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瓶可乐的美食榜单(一个人的“黑布林”)第三季》(上)
可乐是我最喜欢的饮料,严格定义的话,是冰至透心凉的可口可乐,原味为上,无糖请走开,绝不允许百事的出现(唉,凡事都有例外,偶尔也行吧)。
评价一家餐厅某道菜的好坏,完全可以用可乐作为标准。精彩绝伦的,当痛饮三大瓶;出奇制胜的,当豪饮三大瓶(呛出眼泪那种);天下美味的,当笑饮三大瓶。
当然也有不怎么样的,当苦饮三大瓶。
但苦自己尝,笑与大家分享,这就是三瓶可乐的美食榜单,又称一个人的“黑布林”。
满二十道菜为一季,排名按时间顺序。以下是第三季(上):

1. 牛舌三切 @ “大无烧肉”
我已过了大口吃肉的年纪,大碗喝酒也不行,大杯喝可乐倒还在行,所以对什么烤肉专门店敬而远之,但这家“大无烧肉”可算例外之一。
牛肉出色,说明在食材上下了功夫,其中最出彩的当属牛舌三切。
其一为幻切牛舌,一条牛舌只能切出一份,是用类似蓑衣黄瓜的刀法将牛舌的中段至尾端切成长条弹簧状。前半部分较肥,后半部分较脆,烤起来火候和时间都不同,服务生已有充足经验。
其二为梦切牛舌,切得很厚再剞荔枝花刀,有点像川菜中宫保腰块的技法,口感也接近,外脆内嫩,肉汁迸发。
其三为角切牛舌,即滚刀块的厚切,啖啖是肉。
此菜当笑饮可乐三大瓶!一种切法饮一瓶!

2. 大乌参毛血旺 @ “黔香阁”
牢牢坐稳上海贵州菜餐厅头把金交椅的“黔香阁”,把升级版的“黔香阁•云”开到了陆家嘴。
苦苦思索孜孜以求能将高级食材与贵州烹饪法水乳交融的“黔香阁”厨师团队,在遍试鲍参翅肚和种种海鲜后,终于找到了大乌参和毛血旺的最佳答案。
袁枚说,“海参无味之物,沙多气腥,最难讨好,然天性浓重,断不可以清汤煨也”。从烹饪原理和食材特性来说,海参其实跟魔芋没什么区别,但是,魔芋毛血旺谁会去碰呢?哈哈!
此菜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3. 天花板猪油渣 @ “黔香阁”
其实不太喜欢看到现在写食评大家喜欢用的“天花板”一词。某某料理的天花板,就代表最高层次吗?不,天花板是层高决定的,别墅的层高和动迁房的层高一样吗?就算是酒店的天花板,也分五星级和如家嘛。
但是,“黔香阁”的猪油渣自封天花板,令我这个猪油帮主心服口服。
炸猪油渣没什么花头,所仰仗者,一是用贵州本地土猪的五花腩,二是和大方豆豉同炒,所谓肥炒豆,吃个够!
大方豆豉,《贵州通志·风土志》载:“豆豉各州县产,以大定(大方)为最佳。”
此菜当豪饮可乐三大瓶!

4. 遵义豆花面 @ “黔香阁”
“黔香阁”的一大优点在于,不用出上海,即能尝到几乎全部的贵州小吃。
遵义豆花面是新推出的品种,和羊肉粉并称遵义双绝。小宽面煮熟,盖以酸汤点卤的豆花,淋以豆浆,另附蘸水一碗,内容有:油辣椒、葱蒜、臊子、花生等等,可惜少了一点贵州人奉为天物别处不太适应的折耳根。
吃法是将面和豆花盛入蘸水碗中,拌匀而食,豆浆则加入蜂蜜,以甜减辣。
此面当笑饮可乐三大瓶!

5. 腾冲慢炖土锅子 @ “泓0871”
0871是云南昆明的区号,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无知。
高端餐厅开新店的速度如雨后春笋,老实说,审美疲劳,很难引起兴趣。但是“泓0871”的开业,一定是2021年我最期待的。
无它,只是因为云南菜在上海实在势孤。“一坐一忘”确实不错,不过定位不同,“泓0871”的出现,填补了宴请领域的空白。
腾冲慢炖土锅子像极了上海的全家福,订制的传统炭炉,滚着蛋饺、肉丸、白菜、肉皮、酥肉等等,当然少不了云南特有的腊排骨。朋友一见这道菜,即刻订下了年夜饭。
此菜当笑饮可乐三大瓶!

