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6周发现孩子有肿瘤,爸爸的选择是…

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生死之交。

生孩子,就是一场冒险。

小生命的降生,总是伴随各种美好的词汇:喜悦,惊叹,娇嫩,怜爱…

然而,并不是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帆风顺。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提问:

如果你在产检时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病,你会留下他还是打掉?
这个问题难以想象 ,又何其残忍。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爸爸的真实经历。

我儿子,在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 B 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在预产期前 20 多天,B 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 41mm × 38 mm × 44 m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宝宝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

毕竟长达 10 个月的孕检,什么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像所有的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医生问我:孩子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要知道,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

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 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肿瘤,第三天就做了 B 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甚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 62 mm × 42 mm × 42 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那种晴天霹雳的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

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

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既然决定留下孩子,就一定要尽力到底。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

照顾好产妇和 baby,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儿子在出生后 20 天,做了人生中第一次 MR。

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

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 5 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让第一次检查失败。

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

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

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 58mm × 42mm × 49mm,考虑为恶性肿瘤。

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 MR,结果显示:

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 50mm × 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

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几百块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

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

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最后听说某个医院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让我们去找找。

最后我们决定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

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

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

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

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

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没可能啊,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

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最后主攻手术的医生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

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

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

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

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

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

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

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

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几百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 5 分钟。

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普通医院看,还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

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 B 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从开始的 4CM,3 个月就长到了 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 3 个月大的孩子肚里。

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和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

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

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

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 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 9cm,而是变成了 7cm。

再下一个月,7cm 变成了 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 6 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 MR,已经变成了 39mm × 30mm。

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

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谢天谢地,更感谢小 baby 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

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

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 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

一年后,我们给孩子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 B 超,验血。

结果显示各种指标正常,B 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

一个 8 cm 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

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 4S 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

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 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现在,小家伙现在天天上兴趣班好忙,9 月就升中班了。

他还有了一个两岁的弟弟。

两兄弟感情不错,他会给弟弟讲故事,喂弟弟吃饭,过马路保护弟弟。

当然,还会抢弟弟的玩具,跟弟弟吵架。

我们现在,忙乱,并快乐着。

我们这个例子属于小概率事件,没有参考价值。

希望不会给大家带来误导。

一般问题产检应该都能检出,正如其它回答说的那样,问题严重就应该打掉,道理大家都懂,产检本身就是这个目的。

像我们这种到临出生才爆出来的问题,我真的无法回答。

试想怀胎十月,天天盼望着TA的到来,到可能第二天就要见面了,才忽然要做这种残酷的抉择…

我们是下不了手…

而且信息量也不够,只有生出来才知道是好是坏,难不难处理。

这种情况只能看各家情况自行判断了,很考验判断力和运气。

希望没有人再需要面对这种困境了。

真的,无论做了什么决定,都要考虑最坏的情况,自己能不能承受,然后就积极面对,负责到底。

尽人事听天命。

有很多事情很无奈,真不是一句道理那么简单。

建议还是着重参考其它回答,小概率事件真不能作为参考。

再次祝愿所有宝宝都健康,不要再遇到我们这样的难题了。

一日,正在批阅奏折的慈禧太后竟然收到一封左宗棠的折子,顿感大惊:“左宗棠不是病了吗?这都一个月没上朝了,竟然还有力气写折子?”

“他不仅写折子,还在家编诗文呢,不过兴趣不高,”醇亲王说。

“这......”慈禧太后放下喝了半口的水杯,“怕是有心病吧,朝中有谁跟他过不去?”

“太后圣明,”醇亲王赶紧接过茶杯,“他有点口无遮拦,但宝鋆大人欺人太甚!”

