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马上面临死亡,该做些什么?

佛陀说过,最殊胜的正念,即记得:生命无常,死亡不可避免。如诸迹中,象迹为胜;于诸想中,无常想为胜。

有些人会直觉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终了,虽然他们年轻健康,没有什么合乎逻辑的原因会死,但他们可以感觉到死亡就在不远处。

有些人知道他们会死,则是因为被诊断出不治之症。除非是修行人,否则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时候惊慌失措,变得抑郁,失去希望。

然而,大多数修行人非但不会恐慌,反而会意识到死亡是个大好机会,让自己能够更进一步地强化佛法修行,并且逐渐淡出填满自己世俗生活的那些无意义活动。

无论是知道自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活,或者认为自己面前还有大把的美好时光,死亡都是你迟早必须面对的现实。就佛教教法而言,你越早面对它越好。

首先要做的是说服自己,即使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你会死亡。每天都有人死去。在生命的某些时刻,大家都会发现自己正站在临终亲人的床边。

然而,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死亡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听到自己即将死去时,一个常见的反应是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而且不公平。

潜意识里,我们会想:为什么这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是现在?我还年轻,不是九十九岁了!如果我很老,那我能明白,因为显然那是我的大限临头。

但为什么是现在?我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所以对于死亡的第一个准备,就是让自己确信: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你将死亡是绝对肯定的事情。

其次,你不是唯一必须面对死亡的人,我们大家全都不得不死,所以没什么不公平的。迈向死亡的过程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没有人期望婴儿一出娘胎就去立一份遗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也许五十岁,或者更好的是四十岁的时候,你应该审慎思维自己在死前想要做些什么、想要达成什么目标。

试着享受你的生活,去马丘比丘或马达加斯加,或者任何你一直梦想造访的地方。对于你需要购买和拥有的东西,要实事求是。

扪心自问:我真的需要另一辆法拉利吗?我真的需要在银行里有那么多存款吗?提醒自己,照料昂贵的玩具和银行账户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压力。

而不是快乐,当然,除非你极为喜爱慈善事业,正在计划善用自己的充裕现金。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看待自己周遭的一切人事物,就好像这是你最后一次见到他们。

好好处理在家庭、朋友之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或争议,现在是厘清所有误解、解开心中芥蒂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最好准备,就是过上充实的生活。享受世界上最美味的茶,要好好地泡茶并且不要用塑料杯喝茶;穿上你一直渴望穿着的衣服;读你一直想读的书。

做你一直想做的所有事情,无论那些事情是多么离谱或惹人厌。而且是现在就去做,因为你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们人类热爱物质享受,而且我们人人都想要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投入这么多精力囤积金钱和物品的原因。

然而,我们为图舒适安逸所做的一切,最终却全都变成无穷压力和心痛的根源。这难道不是很讽刺吗?

如果你拥有金钱财产,现在就要决定在你死后如何使用它们;做好财物方面的安排,立一份遗嘱。

或许你可以把自己的世俗物品和房子留给你的孩子、侄女或表兄弟?或者捐给救豹基金会?或者捐给癌症研究?

尽量更有觉知地行动,购物时,要头脑清醒。停止购买、囤积无用之物,不要成为一个囤积一切的人。

如果你想要做规划和长期投资,做的时候要充分了知:可能这些投资回报还没到期,你就已经死了。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家庭关系造成的问题最多,尤其是当我们接近死亡的时候。在诸如中国之类的地方,家庭仍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会单位。

迄今,关于各个家庭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维续着僵化且往往压抑的文化期望和社会期望:父亲必须始终履行中国父亲一贯履行的职责。

孩子必须取悦父母,就像中国孩子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一样。但是这些家庭纠葛有多大的助益呢?父母肩负着必须抚养孩子的期望,无论代价为何。

但是,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一味的奉献吗?这对孩子有好处吗?投身至少二十年的时间将孩子抚养长大之后。

许多中国父母在孙辈开始出现时,又不得不接着应付另一层家庭羁绊。对于这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家庭涉入,难道不应该有某种截止期限吗?

与父母一样,中国孩子们承受着必须符合社会期望的巨大压力,包括长大后应该负担照顾父母的责任。

但实际上,任何有志成为高尚人士者都应该心甘情愿地尽力照顾自己的父母、家人和朋友。

当然,没有理由不享受家庭生活;不过,就为死亡做准备而言,应该尝试有意识地参与其中。

永远记住:迟早你会死亡,带着这样的见解,试着在你游走于家庭生活之际,观察你自己。

如果那个“观察者”始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念头和行动,家庭义务与执着对你产生的限制性就会降低。

无论你做什么,永远记住:不可预知但必然会发生的死亡就在不远处;而且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你是独自死去。

所以,试着利用这个“观察者”帮助你避免陷入太多棘手的、情绪化的复杂家庭问题中。

宗萨钦哲仁波切:当你马上面临死亡,该做些什么?

