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河南:擦亮创新发展新名片
今年上半年已有8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另有63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类区域试验……为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这个政治责任,河南省在新乡平原示范区建设“中国种谷”,以种子创新来保证粮食安全。

一个个快递凭二维码就可以被分拣机器精准识别,自动分流到不同区域……位于河南南阳的利民集团自主研发的单件分离机技术解决了成堆快件的快速分离,实现自动识别、自动包装、自动贴码、自动传输……

金秋时节的中原大地,从田野到城市,从企业到科研单位,处处可以感受到创新的气息、听到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故事。

昔日以“古”闻名,今天以“新”出彩。“创新”,正在逐渐成为古老中原的新名片。

2021年6月,刚刚履新的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对河南省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郑州大学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担负创新任务的单位进行密集调研。

2021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河南发布重大部署:要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举行。“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正是下好创新这盘大棋的‘关键一招’。”河南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王承哲说,把省科学院打造成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务、引育一流人才、多出一流成果,让它变成一个吸附资源、释放动能的“强磁场”,必将在中原大地引发一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这也是河南将其定位成“一号工程”“龙头带动”的深意所在。可以说,重建重振省科学院背后,其实是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

2021年7月,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省委书记楼阳生和省长王凯担任双主任,以前所未有的规格和力度优化决策、推进工作,充分彰显推进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一年多来,除了重振重建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加快布局创新新平台:嵩山、神农种业、黄河、龙门、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六大省实验室密集揭牌成立,新建设21家省中试基地、25家省产业研究院,建成中试线146条。初步形成以河南省实验室为核心、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核心+基地+网络”的创新格局。

科创成果逐步显现,亮点纷呈。用于新冠的药物“阿兹夫定”获批上市已在河南投产;郑麦7698,成为面包、面条、馒头领域的“三好学生”;高效钎焊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服务保障多项国家重大工程;ITO靶材让国产光电子产业更有底气;实现光无源芯片自主可控,助力“宽带中国”建设;河南制造、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意义非凡……

为配合创新驱动,河南制定实施一揽子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梯次培育体系。今年以来,引进海内外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计划,榜单上有了更多河南人的姓名。院士、杰青、海外高端人才全职引进。

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扎实行动。2021年河南研发经费投入突破1000亿元,财政科技经费支出351亿元、增长38%,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08.9亿元、增长58.4%;今年前7个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20.8亿元、增长145.6%。

“我再一次诚邀海内外的科学家、杰出青年学子,尤其是河南籍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火热实践,在这片沃土上施展才干、成就梦想!”8月28日,在“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再次向全球人才发出了邀请。(gs)

【喜迎二十大】河南:擦亮创新发展新名片
今年上半年已有8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另有63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类区域试验……为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这个政治责任,河南省在新乡平原示范区建设“中国种谷”,以种子创新来保证粮食安全。

一个个快递凭二维码就可以被分拣机器精准识别,自动分流到不同区域……位于河南南阳的利民集团自主研发的单件分离机技术解决了成堆快件的快速分离,实现自动识别、自动包装、自动贴码、自动传输……

金秋时节的中原大地,从田野到城市,从企业到科研单位,处处可以感受到创新的气息、听到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故事。

昔日以“古”闻名,今天以“新”出彩。“创新”,正在逐渐成为古老中原的新名片。

2021年6月,刚刚履新的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对河南省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郑州大学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担负创新任务的单位进行密集调研。

2021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河南发布重大部署:要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举行。“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正是下好创新这盘大棋的‘关键一招’。”河南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王承哲说,把省科学院打造成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务、引育一流人才、多出一流成果,让它变成一个吸附资源、释放动能的“强磁场”,必将在中原大地引发一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这也是河南将其定位成“一号工程”“龙头带动”的深意所在。可以说,重建重振省科学院背后,其实是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

