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 #古人养猫得准备聘礼# 给猫下聘礼:古人养猫为什么如此注重仪式感?】

如今很多人都喜爱“吸猫”“云养猫”,但吸猫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代猫奴爱起猫来的疯狂劲儿,不亚于现代人。

从达官贵人到文人墨客,无数人彻底沦为了“猫奴”。

从先秦开始,我国就有非常明确的关于猫的记载。

《庄子·秋水》记载“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狴”,最开始把猫叫做狸,主要是用来抓老鼠守食粮的。

到了唐朝,中亚和西域开始向中国传入已经过驯养的猫种。波斯猫在当时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一跃成为宫廷贵族喜爱的萌宠,被唤作“狸奴”。

李商隐诗中曾写道“鸳鸯瓦上狸奴睡”。

及至两宋,中国人对猫的喜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做一名合格铲屎官的准则

“聘猫”也称“纳猫”,而古人选猫,首先是看猫的颜值!

猫的形态颜色有种种不同,清朝咸丰年间黄汉编著的《猫苑》指导人们如何挑选一只适合自己的猫。

猫之毛色,以纯黄为上,纯白次之,纯黑又次之。——《猫苑》

古人最爱的是纯色猫,在纯色猫中又数橘猫为猫上猫。

选好猫后,接下来就是“聘猫”了。

宋代的纳猫流程最为完备,在这一历史时期,温驯体贴的猫超越了狗,成为文人骚客的心头最爱。

他们给喵咪起了爱称“狸奴”“小於莵”,而吸猫成癖的人则被成为“猫精”。

“纳猫如纳妾”说的就是宋代的纳猫流程。此时你若想要拥有一只猫咪,要先翻一翻《象吉备要通书》《居家必备》《玉匣记》等书,挑选一个“纳猫吉日”,写一份纳猫契,再为猫挑选聘礼,才算完成了聘猫的前期工作。

纳猫契与聘礼也十分讲究。

宋朝人买卖牲畜都要签订契约,只有买猫的契约写的是聘书,也称纳猫契,目的是缔结契约,请天上的神仙来做个见证。

纳猫契类似于婚书,主要内容有纳猫日期、猫的外貌以及纳猫人对它的要求:要好好抓老鼠,不能乱偷东西吃,不能到处乱跑。

聘礼分为两种。

如果聘来的猫是家猫生的小猫,就要给主人家送盐,有的地方也会送糖和茶叶等;如果聘来的猫是野猫,则要给猫妈妈送一串小鱼。

黄庭坚《乞猫》:“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他行“买鱼穿柳”之礼聘猫上门 ,又给猫取了个雅号叫“衔蝉”,受他影响,后世的猫还有名为“衔蝉奴”“昆仑妲己”的。 做完这些前期工作后,才能带着猫回家。但别急,猫的回家路上也有规定!

“用斗或桶,盛以布袋,至家讨著一棍,和猫盛桶中携回。路遇沟缺,须填石以过,使不过家,从吉方归。取猫拜堂灶及犬毕,将箸横插于土堆上,令不在家撒屎,仍使上床睡,便不走徃。”

——《崇正辟谬通书》

将猫纳回家时,要把它装在斗或桶里,外面再套上布袋,再找主人家讨要一双筷子也放在装猫的容器里。假使路上遇到坑洼,一定要用石头填平。

到家以后,先带着猫咪去拜家里的灶神和狗子,然后把讨要的筷子插在家中的土堆里,之后猫咪就会把这个土堆当成自己上厕所的地方。

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猫砂了!

你以为在古代完成这些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铲屎官吗?

不不,这是门大学问!

猫生虱,桃叶与楝树根捣烂,热汤泡洗,虱皆死。樟脑末擦之,亦可。
——《行厨集》

现在的养猫人会给猫咪驱虫,而古人则发明了驱虫的中药,来避免喵咪身上长虱子。此外,他们还找到了判断猫咪有没有虱子的方法。

猫于黑暗中,逆循其毛,能出火星者为异,并不生蚤虱。
——《酉阳杂俎》

在黑暗的环境中,逆着毛撸猫,能撸出火星的话,就说明没有长跳蚤。

明代徐树丕在《识小录》中写“猫不食虾蟹”。《本草纲目》里记载:“薄荷,猫食之醉。陆农师曰:薄荷,猫之酒也”。

古人很早就知道猫咪不能吃虾和蟹,这种寒凉的东西会让猫咪拉肚子。同时,猫薄荷会让喵星人产生幻觉,醉态百出。

做完这些,还要给猫做绝育手术!

