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年薪30万,是儿子的两倍,可她花钱大手大脚,我觉得这样下去对家庭不利,于是昨天我提出一个想法,今后他们两口子的收入都交给我,由我统一分配,没想到儿媳听完哈哈大笑,儿子叫我少管闲事,大家说说,难道我不是为了他们好吗?

我今年62岁,老公走了多年,自从退休后就跟着儿子儿媳生活,帮他们带娃做家务,我每个月有3000退休金,儿子还会给4000块家用,儿媳妇人也不错,时常塞钱给我。

儿子今年38岁,在一家企业当管理,年薪16万,儿媳妇37岁,研究生毕业,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去年开始年薪达到30万。

大家都羡慕我儿子娶了一位好媳妇,其实吧,说句心里话,无论赚多赚少,都没必要铺张浪费,儿媳妇这几年花费也太大了。

比如说,她喜欢追求名牌衣服,都是几千上万的,香水、口红还有其他的化妆品,那么小一个,随随便便都是好几千块,包包更贵,带六七万的。

不仅她自己,给我们买穿的、用的也是大手大脚,前阵子送我儿子一个表,老天爷,四万多,我就搞不懂了,有手机,何必带那么贵的手表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这么下去不行,花钱没有节制,再大的家业迟早败光。更何况,儿子的收入基本交给媳妇保管。

我平时会去跳广场舞,认识许多老伙伴,他们经常跟我说,儿媳那么优秀,可得让儿子多个心眼,千万要管住钱,如今的人呀,太善变了。

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看了许许多多的夫妻,一直好好的,突然就分了,再看看我家的,儿子跟媳妇感情确实好,一家人也融洽,可难保什么时候会出岔子。

每次想到这一点我就忧心忡忡,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前几天小区一位跟我要好的刘大妈给我出了个主意,她说你可以这样啊,让他们两口子把工资卡交给你,由你来当家。

我一听豁然开朗,这法子不错啊,试想,我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一切都是他的,再加上我这个人生活节俭,不会乱花钱,他们把收入交给我,等于替他们存钱,不是挺好的吗?

昨天晚上,趁着气氛好,我对儿子和儿媳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是这么打算的:他们两口子每个月收入3万多,工资卡给我,我负责一切家庭开支,每个月给他们一人5000块。

我认为这样分配非常合理,每个月5千零花足够了,我还打算今后慢慢缩减,我的目标是一年后给他们减到3000,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是吧。

儿媳听我说完,沉默了几秒,然后哈哈大笑,问我是不是开玩笑?我说当然不是了。她瞟了一眼儿子,对我说:“妈,您要是觉得我们给您的生活费不够,就说一声。”

我说够了,我是为你们着想,儿子也笑 了,说他们的事不用我操心,然后丢下我,和媳妇准备进房间去。

我又说了几句,儿子却不理会,显得很不耐烦,叫我别管年轻人的闲事,如果我觉得做家务累,他们就请一个保姆,我啥也不用干。

大家说说,我难道做错了吗?我都是为了他们好呀,怎么一点也不体谅我呢?
(网友分享)

南怀瑾老师讲述:你是“满口佛话,一脸佛相,一身佛气”吗?

就像我说许多学佛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有同学讲电话,跟对方说要“供养”什么东西,我在一旁听了就骂,讲什么“供养”,讲把东西给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养”,为什么满口佛话。学佛久了以后,讲起话来就用另外一套术语,这就是学佛不通。

大乘菩萨学通了的,嘴里没有这些术语。什么“般若”、“供养”、“布施”、“因缘”都是术语,你跟不懂的人就不能用这套,要用普通的话来讲。很多朋友对我说,来这里跟你聊聊很好玩,可是你那些学生不正常。我说,对!这些学生不正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非要作个庄严的样子出来不可,多讨厌!所以社会常看我们这一群人是疯子。

