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无聊,正事一件没干,无聊的事,被我拿来反复咀嚼,食之无味,但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
第一件事二刷了《典籍里的故事》,从此古人便有了模样,尽管我是一个学文学的人,以前高中时讨厌理科,喜欢浅读小说,更通俗喜欢言情小说,便自以为我是文学的爱好者,大言不惭写到“感谢这个世界还有文学”其实不然,那只是我的第二选择,我在未自己的偷懒冠以高尚的代名词,“热爱文学”,细细想来,为自己儿时内心的一抹虚荣和别扭,感到可爱却也恨铁不成钢。现在深究于确觉得自己浅薄与盲目。
典籍里的故事是21年刷到的,因为看到《徐霞客游记》片段而入坑,老老实实刷完了,最近无聊二刷,刷了前三篇,《尚书》、《天工开物》、《史记》,品到了别样的滋味。
《尚书》孔子曾删述六经,成就《书》,后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书》历史悠久,课堂上曾经浅谈过,但我只知名,不知其中渊源如何,更不知对于文明有着怎样的意义,原来自《书》,我们便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最早的民本的思想就是出于《书》;《书》的传承几经波折,传下来更是不易,在综艺中由大红老师演绎的扶生,更是对书的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有句话讲,汉无扶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则亦不明其义,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己背负起了文明传承的责任,我不知道是怎样的情怀,在与现代的相遇中,第一句便问《书》的传承,我更不知是怎样的情怀,提起便泪闪眼眶,更不知是怎样的情怀,以文明的传承的作为自己的责任。我看到这时原来也会哭,我为人的光辉而流泪,为中华的文字之美而惊叹,也为文明的不易,历史的厚重而惊叹,为前人的那种宛如松柏长青的精神而流泪。
《天工开物》
最早接触《天工开物》,是在初中的历史书的右下角,《天工开物》是明末清初的最早的关于科技的总结,作者是宋应星,仅仅几行文字而已,背背也就过去了,而在《典籍当中》,我看到了年少就成名的宋应星,十岁便颂古文,青年的宋应星,喜欢下田插秧,他的大哥宋应升,去喊他用功读书时,他躺在稻田里,翘着二郎腿,一晃一晃的,诉说着自己的梦想,能在禾下乘凉的梦想,他的大哥并没有斥责,反而静静倾听,后来宋家二子更是中了乡试第一与第六,邻里皆前来恭贺,宋家二子当时真的意气风发,以梦为马,奔着自己的大好前程,后来青年的宋家儿子与好友涂绍煃一起参加会试,首次科考就遭遇考场舞弊闹剧,前后六次科考都未能及第,耗费近20年的青春年华,但仕途却毫无建树,放在任何人身上,这都是致命打击。但宋应星用乐观与豁达自处,每三年一次赴京赶考,路途遥远,行程万里,舟车赶路每次都要耗时半年之久。但他一路积累了丰富的实用之技、实用之学问,行遍山河大川,将枯燥、疲累的旅途变为沉淀自我的赛道,为日后写作《天工开物》蓄能。后来三人各行其道,确始终有着一个梦想写一本使天下富足的书,宋应星辗转半生《天工开物》终于刊印成书,完成了自己少时的梦,更是三人友谊的证明。因此,当老年宋应星佝偻着背脊,追忆相继过世的两位兄弟时,我们才能如此共情。宋应星与两位兄长站在T型舞台两端“阴阳相隔”,互诉思念,这样的情景实在令人泪目;《天工开物》开篇便是《乃粒》,秉持的思想便是贵五谷而贱金玉,这在当时是何其的可贵的思想,而我也为当时三人的豪情壮志所感叹,在《天工开物》当中三人更“叛逆”划重点——“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此般豪情令他人侧目,更为我们当代人所欠缺!最令人动容莫过于跨越千年的“袁隆平院士与宋应星的握手”,去年看袁隆平院士还在,如今却早已不在,跨越时空的“禾下乘凉梦”在如今成为现实。
最近终于抽空看了莫言的《生死疲劳》,“驴折腾,牛犟劲,猪欢叫,狗在广场集合,猴子学戴帽。旧债一笔勾销,是非谁知晓?佛眼低垂处,生死皆疲劳”。莫言先生很有名,我却一直没看过他的作品。吃了书友的安一利,买了这本书想一品大家风范。看完后的感觉很是矛盾,酣淋又身心疲惫。沉迷于他大胆诙谐的写作风格,看的停不下来。可就是因为代入感太强了,我仿佛也经历了一次次轮回,看世间百态,末了竟有一种沧桑感。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幕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大头婴儿;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莫言用短短43天却写尽几世疲惫,有人说《生死疲劳》的终点就是《活着》,《活着》就是《生死疲劳》的最好演绎。这个故事让你看到50多年的历史,一步一步推进。书中的主人公们有的飞黄腾达,有的生命凋零。西门闹每一次轮回,似乎都是新开始的机会,但他却从未离开这片土地。不由想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轮回真的有意义吗?人性有如钟摆,总要在痛苦和 欲望之间摆动。再活一次,你依旧会在尝遍人间酸甜苦辣,再被情欲之火吞噬。
那什么是有意义的呢?我想是清醒的生活的力量。故事中我最敬佩的就是蓝脸,众人皆醉我独醒。他遗世独立得活着,即便亲人反目,众人攻讦,也坚守自己的信念。面对现实的混乱,他说:“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 而西门闹一次次的轮回经历,他的仇恨在一步步地消解,见解却一步步的深入。只有看透了现实的本质,才有可能跨越六道轮回的生死疲劳。
没有人能够穿越所有苦难,但我们可以直面人性深处的绝望,最后清醒地活下去。
扉页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也许你只有自己翻开书,才能体会这种感受:在度痛苦时笑出声来,获得内心深处的解脱。
我也为自身感到羞愧,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的书,用我浅薄的文字,难以概述内心的震撼,我以为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如高山流水般,其实,莫言先生写作风格辛辣,用词不当时而谈得上用词“粗俗”,时而却又独有高密的温暖,和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所感到大胆,我时不时为着西门驴的感同身受,确下一秒清醒的从他人的视角揣测西门牛的内心,我时而沉浸在故事当中,转眼就被出现的莫言拉扯回现实,我同书中的文字上浮而又下沉,似乎所学的知识真的与眼前的文字所重合……