公猫必阉杀其雄气,化刚为柔,日见肥善。
——《猫苑》

古人一早便知道,给猫做绝育手术后,它会性情温顺,日益圆润。 猫奴自古就有,没想到铲屎官的技术在古代就如此成熟!

著名吸猫人士
宋代的吸猫产业极为发达。

集市上不仅卖猫窝、猫粮,还可以给猫美容。但说起吸猫成瘾的,诗人陆游必得榜上有名!

写出“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猫奴,也是写关于猫诗最多的诗人。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这首诗名为《赠猫》,是陆游写来纪念自己成功纳猫。

他给猫咪的聘礼是盐巴,可见他领养的是一只家猫。但他用了猫薄荷,堂而皇之地戏弄小猫咪,还要戏称猫咪醉态百出,兴奋地去抓耗子。

陆游总觉得自己亏欠猫些什么,于是在《赠猫》其二中写道:“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猫捉老鼠有功,我要喂它鱼饭来犒劳它。

此外,陆游还有“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等许多爱猫诗句,为自己的爱猫起名“於菟”。

同样在宋代,猫咪不仅入诗,更达到了画猫的巅峰!南宋画家李迪就是当中痴客!

他极爱猫咪,留下了《秋葵山石图》《狸奴小影》及《狸奴蜻蜓图》等传世佳作。 到了明清,出现了一位重度吸猫患者——嘉靖皇帝。他专门下令创办宫廷养猫专用地——猫儿房,赐给每只猫儿官职和昵称。

当爱猫死去时,嘉靖帝悲痛得几天不吃不喝,甚至要求大臣们写祭文为其超度,用金棺材下葬,造碑立冢。

乾隆皇帝也是铲屎官中的高端玩家。他让皇家画院把自己宠爱的猫咪画成图册,名为《狸奴影》,并以满汉双文标注了名字,以供自己观赏。
#古人养猫的仪式感#

#方志动态# 南京记忆|慈悲未了情

董克信

在姑妈留下的相册中,有两张难得见到的老照片:一张是孙多慈在为同学毕瑜璋所作肖像画前的留影。那张照片的背面写着:“影中人是:孙多慈,画中人是:毕瑜璋。像姊妹吧!”另一张是油画中的人物毕瑜璋与画像的合影。背面写着:“她就是我,我就是她!”

孙多慈与毕瑜璋,都是我姑妈董谋元1927~1930 年在安庆女中读高中时的同窗好友。听姑妈说,孙多慈与画家徐悲鸿之间曾有过一段热烈的师生恋。

孙多慈又名孙韵君,1913年生于安徽寿县。她的父亲孙传瑗曾当过北洋军阀孙传芳的秘书。1927 年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打败了孙传芳,孙传瑷受牵连被关进南京监狱。孙多慈随母亲避居安庆,在安庆女中读书。那时,她的生活极不安定,为人沉默寡言,爱好文学与绘画。1930 年夏,18 岁的孙多慈从安庆女中高中毕业,到南京报考中央大学文学院,未被录取,于是便到艺术系当了一名旁听生。

当时,徐悲鸿正在艺术系执教。当他在教室里第一次看到孙多慈时,她穿着一件暖色的中式上衣,颈间系一条雪白的丝巾,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徐悲鸿是一个感情奔放、性格豪爽的人,自称“江南贫侠”。对于性格柔弱、命运多舛的孙多慈,自然产生了格外的同情与爱怜。当他听到孙多慈谈起自己的身世时,就吻着她的额头说:“无论如何从现在起,你有了一个始终关心你的朋友。”

在徐先生的热心帮助下,孙多慈终于在翌年,以绘画100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大艺术系录取,正式成了徐悲鸿的学生。

从此,师生感情日深,孙多慈成了徐悲鸿的红颜知己。在徐悲鸿创作时,孙多慈就站在他身旁,静静地欣赏老师精湛的画技,默默地削上一只他最爱吃的梨子,或是为他递上一杯香茗。而徐悲鸿也常从家中给孙多慈带来几个她爱吃的橘子、几支画笔或一朵她最喜欢的山茶花。久而久之,在他俩之间产生了爱慕之情。

1934年夏,徐悲鸿带学生到天目山写生,孙多慈亦在其中,徐先生对孙多慈体贴入微,师生感情不断升温。一次,两人在山间拥抱亲吻,恰被一同学看到摄入镜头。在碧水青山中,孙多慈将采撷到的一颗鲜红的相思豆,送给了自己的老师。徐悲鸿非常珍爱这颗象征爱情的红豆,回到南京请人将它镶嵌在戒指上,并在戒指上刻下“慈悲”二字(慈——孙多慈,悲——徐悲鸿),时时戴在自己的手指上。

