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的杭州楼市:仅有1.17万㎡的成交量,跌幅近75%!】不知道为什么,关于现在土地流拍的问题,很多房产专家都认为土地流拍之后,房价必然上涨。

他们的逻辑是:土地流拍,意味着未来供地供应量减少,从而房价上涨。

那么,真相真的和他们说的是一样的?

只能说,当一个房产专家从事卖房以后,他的离场就已经不可能公立了,尤其是当他的业务越做越大的时候,从属性来讲,就已经不可能以公立的心态多谈论这些问题的。

小龙虾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现在高喊土地流拍,房价要大涨的房产专家,你翻看他们去年3、4月份首轮集中供地的时候,他们同样是在高喊房价要大涨,当时他们的理由是土拍太热了。

那么大家对比一看以后就会发现,同样的一个人,在去年首轮集中供地的时候,高喊土拍太热,房价要大涨;

在第二轮集中供地的时候,高喊土拍太冷,房价要上涨,土拍热了;土拍冷了,怎么房价都要上涨?

要知道,互联网还是有记忆的,随便翻一下知道了。

事实上,现在的土拍已经是一个博弈的地方,并不只是一个很单纯的卖地买地的市场。

现在高层很明显,是希望地方上不要对土地财政依赖太深,想要让地方上认真的发展实业,关于这点,大家应该都是认同的吧?

就是高层希望地方上认为发展实业,不要炒房。

那么高层希望地方上发展实业,但是地方上却老是阴奉阳违的,不愿意发展实业,因为发展实业就像我们创业一样,风险太高了,而且周期性太长,有的地方头头一个任期还没完,就被调走了。

而发展实业一般至少3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而炒房的话,半年就能看到GDP明显起来了,所以地方上都不太喜欢发展实业和来钱快,事又少的房地产相比,发展实业明显太累了。

所以,地方上一直积极性都不高。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高层怎么办,只能通过别的一些方式来给地方上施压,去倒逼他们认真发展实业,走实体的路子。

02、仅有1.17万㎡的成交量,跌幅近75%
根据中指院的数据统计:今年的五一期间,杭州楼市仅有1.17万㎡的成交量,同比去年4.69万㎡的成交量,跌幅近75%。

大数据显示,30天内降价的房源接近10452套,涨价的房源只有763套,涨跌超过13:1。

可大量降价房源的背后,却没有换来应有的成交量:刚刚过去的4月份,杭州仅成交了3900余套二手房。

按照杭州有4.2万名备案经纪人来算,平均10-11个人才能卖出一套房子。

路过杜文路口时,偶然发现一个十字路口,竟然挤着三家中介门店,仿佛写满了楼市繁荣时的美好景象。

可在疫情和行情的双重打压之下,现在有的中介门店现在只剩下了一个人:半数的人转行了,另一部分的人还被封在小区里。

事实上,惨淡的还不止这一个门店:根据房管局披露的信息,某中介门店在近期一共离职了15名中介,相当于走了好几波人;

除此之外,还有某中介门店因经营困难,拖欠了30来万的房租......

对于普通人来讲,二手房市场上那些纷繁复杂的数据,有可能都是陷阱。

我们既要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假成交截图诱多,又要防止装作很公正,喜欢用做低的网签数据唱空吸一波流量的做法。

真的好难啊。

这个时候,又一次要提醒大家,当你数据不全的时候,千万不要相信数据。不全的数据,等于没有数据。

因此,我们只要看政策。对的,楼市从来都是个政策市。那么看政策导向,往往比市场数据有效。

市场数据反映的是当下,你觉得正确的,可能下一个月就变天了。但政策是有个滞后性的。你看到了政策,等于看到了底牌。

按着政策导向走,你才能先人一步。

二手房市场一旦热了,一二手倒挂差价就更确定了。同时,卖出二手房的房票又会投入到一手市场,那么一手市场就变得更难摇了。

这个趋势推论并不难。如果一手市场更热了,好的楼盘触发限售锁住越多,短期内的供应预期就越少,那么就会进一步激发二手市场的购买力。

所以,无论你是买二手,还是摇一手,其实根源都在于这个市场会不会变得更热。

而从目前高层的政策、地方的政策和市场情绪的变化来看,尽管现在不能算很热,但明显是在升温中。

如果我们不能抓住当下市场情绪仍不算高涨,价格仍处于低谷的时间段,完成置换和资产配置,一旦低谷过去,后面的路就越走越窄了。

你会发觉,房东们不再好商量了,好的房子惜售了,一手房变得更难摇了。

如果房价适度的上涨,涨幅在可控的范围那种,那么对于消费来说,的确是能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但这个也是有限制的,房价适度的上涨,对消费有用,但是当房价大涨,尤其是像我们国内这种房价五年翻三倍,房价涨幅300%的这种涨法,消费就直接被积压到了。

