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偈颂,功德非常非常大,请师兄们念三遍,或七遍,念得越多越好!重要!
念三遍,用不了两分钟,功德却无量无边。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众生,
得入无上慧,
速成就佛身。
--出自《法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感应事迹:
唐朝贞观三年,洛州人虞林通发心,想诵《法华经》,但俗务缠身,多不能如意。后来得病去世,忽然有六个地府冥官,前后围绕,带着他来到一个大城门。门旁有个僧人,说:“我是药王,你的诵经愿没满就死了。我教你一个偈子,诵这偈子,能让地狱变为莲花池,让苦难世间变为佛界。千万记牢,不要忘了。偈子是: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虞林通记熟偈子,进城见阎王。阎王问他有什么功德,虞林通答没修别的善,只会诵一个偈子。阎王问什么偈子。虞林通就诵了药王教的偈子,声音所到的地方,地狱的罪人都得解脱,十八地狱变成了莲花池。阎王赶忙止住虞林通,说不要再诵了,回人间吧。于是过了两天,虞林通就苏醒复原了。
——摘自《法华传记》
这个偈语,有破地狱的功德。地狱的苦难都能破除,消弭世间的灾难,保平安更是不在话下!请师兄们念诵并广泛传播这个偈语!感恩!

道俗时众等,
何以生死甚难厌,
佛法復难欣?

金臂遥伸垂念切,
众生何事不思来
        
人是怕死的;

不怕死的人,
只是不识死,
不认识死亡,

以为人死就一了百了,
殊不知有更大的苦痛,
在来生等着他们来受。

人生是苦,
苦是人生实相,

详见佛陀所示
「 四圣谛 」 中的
「 苦谛 」。
        
我们所处的世界名叫
「 娑婆 」,

义译
「 堪忍 」。

奇怪得很,
无论人生怎样苦,
人们都能忍受!

宁愿来生再受苦,
也要保命求生;

明知有生之后,
必然有死,
也要再生。

总之,
生生死死,
无穷无尽,

不知为何?

释尊还发大悲,
出兴于世,
畅说弥陀愿海,

彻底解决我们的生死大事而但当中有多少人真的为生死而学佛呢?

虽然释尊多番劝人发愿往生极乐,
拯济我等罪苦众生,
但有多少人能信受释尊真实之法,

领受弥陀真实之利呢?
        
佛弟子闻释尊的心底话,
恳切劝化,
导归净土;

我们岂能无动于衷,

理应即发出离心、
发菩提心、
发愿生心呢?

如净土诗偈言 :
「 莲池无日不花开,
四色祥光映宝台;

金臂遥伸垂念切,
众生何事不思来!」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 归三宝偈 」言 :

「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復难欣 」。

道俗时众者,
即出家和在家等四众弟子。

善导大师出生于唐朝,
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

正藉佛教大放异彩,
诸宗纷纷成立的时候。

为何善导大师如斯慨叹?

生死甚难厌,
佛法復难欣
        
所谓
「 生死甚难厌 」,
即厌离生死甚难也。

「 捨苦出生死 」 者,

「 捨此娑婆生死之身,

八苦、
五苦、
三恶道苦等 」。

既然娑婆生死之身这么多苦,
理应厌离即捨,
速往无忧恼处;

然而,
生死虽是诸苦之本,
但爱欲却是生死之本,

所以凡夫厌离贪爱、
欲乐甚难,

故生死甚难厌。
        
世俗凡夫未曾得闻佛法,
纵使忍苦而厌世,
亦不知出离,

或不知死后可往生到什么更好世界,
除了死忍烂忍外,

也不知可做甚么?

但有佛弟子既知生死轮迴是诸苦之本,
具较强的无常感,

何以也难发起出离心呢?

难道学佛修道的弟子们不是为了解脱生死而修行吗?
        
所谓
「 佛法復难欣 」,
就是成佛道心,

可说是无上菩提心、
愿生净土心。

又,
佛弟子既闻净土法门,

理应
「 信心欢喜、
至心迴向 」,

何以很难欣求佛法?

难道学佛修道的弟子们不是为了成佛而修行吗?

得闻、
相信、
接受、
行持
        
简单来说,
对于真理,

特别是释尊宣示的净土法门,
是一个藉他力之缘的信仰,

很多人未有大因缘而得闻佛法,
所以未听过净土法门是不足为奇;

然而,
纵使有些人听闻净土法门,
但大部份人未必相信。
        
净土法门是弥陀本愿名号救度法是难信之法,

所以,
纵使一些人得闻后而相信,
但他们还会犹豫,

未能决定深信、
愿意接受;

纵使极少数人会信受,

但不是每一个人能够安心起行、
专称弥陀名号!
        
