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楷定,入涅槃之义

有人依据《观音授记经》中有关阿弥陀佛入涅槃的部分经文,而误判阿弥陀佛是化身佛,极乐世界是化身土,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所谓无量寿,非真无量,是有量的无量,因为如果是报身佛,是有始无终,不会入灭的。
关于这个误判,道绰大师《安乐集》上卷第一大门的第七解释说:
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证也。
又,《宝性论》(卷四意)云“报身有五种相: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即其证也。
道绰大师同样引用《观音授记经》之说指出“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以及《宝性论》等,以这一经一论之文,证明阿弥陀佛并非入灭(命终),而是“示现隐没相”,因为若是深厚善根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还是能够常见阿弥陀佛。说明见与不见是因众生根机不同,有的见入灭,有的不见入灭,薄少善根的众生,不能见阿弥陀佛;深厚善根的众生,则能常见阿弥陀佛。缘此可知,问题全在于众生根机之深浅有别,与弥陀报身之永不入灭全然无关。

所谓“深厚善根的众生”是指念佛的众生,也就是《观音授记经》所说的“有诸菩萨,得念佛三昧,常见阿弥陀佛”。所以道绰大师在《安乐集》第四大门就说“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这是指专念弥陀佛名的人是深厚善根众生,反显非专念弥陀佛名而自力杂修诸行回向往生者,是薄少善根众生。
因此接着引用《宝性论》所说“报身五种相”,以其中的“示现隐没相”作为证明。什么是隐没相?比如,某人从这个房间走到隔壁房间,如同从这个房间隐没了,但并不代表此人没有了;又像玩捉迷藏,拿一个桶子一盖,不见了,是隐没了。虽现隐没相,但其实其人还是存在的。

《宝性论》即是《究竟一乘宝性论》,此文出自《宝性论》卷四〈身转清净成菩提品第八〉,其文说:
受乐佛如是,神通力自在,此神力自在,略说有五种: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是名要略说。
此文是赞叹佛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之中的报身之德能,文中之“受乐佛”是指报身佛,报身佛神力自在之事,以五种相状概略说明。五种相是:说法相、可见相、诸业不休息相、休息隐没相、示现不实体相。这是五种不同的示现,都是指报身。
一、说法相:相对于法身不说法,报身是为众生而说法,如《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
二、可见相:相对于法身无色无形之不可见,报身是有相好庄严之可见。
三、诸业不休息相:报身有始无终,大悲救度众生的利他事业,尽未来际永无止息。
四、休息隐没相:为了众生暂时随缘示现隐没。这是针对尚未成熟的根机,摄化的另一种方法,也是显示报身任运无造作的功能力用。
五、示现不实体相:示现不实即是指八相示现的化身佛,报身常住的当体,具有八相示现的功用。也就是八相示现的化身佛之种种功能,都是报身佛之相状。

要而言之,五种相之中,前二相是与法身相对而显示报身的性格,次二是显示报身的摄化,后一是就显示化身,以明常起其用。总之,这五种相无非都是在于诠释、彰显报身之德。
因这五种相是报身自在的功用,适切引用其中的“示现隐没相”,正可成立弥陀是报身的理由。道绰大师着眼于此以会通《观音授记经》,何以《观音授记经》弥陀入涅槃非真灭度;若了解“示现隐没相”,则依据《观音授记经》所说“有诸菩萨,得念佛三昧,常见阿弥陀佛”,便知并非所有往生者都见入灭,既然说“有常见阿弥陀佛”的众生,自然地就可以断定见入灭的,是未得念佛三昧之未熟众生的机感。因此 ,并恳切劝导众生都要专称弥陀佛名。

关于入涅槃之义,前面道绰大师已经引用一经一论提出有力的辩证,之后,善导大师再以另一种角度,进一步以大乘般若学的观点解释这个问题。先提问说:

问曰: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此之一义,若为通释?

有人问: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为什么《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有入涅槃时?既入涅槃即非常住,既非常住即非报身。对这样的提问,首先语带严厉的批驳,并结论性地回答说:

答曰: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尚非三乘浅智所窥,岂况小凡辄能知也?虽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经以为明证。何者?

