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五@释摩诃萨品第十三(经作金刚品)
  
【摩诃萨,摩诃萨埵的简称。大心众生、大心菩萨、大菩萨】

摩诃者,秦言大;萨埵,秦言心,或言众生(玄奘译为有情)。是众生于世间诸众生中第一最上,故名为大。又以大心知一切法,欲度一切众生,是名为大。是菩萨欲为一切圣人主,故发大心,受一切苦,心坚如金刚不动故。

初发意:得无生法忍,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发心,是名初发意,名真发心。

初发心:了了知诸法实相,及知心相,破诸烦恼故,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不颠倒故,此心名为初发心。

大快心: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染心、瞋恚心、愚痴心,不生恼心,不生声闻、辟支佛心,是名菩萨摩诃萨大快心。
 
金刚心: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摇。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瞋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刺割截,心不变异;有来乞索头目髓脑、手足、皮肉、筋骨,尽能与之;求者意犹无厌,更瞋恚骂詈,尔时心忍不动。譬如牢固金刚山,人来斫凿毁坏,诸虫来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

不动心:常念一切种智心,亦不念有是心,是名菩萨摩诃萨不动心。

利益安乐心:救济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是事亦不念有是心,是名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中生利益安乐心。

[图片]

【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为摩诃萨?”
  佛告须菩提:“是菩萨于必定众中为上首,是故名为摩诃萨。”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为必定众,是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佛告须菩提:“必定众者,性地人、八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初发心菩萨,乃至阿鞞跋致地菩萨。须菩提,是为必定众,菩萨为上首。菩萨摩诃萨于是中生大心,不可坏如金刚,当为必定众作上首。”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生大心,不可坏如金刚?”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我当于无量生死中大庄严;我应当舍一切所有,我应当等心于一切众生;我应当以三乘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我度一切众生已,无有乃至一人入涅槃者;我应当解一切诸法不生相;我应当纯以萨婆若心行六波罗蜜;我应当学智慧,了达一切法;我应当了达诸法一相智门;我应当了达乃至无量相智门。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生大心,不可坏如金刚。是菩萨摩诃萨住是心中,于诸必定众中而为上首,是法用无所得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我当代十方一切众生,若地狱众生、若畜生众生、若饿鬼众生受苦痛;为一一众生无量百千亿劫,代受地狱中苦,乃至是众生入无余涅槃。以是法故,为是众生受诸勤苦;是众生入无余涅槃已,然后自种善根,无量百千亿阿僧祇劫,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大心不可坏如金刚。住是心中,为必定众作上首。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生大快心,住是大快心中,为必定众作上首。”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大快心?”
  佛言:“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染心、瞋恚心、愚痴心,不生恼心,不生声闻、辟支佛心,是名菩萨摩诃萨大快心。住是心中,为必定众作上首,亦不念有是心。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生不动心!”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名不动心?”
  佛言:“常念一切种智心,亦不念有是心,是名菩萨摩诃萨不动心。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中,应生利益安乐心。云何名利益安乐心?救济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是事亦不念有是心,是名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中生利益安乐心。如是,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必定众中最为上首!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当行欲法、喜法、乐法心。何等是法?所谓不破诸法实相,是名为法。何等名为欲法、喜法?信法、忍法、受法,是名欲法、喜法。何等名乐法?常修行是法,是名乐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必定众中能为上首,是法用无所得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能为必定众作上首,是法用无所得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四念处中,乃至住十八不共法中,能为必定众作上首,是法用无所得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如金刚三昧,乃至离著虚空不染三昧中住,于必定众作上首,是法用无所得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是诸法中,能为必定众作上首。以是因缘故,名为摩诃萨。”  
