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联通事件,无非两个可能:1/无心过失,2/有心有意。
第一种,若说它无心的、是巧合,那么,我们很想知道,江苏联通是不是真的穷得没钱雇一个有脑子的微博编辑,只好雇了一个脑子缺根弦的某某来写微博?作为一个官方窗口,难道没有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吗?
第二种:若是有心的,那就太恐怖了,这世上最可恨的人,就是那种看上去人畜无害,实际上背地里偷偷下毒的人。是呀,程序上似乎没有问题,但是病毒却在一点点渗透,它不让你一下子瘫痪,却让你慢慢被侵蚀,直到有一天,你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
不要用什么“公安机关调查无问题”这种看似“高大上”的幌子来掩盖幕后的龌蹉,快快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说法,知错认错也是可以的。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徐孙铭

一 、达摩禅之贡献

达摩禅对于早期中国禅宗建立的贡献,大体有三:

第一 ,以《楞伽经》和
“ 二人四行 ” 论为立宗之旨。 

《楞伽经》
以 “ 佛语心晶 ” 为篇名,
即以直指如来心地为宗旨。

苏轼《楞伽经后记》说: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
故谓之佛语心晶。”

蒋之奇为苏拭书
《楞伽经》作序说: 
“ 昔达摩西来,
既已传心印于二祖,
且云吾有《楞伽经》四卷,

亦用付汝,
即是如来心地要门,
令诸众生开示悟人。

此亦佛与禅并传,
而玄与义俱付也。”

“ 佛与禅并传,
玄与义俱付 ”,

正是以
《楞伽》传宗的达摩禅之宗旨。

第二 ,以 “ 壁观 ” 为独特的修持法门。 

《景德传灯录》说:
达摩 “ 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

只教曰:
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这种
“ 面壁而坐,
终日默然,
人莫之测,
谓之壁观 ”,

即是达摩禅法之一大特色。

第三 ,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师徒口耳相传为传授方祛。 

“ 慧可种种说心性理道未契,
师只遮其非,
不为说无念心体。

慧可曰: 
‘ 我已息诸缘。’

师曰: 
‘ 莫不成断灭去否 ?’

曰: 
‘ 不成断灭。’

师曰: 
‘ 何以验之,
云不断灭 ?’

可曰: 
‘ 了了常知,
故言之不可及。’

师曰: 
‘ 此是诸佛所传心印,
更无疑也。’”
( 同上 )

这种师徒授受,
不依靠文字语言,
只凭自心 “ 了了常知 ” 的证悟,

就是达摩传宗的主要方法。

嵩山少林寺正以达摩祖师禅的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在中国禅宗史上写下最早、
且又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光辉一页。

二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异

达摩禅究竟

《般舟三昧经》的禅法有无联系?

笔者认为,
二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且多相近、
相通之处。

《般舟三昧经》
又称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异译为
《跋陂菩萨经》。

是阿弥陀经典中的最早文献, 
“ 净土三经 ” 的最早先驱。 

“ 般舟三昧 ”
作为禅定的一个法门,
主要讲在特定的时间内
( 七天七夜

九十天 )

经行不息,
除用食外,

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
念佛而见十方现在佛站立面前。

这种以
《般舟三昧经》
为主要经典,

以口念阿弥陀佛而修禅定的法门,
即叫般舟三昧,
也可以叫念佛禅。

此经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左右编纂,
流行中土者,

前后有七个译本,
以支娄迦谶于后汉灵帝光和二年
( 179 )
10月8日于洛阳译出的
《般舟三昧经》
最有价值。

般舟三昧法门

达摩禅主要区别有三点:

第一 ,般舟三昧强调念佛而修禅定,

达摩禅则主张 “ 壁观 ” 而修定 

《般舟三昧经》说:
“ 是菩萨用是念佛故,
当得生阿弥陀佛国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如是为念佛。”

