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国庆节前多方加大猪源供应 避免猪价短期上行过快】

在盘桓一段时间之后,生猪价格继续上行。

9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9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生猪(外三元,下同)价格23.7元/公斤,和9月上旬相比,上涨0.9%。

浙商期货研究中心农产品研究员万晓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生猪供需相对偏紧,前期产能去化继续在供给端兑现,二次育肥进一步争抢猪源,整体猪源供应偏紧。尽管近期需求相对偏弱,但是猪源偏少下养殖户普遍看好后市猪价,惜售扛价情绪较重,整体猪价呈现偏强走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国庆节前,多方宣布将加大猪源供应。近日,发改委表示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与此同时,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均公开表示,将在国庆节前后加大生猪供应量。

“发改委的定调是,避免猪价过快上涨。”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研究员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目前猪价上行周期,如果产生过快上涨风险,发改委会通过政策,比如加大投放猪肉储备来平抑价格。

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研究部署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生猪生产形势研判,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四季度特别是重大节假日期间猪肉平稳供应。会议指出,当前生猪生产和供应形势持续向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水平,生猪存栏量连续5个月增长,规模猪场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后期上市肥猪充足、市场供应有保障。

国庆节前猪价强势

最近半年,猪价进入上行的猪周期。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6月11日至9月26日,仅仅三个半月的时间,生猪价格涨幅达到53.4%。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CPI数据,8月畜肉类价格上涨10.1%,影响CPI上涨约0.3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2.4%,影响CPI上涨约0.30个百分点。

进入9月中下旬,猪价的上涨也颇为明显。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9月26日,生猪24.53元/公斤,这一价格较9月10日的23.29元/公斤,上涨5.3%。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李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天气转凉,大猪需求增量,但大猪供给量下滑,肥猪供少需多,支撑其价格涨至高于标猪价格,养殖方开始压栏增重,供给端缩量。而终端需求跟进不足,消费面清淡依旧。从养殖端来看,养殖户看涨四季度行情,加之腌腊即将到来,对大猪需求增加,养殖户有较强的挺价意愿。

为此,在国庆节前,多方加大了猪源供应。

9月1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经历了先跌后涨的过程,近期在每公斤22—24元区间波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最近一周猪粮比价为8.38:1,处于猪肉储备预案确定的6:1至9:1合理区间的上沿。

“近期,为增加中秋、国庆等节日市场供应,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投放了两批中央猪肉储备,近日还将投放第三批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猪肉储备。根据已投放数量和后期投放计划,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孟玮指出。

魏鑫指出,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这个数据是一个什么概念?其实一个月全国猪肉的总消费量在500万吨左右,20万吨并不算大,加上普通人的猪肉消费以生鲜为主,冻肉不一定能够马上替代鲜肉流入市场。因此,猪肉抛储更多起到传递政策信号的作用,同时对于猪肉产业链产生一定传导作用。

万晓泉指出,从8月底开始,发改委积极调控生猪市场,主要是引导产业正常运行,保障市场充足供应,稳定生猪价格。目前已经进行了三批冻猪肉投放,尽管数量上对市场供需影响相对有限,但是在引导市场正常运行上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保供稳价。

除了政策层面,近期,部分企业也宣布国庆节将加大生猪供应量。

比如,牧原股份销售部公众号表示,国庆节将加大生猪出栏量。而温氏商城表示,温氏股份将在生猪市场保价稳供上主动作为,于国庆节前后加大供应量。

魏鑫指出,目前,一些企业表示国庆会加大生猪出栏量。但需要指出的是,生猪生产有周期,一段时间大企业能够出栏多少生猪,都是基本确定的。

“如果这段时间出得多,下段时间就可能出得少,这是一个调节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希望提高猪肉总供应,其实应该是继续育肥后再出栏。”魏鑫表示。

李晶则指出,目前需求端整体支撑有限,掣肘猪价冲新高,预计后市生猪养殖盈利有上涨空间,但涨幅有限。

猪价上涨空间有多大?

发改委和部分企业在国庆节前加大猪源供应,其目的就是抑制猪价过快上涨。

孟玮在上述发布会上指出,考虑到当前生猪价格已处于较高水平,生猪养殖头均利润也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如果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可能导致产能过快增加、后期价格大幅下跌,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因此,今后几个月,国家生猪价格调控工作的重点是防范价格过快上涨。

那么,什么是猪价过快上涨?

2021年6月,《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发布,分别提出了过度下跌情形预警分级和过度上涨情形预警分级。

其中,在过度上涨情形预警分级中,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2周处于10∶1-12∶1,或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在30%-40%之间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高于12∶1,或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超过40%时,发布一级预警。

“猪粮比大于9:1,为过度上涨的三级预警,对于目前的价格,就意味着生猪价格达到26元左右,可能会触发预警。而从时间上看,如果目前的价格在一周上涨2-3元,那么也是一种过快的上涨。”魏鑫表示。

目前来看,生猪市场的供需两端都有不同的压力。

魏鑫表示,从过往来看,猪价在三四季度都是高价期。加上今年从7月份开始,对应去年9月份、10月份母猪产能深度去化,导致今年7、8月份出现生猪供给量的低点。加上养殖户惜售心态明显,导致整体供应偏紧。

“在供应偏紧的背景下,养殖企业的话语权较强,价格也出现提升。如果希望价格出现反转,需要供给量总体的提升。不过,猪价偏高,对于消费的影响不小。从屠宰端的反馈来看,中秋之后的生猪屠宰量进入一个相对低点。”魏鑫表示。

那么,国庆节对猪肉消费提振情况如何?

