事:早上养胃
黄金时间点:7点到9点
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刻,是养胃的好时机!
这个时间段,气血流经胃经,此时养胃的最好办法就是按时吃早餐。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辰时即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是人们赶着上学、工作的忙碌时间,所以为了赶时间早餐都被大家忽略不计了,却不知不管有多忙,都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把早餐吃好。
因为一方面,这个时辰胃肠的活动最强烈,而食物对器官有濡养的作用,食物的濡养会让胃肠经脉得到气血的补偿。
另一方面,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升起,天地之间的阳气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体也是一样的,人在此时间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可现如今,胃病已成了现代人的“家常便饭”。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
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即使是没有胃病的人,在生活中也要特别注意对胃的保养。
当然,吃早餐不是瞎吃,也有一定的讲究。早餐吃温热的食物,中医认为,胃的作用是“受纳腐熟水谷”,意思是说,胃除了要接受食物外,还要把食物磨碎并进行初步消化。
那么要把食物腐熟,没有足够的温度是不行的。所以说,中医认为“胃喜温恶寒”。因此要少吃水果、牛奶、生菜一类的食物,应该多吃五谷类的熟食,如包子、馒头、粥类、面条等。
第二件大事:午睡养心
黄金时间点:11点到13点
11点到13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午时,此时心经当令,是一天中最利于养心的关键时刻。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何养护心脏尤为重要。
1、刺激心包经:保护心脏
人的身体有两条与心脏有关的经络,分别是心经和心包经。心主神明,心经和神智有关;心还主血脉,主要与心包经有关。
而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如果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患心脏病的老人,对所有老人来说都是很好的养生妙招。
方法: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曲泽等穴重点按揉。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拍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手厥阴心包经
2、小憩片刻:顺应天地阴阳的转换
午时是一天阳气最盛阴气最弱的时候,午睡能给身体一个平衡、放松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晚上不能早睡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弥补身体的机会,为自己储蓄能量。
特别注意,这个时刻宜小憩不宜大睡,一般都半个小时左右,否则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晚上容易失眠。
第三件大事:晚上养百脉
黄金时间点:21点到23点
这个时间段是三焦经当令之时,该经通达身体的五脏六腑,因此,也是增元气、养百脉的好时机。不少人会利用晚上的时间锻炼或是进行娱乐活动,不过,从21点到23点,就应该静下心来了。
晚养百脉:做好三个动作。
1、手指梳头:气血畅
俗话说,头梳千遍,病少一半。道医推拿功法里有一招叫做“拿五经”,每次梳头就是在梳五经。
有疏通头皮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要想起到保健的作用,晚上用手指梳头应不少于3分钟。
2、温水泡脚:补肾脏
人体的肾经是起于足下的,温水泡脚以后对肾经起到温养的作用,肾经自然也会对肾脏形成好的作用。
泡脚有个黄金时间点,晚上9点到11点泡脚最合适。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晚上养百脉的时间段。需要注意的是,泡脚的水温一定要适度,不能过热或过凉。
3、晚上捶背:好入睡
睡前捶背,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能有效改善睡眠,催人入睡。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方法,均沿脊柱两侧进行。拍法用虚掌,击法用虚拳,通过压缩空气而产生震动力;手法均宜轻不宜重,两侧掌根、掌侧同时用力,节奏均匀,着力富有弹性。
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轻拍轻叩,速度以每分钟60~80下为宜,每次捶背时间以20分钟为限。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这三个黄金时间段,一定要做好对胃、心和百脉的养护。
以上是为大家总结的一天的三个黄金时间段养生大法,希望对广大爱好养生的朋友有所帮助。

人们常说养生,但要有个重点。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节奏来说,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养生的重要节点。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可以事半功倍,坚持下去,必然会收获健康。
图片
第一件大事:早上养胃
黄金时间点:7点到9点
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刻,是养胃的好时机!
