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第七十六段)
【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
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母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维,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我们听了佛用深入浅出的譬喻法,使我们一下子就搞懂了很多深奥的东西,现在我们也非常喜欢用譬喻法来说明问题,以阐释其中的道理。比如有这么一个人,“年既幼稚”,以为自己长大了,不想再受父亲的管束,于是就“舍父逃逝”。
“年既幼稚,舍父逃逝”是什么意思呢?年既幼稚比喻小乘人、“父”比喻佛。意思是说这些小乘人学到了一些东西,以为有了四禅八定或三明六通就行了,就不想再学了,对要度人的大乘佛法,觉得太辛苦,不愿接受,于是就离开了佛,就如在讲此经前退席的五千比丘一样。
舍父逃逝的这个人,“久住他国”。“他国”在这里比喻欲界、色界、无色界。“久住”意为始终都住在这三界内,没有出轮回。“或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至五十岁”:这十至五十岁比喻五道众生,即:十岁比喻地狱道众生、二十岁比喻鬼道众生、三十岁比喻畜生道众生、四十岁比喻人道众生、五十岁比喻天道众生。
佛在很多经典中明明讲的是六道众生,在这里怎么变成五道了呢?怎么没有了阿修罗道呢?是这样的原因,阿修罗共有四大类,他们生前普遍能修善法,所以除了地狱道没有阿修罗外,其他四道中都有,叫做鬼道阿修罗、畜生道阿修罗、人道阿修罗、天道阿修罗,是这个缘故,所以阿修罗在这里没有单独列道,故只称五道,展开了就是六道。这里是说,离开佛法的人,难出这五道。
这个久住他国的人,从“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这里说的“十至五十岁”比喻在五道中轮回、“年既长大”比喻离开大乘佛法的时间已经非常久远了、“加复穷困”比喻福德在慢慢退失。
这个人这个时候的状况犹如一个乞丐,因饥饿疲劳而奔走四方,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求得有衣穿和饭吃,一副十分可怜的样子。此人渐渐行游、渐渐乞食,转了一大圈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本国家乡。此比喻这个舍父外逃的人在外道里面打转转,不得法而仍在小法中,于是开始思念大乘佛法了,但仍未完全觉醒。
那么“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又是什么意思呢?“父”比喻佛、“子”比喻二乘人和众生。指佛最先用大乘佛法度化众生,比如佛于最初成道时的二十一日内讲一步到位的《华严经》,但众生根浅智薄,听不懂,反而逃离。这就是“求子不得”意思。
那么“中止一城”又是什么意思呢?“中止”是指佛在度众生的中途找了个地方住下来、“一城”比喻佛讲经传法的道场。意思是佛不舍众生,见众生因缘成熟,又示现来世,先后住于鹿野苑、竹林精舍、祇陀园、灵山等道场。
佛拥有的法宝太多,犹如一个大富人家,家里有无量多的财宝,如: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真珠等,装满了所有的仓库,还有很多的僮仆、群臣、幕僚、官吏、人民、大象、骏马、车乘、牛、羊,多得无数,这所有的一切,或自用或出租,进出都是有利有息的,像这样多的权势和财富,还遍满于其他国土,求财的大商小贩,也是非常的多。这些权势和财富,比喻佛的三乘佛法,权实二智和无量多的法门。
发菩提心,来佛所求法的人,犹如求财的大商小贩,是很多的。这时在外流浪的“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此比喻学小乘法的人,在三界火宅中游历,经历了五道轮回,受尽了种种苦难,最后回到了父亲所居之城,即佛所居住的道场。
这时父亲看见了流浪归来的儿子,很是思念自己的儿子,在与子离别的五十余年里,从未向别人说,因儿子外逃,不好意思给别人说,但自己经常在想,心怀悔恨,希望儿子能尽快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为自己年已老迈,有太多的财物,金银珍宝,充满仓库,但没有亲身骨肉来继承,一旦命终,必定财物散失,没有一个能托付的人,所以还是非常想念那个外逃的儿子。
以上这一段是说佛见众生所受的生死之苦,常发慈悲予以救度。佛一生讲经传法四十九年,因众生根机未熟,在过去的四十一年里,佛主要讲的都是方便法,佛见自己离涅槃的时间越来越近,还没有将《妙法莲华经》告诉众生,而感到焦虑。
于是佛经常想:我要是能将《妙法莲华经》这些一乘法,托付给能续佛慧命的二乘人,这才是真正的得到了坦然,得到了快乐,我入涅槃,也就没有什么忧虑和遗憾了。

