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在纠结什么,可能是因为什么都想要吧[允悲]
看遍了高新区的房子,从东到西开车也就20分钟,从南到北也就15分钟,所有学校都是积分制,有校车,按理说哪里都可以啊,我还非得比较一下[苦涩]
东部片区配套成熟,北方第一个的览秀城,亚洲第一个伊甸园,学校四个,还有最好的青岛中学,中部片区政府办公所在地,在建的商场,小区新,配套齐,学校两个,58中就在家门口,规划的地铁线路,西部片区五家三甲医院,学校两个,已投入使用的地铁线路,奥特莱斯,会展中心,健身中心,方特。三个片区都是公园式小区,有的甚至四周全是公园水系,大马路车随便开,符合我步行就可以看海的喜好。如果没的选,或许会很简单,选择多了,反而不知道怎么选了,人啊,是不是都这样[衰]

【古人怎么称呼不同的朝代】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建立时都会设立自己的“国号”,即官方认定的合法称号。元代以前的国号,无论是来自爵位封号,还是源于发迹地名,归结到底大多是先秦古国名,因此重名在所难免,比如,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就有十五个之多。所以后人谈及前朝,就不能只提国号,而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区分,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朝代称谓。那么,古人是怎么称呼不同朝代的?有什么特别的规律与依据?

添加前缀“冠名”国号

最常冠以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
所谓“冠名”法,就是在国号的前面加上前缀来表示区别。最常见的是按照时间顺序称作“前后”和按照地理位置划为“东西南北”,是最简洁明确的区分方法,也是如今历史学者最常用的方法,如西周东周、北宋南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诗歌或骈文中的“东西南北”其实只是为了对仗所加,如南朝梁刘孝标《自江州还入石头》诗“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一句,“南楚”与“东汉”就不是实指。

有时候,古人会以国号结合五行德运的方式来冠名,虽然比较少见,却是很有特色的起名方法。两汉因尚火德而被称为“炎汉”,这是因为汉代受阴阳学说影响较大。宋代虽然在学术上否定了“五德转移”,但随着国势日衰,仍不得不“竭力依傍五运说”,所以南朝宋(刘裕建立)和宋朝(赵匡胤建立)又分别被称为“水宋”、“火宋”。

国号前最常加的前缀还有“大”、“皇”、“圣”等,一般没有特别的意义。明代朱国桢认为“大元”、“大明”的“大”字是国号本身的一部分,但如果是这样,怎么会有“我元”“皇明”这类称呼呢?实际上,自汉朝开始,“大”、“皇”、“圣”就都是常加在国号前面的尊词,没有实际意义。还有人把“有汉”“有明”中的助词“有”解释为“有天下”,实际上“有”本身并无特殊含义。

除了“冠名”之外,还有一些文人学者喜欢用术语来作为朝代的别称。如“当涂”指曹魏,这也是源于当时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而“典午”对应“司马”,是晋朝的代称。近代则喜欢用“天水一朝”代指赵宋,因为赵氏的郡望在天水。

冠以帝王姓氏也是常见的做法,不过不如前两种方法简洁,如果不是旋起旋灭、影响不大的政权如“冉魏”(公元350-352年,十六国时期冉闵建立)、“明夏”(公元1363-1371年,元末明玉珍建立),一般无此必要。

总体而言,按时序命名朝代通常只有“前”和“后”的区分,远不如按“东西南北”的方位划分灵活。在“南朝”、“北朝”普遍使用之前,北方政权中拓跋氏建立的“魏”最初被称为“后魏”,而宇文氏的“周”则被称为“后周”,只有高氏的“齐”为了与萧氏之齐区分而被称为“北齐”。就连萧詧的“梁”,虽然仅有江陵一隅之地,是臣属于宇文氏和隋朝的保护国,都被唐人称为“后梁”。但是这样下去“后”就不够用了,所以北宋以后通常用“后”来冠名五代政权,而另外发明了“北魏”“北周”和“西梁”的称呼。不过,也有沿用原名的情况,比如直到清朝,“后汉”仍常常指刘秀政权。

两周与两汉

东西周原本指地名 东西汉本称“前后”
东周与西周的分界线,是公元前770年的平王东迁,但是将“西周”、“东周”作为这两个时期的代称,则是西晋杜预注《左传》时才开始的用法。在此之前,西周、东周主要是作为地名存在的。《国语》记载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这里的“西周”指的是镐京周围,而“三川”即泾、渭、洛。《春秋》则记载宣公十六年“成周宣榭灾”,《公羊传》附注:“成周者何?东周也”,指的都是洛阳附近的地区。这一用法一直延续到唐朝,郭子仪曾在奏章中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以此来劝阻唐代宗迁都洛阳。

此外,由于战国时期周王室又先后分封出了西周国和东周国,所以年代较接近的《战国策》、《史记》中,“西周”、“东周”指的都是这两个小国。不过它们在历史上无足轻重,这一用法也不会造成误解。

按照通常的解释,之所以用“西周”、“东周”来区分二者,是由于东周的都城洛邑在东,西周都城镐京在西。这样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杜预的说法,“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平王始居东周,故云东周之始王也”,将这两个词的本义与衍生义结合了起来,更有说服力。

