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辽河口】二界沟的传说#保护绿水青山辽宁在行动#
明眼人能从滩地上窥测到很多的内容,除了昔日的世事沧桑、岁月如歌,希望与憧憬的寄托,物产的富饶馈赠外,那写在河滩地上疮疤亦是很难抹掉,那民风或粗俗或雅致或淳朴或豪放,以及人们曾怎样与这些河滩沙洲结下过生死相依的关系,也穿越渺然的时空,仍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晃荡,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它曾怎样凝聚了蛮荒时代的野性。至今仍给后人带来或激动与心跳或痛悔与惊叹。
就如二界沟的来历与传说。
很久以前,大约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这里到处是大滩,潮涨为海、落潮为洲。滩上青蛤遍布,只有广宁县、海城两县靠海为生的穷人,偶尔来此地钩蛏挖蛤蜊,这些青蛤一是本身可以用来充饥;二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点钱,用来买粮食和一些生活日用品。
到了清初,海退河让,岗坨隆起,陆续有山东移民自清乾隆(乾隆十三年有山东移民曾元亮者移入)始兴档网渔业。嘉庆以后、河北移民大量涌入。这种上滩挖青蛤的营生,规模不断地扩大发展。因为移民中的大多数是贫苦百姓,买不起网也治不起船,来这里落脚的时候,首先是能否生存?或者生存得怎么样?
他们发现,这里的滩海还不曾大量地有人光顾过,海里有的是鱼虾,滩上有的是贝类。面对海里的鱼虾,只能是“望洋兴叹”,而海滩上的贝类则首当其冲地成为他们的猎取对象。他们观察到,那些隆出于滩海上的岗坨地,大多数的时候,潮水上不来,小潮汛的时候根本就上不来了。于是,他们就在岗坨地上,挖个地印子,或者支个马架子,算是有个猫身、歇脚的地方。最早的人们挖地印子或支马架子的地方,一个是曾家屯,一个是沟北,然后在岗坨的四周修起围堤,算是安顿下来,然后就近就便地从事“下散海”的营生——即钩蛏挖蛤蜊。
那时的夏天的浅滩采蛤,最能汇聚来旺盛的人气。潮线撤离远去,从海中露出的淤泥陷滩犹如一个诺大的托盘,薄水涔涔,贝光闪烁,笑声朗朗,形成了最壮观的水色天光。采蛤的人们,用不着走出多远,就可以找到密集的青蛤穴区。蛤穴是采蛤的标识,那蛤穴出得真是多呵,真可谓是密布如星,俯拾即是。用脚可踩,用叉子可挖,用笤帚扫几下就可拾取,甚至于躺在滩上也能压出几个蛤蜊来……
那蛤穴是青蛤呼吸和摄食的小孔儿,并排两个,比滩面上露出来的蛏穴要大一些,这是辨识它或挖取它的标识。由于受沙质与潮汐风浪磨擦的影响,它们在落潮后的沙滩上出现的时候,其状态也是发生了变化的。一些新加入采蛤的人拎着蛤兜下去的时候,会有老人告诉他们采蛤的方法,可是却很少找到那明显的并排着的两个小孔的,半天了也没有挖到几个,而那些老人儿手中的叉子却像鸡叨米似的,在滩面上叨个不停,一会儿工夫下来,那蛤兜内已经装进去了那么多的青蛤,一动哗哗啦啦的。而一些新手们的叉子下去就只能撅出一块土来。
采蛤老手儿会告诉这些新人一些秘诀:虽然都是蛤穴,但明显有隐形的,要学会分辨“双目孔”、“洼洼孔”、“柳叶孔”、“单眼孔”、“马蹄孔”、“瘌巴子孔”等多种蛤穴。从那之后再下叉子时,就一叉了下去,感觉到了叉子的瓷实。当那叉子将一枚大蛤卡着壳撅出来时,它的斧足都未来得及收缩回去,一股带动的力,会将那一股鲜汁儿喷出来。
移民们带着劳作的艰幸、劳作的愉快、劳作的情趣活跃在那大滩之上,经过了两三个小时的劳作,他们便将那一兜兜的青蛤乱放在滩顶上,而这时,那泛着白沫的潮水也涌动了起来,一条齐整整的的白弧线自天边涌过来,他们便赶紧地将那蛤兜向大滩的顶部移动、搬迁,如果不是潮头很迅猛的话,他们总要在这潮刚涨起来的时候,抓紧时间猛挖上一通。
移民早期这种散在劳作,是有着群体划分与归属的,即“山东帮”与“河北帮”,不论居住还是劳作出行,都是结伴而行,但在采蛤或者钩蛏时,虽是一团团的人在一起,但一忙活时,那也就没有界限了,逢上蛤穴、蛏穴出得多时,人们只顾低头采捕,没有看界限,山东人与河北人就“混编”到一起了。
河北人看到眼前铺展开了那一片密布的蛤穴,顿时,纷纷哈下腰来,一手拿叉,一手拿抓蛤,像鸡叨米似地将卧在滩泥里的青蛤剥离出来,然后眼不看地随手抛至膝后拖着的蛤兜里,再复前去挖又发现的蛤穴……山东人叫喊上了“你这河北老呔,越界了”。或者河北人刚想下楔子时,前面有山东人先手钩了出来,也大为恼火,便会吵吵起来,你这山东棒子,到我这挖啥呀。因此,纠分时有发生,而且严重的时候,动起了撇子,还酿成过群斗,都惊动了海城县的官府衙门。
后来,此种因界限不清酿成民间纠纷闹到了奉天府,于是奉天府派专人来平息,勘预划界,遂将一条东西走向的头子沟划为两区,沟南归了山东帮,沟北归了河北帮,此后越界采贝而闹成的纠纷逐渐少了下来。这便是二界沟名称的来历源头之一。