收入增速要和房价增速相匹配才行,如果两者一个跑的太快,一个都没跑,那就成了长短腿,很容易就摔跤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年轻人月收入5000,房贷2000,他一个月还能剩4千开销,后面年轻人工资涨到7000了,但是房贷却成了6000,他一个月就剩1千了,还怎么消费呢。

03、城市没有变,变的只是大家的舆论而已
在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时候,各种好听的声音都会出现的;当房价下跌的时候,各种负面的消息,也都会出现。

现在人们对一个城市的信心,很多都是寄托在了房价上了。这就是典型的暴发户心态,我们不自豪我们的科技,我们自豪我们的房价。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2020年深圳房价大涨的时候,各种吹深圳吊打北京、上海,2021年深圳房价下跌的时候,各种人才流失论。

2016年郑州房价比西安房价早涨一年,所以2016年郑州房价大涨,西安房价还没动静,那个时候网上各种说郑州发展的怎么好,西安不行了等等的。后来西安房价大涨,郑州房价下跌,又成了西安发展的各种好,郑州发展的不行了。

实际上这些城市变了吗?一个城市的产业能在一年之内发生多大的变化?一个城市的有钱人能在一年内都跑走吗?

城市没有变,变的只是大家的舆论而已。

这一轮国内楼市不景气,除了当下互联网、房地产、教培等行业收入锐减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那就是那些东部发达城市的体制内降薪,也影响了很多人的购房计划。

全国除了上海、北京以外,其他的城市里面,只要是两个正式工作的人,加在一起,在当地买一个中等以上的房子,问题就不大。

比如说南京,南京现在一套差不多的房子,中等以上的,需要400多万,一个南京正式工作的人,工资差不多在20万到30万之间,取个中间值,25万,两个人正式工作的人,加起来就是50万。

这50万,可是旱涝保收的50万,再加上有着高额的公积金,有可能他们2个人光靠公积金,就能覆盖房贷了,所以那些正式工作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房价一般也不低。

但是现在行情不同了,正式工作的收入也开始调整了,尤其是东部发达城市的,多少都降了一些,这些人的工资一降,对他们买房的信心,也影响很大的。

另一方面,其实现在是泡沫经济发展的太快,实体经济没有跟上来,导致人们必须要付出高强度的劳动之后,才能勉强生活。

大家不想那么累,但是不那么累,又无法负担具体的生活。

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就是当下全国房价那么高,人如果不拼命的付出高强度的劳动,根本买不起房,人们不想那么累,不想996福报,但不996福报的话,收入就会下降,收入一下降,就买不起房了。

泡沫经济走的太快了,大家都很累,诉求得不到满足,压抑的很。

可以说,这一轮楼市调控,当全国那些主要城市,二手房房价和新房房价之间没有倒挂,恢复到了正常的时候,也就是二手房房价普遍低于当地新房房价20%左右的时候,这轮楼市的底,差不多才算是到位了。

现在楼市里面,还有很多的城市,虽然房子卖不出去了,新房也卖不动,但是房东就是不降价,二手房房价依旧比新房房价还要高,这就是一个畸形的市场。

新房的成本越来越高,对建筑标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但是新房房价却没有二手房房价高,再加上楼龄老化等等的负面作用,二手房房价应该要比新房房价低才对。

等什么时候二手房房价比新房房价低了,差不多调控就算结束了。

04、总结
经过这段时间观察,小龙虾发现现在国内楼市真的有很多城市的房价都下跌了,虽然说这些城市房价下跌的城市,和2020年房价低点相比,依旧算是高位。

但是也有一些人,是的确买在了房价高点,而且根据目前的楼市情况来看,这些人有可能真的是买在了近几年来的房价高点了。

如果说买房不小心买在了房价高点,我觉得还是要把自己的这个心态给放端正,你就要想,自己是刚需购房者,这个房子是买来自己住的,不是用来投资的,房价涨跌无所谓。

虽然说这么安慰自己,的确是有些比较鸡汤了,但是你房子都已经买了,你还能怎么样?

