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说 :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

少了善根或福德,
都不能成功往生,
你若不管,
不理它,

怎么会成功?

整个的佛法,
小乘之外,

凡是学佛的,
只要学大乘佛法,
就是以菩提为宗要。

「 菩提正道 」
这四个字,

是说发菩提大心执持名号,
是菩提行的正道,
不是小道。

「 菩提正道 」
是甚么东西呢?

「 菩提正道 」
名字叫 「 善根 」,

譬如种树要先扎住根,
不扎住根,
这棵树不能活。

学佛的人没有
「 菩提正道 」,

如树无根,
不能成功。

善根是往生的
「 亲因 」。

因是甚么呢?

凡事都离不开有因,
然后才结果。

往生西方就是结果,
结果以前得种因。

因有 「 亲因 」,
有 「 疏因 」,
亲因很密切,
很近,

这个 「 因 」 最要紧,

「 疏因 」 则是
「 远因 」。

《 阿弥陀经 》 上讲
「 善根 」 叫亲因。 ……

善根福德,
要怎么样具足呢?

「 唯以信愿执持名号 」。

修净土有三要,
三要是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怎么个用法呢?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

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菩萨心,
非菩萨没有这三个字。

当菩萨不是光做了好事就当菩萨,
内里得明心见性,
懂得心性,

外边做种种的功德,
救多少的人,
这两条缺一条就不能算菩萨。

无论是修持实相念佛、
观想念佛、
观像念佛或是持名念佛,

皆须发菩提心,
尤其是执持名号,
亦须发菩提大心,

这即是
「 菩提正道 」,
并非一般的小道,

是 「 善根 」、
是往生的 「 亲因 」。

「 亲因 」 相对于
「 远因 」
(「 疏因 」) 而言,

「 善根 」 即是
「 亲因 」,
亦是 「 菩提正道 」。

因此,
具足
「 善根 」 的做法是在
「 信愿行 」 三要里体现,

李炳南强调 :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

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菩萨心,
非菩萨没有这三个字。

可见求生极乐净土,
必得发菩提心。

但是,
令人遗憾的是,
曾几何时,
中国弥陀净土信仰的行者,

竟然有绝大部分不明事理,
认为只须念一句弥陀名号,
即可了生脱死,
至于古今之祖师大德等前贤,

苦口婆心地劝导发菩提心、
勤修 「 净业三福 」 等教诫,

乃至奋力修持,
证入空性以达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等等教法,
都充耳不闻,

实不知往生十方净土,
亦须从人间做起。

实际上,
一个志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他应是一位主体自觉的人,
在娑婆人间的种种,

对他必然具有积极、
正面的意义,

因此,
他对于弥陀信仰的超验觉受亦必在这人间的世俗中体悟。

进一层来说,
往生极乐国土的真实意义,
是为了将来能够摄受众生而求生彼国,
并非为了自求了脱生死而已。

可见,
在往生之前的一切作为须以关怀人间众生为要,

同时藉此积聚往生资粮,
往生净土方能有望。

如果往生极乐世界是修净行者自身的
「 终极关怀 」,

那么,
顺此推论,

这个
「 终极关怀 」
则须在此世呈显,

由此岸迈向彼岸的契机不在于放弃人间的种种事务,

而是更应积极地投入。

这种为众生的投入行为,
即是菩提心行。

如此说来,
菩提心亦是慈悲心。

无论凡心、
佛心,

「 心 」 的本体无异,
凡心即佛心;

但凡心跟佛心的差异在哪?

在于一是染污心,
一是清净心。

因而当凡心 ( 染污心 )
开始忆佛 ( 清净心 ) 时
便由染污转为清净。

由于凡心与佛心的本体无异,
即有相同的本体
( 心体 ),
因而能达到相同境地。

那么
「 佛心 」
( 清净心 )
指的是甚么?

《 观无量寿佛经 》说 :

「 诸佛心者,
大慈悲是,
以无缘慈,
摄诸众生。」

佛心即是慈悲心,
因慈悲心,

有缘或无缘众生,
同被摄取,
这是行菩萨道者所展现出来的菩提心。

足见,
慈悲心亦即菩提心,
此心能够令众生策励修行,

例如道宣
( 五九六 - 六六七 )说 :

「 三涂罪人若为能救?

若不能救众生,
何名慈悲?