“不管怎么说,左宗棠是立过大功的人,”慈禧太后突然严肃起来,“他虽然说话不太好听,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挤兑他的,”一瞬间,慈禧太后的心情跌落冰点。

“太后体恤勋臣,是我们做臣子的福气,”醇亲王忙不迭跪下谢恩。

相对于恭亲王来说,醇亲王和左宗棠的关系更进一层。

而左宗棠之所以在家生闷气,源于一笔银子。

为了兴修直隶水利,手下人都知道这是给大帅争脸面,所以个个都很卖命。以至于工地受伤人数数十人,而磨破肩膀挤伤手脚的更是不计其数。

为此左公决定回京后首先要办的,就是向朝廷申请点赏钱给工人们,毕竟用心为朝廷办事,也得有个交代。

这批工人二千余人,按一人五两银子来算,也不过万两银子。

左宗棠以为他为朝廷立了大功,成功修建了这项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申请个一万两银子是轻而易举的,然而,现实很快打脸。

回京后待提交了治理永济桥工程防水的折子后,左宗棠便找到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商谈赏银之事。

原本他以为以他封疆大吏的面子,宝鋆一定会想想办法。

毕竟户部管着银子,区区万两不过是九牛一毛。遥想当年他在陕甘那么穷的地方,说用万两银子,潘司转眼间也会准备好,何况堂堂户部,这可是皇家金库。

然而宝鋆并不买他的账:“大人开口,我当然尽心去办,但至于办不办的成,还得看几个领导的意思。”

事实上这是宝鋆婉拒他的意思,但为人正直的左宗棠却没有听出其中的搪塞之意。

“办不办的成,还不是大人一句话,宝相管理户部几十年,能不能办谁能比你更清楚?”左公笑着说。

“这个么......”宝鋆干笑几声,“户部业务多,总要办具体事情的人才说得清楚,是吧?”

第二天刚起床,护卫就过来报告:“宝鋆大人说,赏银这事,不太好办。”

“那他有没有说哪里不好办?哪个环节有问题?”左宗棠一怔。

“户部说,一是没有旨意,二是没有支这笔银子的项目。”

“这........”这两个理由像是两巴掌狠狠打在左宗棠的脸上。

“不过是万两银子,不给就算了,”左宗棠气呼呼地说。

“一万两银子都没办法,谁相信?是我报得太少了吗?户部那些花花肠子谁人不知?各省报销户部向来都是拿一笔回扣放进自己腰包,谁人不知?”见众人不出声,左宗棠越发恼火。

然而这句话很快打了某人的脸,有人受不住了:“左大人你这话,你这话就说得不对了,哪个省报销银子户部要了回扣?你是亲眼看见了还是怎么的?”宝鋆气得脸都歪了。

“哪个省报销你们不要银子?当年曾文正报销军费,户部经手人张口就要一成回扣,天下谁人不知?证据还用找吗?
户部一个小小的司库做寿,竟然置办了两百余桌,而且全是上海菜,他哪儿来的银子,要抓贪官还不容易吗?只要看看他的家当,问问他的年俸多少,说不清的清的全部抓进大牢,我看一个都不冤了!”

咆哮的左宗棠 犹如一头狮子,恨不得出来跟这些贪得无厌的人干一架,可惜这头狮子已经老了,而狼太多。

“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宝鋆被怼得哑口无言,来了这么一句。

“季高你这话说得有点过分了,你一没旨意二没项目,张口就要一万两银子,这让别人怎么办?况且你东拉西扯地说这些做什么?”跟宝鋆狼狈为奸的恭亲王也忍不住发话了。

“哼哼,想当年我在肃州修城墙花了一万两银子,向户部报销,户部却要我按两万两银子报,结果到我手上才一万,我当时一气之下自己掏腰包拿了一万两银子出来,”左宗棠没好气的说,“既然这样,这次请把我的养廉金拿出来吧,我用养廉金做赏赐,这总行了吧!”

“大人,京官是没有养廉金的,”宝鋆幸灾乐祸地说,“京官只有一点俸禄,而你那点俸禄根本没多少,而且,户部这两天正清理亏空,私人支银一概不准。”

宝鋆说完便拂袖而去,其他军机大臣也赶紧溜了,生怕左宗棠找他们。

到此时,左宗棠才发觉自己在京城当真是孤立无援啊。看着众人一个个幸灾乐祸的离开,左宗棠气的“咕咚”一下跌落在地,好在一旁的小妾赶紧给扶了起来。
自此之后,左宗棠便以身体有恙为由,多日不曾上朝。

后来还是慈禧太后赏赐的小妾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去找了跟左宗棠要好的醇亲王,而醇亲王听说70多岁的封疆大吏竟遭京城清流们孤立,气愤至极,某日便找了个机会将此事报告给了慈禧太后。

