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第七段)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佛对普贤菩萨说:善男子!一切修学小乘、二乘、大乘的菩萨及末法时期的所有众生,要想求得真实圆觉之道,就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那么,哪些是属于幻化虚妄境界呢?总的来说,构成身心世界的五阴十八界二十五有、及三界内十二类众生等现象,都属于幻化虚妄境界,为什么都属于幻化虚妄境界呢?
因为“五阴”是“圆觉心”因无明所生之幻相,认识“五阴”的目的是为了灭除这些幻相,从而回归“圆觉心”。“五阴”指的是:一、色阴;二、受阴;三、想阴;四、行阴;五、识阴。这是依次立名而有利于辨别,是迷者重名相才取的五阴。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此五通称为阴,阴与阳相对,以阴覆为义,能盖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
十八界是指构成人身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及构成外境的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共计十二处。十二处再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称为十八界。此五阴十八界构成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两大世界都是因缘和合,虚妄而生;这虚妄而生的和合法,一旦因缘离散,所有的虚妄现象都将随因缘的离散而尽皆灭尽。
所谓二十五有是在十八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精神和物质世界所形成的七大种性即:地、火、水、风、空、觉、识。与十八界合计共称为二十五有,有就是有为法,为圆觉所生之幻法,认识二十五有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了解虚空宇宙形成的奥秘,从而建立正确的佛教人生观,悟明二十五有皆幻、万法俱空,由此而悟入本性涅槃之真如实地。而十二类众生是指:
1、卵生类众生:是六道中三恶道之一。指飞禽、海洋生物、两栖类、爬行类、鬼道阿修罗等。
2、胎生类众生:指哺乳类动物,如:人、畜生、仙、龙、人道阿修罗等。
3、湿生类众生:是六道中三恶道之一。湿生属微生物类,如:细菌、病毒、蚊蝇、蛆虫,畜生道阿修罗等。
4、化生类众生:含蠢蠕动类。如:飞蛾、蚊蚰、蠓蚋、麻生虫。也指:天人、地狱、饿鬼、天道阿修罗类众生。
5、有色类众生:有色相的如萤火虫、珠蚌等。或为日月精华、星辰之明耀。
6、无色相类众生:这类众生修四禅八定、充塞于无色界天,即充塞于: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已灭了身相,另有舜若多神“虚空神”、旋风魃鬼等也无身相,名无色众生。
7、有想类众生:指有心想、而无色相,如:神鬼精灵。“神鬼”如岳渎城隍、魑魅魍魉;“精灵”如山海风精、祠庙土地等。
8、无想类众生:指灭思想、而有影像的。如:修无想定之人类、神类、鬼类、精灵类。
9、非有色众生:指精神极度痴呆化为“土、木、金、石”无情识类。
10、非无色类众生:指本不是有色、借物以成色。如水母等以虾为眼目,还有依草附木之鬼神,寄生人身的蛲蛔虫等。
11、非有想类众生:指不像胎卵类之有想、而是非有想。如桑虫本非有想,但想成为细腰蜂“蒲卢”之子,蒲卢作蜂房时顺便背负桑虫纳于其中,念咒诅说:“类我类我!”七日后果然化为其子,将别人的儿子变化成自己的儿子,名非有想类。