如此种种上述原因,
世人很难厌离生死,
也很难欣趣佛法。

若非佛陀出兴于世,
破恶生善,
开示佛的知见,
教化我等众生,

我们还不知有仁义礼智信,
更不知自己在知见上出了甚么问题!

佛法知见与凡夫情见
        
婆婆众生处于杂业世界,
皆是贪瞋烦恼成就的凡夫,

认知世间事物皆由意识分别心而生起
「 妄想 」,
一直活在相对待的境界之中。

各人以自我为中心,
站在不同的立场,
「 执着 」
自己的主观经验为实,

所以,
看事物皆是颠倒的,

所谓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释尊在
《 无量寿经 》言 :

「 因世人薄俗,
共诤不急之事 」。

由于世人善根浅薄,
造诸恶业;

知见庸俗,
只顾眼前利益,
常为一些琐碎的事情,
争斗到你死我话,

对于近在眉睫的生死大事,
及对于如来所说种种善法,

却充耳不闻、
置之不理。
        
例如,
世人执有我身的
「 我见 」,
以为四大假合的肉身为生命,

殊不知根身
( 色 ) 外,

生命体还有识心
( 受、想、行、识 ) ,
都是缘生缘灭。

根身败坏,
只是一生一世;

但心识却继续流转六道轮迴,
未能彻底解决生死大事,

如上文所说的
「 两种生死 」。
        
一切六道凡夫的种性,
由于
「 妄想 」 和
「 执着 」,

一切邪知邪见和作意造业,
形成
「 所知 」 和
「 烦恼 」 两种障碍,

特色是
「 虚伪 」
( 造作,不自然 ) 和
「 颠倒 」

( 不依法性,
不顺真、
俗二谛 ) 。

这也是烦恼成就的薄地凡夫的内在因素,
没法信受佛的知见,
导致道俗众对生死,
甚难厌离啊!

难值难见,
难得难闻,
能行亦难,
信乐受持是难中之难,
无过此难
        
《 无量寿经 》言 :

如来兴世,
难值难见;

诸佛经道,
难得难闻。

如来所说佛法,
皆是真理。

由于世人薄俗,

没有因缘值佛、
遇佛、
见佛,

所谓
「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

真是
「 百千万劫难遭遇 」,

所以很多人不知道、
不认识佛法,

不足为奇!
        
释尊续言 :
遇善知识,
闻法能行,
此亦为难。

为甚么难遇上自信教人信的善知识呢?

所谓
「 近朱者赤 」,

「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

以凡夫的知见,
就算平生遇上善知识,
得闻佛法,

恐怕是听而不闻,
没法起信。
        
释尊续言 :
若闻斯经,
信乐受持,
难中之难,
无过此难。

道俗时众等得闻
《 无量寿经 》 的
「 念佛往生 」 之妙法,

欢喜信受,
如法修持者,
少之又少,

难得之中的难得,
没有比这个更难得!

经文说 :
「 是故我法,
如是作,
如是说,
如是教。

应当信顺,
如法修行。」

难就难在这里!         

在往生净土、
解决生死大事上,

我等凡夫信自己的知见,

以自己知见作往生行业、
乃至教人往生净土之法,

偏偏就是不信顺弥陀悲愿、
未能依弥陀本愿名号法修行,

结果走了很多冤枉路,
吃了不少苦头!

两位如来
为我等娑婆凡夫
选择往生净土的要法

「 摄生三愿 」
提出三个往生方案,

哪一个是娑婆凡夫最容易得生呢?

净土法门被称之为易行道,
是龙树菩萨依阿弥陀佛第十八愿 ────
念佛往生愿为根源判教而立,

也相应释迦牟尼佛在
《 无量寿经 》言 :

「 昇道无穷极,
易往而无人 」,

故知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为最
「 易 」。

净土法门的主要行持方法是念佛,
而目的是往生净土。

依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
为 「 欲生我国 」 的众生者
提供三种方法,

即第十八愿 ────
念佛往生愿、

第十九愿 ────
临终来迎愿,

及第二十愿 ────
繫念果遂愿,
所谓
「 摄生三愿 」。

此三愿是阿弥陀佛为不同根机的众生,
使他们依不同的生因,
得生净土。

乘第十八愿者是任何闻名信乐的众生,
只要念佛,
阿弥陀佛便誓诺一力承担,
保证念佛人得生。

乘第十九愿者是发菩提心、
修诸功德的佛弟子,

只要迴愿,
阿弥陀佛誓诺受法人临终来迎,

但是否往生,
视乎法子作最后决定。

至于乘第二十愿者,
虽繫念极乐,
也有念佛,

但不明信佛智、
不知或不信受弥陀愿力救度,

在念佛行业上,
仍抱有自力种善根的想法,
犹信因果罪福,
欲他朝一日修成正果,

阿弥陀佛誓诺在机缘成熟时,
令他们得成果愿。

释尊付嘱弥勒菩萨流通念佛往生一法,
当令是法,
久住不灭

相比以上
「 摄生三愿 」 的
三个往生方案,

哪一个是我等娑婆凡夫最容易做得到?

