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cn/A6Ss6tvg

【媒体看三江】《柳州晚报》关注:《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合鸣》创作谈 走近怀揣火种的他们

《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合鸣》创作谈

走近怀揣火种的他们

《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合鸣》书封

2021年7月,我换岗调到鹿寨县文联工作,写作时间陡然增多,于是雄心勃勃地制订写作规划,写一部于人间有益的书,也不枉费在文联工作过。但在题材选择上,我一筹莫展。此前,我写过一本散文集《鹿城图谱》,感觉自己的人生经验及写作素材似乎已穷尽,有一阵子很是迷茫。

坦率地说,身为中国行政体制最基层的文学组织者,我这种紧迫感是自找的。写与不写,似乎并不怎么重要。但我却认为,自己也算个文学爱好者,组织上让我从事专职文学工作,唯有写出好作品才对得起这份信任。这种想法多少有些“投桃报李”之意。

记得2018年10月,我曾在著名作家刘醒龙的一篇讲稿中读到“文学创作不能急,但也不能不急”的观点。几天后,我参加广西青年作家创作会,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石才夫在会上也引用了这句话,告诫青年作家坚守文学初心,奋发图强。当时我听得耳热心跳。是的,文学创作不能急,它有它的规律。文学创作也不能不急,时代在召唤,及时书写时代中的变局,是文学写作者的使命。低下头,我掐算自己的年龄,后一个“不急”,比前一个“不能急”,更让我着急。要知道,2017年,人到中年的我才踉踉跄跄地开启文学“攀登”之旅,如果不急,那肯定是对自己不负责。但眼下,一部《鹿城图谱》几乎耗尽了我全部的人生经验,如果不尽快打开视野,急也没有用啊。

换岗之初的两三个月,我什么都写不出来。写不出,只能读,等待所谓的视野开阔,还有传说中的灵感。

2021年11月的某个傍晚,太阳刚刚下山,彩霞满天,我接到杨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有一个“非遗广西”写作项目正在遴选作者,问我要不要报名。我听后,一秒钟都没有迟疑便应承下来。

提交相关材料后不久,终于等来了出版社的正式约稿通知,我的写作任务是《侗族大歌》,任务已明确,即开始准备。查阅资料,观看能搜索到的大歌视频,起草提纲、搭建框架。这时我才发现,在不经意的成长岁月中,很多时候我分辨不出什么是好的东西,对那些民间文化更是熟视无睹,直到我以一名写作者的眼光来打量身边跟文化有关的事物后,才有新的认知。例如:中渡的城隍庙会、伴随着侗族木构技艺的各种仪式、龙舟的起水仪式、侗歌中的哭嫁与哭丧、祭拜萨玛女神仪式等。我不再认为它们是封建迷信的遗存,也明白传统的现实意义。这时,我总算清晰明朗自己的笔意朝什么方向走了。

作为寄托乡愁的载体,这样的民间文化就是活态的家园,既有它独特的文明,又具有现代气息。一个地方只有把文化放在重要位置,这个地域才有希望,因为文化的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写作者,理应有一种传承中华文明薪火的文化自觉与担当。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的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利用周末,我见缝插针独自驱车300多公里,奔赴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进行田野调查。我把目光投向广袤旷野,搜寻湮没在时光深处的风物与人事,以一种深度介入的行走和亲历现场的体验,来呈现一幅幅具有浓郁乡村文化的风情画卷。它们浸润新时代精神的传统文化气息。在乡村,我遇到了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大多是“择一事,爱一生”的民间手艺人。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浩渺的文化乡愁。他们随着年岁的增长,也很“着急”,着急怎样才能把手艺传下去。岁月是无情的。岁月将太多没有活够的人封缄成一段历史。在一些关于非遗保护的文论中,我甚至读到“抢救”这样的词。如果不着急,不及时记录他们,只会留下更多的遗憾。唯有加急书写,传承的故事才能绵延不绝。