12、非无想类众生:如蒲卢类,蒲卢即果蠃,又名细腰蜂。《诗经》说:“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螟蛉即桑虫,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这类众生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思想不正常。如猫头鹰“枭鸟”附土块为儿、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后父母遭子鸟所食,此类名为非无想类众生。
以上即是十二类众生形成的因缘,这十二类众生分别生存于三界内,由所造之业,流落于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十八界二十五有及十二类六道众生都是幻化虚妄境界,幻化出虚而不实、妄而不真的现象,其实这些世界和众生都是从圆觉心中流出,是圆觉心因无明而生的水中月、镜中花,并不真实,故名虚妄。
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妄后,就应当坚决执持远离心,但这个执持的远离心是因执着而生,仍在虚妄的五阴十八界里,依旧是幻心,对这种幻心,也要远离,如此能远离的这个心,还是幻心,也要远离,这能离远能离幻的心,都是幻心、都要远离,所谓能离之心和所离之心都统统远离后,得到的才是无所离、无所不离的心,这个心才是圆觉心,圆觉心显现,自然就除去了诸多的幻相。
这个道理,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比如钻火,两木相因,就是用两截木头作为取火之因即原材料,然后在木头上钻火,火钻出来了,木头就会被燃烧,木头被烧尽了,化成了灰,火烟也消失了,也就是灰飞烟灭了,灰飞烟灭就是“以幻修幻”的道理。
这说明火是幻、木头也是幻;身是幻、心也是幻;火与木头终归于灰飞烟灭;身与心终归于性空。虽然身心世界及一切现象都在性空中灭尽,但这不是“断灭”,也不会入断灭,因为断灭是一灭永灭,什么都没有;而这种一切现象归于性空,性空是不灭的,是什么都有的,因为性空就是圆觉心,圆觉心是永恒的,是在一切幻相灭尽后才显露出来的种种真实性。
佛对普贤菩萨说:“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也就是说:知道了身心世界及一切现象都是幻相的道理后,就应当果断地远离,这不需要去修什么小乘大乘之类的方便法,因为只要离开了一切幻相,就觉悟了,这种觉悟表明已见到了自己的圆觉心,也就是大彻大悟了,所以,这种大彻大悟不是靠修什么十七地或五十七个位次这些次第法所得到的,而是自性中本来就有的,这是个认识问题,不是修与不修的问题,只要认识清楚了,就开悟了。
以上所说就正如自己乘船已经到达了彼岸,上岸后就不再需要船的道理。这个道理是真正的顿悟,一切菩萨及末法时期的众生,若能依此顿悟法修行,就能永离诸多的幻相,不会再被一切幻相所迷。世尊作完这些开示后欲重宣以上所说之义,而说诗歌形式类的偈语如下:
佛说:普贤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多的众生,自无始劫以来,都生活在幻相中,这些幻相都是无明所生,虽是无明所生,但这些幻相都是从诸多如来的圆觉心中所建立,这个道理就犹如虚空之花,依空而有其相,如果虚空之花灭除了,剩下的就是不动的虚空了。这说明一切幻相都从诸佛众生觉心所生,幻相灭除了,觉心就圆满了,圆满了的觉心,就像虚空一样如如不动。
如果诸多的菩萨及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明白了以上所说的道理,就常应远离一切幻相,并将诸多的幻相统统远离,远离后的证境就犹如木中生火,木烧尽了,火也灭了。也就是一切幻相就像木与火一样都灭尽了,圆觉心就显现了。圆觉心即是如来心、也是众生心,是永恒不灭的常乐我净心,如此觉悟到的圆觉心不是渐次法和方便法修出来的,而是每一个众生本来就有的。

