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大师的实相观

智顗在
《 维摩经略疏 》 中提到 :
   
藏、
通观生、
无生,

入偏真理,
名为真实;

别、
圆观无量、
无作,

入中道佛性,
名为真实。

这句说话基本上是从实相观来区分藏、
通和别、
圆四教。

由于智顗把天台判为圆教,
所以从这里可知他以
「 中道佛性 」
为真实。

即是说,
中道佛性就是他的实相观。

另外,
他又提到 :

解脱者,
即见中道佛性。

证得诸法实相就是解脱,
而解脱即见中道佛性。

可见智顗很清楚地指出了实相就是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本身是一个复合的概念,
可先分拆为中道和佛性两方面来理解。

中道在原始佛教
《 阿含经 》 中已提到,
而在印度中观学派中有着很大的发挥。

中道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不着二边。

二边是对于宇宙万物的存在性格的两种各走极端的观念,

一种是
「 有 」,

另一种是
「 无 」。

「 有 」
表示绝对的、
实在的有,

即是所谓
「 自性 」 的观念。

自性是指一种独立自在的性格。

说一种事物具有自性,

就是指它能够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能无条件地自己存在。

这种
「 有 」 的观念
是认为宇宙万物都有着一个绝对的、
实在的基础。

「 无 」
表示绝对的虚无,

这种观念认为宇宙万物根本上是完全虚无的,
没有任何存在性。

然而,
中道并不是在有和无之间找一个中心点,

而是超越于有和无,
透显出诸法实相是一种缘起性空的状态。

这种缘起性空的状态既不是自性的有,
也不是完全虚无。

缘起表示诸法都是依因待缘而生起,

既然有因、
有缘,

亦有生起,
所以不是虚无。

性空表示诸法的本质不是绝对的实体,
这即是无自性。

从否定面说,
缘起性空是否定了
「 无 」 和
「 有 」,
即非有非无;

从肯定面说,
就是超越于有和无的对立,
而达致的一种绝对境界。

这就是中道。

至于佛性,
智顗说 :
   
灭者即解脱,
解脱必有其人,
人即法身,
法身不直身。

(《 法华玄义 》)

佛教所说的寂灭,
即是解脱。

所谓解脱,
就是脱离生死轮迴的束缚。

说到解脱,
就必有
「 其人 」,

即是必定有某个东西解脱,
亦就是说解脱必有某个主体。

这个解脱的主体就是
「 法身 」。

法身不是我们这个直立的身体,
根本上亦不是一个物质性的东西。

这法身是一个精神性的主体,
亦就是佛性。

佛性思想认为,
每个生命体都具有佛性,
而佛性有着两种状态,

即所谓
「 隐名如来藏,
显名法身 」。

当佛性在隐位当中,
即一般凡夫的情况,
佛性未能显现,

这时候称为
「 如来藏 」。

当佛性显露之时,
即觉悟成佛,

就称为
「 法身 」。

无论在隐位或显位,
佛性都是指着一切生命体,

即一切
「 有情 」 的
主体性而言。

智顗认为,
中观学派说中道,
是倾向于强调客观世界的真实状态,

却忽略了有情生命的主体性方面,
亦忽略了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智顗所说的中道佛性,
不单同时强调客观世界与生命主体的真实状态,

更指出了主体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他在
《 法华玄义 》 提到 :
「 佛性即中道。」

表示生命主体与客观世界是不相离的。

智顗所说的实相,
就是这种主客统一的境界。

在实相中,
无所谓我,
无所谓法,

一切圆融无碍,
超越了现象界的相对性格。

以上是总的来说智顗的实相观的特点。

若从分析的角度说,
中道佛性可有三方面的性格 :

第一是常住性;
第二是功用性;
第三是具足诸法。

先说中道佛性的常住性。

智顗说 :
   
如来身者,
金刚之体,
即法身常身。

所以喻金刚者,
体坚用利,
彻至本际。

坚譬法身不为妄、惑、生、死所侵,

常住不变。

利喻法身智德,
般若照用之功,
无所不备。

彻至本际譬法身断德,
解脱终穷,
惑障斯断。

(《 维摩经略疏 》)

