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合肥十年# #牢记嘱托 合肥答卷#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 合肥跑出发展“加速度”】

数字产业、数字技术、数字农业……“数字+”正成为解锁产业转型升级的“密码”,与此同时,“智慧场景”不断汇聚,也让合肥拥有了更加智能的“城市大脑”。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合肥有着广阔的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十年蜕变,合肥正在经历全面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

  “数”看企业蜕变 传统行业快速转型

  以“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为数字底座,提供“尖刀”应用,在帮助企业解决“老问题”时,利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找到“新解法”。这是合肥本土大数据企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所打造的,安徽省首个政企联合打造的市场化运作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厚植产业新土壤,一批本土大数据企业蓬勃生长,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2021年9月16日开展大数据企业认定工作以来,合肥共认定774家企业为2021年合肥市大数据企业,认定数量较2020年增长108%,目前有效期内大数据企业已超千家。

  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当下,一批传统企业紧抓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驱动产业融合创新,实现效率升级和利润增长的“华丽转身”。

  在安徽海神黄酒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由数字化生产设备、5G、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建立起来的黄酒制造执行系统正在有条不紊运作,整个流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操作。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车间的数字化改造投入了900多万元,项目使用3年来,公司生产效率提升263.58%,人均产量由原来的每人每天1200瓶提高为4363瓶,销售额和利润额分别增长51%和103%。

  2020年合肥市数字经济规模超4000亿元,占GDP比重超四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左右,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

  2021年9月,在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中,合肥市荣登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并获评数字经济发展新一线城市。

  2022年3月17日,《合肥市“十四五”数字合肥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4%,建成5G基站2.5万个,行业型和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大数据企业超过2000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过2000家。

  根植沃土,合肥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数”说产业飞跃 大数据赋能亮出“合肥智慧”

  7月24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拉开帷幕,不少“合肥元素”惊艳大会,5G卫星互联网全球宽带通信系统、数字地球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产品、车联网大数据、量子加密对讲机等新兴技术产品亮出“合肥智慧”。

  其中,合肥本土企业云玺量子科技受邀参展,带去的量子智能办公外设、量子安全智能印章、量子安全智能签字笔等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总经理童迎伟感慨,面对数字办公的新兴市场,云玺量子创新融合量子安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量子安全智能办公生态,从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离不开合肥完善的产业链培育。

  创新玩转数字,产业加“数”前行。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到数字车间、智慧工厂,在这背后,是合肥数字经济产业近十年来的厚积薄发。

  数字战场,“战新”打先锋。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合肥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聚焦“大智移云”“芯屏汽合”,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合肥数字产业跻身长三角前五。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第一批战新产业集群,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安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产业跻身全国城市“八强”,中国声谷实现“双千”目标,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近300家。

  十年间,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万家企业登云”超1.3万家,累计建设117家智能工厂和1107个数字化车间;培育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5家,高新区入选首批12个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数字农业紧跟步伐,“智慧农业谷”、庐江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包河区大圩农业物联网小镇等一批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加快推进。

  产业蓬勃发展,为创新提供蝶变沃土。“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串珠成链,让产业与创新相辅相成。

  十年来,合肥发挥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势,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全国领先的数字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原创性成果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

  聚沙成塔,如今,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不断释放。蜀山、包河、高新、庐阳4个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数据开放共享、应用场景创新、产业生态培育等领域不断传出好消息,一座生长于江淮、辐射向全球的数字经济高地正加速崛起。

  “数”闯技术蓝海 不断扩宽创新边界

  子女放心不下独居老人,双职工父母担心孩子不按规定时间回家……十年前,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繁琐难题,如今在社区“智慧大脑”的支持下,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一智能管理系统来自于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的“福居智联,智慧社区”项目,安装上“智慧大脑”的社区将各种智能化设备与社区联动,完成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3月,合肥公布首批83个数字经济经典应用场景,“智慧社区”项目位列其中,此外,场景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每个场景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智慧大脑”,在数字算力的支持下飞速运转,城市变得更加“聪明”。

  “智慧场景”不断汇聚,合肥也拥有了更智能的“城市大脑”,背后是能力支撑平台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2019年10月,合肥能力支撑平台投入使用,作为安徽省首个政务信息能力整合支撑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打通全市100余个市直部门、12个区县部门近200个信息系统,累计汇集338亿条数据,深度治理23亿条,建设3000余个信息能力;能力调用量超过1亿次,共计减少1亿多次材料提交及审核工作。

  中小学报名“指尖办”,人才安居“零跑腿”,贷款流程从10天缩短到3分钟……数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合肥,正在展现一幅数据赋能的新图景。