尤其是看到一些女粉丝,压力非常大,因为当时要买房的意见是她提出来的,所以现在房价下跌了,尤其是家里还贷款买房了,一家人都有些指责她,让她压力很大。

女性因为天生比男性更容易缺乏安全感,所以对房子、车子这种能看的到,摸得到的东西有着天然的喜欢,而男性则比较喜欢冒险、爱幻想,所以男性炒股的比例,又超过了女性。

只是现在楼市的这个大环境的确不好,或者说以前的房价的确是涨的太狠了,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大家的实际收入,所以现在只是稍微一调整,然后大家都很难接受。

关于以后一线城市的房子,我劝大家还是冷静一些,就算一线城市的房价,从6万跌到了3万,大部分人依旧买不起。

原因很简单:

一、现在大家的主要财富,都在房产上,存款并不多。如果说一线城市房价从6万跌到了3万,二线城市的房价要跌多少,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要跌多少。

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上海要是从6万跌到了3万,而南京还是3万,你觉得大家会去南京买还是上海买,上海房价跌到3万,南京房价估计要跌到1.5万,所以一线城市房价一跌,后面城市房价都会跌的。

原本的房子卖不掉,想要在一线城市买房,依旧是很难的。

二、房价如果真跌那么多,收入在短期内肯定会锐减,各行各业都会,这个躲不掉的,你想想,一线城市房价跌了。

你的收入也减少了,买房依旧不会容易的。

现在关于这个买房,上面是想要让大家从过去的那种看不到买房的希望,给变成有买房的希望,但却依旧不容易。

所以少年们还多努力工作,多存点钱,等机会。

一季度券商业绩告急!27家公布一季报23家滑坡 7家亏损海通自营亏26亿
随着一季报披露工作渐入尾声,券商今年业绩“开门黑”已是板上钉钉。4月28日晚间,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大型券商在内13家券商以及控股券商的华创安阳交出“成绩单”。虽没有再增加亏损券商,却越来越多券商加入业绩惨淡的阵列中来。近期券商板块股价已全面承压,昨日中国结算最新公布的交易过户费,或给今日股价带来些许强心作用。

截至目前,包括华创证券、江海证券、湘财证券在内共27家券商披露了一季度业绩,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的券商已多达2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的已多达23家。这意味着,上市券商中已有超过半数券商一季度业绩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券商仅有中信建投、第一创业、湘财证券、太平洋等4家,归母利润同比增长的券商仅中信证券、第一创业、太平洋等3家。头部券商无一家实现双赢,券商格局出现细微分化。

image

图为截至4月28日券商2022年一季度业绩情况,湘财股份及华创安阳未披露单独证券公司情况,但主要来源于旗下证券公司

目前,已出现亏损的券商累计达到7家,分别是西部证券、湘财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华西证券、东北证券和江海证券。

券商业绩普遍承压,与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出现“滑铁卢”有关。包括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东北证券、华西证券等在内共14家券商自营业务(采用“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式计算)出现亏损,其中,海通证券自营亏损高达26.29亿元。

此外,还有14家券商因市场行情的影响,经纪业务不及预期,例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等传统经纪券商,一季度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至少1.5亿元以上。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2022年资本市场景气度边际回落,预计上市券商2022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7%、净利润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23%。业务方面,申万宏源分析师称,自营业务是券商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的胜负手,预计权益自营占比低的龙头券商业绩占优。

29日晚间,所有上市券商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将出齐,将可更加全面观察行业变化。

山雨欲来风满楼。因业绩告急,叠加市场整体持续调整,证券板块早已风声鹤唳。Wind数据显示,自4月24日招商证券披露券业首份正式一季报后的4个交易日内(4月25日至28日),券商A股跌势明显,除了东方证券因正在配股避开、东方财富因此前暴跌正在修复而微涨0.95%,申万Ⅱ级48只券商股全部下跌。

红塔证券、南京证券、华安证券、华林证券等超跌券商更是在4月28日晚间相继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提振投资信心。上述券商均表示公司日常经营情况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近日,包括卖方机构研究员、资深市场投资人士以及券业从业人员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均坦言,业绩普遍下滑离不开2021年同期可比基数偏高这一因素,券商业绩的转机或在二季度到来。但即将结束的4月份,显然无任何改观,甚至可能比一季度更为糟糕。

