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早安心语##幸福##治愈不开心##致自己##读书##婚姻#
Day 181
正是如此。不好不坏,不对不错;问题只是出租车,可以带我们围着故事囚牢一圈又一圈地转,也可以把我们送到真知的大门口。下面的提纲有助于澄清我所说的内容。
1. 情境:所有的情境都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坏。事实上,任何情境或事件都是你整体生命设计的一部分,因此是完美的,无论你喜欢与否。作为一个中性的情境,它甚至无须存在的理由——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正在发生的。”
2. 问题:恼火和焦虑两者或其中之一出现,表明不舒服的感觉正在浮现;生而为人,你排斥你的情绪和感觉,并将其投射到情境中。现在情境不再是中性的,现在情境成了问题,变成了你不适感的实际起因,而你的情绪与情境纠缠在一起,让你困在故事中无法脱身。
3. 反应:因为问题在你看来像个威胁,你通常会通过愤怒、负面评判、指责和批评来排斥它;同时,你会充分利用你的理智、逻辑和分析能力,来理解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你的解决方法涉及摧毁、修补或逃避问题——或最差也要寻求对付问题的方法。你的故事现在成了紧张刺激的个人戏剧(在关系戏剧中,问题的解决需要你的伴侣——或有时是你——做出改变,无一例外)。
4. 意义:现在,情境对你具有完全的个人意义,你还把个人的回忆加了进来,于是为你眼下的看法建立了历史依据。这让你的故事更为真实,并带来了一种可怕的可能性:它可能会永远留在你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故事!
5. 岔路口:此刻,你可以停下强迫性的反应与行为,转向走过程,或继续在故事囚牢中转圈。现在我们假设你往前进入了下一步。
6. 接纳:现在你回到了“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以及“事实就是如此”的感觉中。你尽量接受这个情境,以及你之前给不舒服的感觉所赋予的意义(你之前为这些感觉赋予了相关的意义)。这包括接受你的伴侣,甚至是支持他们不要改变,因为他们的特定行为给你提供了机会,让你得以面对并接受你一直在排斥的脆弱性。 7. 面对情绪的最初步骤:问问自己,在这个问题背后,有哪些体验——被遗弃、不配得以及心碎三者兼具还是只有其中一两项。辨认出你身体最显著的感受并放松进入它。你的伴侣不再是威胁或对手。
8. 觉知:你越放松,你的接纳便越深。觉知在增长,你的觉知超越(或穿过)最初的情绪,你体验到了你感觉状态的脆弱性。感觉虽然不舒服,却更加安静,一开始似乎像浩大无尽的深渊。觉知能让你看见或感知到,感觉以能量的模式呈现。任何残存的关于你伴侣的看法或观点,都是为了帮助你看到,是否还有你未留意的更深的感觉。如果你对伴侣还留有怨恨或灰心,就可以去进一步接纳和觉察。个人化的关系成长为非个人化的“爱”。
9. 欣赏:纯粹、平和、喜悦、充满爱的力量具有一种寂静,当寂静通过觉知不断加深时,一种安静的敬畏感也在成长。你充满欣赏:你就是觉知,而且,本质的平和、喜悦、爱以及力量都在你之内。你也同时认出了你伴侣的本质,并欣赏他们帮助你在意识上成长。
10. 量子转折:个人的消失。
11. 道、无条件的爱、真正的快乐、妙不可言的,等等。

当我还年轻,仍处于毛毛虫阶段时,我就是过不了反应这一关。我的恐惧和愤怒会促使我不由自主地猛烈抨击问题,抨击我能发现的任何问题。任何求生存的行为,只要最适合那个场景,我都会采用。我的生活不断展示的例子就是:战斗、逃跑、僵住,或昏掉。因此,对我而言,亲密关系是潜在或真实折磨的来源。浪漫吸引力的最初几周很美妙,但一旦我卷入了所谓有承诺的关系,我就会感到囚牢的四壁在一步步逼近我。我接近伴侣时如履薄冰,总是害怕下一步。我将亲密关系视作监牢,可事实上,是我对不适感的恐惧打造了牢墙。 随着我开始成长,我更愿意认为问题的根源是我自己的感觉,但我倾向于去找一个职业的拯救者,帮我化解我的受害者故事,并释放掉我所有的过错。后来,我摧毁或净化坏感觉的使命变成了疗愈的使命,后者涉及宽恕以及发展与上天的关系。许多美丽的时刻出现,而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发觉,我只是在拯救者的角落找到了一处仙境。我甚至在那里挂牌开业,当咨询师、工作坊导师和灵性老师,向他人提供我的拯救服务。

然后有一天,时间到了,我发觉,不管毛毛虫是否有灵性,我都不是它——除了在形式上和信念中——然后我进入了觉醒的茧中。我转向拯救者,感谢它给了我许多鼓舞人心的体验——虽然我是通过疗愈、灵性扩展和自我改进的幻象体验到的。离开了囚牢的那个角落后,我靠近我的迫害者并感谢它无可挑剔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它强化了我关于自身的信念——我是个有局限的、无力的人。接下来,我走到受害者那里拥抱了它,也同时不折不扣地接纳了我的脆弱性——我的人性——包括它过去和现在的样子。 然后我走出了囚牢,我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成婚、养家的。我穿过无门之门时,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我的妻子——还是她十八岁的样子,我们的爱情故事就是那时开始的。即使是现在,我和你们分享的时候,欣赏的泪水仍在我眼中打转。从那天开始,想改变我妻子的渴望消退了,而我对她的接纳和欣赏却与日俱增。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来源:新华社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https://t.cn/A6VIm6o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将军却身负重伤再度杀了出去,白衣女子心中大惊,不顾奔波十几天一身的疲惫,也不去想战场上的杀伐岂是她一介小女子可以抵抗的,她只想见她。战场之上,红衣女子一身的伤,