  在“科里科气”的合肥,创新乘数效应日益叠加,这股“智慧风”必然吹向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带。

  2021年6月,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运行,我国先进计算阵营再添重要一员,为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增添动力。运营一年以来,“巢湖明月”深度融合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计算、量子计算等先进计算技术,服务于合肥科技创新、战新产业发展、民生政务等领域;2021年9月,合肥量子城域网正式启动建设,对涉及国计民生的网络信息系统保驾护航,助力全球领先的“量子中心”……

  依托优越的创新环境,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强,数字赋能于具有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必然能在一条崭新而独特的赛道上,闯出一片“新蓝海”。

  正所谓“手中有‘术’,心中有‘术’”,有了“数”的加持,未来生活势必越来越有滋有味。

  (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刘小容/文 王浩/摄)

【#创新合肥 加“数”前行#】数字产业、数字技术、数字农业……“数字+”正成为解锁产业转型升级的“密码”,与此同时,“智慧场景”不断汇聚,也让合肥拥有了更加智能的“城市大脑”。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合肥有着广阔的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十年蜕变,合肥正在经历全面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

  “数”看企业蜕变 传统行业快速转型

  以“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为“数字底座”,提供“尖刀”应用,在帮助企业在解决老问题时,利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找到新解法。这是合肥本土大数据企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所打造的,安徽省首个政企联合打造的市场化运作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厚植产业新土壤,一批本土大数据企业蓬勃生长,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2021年9月16日开展大数据企业认定工作以来,合肥共认定774家企业为2021年合肥市大数据企业,认定数量较2020年增长108%,目前有效期内大数据企业已超千家。

  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当下,一批传统企业紧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驱动产业融合创新,实现效率升级和利润增长的华丽转身。

  在安徽海神黄酒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由数字化生产设备、5G、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建立起来的黄酒制造执行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整个流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操作。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车间的数字化改造投入了900多万元,项目使用3年来,公司生产效率提升263.58%,人均产量由原来的每人每天1200瓶提高为4363瓶,销售额和利润额分别增长51%和103%。

  2020年合肥市数字经济规模超4000亿元,占GDP比重超四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左右,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

  2021年9月,在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中,合肥市荣登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并获评数字经济发展新一线城市。

  2022年3月17日,《合肥市“十四五”数字合肥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4%,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4%,建成5G基站2.5万个,行业型和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大数据企业超过2000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过2000家。

  根植沃土,合肥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数”说产业飞跃 大数据赋能亮出“合肥智慧”

  7月24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拉开帷幕,不少“合肥元素”惊艳大会,5G卫星互联网全球宽带通信系统、数字地球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产品、车联网大数据、量子加密对讲机等新兴技术产品亮出“合肥智慧”。

  其中,合肥本土企业云玺量子科技受邀参展,带去的量子智能办公外设、量子安全智能印章、量子安全智能签字笔等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总经理童迎伟感慨,面对数字办公的新兴市场,云玺量子创新融合量子安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量子安全智能办公生态,从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离不开合肥完善的产业链培育。

  创新玩转数字,产业加“数”前行。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到数字车间、智慧工厂,在这背后,是合肥数字经济产业近十年来的厚积薄发。

  数字战场,“战新”打先锋。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合肥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聚焦“大智移云”“芯屏汽合”,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合肥数字产业跻身长三角前五。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第一批战新产业集群,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安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产业跻身全国城市“八强”,中国声谷实现“双千”目标,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近300家。

  十年间,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万家企业登云”超1.3万家,累计建设117家智能工厂和1107个数字化车间;培育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5家,高新区入选首批12个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数字农业紧跟步伐,“智慧农业谷”、庐江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包河区大圩农业物联网小镇等一批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加快推进。

  产业蓬勃发展,为创新提供蝶变沃土。“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串珠成链,让产业与创新相辅相成。

  十年来,合肥发挥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势,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全国领先的数字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原创性成果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

  聚沙成塔,如今,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不断释放。蜀山、包河、高新、庐阳4个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数据开放共享、应用场景创新、产业生态培育等领域不断传出好消息,一座生长于江淮、辐射向全球的数字经济高地正加速崛起。

  “数”闯技术蓝海 不断拓宽创新边界

  子女放心不下独居老人,双职工父母担心孩子不按规定时间回家……十年前,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繁琐难题,如今在社区“智慧大脑”的支持下,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一智能管理系统来自于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的“福居智联 智慧社区”项目,安装上“智慧大脑”的社区将各种智能化设备与社区联动,完成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3月,合肥公布首批83个数字经济经典应用场景,“智慧社区”项目位列其中,此外,场景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每个场景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智慧大脑”,在数字算力的支持下飞速运转,城市变得更“聪明”。