学了佛法容易被法困住的,任何一行干久了就有职业病。像我当老师当久了,就爱骂人了,看人都不对劲。我一出去到外面就随和得很,像前一次,人家一定要请我吃饭,还请了教育部的次长作陪。吃完了饭,这位次长对我说,“老师啊!我学了个东西,你终席没有喝过一杯酒,没有吃过一点东西,没有说过一句话。”人家敬酒我也要举杯作个样子,每一道菜我也沾一点就放下了,人家说什么我就说“好,好,是啊,是呀,谢谢”。我决不会像你们一样,摆个道貌岸然的死相,犯职业病。人家恭维我世界闻名,我就说没这回事。说我学问好,我就说我是跑江湖的。说我懂禅,我就说“我只懂馋,来来来,快吃,快吃”。

我一再说,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结果很多学佛的人既不解脱又不逍遥。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要解脱要逍遥,怕你被法困住了,所以他跟着说,“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你学佛学得满嘴佛话,满脸佛气,那就是众生颠倒。本来好好一个人,又油漆上这么多东西。人生已经被很多绳子捆起来了,结果想解脱这些绳子,又到解脱绳店里买了些绳子,菠菜(般若)啊,金菇(真如)啊,再往自己身上捆。所以说:法想也不对,法想也是颠倒。一念颠倒就是大毛病,还是要丢离。

*****

像有些年轻人一来就要行跪拜礼,你有恭敬心一进门就看出来了,打个招呼就好了嘛!不须要来这个,害我还得跪着还礼。你规规矩矩学佛,好过跟我磕头。你成了佛我还来拜你。我一辈子不受人跪拜,因为我受八关斋戒,不坐高广大床,这都是沙弥戒、比丘戒的基本,不坐上位。我讲经白衣升座已是不应该了,所以我一定摆个佛像在前面。你们是拜佛不是拜我,这样一来有人来磕头我也不在乎了。

《维摩诘经》没有一点形式主义的味道,真正大乘道不用装起那个学道的样子,有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进了房间把空气都染污了,我最怕这种人。当然不只佛教徒如此,我看到这样的基督徒同样害怕。有一次有辆基督教的宣传车开到我家门口,讲了两个钟头还不停,我已经忍辱波罗蜜吃了好几个了,只好写张条子递出去,上面说:上帝曰不要骚扰别人的安宁。他看了只好把车开走了。人家问我递了什么条子,我说是道教张天师画的符,只有他懂我懂。所以,不要搞这么多形式,反而引人反感。

《维摩诘和花雨满天》

---------------------------------------

“其无正”,不要太正了,正到了极点,岂不就歪了吗?这也就是不要矫枉过正的意思。过正就是过分,就是会歪了。为什么做人不要做得太正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一个东西偏了,要把它扶正,扶得过分了,又偏向了另一边。

假如一定说打坐、学佛、学道,清净无为就是好的,可是许多年轻人,一天到晚跑寺庙,学佛打坐,而事实上,他们一点也不清净,一点也不无为,更谈不到空。那是自找麻烦,把腿子也搞坏了,不但佛没有学好,道没有学好,连做人也没有做好,学得稀奇古怪。这就是“正复为奇”,学正道学成了神经,就糟了。

“善复为妖”,人相信宗教本来是好事,信得过度了,反而是问题。所以我的老师、禅宗大师盐亭老人袁焕仙先生就说过,世间任何魔都不可怕,只有一个魔最可怕,就是“佛魔”。有的人看起来一脸的佛样,一身的佛气,一开口就是佛言佛语,这最可怕,所以不要轻易去碰这些人。

袁老师说这些话是什么道理?意思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凡事太过就错了。过与不及都是毛病。不聪明固然不好,而聪明太过的人,那属于“善复为妖”,就变成妖怪了。

整理自《老子他说》

--------------------------------------

没有分别心,不管是上座还是下座,随时都在一念清净中。在这个三摩地的境界,就连定境都是空的。所谓空,没有一个空相,一切无相。在这样的境界中,智慧进步当然很快。但是,人人晓得讲,个个做不到。哎呀,老师啊,我就是空不了。这一句话,已经着空相了。

一般人以为,“空”就是把那些杂念分别都去掉,另外有一个空出现。那还是空吗?那是一塌糊涂的有!所以我常讲,我最讨厌一般学佛的人,一脸的“佛相”,满身的“佛气”,满嘴的“佛话”,听了就讨厌。本来给你讲空嘛,你这样摆一副修行的样子,早就空不了了。空是非常洒脱,非常自在,是大自在。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

大家学佛要注意: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很平凡、很平常,不要做怪,不要一脸佛气、满口佛话,一身都是佛油子的味道。我叫这种人是“油子”,变成老油条,何苦呢?

