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天台宗第十八代祖师临海市东掖山白莲讲寺神照本如大师略传

神照本如大师(981或982年~1050或1051年),族姓林氏,乃四明句章(今宁波慈溪)人。
初受业剃度于本郡国宁寺(今宁波鄞州区国宁寺),后依止天台宗十七祖四明知礼法智大师座下,为知礼大师座下三位最出色弟子之一,修为高深,敏慧博知,不仅广受世人称颂,也普受同门的尊重。《佛祖统纪·本如传》赞其“初依法智,于千众中,有少俊声,史典词翰有法则,为世所爱。”
据《释门正统》所载,本如大师初依止知礼大师时,曾向知礼大师“请益经王义”,知礼大师回答说:“为我作三年监院,却向汝道。”本如大师即谨遵知礼大师旨意,勤勤恳恳履行职责,一心一意服务常住。
待三年期满,又向其师请益,其时知礼大师厉声一喝,复呼云:本如。师豁然有悟,即说颂曰:“处处逢归路,头头复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知礼大师直下印可说:“向来若为汝说,岂有今日?”
本如大师虽是天台宗僧人,属于教下,然考本如大师悟道的经历,则其悟处实与禅宗门下,别无二致,这完全可以从他的这首悟道偈中看得出来。

北宋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 年),遵式大师应杭州刺史薛颜之命,入主灵山精庐(古天竺寺)。不久灵山忏讲不绝,法务繁忙,四远来归的繁荣境况,使他再无暇旁顾东掖山弘法事务,故遵式大师专程赴知礼大师会下,求其举荐才俊,继席东掖。
关于此一求荐情节,《佛祖统纪》记载云:“祥符四年(1011 年),慈云(遵式大师)迁灵山,亲往法智(知礼大师)会下,求可为继。法智(知礼大师)曰:当于众中自择之。慈云(遵式大师)阅视至师(本如大师),即云:斯人可也。”
本如大师旋即被遵式大师“授以东山学者”。自始本如大师即在东掖山能仁寺大开法筵,历三十年,众常五六百。在此期间,先后宣说《妙法莲华经》、《涅槃经》、《金光明经》、《观无量寿经》、《请观音经》、《摩诃止观》、《观心论》、《金刚錍》、《观音别行玄记》等经论,皆讲解了六、七遍。
本如大师勤于讲说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修忏,尝集百僧修法华忏,长达一年,瑞验屡见,北宋庆历二年(1042)七月,驸马李遵勗(xù)奏请朝廷,宋仁宗感念其德,赐“神照法师”之号及紫衣袈裟,并智者之教文四千五百卷,以资讲说。
本如大师除讲忏之外,其晚年则专行净土,慕庐山之风,与丞相章郇公及诸贤于能仁寺西南隅,结白莲社,一心念佛,宋仁宗钦其道,遂赐“白莲庵院”匾额。
白莲庵院始由本如大师结屋为庵,仅六七年遂成巨剎。后乃以能仁(寺)山林三分其一,指岭为界,以供白莲庵院樵薪。据《佛祖统纪》云:“(本如大师)尝于寺西南隅,见一虎睡,以杖击之曰:此非汝睡处。虎俛(fǔ俯)首而去,后于虎卧处结屋为菴,归闲其中。”
关于白莲庵院,除为虎卧奇特之地外,另尚别有神奇故事。据《佛祖统纪》云:“先是有五通神居于此,师每禅坐,必连床升行空中,师未尝问。一日,五神请曰:师既踞吾居,乞于此向山冈,建祠塑像,已备泥在山矣。师往视冈上,有新泥一垛,以之塑像无所余。”