  “智慧场景”不断汇聚,合肥也拥有了更智能的“城市大脑”,背后是能力支撑平台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2019年10月,合肥能力支撑平台投入使用,作为安徽省首个政务信息能力整合支撑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打通全市100余个市直部门、12个区县部门近200个信息系统,累计汇集338亿条数据,深度治理23亿条,建设3000余个信息能力;能力调用量超过1亿次,共计减少1亿多次材料提交及审核工作。

  中小学报名“指尖办”,人才安居“零跑腿”,贷款流程从10天缩短到3分钟……数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合肥,正在展现一幅数据赋能的新图景。

  在“科里科气”的合肥,创新乘数效应日益叠加,这股“智慧风”必然吹向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带。

  2021年6月,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运行,我国先进计算阵营再添重要一员,为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增添动力。运营一年以来,“巢湖明月”深度融合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计算、量子计算等先进计算技术,服务于合肥科技创新、战新产业发展、民生政务等领域;2021年9月,合肥量子城域网正式启动建设,对涉及国计民生的网络信息系统保驾护航,助力全球领先的“量子中心”……

  依托优越的创新环境,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强,数字赋能于具有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必然能在一条崭新而独特的赛道上,闯出一片“新蓝海”。

  正所谓“手中有‘术’,心中有‘术’”,有了“数”的加持,未来生活势必越来越有滋有味。

  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刘小容/文 王浩/摄

【莆田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对台铁矿石中转量大幅增长】
据昨日,记者从莆田海事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莆田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对台铁矿石中转量逆势增长,对台直航船舶进出港48艘次,铁矿石中转接卸量达322.3万吨,与202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5%、142%。
2021年5月,罗屿港口40万吨级泊位建成投产,成为福建省首个满足世界最大40万吨级矿石船靠泊接卸的泊位。
2019年7月,罗屿港口与台湾高雄实现铁矿石中转业务首航,莆田港口岸成为大陆东南沿海首个对台开展铁矿石海上直航和大陆首个对台钢企开展铁矿石保税业务的口岸。近年来,罗屿港口与台湾钢铁企业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业务内容逐步覆盖至钢铁企业自购铁矿石、淡水河谷铁矿石混配矿产品,原矿、冶金煤等产品保税中转以及冶金煤出口等。目前,罗屿港口平均每周对台装卸船2艘次,成为台湾钢铁行业在大陆的铁矿石最佳中转港口和储运基地。

罗屿港口历史:

2011年5月18日,这是罗屿港口的重要历史时刻。那一天,9号和10号泊位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核准批复,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拿到了打造铁矿石深水大港的“许可证”。

当时,在全国港口布局规划中,尚无在福建布设铁矿石码头的规划,而罗屿要建造30万吨“东南沿海最大的铁矿石码头”,真的是“无中生有”。

为了啃下“硬骨头”,相关单位和人员跑了200多项审批,盖了近1000个公章,完成了8号至15号泊位及港口物流园区工程项目的审批手续,特别是9号和10号泊位工程的立项核准。

罗屿港口位于莆田北岸开发区罗屿岛,这里具备天然水深的优越条件,但要把一片滩涂和荒山的海岛变成大型的铁矿石码头,而且面积还是岛屿的三倍,无疑是一项超级工程。

2012年4月5日,工程首次开山爆破施工成功;2015年10月26日,9号泊位码头主体工程基本完工;2018年7月28日,罗屿铁路支线全面竣工并具备运营的条件;2018年9月,罗屿9号和10号保税堆场取得执照并投入运营……

高标准打造精品港口,罗屿建港技术得到业界认可。罗屿港口采用的是4600吨的大型沉箱,将原设计的53个沉箱变成47个沉箱,然后在悬崖边垒砌巨型土块形成围堰。同时,将原设计采用的爆破挤淤方案,调整为施打塑料排水板方案,大大节省工程造价。

以人为本,罗屿港口利用一水之隔,将生产作业区与生活区功能分离,形成“岛中有岛、宜产宜居”的独特风景线,并加大在防风抑尘网、环保设施、景观绿化等软硬件方面投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019年6月底,经过一年的试运行,罗屿港口9号和10号泊位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进入正式生产阶段。一年来,尚处在“婴儿期”的罗屿港口虽然吞吐量不大,但每一步都是成长和惊喜。

2018年8月21日,沿着湄洲湾港口铁路罗屿支线,一辆满载2500吨铁矿砂的“和谐”号火车驶出港口,通过海铁联运向内地输送物资,标志着由罗屿港口连接向莆铁路的中西部出海新通道正式打通。

