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师父讲过,保持自己的十善业,走的时候可以到天上,你哪怕不修都可以到天界。十善业做不到就是十恶业。

今天给你们讲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称为“十善业道”。

不杀生而慈心于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这个人只要不肯杀生,你的慈悲心、仁慈心已经拥有了。你今天家里如果碰到一只蚂蚁,你放它走,和你眼睛盯住它看“我要把它弄死”,一个是动心,一个是不当心把它弄死,念一遍往生咒可能就结束。但是你今天想“一定要把它弄死”,你这个心一动,就是仁和慈都没了。一个人不杀生害命,就是佛性平等,慈悲救世。任何有佛缘的人,绝对不能有杀念和杀生的行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孔孟之道,过去孟子曰:“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听见那些猪叫的时候的那种痛苦,那些鸡,你要杀它的时候的那些惨叫,你还忍心去吃它的肉吗?不管做什么事情,不杀生非常重要,因为不杀生会培养你的仁慈之心。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你不偷人家的东西,你这个人是不是很讲义气?你是不是没有利益的欲望?你是不是有节制?一个人偷盗,就叫“不与取而取”,就是不应该得到的你去得到它,你会有祸灾。不与取而取,祸也。不依正义(就是你这个人没有正义感),不行义利(就是你这个人不讲义气),就不会幸福。

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如果你这个人经常邪淫,人家就骂你淫欲、邪淫,那么你慢慢时间长了,就不会对自己的家庭感到满足,你就不能跟自己的亲人和睦相处。

第四,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一个人不骂人,讲出来的话就是善良。“和”就是对人家和蔼可亲。骂人的人,他讲出来的话好听吗?恶口是什么?诅咒别人。古时候讲诅咒别人,恶毒语言,他就骂你最爱的人,骂人家的祖上。佛经上讲:“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要出言慈和,积德成善,然后再为人尊敬,被人家尊敬。

第五,不两舌。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两舌是什么?挑拨。挑拨的人就会搞是非。不要去挑拨、搬弄是非。这个人如果不两舌,实际上他有一个名称,古时候到今天都称为“修口德”。因为你两舌,会让别人无风生浪,是非烦恼。你这里讲讲,那里讲讲,甚至有的人扰乱别人的身心,有的是动武伤人。两舌的人还觉得自己“我很正直,我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你不要以为“我讲话两面讲,我是两面劝”,实际上你已经造了口舌是非。为什么叫口舌是非?口跟舌最容易产生是非。

第六,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你不说谎话,是不是人家就认为你这个人很诚实?想一想,你以语言来欺诈别人、欺骗别人,“是”说“不是”,明明是的,你说不是的,这个就叫妄语。不妄语就是要说诚实的话,不欺骗别人,所以叫诚实无欺。你们想一想,如果对别人说真话,你的品德很高尚。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说谎,他把事情告诉你,跟你一起想办法把它解决,人家非但不埋怨他,还要感恩他。

不绮语。不绮语而言说有礼。绮语是什么?花言巧语。明明这件事情不是这样的,讲得天花乱坠,他总有道理,叫花言巧语。绮语里面还有一句话要注意,叫轻浮无礼。一个女人跟一个男的讲那些比较淫秽的话,有这种下流的意思在里面,就叫轻浮,佛根本不容许的。你讲了之后,导人生诸邪念,就是导致别人生诸邪念。绮语,叫“出言戏弄,以为取乐”。你讲了句骗骗他的话,最后你以为自己很开心,“你看,上当了”,这叫绮语。讲绮语的人死堕恶道,永遭轻贱,被人家看不起。一个人只有远离绮语,才能心正言顺(心正的人讲出来的话就非常地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为人敬仰。

