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号”夺得克利伯2019-20环球帆船赛总冠军!

当地时间7月29日,2019-20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11支船队冲线完赛,经历了40000余海里环球航程、六次大洋跨越和八个赛段比拼之后,“青岛号”获得2019-20克利伯帆船赛赛季总冠军!

在离开伦敦德里开启赛程15时,“青岛号”领先第二名赛队9分,为捍卫领先优势,开赛后快速进入状态,始终保持领跑梯队,经过激烈比拼以第三名的成绩完成最后一场比赛并锁定本赛季总冠军。

回顾航行过程,由英国籍克里斯船长率领的“青岛号”赛队自本赛季起航开赛以来就表现强劲,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145的总积分,领先第二名10分,“青岛号”也是本赛季克利伯帆船赛中获取得分门角逐额外积分最多的赛队。跨越大西洋、横跨太平洋,停靠纽约、伦敦等全球13个知名城市,“青岛号”一路乘风破浪,5次获得单赛程第一,位居同战绩榜首;8次晋级单赛程前三甲,在超过半数以上的赛程结束后登上了最高领奖台,创造了2006年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这段40000海里的壮丽航行,既给航海爱好者提供了参与国际顶级赛事的平台,也见证了青岛经略海洋、发展航海事业的奋斗进程!“青岛号”作为流动宣传平台,让全世界见识了青岛“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精彩魅力,展示了“帆船之都”青岛的城市风采,中国红、中国龙成为世界认识青岛的“第一印象”。

得悉“青岛号”夺冠后,青岛方面积极响应,世界帆联主席李全海等各级领导、相关单位、往届“青岛号”船员以及市民代表等纷纷送上祝福,庆祝“青岛号”创造佳绩、勇夺冠军。

青岛奥帆城市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臧爱民发来祝贺,“青岛号”大帆船乘风破浪40000海里,金榜题名,可喜可贺!我代表青岛组委会向“青岛号”大帆船的船长和全体船员们送上最真挚的祝贺与祝福。同时,向克利伯英方组委会长期以来支持青岛打造“帆船之都”表示衷心的感谢!青岛与克利伯的合作可谓是:雄心壮志有梦在,精诚合作十八载;上下求索扬帆起,“帆船之都”展风采。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成就了“帆船之都”青岛,青岛也成就了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是最棒的,青岛加油!”

青岛市体育局局长、青岛市重大国际帆船赛事(节庆)活动组委会秘书长车景华发来祝贺,“得悉“青岛号”获得2019-20赛季总冠军,在此向克里斯船长和全体船员表示热烈的祝贺!本赛季,你们克服重重困难、劈波斩浪,征战全程并获得最终的胜利,让全世界见识了青岛这座“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精彩魅力。“帆船之都”青岛以你们为荣!祝船员们凯旋归来,祝赛事再创辉煌!”

克利伯帆船赛创始人、赛事主席罗宾·诺克斯-约翰斯顿爵士对青岛号夺冠表达了祝福:“通过开赛以来强劲的表现和稳定的发挥,青岛号最终获得了总冠军。自从本赛季2019年起航开赛以来,青岛号在每个赛段中都基本保持在了领先位置或者领跑梯队中。尽管在后半程接近赛季尾声的时候受到了埃斯特角号和越南下龙湾号的严峻挑战,但青岛号之前出色的战绩已经为其最终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赛季总冠军实至名归,青岛号船长、大副和所有船员值得为这样的好成绩感到自豪。纵观比赛实况,这三支赛队在大部分的比赛过程中都是近距离比拼的。冠军只有一个,领跑者总是要接受挑战的。”

罗宾爵士继续表示:“青岛是中国的帆船之都,是克利伯帆船赛的老朋友,青岛号获得胜利的消息将会广为传颂,这次胜利也是对双方牵手合作八赛季十八年历程的最好嘉奖。青岛号大使船员将会把宝贵的帆船经历和航海技艺带回到那里,鼓励和帮助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助推帆船航海运动的发展。”

