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早知道】#宝洁计划提高洗涤剂价格#

宏观经济

◆发改委:展望2022年,外生的疫情冲击可能逐步减弱,价格运行有望更多取决于经济内生因素。从国际看,全球高通胀可能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供需缺口趋于收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动能不足,通胀压力有望边际减弱。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煤炭、油气等基础能源保障有力,有效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研判,2022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预计CPI延续温和上涨态势,PPI涨幅可能逐步回落,上下游价格走势更趋协调。

◆文旅部:2022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

◆证券时报:美国主要消费品制造商近期都宣布,将在2022年提高产品售价,并将高于此前提议的价格。家庭用品生产商高乐氏公司宣布,将在今年年中之前对85%的产品进行提价;日用消费品公司巨头宝洁公司也计划在本月底之前提高洗涤剂的价格。

◆北京交管局:节后工作日早、晚高峰城区环路、联络线以及部分桥区节点通行压力大,节后首个工作日(2月7日)交通压力突出,请礼让冬奥车道,建议适时避开西部、北部城区环路和高速公路;部分医院周边短时车流集中;冰雪运动场所始终是出行热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月制造业PMI为50.1(预期50);此外,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1(预期50.4)。

◆商务部日前回应“美宣布延长光伏产品全球保障措施”称,希望美国采取切实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工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日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培育北斗大众消费新应用;鼓励资本市场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专项整治工作。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50%,并同意结束公司债购买。

行业动向

◆央视网:春节假期前五天,网联平台共处理交易金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部分品牌餐饮商家日均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2.65%。零售行业部分国有品牌日均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3.76%。影视娱乐相关网络支付日均交易金额同比增长6.87%。

◆途牛旅游网:近六成游客将出游“距离”调整为本地游、周边游,中青年人群是出游主力。在途牛春节出游用户订单数据中,26~45岁游客占比达75%以上,携儿童出游的家庭占比达37%。在类型选择上,主题乐园酒店、城市近郊的星级品质酒店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上海市商务委:春节期间上海“跨年迎新购物季”掀起消费热潮,各大商业企业纷纷推出国潮美陈、年货礼包等主题营销活动,节日期间,消费市场精彩纷呈、平稳有序。据监测显示,春节期间7天,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71亿元,同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28.6%。

◆银保监会:针对近段时间火出圈的“隔离险”存在的不如实宣传等问题,提出了多项规范性要求。保险公司不得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等方式,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等重要情况作出容易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保险公司要加强对合作机构、平台、渠道的管理,持续监测其宣传行为。

◆携程:截至2月5日,春节期间,来自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住宿客群占比同比增长13%,较2019年春节期间增长34%。订单量同比增长30%。今年春节亲子订单占比近四成,亲子家庭逛景区的花费相较非亲子的订单花费多31%。80后最爱过年期间“遛娃”,80后带娃的订单是90后的6倍。

◆新华网:2月6日晚,中国女足上演逆转绝杀奇迹,在亚洲杯决赛中3:2力克韩国队,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

◆克而瑞:2021年房企主动或被动减少融资,融资总量13038亿元,达近五年最低点。202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0.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2%,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增速创近六年新低且增速逐月下滑,2021年下半年起到位资金单月值同比出现负增长,9月同比降幅达到11.2%。

◆深圳市官方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1月,深圳二手商品住宅仅成交1557套,再创近十年历史新低,成交面积为14.73万平方米,同比大跌75.04%。

◆限售解禁:本周,共有117只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共计94.19亿股,解禁市值为1598.25亿元。其中,贝特瑞以428.05亿元排名解禁榜第一,中公黄金和华致酒行分别以244.09亿元、129.25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

◆新股申购:本周将有6只新股发行,包括科创板1只、主板3只、创业板2只。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全球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至54.7%,连续2个月下降。全球制造业复苏动能在持续减弱。

◆证券时报:多地酒商透露,到目前为止,今年春节旺季白酒市场整体表现平淡,多位酒商表示飞天茅台卖得也没有上一年春节时更好。业内人士称,这一变化与疫情下白酒消费逐步回归理性,以及白酒春节等消费节点的概念正在逐步淡化等因素有关。

公司动态

◆ 比亚迪:1月,产量94101辆,同比增长97.62%;销量95422辆,同比增长125.0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1736辆,同比增长309.66%;销量93168辆,同比增长361.73%。

◆小鹏汽车1月交付12922辆,同比上涨115%;理想汽车1月交付理想one12268辆,同比上涨128.1%;蔚来1月交付新车9652辆,同比增长33.6%。

◆天华超净与宁德时代共同投建10万吨碳酸锂冶炼产能项目。

◆Meta Platforms(原Facebook)四季度EPS为3.67美元,分析师预期3.84美元;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四季度EPS为30.69美元,分析师预期27.35美元;Alphabet宣布按20-1拆股。

