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名号是救命的,不是拿来做功夫的

01

不信愿力,就不能信持名。很多人对念佛法门为什么信不来?觉得念佛不得力?因为他对佛的愿力不了解,没有信。他为什么没有信?他不了解,没人告诉他,他怎么信?你告诉了他还不相信,那是他的问题,业障重,没办法。

所以,我们尽量要把阿弥陀佛的愿力让其他人知道,他信了愿力,才能信持名。所以我们弘法完全是站在阿弥陀佛本愿力的立场上,一定要把阿弥陀佛的愿力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家能够信愿力。信愿力之后,一切都有了,就能信持名,就能往生决定。

我们的起信是从哪里起信?这是源头,来源的地方,从弥陀的愿力来起信,不是从我们自力的功夫来起信,在自己这边是找不到信心的。

所以,一向专念是看向阿弥陀佛那里,“望佛本愿,一向专念”。不看向阿弥陀佛那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我们众生这里看,看不出名堂来的,就像水没有源头、树没有根一样,不是活水,也不是活树,是死的。有人念佛念得没劲头,念不下去,因为没有源头,没有活水来。

如果知道这是弥陀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完全靠佛力,完全是弥陀的呼唤,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招引,是阿弥陀佛邀请我们去的,那我们往生不是很简单吗?佛喊我们去,我们愿意,答应就好了。

我们是阿弥陀佛的亲生儿子,阿弥陀佛说:“十方众生,你到我净土来!”

“我是想去啊,但是我没有交通工具。”

“我开直升飞机来接你。”六字名号直升机就来了。

“你没有资粮,我累劫修行的资粮,六字名号都给你。你欠多少债,我通通帮你还。”

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邀请我们去的,对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好好念佛,好好仰靠阿弥陀佛。

————————————————

大家要懂得

念佛法门是救度的法门,不是修行的法门。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大家这个观念要彻底改变。很多人讲念佛都是讲修行,讲做功夫;在善导大师这里,在阿弥陀佛面前,不要谈修行。我们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脸面讲修行?我们有什么修行?

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救度的声音是最慈悲的声音。

在娑婆世界,有什么声音最能打动我们的心?就是求救。我们听别人讲话,可以不被感动。但是如果你在半夜里听到一个人凄切地呼唤“快救我!救命啊!”你的心会不动吗?毛骨悚然!这是他拿着全部的生命呼唤出来的,一定会打动你的心。所以“救”是最急切的声音。最大的功德,就是救众生。

我们在这样苦恼的娑婆世界,“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房子着火了,里面的人会喊什么?“救命啊!”在火宅里还谈什么修行啊?要喊救命!

所以,阿弥陀佛来,不是来给我们讲修行的,是来救我们的。我们要有机深信,如果这个没有的话,看净土法门,那叫“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02

为什么?

救命的时候会懈怠吗?如果你不喊救命,你就是懈怠的人,也是憍慢的人。如果抱持修行的观念,你就是一个骄慢的人。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如果把这句名号当作功夫来念,你是一个没有气血的人,是一个不知佛恩的人,不知惭愧,善导大师就说“不能仰报彼佛恩故”。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来救你的,不是给你拿来做功夫的。

就好像一个人饿得要死了,别人给他一块面包,不是拿来让他练齿力的。他都饿得要死了,这个面包是救他命的,不是用来练齿的,不是这个环境啊。

六字名号的功德,不是拿来让你在那里嚼舌头练功夫的。“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救命的啊!这救命的名号念一句就得一句。

如果你当作功夫来念,怎么会念一句得一句?“我还没有清净啊,还没有达到功夫成片,还妄想纷飞……”,如果你知道这是救命的,就不会谈这些没有用的话。

哪种人知道是救命的?下品下生。

大家看《观经》,一定要注重下品下生。下品下生,他的时间,他的环境,他的业障,他的报应,让他没有资格讲修行,他只有一颗求救的心。所以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至心”!如果我们在“下品下生”文里面看不到弥陀的救度,就是对这个法门不了解。

所以,净土法门是从弥陀的愿力起信的,这个愿力是来救度我们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太轻忽了,不然这句名号都给我们念得没有味道。

03

只要“信愿坚固”——“信愿坚固”的意思就是不退转。但是理解起来就各不相同,有的人听到这话,可能会握紧拳头说“我一定要相信!我一定要发愿!”