受疫情影响,本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已持续3年,经历了赛事暂停,于今年3月份赛事重启。本赛季是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第十二个赛季,赛事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航海运动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首次落户青岛,青岛成为该赛事登陆的首个中国城市,携手克利伯合作长达8届、18年,被誉为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全球唯一八届停靠站。在传播航海文化的同时,青岛站举办的多种多样特色文体交流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已成为青岛市民的特色航海节日,冠名“青岛号”参赛,为青岛培养了70余名航海人才,包括中国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第一人郭川和第一名完成环球航海的中国女性宋坤。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作为青岛参加的第一项著名国际帆船赛事,成为青岛建设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国家体育中心城市,深化“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设,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重要对外宣传载体和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了青岛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的体育、商务、旅游、文化交流。据统计,2017/18赛季关注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事全球观众累计超过10亿人次,赛事官网浏览量超1700万次,赛事追踪图访问量超过了430万次,全球4967家媒体累计发稿29858条,赛事相关帖子分享涉及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青岛作为赛队和主办港合作伙伴,全球网络播报量8057条,电视广播报道量682条,平面媒体报道量191条,社交媒体报道量5415条,等同广告价值1700万英镑。赛事还有力带动了青岛帆船制造产业的发展,所使用的价值1亿元的12艘70英尺大帆船全部由青岛企业制造,标志着青岛大帆船建造水平达到了国际赛事标准。通过赛事推广,“青岛制造”在世界帆船领域赢得良好声誉。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丨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之二 车驾里的河南
引子:从一车一马到通达天下
  在安阳殷墟博物苑车马坑展厅内,六辆商代“马车”完整有序地排列着,这是截至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车马坑遗迹。
  车马坑的最南边,是一条8.35米宽、两边设有1.8米宽辅路的大道,其上,4条车辙痕迹清晰可见。仿佛带我们回到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王公贵族驾着“香车宝马”,浩浩荡荡出行的场景。
  3000多年后,2022年6月20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在全国率先成形,“横”贯东西、“竖”连南北、“点”通晋鲁、“撇”向川府、“捺”指江南,进一步厚植和巩固河南的全国交通重要枢纽地位。
  联八方,通九州。目前,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216公里,位列全国第一方阵;郑州机场国际(地区)通航城市增至42个,全货机航线增至48条,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钢铁驼队”来往奔忙,中欧班列畅行欧亚。河南,一个内畅外联、协同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成形。
  从前车马很慢,路途遥远。而今车轮滚滚,一日千里。
  奚仲制舆
  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
  ——宋·丁谓《车》
  《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可见夏代已出现了适应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古代文献中,记载有黄帝、伏羲氏、奚仲等造车传说,也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曾动用不少战车,说明夏代造车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
  关于“奚仲造车”,《左传》《荀子》《墨子》《说文解字》等均有记载。管仲《管子·形势解》一文中,盛赞奚仲的造车水平,“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认为,奚仲所造的“车”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创新的马车。
  有史料记述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正”封地为薛国,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奚仲造车之地在今驻马店平舆县。平舆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为挚国。
  平舆县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挚国国君奚仲看到族人拖曳重物靠肩扛手抬,很吃力。他观察后发现,把东西放滚木上移动会省力很多。他选择当地盛产的质地坚硬的槐木,做出圆木轮子,轮子中间掏孔,两轮孔中间穿一根横木,世界上第一辆靠两个轮子转动的木制车辆就这样诞生了,他命名为“舆”。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是人类解决交通问题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奚仲,堪称“大国工匠”。
  因车称“舆”,又因当地地势平坦,后人以“平”字冠名,这也成为“平舆”地名之由来。平舆成为“中国车辆发源地”,名传古今。2008年1月,平舆县被中国民协公布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车舆无语,历史有痕。
  穿行平舆县城,车舆文化元素满满。奚仲公园内,由著名画家、雕塑家娄家本设计的巨大雕塑“车舆创世”,令人印象深刻。
  挚都民俗文化博物馆里,数十辆古老太平车引人注目。太平车由车厢、轸木、车轱辘、车轴等组成,古朴实用又足见巧思匠心。
  “奚仲在平舆发明的车辆,经两千多年改进,宋代演变为太平车,一直沿用到近代。”我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车舆文化的专家张振立说,太平车是中国古代造车工艺成熟的标志,因其保留夏代“车辀”雏形,有“中国车辆活化石”之誉。
  太平车,中原一带称“轱辘头车”,亦称“牛车”,坚固耐用、行驶平稳,故曰“太平”。这是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工具,农耕、播种、收获时,处处可见其身影。它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堪称我国古代造车史上的瑰宝。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太平车逐渐被胶轮马车、架子车、拖拉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取代。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造车技艺被保留了下来。2006年,平舆县“太平车手工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平舆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投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组建工匠队伍复制太平车,对太平车制作技艺抢救和保护。当地还规划了车舆文化园、奚仲宫、舆侯祠、古车舆博物馆等项目,全力打造“车舆文化”品牌。平舆,正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诗和远方”。
  车辙重现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先秦·《车邻》
  史料记载夏代发明了车辆,却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截至目前,中国最早的马车见于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遗址,其结构牢固,工艺复杂,距发明时间很久远了。但中国车辆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处?具体什么模样?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真相也在一点点揭开。
  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继20世纪80年代发现中国最早的排水管道后,2019年又有了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南城门附近早期道路路面上,发现有车辙痕迹。其中一段车辙双条并进,间距0.8米,被专家推测为“双轮车”车辙印迹。
  “经碳14测年,其绝对年代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对研究中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一发现,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淮阳平粮台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兴奋不已。