2021年7月,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省委书记楼阳生和省长王凯担任双主任,以前所未有的规格和力度优化决策、推进工作,充分彰显推进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一年多来,除了重振重建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加快布局创新新平台:嵩山、神农种业、黄河、龙门、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六大省实验室密集揭牌成立,新建设21家省中试基地、25家省产业研究院,建成中试线146条。初步形成以河南省实验室为核心、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核心+基地+网络”的创新格局。

科创成果逐步显现,亮点纷呈。用于新冠的药物“阿兹夫定”获批上市已在河南投产;郑麦7698,成为面包、面条、馒头领域的“三好学生”;高效钎焊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服务保障多项国家重大工程;ITO靶材让国产光电子产业更有底气;实现光无源芯片自主可控,助力“宽带中国”建设;河南制造、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意义非凡……

为配合创新驱动,河南制定实施一揽子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梯次培育体系。今年以来,引进海内外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计划,榜单上有了更多河南人的姓名。院士、杰青、海外高端人才全职引进。

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扎实行动。2021年河南研发经费投入突破1000亿元,财政科技经费支出351亿元、增长38%,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08.9亿元、增长58.4%;今年前7个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20.8亿元、增长145.6%。

“我再一次诚邀海内外的科学家、杰出青年学子,尤其是河南籍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火热实践,在这片沃土上施展才干、成就梦想!”8月28日,在“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再次向全球人才发出了邀请。(光明日报)

【喜迎二十大】河南:擦亮创新发展新名片

今年上半年已有8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另有63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类区域试验……为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这个政治责任,河南省在新乡平原示范区建设“中国种谷”,以种子创新来保证粮食安全。

一个个快递凭二维码就可以被分拣机器精准识别,自动分流到不同区域……位于河南南阳的利民集团自主研发的单件分离机技术解决了成堆快件的快速分离,实现自动识别、自动包装、自动贴码、自动传输……

金秋时节的中原大地,从田野到城市,从企业到科研单位,处处可以感受到创新的气息、听到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故事。

昔日以“古”闻名,今天以“新”出彩。“创新”,正在逐渐成为古老中原的新名片。

2021年6月,刚刚履新的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对河南省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郑州大学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担负创新任务的单位进行密集调研。

2021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河南发布重大部署:要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举行。“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正是下好创新这盘大棋的‘关键一招’。”河南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王承哲说,把省科学院打造成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务、引育一流人才、多出一流成果,让它变成一个吸附资源、释放动能的“强磁场”,必将在中原大地引发一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这也是河南将其定位成“一号工程”“龙头带动”的深意所在。可以说,重建重振省科学院背后,其实是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

2021年7月,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省委书记楼阳生和省长王凯担任双主任,以前所未有的规格和力度优化决策、推进工作,充分彰显推进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一年多来,除了重振重建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加快布局创新新平台:嵩山、神农种业、黄河、龙门、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六大省实验室密集揭牌成立,新建设21家省中试基地、25家省产业研究院,建成中试线146条。初步形成以河南省实验室为核心、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核心+基地+网络”的创新格局。

科创成果逐步显现,亮点纷呈。用于新冠的药物“阿兹夫定”获批上市已在河南投产;郑麦7698,成为面包、面条、馒头领域的“三好学生”;高效钎焊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服务保障多项国家重大工程;ITO靶材让国产光电子产业更有底气;实现光无源芯片自主可控,助力“宽带中国”建设;河南制造、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意义非凡……

为配合创新驱动,河南制定实施一揽子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梯次培育体系。今年以来,引进海内外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计划,榜单上有了更多河南人的姓名。院士、杰青、海外高端人才全职引进。

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扎实行动。2021年河南研发经费投入突破1000亿元,财政科技经费支出351亿元、增长38%,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08.9亿元、增长58.4%;今年前7个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20.8亿元、增长145.6%。

“我再一次诚邀海内外的科学家、杰出青年学子,尤其是河南籍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火热实践,在这片沃土上施展才干、成就梦想!”8月28日,在“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再次向全球人才发出了邀请。