脾胃病三药

一、藿香、佩兰、砂仁(芳香三味饮)

三味为芳香健胃化湿之主药。藿香与佩兰配伍出自《时病论》,功效相仿,均有化湿、解表、止呕作用。唯佩兰对脾经湿热之口中甘腻多涎最为合拍,而砂仁化湿醒脾作用明显。三味用于中焦湿浊不化之胃炎,症见胃脘痞闷,口淡乏味,或口有秽浊之气,肢体疲倦,脉缓舌白润腻等,起效快。略予加减,对上消化道疾病颇有效验。

二、代代花、厚朴花、佛手花(芳香三花汤)

三花均为芳香理气化滞药。代代花偏于开胃宽胸,厚朴花偏于理气消胀,佛手花偏于疏解肝胃之郁。三味合用,对肝胃气郁于胸胁、脘腹,出现痞闷、胀痛、食后有堵塞不消化之感者,投之多效。三味泡水代茶饮,还有消胀减肥之效。

三、大麦芽、稻芽、谷芽(开胃三芽饮)

三芽亦具芳香气味,有疏肝健脾开胃之用。麦芽为消食药,但有明显的疏肝作用;稻芽功用与麦芽相似,帮助消化,但药力缓和;谷芽是指北方小米的芽,性温和而暖胃,且有安神作用。三味药合用,舒达肝气,开胃进食,并有温散湿邪的功效。

四、半夏、黄连、黄芩(辛开苦降散)

此三味为半夏泻心汤的君臣药,为辛开苦降之代表组合,又为苦寒与苦温之相反配伍。具有辛开湿浊散,苦降热邪除之功效。凡见心下痞满,隐隐作痛,泛泛欲呕,舌苔湿腻者,此三味为必选之药。唯其用量,当视湿与热孰轻孰重而定,而湿热之孰轻孰重,又当以舌苔为标尺。

五、竹茹、生姜、芦根(清胃三味汤)

此三味为清胃降逆组合。用竹茹清胃止呕,一改过去单纯清肺化痰之用;芦根清胃生津的作用显著,凡胃热之呃逆、呕吐,常取竹茹30克,芦根30克,对胃热之逆,效果明显。但竹茹略有克伐胃气之弊,加入辛温之生姜,既加强降逆作用,又可预防竹茹克伐胃气之虞。

六、砂仁、白蔻仁、公丁香(开胃醒脾方)

此三味均有芳香气味。砂仁与白豆蔻功效相仿,均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作用;公丁香为温中降逆药,于胃寒之呕吐、呃逆、嗳气有益。三味合用,对中焦寒湿不化所致的胃痛、泛泛欲呕、呃逆不断、时时吐浊者,每有良效。

七、青皮、陈皮、大腹皮(理气三皮饮)

此三味为理气消胀之品。青皮疏肝达下,陈皮调脾达中,大腹皮行气达三焦。小腹胀痛者,以青皮为主药;胃脘胀痛者,以陈皮为主药;脘腹皆胀而痛者,以大腹皮为主药。三味合用,在舒理气机的基础上,又有健脾开胃之功效。服用后常有肠鸣下气之感。

八、鸡内金、鸡矢藤、神曲(二鸡神曲散)

此三味为健胃消食之药。鸡内金消食化石为百姓所公认,神曲的消食化积的作用比较强,特别是小儿吃多了不消化,晚上睡不好觉,又感冒,神曲应为首选药。鸡矢藤是非常好的助消化药,此三味研粉冲服,或煎汤服均可,于老人、小儿服用效果更好。

九、神曲、山楂、大麦芽(三仙饮)

此三味为“三仙饮”,在广大农村几乎都知道,是健胃消食的常用品。只是三味功效不同,神曲消面积,山楂消肉积,麦芽消果积。有的地方加上鸡内金,名为“四消散”,其消食作用更强。但对于年老体弱者,还要加一点健脾药,如白术、山药、陈皮、白扁豆等,以防消而不化。

十、黄连、吴茱萸、刀豆子(左金豆子汤)

黄连、吴茱萸为左金丸,是苦寒与苦温组合,是清肝与暖胃结合。主药是黄连,“实则泻其子”,泻心火即清肝火,肝火不亢,无犯乎胃,则胃痛、呕吐、嘈杂吞酸,自行消失。但苦寒有伤胃气,故佐以吴茱萸苦温,佐制黄连之苦寒,又有温胃暖肝的功效。刀豆子,有温中下气、和胃降逆之功。三味合用,用于湿热聚中,肝胃气逆者,其清热降逆和胃之效,功效显著。

十一、薏苡仁、白蔻仁、砂仁(三仁化湿散)