东北、华西、西南、湘财、国元、西部证券脱队明显

根据目前披露的一季报情况,在营业收入下滑的22家券商中,西南证券、海通证券、华西证券、财通证券、国金证券、东北证券、招商证券、国海证券、国元证券、光大证券等10家券商减少幅度均超过了34%。其中,西南证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4.81%,海通证券同比减少63.09%。

相较于2021年的高光时刻,券商盈利能力滑坡,撇去第一创业的另类涨幅,26家券商净利润增幅均值为负,东北证券、华西证券、西南证券、湘财证券、国元证券、西部证券等7家券商净利润同比更是减少超过100%。

头部券商中,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也未鼓舞士气,海通证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头部中最大。目前来看,唯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尚能一战。

第一创业、太平洋是目前一季度成绩的“黑马”。而第一创业净利润同比飙升超4倍的原因是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基数低,太平洋“营利双增”的原因与第一创业相似。

海通证券带头,20家券商自营比惨

营业收入、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是直观感受今年一季度券商成绩的方式,而具体到业务层面,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双双滑坡才是它们真正受伤的原因,而犹如“双刃剑”一般的自营业务俨然成为今年券商一季度成绩增长的最大掣肘。

image

图为截至4月28日2022年一季度券商自营业务情况一览

自2017年后,涵盖权益/债券投资、衍生品交易等内容的自营业务逐渐成为券商第一大占比的业务,并不逊色于经纪业务,有多年保持营收贡献度第一的位置,如2018年自营业务的业绩贡献度为27.2%,2019年则升至33.4%。

不过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经历了恶劣的“倒春寒”天气,而“看天吃饭”的券商受此影响,投资收益大打折扣,自营业务“不忍直视”,明显拖累整体业绩表现。截至目前,共有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东北证券、华西证券、西南证券、东兴证券、国金证券、国海证券、光大证券、第一创业、南京证券、浙商证券等14家券商自营业务在一季度出现亏损。其中,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中泰证券亏损明显,分别亏了26.29亿元、7.17元、6.92亿元。

相比于2021年来看,自营业务今年给券商带来的贡献程度还是杯水车薪。已有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中泰证券、东北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国金证券、中信建投、财通证券、中信证券、东兴证券、华西证券、国海证券、浙商证券、西部证券、方正证券、财达证券、山西证券、华林证券、南京证券等20家券商2022年一季度自营业务收入较同期出现减少。也就是说,已有近一半上市券商今年一季度业绩被自营业务所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头部券商,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并没有做起表率。海通证券自营收入亏损26.29亿元,同比减少了55.05亿元。招商证券2022年一季度自营收入仅有1.76亿元,同比下降90.35%,较大幅度地拉低了整体的业绩表现。

目前,唯有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以及中信建投自营业务扛起了大旗,分别实现33.51亿元与6.31亿元的收入,也有太平洋、中银证券、第一创业、光大证券等四家券商自营收入较去年出现了正增长。而像方正证券、财达证券、山西证券、华林证券、南京证券等券商,从降幅程度偏低来看,自营业务表现尚可。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券商在一季报中开门见山的“直言”,今年一季度业绩情况不及预期是受自营所累。财达证券表示,公司因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及持仓证券公允价值下降,所以营业收入出现同步下滑,再叠加上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较大金额转回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下滑。

西南证券表示,公司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53亿元,原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浮亏增加”,同时投资收益同比减少91.1%至0.54亿元;哈投股份表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与江海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同比减少有关;国元证券指出,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系证券市场调整幅度较大,公司自营证券投资业务中权益性投资产生较大浮动亏损所致。

为何上述券商中,有的券商在一季度如此极端行情下还能踏破千重浪?中邮证券非银分析师王泽军分析称,在今年市场震荡下行的大背景下,不同公司的投研能力高低将直接反映在自营业务收入的表现差异上。另外,头部券商的衍生品业务能力较中小型券商更强,在抗风险波动方面及结构性行情下的盈利能力更强。

财联社记者也从几家今年自营业务表现尚可的券商处了解到,确实与公司衍生品业务表现有关。

南京、光大、方正多家券商经纪业务更大拖累

不难发现,从自营角度的预判,分析师的观点俨然属实,自营确实成为拖累券商业绩的关键因素,但也有不少分析师指出,作为券商的传统业务,经纪业务的表现也因市场行情的诡谲而拖累券商的一季度业绩。

image

图为截至4月29日2022年一季度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一览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披露一季报的券商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出现同比下滑的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国金证券、南京证券、东兴证券、中银证券、

