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爱情的本质就是满足潜意识的需求把能量投射到特定对象身上而让你反复体验小时候和父母相处的情感模式。

[心]那爱情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从世俗的角度传宗接代来说,它的意义是为了让我们体验爱本身,并且从一遍又一遍的循环模式里疗愈自己,使自己变得圆满。

[心]所以很多高僧和扬升大师是不需要爱情的,因为他们的自我是圆满的。。

[心]从世俗角度来说怎样的爱才是完美的呢?人类的爱情原型是双生火焰的神圣男性和神圣女性。他们代表无条件的爱。我们现在位于第一密度第三维度,在第二密度的一个灵魂在第一密度分裂成一阴一阳,12个化身,也就是6对双生火焰,(第一密度的灵往往不是一整个灵,而且灵魂碎片,越往上的密度灵魂越整,意识越纯粹,到了第三密度567维度一个超灵向第二密度投射12个灵魂)他们会经历一个6个谐波宇宙周期跟地球一起进化向上扬升到更高密度。进化的双生火焰就是人类爱情的典范,他们自性圆满,阴阳平衡。一个圆满的人就像阴阳鱼,阴阳是平衡的,现代人类由于负面编程,往往女性要么偏阴性能量,或者阳性太强,男性要么偏阳性能量,或阴性太强。阴性能量强的女人往往依赖性强,喜欢陪伴,依赖爱情;阳性能量强的男人往往过分自我,共情能力弱,忽视爱情。圆满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给出阴性能量,什么时候该给出阳性能量。不会过分依赖也不会过分自我。现在很多人婚姻体验感不好,原因就是自己失衡了,两性关系自然不会平衡。。不平衡就会被外在事物破坏。所以修行的过程也是阴阳平衡的过程。#身心灵##觉醒日记##疗愈##治愈系##修行##人生感悟##感情#

经上说 :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

少了善根或福德,
都不能成功往生,
你若不管,
不理它,

怎么会成功?

整个的佛法,
小乘之外,

凡是学佛的,
只要学大乘佛法,
就是以菩提为宗要。

「 菩提正道 」
这四个字,

是说发菩提大心执持名号,
是菩提行的正道,
不是小道。

「 菩提正道 」
是甚么东西呢?

「 菩提正道 」
名字叫 「 善根 」,

譬如种树要先扎住根,
不扎住根,
这棵树不能活。

学佛的人没有
「 菩提正道 」,

如树无根,
不能成功。

善根是往生的
「 亲因 」。

因是甚么呢?

凡事都离不开有因,
然后才结果。

往生西方就是结果,
结果以前得种因。

因有 「 亲因 」,
有 「 疏因 」,
亲因很密切,
很近,

这个 「 因 」 最要紧,

「 疏因 」 则是
「 远因 」。

《 阿弥陀经 》 上讲
「 善根 」 叫亲因。 ……

善根福德,
要怎么样具足呢?

「 唯以信愿执持名号 」。

修净土有三要,
三要是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怎么个用法呢?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

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菩萨心,
非菩萨没有这三个字。

当菩萨不是光做了好事就当菩萨,
内里得明心见性,
懂得心性,

外边做种种的功德,
救多少的人,
这两条缺一条就不能算菩萨。

无论是修持实相念佛、
观想念佛、
观像念佛或是持名念佛,

皆须发菩提心,
尤其是执持名号,
亦须发菩提大心,

这即是
「 菩提正道 」,
并非一般的小道,

是 「 善根 」、
是往生的 「 亲因 」。

「 亲因 」 相对于
「 远因 」
(「 疏因 」) 而言,

「 善根 」 即是
「 亲因 」,
亦是 「 菩提正道 」。

因此,
具足
「 善根 」 的做法是在
「 信愿行 」 三要里体现,

李炳南强调 :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

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菩萨心,
非菩萨没有这三个字。

可见求生极乐净土,
必得发菩提心。

但是,
令人遗憾的是,
曾几何时,
中国弥陀净土信仰的行者,

竟然有绝大部分不明事理,
认为只须念一句弥陀名号,
即可了生脱死,
至于古今之祖师大德等前贤,

苦口婆心地劝导发菩提心、
勤修 「 净业三福 」 等教诫,

乃至奋力修持,
证入空性以达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等等教法,
都充耳不闻,

实不知往生十方净土,
亦须从人间做起。

实际上,
一个志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他应是一位主体自觉的人,
在娑婆人间的种种,