当蒋碧薇看到他手上戴的这枚戒指时说:“悲鸿,我和你已经做了20 年夫妻了。我也晓得,人生得一知己确实是很不容易,假如你觉得孙多慈是你的知音,你和孙多慈结合是幸福的,你就随着她去吧……”

在傅厚岗4号,徐悲鸿新建的住宅里,建有一幢2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此外,尚有1000余平方米的庭院,可供种植花木。孙多慈得知后,便送去数十株枫树苗。不料却被蒋碧薇付之一炬。徐悲鸿十分气恼,遂将新屋命名为“无枫堂”。

1935年夏,孙多慈从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由于徐悲鸿的鼎力相助,中华书局为她出版了一本画集。那时孙多慈的画虽说还比较稚嫩,但笔法流畅、线条优美、勾勒清晰、浓淡得体,别有一番风韵和情致。徐悲鸿觉得孙多慈是一个很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画家,便想方设法要送她出国深造。当时,比利时退还我国的庚子赔款,设有中比庚款管理委员会,可以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徐悲鸿积极为其奔走,眼看快要成功,却被蒋碧薇知道,硬是把这件好事给搅黄了。孙多慈一气之下,回到安庆。对于孙多慈的离去,徐悲鸿伤心不已,第二天,他便叫学生来到傅厚岗家中,搬走了自己的一部分衣物行李,住进旅法留学时的好友沈宜甲先生家中。过了一星期,他又应李宗仁先生的邀请,到桂林作画去了。

后来,孙多慈也从安庆赶到桂林,探望自己的老师,给悲鸿这一颗破碎的心带来了慰藉与温暖。爱情激发了徐悲鸿创作的热情,在漓江边,他为孙多慈画了一幅非常精美的油画肖像。

1937 年初,孙多慈的父母也来到了桂林。徐悲鸿热心地为孙多慈的父亲在广西省政府谋到一个职位。这时,徐悲鸿正式向孙多慈求婚。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在广西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

徐悲鸿启事:鄙人与蒋碧薇女士已脱离同居关系,彼在社会上一切事业概由其个人负责,特此声明。

徐悲鸿原想通过这一启事,打消孙多慈父母的顾虑,但他没想到孙父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看了这则启事,火冒三丈,竟带着女儿不辞而别。

遭遇这一打击,徐悲鸿痛苦万分,遂独自一人隐居到广西、贵州接壤的一个偏僻小镇—— 八步,过着与世隔绝、苦行僧般的生活。直到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的炮声,才将他从迷惘中惊醒。

1938 年,徐悲鸿在香港收到孙多慈寄来的一封信。其时,她正在浙江的一所学校中教书,在信中赋诗一首:

极目孤帆远,无言上西楼。

寒江沉落日,黄叶下深秋。

风厉防侵体,云行乱入眸。

不知天地外,更有几人愁。

信中还说:“我后悔当时因为父母反对,没有勇气和您结婚……但我相信今生今世总会看到您的……”

1940 年11 月,徐悲鸿为支援抗日战争,赴新加坡举办筹赈画展,住在黄曼士先生家中,意外地收到孙多慈从沦陷区浙江辗转寄来的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您教我作画,您教我做人,您为给我争取官费去巴黎留学四处奔走,您请中华书局为我出版素描画集……您为培养我成为中华民族的有用之才,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最爱聆听您的讲话,您的每一句话都深深播种在了我的心田里……”

信的末尾,孙多慈又无限感慨地赋诗一首:

一片残阳柳万丝,秋风江上挂帆时。伤心家国无限恨,红树青山总不知。

这情切切意绵绵的信,再一次激起徐悲鸿的感情波澜。然而,战争的烽火,使他俩从此天各一方。

1953 年,徐悲鸿在北京病逝。当时,孙多慈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授,闻讯噩耗,孙多慈伤心欲绝,将自己关在房中,痛哭三日,并为悲鸿戴孝三年。

(文章来自《南京史志》2018年第2期)

