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贵阳“绿丝带”暖心行动 | 贵阳综保区——战“疫”有我·用志愿热光 映大爱苍穹】有一种使命源于初心不改,有一种责任源于血脉相连。自贵阳贵安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贵阳综保区志愿者们闻令而动、主动请缨、奔赴一线,积极响应爽爽贵阳“绿丝带”暖心行动,以实际行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他们不是战士,却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他们当中有“60后”的“老将”,也有“00后”的“新兵”,他们不都是青年,却都满腔热血、义无反顾。他们没有生而勇敢,只是选择无畏,肩上共同的责任促使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志愿者。

众志成城

共筑抗疫“红色防线”

有一种战斗没有硝烟,有一种光芒润物无声。9月3日凌晨,贵阳综保区正式吹响抗疫“集结号”,发布《致贵阳综保区全体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一封信》,号召全区26个机关、国企、非公企业党组织及时组织本支部党员干部职工、志愿者投身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

号令既出,全区200余名志愿者及区内志愿服务组织万众一心,迅速投入防控一线,奔赴在贵阳综保区及就地街道、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区产业发展区工作人员张俊、丁涛是最早一批响应区党工委、管委会号召,主动加入到抗疫队伍中来的党员志愿者。每一轮开展全员核酸,他们都会比要求时间再提前半小时来到采样点,主动配合布置检测现场、搬运相关物资,进入自己的工作岗位后继续协助进行体温检测、维持秩序、检验健康码、劝导佩戴口罩等。“越是困难的工作、越是辛苦的岗位,我们党员越是要先顶上,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能掉链子。”在守护人民健康、守护家园平安中彰显担当,丁涛的眼中是责任,更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这样的责任与担当,还体现在贵阳战疫的其他战线上。来自贵阳综保区税务局的党员志愿者代卓明说:“作为一名党龄18年的老党员,在接到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号召后,我立即加入泉湖街道办事处米兰社区志愿者团队。连日来,我严守纪律,积极配合医疗团队做好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等工作,我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同力、团结战斗,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积极践行国企担当,充分发挥国企在保供应稳生产中的“急先锋”“排头兵”作用,综保集团公司党委办负责人余凡说:“作为党组织管理部门,在公司党委积极号召下,综保集团公司目前共有90余名志愿者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人数仍在不断增加。”“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余凡说。

在抗击疫情一线,有许多活跃着的年轻身影,他们是综保区的“新鲜血液”,更是勇于担当的生力军。贵阳综保区组织人事部的90后志愿者刘美伶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这时候正是党组织考验我的时候,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自己所能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上。”

#爽爽贵阳城暖暖贵阳人#

默默坚守

以实际行动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大局

为确保全市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供应,自9月5日起,贵阳市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省市联动指挥部紧急启用贵阳国际陆港应急物资中转接驳站,充分发挥其集货配货、中转接驳的作用,确保相关市场主体一线门店供应充足,为零售终端订单提供支撑。

当晚9点,一个紧急通知在综保区税务局的微信群发布:“@所有人 紧急通知:区工管委紧急招募一批志愿者参与贵阳国际陆港应急物资中转接驳站工作,有主动志愿前往的请立即在本群回复!”“我报名!”“加我一个!”“我也来!”区税务局的党员干部们闻令而动,踊跃报名,不到半小时,一支9人的税务志愿者队伍组建完成。

由于国际陆港车辆来往频繁,人员出入情况复杂,战“疫”任务艰巨。贵阳综保区强化统筹,立即组织人员力量,从区属各部门选派48名以年轻后备干部为主的志愿者奔赴都拉物流港,开展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物流场所现场消杀、24小时轮流值班值守等工作。