  这表明,中原先民4000多年前就有了使用双轮车的传统,这为商代车马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前,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车辙,将中国用车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将中国用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走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南侧大路上,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清晰可见。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最近又新发掘出超过5米的车辙,两辙间的轨距为1米左右。目前的车辙主要在宫殿区附近,可见双轮车只有最高贵族才能使用。
  相较于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马车轨距为2.2米至2.4米,无论是平粮台遗址还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轨距显然窄得多。考古专家许宏认为,这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不是马车,而是有某种特殊功用的车子,至于它是用人力还是畜力拉动,目前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皂角树遗址出土了二里头文化陶盆残片上的“车”字形契刻符号——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中间由“十”字交叉直线串联,上方连接一个椭圆,从上往下看,类似车厢、两只车轮的样子。
  这个刻符与甲骨文、金文中的“车”字颇相似,同样也有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以及类似车轴和车辀的交叉直线。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了双轮车留下的车辙痕,刻符出现应非偶然,它应当是二里头时代的“车”字。
  车辚辚马萧萧
  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东汉·张衡《西京赋》
  殷墟车马坑、洛阳天子六驾车马坑、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郑韩故城车马坑、徐阳墓地车马坑、南阳夏庄墓地车马坑……河南考古屡屡发现不同年代的陪葬车马坑,令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等级分化、礼仪制度,更为世人揭开一段由畜力车开启的漫长交通史。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这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很早以来,我们的先祖们就开始驯化动物为人类交通效劳了。古文献中多有商人先祖“乘马”、“服牛”的记载。《管子·轻重戊》曰:“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据专家考证,帛是喂牛马的槽,牢是养牛羊用的圈,服是驯服。善迁徙和经商的商人,很早驯服牛、马等牲畜驾车。这一创举,对商人大规模迁徙和频繁的经商活动如虎添翼。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在商朝,马车主要是贵族出行代步工具。到了周朝,马车是王公贵族权力的象征。到春秋战国时期,马车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器。当时国力计算以“乘”为单位,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区分。
  这一切,在河南皆“有迹可循”。
  虢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展厅内,原地陈列虢国国君虢季墓、虢季夫人墓和虢国太子墓三座陪葬车马坑,这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早的地下车马军阵,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这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惊叹,如置身军阵,仿佛能听到战马嘶鸣。
  随着车之结构形式逐渐固定,古人开始发挥“创新创造力”,比如加装伞盖、帷幔、防雨防晒等装置,不断提升体验感、舒适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战争洗礼后,车辆结构和性能日臻成熟。有的车,可立、可坐、可卧,乘用舒适,装饰奢华……
  2017年7月,2400年前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出行的“豪华房车”,呈现在新郑市郑国车马坑景区3号车马坑内。新发掘出的1号车,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设施,顶部周边装饰管状铜器、骨器,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轮辐条多达26根,足见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说:“这是迄今为止郑韩故城内所见形制最大、装饰最奢华的马车,为郑国国君出行的‘一号公车’”。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时礼制森严,出门坐马车要讲究礼仪规矩的。天子到底有没有“驾六”?天子如何“驾六”?自汉代以来,因缺乏实物佐证,夏商周三代天子是“驾六”还是“驾四”,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2002年,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馆长贾中宝说,当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周王城广场,发现397座东周墓葬和18个车马坑,震惊世界。这支“豪华车队”由北向南摆放,其中一辆马车车辕两旁成排对称摆放6匹马尸骨,正是天子之乘。
  汉朝时,“贵者乘车,贱者徒行”,在南阳汉画馆,展厅有一幅极为壮观的车骑出行图像:图中心位置为两驾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前有七人骑马先导,车后又有八人骑马随行,再现了汉代贵族出则连车列骑的气派场景。
  蒲轮辟四门,双縠似雷奔。唐宋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马车成了出行、货运的主要交通工具。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多处太平车身影。
  车辚辚,马萧萧。“马车”驰骋中原数千年,催生了璀璨的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它见证了交通方式重大变革,为现代交通大发展大繁荣埋下了重要伏笔。
  通九州联天下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南宋·陆游《路傍曲》
  晚清以后,随着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马车功能进一步弱化。
  清朝末年,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京汉铁路应运而生,为中原腹地增添了便捷大通道。据《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此后,随着陇海铁路通车,郑州成为全国铁路枢纽,商业日渐繁荣,快速发展成大城市。
  “奚仲造车”数千年后,随着新中国成立,河南交通运输事业迎来历史性变革。1959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洛阳诞生,至今它仍是中国农田耕作的主力军。
  进入21世纪,河南的交通运输业更是走入蓬勃发展新时代。河南顶尖“王牌”宇通客车,全国市场占有率30%,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车生产基地。今年4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宇通客车再次担纲重任,连续17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实力与民族品牌魅力。
  无独有偶,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一期项目4月份在郑投产。该项目年产能60万台,年产值超过50亿元,郑州成为上汽集团全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郑州日产主销车型皮卡,多年稳居国内皮卡市场前三位;比亚迪去年落户郑州,主要生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
  目前,河南有整车生产企业17家,产能145万辆左右。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前景,河南“志存高远”。到“十四五”末,河南乘用车产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3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年我省计划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将突破8000公里。
  6月16日,郑州东站迎来了“复兴号”家族中技术最前沿的新成员——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它们已伴随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投入到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中。
  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最后一画终于完成,河南也率先在全国将“米”字画成。
  车行天下,路通八方。构筑立体交通大格局,河南,将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策划:魏剑
  统筹:陈茁孙勇
  (成员:温小娟张体义张冬云刘春香胡春娜)
  图①郑州航空港站。王玮 摄
  图②2003年,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双轮车辙印。本报资料图
  图③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车马坑参观(2018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来源:河南日报