6. 松针焗烤小刀鸭 @ “泓0871”
小刀鸭者,形容此鸭天生身形娇小,长不过刀,并非什么十几天的小乳鸭,因而肉味极正。
垫了松针烤出来,我常说要把烤鸭做得好和做得难吃一样困难,但“泓0871”无疑成功了。
有多好吃呢?同席的有川菜大师邓华东师傅,赞不绝口筷不停,差不多干掉半只,我吃了四块,甘拜下风。
此菜当豪饮可乐三大瓶!

7. 酱肉破酥包 @ “泓0871”
“泓0871”的首店在北京,我近三十年未进京,怎么会对他家这么有信心呢?
原来今年“携程美食林”的发布会晚宴上,“泓0871”的刘新师傅贡献了最后的点心酱肉破酥包,一试惊为天人,留下深刻印象。
破酥包的名气不如过桥米线,却也是云南的代表食物之一。但凡点心有个“酥”字,即代表要用猪油和面,才能产生一层又一层的酥皮。
传统只是蒸,刘新师傅的创新之举在于先蒸后烤,其进步之处有三:一是颜色更诱人,二是表皮发生美拉德效应,香气更盛,三是在酥上加了一点脆,口感发生变化。
此包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8. 板鸭蒸毛臭豆腐 @ “泓0871”
2021年的新店,能让我吃完迫不及待翌日又去的,舍“泓”其谁?
一人一盅的小汽锅,可不是什么汽锅鸡。揭盅,原来是天下第一的蒸毛臭豆腐。
用的是昆明本地臭豆腐,单是臭还不过瘾,要等之发酵再发酵,直至长出一层毛来,臭味之上,又多了一重芝士味。
但是奇怪的很,这种双重夹击的重口味入口柔和,一点也不霸道,真的像是高级芝士了。
豆腐上铺了大量辣椒,却不甚刺激,用勺一舀,呈拉丝状,哈哈!连样子都像高级芝士了。
再挖下去,有一粒一粒的肉丁,以为是宣威火腿,实则是腊板鸭,提供整道菜的咸味。
试了一口,即忍不住叫饭,有道是:人间至味非清欢,而是蒸毛臭豆腐。
此菜与“南兴园”的麻婆豆腐并列上海豆腐界双雄至尊,当豪饮可乐三大瓶!

9. 糖醋黄鱼焙面 @ “掌柜”
当今,“闽东壹鱼”的生态养殖大黄鱼,经过老板陈黄鱼兄的孜孜努力,已和某某西班牙火腿及某某鱼子酱并驾齐驱,成为霸占高端餐饮食材市场的三大食材之一。
很不幸地,正因为它们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以至于尽管相较火腿和鱼子酱,大黄鱼的吃法无疑更加富于变化,但陈黄鱼的大黄鱼,仍和另外两大品牌并列,是我最不想碰的食材前三位。
不是说食材有问题,还是审美疲劳的原因,尽管各路名厨已试遍了蒸煮煎炸。
但凡事都有例外,“掌柜”的糖醋黄鱼焙面就是例外。
首先,在高级餐厅见怪不怪的“闽东壹鱼”,出现在一家平价餐厅,本身即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再者,河南菜的代表作鲤鱼焙面摇身一变(主要上海人吃不惯鲤鱼),以黄鱼身登场,独沽沪上,又是一件善事。
最关键的是,这道菜经过沈宏非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点拨和试味,前后经历近十次迭代,方成今日我餐桌上之黄鱼焙面。
鱼炸得通透,汁调得也通透,色如琥珀,亮如琉璃,甜度和酸度大胆又柔和,更兼焙面如龙须,堪称至味。
焙面犹如被面,“一被子”的陈黄鱼,被我吃了大半条。
此菜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10. 妈妈的姜酒鸡汤粉 @ “佳记啫粉”
“惠食佳”旗下的“佳记啫粉”低调开业,我也低调地探之。
老实说,当今除了白粉,市面上什么半成品粉买不到?但像“佳记”这样坚持自制广州河粉的,百里无一。因此菜单上虽另有云南米线和桂林米粉的选择,毫无疑问首选河粉。
姜酒鸡汤粉者,出自客家人坐月子专用的姜酒鸡汤,取老姜炒香,下鸡块和客家米酒再炒,又下浓鸡汤滚之,实为暖宫暖身之佳品。
全名叫“妈妈的姜酒鸡汤粉”,意思是说饮一口汤,即会爆出“妈妈的”一类的粗口赞叹。
此粉当笑饮可乐三大瓶! https://t.cn/RVJk9aF