这里用
「 金刚 」
来比喻法身,
表示法身有如金刚一般,

具有
「 体坚用利,
彻至本际 」 的特质。

「 体坚 」
表示法身不为妄、惑、生、死所侵害,

常住不变。

相反地,
凡夫在现象界的精神状态则常为妄、
惑所烦扰,

亦为生、
死所束缚。

「 用利 」 指法身的
「 智德 」,

法身具有般若智,
能照见诸法实相。

般若智照见诸法,
跟我们日常认识事物并不一样。

我们日常认识事物,
当中必须经过分别,
才能构成对事物的认识。

所谓
「 分别 」,

是一种对认识对象的处理过程,
当中牵涉到概念化。

经过这样的过程而达到的认识,
已离开了对象自身的真实状态。

而般若智照见诸法,
则是一种无分别的体会。

这种体会没有经过分别过程,
直接达到事物自身,
所以这样能够体会诸法的真实状态。

这样的直观实际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没有主客的区分,
就能够达到直接的体验。

而一般的认识都是在主客对立的格局下进行,
不能构成直接的体验。

「 彻至本际 」 指法身的
「 断德 」,
即是断除烦恼障蔽的能力。

「 本际 」
指根本和边际,

意思是彻底地断除一切烦恼,
达到解脱。

中道佛性这种性格,
是就着主体自身方面而说的。

中道佛性的第二种性格是功用性,
这是就着中道佛性显现出来,
对于其他有情发挥的作用而说的。

智顗说 :
   
功论自进,
用论益物。

合字解者,
正语化他。

(《 法华玄义 》)

「 功 」
是指个人的修行、
精进;

「 用 」
是利益于众生。

两字合起来的意思是,
运用自己修行所得的成果去度化众生。

佛性普遍存在于有情的生命之中,
它可发挥出功用,
使个人自己不断精进,
达到修行的成果,

再进一步,
将成果与他人分享,
帮助其他众生获得修行的成果。

智顗以治病来比喻中道佛性度化众生的功用。

治病是医治人们肉体的病痛,
而度化众生则是医治人们精神上的苦痛烦恼。

医治的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

知病、
识药和授药。

在治病的过程中,
知病是去了解病痛的根源;

识药是寻找适当的药物,
了解它的药性和功能;

授药是将所需的药物适当地供给病者,
使他的疾病痊癒。

而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
知病就是要了解苦痛烦恼的根源;

识药是找寻适合个别人的情况的法门;

授药就是运用适当的法门施于个别人身上,
帮助他们克服烦恼,
获得解脱。

这就是中道佛性的功用性。

中道佛性的第三种性格是具足诸法。

智顗说 :
   
一色一香,
无非中道。

中道之法,
具一切法。

(《 摩诃止观 》)

「 诸法 」
指世间一切事物,
包括众生的生命主体。

「 具足 」
可有两方面意义。

中道佛性是世间事物存在的基础,
事物的本质本性就是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的作用显现为世间种种现象,

这些现象就是我们所接触的世间一切事物,
包括我们这些生命体。

诸法既然以中道佛性为存在的基础,
自然不能离开中道佛性而存在,
由此可以说中道佛性具足诸法。

第二方面,
中道佛性具足于诸法之中。

世间事物的本质本性就是中道佛性,
所以中道佛性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

而中道佛性作为实相,
是整一的存在
( 这当然不是物质性的实体 ),
不能分割开来。

它不会部分显现为世间现象,
另一部分不显现。

中道佛性既显现为世间事物,
则离开世间事物就再没有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不能离开诸法之外,
所以它具足于诸法之中。

从以上两方面可见,
在本质上,

世间事物就是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就是世间事物。

所以,
一草一木无不是中道佛性,
而要体现中道佛性亦不能离开世间事物。

#Daily##生活碎片##Lyon#
2022.09.18-2022.09.24

已经快要被法语凌虐得没有生活了…[doge]

P1 去另一个校区上课路上的阴影和傍晚的晚霞

P2 番茄烩饭

P3-4 出去吃饭过了26生日, 法国好多青年优惠突然就没有了[允悲]

P5 奶油干贝饭

P6 这周难得挤出了一点时间看闲书

P7 肉沫炖茄子

P8 今天早上的桃子吐司

P9 ️肉沫炒豆角

P10 被法语凌虐不说…必修的拉丁语也开始了[苦涩]课上发现法国人好像也分不太清楚及物动词和非及物动词…多少有点欣慰[允悲]

道德丛书之《模范人生观》器量篇-失窃不认 文言+白话

原文
罗循,性宽厚,多阴德,尝寓京师,失一衣,为朋辈窃去。同寓一生,物色得之,扯罗往观,比至,举衣示日『此非君物耶』罗日『物偶相似,非我物也』亟趋出,语生日『我失衣,无大损,彼得恶名,伺可为士乎』其宽厚如此,后登进士,官副使。