  【论】释曰:须菩提已从佛闻菩萨义,今问摩诃萨义。摩诃者,秦言大;萨埵,秦言心,或言众生。是众生于世间诸众生中第一最上,故名为大。又以大心知一切法,欲度一切众生,是名为大。
  复次,菩萨故名摩诃萨,摩诃萨故名菩萨,以发心为无上道故。
  复次,如赞菩萨摩诃萨义品中,此中应广说。
  复次,佛此中自说摩诃萨义,众生有三分:一者、正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恶道;三者、不定。于正定众生中当最大,故名摩诃萨。大众者,除佛,余一切贤圣。所谓性地人,是圣人性中生,故名为性。如小儿在贵家生,虽小未有所能,后必望成大事。是地从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八人,名见谛道,十五心中行。
  问曰:是十五心中,何以名为八人?
  答曰:思惟道中用智多;见谛道中多用见忍,智随于忍。所以者何?忍功大故。
  复次,忍、智二事,能断能证;八忍中住,故名为八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义,如先说。初发意菩萨者,有人言:“初发意者,得无生法忍,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发心,是名初发意,名真发心。了了知诸法实相,及知心相,破诸烦恼故,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不颠倒故,此心名为初发心。”有人言:“诸凡夫人虽住诸结使,闻佛功德,发大悲心,怜愍众生,我当作佛。此心虽在烦恼中,心尊贵故,天人所敬。如转轮圣王太子初受胎时,胜于诸子,诸天鬼神皆共尊贵;菩萨心亦如是,虽在结使中,胜诸天神通圣人。”
  复次,菩萨初发心,乃至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受记入法位,得无生法忍者,名阿鞞跋致。阿鞞跋致相,后当广说。如是等大众,当作上首,故名摩诃萨。是菩萨欲为一切圣人主,故发大心,受一切苦,心坚如金刚不动故。
  金刚心者,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摇。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瞋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刺割截,心不变异;有来乞索头目髓脑、手足、皮肉、筋骨,尽能与之;求者意犹无厌,更瞋恚骂詈,尔时心忍不动。譬如牢固金刚山,人来斫凿毁坏,诸虫来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
  复次,佛自说金刚心相,所谓菩萨应作是念:我不应一月、一岁,一世、二世,乃至千万劫世大誓庄严;我应无量无数无边世生死中,利益度脱一切众生。二者、我应舍一切内、外所有贵重之物。三者、一切众生中等心无憎爱。四者、我当以三乘如应度脱一切众生。五者、度如是众生已,实无所度而无其功,此中心亦不悔、不没。六者、我应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等诸相。七者、我应当以清净无染心,行六波罗蜜,回向萨婆若。八者、我应当善知一切世间所作之事,及出世间所应知事,皆悉通达了知。九者、我应当解了诸法一相智门,所谓一切诸法毕竟空,观一切诸法,如无余涅槃相,离诸忆想分别。十者、我应当知诸法二相、三相,乃至无量相门,通达明了。二相者,一切法有二种:若有、若无,若生、若灭,若作、若不作,若色、若无色等。三门者:若一、若二、若多,从三以上,皆名为多。若有、若无、若非有非无,若上、若中、若下,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三界、三法,善、不善、无记等三门。四门、五门,如是等无量法门,皆通达无碍;是中心不悔、不怯、不疑,信受通达无碍。常行不息,灭诸烦恼,及其果报,及诸障碍之事,皆令败坏,如金刚宝能摧破诸山。住是金刚心中,当于大众而作上首,以不可得空故。不可得空者,若菩萨生如是大心如金刚;而生憍慢者,罪过凡夫。以是故,说用无所得,诸法无定相,如幻如化。
  复次,心如金刚者,堕三恶道所有众生,我当代受勤苦,为一一众生故,代受地狱苦,乃至是众生从三恶道出,集诸善本,至无余涅槃已,复救一切众生;如是展转一切众生尽度已,后当自为集诸功德,无量阿僧祇劫,乃当作佛,是中心不悔不缩。能如是代众生受勤苦,自作诸功德,久住生死,心不悔不没,如金刚地,能持三千大千世界令不动摇,是心牢坚故,名为如金刚。
  大快心者,虽有牢固心,未是大快,如马虽有大力而未大快。于众生中得二种等心故,不生欲染心。若有偏爱,则为是贼;破我等心,为佛道之本。常行慈悲心故,无有瞋心;常观诸法因缘和合生,无有自性故,则无痴心;爱念众生,过于赤子故,无有恼心;不舍众生,贵佛道故,不生声闻、辟支佛心。
  问曰:若心牢固如金刚,即是不动,今何以更说不动心?
  答曰:或时虽复牢固,心犹有增减,如树虽牢固,犹可动摇。动有二种:一者、外因缘动,如先说。二者、内因缘动,诸邪见、疑等。若常忆念一切智慧佛道,我当得是果报,故心不动。
  复次,菩萨应种种因缘利益众生,饮食乃至佛乐以利众生,常不舍众生,欲令离苦,是名安乐心,亦不念有是心。
  复次,菩萨乐法,名为上首。法者,不破坏诸法相。不破坏诸法相者,无法可著,无法可受故,所谓不可得。是不可得空,即是涅槃,常信受忍,是名为欲法。常行三解脱门,名为乐法。
  复次,菩萨住是十八空中,不随十八意行故,不起罪业。住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灭诸烦恼,集诸善法故,能为上首。
  复次,菩萨入金刚三昧等心,受快乐厌于世乐,增长善根智慧方便故,于大圣众而为上首。若能为大者作上首,何况小者!是故名为摩诃萨。