此三味取“三仁汤”之义,以砂仁代杏仁。薏苡仁健脾渗湿,白蔻仁行气化湿,砂仁醒脾祛湿,三味合力,药性偏温,于脾湿、气滞、之中焦湿困证,所见纳谷不馨,口淡乏味,或有秽浊之气,用之每有良效。薏苡仁用量大一些,其他二味用量偏小。

十二、黄连、干姜、半夏(清温降逆汤)

此三味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黄连汤之主药,为辛开苦降的代表组合。黄连苦寒清热,干姜辛温开结,半夏苦温燥湿,凡湿热蕴结于中焦,升降失序,纳运失和,症见脘腹痞满,泛泛欲呕,频作呃逆,食欲不振,或有烧心、泛酸,舌苔白腻或黄腻者,此三味为对证之举。

十三、炒山楂、肉豆蔻、石榴皮(止泻散)

此三味用于结肠炎之久泻,炒山楂健脾止泻,肉豆蔻固肾止泻,石榴皮涩肠止泻,若是溃疡性结肠炎,可加白及、仙鹤草。还可将锡类散加入汤剂中,冲服。

十四、百合、乌药、甘草(百合乌药甘草汤)

此即百合乌药汤加一味甘草,百合乌药汤出自陈修园《时方歌括》,原方主治“心口痛,服诸药不效者,亦属气痛”。原方百合一两,乌药三钱,重在通气和血。加一味甘草,意在缓急和中,用量多在10到15克。用于胃脘痛或痞塞不和,但无吞酸者烧心者,此方平和而效捷。

马齿苋、生山楂、白头翁(止痢饮)

此方为农村流传之治痢经验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毛德西下乡时从村医那里学来的。主治红白痢疾,取效关键是用量,每味药应在30克以上,马齿苋治白痢,生山楂治红痢,白头翁治红白痢,三味协力,一般二三剂就会起效。

炒山楂、肉豆蔻、石榴皮(止泻散)

此三味用于结肠炎之久泻,炒山楂健脾止泻,肉豆蔻固肾止泻,石榴皮涩肠止泻,若是溃疡性结肠炎,可加白及、仙鹤草。还可将锡类散加入汤剂中,冲服。毛德西指出,此方是已故中原名医郭绍纷先生的经验方,已传承三代,药味虽少,疗效显著。

垂盆草、败酱草、生甘草(三草降酶汤)

近年来转氨酶增高的比较多,毛德西认为是由“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用此三味清热、解毒、和中,服用一二个月,往往能受到良效。垂盆草善“利水排脓”,败酱草善“破结排脓”,甘草和中解毒;体质好者,用量大一些,其降酶作用更快。

百合、乌药、甘草(百合乌药甘草汤)

此即百合乌药汤加一味甘草,百合乌药汤出自陈修园《时方歌括》,原方主治“心口痛,服诸药不效者,亦属气痛”。原方百合一两,乌药三钱,重在通气和血。毛德西加一味甘草,意在缓急和中,用量多在10到15克。用于胃脘痛或痞塞不和,但无吞酸者烧心者,此方平和而效捷。

薏苡仁、附子、败酱草(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原治肠痈。毛德西取其义,用于下焦湿热蕴积所致之疾患,如肠痈、盆腔炎、结肠炎、囊肿、前列腺增生等。薏苡仁、败酱草,用量可以大一些;附子则要小量,不可孟浪。

生白术、决明子、火麻仁(健脾通便汤)

毛德西用此三味治疗便秘,常获良效。生白术健脾滋肠,促进大肠蠕动,是动力药;决明子、火麻仁,油脂多,是润肠药。此三味,用量大,则起效快;于成人或小儿之便秘,均有良效;若顽固性便秘,可加牵牛子。

防风、荜茇、木香(理气宽肠饮)

此三味为毛德西治疗慢性胃肠炎气滞证之主方。表现为:腹胀,肠鸣,矢气多。防风与荜茇配伍,可除肠中之积气,特别是肠鸣频频、矢气多者,服之有效;木香理气行滞,并有醒脾开胃之作用。三味合用,调理脾胃气机,除胀消滞之功效明显。