(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https://t.cn/A6SsJNQr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休市期间外围大涨,可等到我们下周一开盘之时,外围市场又调整了,这样势必拖累我们反弹力度及高度,因此我们对下周的反弹不能抱有过高期望,当然跌多了肯定要涨一涨,
  • 在这个时候虽然地球没有任何生命但是地球也在努力的为生命诞生创造各种条件。简言之,地球上诞生生命总共经历了3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有大量的星际尘埃物质相互聚集相互吸
  • 心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凉爽起来,但最中心的那部分,却永远是热的,因为你要用它温暖它们#重庆婚纱照#夏天很热,大部分的人都在吃雪糕,雪糕的味道很甜,很凉爽。心
  • 按照这个数据,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98%左右,继续增加的潜力缩小。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劳工薪资同比增长6.9%,已经接近了1970年代的高增长水平。
  • 9月,江西省平均气温为28.2℃,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平均降水量33.5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6低位,至9月30日江西中旱以上地区的覆盖面积占全省面
  • 真的太好吃了,米饭是香香软软的,口感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猪排很嫩很好吃,这份还包含了川香回锅肉,别提多幸福了。我也爱西瓜!
  • 【寒假作业展①-我和我的家乡】大美青海,镌刻在灵魂里的记忆家乡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妙的落脚点,这里存放着我们孩提时代的记忆,记录着我们蜕变成长的印记。寒假作业展
  • #优秀的人更容易单身吗#我们首先要明确:女性通常意义上的优秀 ≠ 她的适配价值优势什么是适配价值(mate value)?实际上,两性在适配价值取向上是有不同侧
  • 为建立完善区域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会诊与救治网络,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7月8日,甘州区卫生健康局组织市区专家组开展区级危重孕产妇和新
  • 四年了耶 春夏秋冬半个月回一次家的封闭管理和一个月一次的考试 都几乎快忘了自己以前有多喜欢他们 快忘了之前的反黑补签和从北京带回来的维他命 快忘了资料书里还藏着
  • 某薄荷:可是我的工作…… 某影:今晚干! 某薄荷:会困的…… 某影:上课睡觉就是了!
  • ”在你刚刚见到他便一直觉着他面熟,想着可能是在那次舞会上打过照面吧,便没有再去细想了,可他这么一问,便把你问的有些慌了可你转念一想,这是你家,你紧张什么,便微微
  • 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 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
  • ”三盆手”抽茧出絲,是她传下来的吧?征在真想把这个丑儿子扔在山洞里,自己回去,听了叔梁纥的解说,才断了弃婴的念头。
  • 但是那种曾经到访游玩的真实体验感,让小张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这是怎么了?”其实,现实生活中经常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明明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但是我们好像经历过了一样,
  • #中观缘起[超话]##龙树菩萨[超话]##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印顺导师《華雨集第四冊》:「、雜染清淨的可以轉變,是因為它沒有固定的自性,沒有自性就是空。因為無自
  • #宵崎奏生诞祭2022#┊ ┊┊┊┊┊ ┊┊ ˚⑅ ୨୧┊ ┊┊ ┊ ♡︎ ☽⋆┊୨୧ ⋆✧⋆ ⋆✧-東京時間 . :--北京時間 . :- *˖
  • 而牛市行情至少需要交易量是平时的3倍以上,那就是年成交量在750万亿以上,这个是天文数字了,现在及未来几年的国内外宏观和微观都不太能够支撑的,所以结论就是别想啥
  • 想要累积福报,如果您经济能力尚可,可以报名明日的法会会首;如果您感到经济能力一般,可以报名供斋;如果您想要改善财运,可以请一份经法师加持过的七宝琉璃盏;如果您是
  • 今年919,多个新品牌包括开元森泊、隐竹里、中国绿发、南京美高梅美荟、温德姆和丽江金林豪生等联手携程超级上新日,取得了销量、非活动商品、流量的多维增长。作为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