华西证券、西部证券太平洋、财达证券、第一创业、海通证券、国元证券等15家,也就是说,同自营业务相似,目前已有三成上市券商经纪业务不及预期。

其中,南京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招商证券、国金证券、东兴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较同期下滑超过10%。而经纪业务传统大户的浙商证券则以21%的增幅首站C位。

据财联社记者今年一季度多次报道,2022年一季度,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收入承压,此外,尽管日均股基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但佣金率仍延续着近年来的下滑趋势。

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表示,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券商经纪业务在今年一季度可能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收入承压;二是尽管一季度日均股基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但佣金率仍延续近年来的下滑趋势,因此经纪业务收入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而中原证券非银分析师张洋预计4月行业经纪业务将再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股价“缴械投降”,散户跑,基金来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尽管券商一季报并非“全军覆没”,也有像第一创业这样的抢眼存在,但传导至二级市场,在整体行情诡谲的背景下,券商股基本“缴械投降”,板块估值承压。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4月24日招商证券披露券业首份正式一季报后的四个交易日内(4月25日至4月28日),申万Ⅱ级47只券商股(除去配股停牌的东方证券),江海证券母公司哈投股份以21.34%的跌幅领跌,国元证券、南京证券、东北证券、华林证券、湘财股份、华西证券、红塔证券紧随其后,跌幅均超过18%。48只券商股平均跌幅达到11.84%,并且有20只券商股跌幅超过均值,占比近五成。

拉长时间线,从一季度整体情况来看,仅有华林证券实现了上涨。与此同时,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不少散户纷纷逃离,在已披露一季报的券商股中,共有22只券商股的在册股东数出现了减少,反观有超过15只券商股被基金加仓,例如中银证券、华安证券等。

作为市场“风向标”,证券板块走势备受投资商关注。就证券板块下一步走势,中邮证券在日前研报中指出,预计今年证券业一季度业绩将整体承压,或出现业绩分化的局面。若市场开始修复上行,则有望提振整体券商板块。

【2022将首迎“房子贬值潮”?买房或更容易?3个“坏消息”需面对】4月2日,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发文称:当前房地产形势的不景气程度超过2008年,为过去20年之最。

对此,我们颇为赞同。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确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真实数据最有说服力,四组数据管中窥豹:第一、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百强房企业绩规模近乎“腰斩”,3月30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跌幅扩至47%。这意味着房子确实不好卖了;

第二,1-2月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分别下降42.3%和下降26.7%,分别较2021年全年下滑26.8%和29.5%;1-2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较去年同比下降62.7%。另中客财经4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Q1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57%。进入2022年,楼市寒意不仅未散,还进一步传导到了土地市场;

第三,抛开国企、央企开发商不谈,民营房企50强中有30家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市场债务违约,以及供应商的商票无法兑付等。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预测,3个月后,民营房企中90%以上都会出现债务违约,因为7、8月份是今年的偿债高峰期;

第四,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均价为9522元/平米,同比跌幅为10.3%,开发投资增速跌至0.7%。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8%,销售额同比下降22.7%,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下降超10%。

众所周知,2021年6月份之前,楼市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彼时深圳、杭州、南京等地,还曾出现“万人抢房”的疯狂之举。之所以在去年下半年出现巨大变化,主要是三方面原因:1、短期政策收紧,尤其是金融政策收紧,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管理、预售资金监管收严等措施接连祭出,是直接导致房地产市场进入“冰河期”的根本原因;

2、疫情反复,封封停停,工地复工难、售楼处销售难、购房者买房意愿低,叠加经济收入大幅下降,很多购房者更是暂停或延后了购房打算;

3、过去一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行情差,购房者都看在眼里,叠加“买涨不买跌”思想深入人心,很多人都默默“放弃”了买房,捂紧钱包,作壁上观。

看到这里,我们想起之前网络上流传的一句名言,“今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用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再恰当不过了。

房地产不景气,会造成什么结果?洞鉴财经社的专家表示,2022年将首迎“房子贬值潮”,“贬值潮”是建立在开发商降价促销拉动回款和二手房东加速卖房套现离场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当前阶段,这两点都已经发生了。开发商降价促销方面:全国房价行情网站统计显示,2022一季度,百强房企中,销售均价环比下跌的有67家,开发商降价的幅度从700-5000元/平不等;