◆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湊湊等千家直营餐厅均正常营业,共接待消费者近150万人次,共销售近100万份牛羊肉,80万杯茶米茶。呷哺呷哺高性价比火锅套餐销量增长明显,共销售近30万份套餐,同比去年增长30%。

重要公告

◆欧菲光: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详细说明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类型、计提减值依据、测算过程等;核实并说明相关减值迹象和依据是否发生于2021年,是否存在一次性计提大额减值的情形,以及以前年度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东方财富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71.62%~86.27%。

◆中兴通讯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52.59%~69.02%。

◆康希诺预计2021年净利18.5亿元~20亿元,将实现扭亏为盈。

◆诺德股份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7142%~7699%。

◆南方航空预计2021年净亏损113亿元到128亿元。

◆中国国航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

◆顺丰控股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下降40%~43%。

◆京蓝科技预计2021年净亏损7.5亿元~13.5亿元。

◆阳光城预计2021年净亏损45亿元~58亿元。

◆永辉超市2021年预亏39.3亿元。

【“十八连丰”背后的科技底气】

13657亿斤!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产量比上年增加267亿斤,至此,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7年保持总量在1.3万亿斤以上,喜获十八连丰。

大国粮仓稳,开局仓廪足。这一切,离不开好种子、好植保、好农机、好耕地,更离不开其背后高水平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

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与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迈入国际前列,农业领域科学家发表的国外期刊论文量跃居世界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回首“十三五”,农业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农业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创新体系效能在改革中稳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将这一切形容为“华丽转身”—“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从‘一农’向‘三农’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内涵式’转变。”

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科技是支撑,更是底气。

把一株野生稻“驯化”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多久?答案是约7000到10000年。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良种?

抓住种子这个“要害”

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0%的人口,如何多产粮,出路在科技,种子是核心。

把一株野生稻“驯化”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多久?答案是可能约7000到10000年。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为大大缩短这一进程提供了可能。这项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上的成果,被视为水稻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有望给世界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革命。

一粒种子可改变世界,这只是一个缩影。

相关报告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领域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59项,颁发神农奖540项、丰收奖1631项。其中,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分别获得2016年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一等奖,“这充分展示出我国水稻、小麦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和国际先进水平。”杨雄年说。

不久前发布的《2021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分析解读》显示,中国在作物、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与加工、农业信息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中,领先优势始终明显,热点前沿总体表现力得分均排名第一。2021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生物育种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成果》也指出,全球生物育种产业近十年来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我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

每年冬天,地跨海南省三亚、陵水等地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都是一片繁忙。多年来,一代代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科学家纷纷在此时“南迁”投身农业育种工作,全国近70%的农作物新品种都曾在这里“成长”,如今,这里堪称“南繁硅谷”,成为中国种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中国粮用中国种。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率达100%。“这些年,我们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提升,50%以上归功于品种改良。”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这样评价。

传统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机械的使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如果再给农机加上“智能”呢?

农机插上“智慧”翅膀

2021年10月,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340马力智能无级变速拖拉机前人头攒动。这台墨绿色的“钢铁巨人”光轮胎就有两米高。它引入北斗导航系统,可实现无人驾驶作业,还能根据地势的情况,进行智能无级变速,科幻感十足。此外,这台大马力拖拉机通过配置8条轮胎的驱动方式,增加了地面附着面积,增大牵引力,同时还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可实现复杂土壤中的高效率作业。

以上种种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外高端农业装备的长期技术垄断,代表着中国农机装备水平的新高度。

事实上,过去几年,大江南北田间地头的“科技味儿”越来越浓,农业生产由此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在新疆,推广应用的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示范推广的国产高性能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犁、国产六行打包采棉机等高端装备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河南,玉米种植大户可将机收的玉米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玉米烘干基地,经过先进农机的玉米棒烘干、脱粒、籽粒烘干“一条龙”作业,实现粮食即收即存储;在江西,从打田到收割,水稻种植可全程机械化,在先进水稻收割机的帮助下,曾经最苦最累的“双抢”不再难熬。在5G技术+北斗高精定位技术支撑下,农机的定位甚至可以精确至厘米级别,有效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提高到0.57,我国科学家在研究热点“无人机农业信息获取技术及应用”中同样表现出色,全球排名第一。

不久前,在中国农学会发布的《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中,一款航空精准施药雾滴沉积检测系统夺人眼球。这款装备通过智能无人机和传感器的支持,能够实现对农药药滴的精准喷洒监测,可谓“滴滴可控,算无遗漏”,彰显出农用无人机的“中国智慧”。

据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市场监测,农业无人机年度销量从2017年的不足千架发展到2020年的1.53万架,四年时间增长了17倍。2020年,我国拥有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70779架,较上年大幅增长77.52%。

“我国精准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与农业智能装备引领了世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植保无人飞机的保有量、作业面积处于世界首位。”杨雄年说。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但化肥和农药的过多施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高效、绿色与可持续农业如何发展?