为了保障中转接驳站运行顺畅,贵阳综保区与园区运营单位都拉铁投公司党组织联建共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选派区党政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委员胡承贵担任该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作为都拉营物流港接驳站的现场负责人,从9月7日至今,他一直在国际陆港内,期间未回过家一次,带领40多名志愿者坚守在物流港各工作岗位上,确保物流港保供应、稳外贸工作正常运营,助力贵阳市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连日来,志愿者们坚守在物流港前沿,24小时轮班,顶着烈日骄阳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老党员以身作榜守前哨,年轻党员向“疫”逆行显担当,志愿者们彻夜值守,检查物流货车,维持秩序,为物流港应急物资的中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9月9日下午6点,在贵阳国际陆港,随着发车长鸣声响起,一列装载着50只40英尺货柜的中欧班列从贵阳国际陆港发车,同时,这也是贵阳国际陆港正式运营以来在疫情期间开出的第一趟国际班列。

目前,贵阳国际陆港应急物资中转接驳站已成功引进盒马、美团等商超、配送单位入驻,实现运输中转、物资交接、存储转运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进货量约3366.5吨,累计出货量约3091.3吨,库存约565吨,为零售终端订单及供货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专人驻点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贵州祥恒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在加急开展蔬菜等生活物资的包装箱生产,确保牛奶、辣椒等物资“运得畅、运得稳”。

在贵州富之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员工们正全力开工,金黄色的干玉米粒原粮投入饲料加工自动化生产线流程,生产出的饲料将及时进入市场,确保生猪健康养殖,保障生猪市场供应。

加班加点生产保供物资,这正是贵阳综保区面对疫情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稳产达产的“缩影”。

“为帮助园区企在疫情期间保供应、稳生产,我们正组织区属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深入园区企业开展纾难解困工作,目前已收到园区19个企业反映问题28项。针对收集到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并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切实帮助企业保供应、稳生产。”贵阳综保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但在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完全有信心战胜病毒。关键时刻,我们切实扛起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发挥党员队伍带头作用,确保我们生产端‘管够’,我们有这信心!”贵州祥恒包装公司党支部书记孙强说。

贵阳综保区结合实际,从区属各部门单位、垂直管理部门、园区企业等抽调80余名以党员志愿者为主的干部队伍,分别组建了园区企业服务组临时党支部、工程项目服务组临时党支部、物资保障组临时党支部等共8个党支部,并从机关13个党支部中抽调党员骨干组建10支党员突击队,带领全区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后勤物资保障、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园区企业服务、项目工地排查、防疫点值班值守等工作,为园区保供应、稳生产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为爱行动

撑起温暖“大后方”

为满足园区企业复工复产生活物资所需,连日来,贵阳综保区志愿者们积极组织协调,对接市内大型商超,购买米、油、牛奶、蔬菜等生活保障物资,有序分发给相关企业,为园区企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帮助园区企业稳下心来开展正常生产生活。

疫情紧急防控以来,在贵阳综保区各条防控战线上,一个个志愿者前赴后继。他们以“后勤不靠后,保障在前冲”为宗旨,坚持“快、全、细、实”的原则,全面落实落细全区疫情防控所需的各种设备、用具和设施,积极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每天凌晨五点不到,贵阳综保区食堂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员工们洗菜、切菜,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和园区企业员工准备全天安全可口的饭菜。“系上‘绿丝带’, 就是志愿者,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都很辛苦,努力做好后方的保障,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在繁忙中感受到温暖,这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贵阳综保区食堂负责人说道。

9月11日上午,一辆载满200桶油、200袋大米、2000斤白菜和2000斤土豆,价值共3万余元的货车从安顺市顺利抵达贵阳综保区,将爱心物资捐赠到园区各生产企业,助力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综保区民营企业,艰难时期,同心抗击疫情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贵阳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公司总经理魏永辉说道。

9月15日,贵州索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贵阳市慈善总会,向贵阳综保区捐赠医用防护服100套、医用防护口罩3000个、医院外科口罩40000个等,共价值9万余元的抗疫物资,这批物资将用于贵阳综保区医务人员、志愿者、园区企业员工等重点群体,助力一线工作人员抗击疫情。“这只是尽一点微薄之力,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相信一定能够很快战胜疫情。”公司负责人岳勇红说道。