好在慈禧太后是个清醒人,让人带话狠狠训斥了宝鋆一顿,吓得宝鋆赶紧进殿解释,但慈禧太后压根不给他机会,并放言“没有她的诏令不许上朝”。

关于银子的事,左公的小妾直接找到胡雪岩,让其赞助了一万两银子,算是将事情给解决了。#历史# #历史云讲堂#

刚入门的修行人,常见两种弊病,不能克服与道渐远,与魔同行!#传统文化#

很多刚刚入门修行的弟子,在练功中很容易心思不定,心意不专,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练功的时候老想着各种功能、功境快快出现。比如练青龙剑的时候就想着能早点看到青龙神显像。修金光的时候,一上座就想早点见光。抱了这种希冀贪求功境的心去练功,一心多用,那么在站桩打坐中就很难一心一意,心静不下来,容易心浮气躁。

才站了半小时不到,就恨不得青龙神赶快出现,气都虚浮在上面没沉到丹田,连最肤浅的入静都做不到,更别说进入定身、定心,定息的境界了,身心皆不定,又怎能感应到龙神呢?又或者掐了几遍金光,就恨不得看到金光马上显现出来。

却不知金光也是本性光明,心已然蒙尘,光明又如何会显现出来呢?必须一心一意的进行修持,忘掉功境,种种功境方能不求而自得。越是去刻意追求,反倒越不出现。

在修炼阶段,常常起飘浮心。所谓漂浮心,就是今天练练这个功,过几天又打坐练练那个功。过段日子,又听说某某大师在传授某某道法,于是心痒了,又跑去参加面授,练了没几天,哪天又听说某某大师在某地举行灌顶授法,又连忙跑去皈依,希望也可以获得加持。不是说不能参学其他道法,历来很多祖师修炼到一定阶段,都寻师访友,游学参学。

但这是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把自己所学的这一门已经学得很精深的时候才有必要,去参学其他道法。否则今天在这个小学里面读几天书,明天又跑到另外一所小学,这样下去,读十几年下来也还是小学生。

可偏偏这种人很多,经常到处学法,却又没有一门可以坚持下去,一山还望一山高,不停的改练其他多种功法,但没有一种功法能坚持下去,练了不到几天,就开始怀疑功法是否有效果,但是看到别人又练得那么好,舍弃又觉得可惜。疑心常常起,信心总不坚,即使拜了师,也和师父不亲近,心也不在师父这里,师父的话也听不进。

对师父的指导也不以为然。这种人对于练功也好,拜师也好,有点图新鲜感,新鲜感一过就觉得索然无味。一门心思又想着再去哪里拜师学功法。

就这样心思漂浮不定,到最后自然什么都没有修出来。总之,自己没有主见,不听师父的话,总听别人,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有人说这功法不好,他就觉得不好,人家说这么练不行,他也觉得不行,这样下去,就是练十年还是没有一点进展的。

更有人在自己的微信收藏夹、微博里存有十多种功法,却不知道练哪种好,仍然还在网上继续搜寻其他功法,但一个都没练过,始终还是在门外观望。就这样一天天的浪费着时间,空虚、迷茫,心又开始急燥,于是开始寻找各种修真的佛法道法群加入,希望能够在网上遇上明师可以传他真法。

对此,我只能说想得太简单了,往往如此下去,必然被骗...这种人的心态,首先就不像一个修行人,倒像一个追星族,发烧友,只不过所追求的,不是歌星、影星,而是佛道大师。以追星的心态去寻师,这本来就大大的错了。这种人就算能遇到真师,也不知尊师、重道,到最后也只能把缘分生生错过。

在寻师之前,必须先好好的修自己的德行,德为道之基石,好好的先在红尘中修心,把人道这一方面先做好,在生活中能一点点的培养自己对大道的信仰,对师道的恭敬和虔诚,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真师。

因为已然具备了这种德行,试问哪个真师不会不喜欢?若是像一个追星族一样,到处拜码头、四处学功法,学了又不练、师言听不进,这种人,最终只能沦为修行圈内的老油条,纵然追求到老,遍访名师,最终也是一无所成。