植保擦亮绿色底色

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我国每年小麦赤霉病受害面积6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2021年,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首次从长穗偃麦草中克隆了主效抗小麦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理和遗传机理,为从育种角度解决日益严重的小麦抗赤霉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也助力了绿色防控。这一重大植保突破入选2021中国农业科学十大重大进展。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从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靠的是绿色兴农的科技支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组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等国家科技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企协作,合力突破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瓶颈。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共投入23.29亿元,启动实施“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有力支撑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全面支撑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

小小纳米技术听起来“高精尖”,却能在农业生产中派上大用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崔海信介绍,目前,纳米科技与新材料集成创新与应用,在农业领域正孕育着颠覆性技术突破,也为发展高效、绿色与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前沿科技手段。尤其是利用纳米技术创制高效、安全、低残留“纳米农药”,已成为绿色农药创新发展的主流。

如今,我国科学家已将纳米材料应用于肥料、农药以及疫苗研制中,在纳米药物设计原理、增效机理、制备技术与工艺集成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同步于该领域国际前沿研究,为世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选择方案,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丰硕成果中的一大亮点。

土地是农业之根,土壤的质量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确保耕地面积的同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保证耕地质量?

向耕地难题进发

冬闲时节,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里的实验田依然一片绿意。60年多来,这个国家级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聚焦土壤这一长期、基础性问题,已拥有6个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积累超过20000份土壤样品,超过5000份植株样品,160万个观测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已成为攻克南方红壤酸化难题、提高地力的金钥匙。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耕地保护,是稳产丰产的关键所在。但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耕地一到三等耕地仅占31%,中低产田占比高达2/3以上,优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

有土斯有粮,瞄准耕地这个要害,中国科学家正信心满满,全力进发。2021年12月,国家耕地科学中心正式成立。依托在东北黑土地有机质提升、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南方红壤酸化防治、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丰硕成果,科学中心将坚持团队作战,打破小而散的传统研发模式,以成建制的团队为任务攻关单元;坚持协同共享,构建纵向核心产业系统布局和横向关键共性技术集成支撑的创新联合体,服务“藏粮于地”战略,支撑解决“耕地要害问题”。

而于2020年底成立的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正围绕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凝聚院校、科研机构、市县农技农机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单位的力量,带领农民切实把“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点滴的科技进步背后是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

杨雄年介绍,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目前,这样的科技创新联盟我国已建成51个,其中,16个标杆联盟进入实体化运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4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335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69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按规划实施,共同组成了农业学科群体系。江苏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广东广州、湖北武汉等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更成为“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曾衍德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也要看到,未来一个时期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抓粮食生产的劲头只能紧不能松。”因此,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推动经营创新和机具创制创新,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确保粮食安全,将是这个五年我们的首要任务。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疫苗,给非洲带来希望】
  非洲是全球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2022年1月2日显示的疫苗接种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9日,只有9.11%的非洲人口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近期,奥密克戎病毒的快速传播更加凸现了疫苗分配不平衡问题的严重性。关键时刻,为非洲带来“及时雨”的是中国。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在有的国家超量囤积疫苗、大搞“疫苗民族主义”背景下,中国疫苗成为“人民的疫苗”“世界的疫苗”“可及的疫苗”,给非洲带来了希望。
  