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回光守中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嘚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沉沦下道。惟谛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间》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一日不静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工夫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工夫始终则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则吾六尺之中,反求个天地末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得到头!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只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目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于缘中,道言中黄不必言头中,但于两眉中间,齐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眉中间,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着也,此二字之义,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处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这个名词,始于何人?始于文始真人(关尹子)。回光的时候,则天地间阴阳之气无不凝聚,所谓“精思”,所谓“纯气”讲的都是这回事。开始实行这一个功诀时,是“有中似无”;日久功成,达到身外有身的地步,那就是“无中生有”。要专心炼功一百天,那光才达到真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神火。在一百日之后,光自然会凝聚;人身中的一点真阳,忽然产生黍粒大小的光珠,就像夫妇交合会怀胎一样,此时必须平静地去等待。光的回法,以及回的程度,就是人们常说的“火侯”。

在广袤的造化之中,有阳性的光在作为主宰。有形体的就是太阳;在人身中就是两眼,通过眼光走漏神识出去,那就是最顺当。所以金华功法,就不能让它顺当,而是采用一种逆法。

要知道回光不仅是返回一身的精华,而且是返回造化中的真气;不仅是制止一时之妄想,也是解脱了千劫之轮回。所以说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一年,就是人间的时刻;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百年,那就是九泉之下的漫漫长夜。

人自从娘胎中叻地一声诞生出世,从此就顺着环境生活,一直到老,从来不曾逆视过。阳性的气逐渐衰微,逐步走进那阴性的九幽之界。所以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你们学道的人原是“想”少“情”多,因而沉沦在下道之中,只有内观于息静,才能成为正觉,这里用的正是那种逆法。在锻炼中眼睛最为重要。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也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都在强调这个。你们懂得了这一章所讲的道理,长生之方就依靠它,飞升之术也是依靠它。这是贯通了儒、释、道三教的功夫原理。

光并不在身中,但也不在身外。请看山河大地,日月光华照耀着它们,所以光不独在身中。聪明才智,一切事物的正常运转,亦无一不依靠此光,所以它也并不在身外。天地的光华,布满了大千世界;一身的光华也可说是铺天盖地。因此只要你一回光,那山河大地,一切事物也跟着回光了。

人的精华是向上凝集在眼睛中的,这可是人身上一大关键。你们想一想,假如一天不静坐,那光随视觉而流转,能有个完吗?如果能抽出一会儿的时间来静坐,即使是万劫千生,在其中也能了彻。万法终归于静,这一条是真不可思议呵!这真是最玄妙的道理。然而着手炼功,还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间断的炼为妙。功夫始终是一贯的,不过在炼功过程中,却冷暖自知,只能由个人去体会了,总之要达到海阔天空,万法如如这种境界,才算是入门得手。

自古以来,圣师代代相传,从未离开“反照”这一说。孔子云:“致知”,释迦号:“观心”,老子云:“内观”,皆是指此一法也。但是“反照”这二个字,人人都会说,却大都不能做到入门得手;其主要原因是还不懂这二字的真正函义。“反”者,就是从有知有觉的心,返回到自己身体和精神还未形成的那种阶段去;也就是在自己六尺之躯当中,反求那个天地尚未形成以前的本体,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学道的人,只知道每天静坐一二小时,反思一下自己种种的行为,便说做到了“返照”,那怎能叫彻底呢?

佛道二教的教祖,叫人静坐时观看鼻尖,这并不是让你把意念集中在那鼻端那里;也不是让你把眼观盯着鼻端,而意念又集中在中黄部位。因为眼睛所到之处,心意也跟着到此处;心所到之处,气也跟着到了。这怎么能一上又一下?又怎么能忽上忽下?照这种理解法,正应了楞严经里所说的“认指为月”的妙谕了,什么是“认指为月”,就是说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给人看,那人没看月亮,只看着他的手指。回归正传,那么究竟要怎么办才好?我说就是这“鼻端”二字最妙!这只不过是借鼻端来作眼睛的标准,本意并不是在鼻子上面,因为静坐时,眼睛开得太大,就看得过远,于是看不见鼻子了。眼睛闭得过头,就等于合上了眼,于是更看不见鼻子了。太开的缺点,是眼睛外走,容易产生散乱现象;太闭的缺点,是眼光内驰,容易产生昏沉现象。惟有眼垂帘得适中,恰好能望见鼻尖端,最为恰当,所以取鼻端以为标准。这只是让你垂帘的做到恰到好之处,使光自然透入,无需你主动注射或不注射。