还不简简单单是这个意思。“信愿坚固”,就是深信弥陀愿力,深信名号功德。就是要了解阿弥陀佛救度的誓愿,要从佛那方面了解。

“信”,就是对一个事实的如实认定,不是你自己在这里鼓气、捏拳头能够深信的。对事物的本来状态,如实地领纳,叫作“信”,所谓“如是我闻”。

比如,我拿一个苹果,我说这是一个苹果,你相信了,这很简单。我如果拿一团纸,我说这是一个苹果,你怎么信都信不来,你使劲地信也信不来。就是对这个事实,如实地领纳在心。

阿弥陀佛要救我们,他的誓愿不是虚假的;我们如实地领纳,不会改变,这是“信”。信愿,真实地了解弥陀的誓愿,自然不会改变,这叫“信愿坚固”。

“临终十念一念”,如果对弥陀的救度能相信,愿意让弥陀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平时没有机会遇到佛法,没有念佛,临终十念一念也决定往生。

这并不是鼓励我们到临终才念佛,而是说这种状态,到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发起坚固的信愿。像《观经》下品往生一样,念十声佛,或者念一声佛,这样念的佛很少,没有什么修行。

而且人到临终的时候往往都是四大分离、诸苦逼迫,心境慌乱,阎罗现前,业障缠绕,这个时候念佛根本谈不上什么禅定,什么事理一心、功夫成片,通通谈不上,只不过是喊爹喊娘一样叫出来,或者念一声,或者念十声,或者三声五声,都没有任何问题,都决定往生。

04

这个道理在哪里呢?难道是因为我们信愿信得好吗?他信愿坚固了,所以他十念一念就往生了;某某人信愿没坚固,所以念许多也没有往生。表面看起来是这样。十声也好,三声五声也好,一声也好,都决定能够往生,这叫一样。

————————————————

原理是什么?道理在哪里?

道理不在于他信得好,而是因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就有我们的往生,就是说,往生这件事是现成的,包含在这句名号当中,我们相信了就是我们的,我们愿意让佛救就是我们的。我们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里面就有往生,这是现成的,不是等到我们开口念才成为往生的依据,没念之前往生已经在里面了。

因为阿弥陀佛发的大愿,“十方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如果不往生,如果我名号里面没有这样的功德、没有这样的效应、没有这样的内容、没有这样的实质,那我就不成佛!”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他已经成为阿弥陀佛了。

所以,他的名号不是空白的,像一个空纸袋子;它里面是满的,满满的功德,阿弥陀佛从因地到果上所有功德——我们从这里要往生到净土,到净土成佛,从净土成佛回头再度众生,“若往若还”,一切功德都在这句名号里面,是现成的。这样,称念这句名号,当下不就是我们的吗?

所以,不在于念多念少,是因为名号里本来就有。

假如你是个穷人,没有钱,我送一张支票给你,这张支票是一千万,你看到了,当下你心中一念,“这张支票真好”,在这一念中,支票都是你的。你把支票在手上握半天,那也是你的,也还是那么多。你握了半天之后,觉得这张纸没什么用,扔掉了,那就失掉了。

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比丘累劫修行,所有功德都卷在这六个字里面。我们称念,叫“执持名号”,执持就是放在我们心中,不要丢掉。

如果转而去杂行杂修了,等于把这张所有功德的支票放到旁边,不认识它。这样,虽然支票还是完整的,但是你个人失去了。所以杂行杂修往生不定,就是在这里不定。(转载)