第二节 受阴魔境

  一、受阴区宇相(定中初相)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注释】

  “修三摩提,奢摩他中”:“三摩提”,正定;定慧等持,或简称等持。“奢摩他”,止,亦可称为定;止息乱心,摄心不乱之义。另外,此二者再加上毗婆舍那,译为观,此三者即为禅定最重要的三个领域。此三者大致的关系为:

  “奢摩他”+“毗婆舍那”→“三摩提(三摩地)”

  又,三摩提在此系指首楞严三昧。

  “色阴尽”:以色阴尽,故不再能覆盖本心。

  “见诸佛心”:“诸佛心”,为诸佛的本妙觉心,或与诸佛平等的本妙觉心,亦即菩提本心。承上,以色阴不再覆盖,故能得如是见。又,于五阴中,唯色阴是色法,其他四阴皆是心法或心所有法,故色阴尽时,才能真正、正式亲见“自心”,以无“色”覆盖故。

  “如明镜中显现其像”:此表示其见之清楚明晰,有如镜中见像。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得”,证得。“若有所得”:好象对于觉心之本体,有所证得,但不太确定,即是“相似证”,因为如镜中像,看似有实体,但却触摸不至,即所谓“可望而不可及”。“用”,实用,自在用。虽见其物,但却未能发起自在之用。又如镜中像,只能看,不能用。

  “犹如魇人,手足宛然”:“魇人”,着魔之人,即为鬼魅等所着之人;换言之,即中邪之人。“宛然”,依然,依旧。谓像着了鬼魅之人,虽然他的四肢跟原来一样,依然不缺不失。

  “见闻不惑”:能见能闻,心中也不迷惑;亦即既看得见、也听得到,心里也明白。

  “心触客邪”:“触”,接触,碰到而受制。“客”,外来的。谓,心被外来的邪魅所触所制(即所谓“着了外阴”。)

  “而不能动”:肢体不能动弹。

  【义贯】

  “阿难,彼” 透过色阴十境之“善男子修”首楞严“三摩提”,于“奢摩他中”,得“色阴尽者”,以色阴已不再覆盖故,便得“见”与“诸佛”一般的本妙觉“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十分明晰。

