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人活于世,当懂得光华内敛、拥有含蓄精神。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藏锋
著名思想家梁漱溟,曾以斗鸡来讲述人生修养中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没有实力却张牙舞爪,像无赖叫嚣的混混;
第二阶段:入世不深却争强好胜,像初生牛犊的年轻人;
第三阶段:虽然低调很多,但眼睛里精光还盛,说明锐气未消,容易意气用事;
第四阶段:呆若木鸡、不动声色,身怀绝技,却秘不示人。
“呆若木鸡”,便是藏锋的境界。
曾国藩说:“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有才华的人很容易恃才傲物,到处张扬,凭借多于别人的一点小聪明,自己放弃努力,对别人不加尊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君子的才华太过显露则容易招致忌恨,给前行的路上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波折。
张扬夸耀,必处处难行;低调内敛,则事事顺遂。真正的智者,心里明白,嘴上不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藏器
《周易》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急着追名逐利,而是静静蛰伏,审时度势,等待时机到来。
诸葛亮有旷世之才,就连管仲、乐毅都比不上。他隐居于南阳卧龙岗,躬耕陇田,但苦于难遇伯乐,便每日云游四方,交朋会友。
刘备三顾茅庐,拜见诸葛亮,两人相谈甚和,便成为至交,亮从此出山,为感其知遇之恩,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正如艮卦的彖辞说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所谓“待时而动”,就是让我们避免不合时宜、盲目行动的损耗,为自己提升实力、观察形势攒下资本。
等待就像是一个极富耐心的猎人,在合适的时机到来之前,他会慢慢累积,慢慢观察,直到时机成熟,方可一击得胜。心
有一次,有弟子问王阳明说:“用兵打仗是否有什么特定的技巧呢?”
王阳明回答道:“没有什么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的关键在于心静与不静。”
在王阳明看来,这世间从来没有什么急中生智,所有的临危制变都是一个人平时积累的知识和境界所造成的结果。
只有心静下来,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利用知识和资源处理好问题。
“静则神藏,镕古铸今。神宜静,而不宜燥。”
藏身
北大教授孙祁祥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讲过一段话:
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
但青春逝去,未见得活力不在、睿智不在、优雅不在;而失去健康,即使青春犹在,年轻于你何用?财富于你何用?时间于你何用?
是啊,年轻是资本,但年轻不是任性的资本,也不是透支身体的底气。
其实,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生命能量场,能量场有大有小,当能量场被消耗完,这个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健康的体魄不是可以随意消耗、取之不竭的资源,而是需要小心呵护、及时养护的奢侈品。
人生哪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更多的是猝不及防。
健康在,可以生百财千财;健康失,万财皆失,一切等于零。
藏神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追求圆满、奢望完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一件事上,不给自己一点舒缓的空间,结果常常让自己在纠结、自责、失落中被消耗精力。
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养精蓄锐、合理使用,才能释放一个人最大的潜能和效能。
日本内科医学博士、知名的作家医师志贺贡,提出了一个关于健康与人生的“0.8哲学”。他认为,不必每件事都强求做到十成满,使出80%的力气就可以了,剩下20%的力气,权当给自己回旋的余地和养精蓄锐的本钱,这样才能避免自己被完全“掏空”。
“0.8哲学”并不是鼓励人不求进取,而是给自己留一些空间,不过满、过溢,让自己走得更远。
白岩松也说:凡事不要做得太满,要为自己留点儿喘气的空间。
毕竟,完美的只是心中的想象,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生活
编者按
一个“藏”字,两种读音,表意非凡!

不懂《楞严经》所讲的“如来藏”真理之前,人人虽本具如来智慧德能而不得妙用,是“如来藏(cáng)”,只注重自我提升,崇尚“藏而不露”,却不知“无我方称善”;果真懂得了万法皆是我,是为如来出藏(cáng),自此你所有的行持,不管虚怀谦卑还是奔走呼号,哪怕小小的起心动念都是为了利益不二的自他,是为善之最!

大智文殊菩萨言: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懂得了如来藏(zàng),人人当下成如来!
#大慈大悲妙莲华##一周公吐哺一##阅读文学##收藏宝物##传统文化国学之精髓##传统文化之论坛#请看下面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收藏好慢慢看,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生生世世大解脱,大法难闻,人生难得,请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阿弥陀佛
 
1⃣️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https://t.cn/AirBtAxl
2⃣️ 《如是我闻真实义》
▶️ https://t.cn/AiruH8Be
3⃣️ 《法华经讲记》
▶️ https://t.cn/AidGMiar
4⃣️ 《楞严经讲记》
▶️ https://t.cn/AirTZGI0
5⃣️ 《心经讲记》
▶️ https://t.cn/Aid2SH9l
6⃣️ 《阿弥陀经讲记》
▶️ https://t.cn/AidGXt8P[/cp]

佛陀也会发脾气?佛陀为何不用大神通让弟子开悟?如何验证死后一定有来生?