贵阳综保区的爱心人士自发开展的一系列关爱一线医护人员的志愿服务行动,解决了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在战“疫”路上,他们用志愿服务筑起守护之墙,撑起了温暖的“大后方”。

贵阳综保区的志愿者队伍中,有的志愿者是一家人齐上阵,有的志愿者是“夫妻档”;有的志愿者为了方便工作不用脱防护服,从天亮干到天黑,又从天黑干到天亮,饿了便匆匆忙忙吃个盒饭,累了困了就躺在地板上睡一会······正是因为一个个志愿者的凡人善举,让越来越多的人站在了一起,汇聚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战“疫”力量。

记者手记:

不同的岗位,相同的奉献;不同的选择,相同的坚守。在贵阳综保区的各个角落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们,不论是化身“大白”、身披“红马甲”,还是手系“绿丝带”,他们都用实际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抗疫斗争中,用汗水构筑了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用责任建立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在疫情防控中彰显担当,书写着不平凡的战“疫”故事。
来源:贵阳综保区融媒体中心

#喜迎二十大# 【黄河水,如何做到“一滴不浪费”】黄河水,如何做到“一滴不浪费”——来自全国首个“吨半粮”创建市的节水调查

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沿黄产粮大市德州沃野金黄,丰收在望。

“糯玉米亩产预计800多公斤,小麦平均亩产670公斤,今年有望实现‘吨半粮’创建目标。”平原县桃园街道“吨半粮”创建核心区,玉米散发着清香,被晒得黝黑的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何石宝说。

秋粮丰收可期,夏粮增产喜人:德州今年夏粮总产381.19万吨,同比增加1万吨。更难能可贵的是,农业增产却不增用水,德州今年年度常规引黄8.35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减少1.4亿立方米;近年以仅占全省4.3%的水资源量,灌溉了全省8.2%的耕地,生产了全省17%的粮食。

山东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拧紧占用水总量六成的农业“水龙头”,对于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农业大省意义重大。德州是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当前正力争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粮食安全责任要扛牢,“一滴都不能浪费”的“节水经”也要念好。近日,记者走进德州市宁津县、禹城市、平原县、齐河县田间地头,探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中,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的新理念、新做法、新变化。

水权到户、按方计量,一年节水相当于全县两年生活用水

每亩年均节水25立方米,农业年均节水总量2000万立方米,节水量占全年引黄指标的30%,相当于全县48万人两年生活用水……

这些变化,都指向宁津县在全省率先试点的一项创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位于冀鲁交界的宁津,是德州引黄末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的1/6,农业灌溉以井灌为主,然而“以井保丰、以河补源”,其地下水仍依靠黄河水补给。

“原来浇地是成天成宿的漫灌,一亩地浇一次怎么也得70多方水。”9月9日,宁津县刘营伍乡种粮大户王猛说,原来机井下管30米能满足灌溉需要,但由于不节制用水,前些年新打水井还得再下6米。水位下降,水质也变差了——微咸水比以前明显多了。

一方面引黄指标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被列为国家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成为当地一项紧迫课题。

平原土地鲁望公司的指针式喷灌机

2016年始,宁津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农业所有能用的1.5亿立方米水作为初始水权,分配到各乡镇,确权到户、发证到村,使水权看得见、摸得着、可转让,配套建立超定额累进加价、节水奖励等机制;在75万亩有效灌溉的田间地头,安装水电双控设备、泵站超声波流量计等,浇地按亩收费变按用水量收费。

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最有效直接。“多用多花钱,少用少花钱,大家都想尽办法节水。”王猛说,去年1000亩土地拿到了5000元节水奖励。

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倒逼提升节水效果。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二级调研员宫永波说,全省加快推动建立“定额内用水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农业用水新机制,已累计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6440万亩。

新机制落地见效,管理精细化水平至关重要。禹城市辛寨镇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明确泵站产权属协会,机井、主管道及以下产权属村级分会,建立起覆盖55个村庄4.2万亩耕地的高效灌溉网络。用水协会会长,温庄村党支部书记温付兴拿出一个手提移动式水表说:“村里浇水,到协会申请开泵站,水到了地头,管理员就用这个‘家伙’精准计量、按方收费。”

