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往生净土是大利,
是真实之利

念佛往生净土,
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
故名极乐
        
净土法门是念佛往生净土的法门,
被释迦牟尼佛称为
「 易往 」,

又被龙树菩萨称为
「 易行 」,

只因为阿弥陀佛成就第十八愿,
其光明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威德神力,
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能摄化最罪苦的无善根众生、
最愚恶的五逆凡夫,

乃至在临终十念,
得生净土!

提到
「 往生 」 的意义,

在于由娑婆世界
( 有为生死的秽土 )

到极乐世界
( 无为涅槃的净土 ),


「 生 」
表徵阿弥陀佛正觉净莲华化生,
享无量乐,

并不是杂业世界的
「 四生 」 ────
胎、湿、卵、化,

轮迴六道,
受无穷苦。

往生正是为了摆脱阎罗王、
永断轮迴苦
( 分段生死 ),

及得不退转地、
广度诸众生
( 变易生死 ),

必定成佛!

往生既是
「 无有众苦 」,

同时得常住无为涅槃之乐,

「 但受诸乐 」。

可知往生弥陀的
「 极乐 」
报土所得的果益是大利、
是真实之利,

非一般自力修福修慧所得的果益能比拟。

人天之乐是方便,
是小利;

极乐之乐是是真实、
是大利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的
「 地观释 」,

言 :
「 诸佛出世,
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
不欲直令制恶修福,
受人天乐也。

人天之乐,
犹如电光,
须臾即捨,
还入三恶,
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
但劝即令求生净土,
向无上菩提。

是故今时有缘相劝,
誓生净土者,
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可知修学佛法,
为了受人天乐,
制恶修福,

是方便、
是小利,

短寿浅福故;

若然为了无上菩提,
求生净土,

才是真实、
是大利,

无量光寿故。

释迦牟尼佛在
《 阿弥陀经 》言 :

「 我见是利,
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
闻是说者,
应当发愿,
生彼国土。」

往生之利,
非比寻常。
        
善导大师在另一部着作
《 法事赞 》,

以一首偈解释
《 阿弥陀经 》的
核心经文,
教人
「 念佛往生 」,

言 :
「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復专。」

甚么是
「 随缘杂善 」?

即随世间因缘所修的杂毒
( 贪瞋痴三毒 ) 之善,

亦是经文所言的
「 少善根福德因缘 」。

世间随缘杂毒之善、
虚假之行、
不实之业,

故名
「 不实功德 」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的
「 三心释 」
更直言 :

随缘杂善是
「 虚假之行 」,

制恶修福是
「 不实之业 」,

人天之乐是
「 不实功德 」。

昙鸾大师在
《 往生论註 》
下了定义,

言 :
「 从有漏心生,
不顺法性。

所谓凡夫人天诸善,
人天果报,
若因若果,
皆是颠倒,
皆是虚伪,

是故名
『 不实功德 』。」
        
有漏,
是烦恼的别名,

涵盖贪、瞋、痴、慢、疑、见;

不顺法性,
是不自然,
即造作,
作意造业。

可知若善业、
若恶业,

皆是虚妄不实,
随缘生灭故,

都在有为生死的娑婆世界受苦、
乐报,

还是离不开六道轮迴,
仍逃不出阎罗王的手中,
何乐之有,

何利可图?
        
昙鸾大师随即解说甚么是
「 真实功德 」?

言 :
「 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
庄严佛事,
依法性入清净相,

是法不颠倒,
不虚伪,

名为
『 真实功德 』。」

云何不颠倒?

依法性,
顺二谛故;

云何不虚伪?

摄众生,
入毕竟净故。

简单来说,
法藏菩萨
( 阿弥陀佛前身 )
为众生修行及迴施给众生的功德是真实的。

「 真实之利 」 者,
念佛往生成佛之利,
也是名号功德之利
        
善导大师在
「 三心释 」
又云 :

「 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
乃至一念一剎那三业所修,
皆是真实心中作。

凡所施为趣求,
亦皆真实。」

所以,
阿弥陀佛迴施给我等凡夫向求的
「 利他 」
功德是真实的。
        
又释尊在
《 无量寿经 》言 :

「 如来以无尽大悲,
矜哀三界,
所以出兴于世,
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
惠以真实之利。」

「 真实之利 」 者,
即是念佛往生成佛之利,
是大利,

而且是如来给我等群萌的恩惠,
白白送给我们的。
        
阿弥陀佛怎样迴施功德给十方众生呢?

释迦牟尼佛在
《 观经 》 有释,

云 :
「 无量寿佛,
有八万四千相;

一一相中,
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一一好中,
復八万四千光明;

一一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
摄取不捨。」
        
阿弥陀佛的法身、
光明和名号,

是三位一体。

换言之,
阿弥陀佛为众生修行及迴施给众生的所有功德都在其名号之中,

所以释尊所说的
「 真实之利 」,

正是
「 名号 」
所具有不可思议威德神力,

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自然令一切善恶凡夫念佛得生净土成佛!

「 南无阿弥陀佛 」
这句名号,
具足无上功德;

一心愿生,
为得大利
        
释迦牟尼佛在
《 阿弥陀经 》
教我们以甚么方法往生彼极乐国土?

