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眉大眼的顺丰暴雷了?】 #顺丰控股#   #顺丰控股业绩爆雷Q1预亏约10亿#   $顺丰控股(SZ002352)$   在网购的时候,我们最希望听到的就是– 顺丰包邮。可见,顺丰高效、快速的标签已经深入人心,但它真的像我们平时的直觉一样,只是一家优秀的快递公司吗?下面就来看一看。从整个的快递行业来看,消费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品质和价格两方面,要么快,要么便宜,难以兼顾,形成四通一达的阿里系VS顺丰VS京东的格局。    目前的顺丰控股,已经从一家单一快递公司成长为科技驱动的综合物流平台型公司。从一开始,公司就差异化定位在高频词高时效的直营网络运营模式,受益于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全面铺设,顺丰的时效件业务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顺丰自营全货机59架,航线82条,在高端市场具有垄断地位,业务量占市场的9.8%,营收占比整个快递行业的15%,也可以看出公司定位高端。    从未来的拓展布局来看,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时效件、经济件、快运、国际、供应链。其中时效快递占比公司营收持续下降,经济快递和多元物流业务占比提升,供应链业务实现从无到有的成长,如快运、冷链业务快速成长到细分领域的第一。    短期来看,时效件业务保证了公司的利润;中期来看,鄂州机场2022 年初投产将强化顺丰物流生态布局,长期来看,公司强大的配送网络为公司提供了长期成长的保障。    从业务方面定性分析来看,仿佛公司定位高端,未来发展无忧,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需要从财务报表中继续挖掘信息。    2020年,公司营收1539.87亿元,归母净利润61.32亿元。相比于19年的增速有大幅提高。    业绩增长来自业务量的大幅增长。公司年报中告诉我们,公司2020全年实现件量同比增长68.46%,远超行业整体增速的31.2%,市占率提升至9.76%,较上年提升2.15个百分点。分业务来看,时效件大幅回暖,是最大的现金牛业务,增长多来自高端电商快递件;供应链业务发展迅速。经济件业务要单独拿出来细说一下,虽然大家都想要自己的快递尽早到达,但是急需的快递毕竟占比少,且通达系还占据着75%以上的快递市场,所以低端快递的市场相比于高端还是更广阔,发展中低端经济件是必选项。经济件的快速扩张拉低盈利能力,顺丰在14年和18年都开展过经济件的扩张,但运力端投入过多大导致盈利能力低于预期,同时随着极兔的强势入局掀起行业价格战,需要较多的关注公司这次的拓展情况。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的毛利率16.35%,费用率10.13%,净利率只有4.5%,这样的盈利能力水平,和公司主打高端业务的定位似乎不匹配。原因是因为公司要养自家得飞机,每单成本都很高,所以盈利能力不突出。    拆分费用来看,费用绝对值的上升来自运力成本提升,未来1-2 年仍是公司完善网络布局的关键阶段,运力成本占比会略有增长;从整体费用控制来看顺丰做的还是不错的,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顺丰的研发费用。    在我们的理解中,顺丰第一印象是一个快递公司,送的快就好了,更多的是关注其资产规模,公司的研发费用都用在哪里呢?    通过年报我们看到,顺丰的研发项目包括了比如支撑物流各个环节高效运转的大数据系统、区块链平台,分拣快递的自动化分拣系统、AI设备等等背后都是需要技术支撑,通达系得研发费用加起来都跟顺丰没法比。也就是说,公司一面拓展着运力规模,一面通过研发投入来保证运输链的效率,进而实现成本的控制。    但刚才也提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还投入如此高的研发,能顶得住吗?    在对研发费用的处理方面,有两种方式,费用化和资本化。费用化是指将当期研发费用全部计入费用内,直接影响利润水平;而资本化则是按折旧处理,分几年(一般是2-3年)摊销,这样的话可以对当期的净利润有一定的缓解。    通过公司财报的信息,可以看到顺丰还是采取了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处理方式,来缓解利润端的压力。    资产方面,顺丰三大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远高于同行。2020年,顺丰的总资产1111.6亿元,货币资金164.1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62.77亿元。    