洪荒:拜师通天的我一键满级

第1章 开局拜师通天

  洪荒!

  昆仑山!

  “终于到了!”

  “终于通过考验了。”

  “……”

  三清殿广场之上,数十名修士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的同时,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狂喜之色。

  三清证道对外收徒,他们历经磨砺总算是通过了,接下来便可拜师圣人,一改自身散修的身份成为圣人门徒。

  “系统,我真的只能拜师通天?”

  人群后方,太玄一个人站在偏僻的区域,内心跟系统交流,脸上颇为抗拒。

  他是一名穿越者。

  不久之前得到了穿越者配到的金手指:系统。

  但想要激活却必须要拜师通天,这让太玄颇为不乐意。

  巫妖决战已经迫在眉睫,封神之战不久之后就会爆发。

  作为穿越者,太玄清楚截教的下场,除了无当之外,截教修士要么上了封神榜,要么则是身死道消。

  唯一活过封神之战的亲传大弟子多宝还背叛了玄门加入了西方教成为了如来,可以说拜师通天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叮!不拜师通天,系统无法激活。”

  听着系统的答复,太玄眼底顿时闪过一丝无奈。

  死就死吧!

  大不了在得到封神之前脱离截教。

  打定主意,太玄也不在纠结,站在原地耐心等候起来。

  “广成子,太乙,玉鼎,赤精子,慈航,普贤,灵宝,黄龙,清虚,文殊,俱留孙,道行,你等可愿拜我为师,入我阐教!”

  这时,原始的声音随之响彻。

  “弟子愿意!”

  “拜见师尊!”

  闻言,广成子等人顿时大喜拜师,从人群之中走出迅速前往原始身后,每个人喜形于色,如不是碍于圣人的存在只怕都会放声大笑。

  这一幕,顿时就引起了场内众人一阵羡慕。

  不少想要拜师原始的人此刻更是直勾勾的盯着原始,希望后者能够收下自己。

  可惜,原始对此却没有丝毫理会,转身退回到了队伍之中,开口说道:“三弟,你也开始吧!”

  “好!”

  答应一声,通天一步上前,迎接着全场修士热切的目光,顿时就开口道:“多宝,赵公明,无当,云霄,碧霄,琼宵,龟灵,金灵,你等可为我门下亲传弟子。”

  “拜见师尊!”

  闻言,多宝等人大喜,当即从人群之内走出对着通天毕恭毕敬的行礼。

  什么情况!

  没有我!

  见此情形,太玄急了。

  通天这架势摆明也准备停止收徒,自己之前还挑三拣四,没想到他通天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甚至都没有要收自己的意思。

  “不行!”