以念佛作为
“ 得空三昧 ” 的助缘,
达到 “ 生阿弥陀佛国 ” 之目的。

而达摩禅则以 “ 壁观 ” 而修定,

即《景德传灯录》所载
“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

达摩人嵩山少林寺,
终日面壁。

时人不解其意,
称其禅法为面壁婆罗门。

他通过 “ 凝住壁观 ”,
而悟凡圣等一、

与理冥符、
寂然无为,
证悟此心即佛。

虽然念佛三昧以念佛人定而见佛,

达摩禅以
‘‘ 壁观 ”
而悟自心是佛,

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

而悟人之途径则有区别。

第二 ,般舟三昧主张有相观想,

达摩禅主张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当作是念:
诸佛悉在前立,
当具足念诸佛端正,
悉欲逮见一一想

…… 复更作念:
佛亦不用心得,
亦不用身得,
亦不用心得佛,
亦不用色得佛。

何以故?

心者佛无心,
色者佛无色,
不用是心色,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念佛三昧必须从有相观想人手,
通过念佛观想诸佛立在面前,

见到诸佛妙相庄严,
同时又不执着于有相;

还说:
“ 一者自观身、
观他人身。

自观身、
观他人身者,
本无身;

二者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

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者,
本无痛痒;

三者自观意、
观他人意。

自观意、
观他人意者,
本无意;

四者自观法、
观他人法。

自观法、
观他人法者,
本无法。”

这四种观法
( 观自身他人身、
自他痛痒、
自意他人意、
自法他人法 ),

即 “ 四念处 ”;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是以慧观的力量,
使心安住于道法上,
使正而不邪。

而达摩禅则注重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尤其是通过会心、
悟心而求安心,

也就是 “ 觅心不可得 ”,

而悟无常、苦、无我、不净,
从而得到解脱。

第三 ,般舟三昧以见佛为最高境界,

达摩禅则以 “ 无所见 ” 为其精髓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

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

修此定而见佛是最高境界。

当然, 
《经》中也反复叮咛,
见佛也不应执着, 

“ 菩萨见佛不当着 ”。

而达摩禅更以
“ 无所见 ”
为见作为最高境界。 

《景德传灯录》载:
达摩 “ 欲西返天竺,

乃命门人曰: 
‘ 时将至矣,
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

时门人道副对曰: 
‘ 如我所见,
不执文字,
不离文字,
而为道用。’

师曰:
‘ 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 
‘ 我今所解,
如庆喜见阿佛国,
一见更不再见。’

师曰: 
‘ 汝得吾肉。’

道育曰: 
‘ 四大本空,
五阴非有,
而我见处,
无一法可得。’

师曰: 
‘ 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

师曰: 
‘ 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 
‘ 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
展转嘱累而至于我,

我今付汝,
汝当护持。’”

这个关于修禅境界对话的传说,

实际上把修祖师禅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于文字不离不执;

第二层次,突破禅关而顿悟;

第三层次,无一法可得;

第四层次,会心微笑。

这显然是以
无所见、
无所得、
无所悟为顿悟的最高境界。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在修禅定的途径和方法、

观想是否有相、

修定以什么境界为高这三个方面,

般舟三昧与达摩禅是有一定区别的。

正因为如此,

传为达摩所作的
《少室六门集》

第二《破相论》

即排斥称名念佛说: 
“ 诵之与念,
义理悬殊,
在口曰诵,
在心曰念。

…… 诵在口中,
即是音声之相,
执相求理,
终无是处。”

达摩之时念佛禅尚处于胚胎之中,

这不可能是达摩的思想,

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达摩禅与般舟三昧的差异,

它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同

然而,
从根本上讲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一致的。

二者有不少相同、相通之处。

第一 ,达摩禅的 “ 理人 ”

念佛三昧的 “ 无所着 ” 之一致  “ 二人四行 ”,

被教内外公认为是达摩的正统思想。

其中二人的 “ 理人 ” 说:
“ 藉教悟宗,
深信众生同一真性,
客尘障故。

令舍伪归真,
凝住壁观,
无自无他,
凡圣等一,
坚住不移,
不随他教,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名理人也。”

达摩禅虽然不主张有相观想,
但也不排斥经教。

它借助经教,
通过一心专注地观想的
“ 凝住壁观 ”,

达到
“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 的境界,

这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殊途同归的。

般舟三昧虽然作 “ 有相观想 ”,
但经中反复强调不着于相: 

“ 菩萨见佛、
不当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当着。

何以故?