资产的规模是快递公司竞争的关键。2020年顺丰的固定资产223.57亿元,在建工程53.8亿元,无形资产106.33亿元。从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对营业收入的拉动效应来看,19年公司的固定资产有所上升,2020年营业收入有所上升,可见固定资产对营业收入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拉动性。    同时,从在建工程我们看到,目前顺丰的在建工程主要包括了机场和电商项目产业园的建设,2020年重回高增长率。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是顺丰航空运输体系布局建设的点睛之笔。假设以鄂州作为飞行的圆点,以1500公里即2小时的飞机航程画圈,便可以覆盖到占中国90%GDP的地区。也就是说全国各地的货物,凌晨一点到达武汉,四点飞出去,那么,绝大多数的城市就能实现次日达。而且,顺丰的这个机场,规划相当大,2025年的吞吐量要达到245万吨,超过北京的首都机场和深圳机场。而2050年,这个吞吐量更是要达到800万吨,要知道,2019年,全国航空吞吐量全部加起来,也就750万吨的样子。也就是,顺丰给鄂州机场的定位是,到2050年,一年的吞吐要超过2019年全国的吞吐量。这个就很可观了,从体量上来看,机场建成对公司运力的提升将是质的变化,而且运力有了,业务也就不局限于快递了,对公司拓展其他业务也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可以说鄂州机场为代表的产能建设释放是未来最大的发展点。    商誉净资产比例方面。公司目前账上的商誉3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9%。较大的来源是对美国夏晖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冷链业务以及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供应链业务的收购。目前来看没有减值风险。2020年顺丰的资产负债率48.94%,有息负债率19.12%,均有所下降。是由于于2020 年 8月上旬,公司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完成转股所致,短期借款增加了30%到79.97亿元,长期借款则减少71.47%至18.66亿元。    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是较为容易修饰利润的地方,但现金流量表则有不同,每一笔现金流都对应着银行的单据,银行配合造假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把对现金流量的情况放在靠后的位置,在对公司有了一定把握之后再进行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上来看,公司2020年度实现113.24亿元经营现金净流入、148.84亿元投资现金净流出、13.32亿元筹资现金净流入。2020年公司的资本开支同比增长了91%,可见公司未来的扩产决心。整体来看,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还是不足以满足扩产的,所以需要募资,但2020年公司依靠募资和借款的程度有所减弱了。    利润质量如何?顺丰的利润质量历年都保持在大于1的优秀水平。    长期来看,投资者投资一家公司得到的回报就是企业的ROE值。2020年,企业的ROE/ROIC分别是13.97%和10.3%。通过杜邦分析法(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拆解,可以看出企业ROE的构成及特点。近年来ROE保持了稳定,三项指标均保持了大概稳定。    总体来看,无论是行业还是公司本身,顺丰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标的,以后的快递不出意外的话基本就看顺丰和京东了。从业务来看,物流只是一个十分刚需的基础业务,它带来的流量是巨大的、不可限量的,未来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变现途径来实现。虽然最新的业绩预告,一季度暴雷,但是中长期来看顺丰的护城河还是比较深的,关注和同行业的价格战情况和产能释放情况。   顺丰比较典型的就是用固定资产追求规模,用管理效率压缩成本,今后利润的提升是规模叠加节约出来的成本,未来公司一方面扩张规模,一方面提高效率,再一次拓展经济件业务,能否保持盈利能力(价格战)和鄂州机场的进度是顺丰未来的两大看点,长期来看仍然值得持续关注。