  “及时雨”,回应非洲真正关切

  据非洲疾控中心当地时间2021年12月30日发布的数据,该地区累计确诊9594088例,累计死亡228081例。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援引莫·易卜拉欣基金会近日一份关于非洲新冠肺炎疫情的报告指出,除非非洲70%的人口能在2022年底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否则非洲战胜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然而,该报告指出,在非洲50多个国家中,只有5个国家有望实现世卫组织定下的目标,那就是在2021年底前实现40%人口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中国是最早提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国家。早在疫情暴发初期,中国就提出新冠疫苗应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尤其要惠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疫苗供应最紧张的时期,中国克服自身困难率先向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8亿剂疫苗。近日,随着援助非洲国家莫桑比克的100万剂新冠疫苗顺利运抵,中国已向非洲53国和非盟委员会提供超过1.8亿剂新冠疫苗。
  在非洲,中国疫苗带来了希望。在纳米比亚,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28日,该国有约14.7万人接种了2剂中国国药新冠疫苗。在津巴布韦,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19日晚,在津全国约1400万人口中,已有405万人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其中306万人完成两剂接种。在该国接种的新冠疫苗中,95%以上为中国生产的新冠疫苗。
  在奥密克戎病毒快速传播之际,中国再次挺身而出。近日,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响应非盟制定的非洲60%接种率目标,郑重承诺将再向非方提供10亿剂新冠疫苗。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当前非洲的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因受奥密克戎毒株影响有所上升,中国将再向非洲提供疫苗的举措如同“及时雨”,体现了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向非洲提供的坚定支持。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也说,中国将再向非洲提供10亿剂新冠疫苗,对于非洲国家而言是一场“及时雨”,中国的承诺回应了非洲国家的真正关切。

  说到做到,弥合全球“疫苗鸿沟”

  2021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援助津巴布韦的新一批新冠疫苗运抵首都哈拉雷。这是中方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宣布的向非洲提供10亿剂疫苗的举措之一。津巴布韦2021年2月15日接收了中国援助的首批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此后又接收多批中国援助的国药集团新冠疫苗。津巴布韦副总统奇温加表示,中方此举鼓舞了津巴布韦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说到做到,尽显大国担当。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方宣布再向非洲提供10亿剂疫苗。会议结束以来,莫桑比克、索马里等多国已陆续收到中国捐赠的新一批新冠疫苗,中国对其他非洲国家的疫苗援助也在有序展开。
  中国还积极推动同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疫苗。中国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在中国政府指导下,中国企业已经和19个国家合作生产疫苗,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非洲国家。中国疫苗不仅在中国制造,也可以在非洲制造,还可以由中非联合制造,以增强非洲本土生产疫苗的能力。
  2021年7月,中埃新冠疫苗合作生产项目实现100万剂量产仪式。2020年12月,中埃签署《关于新冠病毒疫苗合作意向书》。中国企业随后与埃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派技术团队赴埃落实本地化生产合作。签署协议仅半年后,中国疫苗在埃本地化生产项目正式灌装投产,短时间内即实现100万剂产量。埃及卫生与人口部部长哈莱此前曾表示,在埃及生产的疫苗将首先用来保证本土需求,剩余部分将出口到非洲其他国家。
  除埃及之外,中国正在帮助更多国家实现疫苗的本地生产。2021年7月12日,中国国药集团、塞尔维亚政府、阿联酋G42集团关于《新冠疫苗合作生产备忘录》签约仪式在线上举行,塞尔维亚和阿联酋将在中方授权下在当地生产国药疫苗。据阿联酋媒体报道,阿联酋与国药合资建设的疫苗工厂将达到年产2亿剂的能力,将为阿联酋和其他中东国家提供大量疫苗供应。而早在2020年12月,中国科兴公司在巴西的合作伙伴布坦坦研究所就开始在巴西生产中国疫苗,到2021年7月已交付了超过5000万剂疫苗,占巴西疫苗接种总量的43.4%,有力支持了巴西的疫苗接种工作。

