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就切断生死轮回!

明本誓普摄

明谬见迷悟

佛性本一如,无迷悟差别。

忽然妄念起,误认有迷悟。

上到诸佛,下到我等流转凡夫,如果从佛性来说,大家本来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一如”,一如就没有二如,佛亦如是,众生亦如是。

佛性没有迷悟的差别。佛固然大彻大悟了,但也没有增加;众生固然迷惑颠倒,但也没有减少。所谓“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

佛性本来平等、一如、无差别,为什么诸佛觉悟成了佛,而我等颠倒在此轮回呢?为什么在没有差别当中显示出这么大的差别?这就是因为“忽然妄念起,误认有迷悟”,一下就显现出差别,整个世界就热闹了。

什么叫“忽然妄念起”呢?

“忽然”就是没有来由的。起了最初一念无明妄想,妄念就启动了。由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在本来万法一如的状态下颠倒安立,有人有我,由此就产生了迷悟差别。所以,“忽然妄念起”讲的就是无始无明。

我们一般都追求一个最开始的原点,“从哪里开始?”一定要找一个最初的原点。其实,这是众生的一种妄想,不存在最初的原点。所以,佛法经常说“无始劫来、无始无明”。

“无始无明”,我们总是在追究,怎么理解“无始无明”呢?有现在就有过去,有今天就有昨天,有今生就有前生,“无始”往哪里推?推到什么时候呢?能推到任何时候,都是有始。

“无始”是一种妄念,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没有这个点;也可以说它在任何点当中,现在我们起心动念,任何妄念一起,当下就是“无始”。

比如虚空,虚空坦坦荡荡,自由自在,我们每个人都在里面运行、活动,本来也无分别、无障碍,如虚空一样无分别,都很好。可是我们突然起了一念,比如说“我站在这里”,那么以我为原点,到前面那棵树大概有三十米,前面那栋楼可能有六十米高。什么叫远,什么叫近;什么叫上,什么叫下;什么是东,什么是西,什么是南,什么是北……这一切概念是怎么产生的?是因为我们自己确立了一个点,说“我在这个点”,那么以我为中心,展开了所有这一切。

如果就虚空本身来讲,它有这个点吗?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把自己的站位设为原点,确立自己的点,但虚空本身是平等一如的,它是坦坦荡荡、毫无分别的。我们所站的这个点就是无始无明的点,这个点任何时候都可以存在。

所以,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空间、时间的点,它是一种妄念的安立。有“我”,有“这里”,马上就有彼有此,有远有近。所以,整个世界是因为我们确定了一个“我”,确定了一个原点,才构建了所有的现象。

张三是这样,李四也是这样;你有你的“我”,我有我的“我”。你说那里远,我说那里近;你说是东,我说是西:这就杠上了。所以,这个世界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标准。每个人都建立一个坐标系,以自己的坐标系衡量别人,这个世界热闹不热闹,打仗不打仗?你想不轮回,怎么可能啊?就轮回了。

那么,佛打碎了个人自以为是的坐标系,这些坐标系都是以“我”来建立的。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切断,让我们回归到荡然虚空的状态。不是说没有楼房、没有树,是有的;也不是没有前后,是有的。但是不分别,让它如是这般地存在,我们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可是,我们一旦确立了所谓的“原点”,最初一念妄念启动之后,我们就像蚕吐丝一样,“我走了三十米,我向南,我向北”,这条线就牵扯不清,一直把我们缠缚在这里,什么时候能离开这个“点”啊?所有一切的概念、语言、分别、思维、造作,不都是因为最初这一点妄念安立,才引发后面无穷无尽的事吗?

一般圣道门的修行就像我们开车一样,进了这个胡同,进去多深就要退出来多深,这样才能出来。我们有了最初一念无始无明,这一念安立之后造出这么一大堆事,无穷劫地轮回,说“倒车,往回退吧”,退到什么时候才能退出来啊?都不知道过了多少念头,什么时候才能倒出来?

