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诚信群像”看浙江温州“诚信三维”】诚信,是一座城市的生命。

在浙江温州,诚信元素遍布大街小巷。马路上,印有“交之以诚,运之以远”的公交车来回穿梭;世纪广场上,寓意“信用温州,一言九鼎”的“世纪宝鼎”坐落于此;在五马街,商家门口挂着的“诚信门牌”让商家的诚信信息一目了然……

8月8日是浙江温州第二十一个诚信日,二十多年来,温州始终把诚信作为城市的核心文化,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诚信人物典型。从一个个“最美诚信人”看温州诚信三维,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相互交错,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诚信温州”。

地域轴
诚信花遍地绽放

清晨,在鹿城区五马街道墨池社区的一间三层民房里,卢时荣正在一勺一勺地喂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卢景松吃早饭。
三十年前,因父亲的一句临终嘱托,卢时荣多年如一,始终不离不弃地照顾着智力残疾哥哥卢景松,不仅要负责他的一日三餐,还要帮助哥哥换洗衣服、上厕所、打扫房间、清理失禁的大小便等。
时光催白了卢时荣的头发,却改变不了他对父亲的承诺。他说,“父亲一直鞭策我做一个守信之人,这给了我照顾哥哥的信念和力量。”当被问及是否想过放弃时,他坚定地表示,“我不会放弃哥哥,我在,哥哥就在。”

在温州,像卢时荣这样的平凡人比比皆是,他们将诚信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凝聚起了向上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

邵则长是永嘉县碧莲镇石湖村人,幼时因小儿麻痹症致残。但身残志坚的他,凭着坚韧的毅力和诚信的品质在外闯出一片天后,许下了要带领更多残障人士共富的诺言。回到家乡后,邵则长不仅帮助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创业,还组织了多项公益活动,助力残障人士走出家门,一览大好河山。

来自龙湾区永兴街道小塘村的抗战英雄王学聪,年近九旬仍时刻关心村民村事,看着多年来逐渐发臭发黑的河水,他立下了要让河道重新清起来的誓言。不图出名,不为利益,王学聪每天风雨无阻巡查河道,向村民宣传治水知识。在他的努力下,鱼翔浅底、水清岸绿的画面再次出现在小塘村。

一张张面孔塑造了“诚信群像”,一个个故事诠释着“信用温州”。近年来,温州先后挖掘选树了诚信类全国道德模范2人、浙江省道德模范2人,温州市道德模范29人;“诚信浙江人”4人;诚信类“中国好人”11人、“浙江好人”29人、“温州好人”73人。
今年,温州还组织开展了第一届“最美诚信温州人”评选活动,以示范引领作用,让“知信、用信、守信”在瓯越大地蔚然成风。

时代轴
诚信人代代相传

那一年,董绍新萌发了一个朴素的理想:这辈子要为有困难的人做100件有益的事。
1934年出生的董绍新在他21岁时迈出了60年“好事之路”的第一步。得知孩子缴付不起学费,他会四处为其筹措学费;得知有人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他会资助善款,帮其谋求生路……就这样,一桩桩善行在当地悄然发生,一件件好事也被定格在了董绍新那本“好事人生”笔记本上。
六十年岁月倏忽一瞬,2012年,董绍新已经实现了办百件好事的承诺,耄耋之年的他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董老”。
2015年,82岁的董老将那本陪伴他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好事人生”笔记本传到孙子的手中,希望将自己的精神财富在后辈身上延续下去。在本子的最后一页,董老写到:“日记本已无纸可记,今后为贫困群众再尽义务小事均不记录,而己将继续余生甘为孺子牛而努力!”

从董绍新到张寿成再到唐平冬;从30后到60后再到90后,诚信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在温州人的血脉中赓续传承,成为了一种跨越时代的力量,鼓舞着一代代温州人逐梦前行。
如今,“信用温州”俨然成为了具有“温州特色、浙江辨识、全国影响”的城市金名片。2021年底,温州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跃升至第2名,创历史最好纪录。

行业轴
诚信温商行天下

1987年,杭州武林广场的一把大火唤醒了温州商家的诚信之心。2002年,温州设立诚信日,“信用温州”建设成为广泛共识,“诚信为商,义利并举”的理念在商家内心生根发芽。