在采访中,我认识了三江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光祖、覃奶号,他们都年近八旬。我看到他们倾注全部的生命热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大歌世界。手上的技艺,心中的记忆,就像一团火,丰富了乡间孤寂的生活。他们怀揣“火种”穿越时代,风雨飘摇,用毕生心血为它遮风挡雨。他们苦守清贫、陋室孤灯,不弃不悔。那些隐藏在大山大水之中的人文天章,那些专属于原野的清静,在清贫里蕴藏着高贵,让我忍不住慨叹民间文化的神奇魅力。

时代大潮的“车轮”逐渐将诸多民族文化元素带走。侗族大歌也好,其他的非遗项目也罢,都不可避免地遭遇传承危机。地方文化部门对非遗的抢救和保护付出了诸多努力,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想方设法不让非遗之光熄灭。如今,多家出版社联手,不遗余力组织力量对广西非遗进行书写,我们的笔就是一盒火柴,适时地把它掏出来,点火,让它永远闪烁着光芒。

历经3个月的采访创作,《侗族大歌》顺利交稿。之后,我利用未用完的采访素材,一鼓作气又写了《融江放排人》《大悲歌师》等万字长散文,叙述非遗传承人的命运。主人公在苦闷、绝望之时,是侗族大歌散发出的微弱光芒给予了他们力量,支撑着他们将日子过下去……

非常感谢广西人民出版社给予这个机会,让我参与“非遗广西”丛书的撰写。非遗传承人身上的那团“火”,点燃了我作为写作者的“先觉性”。当我感到迷惘时,是他们首先让我清醒过来,感到疼痛,并看到希望。

注:《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合鸣》由广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发行。

作者:廖献红
来源:柳州晚报

【迦蘭視聽】2022年第50場,廣州大劇院,話劇《驚夢》。

這齣戲太牛了,三度淚崩,幸虧沒錯過。朋友説,就算780一張票二刷都值。感謝師弟小朱君幫忙買到票。

《驚夢》以國共戰爭背景下一個昆曲戲班的多舛命運為主線,展現了戰爭頻仍的年代中老百姓的無可奈何與無所遁逃。時代裹挾下的小人物們苟且偷生,命如草芥,悲欣交集。

《牡丹亭》的嵌入,是一個多重隱喻。戲比天大是一個戲班子的規矩,忠孝廉義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色,對傳統經典的虔誠是對文脈的堅守。文脈不斷,民族便生生不息。

好劇本,好班子,好演員,個個都是角兒。今年看過最好的戲。今晚最後一場,惜無緣二刷。

我儿子。

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B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在预产期前20多天,B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41mm*38mm。

4*4C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毕竟长达10个月的孕检,啥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最后半个月才讨论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第三天就做了B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62mm*42mm*42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晴天霹雳。

那种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照顾好产妇和BB,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出生后20天做了第一次MR。

说起做MR,真没想到是这么难。因为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第一次检查失败。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不管怎么样,第二次终于把检查做好了。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8mm×42mm×49 mm,考虑为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差不多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MR,结果:“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50mm×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省里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省里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100元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先简单说一下情况吧。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全省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

我们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毫无道理!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

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100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这……

叫我们怎么办?

唉……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市里面的医院看,还有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且我担心,名气不大的医生需要争取经验和案例,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声望,能力不知道达到水平没有。

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于是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B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但是,观察又怎样?

从开始的4CM,3个月就长到了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肚里。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给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9CM,而是变成了7CM!

再下一个月,7CM变成了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6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MR,已经变成了39mm×30mm。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谢天谢地,更感谢小BB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B超,验血,各种指标正常,B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一个8CM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4S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这个事,本来不打算说出来让人知道,但还是写了这么多。