意思是说,报身是常住不生不灭的,本身就是涅槃的境界,亦即佛就是涅槃。既然佛是涅槃,就不存在“入涅槃”的问题,若有,也是佛的境界。佛能观机逗教,随顺机宜,引导众生往生净土以成佛道,如《观经疏‧序分义》所说“隐显随机,望存化益”,这不是声闻、缘觉或菩萨所能够测度的,如《无量寿经》所说“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何况无明的凡夫?“小凡”指的是依《观音授记经》而主张弥陀是化佛,极乐是化土的人。

接着引用《大品般若经》第二十九卷所说的经文作为证明,其中一段说:

诸法平等,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

诸法平等,诸法就是万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包含在内。诸法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性,没有实体,本身就是空相,所谓“诸法空相”,既是诸法空相,所以诸法平等,无高低优劣之差别。空相就是性空之相,因此,世间法之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出世间的一切,所谓四念处、八圣道、十力、十八不共法以及阿罗汉、菩萨、诸佛世尊等,也都是性空。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既然都是性空,当然就是没有差别,无差别就叫作“平等”。所以说“诸法平等”。

既然诸法平等,当然涅槃也与诸法平等无差别,都是性空。这种诸法平等性空,是诸法本来面目,不是声闻所造作,不是辟支佛所造作,不是诸菩萨所造作,也不是十方诸佛所造作的。证悟空性,还万法性空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涅槃。

佛之为佛,在于他证悟到诸法性空的实相,与实相冥合为一。也就是说,佛便是涅槃。既然佛是涅槃,哪里还存在什么“入涅槃”的问题呢?若有也是佛为了度众的一种权巧方便的示现,并非佛就是那样。

因此善导大师最后结论说:

今既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纵使后入涅槃,其义无妨。
诸有智者,应知。

意思是说,前面所引《大乘同性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现在所引用的《大品般若经》,都充分地证明阿弥陀佛是报身,弥陀净土是报土,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至于阿弥陀佛将来入不入涅槃,那是另一个权宜、方便问题。

所以,即使为了度化另一类的众生,而随宜方便说入涅槃,对于无生无灭、永恒常住的报身之实义,全不妨碍,亦不影响阿弥陀佛是报身常住、永无生灭的事实真相。

——《净土宗教理的核心》

2022年9月29日

长达100分钟的交流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能把我的电话留下来,让我有这机会,谢谢~

我了解凭什么给你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可能一辈子也没法原谅我,但我要坚持下去,哪怕一点点希望,我都要去尝试,我们最后一定要在一起,才能无愧这分分合合,我们毕业见,晚安~

附赠两张截图,让你不要忘记我!

一、合于天道,顺乎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

上天依据于“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老子认为,人应该过一种合于天道、顺乎自然的简单生活。人在其中无祸无咎,安于平和舒泰(所谓“往而无害,安平泰”),这就是幸福。

而人心应该简单、单纯,所谓“虚其心”,其反面是“实其心”,权力、金钱、美色充满心中,终日心事重重,劳苦愁烦。显然,“虚其心”要快乐得多!

二、上善若水,知白守黑

水的力量看起来柔弱,但是山洪暴发的时候,洪水摧枯拉朽的威力惊人。水滴石穿,柔能克刚。

火看似凶猛,被它烧伤的人却很少;水看似柔弱,溺死其中的人却很多。

水无形,却虚怀若谷,包容天地;火刚烈,却锋芒尽露,过早夭折。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告诉我们的生活智慧就是明明具有巨大力量,却以柔弱的面目显示出来,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知白守黑”。

明知有风头,却不去抢,明知有便宜,却不去占。只想占便宜的,吃的都是大亏。

明知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却守着平实简单的日子,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三、祸福相依,遵循常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正与反相辅相成,互相包含,互相转化,天地万物就是这么永恒变化着的。

因此,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呈现相反的状态。

比如,最紧张的气氛反倒是大寂静,“于无声处听惊雷”;最高明的进攻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智慧的言说是拈花一笑……

而人们要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就应遵循天地间的常道。

这“常道”就是上面说的上善若水、知白守黑,不识常道而任意妄为,自会引来凶险,失去幸福。

所以,能成大器的,都是隐忍质朴、不张狂不卖弄的;

有智慧的,都不会夸夸其谈。面对难事,就像做简单的事情;面对大事,从做小事里求。

四、少思寡欲,知足知止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奢欲贪得促使人背离天道,没有满足,恣意妄为,人生灾祸大多由此而起。正是过多的欲望破坏了平和舒泰的生活,给人带来不幸。

从表象上看,人是为了幸福才追求欲望,然而天道运行与事物表象正好相反,人纵容了欲望,却从根本上失去了幸福。

欲望之门并不能通往幸福,老子主张从欲望的反面入手,以“无欲”来获取幸福。他要人们“无知无欲”“见素抱朴”,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叮嘱人们:“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本来平坦易行,但人们好走捷径,往往弄巧成拙。