#三联美食# 世上最寂寞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吃火锅,而是一群人吃火锅时,你却要在大家的略带惊恐的注视中吃完一份猪脑花。这种状况,在北京的火锅局上,多有发生。

对其他人来说,猪脑花就是猪脑花,但对蜀人而言,像生煎之于上海、热干面之于武汉、螺蛳粉之于柳州、手爪羊肉之于内蒙一样,是乡愁。他们常常对脑花那种入口即化、如慕斯般的口感魂萦梦绕,很多家庭更是将脑花奉为备战高考的健脑神物。

我一直以为,吃脑花是四川人(含重庆)才懂的爱。四川人也确实将脑花吃出了百般花样:冒脑花、卤脑花、烤脑花、爆炒脑花、煎脑花、脑花面、脑花做汤等等,对他们而言,蒸、烤、煮、烧,缺一不可,且普及程度应是冠绝全球的。

去年在贵阳才知道,此地吃脑花亦蔚然成风,普及程度可与巴蜀媲美。贵阳烧烤店以及很多路边摊,烤脑花随处可见,火锅店更是必备之物。

所以关于吃脑花普及地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穿越半个城只为一份脑花”的情形,多在我国西南地区上演。关于“吃脑花这件事为何吸引你?”我听过最诗意的回答:“因为盛放过灵魂”。

早期四川的家常做法,有用天麻蒸脑花的,但不论怎么做,味道都难令本地人接受而逐渐消失。将脑花加入高汤或鸡汤中同炖,是有高中学子的家庭的经常做法。真正美味的家常做法,是与仔姜和青椒同炒,或与豆腐一起麻婆,或者将脑花与鸡蛋混合,一起煎来吃。年初参与年货专刊,听一位川菜大师说起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是将脑花用黄酒浸泡片刻后,与鸡蛋融合放入姜片、冰糖,隔水蒸。

烤脑花是贵阳、成都、重庆时下最火爆的吃法,是街头宵夜一景。四川、重庆是将脑花放置在锡箔纸上直接烤,有的会放片藕垫在里头,提前拌好了红油、红椒、青椒、花椒、榨菜、香菜、孜然等佐料,比例、搭配是脑花的致胜关键。

贵阳的烤脑花通常是生菜叶打底,佐料大同小异,同样是放在锡箔纸里,但将折耳根切成丁变成烤脑花的调料,是贵阳独有。

脑花置于炭火之上,细细熏烤,等待佐料丝丝入味,从脑花每一条纹路里浸泡进去。因脑髓里没有肌肉,80%都是由易碎的脂肪和蛋白质组成,所以猪脑很矫情,没烤熟和烤老了之间就那么几秒的功夫,故拿捏要准,烤的时候要手脚麻利,撒盐、撒辣椒面,要均匀、要飞快。快烤好的时候,脑花会嗤嗤地冒着小泡,颜色也逐渐变成灰白或黄色,最后至金黄。

脑花经久不衰的吃法当然是下火锅,往往是火锅的荤菜已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开始放入。如果点的是鸳鸯锅,你径直把脑花倒进白汤里,和你一起吃火锅的四川人,如果眼神能杀人,这时你早已被射穿多遍。巴蜀之地吃脑花,记住,进火锅只能到红汤。按照他们的说法,脑花像海绵,能将汤里的各种滋味吸纳进去,所以猪脑的味道并不单调,而是很丰富。

贵阳脑花下火锅是红汤白汤不忌的,当地一个朋友告诉我,在白汤里煮出的猪脑也别有风味,有一些人觉得,猪脑本来就很嫩,有点腥甜,在红汤里煮会掩盖它的本味。当然,即便从白汤取出,还有蘸水在侧,临时改主意也不是问题。贵州特有的酸汤鱼火锅,吃完鱼后用酸汤煮猪脑,亦不算少见。