圣洁甘孜立即打开

这场“国家试验”,四川凭什么撑起2万亿?



来源:城市进化论 吴林静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发布。目前,全国共有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是继重庆、广东及浙江之后,第四个公布具体推进方案的省份。

这个西部大省设定了一个发展目标: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

近年来,四川数字经济规模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四川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6万亿元。换言之,两年时间,四川数字经济规模需要增长0.4万亿,年均增速约11.8%。

底气何在?又如何实现?

“1号文件”

之所以四川发布这份《工作方案》,源于全国发展数字经济布局的一盘棋。

2017年、2019年、2020年,“数字经济”一词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提法从“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到“壮大数字经济”,再到“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当“十四五”规划建议出台,新增了“加快”二字,迫切感跃然纸上。实施领域也不仅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还要在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全面开花,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大着力点之一,也必然是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及占比 图表来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

国家对它的重视,并非停留在战略考量,战术实施上也在加速布局。

最重要的动作,莫过于划出试验区,由前期工作较深入、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代表性引领性较强的区域先行先试、创新探索。

2019年10月,河北省(雄安新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省市被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布局。当时,国家发改委表示,试验区的试验重点和工作方案,“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2021年1月1日,四川省政府以“川府发〔2021〕1号文”印发《工作方案》,给出方向指引和施工蓝图。

1月25日,四川召开解读发布会,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昕介绍,《工作方案》主要思路是以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驱动,以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融合为重点,以集聚高端人才和培育市场主体为引领,加快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公共服务、产业生态和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形成更多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试验成果,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初步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

相比部分数字经济先行省份,四川2万亿体量的目标,是浙江的一半(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万亿以上,占GDP比重超55%),是广东的三分之一(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6万亿,占GDP比重超过50%)。

四川经验

早在获批试验区之前,四川的数字经济建设工作就已启动。

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的“5”是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即四川一贯的优势产业,是地方重点发展的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后面加的“1”,正是数字经济。

按照官方说法,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就是要发挥这个“1”的撬动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数据来看,这两年四川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8年,四川数字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指数、数字消费力、大数据应用水平等指标都排名全国前列。

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4万亿元,增长15%左右,占GDP比重超过30%。

2020年前三季度,四川数字经济直接贡献增加值2699.8亿元、同比增长9.3%,预计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

之所以能沉淀出1.6万亿元规模,四川的经验是数字产业走出集聚发展的模式。

以新型显示为例,按照“龙头项目-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理念,四川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显示上下游企业,塑造“产品”制造全产业链,打造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产品+应用”产业集群,构建智能手机、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VR/AR等“产品+应用+服务”产业生态,最终在省内建成国内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配套”,其他产业也是同样的发展模式。

据四川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介绍,华为、京东、英特尔、微软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相继聚集四川,形成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终端制造环节、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其中不乏表现突出的“单打冠军”,比如:

军事电子装备整体实力居全国第一

网络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

大数据应用技术居全国第四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五

世界一半笔记本电脑芯片在四川封装测试

全球50%苹果平板电脑在四川生产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

全国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中心

中标工信部“工业软件协同攻关与体验推广中心”专项……

从数字经济全国版图来看,四川在内陆地区异军突起,积累了较强的产业实力和资源优势。



2019年我国部分省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比及增速 图表来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

打破“壁垒”

1.6万亿走得扎实,未来两年还需要挖掘0.4万亿的增量,从哪儿来?

杨昕介绍,下一步,四川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出6项具体任务——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社会,必须要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四川关于新基建建设的计划,在去年9月印发的《四川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中有更详细阐述。

四川提出,到2022年,新基建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5G基站总量达到12万个,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10万架,设备联网数量达到1000万台,建设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场景20个以上,打造车路协同示范线路3条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万个以上,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0个、产业技术创新设施600个以上。

四川推动新基建建设,不仅是5G、物联网等通信网络提档升级,还有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共享,以及探索卫星、6G等未来网络试验验证。

其中一些目标,相比广东、浙江、重庆三地的规划,亦不逊色。

四川发展数字经济的另一大方向,是以数字经济为支点,撬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些传统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消费、文旅产业。

其中,制造业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融合。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过去的实践,也让四川尝到了两化融合的“甜头”。比如引导长虹推进“5G+工业互联网”改造和平台建设,其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已超3200万;支持东方电气集团“大型高效发电装备数字化车间”投入使用,能源利用率提高56%;推进攀钢集团、积微物联与阿里云合作,建成全国首个“钢铁大脑”,试点生产线降损增效达1700万元。

据陈文涛介绍,近年来四川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年均增速居全国第二,2020年智能制造增速居全国第四。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已培育近4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白酒节点,上云企业数也超过20万。

四川也意识到,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而数据存在“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的问题。

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给出打破“数据壁垒”的“四川方案”,理应责无旁贷。

据悉,四川下一步将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推动政企合作,探索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创新应用,使数据要素资源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畅想未来,当数据不再返还难、共享难、积累难,四川的数字经济将迎来真正爆发的那一天。

这场“国家试验”,四川凭什么撑起2万亿?
来源:城市进化论 吴林静

近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发布。目前,全国共有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是继重庆、广东及浙江之后,第四个公布具体推进方案的省份。

这个西部大省设定了一个发展目标: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

近年来,四川数字经济规模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四川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6万亿元。换言之,两年时间,四川数字经济规模需要增长0.4万亿,年均增速约11.8%。

底气何在?又如何实现?