  • 与男友拍拖多年,可有结婚计划,她说:“有谂结婚,不过最重要眼前工作先,依家想搞婚礼都有禁聚,结婚都想同大家一齐开心,都可以考虑先签纸,有好消息再通知大家。#这个
  • / “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四周年快乐 @林彦俊 #林彦俊说出道四周年最大感受是纯粹##晚安 小甜星# 小甜星今天要求看的书这套书其实还不适合她这个
  • #比特币数字币[超话]#4.22比特币晚间行情分享: 昨日整体行情来看早盘行情随处在一个缓慢上行的阶段,但晚间的行情走势却是迎来了瀑布式下行,也是与皓然之前说
  • 【LadyM 买两款蛋糕包邮 留言抽奖】Lady M 限时活动,Tres Leches、综合口味等限量款都参加 : LadyM 新品Tres Leches M
  • #父亲# 父亲说他是认字的,装起来有一箩筐那么多,他是玩具厂的厨子,蒸煎烹炒自然不需认许多字。他真的是个寡趣的人,并没有什么爱好,普通人的钓鱼,打牌,麻将他一律
  • 我们这个法门不是这样,而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现在就已得不退转了,就如《无量寿经》所讲:“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不必等待来生往生极乐世界后,
  • 而中面部是表情肌的集中部位,也是面部的上提肌群,如果在这里注射肉毒毒素,影响到了表情肌的作用,就会产生面部表情僵硬、不自然的感觉,对正常人来说,这里不是保妥适的
  • 这可是叶倩文啊[泪][泪][泪][泪]~永远怀念文化最璀璨的八九十年代,还有当时走在亚洲尖端的先锋前卫的时尚触觉,经典不受时空约束,现在看仍经得起考验和推敲[鲜
  • 拿捏十二星座女生的技巧之射手座女生篇射手座的女生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她总是能够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这个人她不喜欢,她会立马离去,绝不会委屈自己跟这个人呆
  • ”贵宝害怕地说:“我老婆叫我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 [送花花]搞了个超喜欢的小型园林哪~最近很爱把猴王献桃布置成小悬崖⛰️[送花花]珍禽异兽 总总林林[哇]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的背后,是无数个加班的日夜,无数次枯燥的实验,还可能是无数次的归零,最终才成就了独属于航天的浪漫。赵丽颖的前辈,曾经的收视女王,不
  • 朴素里的精致,两只猫,不大的小床睡前会挤在一起看书备课,会在凌晨打电话分享一个梦,平凡但关于梦想的生活。只有在深夜的时候才开始感叹不公,才开始自命不凡,睡一觉还
  • #小泽修眉#小泽.眉.妆.Ozawa-Brow你离男神的距离仅仅就是一个眉毛而已……我发现大多数男生在整理自己的时候,只注意到了发型、剃须、穿着这些,很少有人会
  • 若还要继续增加数值,再将算盘横梁下方的一颗盘珠拨动贴近横梁,此时为“六”代表整数值“6”“六”的古字象形为人们居住的房屋形象。若还要继续增加数值,再将算盘横梁下
  • 本场会议焦点,“赛邦杯·2021年度中国汽配供应链金链奖颁奖盛典”通过组委会前期充分准备、在线投票、专家团评审评选,通过线上方式,将2021年度金链奖获奖企业推
  • 爱情衰落的时光已经来侵袭我们,现在,我们的悲哀的灵魂疲倦又消损了,让我们分别吧,趁热情的季候忘却我们之前在你低垂的额上亲一个吻,滴一点眼泪。6. 冥想在被风吹
  • 西城区纳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依法进行保护的会馆有31处,在挖掘辖区可利用会馆资源的同时,西城区依托自身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深入拓展博物馆、纪念馆及可利用文物资源,
  • 再次走进大众视野的斓曦,就已经开始饰演“妈”了,而是女儿儿子还都是成年人,比她小八岁,甚至是五六岁而已。好久没有看剧院看电影了,今天讲的是约书亚黑水的故事,黑水
  • 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骨科和运动医学的医生对运动康复的接受度很高,乐见患者接受康复训练。 民营康复诊所常见的经营模式是:通过公立医院医生或老客人引荐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