葡萄美酒夜光杯,脑花葱丝盘上堆。多少人爱脑花味道的入木三分,爱它的吹弹可破,明明知道此物胆固醇极高,肠胃不适者还会拉肚子,却甘愿一博,这感觉不觉相似么?好似明知道没有结果的爱情,却甘愿飞蛾扑火;好似明知道没有酬劳的加班,却无奈欲拒还迎。

人对于脑花这玩意,与榴莲一样,有着泾渭分明的情感。其实世间食材皆是如此,爱吃的视之如命,不爱吃的视如草芥。据说喜爱之人,烤脑花三个字,都能令其垂涎三尺;对脑花恐惧者,无法直视的纹路是多数人突破不了的业障。记得前些年,6个谈脑花色变的人一起吃火锅,起哄要一起吃一口,并且已有了“共赴黄泉”般的思想准备,当煮好的脑花齐齐送到嘴巴后,两个人是吐了的。

我认识的一个成都姑娘有这样一个理论:世界上有两种人,吃脑花的和不吃脑花的,第二种人不能做朋友。后来成都姑娘去了北京,在一次次火锅局中,吃脑花时,每个人仿佛在看食人魔一般,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以至于后来每一次大快朵颐都要战战兢兢。

再后来,她嫁给了一名烟台汉子。吃惯了胶东海鲜此类高档食材的人,哪里受得了脑花的形态,脑花成了婚姻生活中两地文化碰撞的主战场。矛盾最终以这样的方式完美解决:每次火锅将近尾声,点完三份脑花,烟台汉子起身结帐,出去抽烟,留下成都姑娘独享脑花,完事再一同携手消失于人流,是琴瑟和弦的典范。

接受不了脑花的,北方人比南方人多,一群北方人和四川人一起吃火锅,一团颤颤巍巍的猪脑下了锅,很多人是不敢再往锅里涮菜的。

吃脑花并非西南地区专利,只是其他地区远不如他们爱之深,更谈不上普及。武汉是我见过吃脑花仅次于贵阳、成都的,但非火锅中的常见食材,多见于烧烤摊;江浙一带吃脑花虽从未流行,但渊源是有的,杭州一带有酱油蒸猪脑的做法,本地酱油淋在脑花上,恰到好处的蒸,取其嫩与鲜;广西贺州、梧州一带,有一道类似于麻婆豆腐的菜里是脑花和豆腐的结合,与四川常见的脑花豆腐差不多;广东有一道汤:天麻炖猪脑,作为炖盅的材料,猪脑确实挺合适,只是天麻的味道影响了汤的口感,现在一般用枸杞来炖,吃的时候加点胡椒粉。

河南开封,很多人打小就吃五香脑花,不过用的是羊脑。街边夜市多有出售,十几个羊头骨摆成金字塔状,是小摊常见“招牌”。买下一个后,老板把天灵盖撬开,捧着头骨拿着筷子就能吃到里面的脑花了。

傣族的包烧脑花,据说是口味最复杂的脑花菜。各种切碎的香草末和捣碎的脑花混合,包在大片芭蕉叶上放火上烧熟,脑花的荤香与各种香草的气味混杂成一股糊里糊涂的香味。

最为惊世骇俗的是遵义,有人爱吃生猪脑,大概就是猪刚杀死,剖开头颅,快速取出猪脑,一口吞下,颇为凶猛。熟吃的脑花一定要处理得当,要撕净脑膜,要用牙签挑去血管,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脑溢血”,所以脑补“一口生吃”的画面时,难免会感到周身发麻。

国外也是吃脑花的,西厨烹制脑花之前,必定是要焯水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异味、后期不易破损。据说他们也很享受这一过程,因为焯水能让脑花像消防水带一样舒展开来。