  然而此时却彷“若”于觉心之本体“有所”证“得,而未能” 发自在“用,犹如”身着“魇”魅之“人”,虽然“手足”依旧“宛然”不缺,且眼亦能“见”,耳亦能“闻”,心亦“不”迷“惑”,心中明明白白,然而却因“心触”制于“客邪”鬼魅,“而不能动”弹,“此则名为” 本心被“受阴区”拘于其狭“宇”中之相。

  二、受阴尽相(定中末相)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注释】

  “若魇咎歇”:如果前面的如着魇魅的过患已停止,亦即不再只能看而不能动,便是“受阴区宇相”尽了之时。

  “其心离身:”《楞严以正脉》云:“当知此不同(于)坐脱(坐化),而不能复来者(而神识不能再回来——亦即,还回得来),彼但于前幽暗位中,凭定力以坐脱耳。”

  “见浊”:前面经文释见浊云:“汝身现搏四大为体,四性壅(yōng阻塞)令留碍,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名为见浊。”

  “虚明妄想,以为其本”:谓领受前境,虚妄发明颠倒妄想,这是受阴生起的根本。

  【义贯】

  “若”如着“魇”魅、只能见闻而不能动用的区宇之过“咎”已休“歇,其心” 便得“离身”,且能“返观其面”,得意生身,“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既超越已,即返“观其”受阴“所”生起之原“由”,乃知全由领受前境后所生之“虚明妄想以为其” 受阴生起之“本”(故虽明明有苦受、乐受、舍受等之觉受,但受阴之体,乃虚妄而不可得;其体虽复明显,而实虚妄,纯是妄想颠倒所成。)

  三、受阴十境相(中间过程诸相)

  ⑴责已悲生——悲魔入心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蝱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

  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

  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注释】

  “当在此中”:当处在此色阴已尽,受阴未破之中。

  “得大光耀”:以在色阴尽时,十方洞开,故得大光耀。

  “内抑过分”:在内心中过分责备压抑自己,因为在受阴区宇相中,见诸佛心,如镜现像,故知已心既同于佛,而悟得一切众生,皆本具光明妙心,却枉受沦溺,因此便自责不早发起度脱众生之心。

  “忽于其处”:“其处”:有众生之处。

  “发无穷悲”:发起无穷之相似同体大悲。(同体者,同有真如本体也。)按,这其实是“爱见悲”,并非真正的大悲。

  “蚊蝱”:“蝱(méng)”亦作“虻”,或(忙),为昆虫类之双翅类,形像苍蝇而体积较大,爱吸人畜的血液。寄生在牛身上的称为“牛虻”。(故虻亦可说是一种吸血的大苍蝇。)

  “犹如赤子”:“赤子”,刚出生的婴孩,皮肤的赤色未退,故名;引申为纯真而未受世染之孩童、或者成人。

  “抑摧过越”:抑责摧伤自己过了分。

  “悟则无咎”:若能即时悟了,便无过咎(就不会有问题了)。

  “失于正受”:“正受”,即正定之异名:谓一切受不受,名为正受。既失正受,再加上受悲魔入心,故成邪受。所谓“邪受”,谓虽非理而悲、非时而悲、非处而悲,然却自以为是大悲增上,而惜爱此受,故成邪受。

  【义贯】

  “阿难,彼善男子” 正“当在此”色阴已尽、受阴未破的境界“中”,以色阴不覆,十方洞开,故“得大光耀,其心”开“发明”了,见诸佛如镜像,了一切众生本具妙心,“内”自“抑”责“过分”,责已不早发度生之心,“忽于其”有众生之“处,发无穷” 之相似同体大“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蝱” (蚊子及吸血苍蝇)时,即“犹如”初生之“赤子”一般,“心生怜愍,不觉流泪”,如此即堕爱见悲。

  “此名”有“功用”之心“抑”责“摧”伤“过越”其分,以致成悲,若能速“悟则无”过“咎”,此“非为圣”人实“证”之同体大悲境界。若如实“觉了不迷” 其境界,“久”之其境“自”然“消歇”。

  但“若作”已得“圣”证之“解”,自谓已证诸佛同体大悲,“则有悲魔” 得其方便而“入其心腑”,摄其神识,一“见”到“人”,心“则”生伤“悲,啼泣无限”,由此无法自制而“失于”三昧“正受”,反成邪受,来世“当从”而“沦坠”恶道。

  【诠论】

  问:“曾闻有人,到佛寺去,或自己礼佛,或参加法会,常悲不自胜,不由自已地泪流满面,这种情形算不算着‘悲魔’呢?”