这个时间段,气血流经胃经,此时养胃的最好办法就是按时吃早餐。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辰时即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是人们赶着上学、工作的忙碌时间,所以为了赶时间早餐都被大家忽略不计了,却不知不管有多忙,都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把早餐吃好。
因为一方面,这个时辰胃肠的活动最强烈,而食物对器官有濡养的作用,食物的濡养会让胃肠经脉得到气血的补偿。
另一方面,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升起,天地之间的阳气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体也是一样的,人在此时间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可现如今,胃病已成了现代人的“家常便饭”。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
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即使是没有胃病的人,在生活中也要特别注意对胃的保养。
当然,吃早餐不是瞎吃,也有一定的讲究。早餐吃温热的食物,中医认为,胃的作用是“受纳腐熟水谷”,意思是说,胃除了要接受食物外,还要把食物磨碎并进行初步消化。
那么要把食物腐熟,没有足够的温度是不行的。所以说,中医认为“胃喜温恶寒”。因此要少吃水果、牛奶、生菜一类的食物,应该多吃五谷类的熟食,如包子、馒头、粥类、面条等。
第二件大事:午睡养心
黄金时间点:11点到13点
11点到13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午时,此时心经当令,是一天中最利于养心的关键时刻。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何养护心脏尤为重要。
1、刺激心包经:保护心脏
人的身体有两条与心脏有关的经络,分别是心经和心包经。心主神明,心经和神智有关;心还主血脉,主要与心包经有关。
而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如果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患心脏病的老人,对所有老人来说都是很好的养生妙招。
方法: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曲泽等穴重点按揉。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拍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手厥阴心包经
2、小憩片刻:顺应天地阴阳的转换
午时是一天阳气最盛阴气最弱的时候,午睡能给身体一个平衡、放松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晚上不能早睡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弥补身体的机会,为自己储蓄能量。
特别注意,这个时刻宜小憩不宜大睡,一般都半个小时左右,否则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晚上容易失眠。
第三件大事:晚上养百脉
黄金时间点:21点到23点
这个时间段是三焦经当令之时,该经通达身体的五脏六腑,因此,也是增元气、养百脉的好时机。不少人会利用晚上的时间锻炼或是进行娱乐活动,不过,从21点到23点,就应该静下心来了。
晚养百脉:做好三个动作。
1、手指梳头:气血畅
俗话说,头梳千遍,病少一半。道医推拿功法里有一招叫做“拿五经”,每次梳头就是在梳五经。
有疏通头皮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要想起到保健的作用,晚上用手指梳头应不少于3分钟。
2、温水泡脚:补肾脏
人体的肾经是起于足下的,温水泡脚以后对肾经起到温养的作用,肾经自然也会对肾脏形成好的作用。
泡脚有个黄金时间点,晚上9点到11点泡脚最合适。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晚上养百脉的时间段。需要注意的是,泡脚的水温一定要适度,不能过热或过凉。
3、晚上捶背:好入睡
睡前捶背,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能有效改善睡眠,催人入睡。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方法,均沿脊柱两侧进行。拍法用虚掌,击法用虚拳,通过压缩空气而产生震动力;手法均宜轻不宜重,两侧掌根、掌侧同时用力,节奏均匀,着力富有弹性。
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轻拍轻叩,速度以每分钟60~80下为宜,每次捶背时间以20分钟为限。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这三个黄金时间段,一定要做好对胃、心和百脉的养护。
以上是为大家总结的一天的三个黄金时间段养生大法,希望对广大爱好养生的朋友有所帮助。

【太原建设服务老年人的社区食堂——
就近吃饱吃好 老人省钱省心】
有温度的举措 暖民心的行动
核心阅读
去年以来,山西太原围绕养老服务,布局社区食堂,解决老年人吃饭不方便问题:建立大数据库,根据老年人分布情况,科学选址,方便老年人就近就餐;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运营补贴等措施,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食堂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行动态管理办法,加强运营状况和卫生环境监管,确保食堂饭菜安全、卫生。
到了午饭时间,记者看到年逾六旬的李党生老人,一如往常来到位于山西太原桃园南路的新建南路二社区食堂。“你好,我今天要一份米饭套餐!”几分钟的时间后,葱头炒肉、素烩菜、一碟小菜、一碗鸡蛋汤,再加一碗米饭,热腾腾地送到了老人面前。