因为,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心的人,无论何时都不会离开;用心的情,相隔千山万水也不倦。若岁月静好,唯愿陪你寂若安年;若是时光已老,只想和你朝霞暮天。
  • #爷爷去世前发给我的#你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小老头 你好像没有烦恼 就算打麻将次次输钱都很开心 你是一个特别时髦的小老头 各种新奇的表情包信手拈来 你是一个热心肠的
  • 还有就是在平潭的第二天早上酒店老板说其实可以跟着免费渔民坐船赶海但是我们是后面才知道的[白眼]但是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带喜欢的人一起来。各位路人兄弟姐妹们,麻烦看
  • 我对人们把恋爱谈得乱七八糟的看法是,试图以此返璞,因为没办法和小孩一样随时随地发疯,于是塑造了一个可以任意发疯还能被看待为成熟标志的产物如果我是一个小孩我可以用
  • 这个过程需要传承者有情感和爱,并且知道自己这样的创作之后的客户是谁。因为没有客户就变成了完全的自嗨,就没有办法让自己的作品惊艳于世,让所有人对非遗技艺有一次极有
  • 【投稿】哈喽大家好,给各位姐妹递冰玫瑰奶茶~我最近种草了pinkup家的万物皆可兔的衬衫+背带+罩裙一套,但是本人是日常不穿撑或只穿日常撑的偏日常痛lo娘,这套
  • 最后,大的孩子从来都不需要让着弟弟、妹妹对错是没有年龄区别的,网上有很多大宝教训出错弟弟、妹妹的视频,让人看了都很搞笑,我倒觉得父母这样做是不错的,最起码可以做
  • (时间太早,果子总是青涩不成熟的)后来,土土男又认识了女孩乙丙丁...整个十年桃花不断,女友没有断档过,也因为还很年轻,心没有完全定下来。女孩戊的盘里官星暗合,
  • 南怀瑾老师说金刚经威力巨大,真能达到有求必应。受持读诵,为他人演说这部经典功德无量[发射爱心]随[喜][赞啊]叹[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南无阿弥
  • 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我似乎总是在围追堵截的打架之中度过,甚至可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以至有的孩子家长至今对我还咬牙切齿。玩啊玩,童年时候的板砖由玩具带入到动物凶猛的少
  • 等着新闻吧,看看四爷的准确率,我说的都是准的正官男要当心啦[彩虹屁]这里再说一次,找四爷求测得粉丝,我这里只有真话,没有好听的话,因为直男嘴笨,真心不擅长[允悲
  • 显然,宫崎骏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作品能时隔几十年,或者看过多遍后,依然让人兴奋,新奇感不褪色,因为做到了至善至美,超越了时间。其实李健和成龙俩人对智能机如此抗拒,
  • 人到中年,每个人都有烦恼、忧愁,没必要逢人诉说悲惨,这个世界上真正同情你的没有几个,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好!那张脸呢 吻呢 我们确定关系的那一晚 你生
  • #偶像梦幻祭[超话]# 推推镭射票,妈咪来看看吧 tag: 明星昴流、冰鹰北斗、游木真、衣更真绪、天祥院英智、日日树涉、伏见弓弦、姬宫桃李、朔间零、大神晃牙、
  • (只是一个阶段的 过完一段时间回看 可能会觉得这时候说的跟工作比 算不上啥[二哈])来回的这一路都在想 这个学我是非上不可嘛 最后还是想拍照 最后一年了 还是
  • #以后没人叫半夏胖子了##赵丽颖风吹半夏隐忍式哭戏#【德润铜川】任永飞:用14年诠释公益人的殷殷善举为最无助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为困难抗战老兵提供紧急医疗救助项
  • 对于儿子的爷爷奶奶;对于我妈,儿子的外婆;对于媳妇儿的外公和奶奶来说,也开启了四代同堂中,最后一部夕阳西下中的最后乐章中,却仍然能“谁道人生无再少?”她脸红了,
  • #每日分享#28 May一早被信息震醒 打开一看:“十二点半,xx见,吃饭克”Ok,不练车了,直接师生局约会,老大永远是第一位[开学季]“拿下拿下”梗重出江湖,
  • ​​​#每日一善[超话]#[赞啊]#每日一善# 一个人只要努力去做他能够做的事,他的能力就能达到惊人的地步,如果你在压力之下,应该做到不顾困难,利用这种压力去
  • 湖畔思想者(二)​​​我只是在春天的梦里​是一个湖畔思想者​我今天想去龙潭湖畔走一走​去感受春日游园的情趣和人生漫步的意味深长​​一直到今天​我的诗已经写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