脑花在印度算比较常见的食物,用的是山羊脑,烹制脑花要先焯水,然后切碎,与masala(印度咖哩粉)一起煎炒;西班牙人吃的也是羊脑,他们通常会将羔羊脑裹上一层面包屑后油炸,下面铺上一层辣味番茄汁,上面撒上黑橄榄酱,少许松仁和几片罗勒叶;在伦敦,吃脑花是高级餐厅的流行之物,不过通常用的是小牛脑,最常见的是油煎,煎好后佐以黄油和腌制的刺山柑花蕾酱汁。把脑花剁碎油炸也是一种烹饪方法,用法式芥末香料、蛋黄酱或者法式酸辣酱蘸着吃。

虽然国内“对付”脑花的办法远比国外多,但目前真正开始在西南之外城市流行的,还是以烤为主:洛阳牡丹广场南街的霸道烤脑花,算是洛阳第一家烤脑花,那个女研究生老板还上过本地新闻;北京南锣鼓巷有家“脑子加工厂”,招牌是烤脑花和脑子沙拉;在上海,红料理、付小姐在成都、椒羞等几家以川味馆开始卖烤脑花,食客们经常蜂拥而至。看了看食客们对他们的评论,很明确的显示出,做脑花生意,无论如何也讨好不了不爱之人。

作为一名写吃的记者,对吃脑花难以下箸,我深感羞愧。火锅、烧烤乃至西餐做的脑花,我都浮光掠影的戳过一点,但头皮发麻掩盖了一切美好。只要一想到刚取出来的猪脑会抽动,会冒着热气,并且血丝密布,还有那些皱褶,我深感无力驾驭。

《功夫熊猫3》里阿宝的师傅说:你如果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不可能有进步。我深受打动,遂下定决心要从吃脑花这件事情开始,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突破自我。可当我看到下面这段时,五味杂陈。

《本草纲目》记载:“猪脑甘,寒,有毒。吃猪要去脑。猪脑损男子阳道,临房不能行事。酒后更是不可食。”

