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察#【河南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形势及对策——聚焦精准脱贫与防止返贫,打好收官战】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客观分析当前形势以及我省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克服疫情影响、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对策建议,日前,省社科联组织召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理论研讨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委党校、省社科院、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扶贫一线的基层同志,就有关议题进行深入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分四期,以飨读者。
今日推出第三期:聚焦精准脱贫与防止返贫,打好收官战
与会专家指出,脱贫攻坚是场硬仗,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一手抓脱贫长效机制建设,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省政府参事张占仓指出,产业扶贫在有效集聚资源、培育产业优势、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产业扶贫是高质量脱贫的有效途径,更是建立长效脱贫机制的有效方法。一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表示,过去,我省曾呈现“十八罗汉闹中原”带动县域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生动局面。现在,全国百强县中河南只有8个,要认真贯彻省委《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落实县域发展“三起来”要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工业大学粮食产业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铜山表示,脱贫致富是贫困群众奔小康的起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要求。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富民乡村产业具有富民性、乡村性、主导性、多功能性等特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重在群众受益。在实践操作中,要把富民性作为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当仁不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初衷,而不要过分追求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保仓指出,要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思路和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推动三产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让农民从“土里刨食”转向“土里淘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处处长刘殿敏指出,尽管疫情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阶段性的,但若不积极应对,可能会造成因疫返贫、因疫致贫、因疫无法脱贫。要积极落实中央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就业难题。一是劳务输出地、输入地要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有序返岗;二是支持扶贫龙头企业、龙头车间尽快复工,吸纳当地就业;三是针对贫困地区农民开发“扶贫特岗”,给予临时性兜底安置。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完世伟认为,尽管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我省经济呈现负增长,但这是特殊时期疫情防控导致的结果,不具有历史可比性,我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二季度我省消费有望强势恢复,加之战略叠加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以及城镇化的巨大潜力,我省经济正在“自我”修复,进入缓慢爬升阶段,三四季度将保持快速上升态势,预测全年GDP增长应该在3.5%左右。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指出,尽管疫情会对脱贫攻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总体可控。综合判断,经过努力,脱贫攻坚任务是能够按期完成的,要坚定必胜信心。
关注连片贫困地区发展。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刘云指出,贫困地区和群体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缺乏与外部市场进行能量交换的能力,从而陷入穷者越穷的恶性循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要寻求城乡要素的对流,让来自“高地”的城市先进要素进入乡村,与乡村资源结合。一要打通连片贫困地区与周边地区联系的毛细血管。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连通主动脉,瞄准发达地区大企业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建设产业园的同时,要关注、发现、培育和疏通处于末端的毛细血管,如小产品、微企业、小村小镇、企业家、各种社会人物等,扩大社会动员范围,把僵化的机体激活。二要深入研究和对接城乡市场。要到城乡居民对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新需求中寻找和捕捉商机,引入专业策划创意团队,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培育新型绿色生态产业,实现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的全新产业“跃升”。
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一是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无缝衔接。省政府参事张占仓认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仍应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要稳定扶贫的政策、资金支持,强化产业要素集聚和人才支撑,与乡村振兴战略无缝对接,推动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二是完善托底保障机制。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张锟指出,失能人口多,因病、因残致贫率高,是制约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要建立健全养老托底、医疗托底、护理托底等低能失能人口托底性保障机制,减轻贫困家庭成员负担。三是有效激活农村要素。省社科院院长谷建全表示,乡村能否振兴,关键在于农村要素能否激活。要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省政府参事张占仓认为,土地是农村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2019年我国土地法修改完成,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特别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资源奠定了必要的法律基础。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带来重要机遇。要认真借鉴与推广全国土地市场改革试点县市的经验与做法,积极探索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科学方法,激活农村土地资源的内在价值,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四是持续加强志智双扶。河南工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马磊指出,在实际工作中,扶贫与扶志、扶智工作脱节,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的成效,表现在:争当贫困户的情况屡见不鲜,群众素质普遍偏低、无一技之长,过分依赖国家扶贫政策等。要加强志智双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

#大梨播报# 【县人大召开政策法律知识培训会】为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履职意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5月7日下午,县人大组织举办政策法律知识培训会。县领导马同和、杨建文、柴筱琴、张其太、王继方、葛洪先、高立及县政府副县级领导干部、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参加培训会。培训会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彩云主持。

【长春市公开招聘296个公益岗位】据悉,本次招聘报名条件为长春市城区、开发区城镇户籍(不含双阳区、九台区)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热爱社区工作、热心公益事业;身体健康,高中以上学历,熟练计算机操作。其中,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且为下岗失业人员(包括改制并轨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大龄失业人员(女40周岁至49周岁,男50周岁至59周岁)、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含1年)人员,或零就业家庭成员,均可报名。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满两年以上和参与经营企业(法人或股东身份)的人员除外。公益性岗位实行“谁用人、谁管理、谁考核”的管理原则,人员上岗后给予不高于长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岗位补贴,并享受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补贴和采暖费补贴。
本次招聘网络报名时间为5月7日至5月12日,市民可登录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ccrs.changchun.gov.cn/)、长春市就业创业网(cchrnet.com/Main)进行报名。5月12日至5月15日,工作人员将以电话形式通知初审通过者携带相关资料前往招聘单位进行现场资格审核。如审核通过人数超过拟招聘人数一定比例,长春市就业服务局将会同用人单位共同组织笔试、面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夜读】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 我们爱过就好
  • 每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
  • 关于如何点出一桌好菜的清单
  • 十二星座护内排行榜
  • 你的自律里,藏着你的运气
  • 经典微小说:《 迷 失 》
  • 最适合一块生活的三对星座CP!
  • 【夜读】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 请找一个你爱的,也爱你的人结婚
  • 台湾美女作家因“诱奸”患抑郁症,26岁的她选择了……
  • 做微商,如何让别人主动来加我?
  • 大反击!微信支付正式宣布!苹果或要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