哪一个最相应我等娑婆凡夫的根机呢?

当然首推第十八愿的念佛 ────
阿弥陀佛的本愿行,

最易行、
最易往。

其实,
身为娑婆世界的化主,

释尊在
《 无量寿经 》 的
流通分,

早已付嘱弥勒菩萨只流通念佛往生
( 非诸行往生 ) ,
为佛灭后未来世凡夫选取此要法。

释尊续言 :
将来释迦一代时教,

「 经道灭尽,
特留此经 」,

「 当令是法,
久住不灭 」。

换言之,
就连法灭时期无善根的罪苦众生,
也可以靠念佛得生净土。

若然今人竟喊
「 念佛难往生 」,

那么,
诸佛留此经法给后世来者,
岂非形同虚设,
成戏论乎!

可知
「 弥陀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法 」
是纯佛力救度、
全佛功德的念佛往生法门。

以净业三福为生因,
娑婆众生修九品行之中,

哪一个最应机?

此外,
释尊在
《 观经 》
藉罪恶凡夫韦提希提请,
许说以十三观行定善方法往生极乐世界;

又应韦提希根机,
自开净业三福,
以散善修福方法,
往生极乐世界。

最后,
在第十六观中,

为遇恶凡夫,
唯说念佛,
往生极乐。

以上三种往生极乐的方法 ────
定善观行、
散善三福、
念佛,

那一种最
「 易往 」 呢?

不用多说,
必然是念佛!

若然平生闻名诵经者竟喊
「 念佛难往生 」,

那么,
释尊举下下品之机为例,

此愚恶之人可以在
「 三业无功 」 的
情况下念佛,

即蒙佛来迎,
接引往生,

难道是戏论?

释尊在
《 观经 》 的
流通分回答阿难问

「 此经法要,
云何受持 」,

云 :
「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
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更以神来之笔释此
「 经眼 」,

言 :
「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
弥陀佛名。」

是谁在
《 观经 》
说定散两门之益?

是释尊向佛弟子说;

是谁在望哪一位佛的本愿?

是释迦牟尼佛望向阿弥陀佛的本愿 ────
第十八愿。

故知释尊的出世本怀、
说法密意,

在于娑婆众生一向专称,
弥陀佛名。

弥陀的光明名号,
别异诸佛,
光中至尊,

故释迦偏叹西方,
劝专礼念

诸佛如来皆能以身相光明、
口业说法、
意业神通及名号等四种方法度脱众生。

从如来那边来说是名号;

从众生这边来说是念佛。

阿弥陀佛选择以最简易的方法 ────

名号度生,
将其法身的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

无所障碍,
摄取念佛众生而不捨。

善导大师在
《 往生礼赞 》
有一对问答,

突显弥陀的光明名号是光中至尊,
别异诸佛,

云 :
「 问曰 :

『 一切诸佛,
三身同证,
悲智果圆,
亦应无二;

随方礼念,
课称一佛,
亦应得生。

何故偏叹西方,
劝专礼念等,
有何义也?』
   
「 答曰 :
『 诸佛所证,
平等是一;

若以愿行来收,
非无因缘。

然弥陀世尊,
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
摄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
下至十声、
一声等,

以佛愿力,
易得往生。』」

是故释迦,
及以诸佛,
劝向西方,
为别异耳。

亦非是称念余佛不能除障灭罪也。

应知。
   
可知称念余佛名号,
虽能除障灭罪;

但知
「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
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
十地愿行自然彰 」,

故此释迦如来偏叹西方极乐世界,
劝专礼念阿弥陀佛。

纯粹净土法门是名号独运,
称名独达的法门,
诸佛皆咨嗟称赞名号

净土法门之所以是易往、
易行,

全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
具有不可思议威德神力,
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致使最罪苦的无善根众生、
最愚恶的五逆凡夫,

乃至在临命终时为求脱苦解难,

起一念或喊一句
「 南无阿弥陀佛 」,
亦能得生!