“你和佛陀又不是同一时代,你又没见过他,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

“既然佛陀具有大神通,为什么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给弟子,让诸弟子迅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业障,不就通通开悟了吗?何必一点一点地让他们慢慢历练呢?”

“既然你没有证验过涅槃,那你怎么知道有涅槃的境界?”

“经典上有记载,佛陀有时也会很生气地斥责弟子们,是不是说明佛陀也有嗔恨心,会发脾气?”

作为一名佛弟子,如果有人问你诸如以上的问题,你会如何作答?若有兴趣,不妨看看这位比丘是如何对答如流的。

1

确定有佛陀其人?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

“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

聪明的那先比丘就反问他说:“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呢?”

“我父亲传给我的啊!”

“父亲的王位是谁传给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谁的?”

“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继续问:“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国家有一个开国君主呢?”

弥兰陀王正容回答:“我当然相信!”

“您见过他吗?”

“没有见过。”

“没有见过怎能相信呢?”那先比丘又问。

“我们的开国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所以,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颔首说:“我们相信佛陀确有其人,因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经、律、论;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历史事迹,决不是虚构不实的人物,这个道理与你们有开国君主是相同的!”

2

你又没证悟涅槃,如何知道有此境界?

弥兰陀王无法藉此非难那先比丘,动了脑筋又想到另一个难题,他问:

“你们佛教徒常常讲:人们第一快乐就是证悟涅槃,达到不生不死不灭的境界。那先比丘啊!你已经证悟涅槃了吗?”

那先比丘谦恭合十:“惭愧,还没有!”

弥兰陀王得意地问:“既然没有证验过,那么,你怎么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问弥兰陀王:“大王,假如现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你痛不痛啊?”

弥兰陀王变色说:“当然痛!哪有膀子砍断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问:“您的膀子又没有被人砍断过,您怎么知道痛呢?”

弥兰陀王答:“我看过别人被砍断膀子的痛苦情状,我当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大王啊,我也同样地看过别人证悟涅槃时候的快乐,所以我当然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3

如何原谅仇敌?

弥兰陀王这个疑难又再次被驳倒,还是不服,便绞尽脑汁,第三次发问:

“你们出家人奉信慈悲为怀,你怎么去原谅你的仇敌呢?”

那先比丘开颜笑了:“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长了一个脓血疮,您会把腿子砍掉吗?”

“不会!”

“那么,大王您怎么办呢?”

“细心地清洗它,给它敷药,时间久了,疮就好了!”

那先比丘说:“是的!仇敌、坏人就像一个脓疮,不去照顾、医疗,就会蔓延恶化,所以必须用法水去清洗,使他们弃邪归正,改过自新,这个跟大王您护持腿上的脓疮是同样的道理!”

4

人死之后一定有来生?

弥兰陀王点头称善,仍然不能心服口服,想一想又计上心来:“你们常常劝人要修来生福,你们既没有经历过死亡,怎么知道人死之后还有来生呢?”

那先比丘和蔼地回答:“这就好比柳柑,果实成熟了以后掉在地上,果肉腐烂了,可是种子却埋在土壤里,一等到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茁壮为一棵柳橙树。人的身体只是四大暂时的假合,等到幻境破灭,躯体也就死亡了,可是业识却能不断生死流转,就像柳橙的种子一样地在六道轮回中生生不息,不止有一个来生复苏,而且有无限个来生。”

5
出家人到底爱不爱自己的身体?

弥兰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个问题来质疑,一个比一个更难回答,但是那先比丘智识过人,胸有成竹,依旧微笑着一一开示。

弥兰陀王问:“你们出家人爱不爱自己的身体呢?”

那先比丘:“身体只是四大五蕴和合的色身,我们出家人是不爱的!”

弥兰陀王一听,正中下怀,立刻狡黠地反驳:

“哦!你说你们不爱自己的身体,但是,你们出家人一样穿衣、吃饭、睡觉,还不是在保护这个色身?若说不爱,岂不是自相矛盾?”

那先比丘一笑而罢,另作别解:“大王,如果您身上长了一个脓包,您爱不爱它呢?”

“脓包?那么脏的坏东西,谁会喜欢它?”

“既然不喜欢它,为什么要把它洗净、敷药,时时守护它不使恶化,每天看看它有没有好一点?若说不喜欢脓包,这种做法不是自相矛盾吗?”