其实,剔除了奢欲,生活中知足知止,那幸福和快乐就在眼前。

老子认为,真正的幸福潜藏在平常自然的心里,快乐存在于对简单生活的满足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用等到自己走红,就早早地嫁人了,今天要说的这个女演员,出道7年,也没有在娱乐圈留下很浓重的色彩,她就是甄锡。黄海冰此前曾有过一段婚姻,黄海冰2006年与舞蹈老
  • 另外很多双鱼女都很贤惠,「做什么、像什么」是她们的人生信条,好比把家事做到无可挑剔,或说退隐就退隐毫不啰嗦,或另一半落难,自动扛起生计不叫苦等,这些都可看出双鱼
  • 2、平 静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时间,你身旁全部的人都通知你:要刚强,并且要康乐。2、平 静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时间,你身旁全部的人都通知你:要刚强,并且要康
  •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那天晚上满天星星,平行时空下的约定,再一次相遇我会紧紧抱着你 ——胡夏《那些年》世界上有两万人是你第一次见面就会爱上一辈子的,但你一辈
  • #柳会胜[超话]##柳会胜的一万种魔法# #梦里有棵月下苗# 【晚安】如何遣词造句,才能把我写进想给你的信里?"文案:今年一定要进修彩虹屁文学的世界公
  • 在舞蹈男兵的事上,火苗对李欢然很有意见,她认为他就没有安好心,纯粹是为了给她父亲收集情报,又有卧底又有侦探,她为这事差一点跟李欢然大干一场,要不是火苗父亲的愤怒
  • 在一系列事件的打击下,他没有屈服,更没有低头,依然在他身上看到正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气传家、为人赤诚是他的标签,巩峥赋予黄子荣的是一身正气和铮铮傲骨,让观众对
  • 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表示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很多时候,看的太透反而不快乐,倒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
  • #华凌空调真香# 空调非常静音,不开睡眠模式声音也非常小,真的很喜欢这款空调。莫娜的星空盘真的好好看,疯狂截图夜鸦演的王女执剑记乐死我了,希望以后也有差不多的剧
  • #王者荣耀[超话]#我的评分:[星星]被匹配机制恶心一晚上一到上2000分的局必输这把同样晋级对面老夫子公孙离选出来我没办法只能拿大乔前期打的还特别顺钟无艳节奏
  • MC : 我的博美犬也是,我需要让他冷静下来☀️ : 是的,我遇到了wjMild,她也有4只博美犬,他们也有相同的情况,我想所有的博美犬都有一样的情况翻译cr
  • 是一篇书评,文中写道:“读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人生如孤舟浮海,你不知道前方有怎样的未知和风浪,但人总是能在不可预见的困难面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
  • 让我们一起心存善良和大爱,微笑着,走过季节的轮回。让我们一起心存善良和大爱,微笑着,走过季节的轮回。
  • 明是明理明事明法清白之人自有清风拂面涤心境清静之人自有明月皎洁真善美清明时节正是炎黄子孙的感恩节是一种血脉传承的责任是感怀是哀思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清明更像是一种
  • 精神独立的女人,不依附他人,任何时候都对自己的人生有掌控力,活得浪漫而精彩。6⃣️你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生活就是一道选择题,你选择放纵,去享受当下
  • 小晖日记:这个夜班上的我真的是好想骂人,真的是一分钟都没怎么停,今天有个病人真的是被她下了两大跳,突然心电监护上显示呼吸窒息,然后我放肆喊她都喊不应,她老公也喊
  • 只要你得了心肌炎,无论你感冒后面三天好还是三个月才好,都已经造成心肌损伤。另外一个孩子是感冒后,嘴唇周围出现青紫色,我立刻判断是得了心肌炎,赶紧吩咐去医院挂丙球
  • 蔚来电池采购走向开放 新品牌将采用中创新航电池有媒体报道称,蔚来的新品牌“阿尔卑斯”已经施行了开放的动力电池采购策略,标志性的动作是,与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和
  • #张新成[超话]##张新成0824生日快乐# 本哥27岁生日快乐啊,从黎语冰开始喜欢你到现在已经两年多,这也是陪你过的第二个生日,希望你在新的一岁里平平安安一切
  • 贵英走了,有铁给她烧电视,把粮全卖了,村里人说他有粮有房一个人多好,他走了,又停下回头看了村人一眼,说不出话,又走了……还有把驴放了,驴却不知道走,有铁何尝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