魏鑫表示,国庆对于猪肉消费市场是否会有大的提振,需要看民众出行和聚餐的需求,但目前来看因为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如果节日大家减少聚餐,那么猪肉消费在国庆节期间将很难大幅提升。

李晶指出,根据近期节假日前夕的市场备货情况来看,需求面整体不及往年。体现特点是备货时间持续较短,国庆节前预计会有一波消费的热潮,但估计涨幅有限。国庆节前整体猪价或保持相对平稳,节日期间或变动不大。

“目前处于猪周期的上升阶段,从产能去化的角度分析,在5月份过后,养殖户和养殖场有增产动作,后市涨价空间整体有限。未来具体对价格的影响,还需要关注国家储备肉的调控政策,以及供应端实质性的出栏量。”李晶指出。

万晓泉表示,国庆节预计将对猪肉消费形成提振,预计国庆节猪肉消费将明显好转,但就整体消费体量来看可能仍相对受限。

“目前仍处于猪价上行阶段,但由于产业集中度提升、资金参与度增加,产能调整节奏加快,预计周期运行时间缩短波动区间收窄,后市涨价空间受限。后续若供给的增加或者消费提振不及预期,都可能抑制猪价上行。”万晓泉表示。

【自压韩剧更新】

《#偶然的田园日记#》

◮导演:权锡章
◮编剧:白恩景
◮主演:朴秀荣 秋英宇 白成哲
◮第1-9集1080P无标自压简中版→(见P)

※该剧改编自同名人气网络小说,讲述一名兽医心不甘情不愿地从大城市搬到乡下,他在那里遇见一位女警,她是小镇里的人气王却怀着一个秘密,两人在温暖农村氛围中互相抚慰伤痛,上演治愈田园罗曼史。