据统计,去年年度禹城市引黄8500万立方米,比之前一个引水年度减少1500万立方米。

动动手指、精准“喂水”,一亩庄稼半小时“解渴”

仲秋时节,平原县桃园街道鲁望农场玉米田里,一台大型指针式喷灌机横空矗立。

2019年起,平原土地鲁望公司流转土地2万亩,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并聘用多名大学生“农场主”管理,90后农学硕士何石宝负责技术指导。

“流转前,这片地普遍大水漫灌,有时一个月也浇不完。错过引水时间,农田就面临没水‘喝’的困境。”何石宝说,为解决浇水难题,公司购进了16台指针式喷灌机。“这种喷灌机臂展500-600米,一台最多可覆盖近500亩地。”

效率提升,节水明显。“9个综合气象站均匀分布在田间地头,实时动态监测土壤墒情,哪里缺水浇哪里。”9月13日,何石宝指着手机上的终端控制系统说,只需动动手指,设计好行走时间,设备就能自动浇水。“一亩地漫灌,需水六七十方,现在模拟20毫米降水,一亩地不到20方水就够了。”

鲁望农场南行50公里,在德州120万亩“吨半粮”创建核心区之一的齐河县焦庙镇,省农科院联合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在周庄村试验“水从地下浇”新节水技术。200亩粮田里,距地表30-40厘米处,埋设了密密麻麻的地下渗灌设备。

每亩浇水17分钟、上渗8厘米,浇水11分钟、上渗5厘米……齐力新农服焦庙区域种植主管李建国,向记者展示前不久记录的试验数据。“水精准到作物根部,亩均用时约半小时,就达到理想效果,而大水漫灌要两个小时。”

今年,齐河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6.89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2.82%。与大水漫灌相比,每亩年节水约50立方米,年节水量43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36个大明湖。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截至今春,德州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68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约七成。

水到即用、用完即停,一条干渠多浇6万亩

夏汛期结束,9月9日起开闸放水。已在黄河岸边工作30多年的德州黄河河务局潘庄引黄闸管理所所长李照民,每天目送滚滚黄河水蜿蜒向北,流向德州8个县(市、区)。

“闸口流量每秒34立方米,黄河水计量越来越精细。”李照民说,黄河是山东最主要的客水资源,沿黄各市均属粮食主产区,既要尽可能满足有效灌溉,又要保母亲河生态永续发展,引黄供需矛盾突出,一滴都不能浪费。

潘庄引黄干渠

干渠是引水的“主动脉”,也是节水的“关键环”。作为德州引黄渠首,齐河境内有4个引黄闸,形成潘庄、李家岸2个大型灌区,韩刘、豆腐窝2个中型干渠。韩刘干渠流经齐河4个镇。过去,黄河水一来,上游“肥水不流外人田”,自行抬高水位,让水尽量多流到自家支渠。

胡官屯镇水利站站长孙义方说,干渠和支渠间多数没有节制闸,上游把水一截,想浇多久浇多久,下游用水就成了问题,“上游‘喝撑’,下游‘喊渴’”。

德州市水利局局长李守学介绍,借助国家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全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2020年开始,德州大范围整治农业用水工程设施,实施干支渠护底护坡衬砌改造、桥涵闸等建筑物改建及维修。韩刘干渠与各村支渠间全部安装节水闸、智能测控终端,用水定额一到,节水闸立即关闭,“水到即用、用完即停”倒逼节水。

胡官屯镇孔官村位于干渠上游,村党支部书记满丰迎说,今年春灌期,全村2000多亩地,不到10天就浇完了,以前20多天也浇不完。

韩刘干渠一年输水2000万立方米,经护底护坡衬砌,一年节水200万立方米,加上节制措施,有效灌溉面积从8.9万亩猛增到15万亩。放眼全省,山东近两年投资213亿元,新完成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016年的7742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8000万亩左右,而农业用水量同期减少7.6亿立方米。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硬任务。“山东坚持‘四水四定’,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说,山东去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47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8个百分点;以占全国约1%的淡水资源,灌溉了占全国约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约8%的粮食、9%的肉类、11%的水果、12%的蔬菜,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大众日报)

