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品⽆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告汝。若有善男⼦。善⼥⼈。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千世界。以⽤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善⼥⼈。于此经中。乃⾄受持四句偈等。为他⼈说。⽽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品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四句偈等。当知此处。⼀切世间天⼈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成就最上第⼀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

  第⼗三品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佛⾔。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佛⾔。世尊。如来⽆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相。即是⾮相。是名三⼗⼆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善⼥⼈。以恒河沙等⾝命布施。若复有⼈。于此经中。乃⾄受持四句偈等。为他⼈说。其福甚多。

  第⼗四品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佛⾔。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得闻是经。信⼼清净。则⽣实相。当知是⼈。成就第⼀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则为第⼀希有。

  何以故。此⼈⽆我相。⽆⼈相。⽆众⽣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相。⼈相众⽣相寿者相即是⾮相。何以故。离⼀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波罗蜜。即⾮第⼀波罗蜜。是名第⼀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体。我于尔时。⽆我相。⽆⼈相。⽆众⽣相。⽆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解时。若有我相⼈相众⽣相寿者相。应⽣嗔恨。须菩提。⼜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于尔所世。⽆我相。⽆⼈相。⽆众⽣相。⽆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住⾊⽣⼼。不应住声⾹味触法⽣⼼。应⽣⽆所住⼼。若⼼有住则为⾮住,是故佛说菩萨⼼不应住⾊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切众⽣。应如是布施。如来说⼀切诸相。即是⾮相。⼜说⼀切众⽣。即⾮众⽣。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实⽆虚。须菩提。若菩萨⼼。住于法⽽⾏布施。如⼈⼊暗,则⽆所见。若菩萨⼼不住法⽽⾏布施。如⼈有⽬。⽇光明照。见种种⾊。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善⼥⼈。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悉见是⼈。皆得成就⽆量⽆边功德。

  第⼗五品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善⼥⼈。初⽇分。以恒河沙等⾝布施。中⽇分。复以恒河沙等⾝布施。后⽇分。亦以恒河沙等⾝布施。如是⽆量百千万亿劫。以⾝布施。若复有⼈,闻此经典。信⼼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解说。须菩提。以要⾔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边功德。如来为发⼤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能受持读诵。⼴为⼈说。如来悉知是⼈。悉见是⼈。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法者。著我见⼈见众⽣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切世间天⼈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散其处。

  第⼗六品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善⼥⼈。受持读诵此经。若为⼈轻贱。是⼈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空过者。若复有⼈。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千万亿分乃⾄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善⼥⼈。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闻。⼼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七品究竟⽆我分

  尔时须菩提⽩佛⾔。世尊。善男⼦。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佛告须菩提。善男⼦。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如是⼼。我应灭度⼀切众⽣。灭度⼀切众⽣已。⽽⽆有⼀众⽣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相众⽣相寿者相,则⾮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实⽆虚。是故如来说⼀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切法者。即⾮⼀切法。是故名⼀切法。须菩提。譬如⼈⾝长⼤。须菩提⾔。世尊。如来说⼈⾝长⼤。即为⾮⼤⾝。是名⼤⾝。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我当灭度⽆量众⽣。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切法⽆我⽆⼈⽆众⽣⽆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我当庄严佛⼟。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者。即⾮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品⼀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中。所有众⽣,若⼲种⼼。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皆为⾮⼼。是名为⼼。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

  第⼗九品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满三千⼤千世界七宝。以⽤布施。是⼈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品离⾊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见。何以故。如来说。具⾜⾊⾝。即⾮具⾜⾊⾝。是名具⾜⾊⾝。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即⾮具⾜。是名诸相具⾜。

  第⼆⼗⼀品⾮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佛⾔。世尊。颇有众⽣。于未来世。闻说是法。⽣信⼼不。佛⾔。须菩提。彼⾮众⽣。⾮不众⽣。何以故。须菩提。众⽣众⽣者。如来说⾮众⽣。是名众⽣。

  第⼆⼗⼆品⽆法可得分

  须菩提⽩佛⾔。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得耶。佛⾔。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三品净⼼⾏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有⾼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我⽆⼈⽆众⽣⽆寿者。修⼀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善法者。如来说即⾮善法。是名善法。