【#中国目前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如何精准有效防治?】目前,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威胁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
向外来物种入侵说“不”
一种名叫“鳄雀鳝”的怪鱼让专业人员围捕了好几天;看起来明艳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却有“生态杀手”的绰号;“个头比田螺大,产的卵是粉色的”,福寿螺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近期,外来物种入侵的话题引发热议。
外来物种是怎么入侵的?危害有多大?如何精准有效防治?今年8月1日起,《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专家建议,应当从源头入手加强监管,严控外来物种入境,共同构筑生物安全屏障。
外来入侵物种知多少?
在中国已发现的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中,215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胁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
“这是什么怪鱼?能不能吃?”“长得很凶,会不会伤人?”近日,全国多地先后报告发现鳄雀鳝。对这一外来入侵的新物种,不少人很好奇。
鳄雀鳝来者不“善”。据介绍,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淡水巨型食肉鱼。它是北美7种雀鳝鱼中最大的一种,能长到3米,繁殖能力极强,“胃口极大”,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几乎通吃,坚硬的鱼鳞足以让它免受各种凶猛食肉动物的威胁。其肉质有剧毒,不可食用。
“鳄雀鳝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进入国内后处在水生食物链的顶端。”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万学说,“一旦其进入了天然水域,很可能使当地的水体生态系统遭受灭顶之灾。”目前,各地已发起围捕鳄雀鳝的运动。
类似鳄雀鳝的外来入侵物种还有很多,有的就分布在城市居民区。“每次下完暴雨,花坛的枯叶下就会出现许多褐云玛瑙螺,也就是俗称的‘非洲大蜗牛’。”家住深圳的张木岑对记者说,“据说这种螺跟福寿螺一样,有上百种寄生虫和细菌,是外来入侵物种。我家小孩有时候在公园玩耍,我都会叮嘱她千万不要碰这种螺。”
何为外来物种入侵?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义,外来物种是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建立的种群,当其改变和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时,就是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其造成的危害就是外来生物入侵。据统计,约有10%的外来物种能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自行繁殖,可自行繁殖的外来种中约10%能造成生物灾害而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即1%的外来物种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中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生态环境部去年5月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在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当中,最多的是入侵植物,有370种,占到一半多;其次是动物,有220种,占到1/3。
“入侵物种对国内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造成了严重危害。”刘万学说,“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
危害有多大?
近十年来,中国入侵物种增加迅速,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危害农林经济发展
外来入侵物种是怎么进入中国的?
据介绍,外来入侵物种的来源分为自然扩散、无意引入和有意引进。
无意引入一般是随国际贸易无意进入中国,比如随苗木和插条引进的杨树花叶病毒、随进口粮油、货物或行李裹挟偶然带入的长芒苋和通过自然扩散从东南亚进入中国的紫茎泽兰等。“近10年来,中国入侵物种增加迅速,平均一年增加2种。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内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与国外的经贸、交通、文化、旅游等交流频繁,大量货物、人员涌入国内,明显增加了携带入侵机会。”河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徐新杰说。
另一种则是有意引进,比如作为蔬菜引进的尾穗苋、茼蒿,作为观赏物种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巴西龟,作为药用植物引进的洋金花,作为养殖品种引入的福寿螺、牛蛙、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等。
徐新杰提醒,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饲养异型宠物的人快速增加,电商网络交易平台也迅速发展,线上线下购买更加方便,异型宠物通过弃养、放生、逃逸扩散到了自然环境,也会造成不可预见的物种入侵。
“饲养异宠关乎个人喜好,也关乎生态安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宠物爱好者从国外非法网购国内没有自然分布的新奇异宠,不仅可能携带动植物疫病疫情,而且由于没有天敌压制,一旦逃逸或被遗弃,极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由此可见,异宠行业潜在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不容小觑,防范工作不能大意。
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有多大?
一是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马方舟介绍,大多数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会大爆发,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例如,外来物种巨藻和北美海蓬子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土著盐生植物红树林进行生态位竞争,造成红树林资源减少甚至灭绝,进而严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马方舟说,“此外,有些外来入侵物种还会与本土的相关近源种杂交,干扰并污染本土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二是易引发生态灾难,危害农林经济发展。马方舟介绍,例如原产北美的美国白蛾1979年侵入中国,仅辽宁省的虫害发生区就有100多种本地植物受到危害。“再如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中的烟粉虱,是大田作物的主要入侵害虫,能够传播70多种病毒。烟粉虱已经扩散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每年受害作物面积高达几千万亩。”马方舟说。
三是有可能危害人类牲畜健康。例如,豚草花粉可导致“枯草热”;福寿螺可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牲畜误食紫茎泽兰茎叶后,会腹泻和气喘,花粉及瘦果进入牲畜的眼睛和鼻腔后,会引起糜烂流脓,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怎么防治?
从源头预防,强化口岸防控,分类实施治理修复。
中国始终重视外来物种入侵防治,于2003、2010、2014和2016年分四批公布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防治力度逐年加大。今年4月22日,农业农村部第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经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同意,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办法》对外来入侵物种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治理修复等方面作出规定,从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办法》的出台使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有法可依,为做好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刘万学说。
今后如何防范管理外来物种入侵?
首先是规范引种管理。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因品种培育等特殊需要从境外引进农作物和林草种子苗木、水产苗种等外来物种的,应当依据审批权限办理进口审批与检疫审批。属于首次引进的,引进单位应当进行风险分析,并向审批部门提交风险评估报告。
同时,《办法》提出,海关应当加强口岸防控,对非法引进、携带、寄递、走私外来物种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对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依法进行处置。
此外还将加强境内检疫。县级以上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加强境内跨区域调运农作物和林草种子苗木、植物产品、水产苗种等检疫监管,防止外来入侵物种扩散传播。
既要做好防范,也要治理修复。依据《办法》,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治理,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其苗期、开花期或结实期等生长关键时期,采取人工拔除、机械铲除、喷施绿色药剂、释放生物天敌等措施。对外来入侵病虫害的治理,应当采取选用抗病虫品种、种苗预处理、物理清除、化学灭除、生物防治等措施,有效阻止病虫害扩散蔓延。对外来入侵水生动物的治理,应采取针对性捕捞等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危害。
“不管它是否有入侵特性,对于外来物种,未经批准都不得擅自引进,更不能随意丢弃。”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生物安全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长江保护法规定,禁止在长江流域开放水域养殖、投放外来物种或者其他非本地物种种质资源;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后续|江西婺源回应游客被强收卫生费:责令退还并道歉
  • 叙利亚前线快报:美国逼急了
  • 货车高速上逆行又掉头后……
  • 特朗普与普京通话 涉朝鲜问题【新闻常说01.29】
  • 朱亚文大方示爱老婆 宣布怀孕:你老大我老四
  • 315私房菜|中国很赞最燃快闪 想要买套房压压惊
  • 教育部宣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等高考加分项目”,并说明2018高招如何报名和填报志愿?
  • 英俄的百年恩怨:互逐外交人员由来已久
  • 关于对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 职场动态|阿里巴巴任命菜鸟网络总裁万霖为百世物流董事 乐视网重启招聘 加多宝集团总裁、副总经理双双被解职
  • 韩东君、王文也否认恋情:只是好朋友,网友:这样的好朋友我也要
  • ​​​男方家里买来这样的家具
  • 合肥奶奶vs台湾爷爷 跨海岸的友谊之赛
  • 朱亚文承认二胎, 而这一细节显示其家庭地位
  • 2017年全国各地最低工资出炉 你的工资高出多少?
  • 一张煎饼的双城记
  • 哈尔滨一公交车瞬间烧成空壳 男子一个动作救了几十条命
  • 继承者李泽钜:戴其冠,承其重
  • 定了!这些全国性高考加分项被取消
  • 【白羊月】你所不知道的白羊座!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