本如大师也圆寂辞世于白莲庵院,但关于其辞世具体年份,宋代天台宗学者所作史籍记载却存有异说。其中,南宋宗鉴法师编撰的《释门正统》卷六,认为本如大师圆寂于皇祐二年(1050年);成书稍晚,由南宋志磬法师编撰的《佛祖统纪》卷十二,则认为是皇祐三年(1051年),两者相较仅差一年。虽成书较早的《释门正统》所载似更为可靠,但也不足以证明《佛祖统纪》的记载有误,所以本如大师圆寂于公元1050年或公元1051年似皆有可能。
若按《佛祖统纪》记载,本如大师逝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及世寿70岁来推算,其应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而若按《释门正统》所载,其寂于皇祐二年来推算,则其当生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至于二书皆谓大师“腊五十三”,到底是僧腊,还是戒腊,则难以判定。
本如大师圆寂前后,曾出现诸多祥瑞异象,据《佛祖统纪》云:“皇祐三年(1051年),五月十八日微疾,即升座说法,与众诀别。其夕,法堂藏阁、方丈栋梁皆折,锺鼓击之无声。江上渔人见云端有僧,西向而去。诘旦,右脇安庠而逝,时天气盛热,异香非常。明年(1052年)三月,塔全身于寺北,门人启钥,视尊容如生,爪发俱长,有大莲华,产于塔前。”故后天台宗诗僧梵才大师祭文有“圆寂经岁,肉体如生”语。
《释门正统》云:“师轻乐财施,弘教为己任,敝衾坏衲,裕然以老。”仅此一言,可说是对本如大师一生最为客观的评价了。

本如大师著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二卷及《仁王忏仪》,后者今已不存。《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则注释至十种境界时停笔,后由其高弟处咸大师续而全之,镂版施印达万卷,此书现存于《卍续藏》第35卷之中。
本如大师一生嗣法弟子甚多,著名者如法真处咸、神悟处谦、楂庵有严、天台元璪、承天择仁、永嘉元掺、天台宝织、杭州义全、台州怀雅、承天法宝等诸师。
本如大师一生另尚显有诸多神异境界,如据《佛祖统纪》所载:“师尝于天台邑中,为众施戒,方秉羯磨,忽有光明,自智者塔、国清寺、赤城山,交射于法座之上。”“又因供千佛、饭一千贫人,置华于席下,佛座华应不萎而反萎,贫人座华应萎而反不萎,举众为之叹异。”
  
附 记:
问宣子记曰:(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春,住山鉴堂谓:师塔当方丈后,狃(niǔ)于风水非宜之说,将迁之。破土数寸,香气袭人,棺上产莲华一茎,光明奕奕。暨发函,慈颜俨然,须发长垂,衣被不坏,舍利满龛,一众惊叹,于是亟掩藏之。
镜菴论之曰:法师血肉之身,衣被之饰,在土二百年而不坏,非夫戒定慧三昧之力所持,畴能若是。人或以轻发祖塔,咎鉴堂者,非夫假此日之启视之,曷足以知法师正报亲依、坚固不坏之瑞?为此举者,其祖冥使之乎(《观经疏》以华座观为亲依,今以衣被例之)。

不辜负时光,不蹉跎岁月,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每一件事,让你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足够精彩!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累积的人品和善良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拼尽全力去与众不同故事还长,你先别慌。我就在这里,等风也等你凡尘俗世,你来我往,纷纷扰扰难以回避。让你生气的人请不要在意,让你快乐的人请记得珍惜,让你无拘无束的人请藏在心底,放进漫长的生命里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的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20220703本藏師父於慈悲地藏寶懺超薦法會開示

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緣來是你,緣去是空,世間多少紛擾事,浮華落盡總隨風。修行的目的,不是向外去得到什麼神通;修行的目的,是降伏煩惱,調伏自心,念轉就在我們一念心,如果要跟人比較,就比較一下自己的慈悲與耐心吧!

