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时评 | #在二舅故事中读懂自己#】两天,近三千万播放量,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涨,B站UP主“衣戈猜想”的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火了。#二舅# 是村里曾经的天才少年,在一次高烧后因打针落下了残疾,求学之路就此终止。在颓废许久后,二舅自学木工、领养被抛弃的孩子、用半生积蓄为孩子买房,66岁时赡养着88岁的母亲,至今仍闲不住,为村里的乡亲继续做好事……

在浪漫的故事中读懂苦难

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小人物的个体命运永远值得书写。有人津津于视频中二舅的曲折经历,有人折服于其庄敬自强的品质;有人不断回味文学性十足的旁白,有人感动于粗粝朴实的镜头语言。从制作水平和受众反响来看,这无疑是一次诚意十足的表达。

在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让人静下心反复观看的长视频内容,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从内容生产的角度出发,视频的作者深谙当代互联网的传播规律,频繁爆出的金句无疑是刷屏社交平台的利器,而对苦难点到为止的表达和穿插其中的冷幽默,能让这则故事传递的价值观更加自然地抵达观众的内心,也让作者一个人的二舅,成了大家的“二舅”。

但是,当“二舅”成为一种现象级传播,其曲折经历和所代表的精神被舆论强行分裂。大家各取所需,有的人汲取精神慰藉,有的人质疑故事本身,两种舆论在争辩中反复较量。

对苦难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确实,如余华在《活着》中说的,苦难只是苦难,它无法带来成功。可是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次社会的跃升、多少种艺术的创作是在苦难的羊水中诞生。大家共情的原因在于,每个时期不同的苦难落至个人身上,才会有真实的质感,才会有比邻的痛楚,如果这些都无所谓,那住在狗窝与住在钢筋建筑里又有什么区别呢。

苦难不值得赞美,也不应当回避,或许这是在二舅的故事中我们应当达成的共识。

生活是残酷的,所以向往美好才刻在了人的基因里。在寻求希望的路上,人们从来不缺少想象力,从眼前的一朵鲜花可以联想至一片花海,从一丝阳光可以窥见灿烂升起的朝阳,从二舅的人生经历可以构思出自己一往无前的饱满人生。自我想象是在焦虑环境下的情绪调节,只是需要注意,如果撕掉一切滤镜,那些浪漫的故事里其实充满了荆棘,不要让自我想象衍生出的胜利幻境掩盖住现实中的困境。

回到故事本身,不少人对二舅提出了质疑,打针打残腿、以家属身份住进部队、村庄中一段关乎伦理的模糊爱情,这些真的存在吗?可是别忘了,生活就是这样,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将几百万年来人类积攒下来的社会经验加和在一起,也无法涵盖生活的所有可能。以河为界的正义、自以为是的事实在当今舆论场上并不少见,没有亲眼见过便不存在,这种观点无疑否定了生活中的无限可能,让“造假”“虚构”论调在舆论场上横冲直撞。

退一步讲,我们相信创作者如实地记录,但难保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有多少无法考据的演绎成分。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和二舅一样的人们,并不会削弱他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同样的,在被美化过的故事里寻找现实生活的力量也并不可笑。当“二舅”在传播场中甚至成为一种符号出现在大众面前时,是质疑符号的真伪,还是映照自身,从中获取力量,全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在现实中寻找生活的答案

真实自有力量,因此二舅的故事才能打动人。但一个爆款视频遵循的逻辑,必然不是事无巨细的展现与讲述,而是大量提炼的金句与选择性的叙事。当二舅几十年的人生被浓缩至一个11分钟的视频里时,局部的真实将带来一定程度的失真,引发观众的讨论与质疑。

记录平凡人的苦难,并在结尾将其升华成励志典型,这样的故事确实会治愈人们焦渴的心灵,但相应地也会引来是否在“美化苦难”的争议。这是鸡汤视频的一体两面,有人爱喝,就有人觉得油腻。

当然,就此粗暴地给这则视频敲上鸡汤的标签,显然也并不合适。如作者所言,他只是想“拍一下二舅的故事”,并且已经有意撇去了传统励志故事上的那一层油脂,在视频中不断调侃并解构苦难。但万千观众的主观解读与个人经历的投射,早已裹挟了拍摄视频的初衷。

舆论场的撕裂也正来自于此,有人在乎故事呈现的古朴智慧,并从中汲取好好生活的力量;有人更在乎镜头外未展示出来的遗憾与无奈,认为人并非生来就要与苦难共存,因此如鲠在喉。当周围人都在感动、流泪、赞美时,没有在情绪洪流里一起旋转的人,就会被质疑是否冷血与唱反调,但一个开放包容的舆论生态,显然是要能够同时容纳这两种声音的出现。

有些人对于苦难叙事保持天然的警惕,是因为见证了不少“营销苦难、收割善良、攫取利益”的案例,因此“博眼球”“是否造假”的质疑不断出现。而有些人则是拒绝沉湎于视频结尾所展望的“通向胜利”的想象,与其说是无法共情,不如说是抗拒这种饮下他人的经历,以此浇自己块垒的行为。毕竟“三天治好”的精神内耗,疗效能够持续多久,还有待商榷。