而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从根本铲除,把“我”的坐标系、“我”的妄想安立连根拔起,当下称名的时候当下切断,回归本有行体,回归我们的本有佛性——无量光寿。

所以,我们在任何时间点,在任何空间点,只要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切断了生死轮回,切断了无始无明。

明本为愚迷

然弥陀本誓,布施迷众生,

为钝根无智,非智慧辩才。

阿弥陀佛本誓成就的名号就是给迷妄众生的。就像前面说的,如果是有智慧辩才的人,能自己开悟,能断除无始无明,证得人无我、法无我,那多难啊。可是这句名号,当下称念,当下就切断,所谓“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就算抱持着“我”的观念,也没有关系,因为它是连根拔起的。

佛经里有两个字叫“戏论”,我们在世间所有一切语言、思维、观念、表达,通通都是戏论,没有实际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妄想安立,当然是戏论了。

明摄定散机

不简施与戒,亦不简破戒,

定散共摄护,四威仪无碍。

明摄无善机

善恶皆不隔,不舍恶业人,

杂善皆不生,善根不思量。

明放下身心

不修饰身仪,亦不饰人目,

心不凭计度,悟心彻底绝。

这样念佛,你不觉得非常畅快吗?不觉得非常干净利落吗?

一般人都是小心眼,“今天有这么多信众、莲友,我得把衣服端正端正”,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或者“师父要过来了,赶紧修行啊,我得念佛了”,刚才还躺在那里,这会儿就坐正了:这就有点给别人看的意思,都用不着。心中也不会这样想、那样想,盘算“我怎样念佛能更精进啊?我怎样心更清净啊?”或者抱有偷心,“我这样是不是能入禅定啊?甚至能开点小悟啊?”

“悟心彻底绝”,特别干脆。“绝”就是绝望,“我绝对不是那个根机”;“绝”也是断绝,“你给我,我也不要”。这也叫作“死尽偷心”,意思是一样的。

一般人念佛,就说“如果我能开悟就更好了”,这个念头就是偷心不死;“不光是开悟,如果我能入禅定,或者我的心稍微清净一会儿,这样就更好了!”你念佛还有所谓的“更好”,你的佛都念到哪儿去了?就像虚空已经无穷大了,说还有比虚空更大的,这怎么可能?就像一个圆,它是三百六十度,说还有更圆的圆,怎么可能?明念佛深旨

明非迷悟法

无量寿佛之名号,诸佛光明所不及,

非迷非悟之法故,称赞为难思光佛。

所以,我们就不要在这里说迷说悟了,或者怎样深刻地理解。六字名号连诸佛的光明都不能及,连诸佛的智慧都探测不到,凡夫在这里谈什么迷悟,谈什么了解、理解、信心有多深,这不是闲扯吗?好像六字名号的深度是你的信心可以探测的,是你能了悟、丈量的一样。它完全不是迷悟的境界,所以讲“非迷非悟之法”。你就不要在这里谈迷谈悟了,就老老实实地“但任口称弥陀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你迷了,是个迷惑颠倒的众生,说“我信佛就是迷信”,行啊,迷而信,“将错就错,西方极乐”;你说“我大彻大悟了”,大彻大悟了仍然差得远,还是要靠这句名号,老老实实称念往生。

你能悟到哪里?就算悟到跟诸佛平等,也仍然悟不到这句名号。为什么?“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这可是释迦牟尼佛在经中说的。

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佛,他的名号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这种光明是诸佛的光明不能比较的,不能达到的,不能及的。以我们这点豆大的“智慧”,在那里计度、盘算,说“我有什么样的智慧,有深有浅,理解多少”,完全是白费功夫。

明生佛一如

信乐此法时,生佛皆不隔,

彼此三业不舍离,是故名无碍光佛。

唯有这样不思议地投入弥陀救度,“但任口称弥陀名”,“信乐此法”,必然往生,这时候众生跟佛一体不分。

在此之前,众生是众生,佛是佛,跟你没有关系,生隔着佛,佛隔着生。一旦口称弥陀名号,信顺弥陀救度,当下就在弥陀摄取不舍的光明当中,所以叫“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明委身念佛

止一切思量,此身仰凭佛,

出入息皆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干脆,什么都不用想了,一切思量都断绝了。什么善恶、智愚、净秽,什么有妄念没忘念,什么迷悟、信疑,这一切都是思量,都是戏论,这一切都“止”。

什么叫“止”呢?

就是没有用,像大风一样吹走就干净了。不是自己强行制止,没有用,都废止了。

孤零零地一身投靠,生命归属弥陀,仰属弥陀。不管出入息,只要有一口气存在,吸气是南无阿弥陀佛,呼气还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叫“出入息皆念,南无阿弥陀佛”。

分享此文的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当下就切断生死轮回! 