“依法经营、诚信为本”,这是海派医药集团总经理张翔多年来坚守的经营理念。
起步于医药业务员,张翔前行的每一步都镌刻着“诚信”二字。2002年,他和几个合伙人出资在丽水投办医药企业,起早摸黑提供配送服务。他说,“为了赶时间,经常凌晨起来组织发货,以第一时间送达客户手里。”
在海派医药《员工手册》里,张翔写道,“用工匠精神,做良心医药”。从白手起家,到产供销为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在近30年的风雨历程中,“诚信为民”成为了每一位海派医药员工心中的道德因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率先引进口罩生产线,为广大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积极参加中西部对接对口支援建设工作,在产业、消费等各领域帮扶上不断输出“海派”力量……

以“商”闻名,“商”行天下的温州人深知,守望诚信方能行稳致远。无论是为守约花80万元空运费的正泰集团,还是疫情之下如期交付订单的康奈集团,亦或是承诺达标排放,接受公众监督的伟明环保,各个行业都在诠释着“诚信”字字千金。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温州深度融合“质量立市”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精神,完成了多个“首个”——在全国范围内,颁布首个质量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启用首个城市质量精神LOGO标识、创立首个“质量清单制度”、建立首个产品质量预警机制;在浙江范围内,开展首个“召回一个产品、提升一个产业”的试点工作。
荣获“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称号,三次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称号,两度荣获“中国十大品牌之都”称号……在多个“首个”的加持下,一张张国字号“招牌”成为了温州“质量立市、信用至上”的生动注脚。诚信,已然成为温州城市的鲜明底色。
毅之所在,无问西东。在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的进程中,温州人正砥砺前行,书写出诚实守信的“温州样本”。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桑兵:大众时代的小众读书法】
治学首要在于读书,不要以找材料的态度读书,而应以读书的态度看各种类型的材料。

所谓以读书的态度看各类材料,首先,治学必须经过放眼读书的阶段,不预设藩篱,尽量不受现在分科的局限以及后人成见的制约,不以分科的眼光看待所谓专门史的界域,不以后出的观念生出专题的问题意识,努力把握学问的基本和大体及其渊源流变。

不读书而治专题研究的流弊之一,就是专而偏,误以当时的系统为历来的系统。所谓研究历史学术文化,实际上是按照后来的架构重新条理解读。抗战结束后,有学人针对当时学界的流弊指出:“晚近治史者,喜称专家。凡治某朝者,即只知某朝之一二事物,而不识某朝一代制度所以损益及其演变之故,其著述论证,多所附会穿凿”。后来钱穆进一步批评道:“民国以来,中国学术界分门别类,务为专家,与中国传统通人通儒之学大相违异。循至返读古籍,格不相入。此其影响将来学术之发展实大。”主张以既有的分科门类,参融旧籍,求其会通。时过境迁,风气流转,专家先是成为学界的尊称,继而畸变为坊间的调侃,影响学术事业何止是大而已。分科教育之下,未经放眼读书,则起步阶段已经偏于一端。不要说放不进学科体系的经学无从解读(望文生义的门外文谈不在考虑之列),即使近代经过对应重新条理的文史哲等科,若是按照今日通行的分界观念,不仅所读之书大为局限,解读之法更是格义附会,越有条理,去古人真相越远。

“学问必先通晓前人之大体,必当知前人所已知,必先对此门类之知识有宽博成系统之认识。然后可以进而为窄而深之研讨,可以继续发现前人所未知”。而要做到这一层,必须放眼读书。这虽然与现时的教育体制及知识系统不无矛盾,很难在上学阶段实现,至少应在毕业之后努力设法弥补。否则终身参野狐禅,很难踏上正轨,登堂入室。治学不读书而一味找材料,只由教科书接受一些常识套话,就进入细小的专题研究,不知前人大体和已知,守成尚且力有不逮,又迫于环境,急于创新超越,凭借翻译介绍的域外义理或讲座讲坛等耳学零碎,追逐新奇,道听途说,横逸斜出。所谓创新,难免无知者无畏。如果只是为了写书而翻书,等于不读书一味找材料。而做什么只看什么,所写不出所读范围,著书不是所知的冰山一角,而将内囊尽了上来,犹如日暮时分盲人骑瞎马行险道,实在是万分危险的事。