佛陀说过,最殊胜的正念,即记得:生命无常,死亡不可避免。如诸迹中,象迹为胜;于诸想中,无常想为胜。

有些人会直觉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终了,虽然他们年轻健康,没有什么合乎逻辑的原因会死,但他们可以感觉到死亡就在不远处。

有些人知道他们会死,则是因为被诊断出不治之症。除非是修行人,否则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时候惊慌失措,变得抑郁,失去希望。

然而,大多数修行人非但不会恐慌,反而会意识到死亡是个大好机会,让自己能够更进一步地强化佛法修行,并且逐渐淡出填满自己世俗生活的那些无意义活动。

无论是知道自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活,或者认为自己面前还有大把的美好时光,死亡都是你迟早必须面对的现实。就佛教教法而言,你越早面对它越好。

首先要做的是说服自己,即使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你会死亡。每天都有人死去。在生命的某些时刻,大家都会发现自己正站在临终亲人的床边。

然而,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死亡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听到自己即将死去时,一个常见的反应是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而且不公平。

潜意识里,我们会想:为什么这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是现在?我还年轻,不是九十九岁了!如果我很老,那我能明白,因为显然那是我的大限临头。

但为什么是现在?我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所以对于死亡的第一个准备,就是让自己确信: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你将死亡是绝对肯定的事情。

其次,你不是唯一必须面对死亡的人,我们大家全都不得不死,所以没什么不公平的。迈向死亡的过程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没有人期望婴儿一出娘胎就去立一份遗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也许五十岁,或者更好的是四十岁的时候,你应该审慎思维自己在死前想要做些什么、想要达成什么目标。

试着享受你的生活,去马丘比丘或马达加斯加,或者任何你一直梦想造访的地方。对于你需要购买和拥有的东西,要实事求是。

扪心自问:我真的需要另一辆法拉利吗?我真的需要在银行里有那么多存款吗?提醒自己,照料昂贵的玩具和银行账户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压力。

而不是快乐,当然,除非你极为喜爱慈善事业,正在计划善用自己的充裕现金。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看待自己周遭的一切人事物,就好像这是你最后一次见到他们。

好好处理在家庭、朋友之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或争议,现在是厘清所有误解、解开心中芥蒂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最好准备,就是过上充实的生活。享受世界上最美味的茶,要好好地泡茶并且不要用塑料杯喝茶;穿上你一直渴望穿着的衣服;读你一直想读的书。

做你一直想做的所有事情,无论那些事情是多么离谱或惹人厌。而且是现在就去做,因为你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们人类热爱物质享受,而且我们人人都想要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投入这么多精力囤积金钱和物品的原因。

然而,我们为图舒适安逸所做的一切,最终却全都变成无穷压力和心痛的根源。这难道不是很讽刺吗?

如果你拥有金钱财产,现在就要决定在你死后如何使用它们;做好财物方面的安排,立一份遗嘱。

或许你可以把自己的世俗物品和房子留给你的孩子、侄女或表兄弟?或者捐给救豹基金会?或者捐给癌症研究?

尽量更有觉知地行动,购物时,要头脑清醒。停止购买、囤积无用之物,不要成为一个囤积一切的人。

如果你想要做规划和长期投资,做的时候要充分了知:可能这些投资回报还没到期,你就已经死了。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家庭关系造成的问题最多,尤其是当我们接近死亡的时候。在诸如中国之类的地方,家庭仍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会单位。

迄今,关于各个家庭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维续着僵化且往往压抑的文化期望和社会期望:父亲必须始终履行中国父亲一贯履行的职责。

孩子必须取悦父母,就像中国孩子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一样。但是这些家庭纠葛有多大的助益呢?父母肩负着必须抚养孩子的期望,无论代价为何。

但是,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一味的奉献吗?这对孩子有好处吗?投身至少二十年的时间将孩子抚养长大之后。

许多中国父母在孙辈开始出现时,又不得不接着应付另一层家庭羁绊。对于这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家庭涉入,难道不应该有某种截止期限吗?

与父母一样,中国孩子们承受着必须符合社会期望的巨大压力,包括长大后应该负担照顾父母的责任。

但实际上,任何有志成为高尚人士者都应该心甘情愿地尽力照顾自己的父母、家人和朋友。

当然,没有理由不享受家庭生活;不过,就为死亡做准备而言,应该尝试有意识地参与其中。

永远记住:迟早你会死亡,带着这样的见解,试着在你游走于家庭生活之际,观察你自己。

如果那个“观察者”始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念头和行动,家庭义务与执着对你产生的限制性就会降低。

无论你做什么,永远记住:不可预知但必然会发生的死亡就在不远处;而且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你是独自死去。

所以,试着利用这个“观察者”帮助你避免陷入太多棘手的、情绪化的复杂家庭问题中。 https://t.cn/R2Wx1G2

每一句佛语,其实就像无量诸佛,他们所有的话语是一样的,而且所有这些清净的如来语,都是正好能够合乎一切众生所需。这些众生正在佛法的修持当中,他们都能听到当时所最需要的,永远都能从每一句佛语当中,契入到诸佛所转的法lun中。