  第⼆⼗四品福智⽆⽐分

  须菩提。若三千⼤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王。如是等七宝聚。有⼈持⽤布施。若⼈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百千万亿分。乃⾄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五品化⽆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有众⽣如来度者。若有众⽣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众⽣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有我。⽽凡夫之⼈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凡夫。是名凡夫。

  第⼆⼗六品法⾝⾮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相观如来不。须菩提⾔。如是如是以三⼗⼆相观如来。佛⾔。须菩提。若以三⼗⼆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佛⾔。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说偈⾔。若以⾊见我。以⾳声求我。是⼈⾏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七品⽆断⽆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品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布施。若复有⼈知⼀切法⽆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佛⾔。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九品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所从来。亦⽆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品⼀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善⼥⼈。以三千⼤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千世界。即⾮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合相。如来说。⼀合相。即⾮⼀合相。是名⼀合相。须菩提。⼀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贪著其事。

  第三⼗⼀品知见不⽣分

  须菩提。若⼈⾔。佛说我见⼈见众⽣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见众⽣见寿者见,即⾮我见⼈见众⽣见寿者见,是名我见⼈见众⽣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法相。须菩提。所⾔法相者。如来说即⾮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品应化⾮真分

  须菩提。若有⼈以满⽆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布施。若有善男⼦。善⼥⼈发菩提⼼者。持于此经。乃⾄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须菩提。及诸⽐丘。⽐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切世间天⼈阿修罗。闻佛所说。皆⼤欢喜。信受奉⾏

應成派之地道的建立 {宗義建立摘錄}

☘「處於 『根本定』當中之聲聞及獨覺阿羅漢之心續中,以 『斷除二我執及其種子』而顯出差別的真如性」是無餘涅槃。這個真如性是空性、涅槃、滅諦。

有餘涅槃是還帶有顯現實有的心,這時候都是以世俗諦做為對境,所以都會有所知障的染污在裡面。

先證得二乘阿羅漢之後,再回小向大的行者,在進入大乘道時,所要斷的是所知障而已,因為他們在小乘道時已經斷除了煩惱障,所以回小向大時,只要斷除剩下的所知障。

如果從一開始就進入大乘道,則要先斷煩惱障,再斷所知障。
煩惱障的斷除與證得第八地是同時的,
第八地以後才開始斷所知障,第八地到第十地是斷所知障,斷盡所知障時就成佛,同時現證佛的四身,四身是自性法身、智慧法身、圓滿受用身 (報身)、化身。

去除我执的次第修法 {實執爭論摘錄}
❶ 假设没有发自内心深处去思维死亡无常的话,「僅屬為今世。」全都是为了这辈子的功名利禄。对这辈子的耽着心就会很强烈。
「若未誠思死,盡取法者稱,
  僅屬為今世 。此世复何有?」
除了这辈子之外,我们还有为下辈子做什么事情吗?没有!
因为「未誠思死,」我们没有发自内心深处好好去观修死亡无常。
内心没有好好思维死亡无常的话,「盡取法者稱,」就只有表面上的一个“行者”的名字而已。
可是,不管取什么名字,假如我们的内心并没有去思维死亡无常的话,那就必定会对这辈子有很强烈的耽着贪恋。

❷其次,假设内心没有出离心的话,一定会贪恋轮回的美满。贪恋轮回美满的话,不管怎么作禅修,都只是在继续推动轮回而已。没有出离心,不能离开轮回。
「輪迴共與別,思患故誠心,
  求脫心未生,聲聞脫何得?」
出离心非常重要。
就一个行者来讲,关键问题在于出离心要如何产生。所以,这里谈到了出离心的禅修方式。
对于轮回总体的过患,以及对于轮回各别的过患,都要发自内心深处去好好思维一下。
再三努力精进去禅修之后,就会发自内心深处很坚决地确定说:“轮回是不好的!我要把轮回丢掉!”这种想法产生出来,才是出离心。
假如没有像这样去思维轮回总别过患的话,出离心是不可能产生的。
「思患故誠心,求脫心未生,」没有思维轮回总别过患,就不会产生出离心。不会产生出离心的话,「聲聞脫何得?」意思是聲聞所要追求的「脫(解脱果位)」如何能得。
假设现在出离心没有生起的话,就连声闻所追求的解脱果位都得不到呢!至于一切智佛果位,那根本谈都不要谈了!这里虽然用的是一个问号。不过,意思是很肯定的。“怎么会得到呢?! ”根本就得不到的!