  并肩抗疫,为全球合作树立典范

  近日,担任莫·易卜拉欣基金会主席的苏丹企业家莫·易卜拉欣发表声明说:“我们的基金会和其他非洲团体在这场危机暴发之初就发出警告——一个没有接种疫苗的非洲有可能成为变异毒株的理想温床。”他进一步说:“奥密克戎的出现提醒了我们,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威胁,为全世界的人接种疫苗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但是,出口禁令和疫苗囤积阻碍了对非洲的疫苗供应。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莫提女士近期表示,如果富裕国家继续把“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排除在外,那么非洲就将无法实现疫苗接种目标,各国疫苗分配上的巨大差距也不会快速减小。此外,疫苗产量不足及疫苗获取审批流程的迟缓也限制了疫苗在非洲的交付。
  中国拥有向非洲援助疫苗的善意,也具备对外援助的能力。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公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冠疫苗全年产能接近50亿剂,预计今年产量超过30亿剂。而且,中国疫苗在可及性与可负担性方面表现优异。据英国广播公司分析,中国疫苗储存条件为2℃至8℃,现有冷链系统乃至家用冰箱即可满足要求。此外,灭活疫苗的成熟技术适合量产,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疫苗非常适合中低收入国家使用。英国《自然》杂志曾刊文表示,“对许多国家来说,中国疫苗是唯一可及的疫苗”。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近日表示,中国的疫苗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对非洲疫苗的供应是有保障的。目前,全球除中国外,共接种约56亿剂疫苗,中国提供了其中的1/3。这些疫苗在100多个国家产生了良好疗效和经济社会效益。中国的态度是坚定和明确的,只要非洲人民有需要,中方就会持续不断地向非洲国家提供疫苗,直至非洲彻底战胜疫情。中国作为非洲国家的好朋友,愿为非洲获取更多疫苗作出新贡献,为实现非盟确定的2022年60%非洲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提供强大助力,以实际行动体现中非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诠释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正如刚果(金)国家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刚果(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跨部门委员会协调人让-雅克·穆荫贝所说,疫情发生后,非洲与中国守望相助、并肩抗疫。中国向非洲多国提供疫苗,派遣医疗专家组和医疗队,非中抗疫合作为全球合作树立了典范。(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没有办法,因为我是美术生,可是声音好像快要记不清了,好吧好吧,声音也听得清,有的时候在想我的记忆力还挺好还好记得。是我睡饱的时候,我要假面骑士变身,然后揍他几下
  • 后期 你缺钱/我给、 你缺技术/我交 我这-就是缺你,大量招聘前台、化妆、美甲、半永久、摄影、后期制作(讲师和学员)玩的就是技术,你不会的我通通教,教教
  • 焦恩俊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竟会被自己的话打脸,可事实证明,还真不是谁演李寻欢都会火。焦恩俊一句话道明缘由,但如今看来这句话显然太过保守,纵观当下国偶丑男横行的时代
  • 司法助企 精准服务 “陈法官,我公司在湖南省的经销商之前因货款纠纷被申请强制执行,已履行完毕。现在经销商想和我公司继续合作,我们公司也有合作意向,但经过查询
  •   【义贯】  “若”如着“魇”魅、只能见闻而不能动用的区宇之过“咎”已休“歇,其心” 便得“离身”且能“返观其面”得意生身,“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
  • 但是没谁规定没钱就不能买衣服了[摊手]再说我想要的衣服也并不是没有,前两天在三福不就买到了好几件[摊手]我觉得至少我看到的这些,女装从外观、质量、性价比上都比不
  • 人生的旅途中,总有那么一段时间,需要你自己走,自己扛。人生的旅途中,总有那么一段时间,需要你自己走,自己扛。
  • 修心,就是修摄意业,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活动,所谓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主,身和口都要听从(心)意的指挥,所以,我们必须修心、摄心,才能够舍弃五欲,看破世间,在
  • 好像是自己很小的时候的情感释放,从来没有被好好的回应过。”自己不会去主动寻找想见的人或者喜欢的事,逐渐像是自己发出的声音没有了意义,因为没人能接受,理解,甚至被
  • 可以多谈几年恋爱,一路傻傻的,没有那么多的烦恼,想吃就沿着小吃街吃下去,工作不爽了就可以辞职,可是,一旦结了婚,大家都是要努力工作的,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那时候,
  • 也或许我自己本身就已经开始摸鱼了所以也就无欲无求 很多次强调没必要让我催着你们学 没必要 爱学不学 学费交了白做着无用 不过肯定还是有无所事事的偶尔会想要提点一
  • 日历满满的,但未来一片空白 ——特朗斯特罗姆《黑色明信片》 ​所谓努力,指的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在精神世界经历既久,物质世界的豪华威
  • !!
  • 乐山的风承载沪上的云,浪漫的故事从来未命名   我们会在无数个夏天的风里再相遇,我们不说再见 。追逐星星的人,追逐星星的日子,迷航时星光下走过的路,都好像一场梦
  • #汪苏泷[超话]# ||#汪苏泷新专辑联名# 【2022.9.19 】『长沙✈️青岛 饭拍汇总』长沙图【404notsilence】视频【Silence小王子
  • 我曾经梦想着在你出道第十年的时候能去看你们的演唱会,可惜疫情阻挡了我一切的热情和憧憬。你真的是我第一个怀着满腔爱意去喜欢的人,现在看也觉得神奇—五年前明明还是孩
  • 今天晚上漳州的粉丝古董姥爷带我去吃漳州江东最出名的岭东鱼粥,结果走进去没多久,老板认出我来居然是我多年的老粉,热情的招待,我跟他们一起喝茶,还聊了一个晚上,重点
  • 我们团队的样片开发小组经过精心策划,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夏季重磅大礼【为爱招募】如果你的才华与颜值惊艳了时光 那就报名吧!我们团队的样片开发小组经过精心策划,已经
  • ▽杨绛先生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在那样的环境里,她也没有丢下热爱的文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