那在此之前学者们是怎么称呼这两个时代的呢?答案很简单,西周直接称周,而东周分成两段,即春秋与战国。由于东周王室的存在感太过薄弱,大家都只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以鲁纪年,《竹书纪年》东周部分也是晋纪和魏纪,因此其后数百年间都没人想到给这段政权起一个专指代号。

东周只是“苟延残喘”的续命,而东汉则是“浴火重生”的复兴。东周实际统治范围只限于洛邑周边,根本无力控制四方诸侯,反倒时常受到侵辱。而东汉虽说略逊于西汉,但仍然是名副其实的大一统王朝。所以,古人一开始更多地是用“(前)汉”和“后汉”来区分两汉。“后汉”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而魏晋以后的诸多断代史也多以“后汉书/纪”为名。

据范晔《后汉书》,东汉名士应劭著有《中汉辑序》以论时事,则“中汉”也可以说是东汉的别称,或许不无“中兴”的寓意。此外,与杜预所谓“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类似,东汉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所以也常用“西京”“东京”代指西汉和东汉,顾炎武称“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这里的东京自然指的是东汉时代。而“西汉”“东汉”的称呼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所编《宋书》,《天文志》中称“浑仪”是“西汉长安已有其器”,《百官志》中则有“强弩将军至东汉为杂号”的记载,但并不是主流说法。

东晋、南宋与蜀汉

南朝人自称“江左” 三国时称呼方式最多

两晋、两宋与两周类似,都是因异族入侵而陷入衰落和分裂。但是相比位于“天下之中”的东周,东晋、南宋两个朝代都是偏安一方。若只从地理位置来看,似乎称“南晋”、“东宋”也未尝不可。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东”晋和“南”宋呢?

不用“南”来称呼东晋的一大原因是,中原地区按地理位置来看处于北方,“南”在正统之争中天然居于劣势。因此,东晋在王朝称谓上尽量避开“南北”,称西晋为“西朝”或“中朝”,根据地理位置称自己为“江左”。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记载,刘倓、王濛、桓伊“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宋齐梁陈亦多用“江左”自称。直到唐宋时,人们仍常常以“江左”为南朝的代称。

而“东晋”这一称呼与“东汉”一样,最早见于《宋书》,其中谈论历代礼乐变迁时提到“爰及东晋,太祝唯送神而不迎神。”这恐怕也不只是巧合,而是反映了南朝人的共识。此外,东晋时人有时也会自称“中晋”,如陶渊明《命子》诗云“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显然是模仿“中汉”的用法。

“南宋”和“东晋”的根本区别在于“东晋”是其继承者所发明的,而“南宋”则不是。实际上,“南宋”这一称谓反倒比“南宋”这个朝代更早出现,它最初是辽朝对其南方“宋”政权的称呼,其后金、元也很自然地沿用了这个说法。元代以后,“南宋”这个称呼也就固定了下来。

历朝历代中,三足鼎立的三国可能是称谓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魏室姓曹,名之“曹魏”,汉居蜀地,故称“蜀汉”,吴处东南,则为“东吴”,三个政权就用了三种不同的称呼方式。这还只是同时代的称谓而已,后人对这一时期的称呼就更加多样了。刘备政权以两汉的继承者自居,所以也被称为“季汉”,如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称他“建殊功于季汉”,季就是末的意思。但是十六国时期也有两个政权自称“汉”,五代十国还有三个“汉”,那么到底谁是最后一个呢?欧阳修《新五代史》还将十国中唯一位于北方的刘崇政权称为“东汉”,这就更加混乱了。因此,“季汉”这个称呼就不如“蜀汉”合适了。

前面对历代王朝的称谓变迁做了简单的梳理,实际上古代并无统一标准,很多时候是混杂并用的,甚至有史家在同一本书中对同一个政权使用不同的称呼方式。而如果没有特别加以区分,很多时候也是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的。

今天我们有了一套较为明确的专属名称,但是这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称谓仍然是值得去了解的,每一次变化都体现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观念,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30日北京晚报副刊39版,有删改)

参考资料
徐俊:《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文:景行止 转引自: 历史学午餐)