  “我必须拜师通天!”

  紧了紧拳头,太玄从队伍之中走出,对着通天一礼道:“还请圣人收我为徒!”

  此话一出,刚刚才站起身的多宝等人顿时错愕的看向太玄,不敢相信后者居然如此胆大妄为。

  圣人收徒讲求缘分。

  通天都没有开口的情况下,太玄居然胆敢主动上前,难道不怕触怒了圣人?

  甚至不少人此刻看向太玄的目光满是玩味和嘲讽。

  圣人收徒,岂是你能自我决择的,如此行为,当真是在作死。

  “太玄,你我师徒之缘浅薄!”

  瞥了太玄一眼,通天并未恼怒,反而是平淡的说道:“吾无法收你为亲传。”

  “你如若拜我为师那便只能做内门弟子,你可愿意!”

  洪荒讲求师承。

  弟子分为亲传,普通和记名。

  亲传弟子得师承,师尊传道受业解惑也。

  普通弟子虽然也收到圣人庇护,但却也无法得到圣人的解答和指点,最多也就是给你一门截教功法让你修炼,自身自灭!

  “我愿为内门弟子!”

  然而,太玄却顾不得那么多,毫不犹豫的躬身行礼道:“弟子太玄,拜见师尊!”

  普通弟子又如何!

  他拜师通天为的是激活系统。

  只要系统激活了,他才不管这一切,别说是内门弟子,哪怕是记名弟子,杂役弟子他都可以接受。

  “罢了!”

  叹息一声,通天看了太玄一眼,随即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是吾门下弟子了。”

  “叮!成功拜师通天,系统激活。”

  “叮!一键满级系统开启,恭喜宿主获得一次一键满级权限。”

  成了!

  听到系统提示声,太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对着通天一礼道:“多谢师尊!”

  说着,太玄也没有急于查看系统,而是迈步走到通天身后区域,对着多宝等人抱拳一礼便自顾自的等待。

  毕竟在场可有三尊圣人,自己如果贸然的去研究系统很可能被察觉,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成功了!”

  见此情形,四周原本等待看太玄笑话的修士都傻眼了。

  虽然内门弟子并非亲传。

  但那好歹也是圣人门徒不是?

  被圣人庇护,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想到这里,四周的那些修士再也忍不住了,纷纷一步上前道;

  “还请圣人收我为徒!”

  “还请圣人收我为徒!”

  “……”

  可惜,他们的反映太慢了。

  对于这群人的拜师,通天则没有在理会,转身回到老子和原始身旁道:“大哥,二哥,我已经收徒完毕了。”

  “好!”

  点了点头,老子作为三清之首,顿时就转身看向场内那数十人道:“尔等与我三清无缘,各自散去吧!”

  说着,老子大手一挥,直接就将那数十人都转移出了昆仑山。

  做完这一切之后,老子目光看向原始和通天道:“两位师弟,千年之后我等进行一场论道。”

  “届时三教弟子都可参加,魁首可得奖励如何?”

  “好!”

  “大哥所言甚是。”

  点了点头,原始和通天顿时答应下来。

  毕竟他们也算是为人师表了,自然也想要看看门下弟子们到时候的表现如何。

  “嗯!”

  点了点头,老子也不在逗留,转身就随之离开。

  “阐教弟子随我走!”

  目送老子离开,原始和通天也不在逗留,大手一挥道:“阐教修士随我离开!”

  “截教弟子随我来!”

  “是!”

答应一声,太玄等人顿时跟上通天前往住所。

西川:苏轼韩愈都爱的“石鼓”,藏着怎样的千古秘密?