❸再次,慈心悲心应该要产生。假设没有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众生的悲心---即「淨樂(即增上意乐)」的话,他在内心深处还是有我爱执存在着,悲心就不能真正产生,所以,「何列入大乘?」
「諸情如獨子,誠愛並不生,
  淨樂未承擔,何列入大乘?」
假如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就好像我之独生子一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那种爱心也没有产生,然后,承担起利益众生之重任的这种增上意乐也没有产生,那就不能列入大乘了。我们就不能说自己是一个大乘的行者了!

❹最后,真正灭掉我执需要靠空性的观修。而在此之前,一定要先产生止观,因为只有在止观的基础上去修空性才能修成功。不过,止跟观二者,无论哪一个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去精进努力禅修。
「由奢摩他力,與我所執違,
  為觀汝智慧,尋故勝妙觀,
  引輕安未得,何成修妙觀?故莫稱逐我。」
已经进入了大乘,也已经发起了菩提心。然后,菩萨的行持---即六度波罗蜜,特别是其中的后二项---静虑波罗蜜多和胜慧波罗蜜也做了。

在产生智慧波罗蜜的前面,要有一个胜观的力量。而胜观的前面则需要有安止的力量。
没有安止的力量,胜观修不起来的。因为禅修胜观的内心本身一定要依靠安止的力量才能去缘空性而修。

所以,「由奢摩他力,」意思就是,要先有安止之后,才有能力去修胜观。先修静虑,然后,引发出身心轻安之乐的时候,就得到安止了。在这个情况之下,我就去缘取对境,然后去分析它。「與我所執違,」当然,所缘取的这个对境跟我执的所执必需是正相违的。

假设这些都已经做到了。可是,现在「尋故勝妙觀,引輕安未得,」「尋」就是“分析”。
一般而言,胜观要怎么达成呢?就是,首先分析它,之后又花很大的力气努力精进去作禅修。最后,在分析的情况下,我还能够引发出身心轻安之乐。一旦引发出了身心轻安之乐,这个有境本身去缘空性作观修的时候就会很有力量,而且,分析时不再需要花很大力气了,它会任运而成,不会有辛苦劳累的感觉。要达到这个阶段才算是真正的修胜观、慧度的观修。
可是,现实情况是「引輕安未得,」在分析对境的情况下,那种身心轻安之乐并没有被引发出来。我们还没有得到轻安。没有得到轻安的话,「何成修妙觀?」又怎么可以说是在修胜观呢?

去除执著心的一个阶段或一个法。
所以,首先对付执着今世的执著心。
然后是对付执着来世的这个执著心。
再来,就不止为自己了---虽然说针对今世跟来世这些方面的修行对自己有帮助,但是,它们毕竟都还是一个为自己的执著心,也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就要进一步地去除我爱执,去努力生起完全朝向别人、为他人着想的这种爱心。
然而,这个当中又好像还有一个对法的执著心在。所以,就必需修空性。

到这一阶段,才算是摸到空性这个法了。
因此之故,
假如前面对今世的执著根本就没有去除,
对来世的执著也没有去除,
对我爱执也没有什么感觉,就直接跳空说:“哦,那就什么都无。”那这个应该是“无所谓”的“无”啦,而不是真正的空性的这个“无”。

所以,这里是讲去除执著心的次第。
那最后就讲「故莫稱逐我。」意思就是,前面先要有次第地、一个接一个地去除那些执著心,最后,才有可能去除掉这个我执。它不是那种“我什么都不要想”,然后,坐在那里,好像自然就会变成没有执着而开悟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https://t.cn/RU1yrpm