  答:“不一定。如果他只在开始的一两次如此,法会完就好了,那便不是悲魔。如果他每一次都这样,经过好几个月、或好几年,那就有问题;如果悲哀的情况,连法会结束后,甚至回到家都还持续着,那问题就比较大了。你若问他为何流泪,有的说:他一礼佛或诵某段经文,就‘好感动、好感动’;有的说:他也不知道为何会流泪,只是不能自已。若真的很感动,流泪一、两次,还算正常,这是由于宿缘积于八识田心,如今因缘际会,忽然迸现,所以如此,不足为怪。但若每次都如是,且不能自禁(意识上想不哭都不行),甚至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哭,这就不正常,亦即多半与悲魔有关,因此碰到这种情况,不要高兴,以为自己在修行上‘很有境界’才会如此。而是应加警觉,想办法矫正过来。”

  问:“应如何作才能矫正过来?”

  答:“一、须诚心忏悔业障。须知这是修行的障难,且须自问:为何别人没有这种障难,而我却有?可知由于自己业障十分深重才会如此,而非自己特别‘行’,才如是。故须诚心忏悔,去除贪、慢二心。

  二、忏悔可拜八十八佛,或诵《地藏经》。

  三、忏后可念《金刚经》或《首贤行愿品》。如是即可望除灭‘准悲魔’之相(因为这还不是完全的悲魔相。)”

  ⑵扬己齐佛——狂魔入心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

  此名功用,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

  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注释】

  “见色阴销”:色阴已消,如脱去第五重(最外一层)衣服。

  “受阴明白”:“明白”,显露。因色阴已尽,受阴就显露出来了。如脱去第五重衣服后,显现第四重衣。

  “胜相现前”:种种胜相渐次现前,如见佛心如镜中现像等。

  “志齐诸佛”:“志”,心也;心之所趣曰志。其心志顿齐于诸佛。

  “谓三僧祇一念能越”:被人宣言诸佛经三大阿僧祇劫所修成者,我今于一念间便能超越。盖妄谓以我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也。

  “陵率过越”:“陵”,陵跨。“率”,轻率。谓陵跨佛乘,轻率自任过分。

  “上不见佛”:谓此着魔之人作是宣言:佛虽成佛,尚要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怎比得上我一念即得顿证呢?(按:今之有所谓“即刻开悟”,且自称“无上师”者,不正好就被佛说中了吗?且“无上师”者,盖谓比佛还要无上也,其狂慢可知。)

  “下不见人”:此义如同“目中无人”。谓此着魔之人又作是宣言:至于一般人皆是愚痴凡夫,尚且不悟自心是佛,又怎能得知我所证到的无上境界呢?(按:今亦有人自称“大乘孤子”,其目无余子之慨,仿佛所有其他大乘在家出家佛弟子全都灭绝了一般。)

  【义贯】

  “阿难,又彼” 进修禅“定中”之“诸善男子,见色阴” 已“消”(即如去最外面的第五重衣),于是“受阴”乃“明白”显露出来(如第四重衣显现),接着即有种种“胜相”相继“现前”,便一时“感激过分,忽于其” 感激“中生”出“无限勇”猛,“其心猛利”异常,其“志”则欲顿“齐诸佛”,乃“谓”诸佛如来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所修成者,我今于“一念”间即“能”超“越”之。(以我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也,即得立与佛无殊。)

  “此名”有“功用”之心太锐,欲“陵”跨佛乘,轻“率”自任“过”分“越”理所致。若“悟”实为受阴所覆之现象之一,“则无”过“咎,非为圣证” 境界。若自“觉了不迷” 其境,这些现象“久自消歇”。

  倘“若作”已得“圣” 证之“解,则有狂魔”,得其方便,“入其心腑”,摄其神识,令彼“见人则”矜“夸”已德,其“我慢无”有伦“比,其心” 目中“乃至上不见”诸“佛,下不见” 一切“人”(诸佛皆, 不如我;一切人皆不知我境界),由此狂慢傲佛,致“失于”三昧“正受”,起诸狂妄邪见,来世“当从”狂魔邪见而“沦坠”恶道。

  【诠论】

  问:“曾闻有某派人,谓于修行中起‘大佛慢’,这是正确的吗?”