前几天有信众仔细问我皈依和传度的区别,以及各自需要持守的戒律,问的很仔细,这就很好...这说明善信将戒律看的重,在深思熟虑,而且在反复衡量,这样是可取的...最怕的是什么?最怕没有虔诚心,皈依大道之后,又不能持之以恒,守取戒律...所以皈依传度很庄重,庄重在哪里,在自己的内心:决定了,就要持之以恒,以响应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戒律守不住的,也可以先不要皈依传度,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有向道之心,一样可以修自己浩然之气...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民用医疗器械越来越多的被列为【家庭标配】可以做到更好的预防、康复、保健作用。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精气通过脉上注于眼睛 ,而肝开窍于目,眼睛的生理病理于阳光新视界护
  •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是要不得的实际上一个人真的很难把握自己到底在哪一层成年人的世界旁人并没有什么揭晓真相的义务 随声附和是非常容易的 搅混水也是信手拈来有时候知
  • ​​​5.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有时候总感觉别人忽略了自己,其实可能是自己太闲了。冥冥之中总感觉还是会读这本的,就不急在一时半刻。
  • 但是如果没有的话天蝎座就会自己来,他们讲他们看过的笑话,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化解尴尬的气氛。如果自己是尬聊的制造者的话,天秤座会有一瞬间的不知道所错,但是他们很
  • 这样的话,一到了极乐同居土,就有了证入上三土极大的助缘力量,它是达到不退转乃至成佛极殊胜的所在,等于一到了那里就能回归法界本源。我们作为凡夫,都有想离苦得乐的心
  • 25.一个人不主动联系你就是不想你,也可能就是不喜欢你;对话时总是三言两语就是对你没兴趣;说一大串走心的话 却没有实际行动的就是把你当备胎。8.年轻的时候,我们
  • 我的生活,用我自己的AromaStick! #灵动呼吸[超话]##意大利[地点]##旅游##品质生活##好物分享##瑞士##鼻吸棒##精油芳疗# 在看这个。从
  • 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今天是!过完
  •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去年在纽约市销售的所有带副驾座的崭新汽车中,全电动和充电混合汽车占3.4%。#国际资讯##国际新闻##分享##美国##纽约##电动汽车##电动
  • #言情小说[超话]##好看的小说[超话]#督军,莫问归妻聂婉清 贺晋存[鲜花]一片深情画相思 白雨岚 霍启然[鲜花]山有木兮卿有意 木卿卿 夏侯景[鲜花]
  • 相关研究成果以《偏振矢量信息揭示复杂光学现象》(Revealing complex optical phenomena through vectorial me
  • 因此即使遭此巨变,他想的仍然是感恩,仍然是如何利用几十年的积累,更好地回馈时代,这样的人的确了不起。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基于此的心理结构我们都被套入一种结构之
  • 影视 | 西语好剧推荐Siguiendo la línea de Élite, Merlí es otra de las series españolas ju
  • 【蜜糖秀奥马利向铁血开炮:你不该那样对大拿和UFC”】UFC重量级冠军铁血纳干诺与UFC、白大拿之间的矛盾早已公开,铁血的日子不好过,UFC也很尴尬。”……全文
  • 服务直接融资,助推创新驱动开业十二年来,兴业银行长春分行始终不忘“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为经济建设多做贡献”的初心,按照总行“商行+投行”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集团
  • [主调]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肿,鼻准肿痛,口渴23、丝竹空穴[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主调]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
  • 私底下的小张真的超级超级奶,打视频的时候如果不给小张亲亲,小张就会一直一直亲亲、还要问“为什么没有亲亲!》☑️ 和小张去发动了一下车,从b2到b1再回原位 ——
  • #XYG电子竞技俱乐部[超话]#破防但相信[心][心][心][心][心]作为精神股东,我永远不会用恶毒的、冰冷的语言去伤害弟弟们和家人们‼️我不是成绩粉,也不是
  • 如果情侣不打电话,不聊天,有事才联系,你会发现,你俩半个月也没啥值得联系的事,那就有点不像情侣了。单身了,终于不用没话找话了,想干什么干什么,可真当你遇到一件很
  • 所以提醒小伙伴们不管山下的温度如何,都要提前在车上准备方便穿脱的厚衣服鞋袜,这样才能方便随时下车赏景,不错过途中任何一处美好风景哦。注意时间安排榆磨路不单纯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