《金刚经》诸相具足即非具足
第二十四段(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佛说:是何缘故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呢?须菩提说: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这里说的“色身”是什么意思呢?色身就是父母所生的肉体之身,此身外表被皮肤包裹,皮肤有颜色,由颜色可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故名色身。有生命活力的色身是由五个基本元素所构成的,这五个基本元素必须要蕴合在一起,才会形成一个有生命的色身,所以这个色身又称名“五蕴身”。那么是哪五蕴形成的这个色身呢?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所形成的,其形成状态如下:
1、色蕴:色蕴总括形成色身的五根及外尘五境,扩大点说,包括整个物质世界。色义为质碍,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是指有形质之物互起障碍;变坏是指转变破坏。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五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根;五境是指色、声、香、味、触境。色蕴为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2、受蕴:受是对一切事物外境的接受和领纳,是识心的作用。一般将有所接受分为三领纳,三领纳都是通过触景生情来表现的,即:一、乐:乐是快乐,快乐是一种非常愉快的心情,从心想事成的满意中获取。二、苦:苦是痛苦,是一种非常难过的心情,来自于意外的灾难或失意的情景。三、不苦不乐:既不感觉苦、也不感觉乐,是一种非常短暂的无对境的觉受。
这三领纳在身心上表现为六种受,名六受身。即眼触所生受、耳闻所生受、鼻嗅所生受、舌尝所生受、身触所生受,意想所生受。此三领纳与六所受聚合在一起,名受蕴。
3、想蕴:想能对六尘外境及一切事物现象生想象,是识心的作用。想就是思想,指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想能取像为体,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于此加以分别,成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想身,此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
4、行蕴:行能对其他之境,如贪嗔等善恶诸法起造作,是一切心的作用。是指除了色受想识这些没有造作功能的四蕴以外,余下的就是有造作功能的一切行为,行为是通过身口意的造作来完成的,因为内心涉及外境,就能产生行为,一切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是行的作用。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三世中所有的行为聚合在一起,名为行蕴。
5、识蕴:识是对六尘外境及一切事物现象有了别、识知的作用。识有八种,即眼耳鼻舌身意各一识,加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共计为八种。其中阿赖耶识为心王,能生一切法,前七识都是阿赖耶识所生,所生之前五识仅有能见能听等功能,而有分别认知等作用的则是第六意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都是第六识的作用。第七识只有执取一切事物景象的功能,作用都是靠第六识来完成。心王不仅是一切心识的王,也是天地万物之王,是我们要认识的永恒不灭的自我真心。心王所生之法有种种差别,这些差别集于一所,故名识蕴。
“色身”就是由这五蕴所构成,五蕴为因缘所生,因缘聚则生、散则灭,故知色身为生灭之身,生灭之身不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是不生不灭,涅槃妙心,也就是八识心王。学佛之人的所有修行,都是为了找到八识心王这个真实的自我,那么怎么做才能找到呢?需破除五蕴色身即可找到。怎么破呢?首先要对色身生厌离心。怎样才能生厌离心呢?可修不净观等法门。
首先是观自身不净:观肉身是因四大缘识,和合而成之五蕴身,内有烦恼业因的不净种子、外有父母精血的不净种子,在母胎中十月不净,由此几不净,形成了体表与体内各有十二种不净物、体表有“皮、肤、血、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这十二种不净物;体内有“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这十二种不净物;外相有“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这十二种外相不净物。还有人死后特别是水淹死后,尸体胖胀臭烂的究竟不净相等,这所有的不净,都是起观处。
由此观而知我不净,从而领悟生死无常,一切法毕竟无我,对此虚幻不净之身,生起厌离,离此虚幻不净之身,而回归真实的清净自性,进而将这些不净作他观,观他不净,就不会对对方的姿色、美貌、情爱等产生贪欲和触乐,以伏灭心中的欲望和淫念。继而修白骨观、白骨流光观、白骨生肌观、至灭尽定,最后修成三昧真火,灰身灭智,到此已破除五蕴色身,色身即破,法身现前,烦恼不生,生灭永灭,得自在解脱。
以上所说,即是认识色身的意义,认识色身的意义在于正确理解须菩提回答世尊的问话时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因为如来应化来世,是托胎而来,具足肉体色身,但这个肉体色身不是如来真身,如来真身是无形无相的法身,也就是说:色身不是法身,只有见到法身才能见到如来,要见到法身,只能在心内见,心外见到的如来都不是真如来。所以,须菩提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佛说:须菩提!是何缘故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呢?须菩提说:因为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也就是说:具足眼耳鼻舌身意的这个色身,不是真实之身,是五蕴聚合而成的假我之身,正是这个假我之色身,障碍了自己真实法身的显现,致使一切众生沦落生死,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具足色身不是具足色身的道理,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领悟到,具足色身,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毫无实义。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佛说:是何缘故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呢?须菩提说:因为如来所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那么什么是诸相具足呢?诸相具足的如来有哪些相呢?粗说有法报化三身相、灵身十相、三十二相;细说有无量多的相,因为如来可化现三界六道十二类众生相,十二类众生有无量无边之多,如来都可以各现其相,这些各现之相都集于如来一身,此名诸相具足。
如来虽然具足诸相,但所有的相都是变化无常的,无有一相是恒常不变的。如果说如来的法身相是恒常不变的,那么法身这两个字已落文字相了,落文字相的法身就不是真法身,岂有不变之理!
这变化无常的无量无边多的相里,哪一个相是如来呢?这是无法确定的,无法确定是因为哪一个相都不是如来,既然哪一个相都不是如来,就不能在具足诸相中见到如来。所以须菩提回答如来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诸相具足,不是诸相具足,所谓的诸相具足,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没有实义。
认识“色身”和“诸相”的目的,就是要破色身、见法身;离诸相、见实相。由此而悟入中道实义,开悟自性,实取涅槃,涅槃在自心,如囊中探物,又何愁道不现!