【作者单位】江苏作家协会

拟 稿:董克信
审 核:陆惠娣
发 布:梁 刚

“狼心狗肺”新解

前几天,看了一部亦风导演,他妻子李薇漪担当制片、主角的关于狼的纪录片——《重返狼群》。片子大意是2010年初春,李薇漪在川西若尔盖大草原的一次写生中,发现一窝狼除一只狼幼崽外都被牧民打死了,如果对此幼崽不加施救,其必死无疑。年轻的画家李薇漪恻隐之心涌动,决定抚养狼崽。她把狼崽带回成都市区,养在家里。李薇漪给狼崽起了一个很可爱的名字:格林。自此李薇漪与格林相处的和谐融洽。格林一天天长大,晚间望着外面的阑珊灯火,格林开始发出悠长的狼嚎,整个小区的窗户顿时此起彼伏的亮了起来,小格林开始扰民了。不得已,李薇漪在格林三个月时,带着它回到了若尔盖大草原,在一家牧民的帐篷附近撑起一个临时的家,开始为期半年多的和格林共同生活,并最终将格林送回狼群的感人经历。
片子里有几个非常感人的场景。
场景一:早晨,李薇漪帮助牧民要出去放牧,格林转来转去的阻止李薇漪出去。牧人哪知狼之意。出去不久,便天色大变,狂风暴雨夹杂着冰雹倾泻而下。李薇漪顿时明白了格林的意思。狼对天气的预知不比人类的高科技差啊。
场景二:李薇漪患肺水肿躺在小屋的床上,剧烈咳嗽,异常难受。格林趴在窗户口低声哀鸣,似乎感受到了李薇漪的苦痛。格林跑出去抓了一只野兔,嘴叼着从窗户口丢进了屋里,嘴里还呜呜的哼着。或许在它的意识里,吃了肉,病就好了;
场景三:李薇漪带着格林去寻迹狼群。在一处有冰的地方,格林阻挡李薇漪不要过去,可李薇漪执拗的非要过去,结果脚踝不慎扭擦伤,无法走路了。格林急得团团转。突然它向远处跑去。格林翻过了一个小山包,那里有牧童在放羊,边上有几匹马。格林跑到曾经见过的一匹白马跟前,嘴巴叼起缰绳,牵着白马来到了李薇漪身旁,把缰绳递到她手中,转身到后面推她。李薇漪明白了,格林是让她骑马回去。
场景四:格林已经是一匹成熟的公狼了。经过李薇漪与格林的不懈努力,终于在银装素裹的隆冬时节,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狼群。格林和狼群也已经联系上了。到了薇漪和格林分别的时刻了。格林注视着李薇漪的那种眼神,直让人热泪盈眶,莫名感动,无以言表。
据说李薇漪还有续篇,说的是两年后的2013年,她又回到了若尔盖大草原,在曾经的小屋里,目睹了猎户的冷酷、狼群的哀怜、生态的退化、野生动物和生态保护法律的无力。抽时间一定看看。
李薇漪被誉为“中国第一狼女”。
说完狼就想到了和人类亲密无间的狗,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看家护院,不离不弃。俗话讲“狗不嫌家贫”,就说的是狗对主人的绝对忠心。关于狗的感人的故事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说到这儿,就不由想起“狼心狗肺”这个成语。
传说战国时候,民间医生扁鹊,前往伏牛山为民治病。一天,走到一个山坡上,看到草丛中有一具尸首,象是刚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此人心肺已坏。正犹豫间,忽然一只狼走过来,他用手术刀将狼扎死,取其心,安在尸首腔内;又见一只狗过来,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首腔内,经过抢救,尸首活了。此人猛地站起来抓住著扁鹊道:“盗贼,还我钱物!”扁鹊说:“是我救你的命,怎么还说我是盗贼?岂有此理!”那人拉住扁鹊死死不放,口口声声喊道:“还我钱物!”扁鹊无奈,只好同去阳城见官。

阳城县令姓白。听了二人申诉,对扁鹊道:“你趁他熟睡之际,盗他所带钱物,尚未离去,被他醒后捉住,速速还他。”扁鹊道:“此人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当场查验。”县令点头应允。扁鹊说:“把他的内脏打开看看。”那人胆怯,不愿意。扁鹊说:“看看我封的刀口也可。”那人解开怀,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缝刀口在身。县令惊呆了,那人还想狡辩下去。这时,扁鹊一跺脚,却飘然而去……

白县令命人去查看扁鹊治病的地点,发现死狼死狗还在。只是一个没有心,一个没有了肺。他说:“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