着者为烧身。

见佛但当念其功德,
当索摩诃衍。” 

“ 菩萨于三昧中不当有所着,
不着者疾得是三昧。”

之所以不应当执着于相,
是因为 “ 缘起性空 ” 之故:

“ 一切法本无所有,念有,因着;

无有,反言有,亦着。”

《佛印品》
第十六还连续以19个 “ 无 ” 的 “ 佛印 ” 来否定对于有相、有求的执着。 

“ 何等为佛印?

所识不当行,
无所念、
无所求、
无所想、
无所着、
无所愿、
无所向生、
无所适、
无所生、
无所有、
无所取、
无所顾、
无所往、
无所得、
无所有、
无所结、

所有尽、
所欲尽、

无所从生、
无所灭、
无所坏、
无所败,
道要道本是印中。”

可见,
达摩禅之
“ 寂然无为 ”

“ 理人 ”

与般舟三昧的
“ 无所着 ”
精神完全一致,

都是对观想的主体以及作为观想对象的客体之否定。

第二 ,达摩禅的“ 行人 ” 与般舟三昧 “ 修四事 ” 的一致性 

达摩 “ 二人四行 ” 论,
其中 “ 行人 ” 即 “ 四行 ”:

报冤行、
随缘行、
无所求行、
称法行。

报冤行,
又作报怨行,

即对于苦、穷、冤、害都能甘心忍受,无怨无悔。

随缘行,对于顺境、逆境、喜乐、得失,不喜不忧,随缘而行。

无所求行,
即舍弃一切,
无所执着,
包括舍弃自身,安心无为。

称法行,
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自利利他。

这都是针对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等八苦而提出的修定解脱法门。

般舟三昧主张: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 

“ 持是行法故,
致三昧便得三昧,
现在诸佛悉在前立。”

又主张持 “ 四事 ” 疾得三昧: 
“ 菩萨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何等为四?

一者不信余道;
二者断爱欲;
三者如法行;
四者无所贪生,
是为四。

菩萨疾得是三昧。”

这 “ 四事 ” 中, 
“ 如法行 ”
相当于达摩禅的 “ 称法行 ”;

“ 无所贪生 ”,
相当于
“ 无所求行 ”; 

“ 断爱欲 ”
相当于
“ 随缘行 ”; 

“ 不信余道 ” 以及 “
不自说身善,
亦不说他人恶,

若有骂者,
若有刑者,

亦不得恚,
亦不得恨,
亦不得懈 ”,

则与 “ 报怨行 ” 相近。

可见,
达摩
“ 四行 ”
与般舟三昧
“ 四事 ”
是大体一致,
非常相近的。

第三 ,达摩 “ 觅心了不可得 ”