#喜迎二十大# 【黄河水,如何做到“一滴不浪费”】黄河水,如何做到“一滴不浪费”——来自全国首个“吨半粮”创建市的节水调查

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沿黄产粮大市德州沃野金黄,丰收在望。

“糯玉米亩产预计800多公斤,小麦平均亩产670公斤,今年有望实现‘吨半粮’创建目标。”平原县桃园街道“吨半粮”创建核心区,玉米散发着清香,被晒得黝黑的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何石宝说。

秋粮丰收可期,夏粮增产喜人:德州今年夏粮总产381.19万吨,同比增加1万吨。更难能可贵的是,农业增产却不增用水,德州今年年度常规引黄8.35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减少1.4亿立方米;近年以仅占全省4.3%的水资源量,灌溉了全省8.2%的耕地,生产了全省17%的粮食。

山东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拧紧占用水总量六成的农业“水龙头”,对于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农业大省意义重大。德州是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当前正力争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粮食安全责任要扛牢,“一滴都不能浪费”的“节水经”也要念好。近日,记者走进德州市宁津县、禹城市、平原县、齐河县田间地头,探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中,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的新理念、新做法、新变化。

水权到户、按方计量,一年节水相当于全县两年生活用水

每亩年均节水25立方米,农业年均节水总量2000万立方米,节水量占全年引黄指标的30%,相当于全县48万人两年生活用水……

这些变化,都指向宁津县在全省率先试点的一项创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位于冀鲁交界的宁津,是德州引黄末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的1/6,农业灌溉以井灌为主,然而“以井保丰、以河补源”,其地下水仍依靠黄河水补给。

“原来浇地是成天成宿的漫灌,一亩地浇一次怎么也得70多方水。”9月9日,宁津县刘营伍乡种粮大户王猛说,原来机井下管30米能满足灌溉需要,但由于不节制用水,前些年新打水井还得再下6米。水位下降,水质也变差了——微咸水比以前明显多了。

一方面引黄指标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被列为国家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成为当地一项紧迫课题。

平原土地鲁望公司的指针式喷灌机

2016年始,宁津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农业所有能用的1.5亿立方米水作为初始水权,分配到各乡镇,确权到户、发证到村,使水权看得见、摸得着、可转让,配套建立超定额累进加价、节水奖励等机制;在75万亩有效灌溉的田间地头,安装水电双控设备、泵站超声波流量计等,浇地按亩收费变按用水量收费。

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最有效直接。“多用多花钱,少用少花钱,大家都想尽办法节水。”王猛说,去年1000亩土地拿到了5000元节水奖励。

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倒逼提升节水效果。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二级调研员宫永波说,全省加快推动建立“定额内用水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农业用水新机制,已累计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6440万亩。

新机制落地见效,管理精细化水平至关重要。禹城市辛寨镇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明确泵站产权属协会,机井、主管道及以下产权属村级分会,建立起覆盖55个村庄4.2万亩耕地的高效灌溉网络。用水协会会长,温庄村党支部书记温付兴拿出一个手提移动式水表说:“村里浇水,到协会申请开泵站,水到了地头,管理员就用这个‘家伙’精准计量、按方收费。”

据统计,去年年度禹城市引黄8500万立方米,比之前一个引水年度减少1500万立方米。

动动手指、精准“喂水”,一亩庄稼半小时“解渴”

仲秋时节,平原县桃园街道鲁望农场玉米田里,一台大型指针式喷灌机横空矗立。

2019年起,平原土地鲁望公司流转土地2万亩,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并聘用多名大学生“农场主”管理,90后农学硕士何石宝负责技术指导。

“流转前,这片地普遍大水漫灌,有时一个月也浇不完。错过引水时间,农田就面临没水‘喝’的困境。”何石宝说,为解决浇水难题,公司购进了16台指针式喷灌机。“这种喷灌机臂展500-600米,一台最多可覆盖近500亩地。”