狼心狗肺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想想狗狗和我们人类的友好融洽,看看李薇漪和格林的感人故事,狼心真的恶毒吗?狗肺真的无情吗?实际上往往是我们中间的部分人不讲情义在先。不该去的地方总有人要去、不该打的猎物总有人肆意乱捕、不该吃的野味总有人无顾忌的乱吃。这些人的行为让狼恐惧、让狗寒心,也不自觉的祸害了人间。狼和狗的反抗,更大可能是被逼无奈。
李薇漪说“人比狼高等,狼比人高贵。”可谓敲骨击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是,不小心招惹到的战王,却非她不娶。(;°○° )0_0[牛牛哒]重归当年,她不再是仇人手中的棋子。
  • 沃尔沃汽车投资人孙燕、王坚夫妇,与前女排“国手”诸韵颖,在这条见证了上海体育与艺术巧妙交融的地标,围绕“热爱的精神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话题从多维度展开探讨。
  • 农历四月二十二我的男孩周岁快乐去年今天,你呱呱坠地怀孕产检产房这一切仿佛在昨天亲爱的宝贝今天你一周岁了这一年从不敢抱你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这一年365天,我们朝夕相
  • 我似乎没有分享的欲望,也没有了好奇心。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在做小蛋糕,每天进步一点点。
  • 0819 丞芽IG更新7P 피렌체에 오면 꼭!들려야하는 명소가 있죠!~ 세계 최고의 르네상스 박물관인 ' 우피치 미술관 '입니다♡ 작년에 와보고
  • 一要对涉疫省市抵返哈人员,采取提前报备、卡口查验、“大数据+网格化”等多种排查手段,严格落实抵返人员核酸查验检测、风险人员分类管控、闭环管理等措施,坚决做到不落
  • ”#意甲# #罗马#✍️我很‎感‎谢‎我‎微商‎几年‎的​过往​因​为 微‎商‎开拓了​我‎的眼‎界​也​丰‎富‎了‎我的认‎知‎.但我​从来‎不​是一‎个‎思
  • ※双眼皮宽窄的确定挺多人觉得双眼皮开的过窄”、双的不明显”就感觉花亏了一样,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双眼皮并非越宽越好,是需要考量眉眼间距、眼球凹凸程度的。通常我们
  • 」我总觉得残破的雕像有其独特的美,尤其是当它的神韵依然能通过局部或姿势被我们辨识、认出的时候。#诗[超话]#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
  • 今天,2022数博会将紧扣“抢数字新机 享数据价值”的主题,集中举办一系列精彩活动——在开幕式及主题论坛上,来自全球大数据领域政、企、学、研、媒等行业精英、业界
  • 二、老子之“朴”与心灵的自由这种属于“朴”的,老子所追求的自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之于自我而言他解体了自己,他心中没有“我”他的“我”和道在一起,他像一个婴
  • 赶紧动手拉上朋友加起来啦喂~!免费送!
  • 和你见面和你拥抱和你腻歪才是我疲惫生活中唯一的解药现在觉得最舒服的关系是不是消息一定要秒回而是咱俩你一句我一句稀稀疏疏的聊着我也知道你会看该忙的时候就忙 不忙的
  • #春夏穿搭#2022春夏高级成衣系列~~Boss家的服饰依旧最适合职场,也很适合轻熟女作日常穿搭之用[偷乐][偷乐][偷乐],⚠️这次Po了一些男装搭配,成熟男
  • #丁程鑫[超话]#✨#丁程鑫 青年坚韧力量# 午间优秀产出安利分享带话/题#丁程鑫 青年坚韧力量#和#丁程鑫 被看见的能量#转//发1⃣2⃣3⃣4⃣5⃣6⃣微吧
  • #种草花花万物##微博小店##周五优选日#❗ ❗ 随时发红包群❗❗进群不要等没券了就只有后悔了哦! #种草花花万物##微博小店##周五优选日#❗ ❗ 随时
  • 我一直在逃避,我知道我们缺少一个当面对质的契机再判你死刑,可我做不到…回头,或许注定更悲伤…Kilian Apple Brandy on the rocks 苹
  • 这一类人是最容易迷失的一群,而正因为心态上过于相信「命运的安排」别人告知他们如何「趋吉避凶」都好,实际的助力亦相当有限。这一类人是最容易迷失的一群,而正因为心态
  • ▪️现在回想起来,和FIRST一起走过的志愿者申请季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它支撑着我度过了铺天盖地的网课和final的黑暗时光,让我重拾自信,找回自己最好的
  • 沼泽地生物妥妥地被逼到了墙角有些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说,我解释一下:正常情况下沼泽在涉及这种自己内部人士的秘密时是尽可能避免用这灭种口方式的——否则以后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