既无慈悲,
菩提分法,
依何为本?」

没有慈悲心即无法生起菩提心,
而菩提心则是呈现慈悲心的另一面向。

四 、

近来听闻坊间的一些教法,
有人直以称念一句弥陀名号,

即可了生脱死之教说,
大张旗鼓。

这种教法颇能吸引信众,
原因在于娑婆极苦,
贪瞋痴三毒具足的众生,
无不沉浮于六道而不自在,

今天有人告知只要念佛,
乃至只要 「 信 」,
即可了生脱死,
一般信众无不趋之若鹜。

然而,
古代祖师大德在不同时机因缘所开设的方便说,

竟被用来成为究竟之义。

本来是 「 权 」 说,
却成了 「 实 」 义。

殊不知,
在忘失菩提心的情况下,
使得大部分念佛人被视为自私之人。

实则,
念佛行者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这个 「 发愿往生 」 的意涵,

除了有愿往之心,
尚有迴入娑婆度化众生之意。

一般误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去
「 享福 」、
「 享乐 」,

对念佛法门
( 净土法门 ) 而言,
是一大误解。

中国弥陀净土法门的倡始者昙鸾在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註 》

( 即一般所谓的
《 往生论註 》)

早已提出
「 往相迴向 」 及
「 还相迴向 」 的训示,

如将自己的修行功德迴向给自己跟他人,
愿共往生极乐净土,

则称为
「 往相迴向 」;

往生净土的念佛行者,
已成就方便力,

兴起大悲心,
返回娑婆世界,

济度一切有情众生,
共向佛道,

则称为
「 还相迴向 」。

在净土法门的教义里,
发愿往生极乐净土,
并将自己的念佛功德迴向给众生,

愿共同往生,
是一再被强调的修持要义。

另外,
在 《 观无量寿佛经 》 里
亦提到往生者,
须具备三种心,

其中一种即是
「 迴向发愿心 」,

足见,
「 发愿 」
是极重要的事,

且须配合
「 迴向 」,
才能成就净业。

这里的 「 迴向 」
即涵摄了甚深的菩提心行。

在传统的净土教说里,
如莲宗二祖善导
( 六一三 - 六八一 ) 的

《 往生礼赞偈 》云 :

「 愿共诸众生,
回愿往生无量寿国。」

王龙舒的
《 龙舒增广净土文 》亦云 :

「 愿同念佛人,
共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这里的
「 共生 」 极乐与
「 同生 」 极乐,
意思一样。

因而,
一般通用的迴向偈便如此云 :

「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在净土相关经论中使用
「 同生极乐国 」 的
情况很多。

此 「 同生 」 思想
具有大乘平等观,
如善导指出:

「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这可看出
「 同生 」 思想
须具有平等心、
发菩提心,

期待所有众生
「 同生极乐国 」。

这让我们反省到昙鸾的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註 》曾云 :

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

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
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但闻彼国土,
受乐无间,
为乐故愿生,
亦当不得往生也。

昙鸾强调没有发菩提心,
不可能往生彼佛国世界。

一般人听说
「 极乐 」,
便想说到那儿去享受无穷的快乐,

假若如此,
这种人是不可能往生,

因为没有发菩提心,
没有度众的大慈悲心。

我们在民间也常听到这样的错误见解,
说人死了之后,
期待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享福,

在这人间的苦痛、
无奈、
不幸,

皆可一笔勾消。

在台湾的丧葬礼仪已发展得很不错,
我曾有一位学生从事殡葬业的礼仪师工作,

他提到 :
「 我许多 『 客户 』 都会说,
自己的亲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享福了。」

这是民间常有的认知,
但这是个错误的认知。

事实上,
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不但没有,
还严重地误解净土法门的意涵,

印顺法师说 :
「 佛与净土,
是我们的师范,
理想世界;

但同时,
并非向外驰求,

而是内在德行的体现,
能达到与佛一样的究竟圆满。」

净土法门的真实意义是净化身心世界,
惟有如此,
才能充分体现净土法门的意义!

否则,
极乐净土不就成了自私鬼的天堂、
或是避难所了。

蕅益智旭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 中亦说 :

「 为度众生求生净土,
非为自身独出生死。

有此菩提弘愿,
方是往生正因,
不然纵令念佛菩萨,
与佛菩萨气分不相契合,
不能生净土也。」

这样的见解跟昙鸾所说的一致。

求生净土,
并不是只为了自己享乐,
而是须发
「 菩提弘愿 」,

这样才能与
「 佛菩萨气分相契合 」,
否则往生不了极乐世界。

修持净业的行者应特加注意,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

这个菩提心涵摄
「 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 」 的真实义。

往生西方净土是属于大乘法门;

大乘法门皆须建基于菩提心;

离开了菩提心,
即不成为大乘佛法。

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净土,
因此,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
都是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总之,
修持净土法门的行者,

不可没有悲心、
菩提心,

也不可缺乏广学一切法门,
成就一切智的宏愿。

不能不挺起胸膛、
坦荡迎接人生;

不能不去实地关怀身旁周遭的眷属,
乃至与自己有着息息相关的社会大众。

佛陀成道的圣地,为什么不是人间天堂?