不悭贪而慈心舍施。一个人不贪,他一定会舍;一个人什么都贪,这个要,那个要,这个人不舍得舍出来给你的。这个人垃圾堆了一房间都不舍得拿点出来给你,实在发霉的东西他才拿出来。悭贪的意思就是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就是“不舍施人”。不肯施人,但欲归我,什么东西都“给我给我,我都要”。这个人说“我不要,我有了,可以了,这个大家来一点”,你只要分他东西,他就说“大家一起来”,这个人脑子里就有众生心。什么叫悭贪?就是追求过剩,追求的东西过多了。追求过剩,他会产生一种不好,就会产生一种罪孽,罪孽缠身。过去讲,一个人不悭贪,这个人就会积福积德,就会慢慢地慈心舍施。所以佛经里面有一句话叫“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一个人愿意把东西给别人,一个人愿意施舍给别人,“来,大家一起吃,大家一起玩。来,这个东西你拿一点,我也拿一点”,这种人可得富贵。你看小孩子就是这样,什么东西“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佛陀讲过一句话:贪多业亦多(贪多的人,业障也多),取少业亦少(少拿一点,业障就少很多)。你们想想看,你去贪好了,你贪多,你的业障越多;你少一点,你的业障越少。佛陀继续讲:万般苦恼事(世界上一万个苦恼的事情),除贪一时了(你不贪了,什么都没了)。你们想想看,你们烦恼的事情,哪一件事情离得开贪?所以人生因为贪,越贪越苦。人生不就是因为贪才违法乱纪吗?所以人不要去贪。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对治就是跟它对抗。不贪的人,只要拼命舍的人,你这个贪心就慢慢没有了。

不瞋恚而慈忍积福。你们知道,一个人不恨,万事顺利;一个人恨别人,就会遇事不顺。你不开心、遇事不顺之后,你会埋恨于心,然后你会发怒于形。你们知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是多么难看。任何女孩子、男孩子,长得再好看,有哪个人发脾气的时候这个脸是好看的?没有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脸是好看的。发怒在你的形体上,因为你埋恨在你的心,所以你就会发怒,你的脸形、身形,那种怪样子全会出来。有时候脾气会爆发,有时候就会有杀害灾祸。比方说,你恨得实在不行了,就会慢慢地起杀心,去伤害别人。很多女孩子长得好看点,跟人家闹翻了,不要他了,接下来他死缠着她,再不要他,他就把她脸毁了,有没有?在学佛人中有一句话叫“火烧功德林”。有很多佛友问:“师父,我修了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一直克制的,我就发过一次脾气,所有的功德林全烧光了吗?”不要担心,火烧功德林也是烧你一部分的,你修五年,可能烧掉你很多,一年或者半年,不会全部烧光的,但是会烧掉你很多。意思是划不来,明白了吗?瞋恚心会制造不幸,所以过去在中华传统文化上有一个“忍”字,“心”上面是一把“刀”。你不忍耐,这把刀就在割你的心;你忍耐了,这把刀就不能割你的心。这把刀一直放在你的心上,你学会忍耐,它就杀不下来;你一不忍耐,把你心都割掉。所以叫心字头上一把刀。忍祸解忧,忍耐祸的人会解掉烦忧。忍辱,那是美德。一个人,别人骂你,你笑嘻嘻地,“对不起,我做错了”,那是你的美德。佛陀教育我们要增进智慧,远离瞋恚。

第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一个人不去愚痴,就是没有愚昧,这个人一定会增加智慧。什么叫愚痴?固执己见。“我对的,肯定是我对的”,这个人就叫固执己见,然后就慢慢地偏离正信,没有智慧,智慧就没有了。所以佛陀叫我们懂得因果法则,辨别是非,增加智慧,远离邪见,名不愚痴。不能愚痴,这个人做出来的事情傻得不得了,就叫愚痴。

这个“十善”是你们做人都需要的。你看哪一个不是做人需要的东西?你以为这是学佛,学佛就是学做人,人成即佛成。 https://t.cn/z8yEvCN

关于正确看待经典和历史来源的开示(宣化上人)

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果更:对于佛经的来源,我有问题。我百分之百相信佛经的精神价值,但是关于传统所说的历史来源,有所存疑,譬如我不相信佛经从佛住世时流传到现在,一点都没有更改。我也相信修行可以得到菩提涅槃,但是对于经典来源的传统说法,我不完全相信。 

上人:你既然不相信,那又有什么佛法可学? 

