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游人在栈道上游览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生机勃勃的秧苗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郑加林向记者介绍会馆村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村民程家来在捞青苔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植保无人机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荷塘和玻璃步道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游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稻田画设计效果图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来源:津云

转周老师
花果飘香日,瓜熟蒂落时(一)
带小狗遛弯,无意闯进一处杂草丛生略显荒芜的小山丘,行到山丘深处,颇有点武陵人“忽逢桃花林”的惊喜,小径两侧竟然是果实累累的杏树,虽然有的还处于“花褪残红青杏小”的状态。这是一个小区本为业主打造的小花园,但疏于打理,渐渐荒废几乎成野山,只是小区曾经种植的大片杏树已经蔚然成林并开始挂果。
清早,风徐徐地吹,云淡淡地飘,走在遛狗的路上,耳畔传来几声布谷鸟的叫声,我刚想起语文书上写的“割麦插禾”,娃爸一句“麦黄杏子肥”激起我再去小山丘的冲动。

绕过栅栏穿过树丛,迎着小路的那棵有些年头的大白杏树,前几日还挂满了硕大果实,如今竟然颗粒不存。行到杏林深处,满地都是着急贪嘴的人攀折掉落的没成熟的青杏,或被咬了一个小口,或只是因为品相不好被抛弃。高大一些的杏树,折断的枝干低垂于地,上面还挂着若干等不到成熟就只能在枝头等着风干终结生命的青涩的杏-----

正感慨着,“吧嗒”有点发闷的声音响起,一颗橙黄的杏从空而落,穿过茂密的杏叶,飘坠在满是枯枝败叶的地上,“啊!一颗杏。”我连忙跑过去捡起,这是一颗熟透了的大黄杏,橙黄橙黄,捏在手上,软软的,因坠落咧开了一个小口,汁液渗透出来,一股清香立刻扑鼻,我轻轻一掰,核与肉分离,一颗圆而黄的杏成了两瓣,我吮吸了一下流淌出来的汁液,真甜,真香,和之前吃过的杏口感味道截然不同。果实最应该的样子一定是在瓜熟蒂落时,有如张爱玲所说“没有早一天也没有晚一天”,刚刚好。
可惜人们已经等不及,为了贪这一口,为了所谓的吃个鲜,未到瓜熟时,更别说蒂落,提前采摘,催熟剂等各种手段,让本应还要一些时日才能品尝的水果,早早装进果盘、端上餐桌,以飨人们的口腹,这岂止是“早一天”,于是人们一边感慨吃不到以前的味道,一边吃着不到时令的瓜果蔬菜。
前几天散步,见路两旁栽种各种观赏景观植被,还在感慨:为什么不多种一些果树呢,桃树、杏树、梨树、石榴-----春天的时候,各种花次第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带给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夏天到了,满树枝叶繁茂,送给行人一片阴凉;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周边的居民还可以享受这自然的馈赠,一举多得,多好!为什么非得种这些除了观赏别无它用的植被呢?