弥兰陀王很不服气地辩驳:“我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才要保护它的!”

那先比丘击掌而笑说:“这就对了!出家人不爱这个身体,但是为了借假修真,也不得不照顾这个空幻的身体啊!”

6
佛陀为啥不用大神通让弟子们开悟?

弥兰陀王屡仆屡起,紧接着又问:
“释迦牟尼佛能不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呢?”

“佛陀具有大神通,当然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给你们,让诸弟子迅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业障,不就通通开悟了吗?何必一点一点地让你们慢慢历练呢?”

聪明的那先比丘举重若轻,先问:“大王,如果您是个医生,是不是就知道各种治病的百药呢?”

“当然啦!医生对于什么药能治什么病,是通通都要知道的啊!”

“既然医生知道百草药性,他能不能把所有的药都开给一个病人吃呢?”

弥兰陀王大不以为然的回答:“当然不能!治病要对症下药,慢慢地一味配一味的调理,病人才会好,怎么能胡来!”

那先比丘顺势就下的说:“同理,佛陀传授佛法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要依照弟子根器的不同,一点一点逐步传授,才能如法得道啊!否则,偃苗助长,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7
佛陀也有嗔恨心?

弥兰陀王面露赞叹之色,十分佩服那先比丘对答如流的智慧,继续问到底的说:

“那么,请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嗔恨心,会不会发脾气?”

那先比丘答:“佛陀没有嗔恨心,当然不会发脾气。”

“可是,经典上这么记载:有一次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带着五百徒众来听经,佛陀却很生气地斥责他们:‘出去!出去!’这不就是嗔心使然吗?”

“这事是有的!”那先比丘耐心阐释说:“舍利弗与目犍连的确带了五百徒众来参加法会,但是这五百个人成群喧闹,不尊重庄严法会,佛陀喝斥他们出去,并不是出于嗔恨心,而是出于慈悲心。这就好比大地覆载我们,一切如如平等,如果你在地上跌倒了,这是你自己不小心的缘故,你能怪大地对你不好,对你生气吗?”

弥兰陀王频频点头,这才心服口服了。
各位听了这么多非难的问题,仔细思量,就可以体悟出那先比丘是何等大智慧了!

佛陀也会发脾气?
佛陀为何不用大神通
让弟子开悟?

“ 你和佛陀又不是同一时代,你又没见过他,

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

“ 既然佛陀具有大神通,

为什么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给弟子,

让诸弟子迅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业障,不就通通开悟了吗?

何必一点一点地让他们慢慢历练呢?”

“ 既然你没有证验过涅槃,

那你怎么知道有涅槃的境界?”

“ 经典上有记载,佛陀有时也会很生气地斥责弟子们,

是不是说明佛陀也有嗔恨心,会发脾气?”

作为一名佛弟子,如果有人问你诸如以上的问题,你会如何作答?

若有兴趣,不妨看看这位比丘是如何对答如流的。

1 、确定有佛陀其人?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

“ 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

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

聪明的那先比丘就反问他说:

“ 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呢?”

“ 我父亲传给我的啊!”

“ 父亲的王位是谁传给他的?”

“ 祖父。”

“ 祖父的王位又是谁的?”

“ 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继续问:
“ 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国家有一个开国君主呢?”

弥兰陀王正容回答:“ 我当然相信!”

“ 您见过他吗?”

“ 没有见过。”

“ 没有见过怎能相信呢?”

那先比丘又问。

“ 我们的开国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

所以,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颔首说:
“ 我们相信佛陀确有其人,因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经、律、论;

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历史事迹,决不是虚构不实的人物,

这个道理与你们有开国君主是相同的!”

2 、你又没证悟涅槃,如何知道有此境界?

弥兰陀王无法藉此非难那先比丘,动了脑筋又想到另一个难题,他问:

“ 你们佛教徒常常讲:
人们第一快乐就是证悟涅槃,达到不生不死不灭的境界。

那先比丘啊!

你已经证悟涅槃了吗?”

那先比丘谦恭合十:“ 惭愧,还没有!”

弥兰陀王得意地问:
“ 既然没有证验过,那么,你怎么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问弥兰陀王:

“ 大王,假如现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你痛不痛啊?”

弥兰陀王变色说:“ 当然痛!哪有膀子砍断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问:“ 您的膀子又没有被人砍断过,您怎么知道痛呢?”

弥兰陀王答:“ 我看过别人被砍断膀子的痛苦情状,我当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 大王啊,我也同样地看过别人证悟涅槃时候的快乐,

所以我当然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3 、如何原谅仇敌?