所以,和许多同学见面,我说:“不要来这一套”,见面打一声招呼已经很好了,非要这个样子干什么呢?这个“合掌”就是手印,你真正进了道场就应该这样。进了佛堂,你说:“喂,菩萨你好呀!”那又不对了,要规规矩矩合个掌。你到了普通的场合,例如正在马路上或者高速公路上驾车,在很急的时候你还一边“阿弥陀佛”一边合掌,砰!撞到了,何必合掌呢?(众笑)

所以真正学佛先要学做人,人都没做好,不要谈佛了。人是很平凡的,不要奇特 。

《准提法开示》

--------------------------------------

禅宗丢开一切名词,那么要怎么办到?佛法叫“内证”,回转来反照自己。“内证之法,岂在文诠”,文字上找不到的,文字语言只是表达了“这个”给你看,你懂了文字,要丢开文字。

我经常说一般人学佛,别的没学到,满口佛话,一脸佛气。唉呀!那个味道真难受,变得每一根神经、肌肉都跳出来的佛法,你看那怎么受得了!搞久了变成什么?佛油子,把佛法当口头禅就完了!真正的佛法不在“文诠”。

《宗镜录略讲》

----------------------------------------

什么叫法性之所拘执?禅宗的书,密宗的书,这些佛学的书看多了,那些理论就把你抓住了,满脑子佛学,满口佛活,一身的佛油气,佛魔,就是弥勒菩萨的这句话,法性之所拘执。

结果心念专一做不到,静不下来,根本达不到心一境性,这些不属于善,不能调和心境。诸如此类等等,必须自己作研究。

《如何修证佛法》

-----------------------------------------

“觉碍为碍而不自在”,自己总觉得自己觉悟了,看别人总觉得不对劲。等于刚刚学佛的人。一看到人就合掌了,然后满口佛话,见人就问你吃不吃素呀?没有吃素!唉唷!阿弥陀佛!好像不吃素就罪大恶极似的,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我平常最怕碰到这种人,令我毛骨悚然。

什么叫解脱?不要以觉碍为碍,那就得自在了。学道而没有道的味道,觉得自己非常平凡,即使成了佛也很平实,你看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也跟大家一起去化缘吃饭,吃完饭,收衣钵,自己还去洗碗,把衣服折叠好,然后洗洗脚,敷座而坐,把座位上的灰尘擦一擦,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行经,多平实。

千万记住,平实就是道,平实就是佛法,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怪里怪气的,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那就不平实,那就有点入魔了。

《圆觉经略说》

一次,曹操叫来管粮总管王垕说:“我想借你项上人头一用,以安军心,你可别吝啬啊!”王垕忙说:“丞相,我是奉你命行事,我何罪之有啊!”曹操阴狠地说:“汝妻子吾养之”!”

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里面有那么几个小人物,可能总会被忽略,王垕(hòu)就是其中一个。

在小说版的《三国演义》中,王垕是在第17回出场的,不过是曹操军营中的一个管粮官。地位不高,却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知道,行军打仗,粮草为先。但是,王垕的价值不止如此,他为曹操做出的牺牲,才是发挥了最大的余热。

公元197年,袁术自立为帝,曹操因而出兵讨伐。但是两方相持太久,曹操大军人多粮少,途经之地又因连遭干旱,导致军粮极度匮乏。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时,管军粮的王垕愁的不行。但是,他又不敢善做主张,只能如实向曹操汇报。

曹操听后思索片刻后说:“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意思就是说,可以少分点粮,用小的量器分装,以权宜之计,解一时之急。