我怀疑老逼头子老年痴呆前兆了……
part1:
7月底孩子入园报名之后,老师给了一个什么授权的单子,让家长去银行办理一张存折,给孩子上学交学费用,当时气温每天都38℃以上,我说不着急,然后老逼头子非要去,办好之后我也没细问,8月份要交钱的时候,老师说要复印存折,我就跟他要,结果!!给我办了个银行卡回来!!!!然后又紧急联系老师,老师说也可以吧,然后缴费之前我问他密码多少,他说不知道,平时常用的密码就那么几个,让我挨个试!!后来他自己又想起来了,把钱交到卡里了,孩子上学之后,老师又给我打电话,说扣费失败,是不是当时的那张单子没有弄好,没有开通自动扣款业务,一问他又不知道了,后来我在家东找西找终于找到了,单子居然还留在我们手里!!之后又联系了银行,银行说是当时他们有失误,让我们再去弄一下,最后就是我从单位偷偷溜出去,回家办理的,后来我问他,单子没收走他就没有疑问吗?没用的单子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他又说不知道!!!
part2:前几天幼儿园老师让明天带两个鹅卵石,并且涂上颜色,昨天正好休息,我说去找一下,因为黑色的颜色很难涂,最好要白色的,老逼头子说不用,他们单位旁边公园里全是白色的石头,今天他去捡两个。结果!!!中午给我发来一张图片,说公园最近在改造,他都没注意,根本没有白色的石子,只找到了两个黑不拉几的石头,并且还给我发来了图片(没打开大图之前我还以为是什么手术标本)真的绝了!!!我看他晚上怎么涂颜色!![摊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诺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小团队更能出大成果】在不久前举办的2021中关村论坛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
  • 我怎么现在才看了追龙[抓狂][抓狂] 好看到我语无伦次 太厉害了刘德华太厉害了 我还有点出不来戏 王晶难得导一个这么好的片子 雷洛孤身入九龙城的时候 明明一句台
  • 汤圆儿的置顶[喜] 一些初心: @GOT7Official @MIC男团 我cp: 宜嘉@段宜恩 @王嘉尔 云次方@郑云龙DL @阿云嘎Musical
  • #曾舜晞1009生日快乐# zsx #曾舜晞牛气满满的哥哥# 【曾舜晞生日安利DAY1】入坑契机 在機緣巧合下剛好看到了倚天屠龍記開播的片花 演員一個都不認識
  • 要说健身还是自家人狠,我哥(舅舅的儿子,图一)自己开了个工作室,本来今天放假的,我和我姐(图三)就说过来练练,他来开门陪练,然后给我上课,一上来150.250的
  • 再参《六祖坛经-》:一转念,识得本心,无上清凉。 六祖坛经其实就是正念内观禅修。无念,就是正念,无念无相无住,就是四念处 自性能起念,一念善,一念恶,故凡夫只
  • #威兰达# 这个5月不一样,昆山昊众长江北路店给广大消费者发省钱福利啦!5月昆山昊众长江北路店推出“广汽丰田惠客季省钱福利享不停”购车消费促销季活动,全年买车
  • 婆婆做狐臭手术的时候,不幸离世了。公公一个人在农村住挺可怜的,老公就把他接到了我们家里。那次公公炖了一只乌鸡icon,我下班回家吃的干干净净。过了几天,公公又炖
  • #剖腹产择日精选##每日点评# 今日2021年9月22日;农历2021年八月十六日 命局八字: 辛丁 癸 丑酉 酉 年月 日 分析:癸生仲秋得令,日坐生得地,年
  • #斑柱[超话]##斑柱#【授权汉化/斑柱】怪物 [마다하시]괴물 原作者:잡낙(读作zab nak/对应汉字是杂落) 推特ID:rkgkjj 翻译:海天月夜 L
  • @努力努力再努力x 宝贝 ,你要知道 你做什么你的贝壳都会无条件的相信你支持你陪伴你!!! 我是15年入的坑,到今年年底就是六个年头,六年的时间跟你出道,跟你
  • 【Lydia】 你的心一直在那里,平静安稳。你也一直是你自己。只要不放弃不堕落,一定会越来越好。人在顺境中容易嚣张,在逆境中才容易成长。 【琦琦】 1.我只是坚
  • 【#真心瓜子抽检不合格# 近两年频繁曝出质量问题】真心瓜子再次因抽检不合格被监管部门“点名”。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的关于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显示,由
  • 充实又忙碌的十一假期圆满结束了,明天给自己一天时间休息调整一番,好好收心进入工作状态。 这是一个不一般的十一假期,很多细节历历在目,简单记录一番。 day1
  • 我也很想知道 为什么没有遇到过好的感情 没有哪段感情善始善终 你让我觉得我真的真的很失败 让我觉得我的爱是阴天 是腐烂的鱼 我强迫自己不要再回头看了 其实我也知
  • 最近好爱哦爱到我的视频完全没进度[泪]但真的好好看哦,我还是更喜欢这种偏子供一点儿的动画,小马啊mib啊裸熊啊,可爱而且笑点也更戳我,那些大热的说实话我总是看了
  • 7天的假期5天的雨[裂开][裂开][裂开] 和“小帅哥”一起做了好吃的饭嘿嘿 世界并不大到处是奇葩希望我的亲朋好友们遇到的桃花都是好桃花 吃了好吃的烤肉喝了好喝
  • 不瘦下来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美 介绍一位非常励志的小姐姐-啊呸 她试过无数种减肥方式 然鹅… 还是胖胖的 也因长期节食导致肠胃很差 而森米减重过程中多年
  • 为什么有些明星的小巧思造型能成为现象级流行,而有些机灵抖了看得人一脸迷惑脸[皱眉],其中关窍非常复杂,除了需要钱和经验的累积,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属性加上一些老天上
  • 【两部热门网剧将于4月上线腾讯视频】 1⃣️根据赵乾乾同名小说改编,邢菲、林一、唐晓天、郑英辰主演的《#网剧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 》预计4月10日登陆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