《暗黑料理:一碗脑花的爱恨情仇》 文 | 程磊

https://t.cn/A6ttvzL9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面馆里的传统上海菜
推荐:
不久前友人抱怨“陈桥老饭店”关张,我遥指“晓阳邨面馆”,她欣然前往,果然吃得满意。
前些日子又和朋友讲起此事,他大叹可惜,我还是搬出“晓阳邨面馆”,所仰仗者,林杰师傅也。
自从发现林师傅曾是“上海老饭店”总厨后,就把这家面馆当成食堂之一。川沙路途遥远,约不到什么友人,通常东吃几个菜西吃几个菜,从没试过完整的宴席。
今天有点走运,几个老饕食友都不怕长途跋涉,就请林师傅操刀,来一整席大餐。
委托我定菜单,主题是传统上海菜,老实说,不是一件易事。如果是广义上海菜,也就是海派菜的话,倒简单得很,毕竟有海派川菜、海派粤菜、海派京菜等等撑腰,绝对不会单调。一讲传统,脱不出“浓油赤酱”四个字,问题是一桌菜非红即黑,岂不单调之极?
按照中国宴席的规矩,味型和食材都不应该重复。前者虽然做不到像川菜那么一菜一味,但也不能总是酱油冰糖。后者的食材更难,好朋友相聚,犯不着拿出鲍参翅肚,哪怕是本帮名菜虾子大乌参,权衡再三,还是撤下了。
考虑到正值初春,不时不食,必须有应景的东西。不过,不是上海本土化的食材我不要,比如流行的香椿,我们的儿时印象仅限北方,因此亦不可以出现。
头发白了数根,允许自己犯规的前提下,终于和林师傅议定菜单如下:
冷菜是油爆虾、文武双笋、老醋海蜇、青柠泡菜、糖醋排骨、马兰头冬笋、土豆色拉、白斩鸡。热菜是:时果虾仁、芥末叽咕、糟钵头、扣三丝、油浸小黄鱼、八宝辣酱、鸡圈肉、糟熘白鳝、烂糊肉丝、油焖笋。汤和点心则是榨菜肉丝蛋汤和油煎菜肉馄饨。
大部分是上海人餐桌上最常见的冷菜,包括海派西菜的土豆色拉,只求一个味正可也,林师傅轻轻松松手到擒来。
上海人对虾仁有特殊的偏好,逢年过节必食之。但时果虾仁剑走偏锋,是将虾仁用色拉酱拌了铺在水果上,很像是八十年代末发明的菜品。
叽咕是宁波话,即笔管鱿鱼,用芥末热呛,小黄鱼更是宁波特产。上海人中,宁波后裔最多,向有“无宁不成席”之说,出现一两道宁波小菜没有问题。
糟钵头不是一个小钵装几样冷糟那么简单。这道热糟汤菜,传说是杜月笙的心头好,几近失传。将猪肺、大肠、猪肚、猪脚、猪肝分别处理干净,猪肝另用,其余放入砂锅,小火煮三个钟头,再下猪肝和笋片,最后淋糟卤,撒青蒜上桌。此菜又名糟香胆固醇大补汤,是真正的醒酒恩物。
内脏已用得够多,但是上海菜绕不开草头圈子,更进一步的是加鸡同烧的鸡圈肉,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了。圈子即猪大肠的直肠部分,菜谱上写着,大火烧开,转小火,再转大火收汁,前后十几分钟罢了,怎能烧至入口即化?原来功夫做在前头,大肠洗净后要整条拿去焖烧三个钟头,这里又有诀窍,起先保持完整形状,两个钟头后切去头尾的零碎再烧一小时,烧制前才改刀成段,非如此不能做到既柔软又成型,烂作一团立不起来就不像圈子了。
扣三丝考较刀工,林师傅六十多岁,眼力不佳,但四十年功力摆在那里,不得不服。垫底的肥瘦肉丝正如教科书所写一般,换成豆腐干丝就不正宗。
八宝辣酱家家本帮菜馆都会做,标准配料是鸡丁、鸭肫、肉丁、花生、笋丁、肚丁、虾米和虾仁,其中虾仁另炒,作为盖帽。实际操作起来,各家多少有点区别,也有各自的辨识方式,比如“老正兴”会放一点海鲜酱,“上海老饭店”的规矩是撒一把青椒。后者除了颜色好看之外,似乎没有别的作用,但让人一下子记住,我当初亦是通过此菜认证林师傅身份。
本来想订炒秃卷,青鱼肝(秃肺)和肠(卷)的组合,称作“肝肠寸断”,可惜菜场不帮忙,食材不就章。
“换成河鳗好了。”林师傅建议。
“除了红烧,还有什么做法?”我知道红烧一定不会失败,但我就是喜欢出难题。
“糟油卤之,我的私房菜。”林师傅说。
欣然同意,这道菜别处吃不到。
烂糊肉丝又称肉丝烂糊,是上海人最喜欢的家常菜之一,又是我们包春卷的馅料。煮沸上汤,下肉丝划散,加入黄芽菜,焖至菜梗熟烂,勾芡即成,所花费者,唯时间耳。别小看这道菜,用好鸡汤,把肉丝换成鱼翅,就是失传名菜烂鸡拆翅了,换花胶同理。
油焖笋的秘密是用了猪油,所以吃起来有肉香。绝招我也会,但是收汁的功夫学不来。
非上油煎馄饨不可是因为林师傅的馄饨芯子实属一绝,是那种再饱也能吃几个的Comfortable Food。
上海人吃饭,席末上汤,此时酒足饭饱,不宜浓郁,是时候请出林师傅压箱底的榨菜肉丝蛋汤了。
林师傅曾为某领导掌勺数年,那人饮食清淡,榨菜蛋汤餐餐不可缺。小小的蛋汤有什么了不起,但却是厨师考级的必考题,多有失手者。林师傅的作品,汤清、味淡而鲜,蛋如云菜般嫩滑,又非蛋花汤那种丝状。再三请教,学得做法如下:鸡毛菜(纯叶为佳)和上浆肉丝分别焯水备用(把肉蒸熟再切丝也行),四川榨菜用水冲去咸味。锅里下清水,不加盐,只下榨菜和肉丝,小火煮出味,再转大火,一烧滚即熄火,用勺子把蛋液一勺一勺铺在汤面上。另用大碗,倒入蛋汤,摆入鸡毛菜。