我们祈愿永远能够进入佛语中,能够聆听所有诸佛无量的语,思维诸佛无量的语所带来的开示,能够帮助我们众生,帮助任何一个行者断除困惑及不了解,并且能够带来究竟的、真正的认识。

----竹清嘉措仁波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来我是让她先上去 因为箱子很重 我会很慢 就让她先上去 等她上去几个阶梯之后 我也开始搬 想着赶紧吧 迟到要搬的 然后那个女孩子就问我几楼 我说:2 然后她
  • #苹果宣布放弃造车业务## 一笑一言# #汽场全开# 这一大早刷微博就看到书苹果汽车放弃造车我第一个反应过来就是太好了,你们终于知道要放弃了,的确,造不出来就别
  • 我家没有任何生活来源,还要受人恐吓2021年11月4日政府领导带着村书记一共六人来我家说,你家低保贫困户不符合标准签字,一天来两次逼我签字。地方给压住此亊,它们
  • 他抱她回去时,她将脸贴在他的胸膛,根本不敢看他的眼睛——她从未像现在这样,钉子般直直地盯着他看,仿佛要将他的五脏六腑都钉穿。但当他抱住她时,所有的疏离冷淡顿时如
  • 今年也当然不例外啦[给你小心心][泪]祝你生日快乐的时候 真的希望你每年是真心 我们一直都会在一直都会在的 我要祝全世界上最好的宝宝 你一定要一直 健康 快乐
  • 夫硕顺送给经纪人的专辑肉眼可见的关系很好♥️:shinhyun啊♥︎ 一直很感谢你 米安内 以后也一起开心地工作吧。但是就是莫名的很好笑,不知道的真的会觉得,这
  • 你们看完骂我也没事,因为这事有关系各家,我不会恶语相对,只会和你聊一下彼此的想法,你们的想法我也会换位思考的[思考] 以下是本来对小丁说的,后来我又想了很多
  • #美食种草达人[超话]# 《禁欲总裁把持不住,狐狸小姐太会了》温欲晚 《去有你的地方短剧》《盛岁语周时宴》《周寒之孟南絮》 《辛夷周鹤》《姜凝雪陆玄墨》
  • 意识到是自己的电话,她才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口,接通后,柔声道“彤彤啊,我马上就来,在这边有点事耽搁了,你稍等会儿啊。 意识到是自己的电话,她才心有余悸的拍了拍
  • 对于此次对于腕表陶瓷圈口方面来说,也是很为到位的细节,黑色部分无色基,乃至棕色部分也基本是无色差,绝对没有调色的嫌疑, 有正品的表友可以拿到实物对比, 所有的数
  • 年度盘点 | 2023年敬业人的重大突破敬业集团 2024-01-12 08:56 发表于河北2023年,敬业人发扬奋斗精神,做强做精钢铁主业,全面向品种钢和高
  • #刘宇宁珠帘玉幕#|#刘宇宁燕子京# | #摩登兄弟[超话]#0227✐ ᵕ̈ ɴɪᴄᴇ ᴅᴀʏ 〰︎✐.遇到了你 从此我的世界多了悸动与欢喜你的笑容就像盛
  • 难忘的一天[微笑]#realme[超话]#首先我不得不吐槽下这款真我12Pro+的价格,竟然1599起步,起子哥啊,你这是掀桌子了啊,直接不和友商玩了啊,本身我
  •   闻语澜不知怎么话题会转到她身上来,她并不是大家说的那么拼命啊,只是回家也睡不着,事情多没做完,干脆就在公司睡了而已。  周铭倒是不夸她,言语里有点指责:“说
  • 还要发阳光信用我想吐啊地球为什么不能爆炸想创四所有人我是什么很见的人吗#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每一分自信和优雅的背后,都有一份对梦想的追求
  • 18.客户永远都要比你的家人更重要,因为是客户养活了你的家人。10.没有人会在意你努力的过程,别人只在乎你的结果。
  • 增加的备注:1、止了咳,一些人在开始时会觉得咽喉有稍稍的痒,然后可能会生痰,此时不必再做动作,等待身体自然地用一段时间进行恢复即可。 增加的注意事项:4、扩胸
  • #赵露思虞书欣同款捧脸#虞书欣奖项流量实绩内娱95花断层top唱跳大花top从青春有你到苍兰诀三年两爆是实在的全民圈层爆真正的公主一切靠自己从53番龙套到大爆剧
  • 作为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专业展会,MIECF今年踏入第十五届,展期由过往的三天延长至四天,整个展会继续按照“产业+会展”方向,配合“1+4”适度多元发
  • 所以我就是更激动回味….[悲伤]第二天当天1点多到的排队买周边硬是排到开场 就买到一个应援棒 这个是真的不理解 主办方真的不知道咱们贝壳姐的实力啊hhh张艺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