湄洲湾港口铁路罗屿支线全长5.66公里,于2009年2月开工建设,2018年6月底基本建成,这是罗屿作业区的重要集疏运通道,也是2018年湄洲湾北岸东吴港区开通的第二条铁路支线。

作为目前东南沿海最大的矿石码头,罗屿9号泊位是全省港口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而罗屿支线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连接向莆铁路这一“大动脉”的重要“毛细血管”。罗屿支线开通后,除了向莆铁路外,还可以与福厦铁路、京九线、浙赣线相接,拓展港口腹地。

“罗屿支线主要运往省内及江西的合作钢厂,具体运力计划会根据业务增长情况进行调整。”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文金说。目前,罗屿港口的铁路运输量平均每天稳定在3至4列,每列可载重2800至3000吨。

2018年10月初,在罗屿港口9号和10号泊位上,希腊籍“天使海利”轮上满载近25.56万吨铁矿石卸入保税堆场。这是罗屿港口成功首靠巴西淡水河谷公司25万吨级外轮,也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的第一单业务。

罗屿港口9号和10号保税堆场总面积13.6万平方米,分为4个区域,可堆存铁矿石250万吨,主要用于开展大宗散货保税物流业务,承接来自国外的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保税仓储。

2018年12月,罗屿港口获批保税混矿业务后,携手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利用“大港口、大堆场、大保税、好区位”综合优势,打造东南地区矿石保税混配中心,服务台湾市场以及沿海、沿江其他市场,降低东南沿海外贸铁矿石运输费用。

2018年8月24日,在两艘海上护轮牵引下,满载铁矿石的25万吨级大型铁矿石船“印地希望”号靠泊罗屿港口,刷新了湄洲湾港最大单船载重吨铁矿石船的停靠纪录。“印地希望”号船长329.95米,船宽57米,吃水17.73米,载重25.10万吨,实载24.76万吨铁矿。

在“印地希望轮”靠泊期间,罗屿港口装卸设备处在磨合阶段,经常需要停机整改,特别是输送带频繁出现的跑偏故障,导致卸船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平均作业流量低于额定流量,将无法按期完成卸船作业。

为此,罗屿港口技术人员钻进一个个潮湿闷热的导料槽,通过分析落料情况来判断跑偏的原因,然后现场探讨,迅速拟定整改方案,并连夜组织施工,奋战至凌晨3点,完成卸船线整改。经过四天三夜的奋战,共计排查处理大大小小故障88个,补齐了磨合期各方面短板。

眼下,罗屿港口正在调试斗轮堆取料无人化操作系统,向“智慧港口”迈进。如果用人工操作,每台斗轮机需要2至3人作业,现有三台斗轮机,就需人力近10个。如果实现无人化后,仅需少量技术人员在后台操作即可,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在营商环境方面,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构建“马上就办”服务体系,简化边检手续,创新查验模式。民警24小时进驻港区,做到“即报即检、即靠即作、即检即离”。同时,上门“一对一”挂钩帮扶,推行国际航行船舶网上申报边检手续等系列通关便利举措,最大限度缩短外轮停留时间。

2019年7月23日16时,马耳他籍“萨皮恩查”货轮入境,运载17万吨铁矿石,并于26日在罗屿港口减载完毕,急需赶往下一港卸货。当日凌晨,一名船员因高血压突发脑溢血,在该船员办理完入境签证后,莆田出入境边检站执勤业务一科马上为其办理入境离船手续,并派遣值班检查员到市医院病房,现场进行人证核对,确保船舶在https://t.cn/A6aYgqZg 。

福建交通运输集团副总经理陈乐章说,当前罗屿港口正在争取获得国家40万吨级码头规划布局的审批,推动铁矿石交易平台建设,打造成为东南沿海大宗货物中转枢纽、对台铁矿石水水中转基地、东南沿海铁矿石现货交易和期货交割地,以及亚太混矿中心。

湄洲湾水深不淤,为湾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港口资源保障。湄洲湾北岸地处莆田地区,这里有东吴港区和秀屿港区。按照后方腹地需求和相关规划设计,每个港区都有各自的产业定位,衔接互补,差异化发展。

港区建设为临港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一些大项目前来,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在秀屿港区,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东吴港区,煤炭、电力、铁矿石等业态也欣欣向荣。

湄洲湾北岸毗邻湄洲岛,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有专家建议,可以携手湄洲岛,将港口和旅游结合起来,拓展游轮观光业务,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还可以利用大港口优势,承接对台中转业务,两岸共同发展,打造湾区经济圈。