对他必然具有积极、
正面的意义,

因此,
他对于弥陀信仰的超验觉受亦必在这人间的世俗中体悟。

进一层来说,
往生极乐国土的真实意义,
是为了将来能够摄受众生而求生彼国,
并非为了自求了脱生死而已。

可见,
在往生之前的一切作为须以关怀人间众生为要,

同时藉此积聚往生资粮,
往生净土方能有望。

如果往生极乐世界是修净行者自身的
「 终极关怀 」,

那么,
顺此推论,

这个
「 终极关怀 」
则须在此世呈显,

由此岸迈向彼岸的契机不在于放弃人间的种种事务,

而是更应积极地投入。

这种为众生的投入行为,
即是菩提心行。

如此说来,
菩提心亦是慈悲心。

无论凡心、
佛心,

「 心 」 的本体无异,
凡心即佛心;

但凡心跟佛心的差异在哪?

在于一是染污心,
一是清净心。

因而当凡心 ( 染污心 )
开始忆佛 ( 清净心 ) 时
便由染污转为清净。

由于凡心与佛心的本体无异,
即有相同的本体
( 心体 ),
因而能达到相同境地。

那么
「 佛心 」
( 清净心 )
指的是甚么?

《 观无量寿佛经 》说 :

「 诸佛心者,
大慈悲是,
以无缘慈,
摄诸众生。」

佛心即是慈悲心,
因慈悲心,

有缘或无缘众生,
同被摄取,
这是行菩萨道者所展现出来的菩提心。

足见,
慈悲心亦即菩提心,
此心能够令众生策励修行,

例如道宣
( 五九六 - 六六七 )说 :

「 三涂罪人若为能救?

若不能救众生,
何名慈悲?

既无慈悲,
菩提分法,
依何为本?」

没有慈悲心即无法生起菩提心,
而菩提心则是呈现慈悲心的另一面向。

四 、

近来听闻坊间的一些教法,
有人直以称念一句弥陀名号,

即可了生脱死之教说,
大张旗鼓。

这种教法颇能吸引信众,
原因在于娑婆极苦,
贪瞋痴三毒具足的众生,
无不沉浮于六道而不自在,

今天有人告知只要念佛,
乃至只要 「 信 」,
即可了生脱死,
一般信众无不趋之若鹜。

然而,
古代祖师大德在不同时机因缘所开设的方便说,

竟被用来成为究竟之义。

本来是 「 权 」 说,
却成了 「 实 」 义。

殊不知,
在忘失菩提心的情况下,
使得大部分念佛人被视为自私之人。

实则,
念佛行者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这个 「 发愿往生 」 的意涵,

除了有愿往之心,
尚有迴入娑婆度化众生之意。

一般误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去
「 享福 」、
「 享乐 」,

对念佛法门
( 净土法门 ) 而言,
是一大误解。

中国弥陀净土法门的倡始者昙鸾在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註 》

( 即一般所谓的
《 往生论註 》)

早已提出
「 往相迴向 」 及
「 还相迴向 」 的训示,

如将自己的修行功德迴向给自己跟他人,
愿共往生极乐净土,

则称为
「 往相迴向 」;

往生净土的念佛行者,
已成就方便力,

兴起大悲心,
返回娑婆世界,

济度一切有情众生,
共向佛道,

则称为
「 还相迴向 」。

在净土法门的教义里,
发愿往生极乐净土,
并将自己的念佛功德迴向给众生,

愿共同往生,
是一再被强调的修持要义。

另外,
在 《 观无量寿佛经 》 里
亦提到往生者,
须具备三种心,

其中一种即是
「 迴向发愿心 」,

足见,
「 发愿 」
是极重要的事,

且须配合
「 迴向 」,
才能成就净业。

这里的 「 迴向 」
即涵摄了甚深的菩提心行。

在传统的净土教说里,
如莲宗二祖善导
( 六一三 - 六八一 ) 的

《 往生礼赞偈 》云 :