其次,应读书以发现问题,不要悬问题以觅材料。否则先入为主,难免偏蔽。不读书而做学问,所研究的问题只能依靠后来预设,治学的顺序前后颠倒,先有论点,再找论据。不仅问题本身或非前人所有,或为自己生造,挑选、取舍和使用材料往往演变成为预设的观念填充作注,而不会从文献中读出历史本相,用事实说话,顺时序地重现史事的发生、联系及其演化。由于读不懂前人著述的意思,便以为前人无意思,总是要将各种文本史事原有的时空联系割裂,打乱成为任意取舍的材料,以便纳入后设的框架,曲解附会。如果遵循固有联系,则反而无法连缀,不能通解。就所撰写的文字看,似乎前后照应,自圆其说,实则断章取义,削足适履。即使稍高明者,能够言出有据,面对材料史事的繁杂,也很难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容易误入前人所设陷阱而不自知。如此这般被构建出来的历史,自然不可能呈现历史的本相,只能流于作者自己的思想史。所以王国维说:“宜由细心苦读以发现问题,不宜悬问题以觅材料”。

读书以发现问题,所要发现的主要不是书的问题,而是研究对象的事实问题。不要仅仅限于读书得间,一味找漏洞钻空子,而应关注历史发展变化的枢纽大节和线索脉络。最好同时关注多个问题,不要终生固守一个方面甚至孤立的一点。

不读书而只是找材料,必然有材料范围难以捉摸的问题,细分化并不能解决史料边际无从把握的困惑,再小的题目,也很难穷尽史料。以索引找资料,则会遗漏大量从题目、关键词不可见的重要史料。况且关键与否,也要出自泛读博览,而不能单凭后设。因为不知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就难以把握所治专题的史料边际及其关联度究竟何在。由此出现相反相同的两种情形,或是动手动脚找不到材料(实则往往视而不见),或材料太多而不能驾驭。犹如秉烛夜行,灯下黑与不远见均不可免。于是研究一个题目究竟要掌握材料到何种程度方可出手,而且能够保证大体不错,将来材料进一步发掘披露,可以补充,可以局部调整,甚至可以个别细节正误,但基本的判断和用力的方向大致正确,后续研究只是加强,而不至于颠覆已有结论,而且所论不仅仅是发表见仁见智的议论,便成为难以拿捏捉摸的普遍难题,也是史学艺术一面的奥妙所在。不能掌握书的规模条理脉络而专题治学,无异于学术上的冒险赌博,成败只能听天由命。

其三,熟读基本书,熟悉旧材料,才能有效运用新材料。近代以来,提倡扩张史料而不读书的流弊之一,是人所共知的书都不看,一心只找前人未见书。殊不知不熟悉旧材料,则不可能恰当地利用新材料。结果往往问题和材料就在眼前,却视而不见,就算找到前人未见的材料,因为不知大体全局,也无法认识得当,只能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导致研究流于凿空蹈隙。虽然看似有扩张领域之利,其实不过是图立说容易之便。