走着走着,路过皇极殿后面的宁寿宫,忽见有石鼓展,便走进了展厅。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石鼓原石。见得很突然,感觉那十座外形似鼓的花岗岩刻石就是沧桑本身。

文|西川

我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件清中期官僚、学者阮元据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拓本翻刻的石鼓文旧拓。阮元所据拓本原为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所藏,后归宁波天一阁,但终毁于太平天国兵燹。阮元曾两回摹刻石鼓,一次在嘉庆二年(1797),一次在嘉庆十二年(1807)。前者置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后者置扬州府学明伦堂壁间。岐山石鼓天下摹刻颇多,以阮氏摹刻为佳;两回摹刻,以杭州府学本为精。书法家尹秉绶尝赞阮元翻刻石鼓文曰:“大儒好古,嘉惠艺林,洵盛事也。”

应该是五六年前,我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偶见此拓本。所拓古字,我多不识,但直觉以为其字高古,猜想是某青铜器铭文的清代翻刻拓本(因为其上有“北平翁方纲观;男 树培、树崑 侍”字样)。而售卖者亦不识此为何物,遂低价卖我。回家一查,竟是石鼓文的阮元翻刻拓本,而且是杭州府学本。拓片上的文字属大篆类,介乎西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又称“籀书”,相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据说在唐代,石鼓原存465字,到北宋大观年间剩余432字,到元代大德年间剩余386字,就是今天石鼓原石上文字呈现的样貌。15、16世纪之交的明代收藏家安国曾藏有十种石鼓文拓本,因自号家门“十鼓斋”。其中最佳者为北宋三拓,他仿照军兵三阵名之为《先锋》《中权》《后劲》。这些拓本,世上保存石鼓文字数最多,后流传到日本,藏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我这件翻刻拓片或许意义不大,但依然让我领略到石鼓文字浑劲的笔画、规矩的结体,感受到其庄重圆融、古茂丰雄的神秘乃至神圣。正是这件翻刻拓片将我带向了石鼓、石鼓文、石鼓诗。

石鼓又称“猎碣”,我这件拓片为第二碣。其诗曰:(见图一)

这段诗被研究者命名为《汧殹篇》,记述的是秦国君臣兵士的一次捕鱼活动;诗后段也记述了做饭加工的场景。郭沫若对本诗有清楚的解读,网上可以查到。当我能够试着读下它来,而且感受到它的韵脚,我心生莫大欢愉,不免好奇若此诗当初被孔夫子收入《诗经》,该入《风》还是《雅》还是《颂》?——当然孔夫子也许不收,那是他老人家的事。韩愈说:“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荐士》)《汧殹篇》所叙与秦国君臣有关,它被费劲地、正式地,甚至庄严地凿刻于石鼓,在当时肯定不是小事。那么一般说来,它应该有一种场面化的庄重腔调,然此诗却传达出日常、温暖、活泼、乐观的感觉。当作者说到“濿(漫)有小魚,其游散散”的时候,他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样子。而他这种兴致似乎在示范后人:古今同心。对上古生活、上古政治、上古经济,《汧殹篇》开我眼界。

猎碣石鼓一共十面(今存九碣半)。每鼓一诗,诗皆四言。因为这些诗作的启首用语,学者们将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汧殹)、田车、銮车、霝雨。这些诗作所叙所咏涉及征旅、修路、渔猎、收获、操练,以及发生在出征或狩猎归途中的遇雨、涉水、行舟之事。被称作《吾车篇》的这一首石鼓诗也很完整:
吾车既工,吾马既同。

吾车既好,吾马既阜。

君子员猎,员猎员游。

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

此诗有类《诗经·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渊博的孔夫子“西行不到秦”,没能对秦地诗做现场调查,他肯定是没见过、没听到过《吾车篇》。

上古华夏究竟有多少诗篇泯然无迹?《墨子·公孟》谓“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合当古诗一千二百首。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经学略说》:“太史公谓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为三百篇。或谓孔子前本仅三百篇,孔子自言‘诗三百’是也。然《周礼》言九德、六诗之歌。九德者,《左传》所谓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九功之德皆可歌者谓之‘九歌’。六诗者,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今《诗》但存风、雅、颂,而无赋、比、兴。……九德、六诗合十五种,今《诗》仅存三种,已有三百篇之多,则十五种当有一千五百篇。”对虽事先锋又自诩好古的我来说,识得《诗经》之外的上古诗篇,感觉更多拥有了一个文化秘密,好像贸然得福,独占了什么,私心以为在知识和精神的台阶上又登高了一级。

