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善理气而宽胸。
  薤白俗名叫小蒜,是百合科植物,是药食两用之品。

  古代善养生者,大都喜欢这味药,所以大养生家,陶弘景说,薤白温补,仙方及服食家皆须之。

  孙思邈也说,薤白心病宜食之。

  而唐代的饮食专家梦诜说,此物可以作食疗粥养,服用这种薤白煮的粥,可以治疗老年人冷痢。

  同时指出学养生者,常服之,可通神明,安魂魄,益力气。

  所以薤白粥是一种长寿粥,胃肠中虚冷有积滞者,皆可服之。

        大家不要以为一味薤白只是寻常蔬菜之品,或者因价钱低贱,不足以治大病,便弃之不用。

  这味药不论是食疗还是入药,对于治疗各类心腹积冷的慢性病都有显著的功效。

  今天我们来看薤白在身体是怎么走的,我们需要引用《本草求真》里头关于薤白的描述,大家要看薤白在身体内如何转通心腹气机,这样你再去读古籍,用古方便可更加得心应手。

  《本草求真》曰:

  薤,味辛则散,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味苦则降,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气温则散,散则能使在中寒滞立除;体滑则通,通则能使久痼寒滞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肿可敷,胸痹刺痛可愈,胎产可治,汤火及中恶卒死可救,实通气、滑窍、助阳佳品也。

  我们可以得知薤白的性味功用,行走路线,薤白辛温带点苦,辛温一入到体内,它就善于往上往外窜。

  这股向上向外窜的气,立马可以打开胸膈中的寒痹。

  所以寒痰留饮痹胸,常少不了薤白。

  故张仲景瓜蒌薤白三方,都用到薤白,以去除胸中寒痹,治疗胸痹喘急。

  薤白跟一般的辛温之品,有什么不同呢?

  桂枝也可以辛温散胸中寒痹啊,但薤白多了一味苦,苦大家想想,有什么作用?

  苦能降,焦枯能入心。

  所以它辛温疏散,上焦沉寒的同时,能够借助苦降之力,把心胸中的积气向下导利,就像降落伞一样。

  同时它向下的时候,还是带着一股性温之力,所以它所过之处,寒气瘀滞,必为之开罗,如同阳火,到处阴寒融散。

  而薤白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体滑善通,这就是为何服用薤白过后,人从胸到腹,都有通透之感,而且这种通透之感,最大的体会就是容易放屁。
  小时候家里做薤白吃,大家都记忆犹新,吃顿薤白后,必放屁连连。

  中医就通过这样去帮你脏腑洗澡,帮你整条消化道排浊,能够让你身体那些死角拐角的瘀腐之气,撤出来。

  人体的脏腑里面都是非常紧密的,学过解剖学,就知道了,整个人体解剖出来,脏腑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所以从解剖的表象看来,也应该运用五脏相关的整体观,来治病养生。

  这联系紧密的脏腑,它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旦积滞出现,沤腐臭在里面,就容易污染周身。
  所以中医看到这里,就得出一个结论,治疗整条消化道,就一个诀窍,帮助降浊。

  浊阴降得好,你五脏都干净清爽,而在选择降浊阴,通肠腑里头,薤白堪称是一味很重要的药,它是一味能够令脏邪还腑,令阴浊排出体外的良药。

  它辛温能够开通滞气散寒痹,苦滑可以降泻积滞,它可以从心走腹,从上达下,服用后使人频频有排浊放屁之感,并且脏中积滞从腑而撤。

  张仲景看到这点立马选用薤白来治胸痹,你不管胸中的气滞寒饮瘀血,都可以用薤白辛开苦降,使寒痰留饮,消散下排,正体现心与小肠相表里的脏腑整体观。

  所以有两句话可以高度地概括薤白的功用,即:

  通阳泄浊开胸痹,利窍滑肠散结气。

  可见薤白入体,一方面是打开胸痹,辛温发散,另一方面是打开肠气,令结气下泻下滑。

  这样的药物上哪找呢?