王垕心有顾虑,便问曹操:“如果将士们因此生怨,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曹操宽慰王垕说:“放心,届时我自有良策。”

那么,曹操的良策是什么呢?王垕但凡长点脑子,都应该想到了。毕竟将士们挨饿一时可以,长期挨饿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果然,没过多久,将士们就爆发了。

曹操可不想面对将士们可能临阵倒戈的风险,于是在深夜,他便派人悄悄地将王垕叫进帐中。不久,王垕弓着腰,一幅谦卑的模样,低着头走进了曹操的军帐。

曹操端详了王垕片刻,而后笑着问道:“王垕呀,你的家人可都好啊?”

曹操此言一出,王垕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只得磕磕巴巴地回话道:“甚好,甚好。”

曹操点点头,也懒得再费唇舌,直截了当地问道:“我呢,想跟你借一样东西,以此才能安抚军心,你肯借吗?”

王垕当时脸色煞白,腿也开始软了下去,他只能战战兢兢地问:“丞相想要借什么?”

曹操毫不遮掩,面色也由刚才的和气转瞬变得阴沉,他低声地说了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借汝头,安军心。”

王垕当然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索性曹操给了他一句宽慰:“大可放心,你的家人,我自当尽心照顾。”

说罢,早有人将倒霉的王垕拖了出去,而后将他的头颅高杆悬挂,并且告示全军:“王垕小人也,故意改以小斛分粮,暗地里却盗窃官粮,因此就地正法。”

曹操以王垕的项上人头去平息众怒,将一切罪责都归结于王垕。作为炮灰,王垕确实无话可说。

表面看,曹操还能顾念王垕的家人,也算仁至义尽。但是,如若我告诉你,曹操的原话是“汝妻子吾养之”,你还会不会认为曹操够仁义呢?

有趣的是,曹操还不止对王垕说过这番话,另一个人有幸听到这番话的,就是吕布的谋士陈宫。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对曹操是有贬损的,为了树立他残暴、爱疑心的毛病,特意安排了曹操误杀吕伯奢的桥段,而后说出了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件事直接导致了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与曹操分道扬镳。而后,加入吕布阵营的陈宫屡出奇谋,以至于曹操屡战屡败之后,不得不屡次向陈宫抛出橄榄枝。

后来,陈宫与吕布被曹操擒获,陈宫认为曹操不仁,坚决拒绝招降。行刑之前,曹操不舍陈宫,不忘再次提醒:“你若是死了,你家中老母该如何是好?”

聪慧的陈宫立刻说道:“但凡以孝治天下的人,又怎会去杀别人的母亲?”

好嘛,既然不能杀老者,曹操也不死心地问道:“公台还有儿子啊!儿子也不管了?”

陈宫以不变应万变,回怼道:“我听闻,但凡以仁治天下的明君,也绝不会杀别人的儿子。”

曹操被陈宫怼得胸口发闷,既然谁都杀不了,便对陈宫说:“你的母亲和孩子,我都会视为自己的家人。”

最后,陈宫慷慨赴死。

不过,陈宫和王垕还是有显著区别的。因为陈宫是三国时期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王垕则是《三国演义》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曹瞒传》中,所记载的故事原型杜撰而成的一个人物。

王垕所发生的事确实存在,只是这个事件的主人公微不足道,也就不值得留下姓名。但是,王垕这个小小背锅侠,是这段历史时期里,千万个为主公背锅的小人物之一。用他的人头,平息军队的怨声载道,这个替罪羊才得以在浩浩史海中留下姓名。

顺便说一句,曹操在祭奠典韦时说的那一句“王垕人头何在”并非正史哦!

