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卷一周文》笔记
一、概论
此篇为《春秋左传》宏文之始,其若之何也?以展现王室衰微也。
此种观点为宋以来,学者之主流认知也。
崔子方《春秋经解》:“平王东迁,周室衰微,黍离既降,而《诗》不作。 隐桓篡弑, 而鲁国乱。 文武之道坠地,而周公之业衰矣。孔子伤周道之不复,愍圣王之不作,于是修鲁史,以明是非,正褒贬而代赏罚,上以承三圣之绪,下以著万世之宪,使乱臣贼子有所畏忌,而不敢窃发。”
叶梦得《叶氏春秋传》 日:“春秋何始乎隐公,王政不行而王法衰绝也。 ”
赵鹏飞《春秋经筌》 日:“夫子于是悯悼衰世而作《春秋》,《春秋》 修中兴之教也。故始于隐,非始乎隐,始乎平王之末也。谓周室至是不可不中兴矣。 ”
其目的在于“明是非,正褒贬,上以承三圣之绪,下以著万世之宪”、“修中兴之教“,而其潜在含义则是认为当世“是非不明、褒贬不一。”
然王室衰微与《郑伯克段于鄢》有何种之联系?依靠血缘关系施行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宗法制下的中央与地方之矛盾愈发突显。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由此观之,统治集团内部不仅不认为以血缘建立的封藩可以作为必要的屏藩保证,甚至于认为“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二、人物形象
依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注解》,检而析之:
1.武姜
①任性
原文: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注解:一遂字,写尽妇人任性情况。
②舒散
原文: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注解:大隧二句,姜所赋诗辞。泄泄,舒散也。则知其前之隐忍矣。从前一路刻毒惨伤之心,俱于融融泄泄四字中消尽,摹写生色。
③不晓大义
原文:夫人将启之。
注解:启,开也,言欲为内应。 妇人姑息之爱,不晓大义,故欲启段。
2. 庄公
①蓄怨日久
原文: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注解:恶庄公而因爱段,欲立为太子。亟请者,不一请也。庄公蓄怨,非一日矣。
②口蜜腹剑
原文: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注解:庄公似为爱段之言,实恐段居制邑,太险难除。他邑虽极大,谅不若制邑之险,适可以养其骄而灭除之。他邑唯命,四字毒甚。
③步步为营
原文: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注解:邑大可以养骄,而不除亦必易制,故使居之。大叔者,张大其名,所以张大其心也。 庄公处心积虑,主于杀弟。封邑之始,已早计之矣。
原文: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注解:毙,败也。滋蔓自多行不义,则必自败。待之云者,唯恐其不行不义,而欲待其行也。庄公之心愈毒矣,而祭仲终未之知也。
原文:公曰:“无庸,将自及。”
注解:言无用除之,将自及于祸。 庄公实欲杀弟,而曰自毙,曰自及,故为段自作自受之语,毒甚。
原文:公闻其期,
注解:闻其袭郑之期也。 祭仲不闻,子封不闻,何独公闻。盖公含毒已久,刻刻留心,时时侦探,故独闻之也。
④悔而能改
原文:既而悔之。
注解:悔誓之过,是天性萌动。
原文: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注解:繄,语助也。哀哀之音,宛然孺子失乳而啼,非复前日含毒恶声。
原文: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注解:且告以追悔无及之意
3.共叔段
①多行不义
原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注解:鄙,边邑。贰,两属也。段命西、北二边之邑,两属于己,果行不义也。
②贪得无厌
原文: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注解:掩其不备曰袭。段至此不义甚矣,然庄公平日处段,能小惩而大戒之,段必不至此。段之将袭郑,庄公养之也。
4.颍考叔
①纯孝
原文: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 之。”
注解:善于诱君,使之自然心动情发。
②智慧
原文:对曰:“君何患焉,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注解:隧,地道也。掘地使及黄泉,为地道以见母,便是相见于黄泉,谁以此说为背誓也。天大难事,轻轻便解。
三、文字词汇
1.寤:犹苏也。寤生,言生之难,绝而复苏也。
2.亟:屡次。
3.雉:量词,长三丈,高一丈。
4.完聚:完城郭,聚人民。
5.缮:治也。
6.袭:掩其不备,曰袭。
7.寘:弃也,同置。
8.繄:语助也。
9.融融:和乐也。
10.泄泄:舒散也。
四、思想
1.孝悌的烘托
此篇散文,约莫数百字,其中上下、首尾,有相呼应者,唯孝悌而已矣。段叔不悌,故流亡异国、庄公不孝,故既而悔之。何谓孝悌?夫孝悌者,亲情之本也,王道之始也,故圣人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贪戾,一国作乱。”于古早之时,一字可释之:“孝悌者,忠也。”故《书》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论语》:“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2.嫡长子继承制
武姜亟请于武公,而公弗许者何?盖庄公乃嫡长子也。嫡长子继承于春秋虽未有明文,然多以此为美而善者也。嫡长子继承则家国稳定,神器不更,使有觊觎之心者不敢侧目、使有作乱犯上之恶者不得萌发。固以此为美善也。
非嫡长子继承,且又有宠弟,则置国众何以自处?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万姓之家尚且一主,于国岂可二主欤?
3.反对妇人干政
郑国之乱,始于妇人之任情、养于庄公之坚忍、发于共叔段之贪戾,固武姜之任情有罪于郑国也。
五、文学特色
1.婉转的道德批判
庄公不仁、太叔段不悌、武姜为母失仪。
2.以宠弟为例,分析春秋笔法
所谓宠字者,历来各家纷纭,而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典》更是无注,分歧甚大焉。庄公之宠养于段,见于杀机,何谈宠爱?宠固有尊贵之意,而蔓草何以比之于宠弟,其宠乎欤?
《汉语大辞典》释为骄纵。李善注《文选·东京赋》引薛综注:宠,骄也。宠有骄纵之意明矣。(《文选·东京赋》:“今公子苟好剿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也,好殚物以穷宠,忽下叛而生忧也。”)
宠爱者,爱也。尊宠者,似可而于文中梗塞。骄宠者,有放肆之味。胡不为受宠?其表被动,于庄公处何以表之?
3.细节描写
依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注解》,检而析之:

原文:寤生,遂恶之。
注解:一遂字,写尽妇人任性情况。

原文: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注解:庄公蓄怨,非一日矣。

原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注解:庄公似为爱段之言,实恐段居制邑,太险难除。他邑虽极大,谅不若制邑之险,适可以养其骄而灭除之。他邑唯命,四字毒甚。

原文:公闻其期,
注解:祭仲不闻,子封不闻,何独公闻。盖公含毒已久,刻刻留心,时时侦探,故独闻之也。

原文:食舍肉。
注解:食而舍肉,挑其问也。
五、史论
西陵史氏论曰:历代学者皆言庄公之心可诛,然由余观之,其何人可坚忍布局二十年而从始自终无丝毫人情。若庄公之心,果真如斯之深沉,余则以为不愧为天下始霸之主也。
史家之恶庄公,非其步步心机,而其二十年间纵容其宠弟。何以见得?《传》曰:“称郑伯,讥失教也。”失小戒必有大惩,是故共叔段流亡于他乡。昔穆王欲周行天下,遍及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圣人有云:“知其所止,则近于道矣。”
共叔知其止乎?庄公止之乎?是故《传》曰:“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2020年八月二十六日
于西陵农行公共寓所
西陵柱下史 https://t.cn/8kaSy2Q

解读丨庄子人生哲学中的“命”与“天”#传统文化##国学知识#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天道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安之若命和与天为一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庄子认为人无力胜天,亦不能违命。荀子在《解蔽》篇批评庄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由天谓之道,尽因矣。”荀子对庄子的批判是公允而且切中要害的。“命”与“天”是理解庄子人生哲学的关键。

01.庄子人生哲学中的“命”
“天”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上古时代以“天”为世界最高的有意志的主宰。“命”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说文》云:“命,使也,从口从令。”段玉裁解释为:“命者天之令也。”

“天”与“命”在中国古代常常结合为“天命”,用来表示上天的意志或命令。《尚书·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亟之。”夏多罪恶,上天的意思要除掉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说“善之代不善,天命也。”《诗经·大雅·文王》说:“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天命靡常”是说天命是可以变化的。周初的天命思想对于儒家学派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老庄哲学中,“命”是一个哲学范畴,与“道”紧密相关。《老子·十六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静曰复命”中的“命”不是上天的指令,而是蕴含着必然性的意义。

庄子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生天地,为“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庄子从万物生成的角度对于“命”作了规定。《庄子·天地》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一句是说,事物在未形成形体之时,已经具备了阴阳的区别,而且阳变阴合流行其间,这就叫做命。因为“命”在万物未成形体之时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命”是一种事物先天具有的属性。