在新建南路二社区,像李党生这样的老人就有2000多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3。这些老人都可以花便宜价钱,吃一顿有荤有素的可口饭菜,省钱、省心、省事地解决吃饭问题。
太原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85.4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11%。调查显示,“吃饭不方便”一直是老年人群体的烦心事,更是老人子女们的操心事,急需社区配套养老餐食服务。
去年,太原市围绕社区养老服务,布局建设152家社区食堂,为老人就餐提供便捷的场所,让老年人群体,特别是空巢、独居、留守、高龄等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能够就近吃饱、吃好。
科学布局精确选址
就近做好精准服务
“从家走过来只需要几分钟,吃完饭溜达回家,正好消消食,这个距离刚刚好!”记者碰上了在社区食堂吃完饭溜达回家的乔大娘。她是起凤街社区食堂的常客,“吃饭就在巷子口,菜量合适、价格实惠、荤素搭配,营养又卫生!”提起社区食堂的伙食,乔大娘竖起了大拇指。
起凤街社区食堂是太原市建设的第一批社区食堂。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近千人,占到总人口近1/4。在社区食堂就餐的老人,需要填写就餐卡信息登记表,并由社区审核登记具体情况,确认成功后,老人就能吃上价格优惠的爱心套餐。
在太原,能像起凤街社区老年人一样享受到就餐服务的还有不少。太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区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夏同杰介绍,社区食堂在选址上实行“两避开、三靠拢”,即避开繁华商业区、饭店集中区,向居民聚集区、学校集中区、保障薄弱区靠拢,500米服务半径内设一家社区食堂,真正让“社区食堂进社区,回应群众最急需”。
太原全面建立以空巢、独居、高龄等生活困难老年人群体为基础的大数据库,确定老年人群的基本分布情况,并据此布局首批社区食堂。优先选择老年人较多、就餐需求相对集中的小区,并在社区食堂配置无障碍设施,方便老人就餐,实现精确选址、精准服务。
中午时分,海东社区食堂的工作人员上门给社区91岁的贾大娘送饭。帮老人打开餐盒的瞬间,饭菜香扑鼻而来:过油肉、土豆丝、炖豆腐,有汤有饭。“社区食堂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让我母亲在家里就能及时吃到热乎乎的饭菜。”贾大娘的女儿说。
社区食堂对行动不便、不能堂食的老人进行登记,并根据相关要求,按时把饭菜送到家里。紫正南社区食堂每天为辖区内60多名老人免费送餐,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可口的热乎饭。
出台政策提供补贴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午饭时间,在位于五一广场附近的南官坊社区食堂,不少附近居民来排队选餐,呈现出一派红火热闹的景象。这里,700多平方米的食堂,卫生整洁,凉热菜品有数十种,主食种类繁多。
“饭菜选择多,做得好吃,而且价格实惠。”家住附近的韩大爷选了好几个可口的菜,美美地吃上一顿。
为提升服务水平,南官坊社区食堂引入了三晋国际饭店,专门开辟场所,为附近居民提供多种餐食服务。虽说是社区食堂,但环境、菜品与酒店的并无二致。附近居民高兴地说:“在社区食堂花平价饭钱,就能吃到四星级饭店的口味!”
社区食堂建设投资大,如何撬动、整合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太原拿出鼓励性的撬动资金,比如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社区食堂运营满一年后,按照评估等级高低分别给予每年不同数额的运营补贴。除此以外,还提供税费政策优惠、水电暖气价格优惠,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食堂建设运营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夏同杰介绍,太原市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民建民营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破解社区食堂建设场地问题,引进不同类型社会主体,建立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社区食堂。
在社区食堂的场地上,实行“四个一批”:党群服务中心配套一批,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套提供食堂专用场地;驻地单位改造一批,村改社区、小区物业、驻地企业等利用原有住房和闲置场地,改建扩建食堂专用场地;餐饮企业辐射一批,三晋饭店、并州饭店、清聚元等大型餐饮企业,在周边社区多点布局食堂;连锁品牌覆盖一批,美特好、双合成、好助妇等连锁零售企业,在没有食堂的社区插空布局社区食堂。
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已吸引近百家餐饮企业和物业公司、吸纳1.26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社区食堂建设,总体建设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
加强运营动态管理
保证餐食卫生安全
社区食堂价廉利薄,如何做到便宜又吃好?太原市社区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左耀红介绍,太原市开发了市级社区食堂平台,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各社区食堂运营状况、老年人就餐情况、食堂卫生环境情况等,完善了社区食堂实时动态管理办法,形成了社区食堂运营机构有序进入退出机制。