“求而不得”不是因为命运不给你最想要的东西,而是人把太多的现实的不满、生活的失意、自我的平庸、欲望的不满足都寄托到了那么一件“虚幻之物”上,以为得到了那么一样东西,那么现实的所有失败、平庸、烦恼与苦痛都可以得到扭转与化解。事实上,渴望之所以被如此渴望,是因为你寄托了太多无关的且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上面,是欲望与失败把它喂养得那么美丽,与其说那是一个想拥有而无法拥有的梦想,不如说只是一个承担了它不该承担了的执念。若真有幸得到——就像电影《心灵奇旅》里所讲的,小鱼给大鱼说一生都想寻找大海,大鱼告诉它你就生活在海里啊,可是小鱼说这哪里是大海,我只是生活在水中。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不得志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胸怀天下之人,想要报效家国,首先是要先学会独善自身,唯有学会修身,齐家,方能治理天下。但如若只是平凡普通的我们,纵算做不到治国平天下,也可以选择独善其身,做最真实、优秀的自己。如若能够不受名利富贵的诱惑,不参与争名夺利,也不执着于结果如何,超然于物外,不为名利所阻,那么这世间,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与苦痛了。只是这一切,谈何容易。拿起容易,放下[吐],又岂是那么简单?女包#推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男嘉宾[爱心] 21040601。88.泉州。个性随合 属于大大咧咧 目前时间自由 喜欢旅游 电影基本大片都会看 少酒少烟 基本不应酬 闲暇之余约三五个好友 短
  • 穆雷:荣幸与三巨头同一时代竞争 前世界第一穆雷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很幸运,能够在巅峰时期与德约科维奇、费德勒、纳达尔三巨头相抗衡:“我曾有机会在大舞台上与历史上最
  • 降温了就是要吃甜甜的登西~ 院子门口两大棵金桂开得热热闹闹,一开门就是桂花香真是太棒了~ 天气一冷狗子就更粘人了,我也是~ 腰不好的人出门就寝时只能让家属把软床
  • 真的佩服那些没有对着孩子生气的家长…… 真的我这暴脾气 天天靠归脾丸 逍遥丸 谷维素 撑着 ……都无法平复 招财真的到了讨狗嫌的阶段 妈呀 我想静静了… 祈求
  • 大师们的那点儿事(9997): 田家英的收藏故事中,有一则是跟齐白石有关的。白石老人为他画了一幅《鳜鱼图》,田家英认为“无神”,信笔为鱼点’睛’。 #书画新
  • 孟美岐道歉还为自己辩解,结果被陈令韬一句话打脸孟美岐出事,湖南卫视又被拖累了;知三当三,孟美岐道歉后网友呼吁她退圈!清朗行动下,孟美岐算不算劣迹艺人?该不该退圈
  • 【王毅会见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代理副总理巴拉达尔|China manifiesta su disposición a continuar proporciona
  • 『#我的巴比伦恋人# 完结一开始我以为要看个搞笑无脑下饭剧,到最后8集竟然升华了。剧组真的很用心很认真在做这部剧,去摩洛哥和法国实景拍摄,最爱19集的古巴比伦部
  • 【元气森林官宣:全线气泡水产品实现“0防腐剂” 五大工厂布局完成】 元气森林今日召开供应链及食品安全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三0工厂”战略,宣布旗下全线气泡水产
  • #盐城一水闸确保明年汛期前完成改造# 【督办 | 盐城一水闸常年闲置?省水利厅:确保明年汛期前完成改造】对于节目中水闸建成以来一直被闲置、验收时可能就出现问题
  • #offgun[超话]# #offgun# 1.他爸真的唱生日歌的时候超用力 2.P’Leo抗旗上线 3.看他爸吃觉得好辣,看ATP吃觉得挺香的 4.他爸真的
  • 为明天的ppt汇报做准备 读了张爱玲的一篇散文《谈女人》 文章不长 也容易理解 算是把我们女生心中的小九九全都讲出来了吧哈哈哈哈哈哈 怪不好意思的 但
  • #红酒##微博抽奖# 喜大普奔!天猫【凯洛酒类专营店】迎来第一个周年庆啦!为了庆祝这个令人激动的时刻,今天来给大家同步放!福!利!只需要动动手指,参与互动,【转
  • 最近总想起张爱玲写过的一句话: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30岁的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8
  • 黄财神心咒[太阳][太阳][太阳] 恭敬礼赞转发功德无量[给力][给力][给力] 嗡,占巴拉,杂勒扎耶,唆哈。 黄财神由来: 昔日释迦牟尼佛在中印度摩陀国之
  • Don't part with your illusions . When they are gone you may still exist , but yo
  • #心语心恋心声[超话]# [赞啊]匆匆的时光中,走过了一季又一季春夏秋冬,风风雨雨,是每一个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生活的磨砺,锻造出了人生在世该有的姿态和底蕴,只
  • 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高仿鞋幸福,一回头,aj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 ​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莆田鞋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要我们放下计
  • 【党史上的今天——10月14日】1942年10月14日毛泽东《历史教训》发表 1942年10月14日,《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历史教训》。 社论指出:
  • 短歌行 【魏晋】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