土于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人称之为“陈仓石碣”或“岐阳石鼓”。韦应物、韩愈皆以之为周宣王时代的故物。宋人郑樵《通志略》以为石鼓作于秦惠文王之后、始皇帝之前,近现代罗振玉、马叙伦均认其出自秦文公时代。据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考证,石鼓作于秦襄公八年(前770)。金石学家唐兰考证以为,石鼓刻凿时代当在秦献公十一年(前374)。今人刘星、刘牧则确认石鼓文当产生于始皇二十八年到三十四年(前219~前213)之间。若此,则与李斯小篆勒石几乎同时。但石鼓文与李斯小篆何其异类!——学者们的莫衷一是,更增添了石鼓的神秘。

出土以后,石鼓最早被存放在凤翔孔庙。做《石鼓歌》的韩愈见到的是好友张藉持来的拓本。遇五代战乱,石鼓散于民间,至宋代几经周折,终又收齐,置放于凤翔学府。参与寻找石鼓的人中包括了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将其迁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国学。逢“靖康之难”,石鼓被金人北掠,因不知其价值,中途被弃置荒野。后石鼓又流落到北京。有文化的清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对石鼓呵护有加。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主持将石鼓南迁,兜兜转转,险象迭出,但最终完好无损返回北京。解放战争后期,石鼓本在运送台湾之列,但因其太沉,上不了飞机,没能被运走。1956年石鼓在北京故宫展出。展馆原在皇极殿东庑房。2004年重新开展,展馆移至宁寿宫。

2019年秋,我因参与拍摄纪录片《与古为友》,与摄制组一起进入故宫。走着走着,路过皇极殿后面的宁寿宫,忽见有石鼓展,便走进了展厅。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石鼓原石。见得很突然,感觉那十座外形似鼓的花岗岩刻石就是沧桑本身。每石高约90厘米,直径约67厘米,重约1吨。那冰凉的石头,曾经颠沛流离的石头,被康有为称作“中华第一古物”的石头,作为古文明核心象征的石头,其暗沉的色泽、斑驳的石皮、号称“汉字之祖”的残存的古字、不见于《诗经》而又为我熟知的古诗歌,令我晕眩穿越。我胸中涌起日星出没的洪波,仿佛得见秦国的君臣、狩猎捕鱼的士兵、烟尘与猎猎旌旗,仿佛听见士兵们的呼喊与石匠们叮叮的凿刻声。我当时真有跪拜之心,但没好意思。按捺流连之后,我假装平静地走出宁寿宫,望着旧朝的黄瓦红墙、新时代的四海游人,投入纪录片拍摄,但内心里排列着如大星陨石的石鼓。

如果这些石鼓上仅镌刻着实用的纪实纪事文字,而不是《诗经》之外的诗篇,如果这些石鼓和石鼓文字不是被张九龄、杜甫、岑参、韦应物、韩愈、梅尧臣、欧阳修、苏轼、苏辙、张耒、张养浩、揭傒斯、李东阳、董其昌、朱彝尊、王士祯、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沈德潜、姚鼐、翁方纲、曾国藩等高人吟咏过或者写到过,我在亲眼见到它们时不会荡胸波涌。石鼓所系之诗文、之文化记忆,自唐世以来形成了一个宏硕的系列。这个诗文系列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中非比寻常。
韦应物《石鼓歌》曰: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
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
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
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
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
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如果没有略晚出的韩愈《石鼓歌》,韦应物的“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也应算雄蒙大语,为人牢记。但是论影响,在石鼓歌书写系列,当然首推韩愈韩退之的不朽杰作《石鼓歌》。该诗创作于元和六年(811)。诗中韩愈建议将石鼓从荒野运回,免受风霜与人为破坏,应置放并保护于太学,供诸生讲解切磋。其诗如此开篇: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
这里韩愈用七言,并未袭用石鼓诗四言作句的形式。其诗启句平实,然后荡荡铺开,高追远古,将石鼓置于万世之中。按照中国古诗的一般体量,韩愈《石鼓歌》就算长诗了。不避我出,不化物我,纵横叙事,以文为诗,营语排奡,行文厚密,有时佶屈聱牙,却回肠荡气,仿佛对应着石鼓的古、硬、重、奥,以及风霜,以及文武合体之质。不知道是否有人说过,韩愈《石鼓歌》其实开创了一种诗歌的风格传统,我们可以简单称之为“石鼓歌传统”。韩愈身后虽亦有诗家以飘逸之语、短小形式吟咏石鼓——如清代王士祯作五言律诗《石鼓山》“遥忆岐阳狩,来过石鼓山。韩苏今地下,星斗尚人间……”,但大多数后代诗人咏石鼓好像都是在续写韩愈的《石鼓歌》。约略说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写作风格,唐诗是唐诗,宋诗是宋诗,但要书写石鼓,宋、元、明、清的诗人们多取韩愈为模范。绝了!而且天下古物、古迹数不胜数,但为什么不同时代、朝代的诗人们并不使用统一风格书写例如杭州苏堤或者洞庭湖岳阳楼?石鼓歌书写系列堪称独有!我们由此看出韩愈的魔力,或者说是石鼓与韩愈共谋的魔力,将后代诗人中的不少人编入了同一个队列。