庄子认为,作为万物一员的人对于先天之命不能有所损益。《庄子·至乐》篇说:“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褚,布袋;绠,绳索。布袋小不可以装大东西,绳子短不可以汲深井里的水。命形成了,人们就要与之相适应,不可以有意损益。

庄子还认为,“命”是一种不可知的力量。《庄子·大宗师》篇子桑谈及自己所以贫困的原因时说:“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不得也。父母岂欲我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欲我贫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子桑认为使其贫困的原因既非父母,亦非天地,而是一种不得不然的力量“命”。《庄子·达生》十分明确地指出:“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命”是不能改变的、不得不然的一种趋势。

不得不然即为必然,必然与偶然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庄子认为“命”具有绝对的必然性,它排斥偶然,在庄子看来偶然也是必然。

《庄子·德充符》有一则兀者申徒嘉与郑子产合堂共师的记载。子产以其高位而傲视断足的申徒嘉,申徒嘉批评子产,认为人世间幸与不幸都是命中注定,用自己的幸运傲视他人之不幸是没有道理的。他说:“游于羿之彀中。中央地,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羿为传说中上古善射之人,发必中。走进了羿的射程之内,这是必定被射中的原因,然而却不被射中,这是一种偶然性。但庄子认为,被射中是“命”,不被射中也是“命”。人们的任何遭遇都是由一种与生俱来的必然性所左右,所决定。

正因为“命”具有绝对的必然性,所以命对于人是不可抗拒的。《庄子·大宗师》说:“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吾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大块,指天地、自然;大冶,铸铁工匠,此处指万物变化的主宰。天地自然赋于我人的形体,用生使我劳作,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因而以生为快事,也应当以死为快事。在自然的造化面前,人们对于先天之“命”,无法抗拒。所以庄子要求人们对于人生的一切变化、际遇都应当“安之若命”。

《庄子·德充符》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合,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欲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为才全。”

人的生死存亡,事业的穷达,德行的高下,种种的遭遇都是事物的变化,“命”的运行,人们无法明了其起始,也无法预测其变化,所以只好顺其自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因此而扰乱了本性的平和,侵入人的心灵。使心灵安逸自得而不失愉悦,日日夜夜保持着春和之气,心灵能与外界产生和谐感应,这就叫做才全。
《庄子·人间世》说:“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成玄英疏曰:“夫为道之士而自安其心智者,体违顺之不殊,达得丧之为一,故能涉哀乐之前境,不轻易施,知穷达之必然,岂人情之能制!是以安心顺命,不乖天理。自非至人玄德,孰能如兹也!。”既然人的主观努力不能改变自己的境遇,安心顺命,就可以保持内心的安静。庄子认为能具备这样的精神状态,自然就是最高的道德修养。

02.庄子人生哲学中的“天”
老庄哲学以“道”为最高范畴。《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以“天”与“地”对举,天为自然之天。《老子》一书对天没有太多的解说,而在庄子哲学中,“天”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
《庄子》一书中,“天”主要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自然之天,如《庄子·逍遥游》云:“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庄子·大宗师》有“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天之所为”即自然之所为,自然之所为是自然而然的。“人之所为”即人类的作为,人类的作为是有目的的行动。

《庄子》中,“天”的另一重意义是指事物的自然状态。《庄子·秋水》篇云:“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成玄英疏曰:“夫牛马禀于天,自然有四蹄,非关人事,故谓之天。羁勒马头,贯穿牛鼻,出自人意,故谓之人。”“天”指事物的本来面目、自然的状态。“人”则是对事物的自然状态的目的性的改变。这里的“天”已经迥异于宗教意义上的有意志的人格神的天。
庄子把“天”“人”对举,在中国哲学史上明确提出了天人关系问题。那么,庄子认为“天”与“人”是什么关系呢?庄子认为“天”性圆满自足,无须人为。《庄子·逍遥游》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在“天”面前,人为实为徒劳。庄子坚决反对“以人助天”。