效率提升,节水明显。“9个综合气象站均匀分布在田间地头,实时动态监测土壤墒情,哪里缺水浇哪里。”9月13日,何石宝指着手机上的终端控制系统说,只需动动手指,设计好行走时间,设备就能自动浇水。“一亩地漫灌,需水六七十方,现在模拟20毫米降水,一亩地不到20方水就够了。”

鲁望农场南行50公里,在德州120万亩“吨半粮”创建核心区之一的齐河县焦庙镇,省农科院联合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在周庄村试验“水从地下浇”新节水技术。200亩粮田里,距地表30-40厘米处,埋设了密密麻麻的地下渗灌设备。

每亩浇水17分钟、上渗8厘米,浇水11分钟、上渗5厘米……齐力新农服焦庙区域种植主管李建国,向记者展示前不久记录的试验数据。“水精准到作物根部,亩均用时约半小时,就达到理想效果,而大水漫灌要两个小时。”

今年,齐河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6.89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2.82%。与大水漫灌相比,每亩年节水约50立方米,年节水量43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36个大明湖。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截至今春,德州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68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约七成。

水到即用、用完即停,一条干渠多浇6万亩

夏汛期结束,9月9日起开闸放水。已在黄河岸边工作30多年的德州黄河河务局潘庄引黄闸管理所所长李照民,每天目送滚滚黄河水蜿蜒向北,流向德州8个县(市、区)。

“闸口流量每秒34立方米,黄河水计量越来越精细。”李照民说,黄河是山东最主要的客水资源,沿黄各市均属粮食主产区,既要尽可能满足有效灌溉,又要保母亲河生态永续发展,引黄供需矛盾突出,一滴都不能浪费。

潘庄引黄干渠

干渠是引水的“主动脉”,也是节水的“关键环”。作为德州引黄渠首,齐河境内有4个引黄闸,形成潘庄、李家岸2个大型灌区,韩刘、豆腐窝2个中型干渠。韩刘干渠流经齐河4个镇。过去,黄河水一来,上游“肥水不流外人田”,自行抬高水位,让水尽量多流到自家支渠。

胡官屯镇水利站站长孙义方说,干渠和支渠间多数没有节制闸,上游把水一截,想浇多久浇多久,下游用水就成了问题,“上游‘喝撑’,下游‘喊渴’”。

德州市水利局局长李守学介绍,借助国家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全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2020年开始,德州大范围整治农业用水工程设施,实施干支渠护底护坡衬砌改造、桥涵闸等建筑物改建及维修。韩刘干渠与各村支渠间全部安装节水闸、智能测控终端,用水定额一到,节水闸立即关闭,“水到即用、用完即停”倒逼节水。