【陕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新举措——构建“秦创原”科创平台】2021年,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8.6%,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2.3%,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研发投入强度增幅超过此前4年的总和……创新发展亮点多多,科技创新施工图效果初显,与2021年3月起陕西举全省之力推进的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建设密切相关。

借力平台释放潜能

秦,是陕西的简称,谐音勤奋执着;创,就是要创新、创业、创造、创优;原,是指要像白鹿原等黄土台地那样高高耸立,成为科创源头、创新高地。在位于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秦创原生态科创岛展示大厅,古今交融的图片和简洁鲜活的文字对秦创原进行了阐发。

这个别出心裁、陕味浓浓的名字,散发着老秦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那股拧劲、闯劲。陕西聚集了10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机构、20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在陕两院院士有72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蛟龙”潜海、“嫦娥”奔月、“天问一号”等都有陕西贡献。同时,陕西人清醒地认识到,当地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够高,科技成果转化还不够多,创新优势变为发展优势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创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潜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把创新驱动这篇大文章做好。”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中表示,要进一步做优秦创原平台,提升聚合力、辐射力,加速催生一批科创企业、科创产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创新驱动加力加速,加快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秦创原,由此应运而生、迅速成势。陕西明确秦创原的总窗口设在西部创新港和西咸新区,当地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各市都可参与其中,并致力把秦创原打造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建设成辐射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科技创新大平台。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打造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创系统,有助使创新资源成为发展优势,让科创企业和科创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王静认为,秦创原肩负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校地校企合作、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推进政产研深度融合等使命,将带动陕西从科教强省迈向科技强省,助力追赶超越。