修行的出發點是要向內返照認識自心,自己精進向內觀照培養自覺,才能見法,更能體悟正在生死苦海中輪迴的眾生而起大悲心;所以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己,也用來解除自心的苦惱,我們會痛苦煩惱是因為看不見自己的念頭,為什麼佛陀教我們要「善護念己心」,因為我們時常忘記向內觀照,甚至一生從未觀照自己的「心」。

所以修行的目的是不論到什麼地方都應隨時覺知自己的身心,時常看自心的動態,工作時觀照自心,休息時也看自己的起心動念,吃飯時更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修行以來就是時時觀照自己每個當下的念頭,這也是修行的目的。

本藏師父表示:受戒後不論是出家或在家都應能隨時觀照平時的這顆心,是指「平常心」,必然可以超越善與惡,自己平常能保持平常心,過境時必能及時覺知,那麼修行的初步就晉升了。

修行要「識己心」,凡事不要向外。譬如:要怎麼做才不會生氣?就是時時提起正念,覺知念頭。境界來時若被境轉,那麼在順境時我們得「借境練心」,當發生任何事情時,當下能及時地解決,代表我們功課有做好,如此才叫做有修行的人,若解決不了,表示我們修行功夫還不夠,必須更精進勿放逸。

修行中明知自己的起心動念,就不能讓自己的心「隨心所欲」,因為真正的苦惱不是由他人造成,而是自己心念所反應出來,修行若能默默地修行,覺知自己的心念,都攝六根,才能收攝自心,觀照心念,照顧自己的念頭。

我們修行應該能持續不斷像環鎖一般,觀察自己的念頭,修行不是只有一兩天的功夫,心念連續不斷的生滅就像溪流一樣恆常流動,因此我們要懂得預防,要及時知道、解決,久而久之自然能突破,能夠清楚地知道、看見、明白「貪、瞋、癡」,這就是修行的關鍵,如果能突破這一關,就是磨練當修行,佛家有句話說,修行人不受磨,是不成佛,所以身在凡塵、本該受罪、唯修之心、方能靜心。

修行方法是要不斷的自我觀照自我練心,古代高僧曾說:「天堂在心,地獄在心。」天堂與地獄都在心中,但我們卻沒看見,如何看自己的心,修行的目的就是向內看自己,從逆境中考驗自己能時時保持這顆善念的心。

《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

當我們的心希聖求賢,自然浮現聖賢的面貌;心如凶神惡煞,便表現出如魔鬼羅剎一般的猙獰模樣。

在佛經裡,有許多對心的譬喻,像心如猿猴難控制、心如電光剎那間、心如野鹿逐聲色、心如盜賊劫功德等等。

此外,佛陀也說我們的身體好比一個村莊,村莊裡面住了六個盜賊,他們的首領就是「心」。

心是身體這個村莊的主人,所以我們要想治理身體,先要治心;把心管理好,身體就能聽我們的話。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心之不正,何能做眼耳鼻舌身的領導呢?

何能讓眼耳鼻舌身成為善良之輩呢?

當一個人連自己的身心都無法管好,又怎能管理他人呢?

「心」是萬物之本,沒有把根本管理好,只管理枝末,人生當然不會圓滿。

能把自己的心管好,心正則一切皆正,心淨則一切皆淨,心善則一切皆善。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學。

因此,佛陀設教,就是倡導「心」的管理。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人都有自私心,如果沒有把自私的心管理好,怎麼有「天下為公」的觀念呢?

人都有疑嫉心,如果沒有把疑嫉心管理好,怎麼能以誠信待人呢?

此外,諸如成見、執著、愚痴、諂曲、慳吝、我慢等,都是心中的鬼怪,如果不好好管理,讓心中藏污納垢、百病叢生,又怎能調和人際,服務大眾,擔負起濟世的重任呢?