弥兰陀王这个疑难又再次被驳倒,还是不服,便绞尽脑汁,第三次发问:

“ 你们出家人奉信慈悲为怀,你怎么去原谅你的仇敌呢?”

那先比丘开颜笑了:
“ 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长了一个脓血疮,您会把腿子砍掉吗?”

“ 不会!”

“ 那么,大王您怎么办呢?”

“ 细心地清洗它,给它敷药,时间久了,疮就好了!”

那先比丘说:“ 是的!仇敌、坏人就像一个脓疮,不去照顾、医疗,就会蔓延恶化,

所以必须用法水去清洗,使他们弃邪归正,改过自新,

这个跟大王您护持腿上的脓疮是同样的道理!”

4 、人死之后一定有来生?

弥兰陀王点头称善,仍然不能心服口服,想一想又计上心来:

“ 你们常常劝人要修来生福,

你们既没有经历过死亡,

怎么知道人死之后还有来生呢?”

那先比丘和蔼地回答:
“ 这就好比柳柑,果实成熟了以后掉在地上,果肉腐烂了,

可是种子却埋在土壤里,一等到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茁壮为一棵柳橙树。

人的身体只是四大暂时的假合,等到幻境破灭,躯体也就死亡了,

可是业识却能不断生死流转,就像柳橙的种子一样地在六道轮回中生生不息,

不止有一个来生复苏,而且有无限个来生。”

5 、出家人到底爱不爱自己的身体?

弥兰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个问题来质疑,一个比一个更难回答,

但是那先比丘智识过人,胸有成竹,依旧微笑着一一开示。

弥兰陀王问:“ 你们出家人爱不爱自己的身体呢?”

那先比丘:
“ 身体只是四大五蕴和合的色身,我们出家人是不爱的!”

弥兰陀王一听,正中下怀,立刻狡黠地反驳:

“ 哦!你说你们不爱自己的身体,

但是,你们出家人一样穿衣、吃饭、睡觉,还不是在保护这个色身?

若说不爱,岂不是自相矛盾?”

那先比丘一笑而罢,另作别解:

“ 大王,如果您身上长了一个脓包,您爱不爱它呢?”

“ 脓包?那么脏的坏东西,谁会喜欢它?”

“ 既然不喜欢它,为什么要把它洗净、敷药,时时守护它不使恶化,每天看看它有没有好一点?

若说不喜欢脓包,这种做法不是自相矛盾吗?”

弥兰陀王很不服气地辩驳:“ 我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才要保护它的!”

那先比丘击掌而笑说:
“ 这就对了!

出家人不爱这个身体,但是为了借假修真,也不得不照顾这个空幻的身体啊!”

6 、佛陀为啥不用大神通让弟子们开悟?

弥兰陀王屡仆屡起,紧接着又问:

“ 释迦牟尼佛能不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呢?”

“ 佛陀具有大神通,当然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了!”

“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给你们,

让诸弟子迅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业障,不就通通开悟了吗?

何必一点一点地让你们慢慢历练呢?”

聪明的那先比丘举重若轻,先问:

“ 大王,如果您是个医生,是不是就知道各种治病的百药呢?”

“ 当然啦!医生对于什么药能治什么病,是通通都要知道的啊!”

“ 既然医生知道百草药性,他能不能把所有的药都开给一个病人吃呢?”

弥兰陀王大不以为然的回答:

“ 当然不能!治病要对症下药,慢慢地一味配一味的调理,病人才会好,怎么能胡来!”

那先比丘顺势就下的说:

“ 同理,佛陀传授佛法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要依照弟子根器的不同,一点一点逐步传授,才能如法得道啊!

否则,偃苗助长,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7 、佛陀也有嗔恨心?

弥兰陀王面露赞叹之色,十分佩服那先比丘对答如流的智慧,继续问到底的说:

“ 那么,请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嗔恨心,会不会发脾气?”

那先比丘答:“ 佛陀没有嗔恨心,当然不会发脾气。”

“ 可是,经典上这么记载:
有一次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带着五百徒众来听经,佛陀却很生气地斥责他们:

‘ 出去!出去!’ 这不就是嗔心使然吗?”

“ 这事是有的!”

那先比丘耐心阐释说:
“ 舍利弗与目犍连的确带了五百徒众来参加法会,

但是这五百个人成群喧闹,不尊重庄严法会,

佛陀喝斥他们出去,并不是出于嗔恨心,而是出于慈悲心。

这就好比大地覆载我们,一切如如平等,

如果你在地上跌倒了,这是你自己不小心的缘故,

你能怪大地对你不好,对你生气吗?”