同时,为社区食堂构建网络运营服务体系,实时将消费数据、补贴数据、供应链配送信息等进行传输,为居民点餐提供便捷的点餐、就餐、营养分析等各种专业支持。
在新建南路二社区食堂,记者看到的是“明厨亮灶”:环境干净整洁,饭菜制作全程可见。目前,社区食堂就餐区、制餐区、清洁区配置监控设备,并纳入社区食堂智慧监管平台,保证餐食卫生、安全。
如今,食品安全、价格便宜、饭菜可口已经成了社区食堂在大众心中的印象。在新建南路二社区食堂,记者看到,来吃饭的已经不仅仅是附近的老人,还有放学来不及回家的学生,在附近工作的年轻人……很多社区食堂的服务对象已经十分广泛,人气也越来越旺。
统计数据显示,社区食堂运营以来,平均每个每天服务500余人次,其中重机社区食堂日均就餐高达3000余人次。这些社区食堂总体运营状况良好。
今年,太原市启动了第二批160家社区食堂建设项目,目前已进入选址阶段;已择优选取120家企业进入太原市社区食堂运营主体指导目录,供各社区自主选择、双向对接。
在山针社区食堂,记者看到三五个吃完饭的老人在一起聊天、喝茶,呈现出一幅祥和欢乐的图景。社区食堂不仅仅是老人们吃饭的场所,也是老人们乐享晚年的地方。
据介绍,到2025年末,太原市将建成500个社区食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主体多元、方便可及的社区食堂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面广的社区助餐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实惠、便捷、高效、专业的配餐、就餐、送餐服务,进而提升社区为民服务的质量和能力,提高社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人民日报)

就近吃饱吃好 老人省钱省心】
有温度的举措 暖民心的行动
核心阅读
去年以来,山西太原围绕养老服务,布局社区食堂,解决老年人吃饭不方便问题:建立大数据库,根据老年人分布情况,科学选址,方便老年人就近就餐;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运营补贴等措施,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食堂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行动态管理办法,加强运营状况和卫生环境监管,确保食堂饭菜安全、卫生。
到了午饭时间,记者看到年逾六旬的李党生老人,一如往常来到位于山西太原桃园南路的新建南路二社区食堂。“你好,我今天要一份米饭套餐!”几分钟的时间后,葱头炒肉、素烩菜、一碟小菜、一碗鸡蛋汤,再加一碗米饭,热腾腾地送到了老人面前。
在新建南路二社区,像李党生这样的老人就有2000多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3。这些老人都可以花便宜价钱,吃一顿有荤有素的可口饭菜,省钱、省心、省事地解决吃饭问题。
太原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85.4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11%。调查显示,“吃饭不方便”一直是老年人群体的烦心事,更是老人子女们的操心事,急需社区配套养老餐食服务。
去年,太原市围绕社区养老服务,布局建设152家社区食堂,为老人就餐提供便捷的场所,让老年人群体,特别是空巢、独居、留守、高龄等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能够就近吃饱、吃好。
科学布局精确选址
就近做好精准服务
“从家走过来只需要几分钟,吃完饭溜达回家,正好消消食,这个距离刚刚好!”记者碰上了在社区食堂吃完饭溜达回家的乔大娘。她是起凤街社区食堂的常客,“吃饭就在巷子口,菜量合适、价格实惠、荤素搭配,营养又卫生!”提起社区食堂的伙食,乔大娘竖起了大拇指。
起凤街社区食堂是太原市建设的第一批社区食堂。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近千人,占到总人口近1/4。在社区食堂就餐的老人,需要填写就餐卡信息登记表,并由社区审核登记具体情况,确认成功后,老人就能吃上价格优惠的爱心套餐。
在太原,能像起凤街社区老年人一样享受到就餐服务的还有不少。太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区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夏同杰介绍,社区食堂在选址上实行“两避开、三靠拢”,即避开繁华商业区、饭店集中区,向居民聚集区、学校集中区、保障薄弱区靠拢,500米服务半径内设一家社区食堂,真正让“社区食堂进社区,回应群众最急需”。
太原全面建立以空巢、独居、高龄等生活困难老年人群体为基础的大数据库,确定老年人群的基本分布情况,并据此布局首批社区食堂。优先选择老年人较多、就餐需求相对集中的小区,并在社区食堂配置无障碍设施,方便老人就餐,实现精确选址、精准服务。
中午时分,海东社区食堂的工作人员上门给社区91岁的贾大娘送饭。帮老人打开餐盒的瞬间,饭菜香扑鼻而来:过油肉、土豆丝、炖豆腐,有汤有饭。“社区食堂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让我母亲在家里就能及时吃到热乎乎的饭菜。”贾大娘的女儿说。
社区食堂对行动不便、不能堂食的老人进行登记,并根据相关要求,按时把饭菜送到家里。紫正南社区食堂每天为辖区内60多名老人免费送餐,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可口的热乎饭。
出台政策提供补贴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午饭时间,在位于五一广场附近的南官坊社区食堂,不少附近居民来排队选餐,呈现出一派红火热闹的景象。这里,700多平方米的食堂,卫生整洁,凉热菜品有数十种,主食种类繁多。
“饭菜选择多,做得好吃,而且价格实惠。”家住附近的韩大爷选了好几个可口的菜,美美地吃上一顿。
为提升服务水平,南官坊社区食堂引入了三晋国际饭店,专门开辟场所,为附近居民提供多种餐食服务。虽说是社区食堂,但环境、菜品与酒店的并无二致。附近居民高兴地说:“在社区食堂花平价饭钱,就能吃到四星级饭店的口味!”