根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当地自主创新能力将明显增强,在重点领域建设5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及其他新型研发机构,攻克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将不断壮大,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创新生态环境将持续优化,建成双创服务平台30个以上,创新基金规模超100亿元,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

完善机制促进融合

走进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只见一台台运转中的机床不停发出嗡嗡声。该研究院是在秦创原平台上,由西咸新区管委会、西安交通大学与秦川机床集团共同打造的创新研发平台,以齿轮磨床性能提升为突破口。这里主要进行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化能力建设等工作,同时还为孵化新型项目公司储备核心技术。

“企业有需求、有资金,高校有人才、有研究,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能带来新的突破。”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赵万华说,要实现新的突破,就要构建新的利益机制,形成可持续的链条。具体而言,由教授及其团队占股80%、当地创促中心占股20%成立研究院,再由研究院占股30%、秦川机床集团占股70%成立陕西秦川高端齿轮装备有限公司。

“我们不是一时头脑冲动,而是基于多年的研究和观察,借助秦创原契机搭建两链融合的桥梁。融合不等于相互取代,必须各展所长。”赵万华说,研究院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如瞄准如何用好机床,成立加工工艺技术中心;瞄准如何造好机床,成立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心;瞄准如何改善高端机床动态性能,成立驱动与伺服技术中心;瞄准如何掌握高端机床核心技术,成立系统与控制技术中心。

据介绍,秦创原·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项目已签约,计划于3月至年底建设研究院、装备公司、实验平台、中试基地等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秦川集团作为陕西省数控机床产业链“链主”带头作用,通过打造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构建高档数控机床集团化产业集群。

围绕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近日,秦创原总窗口2022年一季度产业项目及配套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中国500强企业6家、行业500强企业3家,总投资额达860.46亿元。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土生土长的西安企业,一直专注于光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于2021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兴胜说,搞硬科技最重要的是人才,陕西出台了许多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公司正积极参与秦创原,与平台上的企业加强互动,促进研发资源共享。他认为,秦创原是一个平台,不局限于一时一地,有助于大家更好互动、促进创新。

市场与政府同发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陕西希望通过秦创原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培育壮大科技企业,努力构建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作为政府搭建的平台,秦创原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是其实现成效的关键。

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孙科介绍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正按照“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要求,加力加速推进工作。在抓好市场主体培育方面,发挥“春种”基金等作用,精准挖掘、对接、培育一批高质量科创项目;并精心遴选近几年有望上市的33家企业,通过项目、平台、人才等给予重点支持,加速推进科技企业上市进程。在发挥人才主力作用方面,引进培养一批企业亟需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快“科技经纪人”“新双创”和“科学家+工程师”这三支队伍建设。

2021年以来,西咸新区发布了支持秦创原总窗口建设15条等系列优惠政策,启动建设金湾科创区、科创生态岛等科创载体93个,持续打造人才聚拢、资金聚纳、服务聚集、要素聚合、发展聚变的总引擎、大平台。去年8月成立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线上线下服务的联结点与承接实体。在该中心,设置有商事服务、政策服务、科技政务、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共5大类18个服务窗口,实现商事服务一体化、技术要素共享、政策咨询兑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等核心业务功能,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一站式的全流程服务。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孝表示,深化专业服务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当地建立了企业服务需求库,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服务。特别是打造“秦创原小程序”科技型企业服务总入口,确保新引进科技型企业通过小程序享受全流程服务。

