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中的那一抹“红”——夏邑县斑马应急救援队赴四川泸定灾区救援纪实】天灾无情人有情。四川泸定地震牵动着商丘人民的心……9月22日,从四川泸定救援归来的夏邑县斑马应急救援队14名队员解除了隔离,重新返回工作岗位。9月6日,14名队员从夏邑县出发,赶赴四川泸定。4天时间,14名队员按照当地救灾指挥部的安排,辗转进行搜救,他们没人说一声怕,没人叫一声苦,没人喊一声累。这,就是商丘救援队员的救援精神。

  到灾区去 他们踏上了征程

  9月22日,已经救援归来10多天、刚刚解除隔离的夏邑县斑马应急救援队队长杨世平,和记者一起回顾了那段特殊的支援搜救经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夏邑县斑马应急救援队将于明天早上奔赴四川泸定灾区,抗震救灾,因灾区风险较大,大家自愿报名。”9月5日下午,看到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的消息后,夏邑县斑马应急救援队队长杨世平没有犹豫,他迅速在大队微信群里通知,组织力量准备前往支援。“我去、我可以去、我也可以……”救援队队员迅速响应。最终杨世平确定了14名队员,定于第二天乘坐两辆救援车出发,直奔四川泸定地震灾区。

  “没有地震救援相关经验怎么办?”杨世平及时与灾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了解现场情况,同时了解地震救援知识。出发前,杨世平给队员们进行了简单的培训。“还需要带哪些装备?”杨世平带领队员们清点现有装备,整理并检查,利用朋友圈等向大家寻求帮助,最终确定开两辆救援车,携带生命探测仪两台、汽油发电机两部、液压扩张器两个、搜救犬一只,撬棍、铁镐、铁锹各16个,汽油锯4个、卫星电话一部、对讲机14部。出发前他们还准备了泡面、饮用水等物资,就是想着不给灾区群众添麻烦。

  杨世平回忆说,他们一行人在夏邑当地有关单位报备后,于9月6日上午10点多从夏邑出发前往四川泸定。

  “夏邑县斑马救援队这次赴四川泸定是第一次参与地震救灾,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我们的队员还是很积极的,出发前我给队员讲,这次救援,可能比想象中更危险,如有不想去的现在还来得及,队员们异口同声:我们一定完成任务。”杨世平说。

  投入救援 他们忘记了疲惫

  两辆救援车不分昼夜在高速公路上驰骋,越过崇山峻岭,直奔四川泸定地震灾区。一路上,他们顾不上吃饭,全体队员在救援车上啃自带的方便面。9月7日中午12时,救援队经过长途奔波,终于到达地震震中——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到达现场后,14名队员第一时间投入搜救工作。

  在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下,队员们迅速参与到搜救中去。深山中没有信号,他们靠一部卫星电话与外界联系;震中物资不够,他们自备干粮;人搜寻不到的地方,他们带着搜救犬在废墟中搜索……

  行进在前往震中的道路上,队员们心情虽然沉重,但逆行救援的信心、决心却更加坚定。

  “这里有生命迹象,快。”在村外,救援队发现情况。很快,队员联合当地森林消防员,在山体滑坡后的碎石下搜救出一名幸存者。救援队员迅速联系现场的医护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抢救……

  夜幕悄悄降临了,但救援工作一分钟也不能停。由于震中地区余震不断,山体上面时有落石,处处充满危险。“我们首先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参与救援,大家有任何不适,及时告诉我。”杨世平还时刻担心着大家的安全,一边行进,一边提醒。但队员们没有人说一声放弃,更没有人想过退缩,虽然大家个个挥汗如雨,但每个人都全力以赴。

  至深夜10时,搜寻进行了近10个小时。经当地救灾指挥部门的现场指挥分析,统一命令救援队伍暂停救援。自带的帐篷支起来,14名队员“蜗居”在狭小的帐篷内,很快响起了鼾声……

  不眠不休 转移群众200余人

  9月8日一早,救援队经过简单休整后,继续参与到搜救工作中。由于道路中断,队员们在当地救援部门的安排下,坐船沿大渡河前往石棉县王岗坪彝族藏族乡跃进村开展救援。

  这是一个深藏在大山里的村庄,由于受地震影响,这里已经断水断电,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转移居民到安全的地方去,是眼下最主要的工作。队员们背起老人和孩子,搀扶着受伤的村民,利用船只一批又一批进行转移。救援队员共转移群众200余人,搜救幸存者一名。