明本誓普摄

明谬见迷悟

佛性本一如,无迷悟差别。

忽然妄念起,误认有迷悟。

上到诸佛,下到我等流转凡夫,如果从佛性来说,大家本来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一如”,一如就没有二如,佛亦如是,众生亦如是。

佛性没有迷悟的差别。佛固然大彻大悟了,但也没有增加;众生固然迷惑颠倒,但也没有减少。所谓“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

佛性本来平等、一如、无差别,为什么诸佛觉悟成了佛,而我等颠倒在此轮回呢?为什么在没有差别当中显示出这么大的差别?这就是因为“忽然妄念起,误认有迷悟”,一下就显现出差别,整个世界就热闹了。

什么叫“忽然妄念起”呢?

“忽然”就是没有来由的。起了最初一念无明妄想,妄念就启动了。由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在本来万法一如的状态下颠倒安立,有人有我,由此就产生了迷悟差别。所以,“忽然妄念起”讲的就是无始无明。

我们一般都追求一个最开始的原点,“从哪里开始?”一定要找一个最初的原点。其实,这是众生的一种妄想,不存在最初的原点。所以,佛法经常说“无始劫来、无始无明”。

“无始无明”,我们总是在追究,怎么理解“无始无明”呢?有现在就有过去,有今天就有昨天,有今生就有前生,“无始”往哪里推?推到什么时候呢?能推到任何时候,都是有始。

“无始”是一种妄念,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没有这个点;也可以说它在任何点当中,现在我们起心动念,任何妄念一起,当下就是“无始”。

比如虚空,虚空坦坦荡荡,自由自在,我们每个人都在里面运行、活动,本来也无分别、无障碍,如虚空一样无分别,都很好。可是我们突然起了一念,比如说“我站在这里”,那么以我为原点,到前面那棵树大概有三十米,前面那栋楼可能有六十米高。什么叫远,什么叫近;什么叫上,什么叫下;什么是东,什么是西,什么是南,什么是北……这一切概念是怎么产生的?是因为我们自己确立了一个点,说“我在这个点”,那么以我为中心,展开了所有这一切。

如果就虚空本身来讲,它有这个点吗?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把自己的站位设为原点,确立自己的点,但虚空本身是平等一如的,它是坦坦荡荡、毫无分别的。我们所站的这个点就是无始无明的点,这个点任何时候都可以存在。

所以,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空间、时间的点,它是一种妄念的安立。有“我”,有“这里”,马上就有彼有此,有远有近。所以,整个世界是因为我们确定了一个“我”,确定了一个原点,才构建了所有的现象。

张三是这样,李四也是这样;你有你的“我”,我有我的“我”。你说那里远,我说那里近;你说是东,我说是西:这就杠上了。所以,这个世界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标准。每个人都建立一个坐标系,以自己的坐标系衡量别人,这个世界热闹不热闹,打仗不打仗?你想不轮回,怎么可能啊?就轮回了。

那么,佛打碎了个人自以为是的坐标系,这些坐标系都是以“我”来建立的。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切断,让我们回归到荡然虚空的状态。不是说没有楼房、没有树,是有的;也不是没有前后,是有的。但是不分别,让它如是这般地存在,我们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可是,我们一旦确立了所谓的“原点”,最初一念妄念启动之后,我们就像蚕吐丝一样,“我走了三十米,我向南,我向北”,这条线就牵扯不清,一直把我们缠缚在这里,什么时候能离开这个“点”啊?所有一切的概念、语言、分别、思维、造作,不都是因为最初这一点妄念安立,才引发后面无穷无尽的事吗?

一般圣道门的修行就像我们开车一样,进了这个胡同,进去多深就要退出来多深,这样才能出来。我们有了最初一念无始无明,这一念安立之后造出这么一大堆事,无穷劫地轮回,说“倒车,往回退吧”,退到什么时候才能退出来啊?都不知道过了多少念头,什么时候才能倒出来?

而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从根本铲除,把“我”的坐标系、“我”的妄想安立连根拔起,当下称名的时候当下切断,回归本有行体,回归我们的本有佛性——无量光寿。

所以,我们在任何时间点,在任何空间点,只要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切断了生死轮回,切断了无始无明。

明本为愚迷

然弥陀本誓,布施迷众生,

为钝根无智,非智慧辩才。

阿弥陀佛本誓成就的名号就是给迷妄众生的。就像前面说的,如果是有智慧辩才的人,能自己开悟,能断除无始无明,证得人无我、法无我,那多难啊。可是这句名号,当下称念,当下就切断,所谓“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就算抱持着“我”的观念,也没有关系,因为它是连根拔起的。

佛经里有两个字叫“戏论”,我们在世间所有一切语言、思维、观念、表达,通通都是戏论,没有实际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妄想安立,当然是戏论了。

明摄定散机

不简施与戒,亦不简破戒,

定散共摄护,四威仪无碍。

明摄无善机

善恶皆不隔,不舍恶业人,

杂善皆不生,善根不思量。

明放下身心

不修饰身仪,亦不饰人目,

心不凭计度,悟心彻底绝。

这样念佛,你不觉得非常畅快吗?不觉得非常干净利落吗?