果更:我是不相信经是从哪里来,我想不会每个字每个字,一个字都没丢,一个字都没加上,就传过来,有的学者批评这个历史方面的问题,有时他们很对。 

上人:硕士、学士,他们有没有开悟?有没有哪一个成就道果了? 

果更:当然没有学士开悟,这些学士完全不知道佛法;但是不可以完全不管历史的问题。正法、不正法是一个问题,但是历史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可以完全不管历史,也不可以看不起这种研究,这个问题就是“经典从哪里来的?”,他们说的是有意思的。 

上人:“经典从哪里来的?”这并不是经典的意思。好像你问一个人从哪里来的?你只知道他从哪里来的。至于他是个什么人,能做什么,有什么用,你不知道。那你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来的,又有什么用!这是皮毛。你要知道每一部经典的义理是不是合乎道理,这才是要紧的。它若合乎道理,这就是佛法;若不合乎道理,邪知邪见,这就不是从佛来的。你不知道其义,就单知道这个人从什么地方来的,即使这个人从天上来的,他只会吃饭、睡觉、穿衣服,什么工也不能做,这也是个废人,是个死人,根本就没有用的。若这人从地里头钻出来的,但他不仅仅会吃饭、睡觉、穿衣服,还能做种种的工作,能帮助这个世界,那么这是个有用的人,是个活人。你们有什么见解? 

果更:我完全同意。 

上人:那你为什么要那么注意历史,那么注意它从什么地方来?我不问这经是谁说的?就是鬼说的,我觉得它有道理,我也相信;它就是佛说的,没有道理,我也不相信。我是信道理的,不信它从什么地方来的。 

果更:我完全同意师父,我说这个,不是因为我反对师父,只是我看自己的意见和他人的意见有一点不同,所以我要说一说,我看这个历史也有一点用,因为或者将来有什么问题发生,关于我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人人都会明白。 

上人:你不说我早就明白。 

果更:我就是要把所有的事情弄得很清楚。 

上人:你要很清楚,就不要那么邋遢,不要把东西都丢了,能用的就留一留,好像plastic(塑胶袋),以前有很多来着,你不是说有二十个,现在大概一个也没有了,这东西一定是都丢了,用了一趟就不要了。这东西很好用,又很轻的,虽然不太好,但是留一留,都不一定占地方。玻璃瓶子反而留一点点可以了,不要那么多。主要就是厨房里不可以邋遢,不可以把厨房的东西都打烂了。你看就茶杯盖来说,这二、三十个人的,单单我那个就打烂了;那么其余的更可想而知,都会打烂了。这怎么打烂的?就是洗东西时不小心;若小心一点,哪个也不会坏的。做工作要保护东西,不是来破坏它,不要学着像美国人和日本人,什么东西都把旧的打烂了,买新的,用新的,那种方法未免太浪费了。 

我们在这儿修道,这儿的人不一定个个都是好的,很多都是不守规矩的,可是只要愿意改过,愿意去毛病,哪一个都可以在一起同住的。除非你又不守规矩,又不听教化,这绝对是不可以同住的;你能改,哪个都可以的。即使就有人不守规矩,也不愿意改,但是对着我来说:“我愿意改!”我也相信他这个愿意改,不相信他不愿意改那个话,我给他多一点机会。即使知道他欺骗我,我也不相信他是欺骗我,你懂不懂这个意思?所以无论哪一个,能改过,我就欢迎他。他就以前做土匪的,杀过多少人的,只要说:“不做土匪了,我不杀人了。”我就相信他这话,不管他是真的、假的。哈!我不要等他哭起来,再相信他。所以谁若愿意欺骗我,很容易的。现在讲经了。 

佛没有说经典,那么是谁说的?经典是佛说,弟子记录出来的。那么记录出来,当然有的记得很正确的,有的就不太清楚。你要是研究哪一句是佛说的,哪一句是弟子写出来的,这要费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要研究它是谁说的,是谁写的,我们就信义理,义理圆满就是佛说的,不圆满就是魔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现在可以这么样说:“尽信经,则不如无经。”每一部经里边最重要的义理,只有一点点,你把重要的、正确的义理记得,就够了,不需要费很长的时间研究出来了,还没有什么大用。就像我方才说这一个人从天上来的,啊!又懒又馋,又好睡觉!你说这天上来的又怎么样?有一个从地里头出来的,但是他能做工,能有用,这是好的。 