  既能开发上窍,也能令浊阴出下窍,难怪,古代的食养家都喜欢上它。

  而当今世人,竟然不能觉察,往往一味薤白不过寻常食料,焉能治大病,甚至药店都弃之如敝履,医生更以之为寻常。

  孰不知寻常之品,用到极处便为神奇。

  而《神农本草经》中对薤白的神奇功用早有记载,说它有轻身不饥耐老之功。

  薤白能够从上往下理顺结气,寒积,故《药性赋》说它,善理气而宽胸,整个胸腹躯干之气,它都能够理,这样打击范围就相当广了。

  同时它通过放屁,可以排泄陈腐之气,更是一绝。

  薤白这两句话,第一句通阳泻浊开胸痹,在治疗胸痹方面,张仲景是瓜蒌薤白三方。

  其中大体的方路都离不开,制阳光消阴翳。

  胸中乃阳气居住之所,如果一旦阳气不足,阴寒就聚上来。

  所以治疗胸痹,心痛彻背,脉沉微者,更应该一方面辛温通阳,把阳气发出来,另一方面苦降泻浊,让浊阴,痰饮积气出下窍。

  当我们懂得这个通阳泻浊大法时,就能看懂张仲景是如何设计处方的。

  为什么用桂枝甘草呢?

  辛甘化阳,配上白酒,能够加强通阳之功。

  为什么用瓜蒌薤白呢?

  阳光制造出来后,你阴霾乌云,就要变成雨滴刮刷下来。

  古人称瓜蒌薤白是对洗涤胸膈中痰垢的绝妙配伍,他们堪称洗胸污垢黄金二药组,有它们在胸膈中浊阴很快就被刷洗开来。

  同时你要打开整个胸腹气机下行之通道,这样降本流末才能生化万物。

  所以张仲景在瓜蒌薤白剂里头会用到枳实、厚朴,这是大承气汤里头才独有的!