“1号文件”

之所以四川发布这份《工作方案》,源于全国发展数字经济布局的一盘棋。

2017年、2019年、2020年,“数字经济”一词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提法从“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到“壮大数字经济”,再到“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当“十四五”规划建议出台,新增了“加快”二字,迫切感跃然纸上。实施领域也不仅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还要在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全面开花,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大着力点之一,也必然是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对它的重视,并非停留在战略考量,战术实施上也在加速布局。

最重要的动作,莫过于划出试验区,由前期工作较深入、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代表性引领性较强的区域先行先试、创新探索。

2019年10月,河北省(雄安新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省市被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布局。当时,国家发改委表示,试验区的试验重点和工作方案,“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2021年1月1日,四川省政府以“川府发〔2021〕1号文”印发《工作方案》,给出方向指引和施工蓝图。

1月25日,四川召开解读发布会,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昕介绍,《工作方案》主要思路是以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驱动,以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融合为重点,以集聚高端人才和培育市场主体为引领,加快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公共服务、产业生态和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形成更多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试验成果,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初步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

相比部分数字经济先行省份,四川2万亿体量的目标,是浙江的一半(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万亿以上,占GDP比重超55%),是广东的三分之一(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6万亿,占GDP比重超过50%)。

四川经验

早在获批试验区之前,四川的数字经济建设工作就已启动。

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的“5”是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即四川一贯的优势产业,是地方重点发展的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后面加的“1”,正是数字经济。

按照官方说法,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就是要发挥这个“1”的撬动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从数据来看,这两年四川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8年,四川数字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指数、数字消费力、大数据应用水平等指标都排名全国前列。

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4万亿元,增长15%左右,占GDP比重超过30%。

2020年前三季度,四川数字经济直接贡献增加值2699.8亿元、同比增长9.3%,预计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

之所以能沉淀出1.6万亿元规模,四川的经验是数字产业走出集聚发展的模式。

以新型显示为例,按照“龙头项目-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理念,四川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显示上下游企业,塑造“产品”制造全产业链,打造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产品+应用”产业集群,构建智能手机、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VR/AR等“产品+应用+服务”产业生态,最终在省内建成国内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配套”,其他产业也是同样的发展模式。

据四川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介绍,华为、京东、英特尔、微软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相继聚集四川,形成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终端制造环节、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其中不乏表现突出的“单打冠军”,比如:

军事电子装备整体实力居全国第一
网络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
大数据应用技术居全国第四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五
世界一半笔记本电脑芯片在四川封装测试
全球50%苹果平板电脑在四川生产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
全国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中心
中标工信部“工业软件协同攻关与体验推广中心”专项……

从数字经济全国版图来看,四川在内陆地区异军突起,积累了较强的产业实力和资源优势。

打破“壁垒”

1.6万亿走得扎实,未来两年还需要挖掘0.4万亿的增量,从哪儿来?

杨昕介绍,下一步,四川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出6项具体任务——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社会,必须要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四川关于新基建建设的计划,在去年9月印发的《四川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中有更详细阐述。

四川提出,到2022年,新基建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5G基站总量达到12万个,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10万架,设备联网数量达到1000万台,建设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场景20个以上,打造车路协同示范线路3条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万个以上,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0个、产业技术创新设施600个以上。

四川推动新基建建设,不仅是5G、物联网等通信网络提档升级,还有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共享,以及探索卫星、6G等未来网络试验验证。

其中一些目标,相比广东、浙江、重庆三地的规划,亦不逊色。

四川发展数字经济的另一大方向,是以数字经济为支点,撬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些传统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消费、文旅产业。

其中,制造业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融合。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过去的实践,也让四川尝到了两化融合的“甜头”。比如引导长虹推进“5G+工业互联网”改造和平台建设,其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已超3200万;支持东方电气集团“大型高效发电装备数字化车间”投入使用,能源利用率提高56%;推进攀钢集团、积微物联与阿里云合作,建成全国首个“钢铁大脑”,试点生产线降损增效达1700万元。

据陈文涛介绍,近年来四川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年均增速居全国第二,2020年智能制造增速居全国第四。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已培育近4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白酒节点,上云企业数也超过20万。

四川也意识到,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而数据存在“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的问题。