在发展目标上,陕西省会西安也提出了秦创原“一总两带”建设总格局,即以西咸新区为总窗口,向东南横跨高新区、长安大学城、航天基地的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向东北横跨经开区、渭北新城、阎良区的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西安市科技局局长李志军表示,西安将坚持把秦创原建设作为两链融合的关键环节,作为推动西咸一体化的创新示范,努力打造全域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新生态。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位老爷家的千金,莫名其妙瞎了七日又莫名其妙好了,不仅如此,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稳重多了,懂事多了,还总是主动要求陪爹爹去山上进香最近老爷说起闺
  • 后勤服务中心的泽旺加米、达娃扎西二位同志立即前往该员工家里取药并及时送到该名员工手中;集团审计组同志返程做核酸,公司领导格桑尼玛、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洛布次仁、后勤
  • #月远之夜[超话]#来发第一个帖子啦,之前一直没关注超话是因为怕自己冲浪发言的时候有枷锁有顾虑不自由,怕牵连到他们,但是实在是想发个贴,还是先关注一下吧。第二次
  • 2)2016年巴西奥运会女排夺得金牌,当时队中12人现在只有3人在,袁心玥、龚翔宇、丁霞,但是3人也各有短板啊;3)央视最近播放了世锦赛的备战视频,李盈莹的镜头
  • (和我收来价相比亏了五十左右)开箱视频也是有剪辑的后面是把对光加上的开箱视频像素也不是很高我看了很久并放慢看都是没看到瑕的(对光也是有看的 至于后来加上的我没办
  • 在本周上新的6部剧集中,有2部为个人账号制作的剧集,于快手上线,快手对于自制剧集接受度更高。短剧景气指数TOP20:不回头的人、没有结果、很高兴遇见你、双世萌妻
  •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超话]#《肖由克的救赎》:“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摆脱不了的生活,就是监狱。在真实的
  • )这本感情线很文艺,故事线非常牛,原著刚开始是想第一个副本拉到结束的,改版后增加到了四个副本,所以当时我在看第一个副本的时候就很迷惑,感觉太赶了有好多bug,但
  • 用了4个周期左右吧,同房老公说紧了好多,这个没副作用,可以一直用。闺蜜也是产后松弛,说她用露卡菲娅私护凝胶变紧了,我就赶紧试试,四周期后紧了,确实不刺激好用。
  • 其实我听完心里咯噔一下,毕竟曾经把她当做亲姐姐一样心疼,可是,我失去父亲那几个月,每一天对我来讲都是一种煎熬,还要承受她这些事的雪上加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算
  • 这个信号说明,市场没有大跌的风险,无论是外围,还是其他情况,都找不到看空A股的逻辑,无非就是涨多了,回调整理,继续反弹的节奏,精彩的行情,大概率在12月份。这个
  • ”我又主动询问顾客想选什么品类,顾客表示随便看看,我便保持跟随状态,准备随时提供服务。”顾客告诉我:“家里有喜事,要采购一些货品,听说信誉楼货品齐全,就高高兴兴
  • 3、家庭氧疗家庭氧疗适合于存在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家庭氧疗的时间提倡在15小时以上;对于没有严重缺氧的慢阻肺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家庭氧疗,每天2-4h低流
  • 买罐头的起因是某天我走在路上,那个地方不是它的活动区域,不知道为什么它突然冲出来,并一直跟着我,跟着我扔了垃圾,还跟着我走了一段路,它好像真的认识我了,可能因为
  • 茫茫人海,漫漫人生,愿我们都能有好运气,被很多人真心相待,如若不能,那就让我们在不幸和寂寞中学会慈悲和宽容。茫茫人海,漫漫人生,愿我们都能有好运气,被很多人真心
  • 马李奥其实啥都不知道,她只知道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没事过来蹭蹭你让你陪她玩,她不知道的是她的妈妈永远都不会回来,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抱抱她,抱着她等马经纬下班,马李
  • 每天压抑的心情,总是觉得这没干好,那不满意,自然而然就映射到对子女的身上,总是想挑子女和老公一些毛病。#数码闲聊站[超话]# 现在苹果除了系统流畅简约外还有什
  • #双11来了##双11爆款清单##plog##天猫##天猫双11##天猫双十一##双十一##双11来了##原来何老师年轻时这么帅##小美好影集##早上好##早安
  • 然乌湖上面是来古冰川,海拔最高的地方是6626米的岗日嘎布山,山顶之上的积雪皆常年不化,发育了规模巨大的现代冰川群,形成奇伟瑰丽的来古冰川景区,同时为然乌湖提供
  • 感谢你成为大家的旼炡无论什么都做得很棒的旼炡 让我们在舞台上看到闪耀的你 当然也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永远都是活泼快乐的小狗 一直以来都辛苦啦 们会陪你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