「 愿共诸众生,
回愿往生无量寿国。」

王龙舒的
《 龙舒增广净土文 》亦云 :

「 愿同念佛人,
共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这里的
「 共生 」 极乐与
「 同生 」 极乐,
意思一样。

因而,
一般通用的迴向偈便如此云 :

「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在净土相关经论中使用
「 同生极乐国 」 的
情况很多。

此 「 同生 」 思想
具有大乘平等观,
如善导指出:

「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这可看出
「 同生 」 思想
须具有平等心、
发菩提心,

期待所有众生
「 同生极乐国 」。

这让我们反省到昙鸾的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註 》曾云 :

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

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
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但闻彼国土,
受乐无间,
为乐故愿生,
亦当不得往生也。

昙鸾强调没有发菩提心,
不可能往生彼佛国世界。

一般人听说
「 极乐 」,
便想说到那儿去享受无穷的快乐,

假若如此,
这种人是不可能往生,

因为没有发菩提心,
没有度众的大慈悲心。

我们在民间也常听到这样的错误见解,
说人死了之后,
期待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享福,

在这人间的苦痛、
无奈、
不幸,

皆可一笔勾消。

在台湾的丧葬礼仪已发展得很不错,
我曾有一位学生从事殡葬业的礼仪师工作,

他提到 :
「 我许多 『 客户 』 都会说,
自己的亲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享福了。」

这是民间常有的认知,
但这是个错误的认知。

事实上,
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不但没有,
还严重地误解净土法门的意涵,

印顺法师说 :
「 佛与净土,
是我们的师范,
理想世界;

但同时,
并非向外驰求,

而是内在德行的体现,
能达到与佛一样的究竟圆满。」

净土法门的真实意义是净化身心世界,
惟有如此,
才能充分体现净土法门的意义!

否则,
极乐净土不就成了自私鬼的天堂、
或是避难所了。

蕅益智旭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 中亦说 :

「 为度众生求生净土,
非为自身独出生死。

有此菩提弘愿,
方是往生正因,
不然纵令念佛菩萨,
与佛菩萨气分不相契合,
不能生净土也。」

这样的见解跟昙鸾所说的一致。

求生净土,
并不是只为了自己享乐,
而是须发
「 菩提弘愿 」,

这样才能与
「 佛菩萨气分相契合 」,
否则往生不了极乐世界。

修持净业的行者应特加注意,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

这个菩提心涵摄
「 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 」 的真实义。

往生西方净土是属于大乘法门;

大乘法门皆须建基于菩提心;

离开了菩提心,
即不成为大乘佛法。

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净土,
因此,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
都是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总之,
修持净土法门的行者,

不可没有悲心、
菩提心,

也不可缺乏广学一切法门,
成就一切智的宏愿。

不能不挺起胸膛、
坦荡迎接人生;