眼睛看鼻端,只是在最初快要入静时,举目一视,定个准则,然后你就放下不去管他。好比泥水匠人砌墙挂线一般,他把线挂起来,便照着这线一直往上砌,并不需要一边在砌,一边老是注意去看线。

止观的功法原是佛家的法,并没有什么秘密。那功法内容是以两眼仔细观看鼻尖,然后正身安坐,把心联系在“缘中”部位。佛家言“缘中”,就是道家所说的“中黄”同一道理。也不必把那里称作头部之中。初学的人,只须于两眼中间与眼珠齐平之处,联系意念就可以。光是活泼泼的东西,在两眼齐平处联系意念,那光就会自然而然的透入,并不必要将意念集中在中黄部位。我这几句话,已经括尽佛家功法的要领,其余入静、出静前后应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隋代智顗大师所着的《小止观书》印证。

缘中这二个字下得妙极了!无所不在是为“中”;整个大千世界都可以包括在里面,聊以指示造化之机,必须缘着这条路入门。所以“缘”字,就是“缘”着这一起点来开端,来萌芽,不是叫你定定地去攀缘着它,此二字的意义,真是太活了,太妙了!

“止”和“观”这二个字,原是离不开的,那也就是“定”和“慧”也。以后大家在静坐时,如果有染念出现时,不要仍旧死死的坐在那里,可以找一找这个念头出现在何处?从何而起?又从何而灭?反复追究,一直追到追不出结果来,那就是念头生起之处。但你决不要去硬找那念头起处,最适合是达到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这种程度,像这样才是正观,若不是这样,就不是正观,叫做“邪观”。寻找念头而不可得,以后,还会有新的念头生出来,那么仍然绵绵地止住它,接着又去观它,观到合适的程度,就再去止住那观的念头,这种功法,是一种定慧双修法的功法,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回光。回者就是止;光者就是观。止而不观,称为有回无光;观而不止,称为有光无回。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点。

摘自:劝学网——道家思想

关于回向 学佛人普遍存在一个误解(下)

慈诚罗珠堪布

二、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什么情况会毁坏善业呢?

1、发瞋恨心。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瞋恨心。生起严重的瞋心,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

2、自诩功德。例如,某人在念了一亿文殊心咒以后,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

3、于善生悔。例如,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生起后悔心:“我当时的放生是在浪费钱财,是不应该做的。”像这样的后悔,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

4、颠倒回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后,如果这样回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这就是颠倒回向。凡是以贪瞋痴为根本的回向,都叫颠倒回向。这样回向以后,虽然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但在此果成熟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其它的善报。

如果我们不及时如法地回向,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即使再多、再殊胜的善根,都会被毁于一旦。在这些毁坏善业的因素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瞋恨心,它能毁坏难以计数的善业,对凡夫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行善之后必须立刻回向。

如理回向之后,善业是否便不会被毁坏呢?如法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这就像在计算机中保存文件一样,在文档保存好以后,通常是不会丢失的。

此外,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

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自己的健康、长寿、发财而回向;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

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在行善(如放生)时,造了善业,以此善业为前提,于行善后所发之愿,即是回向。平时,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即是普通的发愿。如看到佛像、佛塔时,于其前发愿“祝愿我生生世世……”,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

三、有关回向的其他注意事项

在此,还有一些需要强调、值得注意的事项:

1、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无论在发愿或回向时,首先应当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的性命,即使众生的一根毫毛也决不损坏。”当然,因为誓言一定要做到,如果这种发誓暂时无法完全做到的话,做为大乘佛子,最低限度也要这样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决不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修学大乘佛法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让自己尽早发起并实现前一种无上、伟大的誓愿,并将其作为目前的修行目标与奋斗方向。

2、应该发愿:“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生生世世成为众生的怙主(怙主指救度众生的人),成为度化众生的人。”佛经中记载:每当我们回向时,无论所做善业是大、是小,决不能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从而获得转轮王的果位或者健康、长寿……”等人天、声闻乘之愿;这样专心致志地发愿回向,就是大乘菩萨的回向。