释尊
《 观经 》
下辈生文叙述弥陀赞言 :

「 善男子!
以汝称佛名故,
诸罪消灭,
我来迎汝 」;

龙树菩萨在
《 易行品 》 说的
「 称名自归 」,

反映纯粹净土法门是
「 名号独运,
称名独达 」 的法门,

意即 :
这句名号具有独立运作的自然功能,
因此念佛人只要单独称名,
即可达到往生极乐世界去。

阿弥陀佛成就第十七愿 ────

设我得佛,
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
称我名者,
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又成就了本愿,
以称念佛名
「 易行 」
一法,

使十方众生
「 易往 」
净土成佛,
不单是弥陀的本愿行,

也是释尊的本怀、
是一切诸佛本愿意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释: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您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为了无上正等正觉,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是无所得的,是这样吗?只有无法可得,才能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然也只是在名义
  • #umi的上门喂猫日记# 第一眼看到这位小伙子的时候我心想 这也太像一头牛了吧Lucky看上去虽然像一只温温吞吞的小牛但据主人说人家喵生经历可丰富了以前他是
  • 图6⃣️的小菜园 味道好还会送宝宝餐除了西贝和海底捞又多了一个带娃吃饭的好地方带娃带得颈肩总是不舒服 肩颈按摩枕解救了我送给长辈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除了图4⃣️那
  • #数码闲聊站[超话]#a16跑分出炉了,我也曝一个[doge],我敢说分数绝对真实,不服两个月后打我高通会在今年发布两款旗舰芯片,分别代号8550,8550Pr
  • 真的没有正常的公司吗 奇葩企业文化大赏 早上每天早会 下班写日志 周总结ppt 月总结ppt 入职第二天 开早会一秒帮我取了个英文名 YOYO 漏打卡补卡第一次
  • 如果你跟一个特别好的男性朋友发生了这种借位的事,他女朋友就是觉得你俩亲了,对你说这句话让你下不来台你什么感受?还有st看ll的眼神,是个人都能看出来那是占有欲和
  •   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时光答卷”展现的是嘀嗒出行和广大同路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从乘客、车主、到出租车司机,出租车行业,再到广大公众......嘀嗒的成长每
  • ETFE膜材是由四氟乙烯共聚物,经过表面自洁处理,经过独特的化学处理,设计寿命可以达到40年以上,但是通常进口ETFE供应商只提供十年的质量保证书。联系电话:1
  •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 #金钟仁ins# [抱一抱]#金钟仁泡泡# 宝宝自己也猫塑咯[污],可爱的小猫咪,社恐但直球对你很管用,会和亲近的人撒娇,也能感知到谁会宠着你,然后就会很傲娇地
  • 分开之后第一次这么心平气和地联系很感慨两个月病殃殃瘦瘦小小的崽子现在已经长成了身强力壮的大肥宅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是我们了很遗憾 没办法 再也不能给你最好的陪伴了我
  • (痞痞的样子是我大姐大没错了)所以,建国的粉丝叫坚果,最后,我们的口号:建国勇敢飞,坚果永相随从出道到现在一路质疑一路向前不怕惧流言蜚语不停止脚步 古力娜扎还
  • 7. 第二场比赛结束出体育场的时候,我在门口碰到了李珊,挺高的,我有185,她应该在187左右,只会比我高,不会比我矮。4. 第二场我在门口排队检票的时候,有一
  • 是的你还没有放下他,你可能需要用一种虚假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直到你真正做到,因为你的前任也会观察,他们不会想,“我们现在可以一起体验这一切,”他们会想,“看看她
  • 祝允明与徐渭同为明代草书家,都以追求大气、纵逸为目的,但祝书有时用笔多梗,以致粗糙,结构的关节部分转换出现断裂,或强为之力,形成破锋;徐书则大气、纵逸之中用笔结
  • 2.分析原因,找准对策。2.分析原因,找准对策。
  • 即使在这个不那么公平的现实世界里,每个平凡人也都能活出各自的生命可能。书名来自他说的一句话:“一头奔入梦想不敢,留下过平庸的生活又不甘——这样的时代,我们的生命
  • 粉丝们:你/像你一样的潇:(´艸`♡)矮油矮油他们都说是我诶~哈哈哈哈~(害羞的样子也太可爱了吧![心]才想起来这个还没看.....看到这两段真是戳死我了,怎么
  • 加上人为的因素,比如前几天央媒报道的,有些人花钱“培训机构几天速成班”就敢给人注射玻尿酸赚快钱,不规范操作、不具备相关医学解剖知识,就容易产生悲剧。当日气温直逼
  • 先圣老子曾经给我们描述过一个有道之世界,但随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紧接着以是非、荣辱为典型代表的贪念和欲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