弥兰陀王频频点头,这才心服口服了。

各位听了这么多非难的问题,仔细思量,就可以体悟出那先比丘是何等大智慧了!

本文来源:《弥兰陀王问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剧院视角投稿# | 上海杨浦young剧场上海杨浦young剧场是今年刚投入使用的新剧场,剧场门口就是8号线地铁口黄兴路3号口,附近不远就有公交站台,交通便
  • 男人一开始听这句话也并不以不真,可其中的威胁意味谁都能听出来,让人不知不觉中滋生焦虑情绪,尤其是那些对两人感情没有安全感的男人,每听一次,内心要熬煎一次。你就算
  • 我们村里两个女孩的家庭,都可以拿到村里的低保,可以评上困难户,我们家我爸不再了,没有受到村里的一点点照顾,这是什么原因,有人家刚开始没评上去村里闹了一下,最后啥
  • 全国热线电话13772609988 首发火热进行中…… #你所不知道的大数据# 《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出炉,依据最新一年的160个品牌商业数据、17
  • 我想在装修中实现在做鞋柜的时候做一个换鞋凳最好是那种隐藏的,平时不用折叠起来,用的时候可以方便的拉出来。3、我记性不好,早上总是急急慌慌的上班老是忘记拿钥匙,我
  • 結果到了休息朋友給我說,有沒有可能我是把作曲家的名字聽錯了,在自己腦補[吃惊]然後我思考了半分鐘,被自己的錯誤空耳笑暈了要,俄語水平也就這了。明天想休息一天,就
  • 天昏地暗#寄拍##网拍##网拍模特#什么样的情况下睡觉最舒服当你神经紧绷好久终于完成了某件重要的大事且接下来的48小时不会再也新的事要出来也不会有人找你,回到家
  • #王者荣耀[超话]#固玩dd Q/V都有 嘎嘎菜刚刚步入社会的社畜一枚 人菜瘾不大 只有晚上玩 玩的不多但不想自己玩想要找个时间对的上的姐妹一起玩,技术不是问
  • 今天又有一个老朋友来找我他梦到我们一起吃了个饭,所以来问候一下我上翻了一下聊天记录,上一次联系的时间还停留在2021年春节而上一次见面,是2014年我离开北京之
  • #我们在行动#【东湖高新区环保局联合区交警大队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执法行动】 为持续改善高新区空气质量,近日,在珞瑜东路与青王路路口,区环保局联合区交警大队开
  • 开学搬宿舍太难了(眼镜磕了、行李箱坏了)宿舍楼建好了还有没完全好,整日生活在工地中,上个课再回来,小白鞋就变成了小黄鞋努力挖掘新食堂的美食(三楼的煎饼果子强力推
  • [干饭人][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作者的做法就是,书写到此境地,本来目的也是凸显人性和生活的真实面, 但
  • 今生的相遇是弥补前世的遗憾,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遇轻而易举,重逢却需百般努力。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我们都是时光画卷里
  • ”现在,这对夫妇已经知道了婴儿的性别,但是父母都选择保密状态,那就等到他们设计好如何揭开婴儿性别的独特方案时,再来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悦吧!但是上帝却拒绝了,并给了
  • 6、祝你:要钞百票成堆,要情情溢四方,要福福满东海,生日快乐!7、愿你的二十一岁璀璨闪耀,光芒万丈!8、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愿你所得归于欢喜。10月28日生日日历
  • 要脸吗要脸吗要脸吗要脸吗要脸吗请大家谨记,视频前面的标注就是为了筛选观点相同的人,你要是看法不一样你可以不点进来说话而是去寻找和自己观点一致的视频逆我cp,就是
  • 但开门的方向和户型相结合,却决定了家中的吉凶方位,从而影响着家居风水的好坏。再者,门向外开,有往外拱的意思,不免会将自家的好运送出门去风水理论认为,开门的方向和
  • #王源[超话]##王源游响停云22岁#从2015年开始喜欢你,那时候只是单纯的喜欢,没手机,认识你也很偶然,我现在很庆幸那次偶然,让我认识你,喜欢你,源哥,生日
  • 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我,只有不断靠近完美的我...... 当然,场外工作的小姐姐也特别特别热情,真棒!整个电影看下来最喜欢的一句台词:“一只蛋,如果从外面被敲开,注
  • 只有凡夫,恰是痴猴,执手去捞,空空无物,菩萨智者,以智慧眼,观照是影,有何可捉;一切有为法,犹如晨露一般,朝阳生起,转瞬即逝,速生速灭,有何可执;一切有为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