二手房抛售潮方面:3月份,百强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其中有28个城市单月增幅不低于15%。有11个中心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0万套。另外,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70个典型城市中二手房下跌的城市数量有55个,其中有28个城市的二手房成交价格跌回了2年前。这意味着,“房子贬值潮”已经开始成真了。

房地产关联着上下游近百个行业,直接和间接对经济产生20%的贡献率。今年以来,我们看到,各大城市开始使劲浑身解数“救楼市”。3月30日,新浪财经发文称,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超6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稳楼市的政策超过70次。仅3月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接近50次,主要政策内容以各种商业贷款、公积金、人才购房补贴为主。

此外,2月24日,王蒙徽再次重申“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不变”。不仅如此,3月份,央行、银保监会等更是多次表态,“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尤其是央行释放了货币政策积极信号。

房地产出现了严重问题,各大城市出台“纾困政策”,无可厚非,因为这符合国家“因城施策”的定调,更是“稳楼市”之举。但即便如此,楼市短期也难以恢复到2021年6月之前的市场水平。

不过,当前时期,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却是利好,准确地说是,2022年买房或更容易。这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房价确实跌了,郑州、哈尔滨、大连、沈阳、南昌等省会城市、中心城市,房价也出现了明显下降,买房成本降低了;其二,商业银行房贷利率普遍下调了,100个城市中有83个下调,3月底,首套房商贷利率均值为5.5%,以购买100万的房子计算,贷款30年,每月可以少还250元左右。此外,目前不少城市都支持首付20%;其三,新房市场,开发商为了成交,不惜采取降价方式,部分城市还推出了买房送车位。二手房市场降价的力度也不小,在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二手房降价的力度甚至超过了15%,房东直降500万卖房的新闻比比皆是,这意味着买房“捡漏”的机会出现了,买房确实更容易了。

3月28日,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易宪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月以来,多地陆续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包括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房贷利率下调等,结果仍然无法刺激楼市,归根结底是因为老百姓根本没兴趣买房了。”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虽然当下国人买房的意愿不高,但积极性其实相比去年三四季度已经有明显回升了。3月30日,央行公布的报告显示:未来三个月17.9%居民打算购房,且预期房价“下降”的比例由上季度的15.2%,下降到14.4%了。这意味着,近期楼市频频“吹暖风”,确实开始起作用了。

2022年买房,有3个“坏消息”需面对

综上,2022年在开发商降价促销、投资炒房客加速套现离场的背景下,买房人迎来了“购房窗口期”。尤其是信贷政策宽松,以及贷款政策向刚需倾斜,更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基于此,2022年对于真正有需求的买房人来说,确实是利好。不过在房产专家刘博看来,2022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买房人或不得不面对3个“坏消息”,对此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一,买房后,开发商就降价促销,房产被动“贬值缩水”。

事实上,近两年这种情况很多人早已司空见惯了。笔者身边就有真实案例,笔者的朋友小张去年8月份购买的期房,购买时总价156万,单价16000元/平,但是今年2月份开发商选择降价促销,不过不是明目张胆降价,而是以工抵房的名义,降价后单价为14500元/平。这么算下来,笔者的朋友买房半年后房产就“贬值”了近15万;

二,购买的房子可能出现开发建设、装修标准降低情况,直白点说就是偷工减料导致的“货不对板”等质量问题。

受融资政策收紧影响,2021年以来,开发商的日子普遍都不好过,尤其是民营房企融资额降幅高达60%以上。叠加销售回款不畅,还债期满,很多企业都出现了债务违约。为了“自救”,开发商一边在降价促销卖房,另一边也在明目张胆“压成本”。说白了就是,偷工减料。最常见的做法是,降低装修标准,配套设施以次充好等;

三,延期交付,最坏的情况是楼盘烂尾,买房人“钱房两空”。

2021年10月以来,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保交楼”、“维护购房者的切身利益”,但市场上烂尾楼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烂尾楼,说白了就是开发商无力继续投资建设,有些会停工1-2年,有些可能长期停工。对于掏空“6个钱包”买房的普通刚需来说,这是无法承受的巨大代价。我们不希望任何人买到烂尾楼,但平心而论,如今的楼市大环境下,开发商债务违约频发,资不抵债的也很多见,这意味着购买到烂尾楼的概率仍然不小。