  答:“于佛正法中,慢是六‘根本烦恼’之一,连小乘圣人都已断除,更何况是佛?而况佛若有慢心,佛心即不平等,以慢他人故;且佛若有慢,佛即仍有粗重烦恼,佛即非佛,故知将‘佛’与‘慢’併在一起,成为‘佛慢’一词,这不但是自相矛盾、不伦不类,而且是亵渎神圣的。这种似是而非的邪说,决定不是佛之正法,恐系附佛外道之说。又,附外道中,常有许多教理或应该说类似佛法,但详研之则又不是,实是扭曲正法的‘相似佛法’,盖欲用之以混淆正知见,而遂其邪说之本旨。”

  ⑶定偏多忆——忆魔入心

  ——摘于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鬼子来了》是我心目中中国最好的战争片,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这个观点很多人听完后都对我表示反对,并且其中一部分人还会震惊于我的无知,随即他们还举出了很多例子——从《地道战》到《集结号》,再从《南征北战》到近几年的一些战争电影——来证明我错得究竟有多么离谱。

此刻我想先谈论一些我对于战争电影的理解。

战争电影作为所有电影类型中最受欢迎,也最能体现出电影艺术之伟大的类型之一,因而凡是存在电影工业的国家便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战争电影。那么究竟何为战争电影的魅力之所在呢?我想首先是它和其他类型的电影相比,在视觉层面上的强烈刺激——电影艺术与其它种类的艺术一样,同乃巫术与种种神秘仪式的后裔,因此它的第一目的自然是造梦,令人有一种脱离了此在的神奇感觉,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战争是如同进入地狱或天堂一般遥远且陌生的经验,所以当他们观看战争电影中的那些令人时而手脚发凉,时而血脉贲张的宏大场面时才会那样专注、兴奋,因为电影又一次让他们抵达了一个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抵达的时空。一个充满了断肢与流民的血与火的时空。

我所认为的战争电影的第二个魅力是什么呢?在于电影艺术同时也是史诗——戏剧——小说这条艺术传统的后裔,因此它也如同它的祖先——荷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一样,它的最大的魅力之一在于讲故事,人的故事,各种各样的人在各种各种的处境下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的故事,而战争作为我们所有生命经验中最极端的一种,自然也让人性的延展性和不可猜测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体现。或句话说,战争让我们见识到了人是什么,人可以变成什么样子,甚至是人除了人之外还能成为什么。而一部好的战争电影便以种种高超的艺术手段让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这点对于我来说,才是战争电影的本质魅力所在。

其实所有打动我的电影或文学作品,都是因为它们如我上文所述讨论了“人是什么,人可以变成什么样子,人除了人之外还能成为什么。”等类似命题。可是我国的战争电影却走在了一条与我欣赏的作品完全相反的、不诚实的创作之路上:它们没有告诉你人是什么或者人在一种最极端的情况下可以变成什么,而是在以一种捏泥人的方式告诉你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甚至是人必须是什么样子。可是在我看来,电影是探索的艺术,而不是教化的工具。

这其中最为讽刺的一点则是中国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中经历战争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在二十世纪,所有形式的极端主义政治都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洗不净的血污,甚至今天的我们的一部分还在其中打滚。可是这个经历了最多战争的国家却没有几部真正令人震撼的战争片,实在是令人唏嘘。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在于, 因为一些不可抗力的原因,我们只能告诉人们人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呈现人真实的样子,还有幻想他们可能的样子。因此在中国,战争片这一本该让人性张力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却成了几乎完全看不到人的真实心灵的虚伪的教化工具。