站在这个队列前头的除了梅尧臣,就是嬉笑怒骂又元气淋漓的苏轼苏东坡。但他“续写”《石鼓歌》时收起了自己常用的语调而改用韩愈的语调,仿佛韩公附体。北宋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十四日,苏轼到凤翔签判任。十六日,谒当地孔庙,抚石鼓,作《石鼓》诗。该诗为组诗《凤翔八观》之一。苏轼《石鼓》诗如此开篇: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维鱮贯之柳。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已似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
与韩诗一样,苏诗也是启句平实,但随后进入大开大合的表述,且用仄韵,写得比韩愈更像韩愈,等于把韩愈又发明了一遍。他首先把他的弟弟苏辙带进了这个石鼓歌队列。苏辙写有《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虞。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宣王没后坟垅平,秦野苍茫不知处……”再后来的诗人们好像不加入这个队列就难称“诗人”:元代王冕,明代王维桢、董其昌、吴宽、李东阳,清代沈德潜等人纷纷入场,搞得连乾隆皇帝都摩拳擦掌地入列〔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特令仿刻石鼓,置之辟雍。仿鼓现存北京孔庙〕。乾隆《石鼓歌》可能是老皇帝比较上档次的诗作之一:不仅韩公附体,苏公也附体,或者说是韩、苏化作了石鼓幽灵,附在了乾隆皇帝的身上。他的《石鼓歌》虽用到成语、套话,但写得像模像样,也是以纪事开始:
石鼓之数符天干,千秋法物世已少。
况乎辟雍所罗列,多士藉以资探讨。
韩苏杰作遥唱和,近者德潜诗亦好。
濡笔将吟复屡停,蛇足今添笑绝倒。
昌黎建议虽不行,至竟如言见诚蚤。
东坡寓意良独深,新法当时实滋扰。
德潜力欲追二公,横盘硬语抒文藻。
……
韩苏石鼓幽灵飘荡到清晚,曾国藩下场作《太学石鼓歌》,在石鼓歌书写传统上认祖归宗,风格潇洒纵横,铺排八荒,与韩苏的石鼓歌样式不差毫厘:
韩公不鸣老坡谢,世间神物霾寒灰。
我来北雍抚石鼓,坐卧其下三徘徊。
周宣秉旄奠八柱,岐阳大狩鞭风雷。
四山罝罦币天布,群后冠带如云来。
东征北伐荡膻秽,方召Image何雄哉!
铭功镌石告无极,欲镇后土康八垓。
……
王羲之、谢安为中国斯文贡献了“兰亭修禊”;苏轼、黄庭坚、王诜、李公麟、米芾贡献了“西园雅集”。这都是具体特定空间、时间里的神话。而韩愈、苏轼、乾隆皇帝、曾国藩等在时间的维度上“雅集”于石鼓,堪称“千古雅集”。而这个雅集,千百年来不断赋予石鼓、石鼓文、石鼓诗以更多的文化含义。过而言之,嬉而言之,不入“石鼓歌队列”就是不入斯文队列;在古代,中唐以下,那些号称诗人但无能入此列者,庶几不足与论。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1期,原标题为《石鼓,石鼓文,石鼓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让自己可以有时间读懂内心的独白,认真去了解并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追求的彼岸又在何处,甚至,未来的人生路该如何走……这些,都是一个人行走的时候,内心所要告
  • Day 11. 深圳蓝back in town. 木棉红了.等到通知还有三天可以解封,曾想了无数次自由了见要见的人,吃好吃的饭,走要走的路,几天心境变化很大,遇
  •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疱疹愈后,遗留左侧前额及头顶前部针刺样疼痛,可取头维、神庭为主穴,头临泣、百会、合谷为配穴,针刺后留针30 min,间歇性行针2次,每日1次