这个经典,无论哪一部经都有它的价值,都有它的重要性。我们只要知道那个重要性,这是最要紧的。根本佛在入涅槃时已经说过,说过什么?有人问他说:“佛啊!您说的经典怎么办呢?”佛说:“我连一个字也没说过,又从什么地方有经典呢?”一个字都没说,那佛是不是打妄语呢?不是的。这个意思就是叫人不要执着到经典上了,要即相离相,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着一切相,这才对的。 

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上人:“尽信书”,就是若你完全相信书上所讲的道理,“则不如无书”,那就莫如不要书了。书上所讲的道理不一定完全都对的,好像《书经》,孟子说:“吾于武成,取二三册而已矣。”他说我于《书经》〈武成篇〉,只取一两句就完了。为什么?他说如果全信,“武王伐纣,以至仁伐至不仁”,以最有道德的皇帝,伐那个最没有道德的皇帝,但是《书经》上说:“血流漂杵”,杀人的血,可以把铁杵都漂起来。你说那要杀多少人才能把铁杵漂起来?韦陀菩萨拿的宝杵是用金子做的,普通的杵是用铁做的,那得要多少人血,才可以把铁杵漂起来?没有这个道理!他也没有杀那么多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不会的,所以这个不需要信的。 

那么佛经,也有很多是陪衬,好像讲那些须弥山、四大部洲,这只是讲一讲,叫人心量大起来,不要境界那么小;讲世界,无量无边那么多世界。为什么要讲这个?就是叫你心量大起来,小不碍大,大不碍小,大小无碍。 

关于正确看待经典和历史来源的开示(宣化上人)

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果更:对于佛经的来源,我有问题。我百分之百相信佛经的精神价值,但是关于传统所说的历史来源,有所存疑,譬如我不相信佛经从佛住世时流传到现在,一点都没有更改。我也相信修行可以得到菩提涅槃,但是对于经典来源的传统说法,我不完全相信。 

上人:你既然不相信,那又有什么佛法可学? 

果更:我是不相信经是从哪里来,我想不会每个字每个字,一个字都没丢,一个字都没加上,就传过来,有的学者批评这个历史方面的问题,有时他们很对。 

上人:硕士、学士,他们有没有开悟?有没有哪一个成就道果了? 

果更:当然没有学士开悟,这些学士完全不知道佛法;但是不可以完全不管历史的问题。正法、不正法是一个问题,但是历史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可以完全不管历史,也不可以看不起这种研究,这个问题就是“经典从哪里来的?”,他们说的是有意思的。 

上人:“经典从哪里来的?”这并不是经典的意思。好像你问一个人从哪里来的?你只知道他从哪里来的。至于他是个什么人,能做什么,有什么用,你不知道。那你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来的,又有什么用!这是皮毛。你要知道每一部经典的义理是不是合乎道理,这才是要紧的。它若合乎道理,这就是佛法;若不合乎道理,邪知邪见,这就不是从佛来的。你不知道其义,就单知道这个人从什么地方来的,即使这个人从天上来的,他只会吃饭、睡觉、穿衣服,什么工也不能做,这也是个废人,是个死人,根本就没有用的。若这人从地里头钻出来的,但他不仅仅会吃饭、睡觉、穿衣服,还能做种种的工作,能帮助这个世界,那么这是个有用的人,是个活人。你们有什么见解? 