收买人心的事,曹操做了。背锅挨千刀的事,手下给办了。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没有曹操这般铁石心肠,又怎么能在乱世中赢得天下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风格是我喜欢的 我疑惑的地方也给我分析了 我觉得比较好,还挺值的塔罗[围观]牌占卜 人都大笑不止。另外一次是在夜的树林里,有一种断断续续的叮当声大大地引起了我的
  • 知道什么是学术不端吗? 知道为什么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每一名科研者,都有自身的学术道德。 如果对学术不端可以容忍, 对抄袭行为可以放纵, 那引申开来, 是不是社
  • #SEVENTEEN[超话]# [抱一抱]#seventeen1022回归# 20211004【Op.1官图】 SEVENTEEN (세븐틴) 9th Mi
  • #永州快讯# 9月4日,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在永州市市场监管局就调查永州两行政单位联合下文关于处理医疗废弃物回收文件内容涉嫌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案件召开进场会,这
  • 2021年10月5日 今天简单地收拾了下行李,不用去外地,不用躺在晃荡的火车里想想就开心,以为没什么好收拾的,最后发现两个箱子都装不下(大概时行李箱太小了)。
  • 这个留言的人,你们觉得她很专业、很懂行吗? 如果上个大学、读个专业,能让一个人傲慢、自大成这样子………我只能说,“满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真是随处可见。 我
  • 重发我十几年前写的一篇段旧文 《王小东:时代病相——精英们怎样营造“活地狱”-红色文化网》  媒体精英为什么这样卑贱  我们时代的病相很多,最突出的有两个问题
  • 突然发觉 能够在人前表达悲伤(无论是陌生人还是亲人)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 在我家里 除了我妈偶尔有所展露 其他人的这种能力是极其缺乏的 其实都很难过 可是没有人
  •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看上去越是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却越容易出问题?那是因为,他们的婚姻只是表面上的虚假繁荣,抛去表象看本质,夫妻之间的相处根本就不对等,两人
  • 李悄《生命,童心我心》 每个人从婴儿啼哭来到这个尘世,都要经历悲伤与欢喜。 每个拥有童心的人,都是大孩子。 生命,我是这样的人: 亲和、温和、倔强、爱憎
  • 愿我们可以活的天真又自在,善良又单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日子平淡且美好,生活无趣且安逸。家人平安健康,朋友联系密切。 可是这一切都
  • 疲惫型分手+断联一个月重新复联成功[给你小心心] 委托人年纪比较小,跟男朋友在一起时间不长,因为是第一次恋爱,不懂得经营感情,总是通过提分手来威胁对方达到自己的
  • 谁说,女生就一定要温柔乖巧才迷人?率性,酷飒的模样,一样可以吸睛A到爆……@周洁琼_OFFICIAL 的这组高冷暗黑系,可以说是戳中我的审美了,有些中性风的坚定
  • 去了5⃣️次三亚总结不输本地人的旅游攻略‼️ 实不相瞒,这个夏天真的来来回回去了5⃣️次三亚,每次都不想离开,因为三亚真的太好玩啦❗️这篇攻略让你们也跟我一样会
  • 低俗类-网络账号-微博-非认证 ID:莎莉猪 网址: 举报:此用户微博发布的微博以传播低俗信息获取了巨大的流量。该用户通过恶意P图和文字恶意诱导大众将社会新闻娱
  • 摩羯座每日运势/10月1日 祝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心][心][心] 大家国庆节快乐哟[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 #摩羯座##十二星座##星座#
  • #每日一善# #正能量# (❁ᴗ͈ˬᴗ͈)◞我装作在四处看风景,可我的眼里只有你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星, 那旅行时就是脱离轨道, 和别的星星相遇✨你有点像天
  • 每个人生活都很糟糕 但好在都是独一无二 生活中有很很多的美好 比如做噩梦求抱抱的猫猫 谢总煲的各种好喝的汤 排骨汤 红豆汤 绿豆汤 酒醉后欢姐的抱抱 欢姐真的
  • #诚信建设# 【丁泽:以诚为本、以信立足】“哥,我钥匙忘记拿了,在球馆桌子上。你帮我收好,我下班去拿。”丁泽收到微信消息后就装好了钥匙,待失主寻来后归还。 丁
  • #每日一善# #正能量# (❁ᴗ͈ˬᴗ͈)◞我装作在四处看风景,可我的眼里只有你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星, 那旅行时就是脱离轨道, 和别的星星相遇✨你有点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