一般人都是小心眼,“今天有这么多信众、莲友,我得把衣服端正端正”,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或者“师父要过来了,赶紧修行啊,我得念佛了”,刚才还躺在那里,这会儿就坐正了:这就有点给别人看的意思,都用不着。心中也不会这样想、那样想,盘算“我怎样念佛能更精进啊?我怎样心更清净啊?”或者抱有偷心,“我这样是不是能入禅定啊?甚至能开点小悟啊?”

“悟心彻底绝”,特别干脆。“绝”就是绝望,“我绝对不是那个根机”;“绝”也是断绝,“你给我,我也不要”。这也叫作“死尽偷心”,意思是一样的。

一般人念佛,就说“如果我能开悟就更好了”,这个念头就是偷心不死;“不光是开悟,如果我能入禅定,或者我的心稍微清净一会儿,这样就更好了!”你念佛还有所谓的“更好”,你的佛都念到哪儿去了?就像虚空已经无穷大了,说还有比虚空更大的,这怎么可能?就像一个圆,它是三百六十度,说还有更圆的圆,怎么可能?明念佛深旨

明非迷悟法

无量寿佛之名号,诸佛光明所不及,

非迷非悟之法故,称赞为难思光佛。

所以,我们就不要在这里说迷说悟了,或者怎样深刻地理解。六字名号连诸佛的光明都不能及,连诸佛的智慧都探测不到,凡夫在这里谈什么迷悟,谈什么了解、理解、信心有多深,这不是闲扯吗?好像六字名号的深度是你的信心可以探测的,是你能了悟、丈量的一样。它完全不是迷悟的境界,所以讲“非迷非悟之法”。你就不要在这里谈迷谈悟了,就老老实实地“但任口称弥陀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你迷了,是个迷惑颠倒的众生,说“我信佛就是迷信”,行啊,迷而信,“将错就错,西方极乐”;你说“我大彻大悟了”,大彻大悟了仍然差得远,还是要靠这句名号,老老实实称念往生。

你能悟到哪里?就算悟到跟诸佛平等,也仍然悟不到这句名号。为什么?“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这可是释迦牟尼佛在经中说的。

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佛,他的名号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这种光明是诸佛的光明不能比较的,不能达到的,不能及的。以我们这点豆大的“智慧”,在那里计度、盘算,说“我有什么样的智慧,有深有浅,理解多少”,完全是白费功夫。


明生佛一如

信乐此法时,生佛皆不隔,

彼此三业不舍离,是故名无碍光佛。

唯有这样不思议地投入弥陀救度,“但任口称弥陀名”,“信乐此法”,必然往生,这时候众生跟佛一体不分。

在此之前,众生是众生,佛是佛,跟你没有关系,生隔着佛,佛隔着生。一旦口称弥陀名号,信顺弥陀救度,当下就在弥陀摄取不舍的光明当中,所以叫“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明委身念佛

止一切思量,此身仰凭佛,

出入息皆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干脆,什么都不用想了,一切思量都断绝了。什么善恶、智愚、净秽,什么有妄念没忘念,什么迷悟、信疑,这一切都是思量,都是戏论,这一切都“止”。

什么叫“止”呢?

就是没有用,像大风一样吹走就干净了。不是自己强行制止,没有用,都废止了。

孤零零地一身投靠,生命归属弥陀,仰属弥陀。不管出入息,只要有一口气存在,吸气是南无阿弥陀佛,呼气还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叫“出入息皆念,南无阿弥陀佛”。