综上,我们建议大家,2022年买房,要睁大眼睛,多做功课,对于资金链出现问题的项目,对于出现债务违约的开发商,坚决要绕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5、酒吧过后的被逼问,然后表白,把我一个不是女友粉的粉都差点变成女友粉~另外,我觉得片中开始显露女主一家关系不寻常的地方也在这个场景,接女主的保镖对女主说的是:
  • 悄逝的一月在无数个拼命加班的日日夜夜里结束不知道在追赶些什么只是在很努力很用心一件极其平凡的工作裹挟着平凡人的小骄傲虽然不能万事完美虽然不知道有多少真心被感知到
  • ①司法亲子鉴定中心机构可以做亲子鉴定,司法亲子鉴定必须在有司法鉴定许可证的机构做。①司法亲子鉴定中心机构可以做亲子鉴定,司法亲子鉴定必须在有司法鉴定许可证的机构
  • 贱货[允悲][允悲]狗东西该和你担一起下地狱了#任嘉伦[超话]# 感谢时光,让我恰好遇见你。是你让我有幸成为一个小小的嘉人,也是你让不追星的我开始追星,开始追
  • 所以最后就是......这是客栈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问张杰:会不会把财产交给爱人时张杰的回答,另外他还补充说到:从内心来讲,他所有东西,都希望给到自己的老婆,会非常
  • #抗震救灾希望同行#【浙江共青团第一批款物已拨往甘肃地震灾区】12月20日晚,由@浙江团省委 @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筹集的100件加厚羽绒服紧急配送至甘肃地
  • #sky光遇黑市[超话]# ️——现在可上 人在秒回 小宝租号租鸟租安官嘟嘟 ૮꒰ ˃̵͈᷄ ˂̵͈᷅ ꒱ა!![给你小心心]部分号新季节已毕业 三全鸟/安官
  • 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感觉”能找回来,就出门找肉去[融化] 鼓起勇气问卖青菜的大妈有没有看到一袋牛肉…大妈的眼神让我更自闭了“谁会来青菜摊问有没有牛肉啊!如果有比
  •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类型的漫画书,不妨来读一读这本《阿巳与小铃铛1》相信你也会被它深深吸引。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精致的汉服和配饰,在漫画中被描绘得如此生动,让人仿佛
  • (^v^) p4:再吃一个打边炉,这个牛腩炖得超烂,不错不错~p5:超爱我的老爸老妈老哥老闺蜜愿望就是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幸福快乐!p6-p9:昨晚终于完
  • 咱动作跟军训一样整齐( )他这个胸啊这个腿啊这个臀啊确实会让刘师傅也羡慕呢[喵喵]​lolo感觉今天状态没有很好,刚开始有种没开嗓的感觉,但中央空调,逢人就吻手
  • 但旭旭的憋笑,已经从刚开始的强压硬吞下去导致表情变形,发展进化到现在的嘴角微微一抿露点笑意再散开,这样演更自然,也更表现出陆光的面冷心热啦时光两人最后依偎在沙发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以闪亮之名[超话]#所以,这个裙子是谁做的呢,能不能对一下花,看起来也不是技术障碍啊,明明有一个是对上的,你不要后裙门了吗?哎 柏源这样还是好看的 新卡面就真
  • ·“日喀则”是通往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城,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天空之城”在这片雪域高原上,有印象中的西藏之景,也有未闻的深邃秘境。太岁殷元帅宝诰志
  • 给他痛的哇哇大哭...还模糊记得,大人们一边哄着他,一边还不忘夸我两句:“莽的就像个土匪啊...不愧老孟家的好大儿...” [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回忆
  • 转眼第二天到了,诗人见到了另一番景象:天明以后独行在烟云迷茫的深山中,不择路径,任意行走。这几句把诗人怡然自得的闲情逸致描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也
  • [允悲]行吧孩子,别说了,妈妈有点害怕,哈哈哈哈哈哈想想自己也确实太傻了,30还那么相信人,是我自己的失败。他说是的,像妈妈说的天堂一样美,但是那些小人人,都是
  • NO.3  辰龙属龙人事事如意的一天,工作能力强,思绪也很活跃,经手的事情基本让他人找不到错误,这也让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并补充道:“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未来
  • ”_云畔裴子邈   裴子邈眼底泛,或许是酒催发,又或许是他陷入了自己的梦。_云畔裴子邈   事后他亦觉得有愧于我,可他还是没能忍心让槐娘喝下避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