如此看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可憐,也很偉大。

因為每個人都離不開「心」而生活,這顆心給我們製造很多的妄想、煩惱,讓我們不得安寧。

佛教主張「人人皆有佛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權力可以主宰自己的一切,黑暗的可以改變為光明,悲慘的可以化為幸福,崎嶇不平的可以成為坦蕩蕩的人生大道。所謂信佛,就是相信自己,凡事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這比依賴風水地理的支配更具有意義。 https://t.cn/AiF2tPVk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小说,基本上都是比较甜的,生活已经很苦了,不想看个小说还心里难受。新手小白一个,也不太懂圈子里的事情。
  • 我真的是一个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容易患得患失,我只要察觉到你对我有一点冷淡,我就会开始怀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哈喽小严你在2021.8.17的11:11(可能有点
  • 例句:-Alors, quoi de neuf ?-有什么新鲜事吗?例句:-Bonjour Andrée, tu vas bien ?-你好安德烈,你过得好吗?
  • 因为市场的行情是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从小到大,我们就是要在小的变化中发现机会,从而在规则的框架内使利益最大化。#三门峡[超话]#中国人说人必须要立志,志不立天下
  • #刘宇宁宝曼兰朵品牌挚友# [爱你#刘宇宁故乡的云# #摩登兄弟[超话]# 暴风成长,兑现梦想,不断进步,不断突破。@TFBOYS-王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
  • ·住宿—可随走随定,比提前订灵活,也不受行程改变影响和赶路压力,不用当时就感叹“早知道住这里了,位置太好了”之类遗憾·【线路搭配】DAY1⃣️(行车约7h)成都
  • 如果这世上能多一些像我爸妈这样的父母人就好了,祝蒙奇奇老爸生日快乐。为啥有血性的人越来越少,为啥青少年少了那么多天真烂漫,多了不该有的老成市侩,如果你是三观正的
  • #告白短信计划##七夕表白大赏##磕西皮大赛##装修案例[超话]##高校cp感大赛##无接触秀恩爱挑战##城市人家装饰# 现代轻奢风格是将材料、色彩、灯光及元素
  • 刚拔完牙后的一段时间,手术区域可能因为肿胀而“变大”。拔完智齿也可能因为暂时的咀嚼功能减弱,导致肌肉萎缩,从而使脸变小。
  • 我们发现世界远比自己想象的宽广,却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路;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认识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可能走进心里的人却越来越少;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儿时羡慕的年纪,
  • 他会帮助我们从(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心灵上的)牢笼中走出,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点子。逆行的一开始会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可这都是一个很好的让我们检视自己过去的机会。
  • #七夕##文案##情人节#我知道我跟你是不会有结果的,但是能陪你一段时光,能给你带来短暂的幸福和快乐,我就已经很知足了,向来情深,奈何缘浅,其实爱一个人未必非得
  • 若说起为什么王一博有这么高的人气,23岁的他已经是内地娱乐圈中顶流的存在,我想是从他与肖战共同主演的《陈情令》开始。除了衣服外,香奈儿J12腕表也是时常出现在他
  • 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了但说出来会好一点不说可能会憋死可能我这辈子就不能过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非要完成伟大的使命(但是什么使命逼逼叨叨结束了 就当我发疯也确实有精神病
  • 因为都是你的愚蠢才收获了伤害,所以你只需要变聪明就好了,而不是痴心妄想改变这个世界。这是低情商,违心的讨好和奉承他人,那不是高情商,那是伤人伤已的伪情商,经常去
  • #CATTI备考重点词汇#⭐ 开源操作系统 open-source operating systemChinese telecom giant Huawei o
  • 球会在做年度预算的时候需要提前做好这些工作的打算,对改造的时间、物料、人力、对经营的收入影响、气候等进行分析,做好改造的工作协调和费用的准备。#彰显省会担当南昌
  • 但比大仲马晚生了122年的金庸,还不能像前辈那样娴熟地将人物置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谈笑风生,尤其是大仲马选择的是“传奇”叙事,可以无缝对接历史,金庸选择的却是
  • 如果在忙 请按1⃣如果在玩儿不想我打扰 就按2⃣叭 如果是你闲着 并且在等着我找你又不好意思主动来找我的话 那你就诚实的按个3⃣我就出现啦5、我当初看上你 完全
  • 现在被我和可可的“沉静”带的,火力-50%不止[允悲][允悲][允悲]#小猪喵子咩叽咩叽[超话]#【紫呀,又来打扰你了,你就像一个树洞一样让我安心。他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