事实上,给许多人带来拯救的人生感悟,未必全都是二舅自身的想法与思考。一定程度上,视频里的二舅成了“内容载体”,作者以二舅的故事为基底,用高明的叙事和文字的力量输出着自己的价值观。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身边从来不乏“二舅”们的身影,只是缺少一双发现他们的眼睛和将人生道理内化为前进动力的能力。如果只选择性地在厨子做好的饭里,摘取自己想要的金句当作宝典,在一套流泪、感动、发弹幕“敬二舅”的“三连”过后,转眼就忘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无疑又重复上演了“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闹剧。

因此,无论是赞美还是抗拒,有一点似乎可以达成共识,那便是:我们最终需要的并不是二舅,也无法持续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慰藉。与其试图在悬浮于生活的互联网寻找精神寄托,不如把目光放回现实生活,在平凡、无聊的人生中,继续脚踏实地地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毕竟,二舅从未听过这些道理,却用自己的双手找到了生活的答案。@济南时报

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道人说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如果“能依”的不能定,“所依”的气脉明点就起不来。明点硬是有一个东西,像弹珠一样走动,在身体内部能够化精、化气、化神,它本身也就是精气神,道家叫它丹。“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这个东西。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https://t.cn/R2Wx8V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微风][微风][微风]蔓珠莎华夜已轻轻跨进窗 疲劳的小星倚在云上 风中叶儿纷飞飘满窗换上当天的晚装 涂唇膏仿佛当晚模样 深宵独行盼遇路途上像地上遗下废纸张 给
  • “你看清是谁杀了你吗” “没有,它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在圣光下,我看不清它的脸”! 幸跟不幸并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准,也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配为父母,也并不是所有的陌生
  • 你以前给我买的那个项链我觉得挺好看的,但我不知道在哪买,你能发我一个链接吗”相关的内容,会引起他的交流欲,同时也是唤起他和你的连接,让他感觉和你离的并不是那么远
  • #天府微话题# 【钱钟书:钟情于书的清华才子】他19岁被清华破格录取,数学仅15分;他嗜书如命,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围城》被誉为“现代儒林外史”;他与杨绛
  • 你我不忍离别,不舍的心情让我们更愿数倍努力双向奔赴,你我同心,未来可期…#每日宜善[超话]##每日宜善# [互粉]#阳光信用# 有一段时光,温暖守护,融化坚冰
  •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时,这4个超市还能和外面的大超市联动起来,确保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和配送。陈伟山告诉记者,楼栋长对自己负责的楼栋居民比较熟悉,离群众最近,为排查工作
  • 如果你有个愛替你乱想的人,那个人不管是与你近在咫尺还是相隔万里请你不丐冷落那个人,因为他在乎你,心里有你,所以不能狭义去理解他c对你的愛,这愛应该广义理解为友愛
  • 10/10满分好游戏,没什么明显的缺点,硬要说缺点就是有大量比较猎奇的心理描写和表现,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欣然接受,喜欢像素游戏和rpg的朋友不可不玩的独立游戏佳
  • “叙利亚难民返乡”跨部门协调指挥部称,美国不断从叙利亚掠夺石油资源,对叙利亚的资源掠夺已经达到了极限,是造成叙利亚民众遭受人道主义灾难的根本原因。叙利亚石油和矿
  • 民间传说改编,奇幻的海洋故事和动人的音乐相结合,是那么自然,享受,清新脱俗,令人惊叹,可以,这很欧洲。[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画面精致,空灵,美到窒息
  • 4 我们做个比喻,你本来命里头有亿万财富,因为你的心行不善,你所能得的财富打了对折了——只有五千万;如果继续不断地造恶业,恶的念头很重很深,从五千万可能掉下来变
  • 整活我的共情能力最高峰就是那次吧…看剧带入也很难哭了晚上低落也只会辗转反侧的冥想,我对自己承诺过不会哭了不管多大的事,我是说到做到的人,因为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
  • #家居[超话]##B.M.新作设计# . .. / ▪️ 朴素、谦逊、自然的审美观,接受生活的短暂性和不完美性▪️ 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弱化硬朗的线条使整个
  • 五行阴阳类像 一个八字就是一个太极,干支阴阳五行是总纲。 太极分阴阳,五行分阴阳,水为阴,火为阳。 水为消极,为疾病,为悲伤,火为积极,为健康,为喜乐。 
  • 刚才也分析,你是辛金命,辛金以木为财,你的命局生在春季,五行木旺,地支两个卯木,卯木得令而旺,地支木旺,财气通门户无人不富,同时又有壬癸水生木,食伤生财,可以通
  • 预计8月23日至25日,重庆中南部、四川东部的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将达到极度危险级别,要严加防范,加强火源管理,确保林区安全。预计8月23日至25日,重庆中南部
  • 我的两个女儿的出生,都是妈妈陪伴在身边,孩子长大了,有机会妈妈同样会把剩余的小面团给了姐妹俩,捏个小玩意。#菏泽领养# 大黑和大橘出生刚满月被主人女儿从100里
  • 最舍不得的就是你去了远方[失望],只要健康平安开心幸福就行,我永远都在[心] ​​​ #肖战[超话]#═══❥:.═════════════#波司登品牌代言人肖
  • 我说“等缘分和机缘”他当时可能觉得我故作高深而我,纯粹是无法用嘴解释清楚因为需要他自己悟,缘分这事也需要悟后来又过了几个月,很多事情他渐渐想通了,又来找我看了一
  • #摩能国际棒女郎总代v:xcy1412022737# #痛经到底多难受#【棒女郎异味痛经反馈】2疗程调理好痛经&异味芳姐的顾客用了2个疗程的棒女郎,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