社区食堂建设投资大,如何撬动、整合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太原拿出鼓励性的撬动资金,比如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社区食堂运营满一年后,按照评估等级高低分别给予每年不同数额的运营补贴。除此以外,还提供税费政策优惠、水电暖气价格优惠,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食堂建设运营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夏同杰介绍,太原市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民建民营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破解社区食堂建设场地问题,引进不同类型社会主体,建立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社区食堂。
在社区食堂的场地上,实行“四个一批”:党群服务中心配套一批,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套提供食堂专用场地;驻地单位改造一批,村改社区、小区物业、驻地企业等利用原有住房和闲置场地,改建扩建食堂专用场地;餐饮企业辐射一批,三晋饭店、并州饭店、清聚元等大型餐饮企业,在周边社区多点布局食堂;连锁品牌覆盖一批,美特好、双合成、好助妇等连锁零售企业,在没有食堂的社区插空布局社区食堂。
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已吸引近百家餐饮企业和物业公司、吸纳1.26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社区食堂建设,总体建设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
加强运营动态管理
保证餐食卫生安全
社区食堂价廉利薄,如何做到便宜又吃好?太原市社区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左耀红介绍,太原市开发了市级社区食堂平台,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各社区食堂运营状况、老年人就餐情况、食堂卫生环境情况等,完善了社区食堂实时动态管理办法,形成了社区食堂运营机构有序进入退出机制。
同时,为社区食堂构建网络运营服务体系,实时将消费数据、补贴数据、供应链配送信息等进行传输,为居民点餐提供便捷的点餐、就餐、营养分析等各种专业支持。
在新建南路二社区食堂,记者看到的是“明厨亮灶”:环境干净整洁,饭菜制作全程可见。目前,社区食堂就餐区、制餐区、清洁区配置监控设备,并纳入社区食堂智慧监管平台,保证餐食卫生、安全。
如今,食品安全、价格便宜、饭菜可口已经成了社区食堂在大众心中的印象。在新建南路二社区食堂,记者看到,来吃饭的已经不仅仅是附近的老人,还有放学来不及回家的学生,在附近工作的年轻人……很多社区食堂的服务对象已经十分广泛,人气也越来越旺。
统计数据显示,社区食堂运营以来,平均每个每天服务500余人次,其中重机社区食堂日均就餐高达3000余人次。这些社区食堂总体运营状况良好。
今年,太原市启动了第二批160家社区食堂建设项目,目前已进入选址阶段;已择优选取120家企业进入太原市社区食堂运营主体指导目录,供各社区自主选择、双向对接。
在山针社区食堂,记者看到三五个吃完饭的老人在一起聊天、喝茶,呈现出一幅祥和欢乐的图景。社区食堂不仅仅是老人们吃饭的场所,也是老人们乐享晚年的地方。
据介绍,到2025年末,太原市将建成500个社区食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主体多元、方便可及的社区食堂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面广的社区助餐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实惠、便捷、高效、专业的配餐、就餐、送餐服务,进而提升社区为民服务的质量和能力,提高社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人民日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