#中观缘起[超话]# 《论不失法》
若如汝分别,其过则甚多。
是故汝所说,于义则不然。
如果像你们所分别的那样则有很多过失,所以你们的观点与真实的道理不符。
一般来讲,有部的观点由经部来驳斥,经部的观点由唯识来驳斥,由唯识的观点再深入中观。《入行论·智慧品》:
“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
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
但此处例外,是有部宗的论师对经部观点进行驳斥。(有部 经部 唯识 中观)
有部宗认为:经部宗安立业果的方式不合理,如果像经部宗所认为的那样,业像种芽一样以同类的法相续不断,则会有无量无边的过失。
颂词虽然没有宣说经部宗有什么过失,但月称论师在《显句论》中说:如果像种芽那样,业果之间唯是同类的法在相续,那么一个人的相续就只能存在一种心法。
比如最初生了一念善心,那么同类的善心将会相续不断,也就是说,从此之后只能生起善心,不可能再生起无记或恶心。如果最初生了嗔恨心,那么嗔恨心将相续不断,永远无有转变的机会。

如果只能生起同类的法,那么每一个有情将不会再有升堕的变化。为什么呢?因为六道众生是不同类别的有情,如果各自都像青稞种子产生青稞芽茎的相续一样——只产生同类的法,那么人的相续就只能产生招感人身的心念,不会出现转生天人以及堕饿鬼、地狱的心念,但这明显违背事实。所以,经部宗的安立方式不合理。

今当复更说,顺业果报义,
诸佛辟支佛,贤圣所称叹。
现在由我们来宣说真正符顺于业感果报的安立方式,这才是诸佛、辟支佛等贤圣所称叹的道理。
有部宗认为不失坏法的安立方式才真正符顺于业因果之理,它并非世俗人的臆造,而是所有佛陀、辟支佛(缘觉)以及声闻等贤圣所共同赞叹的道理。

不失法如券,业如负财物。
不失坏法就像借贷所用的债券,业则如所欠的债务。
对于业果,有部宗认为,所造的业第二刹那虽然不存在了,但依靠在业感果之前一直不失坏的“不失坏法 ”保证了感果,它就像赖以索要债务的债券。

比如别人借了我的财产,打一张借条给我,我的财产虽然消失了,但到期的时候我能凭借条连本带息索还。同样,所造的业虽然已失坏了,但依靠不失坏法,会相应善恶之业而无欺成熟苦乐果报。
有部宗对业果的解释确实很合理:不失坏法就像债券,业则如所欠的财产,业造了以后坏灭就像财产被借走了,依靠不失坏法现前果报就像主人依靠债券要回财产,果报的增长则相当于财产的利息。
虽然以 经部的相续 和 有部的不失坏法 建立 业果 都有合理之处,但以 中观 的观点来看,在 名言中 业果 并无自性,只是一种 缘起显现,在胜义中都经不起观察。
不失坏法的本性是无记法,分别来说则有四种。

不失坏法的本性 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无记法。为什么呢?如果它的本性是善,那么在生邪见或中断善根者的相续中就不应该有不失坏法,但他们也有;如果它是恶,那在已经断除了恶业者的相续中则不应该有,但他们也有。
不失坏法分别有四种,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有漏的不失坏法以及超越三界的无漏的不失坏法。

见谛所不断,但思维所断。
以是不失法,诸业有果报。
如果按照对方的说法,而建立承认业果相续的观点,就会有极大的过失和极多的过失。
对方认为:如同从种子苗芽等等当中,最终只能产生与其相续一致的果实,比如从稻谷的种子中,就只会产生与其同类的果实,而不会产生异类之果一样,从善法等等的心相续中,也只能连续不断地产生同类的果报。从三界与六道各自补特伽罗的业中,也应该产生与自身相续同类的果报,而决不会产生不同的其他果报而使相续中途间断。如果相续间断,就有相续不存在的过失,所以是不合理的。
如果对经部刚才以喻义结合方式所陈述的观点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如果承认对方的观点,就会有除了同类以外,不能有不同类来进行间断等众多的、极大的过患(对此,
果仁巴论师认为:
“如果这样,则无论 善、不善、无记,欲界、色界无色界,还是有漏与无漏,天人与人的相续就只能产生善法(等一种法),而不会出现不善法(等其他法,但其中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前一刹那为善,后一刹那因产生不善心而将善法中断的情形是随处可见的。)”)。因此,在对方试图用自己所建立的观点进行回答,以避免有关解释业因果的常断之过的时候,他们却无法自圆其说。

如果对方提出:既然如此,那么如何回答就可以避免臆说妄论之过呢?
善逝佛陀及其眷属曾说过:所谓“不失坏业”是指所作的作业虽然已经消失,但在作者的相续中却产生了“不失坏法”,也即不相应行,如同签订了欠债的契约一样。业就如同所欠的债务,而“不失坏法”就如同债券契约,该契约一旦签订,即使借出的财物被享用消耗掉,但总有一天,债主可以连本带利一并收回。
同理,虽然所作的作业已经消失,但以“不失坏法”,就可以使造业者承受与业力相应的果报。