果更:我完全同意。 

上人:那你为什么要那么注意历史,那么注意它从什么地方来?我不问这经是谁说的?就是鬼说的,我觉得它有道理,我也相信;它就是佛说的,没有道理,我也不相信。我是信道理的,不信它从什么地方来的。 

果更:我完全同意师父,我说这个,不是因为我反对师父,只是我看自己的意见和他人的意见有一点不同,所以我要说一说,我看这个历史也有一点用,因为或者将来有什么问题发生,关于我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人人都会明白。 

上人:你不说我早就明白。 

果更:我就是要把所有的事情弄得很清楚。 

上人:你要很清楚,就不要那么邋遢,不要把东西都丢了,能用的就留一留,好像plastic(塑胶袋),以前有很多来着,你不是说有二十个,现在大概一个也没有了,这东西一定是都丢了,用了一趟就不要了。这东西很好用,又很轻的,虽然不太好,但是留一留,都不一定占地方。玻璃瓶子反而留一点点可以了,不要那么多。主要就是厨房里不可以邋遢,不可以把厨房的东西都打烂了。你看就茶杯盖来说,这二、三十个人的,单单我那个就打烂了;那么其余的更可想而知,都会打烂了。这怎么打烂的?就是洗东西时不小心;若小心一点,哪个也不会坏的。做工作要保护东西,不是来破坏它,不要学着像美国人和日本人,什么东西都把旧的打烂了,买新的,用新的,那种方法未免太浪费了。 

我们在这儿修道,这儿的人不一定个个都是好的,很多都是不守规矩的,可是只要愿意改过,愿意去毛病,哪一个都可以在一起同住的。除非你又不守规矩,又不听教化,这绝对是不可以同住的;你能改,哪个都可以的。即使就有人不守规矩,也不愿意改,但是对着我来说:“我愿意改!”我也相信他这个愿意改,不相信他不愿意改那个话,我给他多一点机会。即使知道他欺骗我,我也不相信他是欺骗我,你懂不懂这个意思?所以无论哪一个,能改过,我就欢迎他。他就以前做土匪的,杀过多少人的,只要说:“不做土匪了,我不杀人了。”我就相信他这话,不管他是真的、假的。哈!我不要等他哭起来,再相信他。所以谁若愿意欺骗我,很容易的。现在讲经了。 

佛没有说经典,那么是谁说的?经典是佛说,弟子记录出来的。那么记录出来,当然有的记得很正确的,有的就不太清楚。你要是研究哪一句是佛说的,哪一句是弟子写出来的,这要费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要研究它是谁说的,是谁写的,我们就信义理,义理圆满就是佛说的,不圆满就是魔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现在可以这么样说:“尽信经,则不如无经。”每一部经里边最重要的义理,只有一点点,你把重要的、正确的义理记得,就够了,不需要费很长的时间研究出来了,还没有什么大用。就像我方才说这一个人从天上来的,啊!又懒又馋,又好睡觉!你说这天上来的又怎么样?有一个从地里头出来的,但是他能做工,能有用,这是好的。 

这个经典,无论哪一部经都有它的价值,都有它的重要性。我们只要知道那个重要性,这是最要紧的。根本佛在入涅槃时已经说过,说过什么?有人问他说:“佛啊!您说的经典怎么办呢?”佛说:“我连一个字也没说过,又从什么地方有经典呢?”一个字都没说,那佛是不是打妄语呢?不是的。这个意思就是叫人不要执着到经典上了,要即相离相,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着一切相,这才对的。 

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上人:“尽信书”,就是若你完全相信书上所讲的道理,“则不如无书”,那就莫如不要书了。书上所讲的道理不一定完全都对的,好像《书经》,孟子说:“吾于武成,取二三册而已矣。”他说我于《书经》〈武成篇〉,只取一两句就完了。为什么?他说如果全信,“武王伐纣,以至仁伐至不仁”,以最有道德的皇帝,伐那个最没有道德的皇帝,但是《书经》上说:“血流漂杵”,杀人的血,可以把铁杵都漂起来。你说那要杀多少人才能把铁杵漂起来?韦陀菩萨拿的宝杵是用金子做的,普通的杵是用铁做的,那得要多少人血,才可以把铁杵漂起来?没有这个道理!他也没有杀那么多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不会的,所以这个不需要信的。 