片面强调以新材料研究新问题,不读书而一味扩张材料,造成对资料的迷信和垄断,产生两种看似相反而实相同的偏颇,一是不看身边易见书,专找人所不见的材料,不知历史的大体已在一般书中,熟悉旧材料,才能恰当解读新材料;二是过度依赖材料的独占,只看自己拥有的秘笈,不与其他资料比勘互证。如果研究某人某事只看直接资料,以其人的所见所知为全部事实,等于以其是非为是非。或以某一类资料为直接可信,以为材料即事实,于是只看这类材料,甚至排斥其他资料,不能相互参证,非但事倍功半,也容易错解误判。而在打洞式的专题研究之下,学术成果很难被重新验证,使得不读书但找材料,用看得到来掩饰读不懂的偏向不断加剧。今人能够看到的文献远过于前人,而读懂文献的能力则远不及前人。于是价值越高的史料,因为愈是难读,利用者反而愈少,即使查阅,也只是从中挑选自以为“看懂”的东西。正因为找不到看不全弄不懂,研究者干脆不顾史料的全体、异例及反证,敢于断章取义,强材料以就我,以举例为归纳,凿空逞臆,轻率立论。不读书而只是动手动脚找材料,“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结果,自然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其四,应如严耕望所说,治学要读人人常见之书,说人人不常说的话。此意与黄侃所说发现与发明有异曲同工之妙。1930年,留学北京大学的吉川幸次郎专程到金陵拜访黄侃,后者针对学界的时趋,“诰以治学之法曰:‘所贵乎学者,在乎发明,不在乎发见。今发见之学行,而发明之学替矣。”此说可以吉川本人的亲身经历为证。吉川在北京期间,对于《经典释文》中“释旧作某”的含义百思不得其解,先后请教过包括章门弟子在内的诸多先生,均不得要领。而与黄侃见面时,一提及此,黄侃便立即指示此处是夹入了宋人的校语。闻言之下豁然开朗的吉川觉得第一次遇到真正的学者。对于一味追求发现新材料的学术趋向,哪怕是各方一致赞誉有加的王国维,黄侃也予以尖锐批评。1928年6月18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国维少不好读注疏,中年乃治经,仓皇立说,挟其辩给,以眩耀后生,非独一事之误而已。始西域出汉晋简纸,鸣沙石室发得臧书,洹上掊获龟甲有文字,清亡而内阁档案散落于外,诸言小学、校勘、地理、近世史事者,以为忽得异境,可陵傲前人,辐辏于斯,而国维幸得先见。……要之经史正文忽略不讲,而希冀发见新知以掩前古儒先,自矜曰:我不为古人奴,六经注我。此近日风气所趋,世或以整理国故之名予之,悬牛头,卖马脯,举秀才,不知书,信在于今矣。”并进而评判道:“近世之学,沟沈优而释滞拙,翻案出奇更拙。”发明是接着说,发现则容易流于对着干,温故知新与不破不立,虽然在近代学术发展史上都有所贡献,毕竟高下有别。

将重心由找材料转向读书,由看得到转向读得懂,改变以外国义理为准则的趋向,由借助外力条理材料转向理解文本史事的本意本相,通过比较而近真并得其头绪,透过表象探究史事背后的内在联系,以免进一步误读错解前人言行。如此,解读文本,重现史事,才能领会本意,查知本相,得其所哉,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改善提升近代中国研究的格局与水准。

本文原载于《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转引自“墨香学术”公众号,旨在知识分享,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转引自:墨香学术 春雨经典

【深读:佩洛西走了,这10个后果正在显现!】佩洛西挥挥手走了。这位82岁的美国第三号人物,这次去台湾,感觉更多是一种政治算计,刻意挑衅中国,谋求政治高光,哪管背后洪水滔天。
但结果呢?
完全我个人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负面效果会不断显现,那结果就是美国政治外交的大翻车,这根本不是什么高光时刻,而是佩洛西政治生涯的至暗时刻,是美国外交的耻辱败笔。
因为后果很严重,至少10个后果吧。

后果一,眼睁睁看着我围岛军事演练。
最近几天,看看我东部战区的密集行动,看看那围住台湾岛的六大演训区域,看看我各兵种的实弹演练、导弹出击,你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态势。
为什么选择这六个区域?我们应该是谋定而后动。
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少将的解释是,平潭岛东部是台湾海峡最窄处,实际上彻底打破了所谓的海峡中线;北边两个区域正好是台湾基隆港的外海,也就是说可以封控基隆港;东边区域面对的是台军的花莲和台东两个军事基地,可以对两个军事基地形成打击之势;南边两个区域,一个是台湾所谓垦丁东南,正好扼守巴士海峡,等于封控了巴士海峡,西南则靠近高雄海空域,等于对高雄的军事基地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军事问题,我也不太懂。但我知道的是,这应该是我军史上第一次环台演训,这是一次突破性的重大进展,这是对美台勾连的严正震慑。
如果以前这样大阵仗的军事演练,台湾当局和美国会怎样的反应?
不用多想,美国会大嗓门地谴责,台当局会各种扮委屈、装可怜。但现在,谴责没有底气,扮更扮不下去,正是你们和佩洛西勾结挑衅在先,我们才被迫出手反击,我们是师出有名。
佩洛西走了没关系,这份“大礼”我们收下了。