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

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

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所以,千万不要忘记回向。

回向时,如果想简单,就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中的那八句二偈;如果想广繁,也可以选择其他较长的回向文。如《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品是回向品,其中的内容都是大乘菩萨的回向,念诵这一品的颂词也很殊胜。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能否写回向文呢?如果自己发心清净,此清净心可能有一些能力,但是,我们写的回向文本身却没有任何加持,即使念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至少也应该是加行道高层次的证悟者,只有他们的语言才会有加持力,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05年创建了山东海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至今,公司发展伊始主做硫酸软骨素提取和出口业务,在长期的艰苦创业中,张志强、侯长红夫妇发现硫酸软骨素,是可以
  • 挂帆公子金陵去,望断青青江上峰!”一般人则在痛苦时受苦,痛苦过了很久还苦恼不堪;在快乐时过度放纵,快乐过去后,苦亦随生;爱别离,怨憎会也是这样——这就是第二支箭
  • 广东研究院新注册的方法和具体流程(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珠海)研究院有什么优势?1、宣传效果:研究院是以院为结尾的,有限公司是有有限公司结尾的,从宣传效果上研
  • 一直抱怨自己今年一粒荔枝都未食过心冧下个月自己减肥完仲可以食到糯米糍师娘见我总想食问我你是不是好想吃啊? 哈哈哈那会拍合影还有些尴尬这一晃啊经历了这么多半年多没
  • 【612家公司近30日内获公募基金调研 机械设备等三行业成重点】近30日内(6月16日至7月15日)公募基金调研A股的热情稳步攀升。从调研情况看,近30日内,有
  • 现在想起,人生太多时候都是这样吧,为你欢呼的、咒骂你的,都未必是多么了解你的人。我说自己之前没工作,给你的那些回信上有太多站着说话腰不疼的语言,现在想起都觉得愧
  • ”琑儿分明又舍不得的看了兔子一眼,却还是扬着头,一脸无所谓地说道:“没关系的,琑儿已经是三岁的男子汉了,不需要果果了,让她陪爹地吧!呜……琑儿不是故意的……”肖
  • 相比传统的补铁液体补剂这个软糖口感好太多啦~预算2k 巨蟹座婆婆的生日礼物1⃣️GM新款Locell 茶色绝美️2⃣️耳钉 预算5k 准备的登门礼1⃣️茅台金
  • #KOKIA 2021SS# 「知识分子牛仔裤」100%加密精梳斜纹棉牛仔,定位手工磨色独特耐看的做旧墨蓝,解锁春夏衣橱灵感完完全全理想型的effortless
  • #扎心学长[超话]# 好坏过去为相遇,一切为你我伏笔! 梁山伯与祝英台,千古绝唱真情爱! 人间最美真爱情,生生死死恋痴情! 岁月留真实痕迹,浮世难寻简美丽! 如
  • #鸡西身边事# 【我市自2月12日起 对0℃以下进口冷链食品纳入“全溯源”管理】2月12日,是“鸡西冷链”追溯食品品种“增容”的第一天,即日起,所有0℃以下进口
  • #SEVENTEEN[超话]#【220717】Kpop_Herald更新.@pledis_17 is making a comeback tomorrow! W
  • 1个月瘦身10多斤,这样的成绩实属优秀,因此也引起了网友的注意,不少人留言称,自己不如它,“狗狗都能坚持减肥,为什么我不行!男主是和女主关系最好的刘姨的外孙,一
  • 有个老头子说:“人如果总是往前走,那么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最后都可以变成自己谈话中的故事。但没关系,我和她一直都是朋友,当不了王子,我就成为骑
  • 节间钢坯累涨,钢价易涨难跌 【宏观热点】   1、文旅部: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
  • 5.成长就是你最终会发现,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当你能够豁达的面对他们,拥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强行改变谁,那将会是自己的新生。你要我为了你这滴水,淘干所有的海洋,可
  • 世界上最差劲的男人就是分手后骂前女友的男人 不好意思 从你那可悲又可笑的诅咒言论里 我除了看出了你的依依不舍又无法挽回 从而恼羞成怒以外 我是一点作为一个老爷
  • 通过今天的阅读让我了解了,我们不会因为声音不好听,就不和别人讲话,也不会因为字写得不够漂亮,就不写文章。”(我们班语数老师都姓李,为了区分,孩儿们一年级入学时,
  • “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树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的改变......” “看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这还不算,为其牵马的竟然是天下最会写词的柳九官人,更加凸
  • 各县(市、区)要加强跟踪监测,精准掌握未脱贫人口、建档立卡边缘人口以及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基本生活变化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