《庄子·道充符》说:“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斫,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贷,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鬻,《释文》云:“音育,养也。”圣人不用谋虑,哪里还用得着智慧?不用斧凿,哪里还用得着胶漆?浑然无缺,哪里还用得着德行?不求谋利,哪里用得着经商。废弃“知”“胶”“德”“商”四者而不用,就是“天鬻”,“天鬻”即是大自然的养育。人与自然之天相比,实在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故曰:“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天与人的对立即自然与人为的对立,天与人的统一即人“与天为一。”所以《庄子·秋水》说:“天在内,人在外,得乎在天”。事物的自然状态是内在的,人的有目的的作为都是后加的、外部的,最高的德性在于顺乎自然。

《庄子·大宗师》说:“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畸人,同奇人;侔,等也,从也。畸人就是异于世俗而与天为一的人。所以说,从天的角度看是小人的人,却是世俗的君子;从天的角度看是君子的人,却被世俗认为是小人。

《庄子·大宗师》说:“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不管你喜好还是不喜好,天人都是合一的。不管你认为天人是否合一,天人总是合一的。认为两者合一,就与天同类。认为两者不合一,就是与人同类。把天人看作不是相互对立的,这就是真人。这里的“天与人不相胜”即天人之间的一致与和谐。

《庄子·山木》说:“何谓人与天为一邪?”庄子的回答是“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人为,是出于自然的;自然的事,也是出于自然的。人属于天,天不能属于人。天能决定人、影响人,而人却不能决定、影响天。所以圣人安然地顺应自然,体逝而终。

《列御寇》说:“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圣人安于自然,不安于人为;众人安于人为,而不安于自然。又说:“古之至人,天而不人。”“天而不人”即去人为而纯任万物之自然。
在庄子哲学中,“命”与“天”两个范畴是有区别而又相联系的。庄子有时将“天”与“命”对举。《庄子·大宗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人之生死是必然不可免的,就象黑夜与白昼的交替一样是自然的规律。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干预的,这都是物理的实情。

《庄子·秋水》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人灭天”是说在天人相与之际,不要以人为去毁坏事物本来的自然状态。《吕氏春秋·论人》说:“释智、谋、巧、故。”所以“故”与“智”“谋”“巧”同类,指聪明智慧。“无以故灭命”即不要用聪明智慧去抗拒命运的安排。人对待“天”与“命”明智的办法就是“顺天安命”。

03.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的人生哲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精神世界的“逍遥游”和世俗生活的遁世。这两个层次的建构都离不了“命”与“天”两个范畴。庄子的逍遥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这种精神自由的境界的实现,是以顺天安命为基础的。庄子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都可以说是“安之若命”“与天为一”的典范。

庄子在《养生主》一文中,曾将居于“材”与“不材”,“有用”与“无用”之间的世俗的处世方法概括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尽年”,其实质也是“与天为一”、纯任万物之自然。正确理解了庄子哲学中“天”与“命”两个范畴,玄远的庄子的人生哲学也就不再神秘了。
庄子的“天”承认、肯定了事物的自然状态,也承认和肯定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但是他在天人关系方面,主张消极的“天人合一”,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是不得不然的“事之变,命之行”,从而完全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庄子所谓的自由是一种消极的适应,一种精神的自我慰藉。荀子在《解蔽》中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是对庄子消极的人生哲学的有力批驳。

庄子以“天”为事物的自然状态,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对后世颇有影响,柳宗元就曾说过:“庄周言天曰自然,吾取之。”庄子的“命”具有“不知吾所以然”的客观必然性的含义,包括了一切不可解释的际遇。荀子的“节遇之谓命”或许就受到其启示。庄子明确提出天人关系,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可以看做消极的人生哲学中的积极成分。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喜马拉雅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免费音频

水调歌头·夜读友人寄词和之

张灵舒

夜明挂银钩,起坐思亳州。昏灯难眠入梦,长恨在楚楼。空忆去年雨后,寻春轻踏江头,同望汀旁柳。落尽新妆后,花开各自愁。

莫北望,故友方,泪先流。忽忆无期,始觉年少再难留。阶下残花孤影,窗前明月清秋,何日陪君游?但愿人长久,雨过云霞收。

金缕曲·深夜难寐念友

李不识

与君别离久。一年来,辛酸尝尽,起落皆有。宿昔同行皆年少,同历甘苦夜昼,曾不减,情义相守,家严卧床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泪,向兄抛。