三参法师 佛日清凉 2022-09-30 21:30 发表于山西

我们祈祷圣地、

忆念圣地

都是不可思议的加持,

但是也要有一种传承。

你有佛法传承的人,

这个圣地对你来说才是圣地。

1

学佛是帮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苦难,并不代表没有苦难。

佛陀成道的菩提迦耶附近的那些村庄,家家户户真的是家徒四壁,很多人不能理解,在佛陀成道的地方,怎么看到的是那么多贫穷、疾病和苦难呢?怎么没有看到天堂呢?请问,佛陀来人间成佛的地方就一定富裕吗?学佛就一定发财吗?学佛就一定不病、不老、不死吗?或许,你认为学佛不就是为了求这个吗?

所以我们才是凡夫,因为我们学佛就像找“保险公司”一样。实际上学佛是启迪我们觉悟的,不是让我们摆脱苦难的。觉悟了,我们就可以超越苦难。好比现在说的维度——维度提升了,低维度所有发生的事只会鞭策我们,成为我们学佛路上受用的法。

学佛的人也会生病,生病的时候会去理解生病,在禅定里去享受这个病苦,会去分析苦的正觉是什么?同时把这种痛的苦,变成法喜、变成禅悦、变成忏悔,也发起了菩提心愿——往昔我的不善业令众生受苦,我现在学了佛,愿天下所有众生的苦成熟到我的身上,我用空性来享受这份法喜。

对于众生来说,苦就是苦,生病就是苦,修行人不认为那是苦,生、老、病、死都是正觉,都是修行。痛的时候,痛就是我的禅堂,虽然痛着,却了不可得。

就像我们此刻坐在法堂里,这个法堂本来没有的,以后也没有,当下也是我们的幻觉。你的智慧提升了,法堂能覆盖住你吗?地震发生了,它能把你永远覆在废墟之下吗?解脱不是靠色身的,去极乐世界也不是靠这个色身的。

所以学佛是帮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苦难,并不代表没有苦难。对于我们来说,在菩提迦耶看到的这些现象,这就是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证轮回的恐怖。

2

我们除了拥有佛弟子的身份,每天还要去深刻地闻思修行,巩固我们的信念,打破自己虚妄、错误的概念。

很多香客认为学佛就是保佑平安,实际上,如果你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难道你对三宝的信心就崩塌了吗?佛法是以信心得度的,没有信心的话,中阴身的时候,业力现前时就跟着业力走了;有信心就能跟着佛光走,跟着佛的功德走。

我们除了拥有佛弟子的身份,每天还要去深刻地闻思修行,巩固我们的信念,打破自己虚妄、错误的概念。我们有很多错误的概念的,读到了佛的真理,也不是一下就能理解的。就像你到了圣地,对你的信仰有什么意义?对你的修行有什么意义?对你以后会产生什么功德?并不是看到了,就能明白的,不是那么简单的。

3

让佛法在我们的生命中活出光和热来,用我们的生命去承载、去顶礼膜拜佛陀,去光大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我们第二次去印度的时候,有很长的时间在拘尸那罗。天蒙蒙亮,我们就坐在佛陀涅槃堂的角落里,从早上一直坐到中午,看着阳光慢慢地升起、偏移,看着一批又一批地朝圣者进来,打坐、念经、环绕……慢慢地有一种觉悟就生起来了:佛陀救度众生的大悲生命没有终止过。佛陀涅槃只是一种表法,涅槃不代表佛陀的生命结束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肤色的人,都信仰着佛陀、追寻着佛陀的足迹又来到了这里,他们都是佛陀的生命。

当你达到这种觉醒的时候,不单单不会忧伤、不会流泪,反而充满了一种的神圣力量。我们是佛子,出家身披法服,就不要辜负佛陀的拯救,要担起把佛陀的教法在世间弘扬的重任,让佛法在我们的生命中活出光和热来,用我们的生命去承载、去顶礼膜拜佛陀,去光大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此时,你去的不仅仅是涅槃堂,你纪念的也不再是佛陀的涅槃、火化、分舍利。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个性签名文案合集

1.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2.懂事有趣 保持理智
3.慢慢且漫漫
4.愿所有美好

都如你所愿
5.你一定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6.愿我们都能温柔待人并被温柔以待
7.浪漫可抵岁月漫长
8.彼方尚有荣光在
9.种我的花 在我的宇宙
10.你要像太阳一样 有起有落却不失光彩