《金刚经》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三段(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说:须菩提!比如整条“恒河”中所有的河沙数量,其量之多,是没有人能计算清楚的,如果用这计算不清的河沙,再将其每一粒河沙代表一条恒河,也就是说,恒河的数量与恒河沙的数量是相等的,再将这多得无数的恒河中所有的沙粒加起来,你须菩提意下如何?这么多的恒河沙多不多?
这里说的“恒河”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远古以来一直是印度教徒的圣河。其大部流程为宽阔、缓慢的水流,流经世界上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恒河源出喜马拉雅山南麓加姆尔的甘戈特力冰川,全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支流贾木纳河及其以上部分;其中在印度境内长2071公里,流域面积95万平方公里,向东南流,河水最后注入孟加拉湾。
恒河流域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河系,其河宽且长,河中的沙,因细故多,为阎浮提诸河所不及,又为大家所悉知悉见,所以佛说法时,常以譬喻极多之数。
佛用数不清多的恒河,再将这么多恒河所有的沙粒加起来,问须菩提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佛说:为什么甚多呢?须菩提回答说:甚多就是很多很多、多得无法形容的意思,因为恒河的数量依佛所比喻,是一条恒河所有沙粒的总和,这个总合成的恒河数量就多得无法计算,何况将这么多恒河中所有的沙粒再加起来,更是无法形容,只能说是甚多。
佛说:须菩提!我今天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七宝”布满以上所说所有恒河沙,每一粒沙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都布满了七宝,有人用这么多的七宝来做“布施”,他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
这里说的“善男子、善女人”是什么意思呢?善男子、善女人是指皈依三宝后,在佛门中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女人,在家者,称为男居士、女居士;出家则称为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也泛指一切菩萨。七宝在《般若经》里指的是黄金、白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这七宝表示富贵、位尊、吉祥等各种含义。
那么“布施”又是什么意思呢?“布施”又称为檀那、布施度或布施波罗蜜,是菩萨六度中之首度。就是以福利施与人,种类就一般而言有三种,即: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1、财布施:分内财、外财。内财指身体器官,头目脑髓,体力、能力,智慧等,比如为病人献血或捐献眼角膜或其他器官,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或用自己的体力、能力或智慧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等,就是内财布施;而用金钱财物等去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这是外财布施。
2、法布施:法布施主要是为有缘人讲解佛经,用佛法去帮助别人断妄证真,或送人经书,劝人学佛、念佛、持戒等,均是法布施。
3、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就是随缘救护一切众生,使其不生恐怖,比如不杀生、放生、吃素等,即是无畏布施。
布施能得到色身、寿命、安乐、力气、辩才这五种果报。这五种果报,无论施者、受者都可获得。但是,布施对象不同,所得果报就会有差异,据《菩萨优婆塞戒经》所说:
譬如布施给畜生动物类、得百倍果报;布施给一个破戒者,使其悔过,重新受戒、得千倍报;布施给一个持戒者、得十万倍报;布施给一个境界在初禅以上的外道离欲者、得百万倍报;布施给一个须陀洹向者、得千亿报。布施、供养一个须陀洹初果圣人,乃至于从初果到成佛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位菩萨,都是无量报。如果布施之人有下列三事,则布施后不能得到胜妙果报,即:
一、先多发心,后则少与:本来发心答应要布施比如一百斤米,事后却未完全做到;又譬如已经答应、承诺要拿一万元帮助对方,而实际上却只拿了五千元。这样的布施,最后虽然还是会有因果回报,但却不胜妙,也许得来会很勉强。
二、选择恶物,持以施人:有的人喜欢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人家,或是把旧的东西送到佛寺去,这是不对的做法,这样所得果报不胜妙。应该把最好的或是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送给对方,这才是如法之布施。