  由于一直在下雨,队伍担心返回指挥部中途有危险,晚上只能住在山上。“当时群众已经基本转移完毕,我们就借宿在比较安全的民房里。村里只有一名村党支部副书记留守,因为村里每家每户都养着猪,他一个人留下来帮大家照看喂养。”杨世平说。

  突然,救援队接到求助,在转移群众后,有一名村民称他67岁的母亲上山挖药材,至今不见踪影。杨世平迅速带领4名队员冒雨上山搜救,并带上一只搜救犬。遗憾的是,山上树高林密,在后山搜救两个小时,一无所获。由于余震不断,山体时不时滑坡,为了队员安全不得不暂停搜救。杨世平用卫星电话与四川森林消防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天亮后再投入搜救。

  第二天一早,根据当地救灾指挥部的安排,救援队需要返回。临走前,队员们帮助村党支部副书记把所有村民家里的150余头猪全部喂了一遍。这名彝族村干部非常感激,临别时握住队员们的手久久不放,深表感谢。

  9月10日,救援队在石棉县王岗坪乡沿大渡河两岸搜索山体滑坡掩埋的幸存者。山路崎岖,而且小雨一直不停,队员们走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直到晚上9时许,才结束搜救。

  在地震救灾的“黄金72小时”里,他们搜救了不止72小时,在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后,他们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当地的救援队、森林消防、各个志愿服务队和一些其他地区赶来的志愿队伍,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救援力量,大家纷纷投身到抗震救灾中,我们救援队能来到现场参与救援,能为灾区救援贡献一份力量,感到很欣慰。”夏邑县斑马救援队的队员们对记者说。

  9月11日,救援队按照当地救灾指挥部门的安排,准备返程。一早,队员们在灾区一家小店吃早饭,付款时老板说啥都不收钱。争执中,老板把他们的手机夺回去,不让付款。还说你们大老远跑来帮助我们,我做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队员们顿时觉得很温暖。

  当日上午,全体队员乘车返程。当两辆救援车载着14名队员刚刚驶入高速公路时,车上已经鼾声如雷。是的,或许他们太累了,4天4夜,他们辗转3地救援,没有好好休息一下。本报融媒体记者 成绍峰 图由受访者提供

#木源于智慧[超话]# 火车上,他独自啜饮着用保温瓶盛装的汤,许是天气潮热之故,汤已经变得不太新鲜,隐约可闻一缕臭蛋味道。邻座有些好奇地问他:您这是要去哪儿啊,还随身带着汤?他凄然一笑:妻子的遗愿是让我把她的骨灰撒在故里。邻座诧异:您夫人的骨灰盒呢?他又啜了口汤:我又怎忍心让她的骨灰离我远去呢? ​​​

#木源于智慧[超话]# 火车上,他独自啜饮着用保温瓶盛装的汤,许是天气潮热之故,汤已经变得不太新鲜,隐约可闻一缕臭蛋味道。邻座有些好奇地问他:您这是要去哪儿啊,还随身带着汤?他凄然一笑:妻子的遗愿是让我把她的骨灰撒在故里。邻座诧异:您夫人的骨灰盒呢?他又啜了口汤:我又怎忍心让她的骨灰离我远去呢?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 李克强达沃斯论坛上向外商释放了哪些“强信号”?
  • 深度 | 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经论坛主席告诉你“秘诀”!
  • 考察 | 李克强:狠抓改革创新 持续扩大开放 以更积极的作为开拓东北振兴新局面
  • 提醒 | 档案保管、工龄计算、职业培训……毕业生要知道的15个问题
  • 定了!国务院发文,这些“工业许可证”将取消、调整、下放!
  • 全是好消息!国务院@你,别错过本周7件民生大事!
  • 红包丨新一轮减税降费来了!明天起,这些“红包”请统统收下!
  • 提醒丨赶紧自查!半个月后,这种银行卡将被销户!
  • 警惕丨必看!别让电信诈骗毁了入学的好心情!
  • @所有人,国办发文定任务清单,“放管服”改革又送来一波红包请查收
  • 李克强力推的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结构性改革获OECD赞誉
  • 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 注意 |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 补偿金≠赔偿金……一字之差就能影响你的钱袋子!
  • 提醒 | 吃酸菜鱼会感染病毒?这些谣言被辟谣了!别再上当
  • 超给力!国务院多部门好政策将落地,给你下半年的工作生活加福利!
  • 今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 注意!今天起,全国可异地办理身份证
  • 唐山:河茵路(龙华道—荣华道)全幅断交一个多月!
  • 扩散:全国交警开始严查!力度空前!别说我没及时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