独沽一味,
只有一种方法 :

执持名号,
一心不乱,
即专復专,
专而不杂,

持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这句名号,
具足无上功德!
        
释尊在
《 无量寿经 》言 :

「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又告弥勒言 :
「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
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只有佛功德最上无比,
其余一切功德皆有上故。
        
最后,
引《 印光大师文钞 》
名句 :

「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
有大神通,
有大智慧。

其宏阐净土,
不尚玄妙,

唯在真切平实处,
教人修持。

至于所示专杂二修,
其利无穷。

专修者,
一心专称弥陀佛名,
百即百生,
其利无穷!

杂修者,
随缘杂善,
往生者几稀矣!」         

印光大师又言 :
「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
持之及极,
成佛尚有余,

将谓念弥陀经、
念佛者,

便不能灭定业乎?」

言下之意,
成佛是大利,
消业是小利。

可知有归命弥陀、
一心愿生者,

自能转夭为寿、
转祸为福、
转愚为智,

故勿自局分,
因小而失大啊!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zR99iXd

咳咳咳...刚才看到一句话
“什么是老公?是到老也得给媳妇打工。什么是妻子?就是可以欺负老公一辈子 也不能有怨言,昂 毕竟不是每个男人都有被媳妇欺负的命,在这个社会上有车 有房不算富,有个媳妇欺负你那才是福,你要记住了,媳妇儿,耸你千百遍,你要待媳妇如初恋,媳妇儿骂你千百回,一生一世永相随”[偷乐][dog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1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 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
  • 因为男方不想负责,可以要求男方对鉴定结果负责(温馨提醒:亲子鉴定价格不全国统一,各省不同地区不同机构收费标准不同,但价格差别不会太大)哪家医院可以做亲子鉴定?亲
  • 跟他们谈药物的好处时,应该使用非常肯定的语气,用自信的口吻告诉孩子,药物将帮助他杀死病菌,消除痛苦。也可以利用儿童的好奇心,鼓励和表扬孩子自己吃药。
  • 据悉,济南金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心尚淘推出了外卖出行、在线点餐等功能,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独特美食,满足他们对美味的渴望,并感受美食文化的魅力。如今,越
  • 不排除她有其他的属性,但是你也不看看她微博主页最多的关于谁,在那一个劲的嚷什么?有妈咪告诉我被投波特了(具体是哪个我也不知道)那在围脖也说一下吧,如果想约稿的话
  • 绽妍医用术后修护透明质酸钠敷料 [偷笑] 144 项目术后 皮炎湿疹 皮肤修护 [坏笑] [爱你] 2024/3/8 21:41:10   到很晚,我
  • 坚持,只想看清你的态度,让我以后想起来,不会再有遗憾,突如其来的遇见,始料未及的欢喜,猝不及防的再见,毫不留情的散场,爱的不尽人意,现在我放过你,也放过我自己,
  • #每日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唐代〕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
  • 【171】 猫耳咖啡厅。 “王亚瑟!请问你闹够了没?!”汪大东尽量保持着如花笑颜将咖啡杯轻拿轻放,礼貌的语气却夹杂按捺不住的怒火。 “哦——?”俊朗型男似笑
  •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
  • 3 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2024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包括继续推进“乌—昌—石”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等十个大的方面,让各
  • 然而,也要看到,医疗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保证视频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对于患者来说,在看过疾病预防、基础健康知识等相关视频后,会对
  • 背出来拍照肩要碎了但是幸福的烦恼[哇][哇][哇][哇]昨天开箱激动的想哭p17是日常的迫害丁仪活动了!超级超级可爱[哇][哇][哇] 对老师你当面互联网表白!
  • 那会流行养火花,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给人发早安,绞尽脑汁的想话题,只为了把火花续上,时间长了,大家都淡了,应该是在离365天只差一周左右的时间吧火花断了,具体什么
  • 她们也确实让我看到她们的适应能力远远超越了儿时的我,愿我的宝贝,向阳而生,永远充满阳光☀️。我想让她们在这里的生活就像在家里一样,没有陌生感,没有孤独感,没有异
  • #王者荣耀交易[超话]# ˖˚˳ଘ꒰ ⸝⸝ᴗ͈ ̫ ᴗ͈⸝⸝꒱♡ 小伊在线接代出/代分期 我v:yy-kiss0更新群686320476 情号但预算不够 号主
  • #娜然[超话]##娜然# 我去参加辩论会,回来的时候,要转✈️,遇见一个剧组,翻译丢了,不会法文,找我帮忙。于是出现了蒙特利尔街头,两个人骑电动车狂飙的发癫场面
  • 我不知道我还能看几次,也不知道我还能发几次微博…… 开学了,未来114天的初三生活是一条很艰辛的路,我想赢,不想输……漫天的试卷,无尽的考试,跑不完的800米,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你今天问我 什么是爱呢,浪漫一点,爱是当我看到你 只想占有你 想把你囚在牢笼里,爱是海边看似平静实则汹涌的浪潮 日以继日,爱是漫长岁月里吹过我脸颊无数次名为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