九香虫、木香、香附(三香止痛散)

三香止痛散,为毛德西经验方。木香、香附为常用理气止痛药,木香偏于行滞醒脾,香附偏于行气活血,为妇科之常用。而九香虫为温阳行气止痛剂,有人取九香虫与白芷配伍,代麝香开窍醒脑止痛,可见止痛作用非同一般。三味组合,用于脘腹胁肋胀痛,起效快。但阳亢者,须与潜阳药配伍,以防伤阴之弊。

老胃病疼痛;丹参30克,檀香和砂仁各5克,水煎取药汁服用即可。每日一剂。

陈年心脏病;瓜蒌实一枚(24g)薤白半升(12g)白酒七升(适量)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飞蚊症;车前子300克,熟地黄500克,菟丝子300克 分别粉碎,然后混合,每天三次开水送服,每次一汤匙

;一个月到两个月就吃好了。

背三药(防风、姜黄、小伸筋草)

肩三药(秦艽、威灵仙、鸡血藤)

1眼痒三药:蒲公英,白蒺藜,夏枯草

2鼻炎三药:辛夷,苍耳子,通草

3颈椎病三药:葛根,川芎,桂枝

4妇科三药:当归,香附,白芍

5脱发三药:首乌,旱莲草,黑豆

6失眠三药:酸枣仁,夜交藤,茯神

7腰椎三药:杜仲,牛膝,独活

8头痛三药:川芎,防风,白芍

9牙痛三药:细辛,生石膏,露蜂房

10痛风三药:土茯苓,泽泻,地龙 https://t.cn/z8AUQvC

蒲公英
【别名】
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荚(《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土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耳瘢草、狗乳草(《本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州民间方药集》)。
【性味归经】
性味苦甘,寒。
①《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②李杲:"微苦,寒。"
③《本草述》:"甘,平微寒。"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经。
①李杲:"足少阴经。"
②《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太阴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1.《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2.《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3.《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4.《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5.《本草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6.《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7.《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8.《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9.《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10.《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1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12.《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注意】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经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毒,并宜生暖之良。
2.《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希雍有曰:甘平之剂点朗肝肾。'昧此一语,则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肾矣,不然,安能凉血、乌须发,以合于冲任之血脏乎?即是思之,则东垣所谓肾经必用者,尤当推而广之,不当止以前所主治尽之也。
3.《本草新编》: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士衰也,泻火而土愈衰矣。故用自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极宜,而不可恃之为经久也。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六钱,始可散邪辅正耳。或问,蒲公英泻火,止泻阳明之火,不识各经之火,亦可尽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阳明之火降,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而各经之火,见蒲公英而尽伏,即谓蒲公英能消各经之火,亦无不可也。或问,蒲公英与金银花,同是消痈化疡之物,二物毕竟孰胜?夫蒲公英止入阳明、太阴二经,而金银花则无经不入,蒲公英不可与金银花同于功用也。然金银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4.《医林纂要》:蒲公英点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上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齿牙,去阳阴热也。人言一茎两花,高尺许,根下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捣汁酒和,治噎隔神效。吾所见皆一茎一花,亦鲜高及尺者,然以治噎膈。
5.《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自英等药同治。