胡官屯镇孔官村位于干渠上游,村党支部书记满丰迎说,今年春灌期,全村2000多亩地,不到10天就浇完了,以前20多天也浇不完。

韩刘干渠一年输水2000万立方米,经护底护坡衬砌,一年节水200万立方米,加上节制措施,有效灌溉面积从8.9万亩猛增到15万亩。放眼全省,山东近两年投资213亿元,新完成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016年的7742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8000万亩左右,而农业用水量同期减少7.6亿立方米。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硬任务。“山东坚持‘四水四定’,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说,山东去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47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8个百分点;以占全国约1%的淡水资源,灌溉了占全国约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约8%的粮食、9%的肉类、11%的水果、12%的蔬菜,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起床后带着小侄子去打疫苗(德华带娃)去了我就惊呆了,好多人啊(周迅表情包)都是周末带着娃来打疫苗的,排队好久才打上,又留观半小时,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洗澡哇哇哭
  •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美好的一天开始了,今日份的快乐在于积极向上热爱生活。钉子进了墙,锈也锈到里头了 ——《最慢的是活着》乔叶 ​All the s
  • #灰原哀是神[超话]#[送花花]#每日一善# [送花花]#阳光信用# 我不在乎这些彪子不喜欢我因为我推火的要命就在前几天我听到一个哀黑说事实上一个哀黑还能说什么
  • 一个人躺在昏暗的环境里,姨妈又很痛,又不知道那个人到底什么时候来……情绪积累到了最高点,又加上来姨妈激素的加持,特别特别想他,想他怎么还不来啊!刷朋友圈看见同学
  • ABOUT属性不混饭圈,啥都吃啥都看的杂食大胃王,担周深张若昀宫脇咲良,深含量70%☁️含量10%含量10%其他7%日常3%,韩娱博爱女爱豆,偏yeji和宁宁,
  • #宇辉式中国科技浪漫# 不愧是董宇辉,今晚这场董宇辉与华为合作的首次科技直播秀,再次让我看到了华为智慧屏 V5 系列让科技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不管是直播中展示的
  • 朋友圈正能量 | 温柔文案:1.²⁰²⁴ˎˊ˗ 生活就是这样 有点忙 有点烦有点苦 偶尔也有点甜2. ²⁰²⁴/ˎˊ˗ ︎ ʺ̤在喜欢的状态里生活 做你自己
  • 财星、食伤耗身、泄身太过的人,通常需要承受很多来源于自己内心,和精神方面的压力。比如,恶劣的环境,严苛的领导,繁重的工作,职场中的小人,难以完成的业绩考核,家庭
  • 纪凌尘把表白演成强制爱,宁静这算工伤吗? 无限超越班这集即兴试戏小考,演的是大哥出事以后,手下的小弟对暗恋许久的大嫂表白。 纪凌尘硬生生把小弟表白演成疯子强制爱
  • 就像喝果汁一样,据说用的是青海黑枸杞,花青素含量巨高,大家都知道,花青素能祛斑抗皱,延缓衰老,真的是我的心头爱~薯条爹更爱红枸杞的,枸杞味儿更浓厚,说能感觉在滋
  • #水珠儿妤雁[超话]##tuza52# 得物四天“❷❾条广告”你跟我说做博主不赚钱❓:做自媒体跟对人太重要了 只要你肯做就没有赚不到的人现在早已‮是不‬需要你在
  • 今日成交量成为了关键,早市交易额已经萎缩了超过1200亿,若下午能放量,那坚守为上;若继续萎缩,那就要做好高抛的准备,应对市场的轮动。关于科技AI的步伐,回想昨
  • 高仿欧米茄哪个厂好?精仿欧米茄能不能戴得住?复刻欧米茄品质如何?劳力士金绿迪通拿腕表某某正品简介AR厂V2劳力士金绿迪通拿腕表简介品牌: 劳力士 Rolex系列
  • #每日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太阳]#熊猫守护者#[太阳]#每日一善# ☀️695极好,不tun hu,较好及以上 余生很贵,努力活成自
  • 我是蛮/Sairuo称呼随意 充都充了写下置顶 ⚠️同人女私博 voxval洁癖 恨所有鹿和尘相关一切 拆逆对家sj被我发现会立刻拉黑并挂在主页鞭尸每天都会通过
  • #李羲承[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这个社会就是如此,只有强大了,别人才能懂你的善良。所以,在强大之前,请不要善良。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 #每日一善# 极好7️⃣1️⃣6️⃣ 蹭|快 世界因善变得温暖,生活因善而更美好。每天做一件好事,让爱传递!让我
  • day0day1 回学校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游泳自由 游了半圈就遇到了之前的教练说很久没看到我 半年多没去了居然还记得我 叫得出名字聊了几句 突然感觉到虽然天天说想
  • 紫皮腰果仁,百草味官旗的尖货! 500g/罐,到手仅需33.9 超大颗粒,腰果界的“巨无霸”! 不是你平常吃的那些小腰果,是越南进口的、大颗粒的紫皮腰果仁!每
  • 广州一股民45元抄底隆基绿能,跌到17.6元,赔了夫人又折兵! 广州小王,一位热血青年,刚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不久,任职于一家知名IT公司。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