后果二,根本没什么海峡中线。
其实,这条海峡中线从来不被我军承认。道理很简单,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海峡两岸都同属于中国,台湾海峡属于中国内水。
所谓的台湾海峡中线,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
但我们也不用否认,以前我方很克制,让台湾当局误以为,这条中线是存在的。
佩洛西窜访,我强硬反制,六大区域,很多就跨越中线,前面说了,平潭岛东部是台湾海峡最窄处,实际上就彻底打破了所谓的海峡中线。
这让世界更清楚地看到,所谓的中线,根本不存在。过去不存在,现在不存在,将来更不存在。
“台独”势力,那就别幻想了。

后果三,“台独”分子难逃法网。
不用多说,看新闻,在浙江温州,一名90后“台独”分子落入法网。
此人名叫杨智渊,男,1990年1月21日出生,台湾省台中人。
根据新闻稿,杨智渊长期鼓吹“台独”理念,伙同他人成立“台独”非法组织“台湾民族党”,以“推动台湾成为主权独立国家并加入联合国”为目标,大肆鼓噪“公投建国”,高调推行“急独”路线,策划实施“台独”分裂活动,涉嫌分裂国家犯罪和煽动分裂国家犯罪……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既然这样猖狂,那就对不起,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有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武器,对付的就是你们这些顽固分子。
这是法律问题。但放在佩洛西窜访的大背景下,也不得不说,“台独”分子被抓的放大效应,正是佩洛西带来的效果之一。更多的“台独”分子,在瑟瑟发抖中。

后果四,台湾这些商家要还了。
既然要挑衅,那就不客气。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8月3日宣布,根据有关进出口方面的规定,以及食品安全要求和标准,有关部门即日起对从台湾地区输往大陆的葡萄柚、柠檬、橙等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采取暂停输入措施。同时,决定暂停天然砂对台出口。
此外,马晓光还点名了两个与“台独”顽固分子关联的基金会,禁止其与大陆组织、企业、个人合作。而且,禁止大陆组织、企业、个人与为上述基金会捐款的宣德能源、凌网科技、天亮医疗、天眼卫星科技等企业进行任何交易、合作,禁止有关企业负责人入境。
看新闻,以凌网科技为例,当天股价大跌,下午公司就发布公告称,法人董事代表人张秋进宣布辞职。
这就是震慑力。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后果五,美国在狠狠打自己脸。
美国还有信誉吗?事件是美国一手策划和挑起,表面口口声声支持“一个中国”,实际却用行动狠狠打了自己脸。
看到王毅同志的定性:佩洛西的表演,是美国政治、美国外交和美国信誉的再一次破产,而且证明了四点:
证明美国是台海和平的最大破坏者,
证明美国是地区稳定的最大麻烦制造者,
证明美国的印太战略极其具有对抗性和危害性,
证明美国对国际规则的虚伪与双标。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样的美国,除了霸凌外,还有公信力吗?还有领导力吗?
这几天,国际社会密集反应,大量国家纷纷对中国表示支持。从这种效果看,这真是美国外交的一次灾难性失败。

后果六,美国展现了心虚和焦虑。
别的不说,大家看看佩洛西的路线,从马来西亚去台湾,走的是菲律宾的东部,绕了一个特别大的圈子。
为什么?
特意要绕开南海。
离开台湾去首尔,也飞机向东飞,然后北上,而不是沿航线直飞韩国。
为什么?
特意要绕开靠近我的区域。
证明了什么?
一方面是中方的严阵以待,美国也感受到压力;另一方面,还是美国的心虚、焦虑。
做了亏心事,美国多少也怕怕啊。
后果七,佩洛西其实演砸了。
表面看,佩洛西很成功,不顾中国和世界的反对,还是去了台湾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但真的成功吗?
我总觉得,其实是演砸了,个人可能有点短期政治小收益,但国家却付出了长远重大代价。别忘了,她这次亚洲之行,要访问的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日本四个国家,但从现在效果看,她其实就为了去台湾,拼凑了这四个国家。
你让这四个国家怎么想?
更别提,在新加坡等国,领导人都告诫佩洛西,稳定的中美关系对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性。但佩洛西不听,执意要挑衅,你让这些国家怎么想?
所以,我们也看到,佩洛西这次去韩国,韩国总统尹锡悦虽然就在首尔,但以休假为名,见都没见佩洛西,只是礼节性地打了个电话。
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但从全世界的反应看,大家现在应该都清楚,佩洛西就是麻烦制造者,她来了不会有好事,对有些国家来说,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谁是历史的罪人,谁是历史的功臣,时间会给出答案。