6.《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疗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疗,红肿坚块,尤为捷效。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
7.《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8.《本草图经中: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9.《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白。
10.《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颓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疠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11.《本草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12.《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13.《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14.《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15.《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16.《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痘,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1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凉血利尿。治疗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18.《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实真正的情谊从来就不费力,无论是啥关系,但凡需要小心维护的,那一定不是对的人。我现在从不讨好和巴结任何人,或许自己有靠自己就活得挺好的底气吧。
  • #小鬼王琳凯[超话]#干活了,姐妹们[求饶] 不要多说啥直接[猪头]就对了文案在下 此微博用户编造大量不实信息,依靠没有任何基本事实的捕风捉影,莫须有的构陷,所
  • 我主要是闭嘴唇面部肌肉紧张,别人相机里的我笑起来是那么丑,都是牙性深覆合,牙磨损严重惹的祸,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矫正好?求回复#成都深覆合打开面形##成都深覆合导致
  • AK刘彰lurorydoy6d85di6ikhrdkggkgsjgnsgnzzgnUTstisfjjczfzjigz8gzigzistististis8e6y9
  • 这么多年这么下来,成就了别人眼里成熟稳重的我,虽然我一直觉得我是个逗比[笑cry][笑cry]还好还好,为了保命及时转岗,不然感觉自己会英年早逝,不过昨天和晓薇
  • 』若真如这样的描述,此人之才堪比曹子建七步成诗了!《淡墨录》卷十二:乾隆七年(1742)二月二十七日,张鹏翀以所画《春林淡霭图》向乾隆皇帝进呈,并题六诗于上。)
  • 蓝牙模块SRRC认证的流程有:1、提交SRRC证书申请2、申请审查3、如合格,接受申请并指定试验机构4、试验机构进行型式试验5、提交试验报告6、审查试验报告7、
  • ?我突然想清楚了一些事之前出于各种原因及朋友的劝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意“社交”然而我恍然发现这种“在意”没什么用首先,我不是太太,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太太三次元有
  • 因为一些我自己太注意但是朋友没顾虑到的事情,我一度很生气故意不想理任何人,我不愿意打开自己,只相信自己心里面想的导致我心情不好,认真相处过程中发现他们都是特别照
  • 当时鼻子一酸,原来,真的不止我一个不止我一个,是特意早就买好了花,拿着走了一路,来这明孝陵里面见他的有小白花,还有酒笑得很开心我原是想着,去见二谋要带着漂亮的花
  • [可怜]毕业礼节目中,郑钧不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了分享,还表演了歌曲《流星》。[可怜]网友评论:这是郑钧这个摇滚巨星最后的倔强,打死也不假唱,老婆的面子也不给!
  • 我们都在倾尽全力#找到自己的调# ,你找到你的调了吗>>与此同时,腾讯音乐人原力舞台计划开启招募啦!今日份开心,啵啵陪我在雨中漫步(为了我说一句想吃
  • 向往户外活动和旅游(向往:因为这个行业的休假很难和朋友们一起,又不喜欢一个人旅行[旺柴][旺柴])所以希望能有一个他可以带着我偶尔出去 。 期望的另一半:身高
  • 不是说百分百自己画的吗[doge]被锤了又做出图2图3迷惑发言,承认叠图不丢脸[二哈]刚想到自己每次看画的时候会有难以形容的感觉 或许我在看这张图画得好不好看以
  • 美國籃球記者馬克-斯坦恩爆料,紐約人隊一直被聯盟圈子裡認為,是列拿特最有可能被送到的目的地。哪怕我喜欢的只是我幻想中的他哪怕我并不是真的还喜欢他哪怕我并不想见到
  • 第一名:天蝎座 报复手段因为渣的程度提高第二名:狮子座 只要你是渣男你就不可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第三名:水瓶座 绝对不其正面冲突,背后收拾第四名:射手座 在我
  • - 开始接纳自己的缺点,开始理解自己生命中的发生,开始不再依赖从别人身上获得快乐”✨ 爱上自己是有好处的---吸引力法则“爱不是什么”--爱不是 恨、恶、憎、嗔
  • [09/27(三) 服务器维护公告]#守护者猎人# 大家好,这里是守护者猎人昨天进行的服务器维护中存在尚未修复的BUG。❗️❗️❗️❗️此处国际国内都为同一个链
  • 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5亿元,其产品远销德国、美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来源: 浙江在线-德清新闻网浙江艾希德年产30万套智能淋浴洁具项目快速推进 11月1
  • 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