#我镜头中的乡村影像##带着微博去旅行# 从堪舆学来说,这是一个风水宝地,四面被大山环绕,整个村庄就像在母亲的怀抱里,从前面一条古道慢慢走上来,穿过一片水口林,左边建了一个土地庙,保一方平安,正面是一个月昭水塘,用于村民们的生活用水,站在塘边,村庄尽收眼底。再往上走到一个平地,是一个5个用麻石彻起的小水塘,都有不同的功能,最上面一个是用来烧饭丶烧茶的水,下来是淘米洗菜的,依次是洗澡丶洗衣丶洗农具的。村庄都是普通的泥瓦房,目前,也只有一个人常住了,其它的房子,因为无人居住,年久失修,都处于倒塌丶半倒塌的状态,到处野花丶野草众生,有着原始的美。这里就是上饶丶玉山丶德兴交界的茹茅村。#带着微博去旅行[超话]# https://t.cn/RxDQZu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姐姐真的让人很开心无论遇到过什么!!
  • 狮子座狮子座的强势,相信你早有耳闻,他们不喜欢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也不想让别人管束自己,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生活和工作。因为他们最痛恨欺骗自己的人,此时你已经没
  • 吃瓜不信瓜[吃瓜][吃瓜][吃瓜]1.《开端》会拍电影版,但男主角不一定会是白敬亭了,大概率投资方会换自己捧的人上。2.杨紫她虽然一直有在接触正剧资源,但家里还
  • 在169㎡的闲庭小院过神仙生活!好惬意!
  • (工人日报,嘉玛)【每天一个借贷纠纷小科普】 转自@借贷律师推荐官(有任何关于借贷纠纷的问题都可以咨询) 民间借贷案件中律师的作用: 1、 在民间借贷案件中
  • 永远记得他说的那句“世界那么大 又不非要是她” 可是我比较贪心我要的是只能是我和偏爱 你不能一边说着爱我一边心里装着别人不知道爱是什么 但肯定爱你的人不会
  • 我的无知和贫乏终于积累成了一分一秒难熬的虚妄。 面对时间的流逝感知力每况愈下,矛盾在内心作祟,怕岁月如梭,恐日日蹉跎,信念和无奈相互对抗,遍体鳞伤,成了这个时代
  • そんな女性たちの姿から、日本人がついつい気にしがちな「年相応のよそおいとは?[doge]從金俊秀,安田章大到近田力丸,都沒有讓我失望!
  • 其实,一个人的理想目标是会变的,到了一定的年龄,理想就发生了改变,因为生活所迫,我们常常是身不由己的。01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很想做好某件事,但是事情做到一
  • 促进更高层次开放合作推进沈阳数字经济产业大厦、航天北斗卫星应用中心项目等落地项目实现满园运营。其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专班”锚定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奋
  • 在人生道理上,听取他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准则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为一点人间利益你争我夺,是智者所不愿意做的,以一
  • 3.我们开始腌制:盆中加入味ji鲜150克、陈醋80克、生抽80克、白糖30克、搅拌均匀后,盖上保鲜膜, 密封腌制2个小时,密封腌制能析出食材中多余的水分。2个
  • 我不咋喜欢讲转宫就是因为我觉得讲起来好麻烦,让我一个火水瓶12宫的人很头大(对,我懒)好了不扯了,来讲转宫,这里降的是另一半的转宫。时空盘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和马
  • 且白菜帮白、叶绿的外表,也与中国古代文人提倡“清白”做人的思想暗合。“蝈蝈白菜”的寓意,于国家而言是:国有万财,国富民强!
  • 英雄联盟手游3.0A版本更新 英雄方面 阿木木【增强】 绷带牵引 8.5-9 卡蜜尔【削弱】 基础伤害从100/150/200+10/15/20%-30/
  • 【瓷砖纹理不一致 要求退换被拒绝 商家:这是正常现象,不属质量问题】“我从永宁县望远路丰陶瓷建材市场一家名为‘新中源陶瓷’的商行买的瓷砖,准备铺装时发现纹理不一
  • 那么语文考试的阅读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出题人按照常规的,一般的阅读方式对文本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解构,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编制合理全面的答案,以此考查学生的思维
  • 临近年底,下游需求大幅减弱,市场整体交投接近冰点,最新库存数据厂库社库双增,年底检修减产增多,整体产量下降,随着供需双方的陆续休市,市场变动不会太大,综合考虑,
  • 3、数字经济,今天盘面也是再度走强,前面也反复讲过了,实在不知道怎么下手就看数字货币和数据中心,这两者是确定性比较强的,今天盘面都很强势,但操作上还是注意节奏,
  •   拿文人来说,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最终因为酒喝多了,言行无状,令宦官高力士脱靴,被逐出朝廷。仅就此事看来,他似乎就是个嗜酒如命的“酒鬼”但是,如果联想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