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给出打破“数据壁垒”的“四川方案”,理应责无旁贷。

据悉,四川下一步将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推动政企合作,探索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创新应用,使数据要素资源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畅想未来,当数据不再返还难、共享难、积累难,四川的数字经济将迎来真正爆发的那一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思而已:当时当世,此时此刻,大事大势,隔得太近,看得不清,沉淀不够,杂质过多,利益攸关,纠缠瓜葛,为尊者讳,讳莫如深,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白羊座 ·白羊座是很贪图新鲜感的人,一旦你对他丧失了吸引力,他就忍不住接近更有意思的人,说不准心生情愫,爱上别人。· 金牛座 ·金牛座有时候也是会寂寞的,尤
  • 由于下跌给场外资金创造了机会,其实我们关注“跌出来的机会”这是很重要,不要等着涨了你才认为你自己逻辑是对的,跌了不认了。由于下跌给场外资金创造了机会,其实我们关
  • 凡事都有因,凡事都有属于它的故事,如果花时间弄清楚,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人生真正想要什么,无论是什么,你必须明白你得为之付出努力,不管你做什么,你要成为最努力的
  • 对待一件事情的时候,生活一切顺利,做事有专注力,不会半途而废,贵人出现在他们的身边,升职加薪的机会开始增加。在情感中,就会名利双收,就会给自己生起草一个基本的规
  • 有双宇电台,再苦的生活也不觉累了‍♀️;有双宇电台,再大的险阻也无所畏✌️;有双宇电台,再大的波折也不担忧,有双宇电台就是幸福,看不到双宇电台的每分每秒都是折磨
  • 旁边一只手默默挡开了些话筒,标志性的笑颜毫无顾忌地出现在镜头,客气道:“商场从来没有什么阴谋之说,大家都是凭着自己的手段和能力在做事,这位记者这么说似乎不太妥当
  • p4:美短银虎斑加白弟弟,生日2022年3月1号,有偿领养2800。⭐有偿领养布偶和美短⭐详情介绍布偶 繁育计划调整,所以打算给没有繁育过的八卦妹和福饼找有偿
  • 国庆day5吃烧烤遇见的猫猫他好漂亮 在公园球场遇见了一个很有氛围感很帅的弟弟[馋嘴]还看到了一个吹黑管的爷爷 好厉害!还有这个打快板的弟弟 他背的词让我背一个
  • [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双十
  • 再后来,我们开始在界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不到6岁的孩子在需要妈妈陪伴时,妈妈都以“妈妈需要工作,这是我的界限,你不能打扰我”为理由拒绝孩子的需求。再后来,
  • #SKZ0318ODDINARY##StrayKids0325出道四周年快乐# 【220215】 Dispatch更新 “欢迎来到SKZ巧克力工厂”|‘Str
  • 宝善堂,是好家乐道的一间文玩店,更是繁忙都市里的一方清凉地,在这里,喧嚣被香韵茶席隔断,心灵在温润茗味中释怀。虽然每天繁忙的生活一直在重复着,让你身心俱疲,生活
  • 下面让我们从营收来看看都哪些企业位列前茅吧:1、高通:创立于1985年,是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新者,在全球提供使用技术授权,覆盖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
  • 伽利略事件可以做类比(当今中国受教育的青少年是多么无耻,丑陋的群体不但压榨劳动人群,与旧时代地主穿一个裤裆,还打着早期革命者的旗号谋求私利!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
  • #日常[超话]# 还没走进去就感觉到了满满的复古感超级有感觉了饮品是会结合一些苏州特色取一些时令的美食真的很有创意了.【海盐枇杷】算是店铺招牌了,看很多人都点了
  • 在登上LCD全球宝座后,京东方正在OLED等更先进的显示产品上前进,其如此积极的申请专利,既是技术实力的象征,也是未来提高竞争力的保障。20220913周二中企
  • 剧本很长,我长话短说,我喜欢你,很久了顶峰相见并非泛滥文案,在我们之间,是共同的目标,是为未来的铺路,也是年少的浪漫。说实话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都是如此过着、
  • 河边柳树上,知了总是不厌其烦的叫着,裹了面筋或是桃胶的细竹竿慢慢伸上去,瞅准了乘其不备一下粘住,成功率远超百分之五十。但也往往不会有大收获,因为注意力很快就会转
  • ‍♂️本条并艾特一位好友,抽3人分别获得椰子杯杯、领带和耳机壳 时间真是个很没实在感的东西 为啥追星对我那么重要 它像一个刻度尺一样标记我的人生 每个阶段在想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