后果八,西方和美国迟早会内讧。
这就不需要多说了,我大胆预测下,捅了这么大篓子,引发这么严重的危机,接下来西方和美国肯定会有各种内讧。
白宫和佩洛西会有内讧。看彭博社报道,说已经相互埋怨了。
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矛盾。相互利用,更相互指责,大家等着看吧。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矛盾。表面看同气连枝,但实际上,其他国家肯定也对美国无法无天感到不满。
台湾当局和美国的矛盾。佩洛西出尽了风头,台湾当局吃尽了苦头,能没有矛盾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施压力度的增大,你看吧,内讧还会更多,不排除某个阶段爆发一下。

后果九,世界看到中国捍卫底线的坚定。
这一条就不需要多说了。在捍卫底线问题上,中国没有任何含糊。哪怕对象是美国。
所以,我们才有了那一系列超常的反制措施。这不是冲动,更不是软弱,这些反制,肯定经过慎重考虑和认真评估,这是对挑衅者的警示,也是对地区稳定和台海和平的维护。
所以,其他国家一些政客,收了效仿的心思吧。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可撼动。
玩火者绝对没有好下场,犯我中华者,必将受到惩处。

后果十,中国人牢牢掌控主导权。
佩洛西不顾我们强烈反对,仍然去了台湾,很多朋友感到很愤怒很失望,这完全可以理解。
我总觉得,这其实也是一堂深刻的国际政治教育课,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美国就是这样蛮横霸道、毫无信义;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对这样的挑衅,就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美台勾连肯定还会有,但没关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有的是反制手段。
看到一篇文章就引述网友的说法是:我们每一次谴责,其实都有后续行动。可能大家没有留意到:
曾几何时,在南海声称与我们有争议的诸国挑衅行动不断,对他们越过红线的行动,我们除了予以谴责提出正告,往往配合有连绵不断的实际行动,不知不觉间,巴掌大小的永暑礁变成能起降飞机的大型岛礁,相关国家逐渐也领悟到了什么,近年来南海岛礁摩擦几乎绝迹。
曾几何时,日本单方面实控钓鱼岛,我们的船只几乎无法进入,针对日本右翼妄图将钓鱼岛“国有化”的突发行径,从强烈谴责到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钓鱼岛常态化巡航。
这就是中国。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每一次挑衅,其实都让中国更牢牢掌控主导权,我们愤怒但不冲动,我们让问题不断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前进,让对手不得不心生敬畏: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时与势都在我们手中。不管他们如何作秀,祖国实现完全统一的趋势不可阻挡。
还是那句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牛弹琴微信公众号) #佩洛西评价自己脸皮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常州将迎来最佳赏花期,攻略都帮你做好了,赶紧出发吧
  • 公司员工盗取100个比特币 北京检方:依法批捕
  • 摩托车活活拖死大金毛!温州街头虐狗一幕让人痛心…
  • 中国IT领袖峰会24日在深圳举办,将在棕榈泉沙河高尔夫举办球赛
  • 【突发】今早,泸州龙马潭区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 任正非不再担任副董职位!华为新一届董事会名单全公布
  • 种族矛盾继续!波士顿15000名市民聚集游行示威
  • 男子造假房产证冒充梁静茹,诈骗多名女子获利数百万
  • 巴东公安局长何祖爱又被起诉了,亲自到州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应诉
  • 国足众将备战中国杯,心态放松静候首战到来
  • 买了会员更贵,越花钱越坑!大数据的套路深不可测!
  • 谈恋爱会让人发胖变丑???????
  • 拒绝傻白甜!《南方有乔木》来一段势均力敌的爱情
  • 猛料来了 | 从鹿晗陈伟霆说起,怎么不把天聊死
  • 想偶遇爱豆?来周杰伦的演唱会,因为半个娱乐圈都是他的迷弟迷妹
  • 茶陵一男子造假房产证、冒充梁静茹骗人……
  • 樱花树下的阆中汉服美女(颜值爆表)
  • 大学最委屈的专业,果然是这些!
  • 刚刚,微信朋友圈把抖音屏蔽了
  • 孙俪晒《后宫甄嬛传》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