《无量寿经》连载24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厚己诤利,无所省录。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身坐劳苦,久后大剧。天道施张,自然纠举。纲维罗网,上下相应。茕茕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尊圣敬善,仁慈博爱,佛语教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当离三涂无量忧怖苦痛之道。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恶务,未尝宁息。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不要觉得你自己就是毫无问题的,你在和她的关系中太缺乏自我了,你为了她可以一味降低自己的底线,你以为这是你爱的体现,实际上只会让她觉得你已经是她的囊中之物,
  • ​做人要宽容,心容千缺,受得起百污,这是你的修养;做人要善良,心存仁爱,行得起百善,这是你的品格。属牛起名的部首不适宜有马、心、衣、忄等,这些和牛是生肖相冲的
  • 我就不祝你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了,就随便简单或丰富的快乐着就好了。2011-2021,共勉,开卷期中考试我奉之为写字考试[晕][晕][晕
  • 难#道人类的智慧还不以让我们不#头像壁纸无水印##成都婚纱摄影重庆婚纱照#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
  •  与其走不进别人的心灵,做不了真心的知己,不妨善待自己,先把自己读懂看清,每时每刻与心相对,与魂相识,无拘无束,坦诚相待,倾听自己的心音,真正发现找到真实的自己
  • 一天学一句《十善业道经》-83: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 常念师恩 天下和顺  佛说十善业道经 亲爱的家人们吉祥! 一天学一
  • 6.中国领土的边界和邻国。领陆是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陆地及其底土,包括边界以内的大陆和岛屿,是国家领土的基本组成部分。
  • 销售人员每天只需花上几分钟学几句销售妙语,不久后即可达到妙语连珠、业绩飙升的效果!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坤福先生认为销售是语言的艺术,过人的销售技巧其
  • 当我从春天走过,多想把时光握在手心里,温暖我的生命;走入夏季,边走边欣赏这世界的美丽,看着流光里留不住的温婉与繁华,在眼前渐行渐远,只好让自己慢下来,在眷恋的光
  • 换个新!(颜色质量只能说还行,毕竟是动漫联名,不是很高级的色,就是可能除了粉丝没什么人会买的那种……(三个颜色里,这俩互撕美女的颜色还是比较好看的,我个人觉得两
  • 这两天 孩子爸知道挑饭吃了看到我揉好的馒头面胚他说,“你都不会换换样。”昨晚还说不想喝我做的营养粥想喝豆腐脑或者两掺儿好!
  • 对小男孩有敌意的不是成年男人吗?这老天咋一点都不照顾我[跪了],早上醒的时候喉咙又发炎了,而且五一前就和女朋友还有她朋友约好了,打算今天去六安玩的,谁知道昨天六
  • 今天,我们请来了新建区人民检察院和青云谱区的三位检察官继续我们的直播访谈节目。主持人1:在2018年和2019年两季的节目中,参与节目的市人民检察院和各县区院的
  • 店开在学校里面,少了街边顾客,尤其是去年疫情之后,很多打卡的毕业生也进不了校园,店的生意远不如之前辉煌。李成念叨,十多年里,至少送走了近百万学子,说起他们就像夸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新文学的先驱们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
  • 我的女孩#3y1m# 慢慢在长大~很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看中的衣服搭配~就算再夏天穿冬天的外套也要穿着出去玩。问她热不热,一头大汗“妈妈,不热”红配绿也是家常便饭
  • 果能如是,纵不能完全了无妄念,然亦不至过甚。多有只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也。
  • 常州做磨骨审美好的医院医生?常州哪个医生做磨骨好?
  • 中考前几个月,终于和喜欢了九年的男孩子在一起,坐在同一桌,顶着中考的压力,陪他走了一遭,重拾信心的去上高中,我不是多么努力的人,为了考上和他一所高中,熬了五个通
  • p1很热但还是穿了长裤p2-3今天的晚霞真的好美啊和喜欢的人一起看那么美的晚霞一定很幸福吧p4真的好爱西瓜我怀疑我上辈子就是个西瓜p5日常觉得我的字还可以p6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