糟钵头和榨菜蛋汤,一头一尾,一浓一淡,各擅胜场,给大家留下极深刻的印象,都说单凭两碗汤,不枉奔波几十公里。
林师傅进来打招呼,眼尖的朋友发现他右手戴着纸环,怎么回事?一问方知老先生近日血糖升高,入院调养,特意逃将出来替我们烧一餐,真是对不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还有些日常记录又是学车的周末[放假] 晚安#魏晨[超话]##魏晨婚礼##魏晨 于玮# 魏晨于玮玮玮姐姐真的很爱晨哥爱屋及乌 玮玮姐姐也很爱他的粉丝“乐橙”她把婚
  • 说说#求婚女王# 吧 广大妙龄未婚女性朋友值得一观 1个人 20个唱段 27个角色 全剧只有女主角的独角戏 很忙但是很厉害 剧情最后并没有反转 就像我们大多
  • 1.王者真的太会圈钱了 不得不服真的 平白无故我的id 就变成了乱码 我真的谢谢你 [可爱]2.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普信男 真的不理解 天天视奸你 真的很
  • 朱生豪&宋清如|藏在字里行间的浪漫爱情~-”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上zui重要的人。--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感受来自一位z
  • 好希望有一场比赛他们可以出现在和平精英职业联赛的公屏上[泪]为他们骄傲[泪]#4AM和平精英分部[超话]#【赛后战报】#2020PELS3赛季#  Week3
  • 由于MEADOWLACTONE的机理很玄学,所以鸡酱用了大概2周时间体验皮肤的变化,大家可以看P4、P5,鸡酱作为一个混油皮,晚间用它起床时基本不泛油光,而且皮
  • 佛跳墙推荐⭐️⭐️⭐️⭐️⭐️鼎鼎大名,经常在美食节目,电影里看到的美食传奇佛跳墙,终于吃到了,你不说,我还以为是属于粤菜菜系,原来是闽菜的代表,其复杂程度要介
  •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
  • LUVOIR是一个全能型空间望远镜,天文学家希望利用这台望远镜实现多项天文科学目标,例如以25公里的分辨率观测木星云顶,并在其他行星的大气中寻找生物存在的“蛛丝
  •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想要共情的意愿。这世界上多的是自说自话、跟你意见相左或是对人生的理解和你不在一个层面的人。
  • LPR降低意味着房贷利率降低,需要还的利息减少了,无论是新买的房子,还是之前贷款买房的,利息都下降。今年,楼市价格大概率会下调,大力度的降价促销,将在全国各地涌
  • 比起香水,其实我也会更喜欢洗护用品有好闻的味道,然后淡淡的附在身上就有种自带体香的感觉,味道不会很重,但是闻到又会觉得很舒服~chillmore这个品牌大家应该
  • 寺庙对藏族人来说不仅是有佛法僧的殊胜之地,也是我们的文化教育学院,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归宿。所以寺庙是老藏人的一切,在这个生命线上他们修的是国泰民安,社会和谐,慈
  • 7. 岁月深长,万物有期,愿努力生活的人,各有各的风雨灿烂。7. 岁月深长,万物有期,愿努力生活的人,各有各的风雨灿烂。
  • #如何看待感情里的爱而不得#“因为爱你,什么都介意,又什么都能接受”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对你始终放不下,每次我都答非所问,其实我也不明白。 与你在一起的时
  • 最后聚会结束的时候,那个在镇政府工作的副科长站起来,喝大了,举着酒杯,又洋洋洒洒总结演讲了几分钟,大概意思是,他现在发达了,老同学在西安地界,有什么事,找他。
  • #小壹elspet# 会员积分商城,火热上线啦[打call][打call]购买入会礼包成为会员,即可积分兑换猫狗用品[偷乐][心]➕下方小壹福利官V.X,只需2
  • 其实,手颤也是肝的毛病,因为中医讲,肝主筋,肝火过旺,火气扰乱筋条,筋条就会颤动,筋一颤,我们的手自然而然颤抖。贝母擅长清热化痰,半夏能够燥湿化痰,所以痰消则瘤
  • 但如果金木合,同在一个宫,那么就是翻倍效果,她的体验和幸运一定是翻倍的。取决于自身的理解,这个肯定会有争议,那我还是那句话,时间这个数字能看命运,并不是数字本身
  • 首先,刘云天是曹云金的搭档,要是他不走,这搭子就得拆了,对曹云金有影响。    我已经对婚姻失去了希望,一些事情也看得比较淡了,这一生还能有婚姻吗,我的下一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