白话
明朝的罗循,性格宽厚,喜欢积阴德,有一次他在京城的一家旅店住宿,丢了一件衣服,是被同行的一个朋友偷去的。罗循的室友看到了这件衣服,就拉着罗循去辨认。到了地方后,室友把衣服拿起来,问罗循说『这不就是你的衣服吗』罗循说『两件物品比较相似罢了,这不是我的衣服』然后立刻就出去了,并且对室友说『我只是丢了一件衣服,不算什么大事,如果害的他有了不好的名声,以后的前途也就毁了』罗循就是如此的宽厚,后来考中进士,官做到副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持一根鸭腿,皮质紧实,一啃就脱骨了,没有多余调味料之干扰,更没有药香,因为他对自家是食材相当自豪,能够尽显本味。 从厨三十多年的皮师傅,是武汉早年卤味江湖的代
  • 生命就是一场行走这一路上有你有我这一路上有爱有情爱在左情在右两个人心手相牵一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芬芳着美好的一切 这一路上播下爱情的种子雨露滋润阳光普照爱情的种
  • 反转人生:在不断腾挪里,“青年导演”养成“舞蹈好像并不是一个特别长久的路”;“接了几部戏,发现当时的演员非常被动”;“话剧是比较苦的报酬也不是很多,但你是需要养
  • 今早读带了面包超级好吃吃一口就爱上了想起了高中时班里一个女孩天天都可以带很多好吃又好看的精致蛋糕面包每次他爸爸都放在锡纸里面包好了给她捎着那时候真的好羡慕啊[泪
  • #时时快讯##知未知,见未见,朝闻财经# 06.05 [话筒]科技新闻 1.中国空间站将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2.吉利发射卫星挑战马斯克 3.富士康获iPhon
  • 赵丽颖冯绍峰,上了热搜!6月17日,赵丽颖和冯绍峰上了热搜,万万没想到,两个已无交集的艺人又被联系在一起,原因仅仅是巧合而已。原来,有八卦媒体拍到赵丽颖和冯绍峰
  • 玫瑰饮零售价88元。五大功效:1:它可以改善便秘,加速代谢,睡前两袋,第二天早上轻松排便。2:解酒护肝,酒前或酒后来两袋可以解酒,第二天酒后不头疼 不呕吐。3:
  • 夏天来了,High起来。 Post Malone宣布和Roddy Ricch联合巡回演唱会,33场。 TWELVE CARAT TOUR DATES Se
  • #建党节# 1921年7月,烟雨南湖,一叶红船劈波斩浪,缓缓驶出。13名共产党人高擎镰刀铁锤,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百年后,新一代的共产党员们身先士卒,敢为人
  • 12生肖的事业如何才能混的风生水起? 1、属鼠:别争当出头鸟 属鼠人不惧挑战,在事业上也是如此,满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儿让他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在人前。另外,信
  • 不输乌镇周庄,10个必去的不起眼小镇之——丽水•龙泉市西街街道下樟村,白云坞坳围绕的世外桃源。下樟村座落在“双龙飞瀑”顶端半山坞坳之中,以风景秀丽的“白云岩景区
  • 诚信是一颗星,一颗天幕中最小的星;但他却努力地绽放出最闪亮的光,诚信是一杯浓浓的热茶,它让疲惫的人们感到慰藉,以至于沁人心脾;诚信是一条溪流,一条大海中最不起眼
  • #俄乌局势##关注俄乌局势最新进展##种花家的兔子们[超话]# #做早饭时想# 【50岁保持批判质疑的精神就是幼稚】我学文学出身,上学时,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要有
  • 520快乐~以后每年的520,都会和你一起过,过多了别烦我哦~ 爱你(♡˙︶˙♡)今天谈到我的微博,微博真的是我的私密空间了,完全不用care什么,想说啥说啥
  • 「一些日常温柔美好的短句文案」❶终岁新事无二三❷内不愧心,外不媚俗❸这一生,是场浪漫的康复❹与理想平等交易,同喧嚣保持距离❺半路下车的人很多,你不必耿耿于怀❻永
  • #推文[超话]# 第584篇《八零之高嫁》by雪上一枝刀,七十多万字的重生年代文,女主重生后仍是嫁给了上辈子的丈夫,走上了从政的道路,男主从商是个大老板。还有虽
  • 门里门外是又是怎样的关系、角色与人情冷暖?这本书将让你看到内心最真实的答案!
  • 同事在喂,拍照给我看,让我想到了我疫情前喂的,下班回来在小区门口碰到它,我给它取名“小围脖”每天下班就会在小区门口等我,疫情开始后估计它也在门口等我吧,为什么我
  • 图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在夜市维护秩序,提醒商户和市民做好疫情防护措施。【邓州:点亮“夜经济” 释放新活力】#南阳好网民##喜迎二十大豫讲豫出彩
  • 半夜里再读,突然发现一点端倪了~里面的“两个圣女”所指的并非两个女性身体,而是圣女的魂魄分成了两份~因为在九月和十月发生了一些事情;从灵界传出的消息来看,“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