兄居皖南吾亳州,万里隔,不知冷暖,再难聚首,晚寐夜起须有时,留取欢颜把酒。惟愿得,平安春秋!六弦文章应常作,待他日再聚诉离愁。声不通,情意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断桥# :突然大晚上回想下《断桥》(个人观点)刚看完的时候,只是觉得很心疼孟超,总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或许也不能叫他孟超,应该叫他张清东,毕竟这才是他的真
  • 原因可能也简单:1,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在西方有很多亚美尼亚移民,同情亚美尼亚,这是西方社会的主基调,美国中期选举在即,这样的热点问题上表个态,有助于拉选票;
  • 啥气候出新政策,你们政策四月出的,能不能跟紧事实快改改[伤心][悲伤]#长春大学生要回家##昆明##长春大学#好久没有写关于你的事了,不敢写,总是会梦见你,你是
  •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爱,或多或少,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毛不易[超话
  • 脸书用户CRIX Gaming在2021年4月21日发布了相关视频,称美国海军和空军出现在菲律宾群岛西侧的南海海域。脸书用户CRIX Gaming在2021年4
  • 记录下啊biubiu到家快一年变化,遇见biubiu是因为朋友的朋友因为要回老家养不了这只小狸花,从来没养过宠物的我就脑子一热收养啦,收养的时候应该差不多三个月
  • (五)广大居民要切实履行个人疫情防控责任,按照所在社区的安排分时段有序前往指定检测点参加核酸检测,务必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对不按要求接受核酸检测的
  • ”——莫泊桑《一生》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告诉自己,别怕,我们的心没那么脆弱,咬咬牙,再坚持一下,生活永远打不倒一个坚强的人。 07 沉 默 “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
  • [老师好][老师好]大晚上的别的小情侣都在赶海捡海鲜,我俩在“画地为牢”嚯啤酒好神经哦(啤酒瓶啤酒盖等垃圾最后带走了[老师好][老师好][老师好]爱护大海人人有
  • 林徽因,内心强大、不依附任何人的那种精神令我敬佩,她赢得了他们的爱和尊重一辈子。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全世界对他都是又敬又畏,可现在呢?
  • 要我说女孩子呀,各有各的漂亮法。有的眉目清冷,像是一整季的雪水都融在了她的眼睛里。 有的酒窝甜蜜,她笑一笑漫山遍野的风声都要消息。 有的天生绵软,你吵她挨过去,
  • 《阿媽有咗第二個》:彭秀慧還是沒有讓我失望,在一個原本一不小心就落俗的巨星誕生故事中,以她一貫的細膩觸覺,找到了女性角度和成長角度,成名線看似主線實則副線,是一
  • 有时候你是错失,痛悔, 是校园树林里增多的月光让我抬头时 惊觉秋叶已稀疏。 有时候你是不忍睡去的深夜, 是欢会的高潮,是一朵轻盈、饱满的白云 不愿停下、不能
  • 大家要记得对身边的爱人,表达爱意呦……❤️[音乐]#刘宇宁宁远舟# [音乐]#刘宇宁一念关山# [音乐]#摩登兄弟[超话]#相遇很难,所以要记得说晚安晚安,会有
  • 最近的微信分享p1 羊杂碎洋芋擦擦 我的最爱(部分陕北人的最爱 因为老妈不喜欢喝羊杂碎hhhhhp2-4 最喜欢的串串(和宝鸡的不一样 很好吃最好吃呜呜呜
  • 它缺乏动物性,你看其它星座的象征都是动物或者人,羊啊、牛啊、狮子啊、人啊、鱼啊之类的,所以天秤座的人他更善于公正和衡量,就算面对感情他也始终能保持一个权衡的态度
  • #易烊千玺[超话]##易烊千玺九号品牌全球代言人##易烊千玺在nova星等你# 封闭货车防护门已开启,期待你们的加入(仅限千唯),专注超话,为爱发电[给你小
  • #100%pureNEWZEALAND# 我们又看日出了!没有任何惊喜,但是每次看日出都是一次难忘的回忆[心]然后闲逛了但尼丁就出发奥塔哥半岛。
  • 郑忠是“大雄不慌”背后的MCN机构开饭科技的运营总监,据他介绍,为了提高账号的竞争力,使其被赋予更多的观看价值,账号创立之初,团队便将目光锁定在剧情+美食的呈现
  • 「国超文集」「任嘉伦一任千面」「任嘉伦请君」「任嘉伦无忧渡」「任嘉伦宣夜」这就是我追的明星,正能量的任嘉伦,亲切如邻家大男孩,努力,拼博,谦虚,低调而不失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