  • 【#选床垫有4个硬指标#】床垫质量不过关,不仅会影响睡眠,还可能导致脊柱疾病。建议挑床垫时看4点:1⃣️气味。
  • #郑丹妮[超话]# #郑丹妮0126生日快乐# 【一颗星星的生日应援✨】跟随水瓶星座的轨迹在宇宙边缘窥见一颗星星距离126光年不灭的星辰代表你的意志跨越颠倒的银
  • 很多人都向往全职炒股,我来告诉你,这是非常反人性的一件事!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时间你都很孤独、很无聊;而且极度自闭,不喜欢交集;所以,一定要找一些爱好来打发时间。
  • 【具俊晔证实“还没见面先登记”甜曝求婚大S细节:不想再等】#大S和具俊晔结完婚才告诉家人# 韩国天团“酷龙”成员具俊晔8日无预警宣布结婚,对象竟是20年前曾交往
  • 合作不一定要见面[拳头]疫情当前不给国家添麻烦,只要你想,就能帮你省时省心又省力❤❤徐州中瑾教育培训班--校区1:鼓楼区分校(鼓楼君盛广场) 徐州市鼓楼区君盛
  • 因为起码这些人还值得别人有所企图有些80后姐姐真的不要以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惺惺姿态去说教了……因为你啥都有都没有人对你有所图那不是你最大的失败吗?02.丁若铨
  • 凍齡保養一:天然食材祟尚自然的陳茵媺,在飲食方面非常講究,會親自下廚,減少外出用餐,甚至連生日蛋糕也是親自製作,以減少攝取高鹽及高糖食物。凍齡保養一:天然食材祟
  • 于是,去爱着我们的内心吧,且常常品尝那些苦涩和甘甜,捧得一怀至善至美的心境行走在风尘中,忘忧,安逸,心,无所谓失去,亦无所谓得到。好的文字带着音乐般的节奏,也让
  • 今年2月,法官再次联系李某时,李某竟然向法官称自己“去过云南中高风险地区”以逃避执行法官的追查。今年2月,法官再次联系李某时,李某竟然向法官称自己“去过云南中高
  • 原来,大明宫旅游景区从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而来,虽然遗址早在1961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2008年之前,整个大明宫遗址区只有含元殿的一个
  • 其他游戏影视圈子blablabla什么都聊什么都能吐槽,进群还送你一个新鲜可爱会长,煎烧烤炖一切按您的意见处理[doge][赞] (对不起会长别打我我错了[跪了
  • 3.8开心的一天中午先是被我导逗到,下午朋友圈抽奖喝到了两杯茶百道杨枝甘露,从别的实验室借的新细胞系,毫无经验从一板养到16板可以冻起来一点留着用了,手把手带的
  • 不过有一点我是能明白的,明白,当你真的失去了一个很喜欢很喜欢的人,你用了全部热烈的心情去爱过的一个人,悲伤是难免的,崩溃也是情理之中。就是很多年后,心知肚明站在
  • 一定要让自己把所有的难题给重新搞定才可以,现实的问题一定要逼着自己去搞定才可以,拖拉的结果只能够是嗝屁一条路而已,为了可以让自己在将来不会被问题给拖累的话必须想
  • 如果一个男人喜欢你弱唧唧惨兮兮,那他一定也强不到哪里去佛家讲,因虚果虚,因果不虚,你做了什么,做过什么,从时间的长河来看,都会得到相应的对等的回报和结果 #肖战
  • 他说:“我是做后勤工作的,1949年参军,是领导身边的通讯员,跟那些爬冰卧雪、浴血奋战冲在第一线的战士比,我做的这些事算不了什么,况且现在党给我优惠待遇,已经让
  • 那么如何相处呢❓1、守好自己的边界,当他指责你的时候,默默的告诉自己,他说的不是事实,他只是在刷存在感。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表达你的愤怒,但是重要的是,不要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