般舟三昧
“ 是法无所有,本无 ” 相通 

为什么不能好好查查呢,要是真的叛国精日,弄死也不足惜,还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但若不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遑论可能是无心之失。不过,此时此刻这个群情激昂的当口,怕是没几个人愿意放过最简单不费力的宣泄出口。还有一点,这些背后的故事当真不能讲给我们平民百姓听吗或者是稍稍在舆论里也潜移默化一些?我不懂,但我挺想尽己所能帮上忙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时的欧洲红魔尚在巅峰期,希福、尼利斯、威尔莫茨、德格里斯等名将都在当打之年,而摩洛哥方面则刚刚进入人员迭代,日后大放异彩的奈贝特、哈吉等人已经成为主力,不过在
  • 因为它的存在,反而让自己的家变小了不少,有时候人们总感觉到自己心很累,那也是与物品堆放的道理一样,生活中你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太过重要。关注的事物少了,包袱自然就了
  • #赵磊[超话]#[单身狗]#赵磊别回头就向前奔# 又是新的一个月了,我来挣扎一下:❤️:想扩点大胖团子[单身狗]我是个话痨废阿姨,就是啥也不会只会啊啊啊那种,会
  • 第二, 要掌握科学的记忆单词的方法。第二, 要掌握科学的记忆单词的方法。
  • 不过当天公务舱只有笔者1人,一人包下第一排,全程也被照顾的很好,大概是运气不错早点落地华沙,然而停下后等地勤来开门把早的时间也就全部还回去了……#中立者周游##
  • 我:那我叫纳尔札尔之裁,然后我们投稿去找个拉尔戈之雷和阿泽玛之舞。[赞][馋嘴][微风]一些小号笑话:起因:最近打算开个小号重新沉浸式体验一下主线新增的NPC助
  • 羡慕拥有同频伙伴的人,虽然终究会是孤单,一两个人、两三个人走上一段也能战胜一些破碎的自己吧/#张纯烨[超话]##张纯烨# 八月打卡[微笑]支持纯烨有没有哪一首歌
  • #封闭空调房待久或引发呼吸性碱中毒#〇精工专家真是专家〇又是专家表示,真是无事的专家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做到如此事业公务员及企矿办工人员就不要工作要训成运动健将反复
  • 就像最后褚嬴的离开,时光的痛苦根源也并不是原著中进藤/光浓厚到可以淹没自己的“后悔”和“自责”了。所以褚嬴的离开,于他而言早已不是原著中的“是不是我抢着下棋所以
  • 最近,一款名为“吨吨桶”的水杯火了,不少明星、健身达人都用上了它。【高温天“吨吨桶”走红 有店铺月销量超过8万件:专家科普喝水过多会中毒】炎热的高温天气,让大家
  • #与狗子的情侣日常#立秋啦,秋天的第一场约会他其实也挺宠我的,我想吃什么喝什么都是让给我选的,即便不顺路,他也会给我买我想喝的[嘻嘻][嘻嘻]有一说一,这个英歌
  • 前任对你的态度的改变,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多半是出在你身上,前任经常说不合适,或者没有新鲜感了,或者是不爱了,这都是现象,都是他嘴上说出来的,我们要弄明白导
  • 看完真的好难过,被无力感包围,我在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办我好赞同最后一段的表述“我从不认为婚姻会是束缚我的枷锁。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
  • 今晚催婚日常我最好找一个孤儿,以后每年都能在我家过年,不用像我姐一样可怜巴巴去湖南过年,还没有合口的菜,惨死了不行,要找家庭圆满的那我们俩也太惨了,两个人工作,
  • 徐宁:后期恢复较快徐敦:小仙女需要再慎重刘小娇:比较在意精细之处.陈远琨、郑岩、杨镓宁、肖海涛、常太平、于德印、康春雨、倪云志,姜宇禄、邓东伟部分有雷需避,案例
  • 紫金鼠,又名招财鼠,一端天然生长有三个小眼,颇似可爱的送财老鼠,神奇的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三眼,都像极了一只老鼠,两个眼睛,一个嘴巴,而且佩戴日久,颜色会变
  • #王源[超话]#我的树洞上周给自己注册了微博,励志,做一个不善言辞的人,那就把话发到微博里吧,反正也没有人认识我,然后就悄咪咪的,哈哈。在这里还想讲一下东方风云
  • 事发后,网民时某(女)在互联网上编造、散布“金锣发生火灾并造成两人死亡”消息,并将从其他网站下载的烧焦尸体照片附后。事发后,网民时某(女)在互联网上编造、散布“
  • 这个答辩对我的意义早就不在于能否获奖了,我认为,这是在告诉我“小远,继续前进吧,继续被太阳照耀着。明天会给大家拍上身视频来参考一下[给你小心心]我之前去上海室外
  • 放几张照片,妈妈、爸爸、妹妹[嘻嘻][嘻嘻]突然想喝点,不、是想把自己喝多[傻眼][傻眼]人生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放得下。人生充满了各种诱惑,如果什么都想要,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