不能不去实地关怀身旁周遭的眷属,
乃至与自己有着息息相关的社会大众。

❤️ཨོ་རྒྱན་རིན་པོ་ཆེ་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我来到西藏,就是要弘扬佛法,使你们具足智慧修证圆满,成就持明不灭虹身,究竟成佛。因此,只要你们具足信心,精进修持,我自会在自性中予以导引,使你们如同我一般,圆满成证虹身。”—《莲师传》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不必为我为我歌唱》的故事里一个血淋淋的中年末危机摆在我的眼前,一身病,破裂的家庭关系,还有对发展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不满和身份越来越多的丢失。感谢时光,让我的未
  • #StrayKids周边[超话]# 啊真的无语住了 这位卖家是年后才发货所以我想着先给预留金 然后等她那边能寄了我再付完剩下的 她让我给个具体的时间 她自己都不
  • 来自微马跑团泾渭分队的跑友祝佩已有8年的“跑马”经验,她不但轻松完成了这次的拉卡任务,还邀请广大跑友春节期间,来高陵欢乐奔跑、欣赏美景,“这次城马线上赛办得很不
  • 2、结合前面所选择项目,论述本项目与企业/组织战略的关系。6、结合选定的项目,找出项目曾经或打算作出的一处范围变更,利用本章所学知识,论证如何对项目进行范围变更
  • 豊田 僕はありきたりな答えですけど、礼儀正しくて、笑顔でいつもいてくれる女性がすごく好き。思春期では様々な問題行動や身体的・精神的症状を示す子どもが少なくありま
  • 玻珠只是个喜欢看厕喜欢说垃圾话的温良萌萌[微笑]目前常玩的只有genshit,骂人一般是因为纱布厨子和狗策划不上升纸片人,大多数角色其实都是平常好感,无差只接受
  • 市面上很多产品设计应该都没有找女生来内测(这一点《看不见的女性》那本书也有列举调研数据证实),否则为啥这么多瓶子,罐头都拧不开,拉不开?它不仅与Marc Sad
  • 」兩人就會相見把一年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我也清楚的知道我一通電話,他一定會出現,這就是說不出來的好,好在我們看著彼此從毛頭小孩再到初入社會的新鮮人,在我接觸不到
  • 05佛教中第一批女尼诞生了阿难出来后和婆阇波提说了这八条戒律,夫人欣喜若狂,她说:阿难尊者,请告诉佛陀,就象一个孩子遇到期盼已久的糖果那样高兴和兴奋,只要允许我
  • 国内专门帮助乡村儿童提升阅读能力和有好书读的公益项目其实比较多的,比如担当者行动、毕业后图书室、满天星公益等等机构都有很好的项目,让无数乡村青少年受益。优质均衡
  • 因为大衣哥已经感到了危机,本来一家人的吃喝拉撒,都要靠大衣哥一人养活,如今儿子又刚刚娶了媳妇,家里面用钱的地方就更多了。大衣哥这样考虑也无可厚非,儿子和儿媳这
  • 6、你以为你没有热爱,其实是总在浅尝辄止,没有为你的喜欢花费时间,忘了热爱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精力和心血。挑选3条,坚持三个月执行和复盘,你就能超过80%的同龄人
  • 眼睛可以不是很大,但黑眼珠占比较大,在平常不刻意凹造型时候,不能是严重的下三白,眼神最好是有力量的,坚定有神的,并带着少年那份干净。 剩下的就不是什么硬性标准啦
  • 而且渐渐发现,自己的运气变得莫名其妙地好,虽然你并没有去如何追求强大的超能力,但【好运气】这样罕见的能力却是在你身上觉醒了,甚至连你周边的人也会获得好运的提升,
  • 期待中国和济州的空中航线早日重开,大批中国游客在济州度过愉快的旅行时光,双方各领域各层次人文交流和经贸交流更加活跃。 确实想了这么多 看起来剧情真的似乎不重要了
  • 试听: 2. 对于 Honeymoun 曾经指出“2017 年发行专辑《Lust for Life》一共录制了 129 首歌”这其实指的是同名曲的音轨数。已泄
  • (二)比如说:刷朋友圈忽然间看到你也会查事,正好有问题,想找一个大神给查一下,又或者说,之前找人查过,还处在迷茫当中,正好看到你发的文章和自己有很多相似之处,就
  • 该如何形容呢,最戳我的两个画面,第一张图里的他,明明是少年之体,那双眼却是沉淀了岁月、收敛了杀伐。第二张图他眼里的疲惫与一丝茫然,让我特么真的真的好想给他一个盛
  • 但真正有趣的是,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古代混凝土混合物中石灰碎屑的存在是偶然的——这是混合水平不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结果。该研究发现,一座2050年前的罗马陵墓
  • 这些活动涵盖文化展演、文旅活动、文旅消费、景区活动、体育活动、图书馆活动、博物馆活动等7个门类,让您逛展览、品美食、观美景、体验民俗等,深度体验洛阳“全国沉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