那么佛经,也有很多是陪衬,好像讲那些须弥山、四大部洲,这只是讲一讲,叫人心量大起来,不要境界那么小;讲世界,无量无边那么多世界。为什么要讲这个?就是叫你心量大起来,小不碍大,大不碍小,大小无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原本有另外的人生计划,当某件事打动你的心时,你应该考虑改变计划。”“这几天我和海纳先生谈了很多,如果你有机会成为德国最大俱乐部的首席执行官,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
  • 敏感肌的姐妹们也可以用,完全不用担心~吴昕也是推荐过这款粉底液的呢。#温暖心情的话##暖心情感说说##吴军宽情感心语#现在的人们,生活得越来越精致,化妆也成了
  • ”(甲戌、戚序本)可以想见,元妃之死像杨贵妃一样,应该与宫廷争斗有关系,正因为她是非正常、出乎意料的死亡,才有无常之恨,那“荡悠悠”的“芳魂”才有对父母天伦的不
  • 戊午月~惊喜篇[兔子][兔子]单看戊午的取象是战马,是烽火硝烟的战场有点兵荒马乱的感觉同时,戊午月合流年癸卯本月也能遇到很多小幸运,小美好会有惊喜的事发生就是梦
  • 灿,最最最最最可爱、成熟、帅气、优秀、开朗、阳光的我们的忙内宝宝,要记住你是忙内,有时候可以不懂事的,不管你有多任性,我们都会爱你。韩率,很有自己想法的小啵,不
  • #吸脂术后护理#6.01丨今天你需要这句话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每天思考一段话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的,不必恐惧。恐惧感人人
  • #早安[超话]##阅读##摄影##摄影[超话]##摄影技巧##数码##拍立得##相机##相机[超话]##胶卷# [送花花]【日本院校】东京工艺大学东京工艺大学简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我们要想心系祖国就一定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
  • 新钢笔写出来的字就是不一样 每天的生活状态 读书 练字 刷题 开心的理由变得简单点了 在一本书上看到了感同身受的经历或是某一句话点醒了自己 看着自己写出来自我感
  • 除大众雷和逆我主推cp之外,基本接受良好,只要不介意我的话唠就可以放心聊天|・ω・`)(除了更文之外还会发点碎碎念或者谷子什么的)同人相关介绍: 目前写了
  • ”据泽伦斯基说,出于这个原因,所有与俄罗斯接壤的欧洲国家都应该加入欧盟和北约,如果这些国家不希望俄罗斯攻击它们的话。在谈到乌克兰希望成为北约成员时,泽伦斯基指出
  • #练笔# 琉球小剧场 “瑶瑶,你听说没有,最近出了一个哈喽猫街的小程序,可以远程喂流浪猫,还给它们编号做绝育唉!” “真的吗?” 女生好奇的拿出手机,搜索
  • ”“对我来说,球迷们对我的怀念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当你赢得欧冠冠军时,那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
  • )一直有个悲观的底层逻辑 坚信所有人都会离开 所以不抱有任何期待 有幸被爱很好 如果没有 那也没啥 是什么时候让我觉得眼前这个人不错呢 是大雨天永远把雨伞偏
  • 还特别拼加了牛肉粒,适口性更好】 下单》 【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你不要用年龄和其他东西去束缚自己。下单》 【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
  • 谁会听懂我的诉说,你转过身,我独步陌上,静待花开,把风景都走遍,然,记忆中往事如烟的风景,在我眼帘处却陌生万分,熟悉百倍。不‮怎管‬么说,这大热‬天的,领导‮舍
  • 13.成长的道路上总有更新奇的事情,更有趣的新朋友,人的心灵却很小,根本装不下那么多,所以一路前行,一路抛弃。 11.成长就是这样,不断告别,不断遇见。
  •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二川溶溶,流入宫
  • 昨大前天看完了真是上头,太好看了都刷完40集[冲刺][冲刺][冲刺]都不耐看明天接着二刷真的好笑又好看又帅又狗血[冲刺]肖战、李沁领衔主演人生,其实就是这样,无
  • 销售经理:张经理 咨.询.热.线:188--3084—9688(微.信.同.号) 1.楼梯踏步护角筋的基本介绍楼梯护角筋是做水泥砂浆楼梯的时候,在楼梯的尖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