11.是雾总会散
12.没有销声匿迹

我在热爱生活
13.心里藏着小星星 生活才能亮晶晶
14.简单的喜欢最长远 懂你的人最温柔
15.慢慢来是一种诚意

16.会者定离 一 期一祁
17.我希望我的希望有希望
18.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19.知足且上进 温柔切坚定
20.不如做自己的宇宙

21.慢慢走 沿途有风景 背后有阳光
22.喜欢毫无理由的护短以及潜意识的偏爱
23.心中有丘壑 眼底存山河
24.足够优秀再大方拥有
25.所有事情只要你觉得值得就好

26.盐于律己 甜以待人
27.零碎的岛终会遇见海
28.万事胜意 平安喜乐
29.前路浩浩荡荡

万事尽可期待
30.想去海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事业方面运势普通,工作中总有些好为人师的人蹦出来对你负责的事情指指点点,你不用和他们计较按着自己的方式来就好。害就是想说,我减肥路上的绊脚石真的是太太太太多了,
  • 今天流的泪都是幸福的泪,我希望我们一家一直这样幸福下去,爸妈爱我,哥哥疼我,现在又有嫂子疼我了,开心!哥!
  • 《把酒问月》[唐] 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唐] 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 保证孩子饮食均衡营养,不要盲目乱吃保健品一般普遍认为身高的遗传性高达70%~80%,但2004年中国一项研究估算出身高的遗传性其实只有65%,还有35%的后天环
  • 姑娘看着眼前这个温润如玉的少年,被他温柔的笑所温暖,唇角也勾起一抹柔柔的笑意,回道“风却不及你眉眼温柔”。然后脑海中就浮现了以下情景~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夜色如黛
  • 济南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2020年11月14日 兰州:32人被隔离官方提醒不要私自网购冷链食品据兰州市卫健委消息,11月13日,在对城关区焦家湾冷冻厂进口冷链食品
  • 然后谢谢你我每次发sc你都读到我!ps.今天依旧也是白金跳杯换截图失败的一天呢。
  • #转发赠书#【老康宠粉#福利赠书#又开始了,#好书推荐#《浮生六记》 】这是一部自传体文学的作品,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四卷(有所谓“足本”者,后二记系伪作
  • 【意大利电影】《特务妈咪》中字乔万娜低调平凡,每天周旋于政府部门的会计工作、女儿的学校活动。电影推荐→《特工妈咪》乔万娜低调平凡,每天周旋于政府部门的会计工作、
  • [可爱]目前MV还在后期制作阶段,下面就放几张MV的截图吧~[笑而不语]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期待,暑假发片,还望各位homiez多多支持哦~~[握手](每一位
  • (罗一3~4与注。(罗十二2,林后三18,腓三21,约壹三2。
  • #气运联盟[超话]#[心]#气运联盟# 看了各种超话,差不多知道都发生了啥[悲伤]其实我最喜欢在团超开麦,因为感觉这里不会有顾虑突然想聊聊怎么爱上的他们五个[心
  • 就餐人数:4人爱心今日值班人:张冬王俊杰爱心志愿者:张海燕,王学礼,黄中华,孙全申爱心感谢爱心人士马俊领爱心捐款100元爱心招募墙:一碗爱心粥,唤醒人与人的关爱
  • 不过我喜欢那句“为了爱而失去平衡也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我做这个优秀,不代表我真的喜欢做,仅仅是工作上自己做的优秀,just a job #爱情电影# |
  • 這不僅僅是一首歌,它也是李克勤的經歷,心境,勇氣,溫暖的一個集成。#勤深深[超话]# #若不相見,那就懷念;每天重刷,總有發現# #想念勤深深# 勤深深
  • 我肯定知道我走了以后我又要这个那个,想家想一堆人想追星想好吃的,但没有焦虑和抑郁情绪我就永远不可能向前走不是吗,有时候我认为快乐对于我来说是在浪费时间。不是挑剔
  • 在古代,大家以为的韩硕就是韩演员,同样,大家以为的陈芊芊就是编剧陈小芊,两人相知相爱,最后一起梦醒回到现实世界,继续美好的爱情。机动游戏鬼屋探险嘉年华巡游在广州
  • 一个人喜不喜欢你,其实通过眼睛是骗不了人的。 那些白亮透澈、温柔冷清的光, 它们都让我想起你。
  • 近日,Caren Chang课题组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John L. Bowman?在Nature Plants上再次跟进发表了文章,证实了非种子植物地钱(Ma
  • 【名校推荐】澳门大学,简称澳大,是中国澳门一所现代大学,是中国澳门最先获得AACSB认证的大学2020 QS世界大学排名第387,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