人是什么,人可以变成什么样子,人除了人之外还能成为什么,这些命题永远都是激励我的创作的火种。我希望,在未来的中国,我能看到更多的敢于直面它们,还有保存着种种属于我们的真相的作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合”“合”指的是因公司战略发展需求或经营单元效益下降等因素将对应人员与产线等资源合并,合并意味着被并入的单元会增加额外的人员、设备或者生产场地等,所以在“
  • 【客观题延期考生,记得自主模考[打call]】[彩虹屁]客观题延期地区的伙伴们,务必要记得多自主模考[打call]线下练的越多,考试的时候越有把握[星星]时间:
  • 趁年轻感情受的伤都是财富,经历过这些恋爱后,你会真真正正明白,哪种人才是适合你的人,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爱情。一般这类人可能会在读书时代遇到,可能是初恋,这个
  • 目前是在21到30岁的戊辰运上,是比劫大运,忌神旺而且对感情也较为不顺,容易感情有争夺,或者另一半容易移情。在22壬寅年,和23癸卯年还是有机会遇到不错的缘分的
  • 他表示,“在我看来这是小事一桩,不同政见的人有不同看法及反应”并表示“他们不尊重我啫我尊重他们吖,他日有机会再去品尝一下吧!9月20号,有网民爆料称,谭咏麟在一
  • 我可太爱了吧!!
  • 《洛书》中,人类有形躯体生命失去了与自己灵魂生命的衔接,阳 7=阴 2+阳 5,阳5是人类产生二元对立思维意识阴阳失衡的总源头,阴 2是指阴阳失衡意识基础上形
  • 贝妞:没事的,你就承认吧。你就承认吧。
  • 青春有你和创造营我都看了 我两个都能记住 一些出彩学员[doge][doge]就热搜都能让你们知道她们是谁 何必踩一捧一……哎#赵小棠[超话]#[加油]#黑人牙
  • 【阳山天气实况与预测】过去24小时(7日8时至8日8时)我县普降小到中雨,全县平均雨量8(单位: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秤架横岗21,最大小时雨量出现在秤架二级电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酒鬼酒的股价与目标价,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线白酒,但营收规模却不大,前三季度营收在A股酒企中排名倒数第六。2020年5月,酒
  • 时光真的好神奇哇~元气小陈的week6 ٩(*Ӧ)و 这周依然只有上五天班,但是却好累哦,憨憨设置错了参数本来周五就应该完工的愣是周天还没做完[单身狗] ❷
  • 10月24日 辽宁营口,辽宁一女子晒出一段车库改造的视频引关注,打开卷帘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落地窗,眼光透过窗纱洒在房间里,整个房间采光都还不错,外面摆放了一个小
  • 港大、港中文、港科技2022入学预定开启香港TOP 10 名校高端申请⚠可免高考成绩️⚠️ ☑️低gpa要求 ️免语言免高考成绩☑️香港前二十名校录取港大、港中
  • 我:姓陈大爷:不是,是姓张我:我姓张,她姓陈,她给我点的,是不是什么桃桃的那个大爷:哦对对对,那就是你的了[苦涩]我傍了一个大7岁的富婆,儿子又跟老婆姓,被我爸
  • 口碑:综合了各大媒体和论坛上消耗者对本田皓影的存眷,这款车的口碑综合得分是4.56分,得分最高的:空间。【有颜值另有料,表里兼修的本田皓影最高直降2.00万啦!
  • 做梦又梦到回去上大学了,还是那个大学,和我发小、当时一个室友以及我那时候喜欢的一个男生住在同一个宿舍,管理员阿姨来查寝,手里抱着一只娇滴滴的美短小猫,并告诉我们
  • 肇庆交警: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近日,交警蜀黍接到热心网友举报,称在凌晨时分,一名抖音主播召集了,多辆涉嫌非法改装车辆,在端州区北岭山路段,直播“炸街”、“
  • ”谈及近月来的市场行情,水贝某培育钻石品牌商家告诉记者,终端培育钻石价格较此前高点有所下滑,“但估计这个价格也不会再继续下降了,临近年底珠宝行业旺季,可能还会涨
  • 2,从出世间智慧看待,贪恋与挂碍自己父母,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3,也是出世间智慧看待,无尽轮回生生死死,无尽循环往复六道无量次,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即称为如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