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就是布施后又生后悔,觉得自己吃了亏,于是就后悔帮助了他人,如此产生悔恨,则所得果报必不胜妙。不胜妙是指本来该得十分报,结果最多只能得到五分报。
佛告诉须菩提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金刚经》中,哪怕是只受持了四句一首的偈颂等,能将这首偈颂的含义为他人解说,那么这个人得到的福德胜过前福德,就是比那个用七宝布满无数恒河沙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做布施的人还要多很多。
为什么说给人讲解一首四句偈,就比一个用无数多的七宝做布施所得到的福德还要多呢?四句偈该怎么理解呢?“偈”是梵语、又称偈佗,于佛经中相当于我国律诗绝句类的唱颂词。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比如本经后文中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及类似于此四句的称为一偈。
然后再将这四句偈的含义讲解给别人听,别人听了能懂,能生欢喜心,那么这个说法的人所得到的福德就比哪个用无量多七宝做布施的人还要多。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用再多的七宝做布施,虽然能得到很多的福德,但福德只能享用福报,福报再多也不能解决生死问题;而用四句偈为人讲解,就能帮助别人开悟自性,证得涅槃,永断生死烦恼,这是功德。福德的享用是有限的;功德的享用是无限的、是永恒的。所以佛说: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理在于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真的超级喜欢手链,美美哒[给你小心心]一下子感觉自己准备的有点仓促了啊啊啊啊O(≧口≦)O 很开心可以收到@-SweetTeaInTheSummer- 的礼物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飞机]#刘宇宁南珩离十六#[飞机]#摩登兄弟[超话]#[飞机] .ᵀʰᵉ ˢᵗᵃʳˢ ᵃʳᵉ ⁿᵒᵗ ᵃˢ ᵇʳⁱᵍʰᵗ ᵃˢ ʸᵒᵘ.星
  • #黑龙江省人社厅【2022】13号文件无效##大庆市克扣退休老人的养老金# 退休后还能恢复在职,倒扣追缴退休金长达19个月,这样的荒唐闹剧就发生在黑龙江省大庆
  • ”“诶呦没事的,你把我们当什么人了。”“哼”“起开”“再开一个号发你们的日常好不好”(lty凑到镜头前)“嗯...好主意诶,你觉得嘞。
  • \n码数:35~40(4142可定做) 日本夹板750,明珠夹板650\n〖官方对版钢带微调表扣〗\nl欧米茄官方强烈推荐海洋宇宙600米潜水腕表全网独家品质
  • 好看啊 [心][心]最后一集也太奈斯了吧看到最后26集我准备二刷再来一遍,[doge][doge] 好帅气给我冲 好好看 应该也很带感我好爱双手奉上!好看啊 [
  • 哈哈哈哈,调停者infp 觉醒后变enfpI人直接变e人了其实,还是不太准确的应该是可e可i因为,第一,我确实属于时而e时而i想安静时候i 想跟大家打成一片时候
  • 恒隆广场有mcm吗 mcm2024包怎么鉴定bv迪奥绝美三件套,真的太好看啦,经典刺绣藤纹格,优雅大方,标志性字母吊坠精美绝伦,让人爱不释手,搭配精致??链条长
  • 你说没人爱我吗,好像也不是,你说那是很好的爱吗,那确实是让人喘不过气的沉重感情。意思是你付出了,你辛苦了,不论我爱不爱吃、今天几点了、要吃几天剩菜,都要接受你的
  • #618荭包开抢#——戳 【史低209】小仙炖鲜炖燕窝蝶舞礼盒40g*7瓶[鼓掌][鼓掌]能搞到30/瓶的小仙炖纯纯是捡漏好吗,日常各大啵啵间最低都要五六十!连
  • 温轻窈沈弘澈温轻窈沈弘澈(今日热推小说全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温轻窈&沈弘澈(
  • ”“凶手是在2月28日与如诗去取钱时被摄像头录下,他抢走了如诗卡里的全部钱,之后如诗无应答,我报警后警方经过长时间、大量排查后锁定了他,最后凶手也承认了。被害人
  • 动则升阳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那么就气血流通,百
  • 乃木坂46・一ノ瀬美空「外に出て初めてその日のお天気を知るのがお決まりなんです」可愛すぎる雨の日エピソードをお届け♡2024.5.241962 views一ノ瀬
  • ” “宝长大了,其实妈是想让宝自己睡。 “妈跟叔叔说宝是世界上唯一的小独角兽,叔叔就想着,哇,世界上唯一的小独角兽啊,珍贵着嘞,所以就给宝做帽子了。
  • 现在的土豪纵多,对于土豪来说要的就是与众不同,比如土豪们对于腕表的要求也很高的,腕表不仅要有趣更要时髦,精准度不是问题,钱更不是问题。因为,它不单是耳贵 的百达
  •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事后,小王越想越觉得自己被坑了,带着父亲去退钱,医院说只能退3万块,但小王的父亲不能接受!如果小王没得阴虱,根本不需要用医生所说的“博尔肽生物透融”疗法,但
  • 天呐,然后她说了一句让我当时看到翻译直接狠狠共情的一句话,截图放下面了呜呜,以前也只在网上刷到过这种啊,仙台这场来了三十几个国家的粉丝,虽然没见到网上说带着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