如同在债权人将财物收回以后,残存的字据无论是否存在都无所谓,凭它不可能再一次收回什么财物一样。异熟果一旦成熟,不失坏法无论是否存在都毫无用武之地,绝不可能使异熟果再次成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昨天公交坐反了 又跑到龙洞去了呜呜呜人生地不熟的时候真的会怕!多亏gwq及时帮助~~~(再次感激✌️太阳好大 沿途的风景不错 可能有时候心情太emo 很杂很乱的
  • Life|疫情还没过去继续封城宅家听着窗外的鸟鸣在阳台晒太阳忽然发现自己也是蛮有才的吐司直接不粘锅里烘烤一下效果口感也出奇的好炒鸡蛋美其名曰炒鸡蛋(一定要加水搅
  • 现在,转发本条动态,抽取3位小伙伴送上战锤40K不败者战术铠甲+专属驾驶员!现在,转发本条动态,抽取3位小伙伴送上战锤40K不败者战术铠甲+专属驾驶员!
  • 精彩回顾第11分钟,加比亚分边转移,卡卢卢得球后送出高质量传中,莱奥门前推射破网,AC米兰打破联赛221分钟进球荒!” 70259人见证:AC米兰2-0热那亚回
  • #西山时讯# 【云南全省开展#“礼赞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原创歌曲征集展播活动#】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热烈喜庆氛围,云南省委统战部与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
  • 专心整理遗容时,就感觉不到凉意了工作多年,刘玲、张雨雁和左赞美已经成为了殡仪馆能够肩挑大梁的骨干员工,但在刚开始,面对着遗体,她们也会产生害怕和畏惧的情绪。而在
  • 但竟有这等奇事,一天清晨,文宗起床发现白玉枕不见了,文宗皇帝大惊失色,莫非哪位妃嫔见其可爱,拿走欣赏去了,但遍问宫中无人承认,要说是盗贼,宫廷防卫那么紧密,谁能
  • #西交一附院专硕女生被带教霸凌身亡#不是学医的人可能不知道吧,专硕在很多地方就是廉价劳动力,干着住院医的活,一个月几百能有一两千都要谢谢了累死累活,付出和收入不
  • 生日快乐超哥@任嘉伦Allen #任嘉伦生日祝福信箱# rjl #任嘉伦411生日快乐[超话]##张艺兴出道十周年了##张艺兴出道十周年# 好多好多的心里话想对
  • ”阿尔比奥尔还获评了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这是我第一次赢得个人奖杯,我已经36岁了,在这样一个美丽的球场里,这太棒了,今晚我将很难入睡!”阿尔比奥尔还获得了本场
  • 广东赢在在困难的时候总是有人能够站出来,这两年季后赛都是如此! 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 再牛掰的梦想,也经不住你一如既往如每天吃饭般的坚持。没有人的命运是盘注定会输的棋,用有限的人生活出最大的格局。
  • 当我看到高来寄给我的《白居易与洛阳》一书后,我对他从行政工作岗位退休后,能如此潜心于白居易及其著作的研究,并取得硕果,很是敬佩! 你在从党政工作岗位退下之后,
  • 我想分享陈平原老师的一段话:“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我终于知道它的名字是怎
  •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深知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主帅,你总是要质疑并询问
  • 俩人就拗上了,于是谁也不理谁[黑线][黑线][黑线]等过了口口,我娃一边骑着滑板车一边大唱:“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祝好!管控至今第一次出门的口仔实现了去千禧城
  • 小刺猬说,我已经没有力气去爱其他人了。小刺猬笑着开玩笑说,对啊,别让我看见你,否则,见你一次,爱你一次。
  • 2018年4月14日,周四,法国高等信息工程师学院在著名的Palais des Congrès为其2017届学生举行了工程师学位颁发仪式,毫无疑问这是所有毕业生
  • NO.12 辰龙比肩主事,“犯冲”衰星入命,今天运势跌落,情绪波动颇大,容易意气用事,财运低迷,不适合处理钱财事务,与人相处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遭人嫌
  • 35岁的时候,仍然觉得一切精彩。大女儿马上四岁了,渐渐懂事了,但还没有到可以完全理解事情的年纪,她也才不到四岁,还是会希望爸爸妈妈陪伴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