近年来,湄洲湾北岸港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铁路支线、疏港公路一应俱全,但从目前来看,受限于铁路运输政策,货运成本还是偏高,无法释放出海铁联运的优势,影响了港口吞吐量的增长。

罗屿港口位于东吴港区,拥有东南地区最大的铁矿石码头,发展方向相当明确,如何把规模提上去?除了政策福利之外,还需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做大做强。
(福建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给我妈妈开人事档案证明 看到姥爷的名字突然又想姥爷了 虽然早就知道姥爷以前在厂里是领导 但现在看到还是心生敬佩 虽是领导却一辈子为人谦逊疼爱小辈 每次妈妈带我会
  • 天干与地支本身的特性就不同,常常比较有影响力的“财”和现象都会出现在地支内,其实可以这样来理解,天干上的“财”就是摆在台面上的,人人都能看得到,同时只要伸手就能
  • !!
  • !!
  • 个人配置的一点小仓位计划等明后两天看能否出现3%幅度以上的反弹,如没有,也及时止损,赚自己认知内的钱。” 详情:#蚂蚁财富[超话]#上周四加息会议完后,市场就迎
  • #BBBuild[超话]# 《譬如朝阳遇晚风》 别管就是俩火龙果谈恋爱 就算我们的爱有时差,但谁说朝阳一定遇不到晚风呢! 像朝阳一样的少年pete遇到了他
  • 3、我考双非一本会计专硕,对我考银行或者其它事业单位帮助大吗#公务员考试##省考#哈哈哈哈哈哈羽毛球课跟数学系的扎堆聊天了虽然互相不认识但他们好有趣[doge]
  • 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不仅是生养,陪伴,教育,他的每一份快乐在你身上都会被放大,同样,痛苦也一样,宝宝加油,妈妈陪你一起度过。因为那是一种陪你,爱你
  • 确实,每年都会有部分股票在除息日迎来炒作,毕竟高送转后的价格低,也是一种优势。所以,当出现高分红利好的时候,散户如果想要参与,一定要第一时间入场,而不是等什么除
  • 在这多说一句都让小朋友嫌烦的信息时代, 有幸在大叔的年纪读到了梁先生的家书(也只有成了大叔才读得进)让这样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仿佛从教科书中走出,微笑着站到了面
  • l  这合族群➤孕妈咪、哺乳妈妈、小宝贝、上班族、老人家 不添加油、盐、糖! 口感好 + 好吃~ 回购率95%以上!l  坚持每一批都是22种新鲜食材製作! 无
  • 你就是我的神[泪][泪][泪]中间其实打的真的很随便,主要全靠充电桩艾丽妮,一个判决不行就俩,前期飞机都靠她打的待会传个结算视频所有忽视了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的意
  • 寝园是以寝殿为中心,再加上便殿等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建筑群外还筑有围墙,汉宣帝陵也不例外。在宣帝陵东北400余米处,考古发掘了一处西汉建筑遗址,现存夯土台
  • #肖战[超话]#肖战好帅,肖战清醒通透, 肖战心中有旷野,肖战文艺好青年, 我喜欢肖战❤️ 肖战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肖战乐观向上, 肖战指引粉丝勇敢前行,肖战正能
  • #KinKrit[超话]# 我又来了可爱的小企鹅们在哪里呀 欢迎加入BKPP 的企鹅大家庭欢迎滴滴我!!!!!! 欢迎加入我们的international 群可
  • 最近最近碎碎念0.0从小学注册wx的wx号一直没改 最近却很随意的把它给换了 没有啥原因 不过想记录一下(咩 当初的wx号里还是因为第一个喜欢的男孩子而想的 小
  • ”  而玉鼎真人回答说,“除妖打的都是不长眼的,真正聪明的妖精会先躲起来,等风声过了再出来。谁能想到这样劲爆的对话,初始问题只不过是让孟子义聊聊心中的辣目。
  • 一位年龄漂亮的辣妈带着儿女到故宫游玩,拍出了复古的美感,拍出了穿越的感觉!儿子穿的好像是明朝的,妈妈和女儿穿的好像是清朝的服饰。
  • 如果你也想零成本创业,也想有自己的副业,构建自己的管道收入的话,来找我,标签重点带,手把手教喔 #石上胶原蛋白肽##逛享全球[超话]##社群团购##名义初品##
  • 毕竟,幸福不是什么都拥有,而是想要的恰好都在我们身边,平凡的人,普通的人,平凡平通的生活,平凡普通的过,不期望轰轰烈烈,只希望幸福安稳一生,尤其是现在,疫情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