《法华经》开示悟入佛知佛见
(第三十一段)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闻佛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世尊说:舍利弗!什么是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呢?其实诸佛世尊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开佛知见”,使众生得自性清净,故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示佛知见”,使众生得真实利益,而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悟佛知见”,使众生破迷开悟,而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入佛知见”,使众生彻底解脱生死烦恼而出现于世。
世尊所说的“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是佛用方便法引导众生,从信位进入圣位的四个阶段,是开权显实,圆融心境的真正妙法。那么什么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呢?《法华文句》卷四说:以四位、四智、四门、观心等四种不同立场,阐释“开、示、悟、入”之理,并一一配列,就四位而言,四位是指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大阶段,即:
1、以“开佛知见”配十住位:于此阶位之初,能破除见思无明,断除一切见思烦恼,开显如来藏,由此而见实相之理。
2、以“示佛知见”配当十行位:于此阶位,已破除烦恼障,此时所知障虽未全破,但不生不灭之体已开始彰显,此体具足如来万德,凡是法界中一切众德,无不在此体中一一显示分明。
3、以“悟佛知见”配当十回向位:于此阶位,既然已破除了烦恼障而显现出真如实相,明白了法界众德归于一体,这个时候已得理通达、事通达,事理融通,随意无碍的境界。
4、以“入佛知见”配当十地位:于此阶位,事、理既然融通,此时已得自在无碍,任运自如,而入萨婆若“一切智”海。一切智指除了佛智外,对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之事、无为之事、因果、十法界,它们之间的种种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流转之相状,无不了知,这样的智慧称为一切智。
世尊说:舍利弗!诸佛就是为了使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这一大事因缘,才出现于世的。“开、示、悟、入”是帮助众生破无明、离生死,脱轮回最重要的四个修学阶段。诸佛如来在教化菩萨时,讲了很多可修可证的法门和教理,讲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事情,就是以佛知佛见,开示众生、觉悟众生,使其证入佛知佛见。
世尊说:舍利弗!如来以非二唯一之佛乘,为众生演说真实法,讲的都是除此一佛乘外,别无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些若二若三之乘。舍利弗!一切十方所有的诸佛,要真正表达的法都是一样的。
佛说:舍利弗!过去诸多的如来佛,以无量无数多的方便法,讲种种因缘,用许多的比喻、言辞,为众生演说很多的法门法理,其实他们所讲的这些法都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唯一真实的一佛乘。有很多的众生,从诸佛那里听了一乘法后,究竟都能得到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直至佛乘的“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对十法界的缘起,十二类众生的生来灭去,都能彻其根源的智慧,是佛所证的究竟般若智。
世尊说:舍利弗!未来诸佛,当他们出现于世后,也会以无量无数多的方便法,讲种种因缘,用很多的比喻、言辞,为众生演说诸法,但是他们所说的这些法,都是循序渐进的方便法,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说一佛乘,诸多的众生,从佛那里听了一乘法后,不论今生来世,究竟都能得到一切种智。
佛说:舍利弗!诸佛以种种法教化菩萨,是想以佛知佛见,开示众生;是想以佛知佛见,导悟众生;是想让众生,都进入到佛知佛见中来,得究竟解脱,成就佛果。
世尊说:舍利弗!我今天也是这样,知道众生有种种欲望,心被五欲六尘深深地污染,执著于虚幻不实的世间相,于此,我也只能随顺众生的不同根性,讲种种因缘,用很多的比喻、言辞,以诸多的方便力,而为其说法。
世尊说:舍利弗!我这样作,也是为了说一佛乘,使众生得一切种智。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也就是说,真如自性中,没有小乘、二乘、菩萨乘,只有一乘,一乘才是十方世界中的真实之道。
世尊说:舍利弗!诸佛如来舍离涅槃之乐,来世间吃苦,不计个人得失,出现于“五浊恶世”,不为别的,只为众生说一佛乘这个真理。所谓“五浊”具体指:
1、劫浊:劫浊是指从最高人寿八万四千岁起算,由于人心逐渐变坏、道德逐渐淡薄,每一百年就会减少一岁,减至三十岁时有饥馑之灾、二十岁时有疾疫之灾、十岁时有刀兵之灾,世界众生无不受其害,如此一个单循环大周期,称名劫浊。
2、烦恼浊:众生追逐五欲六尘,引发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而恼乱身心,名烦恼浊。
3、众生浊:众生因知见不正,烦恼覆心,不修善法、不畏恶报,福消苦增,名众生浊。
4、见浊:真妄颠倒,生五不正见,善恶不分、正邪不辩,随缘造业,名见浊。
5、命浊:众生恶业增长,福衰命减,名命浊。浊义以不清为浊、清者为净。浊流横溢,滋养十恶,十恶即:“杀、盗、淫、妄、绮言、恶口、两舌、贪、嗔、痴。”此等五浊十恶,侵漫于世,故名五浊恶世。
世尊说:是这样的,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染很重,非常悭吝,自私自利,不舍分文。有些人非常贪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贪得无厌。还有些人,非常嫉妒,埋下仇恨之根。这些成就一切不善之根,使众生智慧普遍低劣,难解正法,所以诸佛只好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将本来只有的一佛乘分之为三乘,为钝根之人说声闻乘、缘觉乘;为利根之人说菩萨乘。这三乘都是从一佛乘中分别出来的,其根本为一佛乘,其实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要说的就是利钝不二的一佛乘,一佛乘就是不走弯路,直接成佛的妙法。

密解本行经经文的真义
释迦牟尼佛降生的因缘:
本行经云:「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向于母前。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举足出大莲华,观视四方,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恭敬供养。
地忽自然涌出二池:一冷一暖,清净香水。又虚空中,九龙吐水,浴太子身。
诸天音乐,雨妙香华,供养太子。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皆受快乐。
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是日,江河泛溢,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
王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鑴石,埋于南郊志之。」
分释密义:
若是静明细思经中之一字、一句、一偈,尽是蕴藏秘密的妙理,处处点出修持的心要。兹分述如下:
◎本行经:最基本的修行经验过程。
◎四大天王:
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理:每人乃由地、水、火、风四大来和合。因为太子应世之报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因缘所合而成,再托育给其母亲摩耶夫人;因此才称:「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向其母前」。我们往生后四大天王也会接我们走,叫四大分离。
◎无人扶持:
喻示:一切佛理之修持成功,悉地成就,完全依靠内在自主的实力,亲自经行修证而得。诚如古德所言:「靠人如吞三寸剑,求人如上九重天」,因而学佛修持之要,宜自悟、自修、自证,切莫想要依赖于他人,否则必致阻障自己精进之道力。因此学佛修行,会自动自发,不需人劝,人鼓励,人要求。总之修行不靠他力叫无人扶持。
◎即行四方:
依理而言:就是四方不受碍;无论前、后、左、右各方之任何顺逆缘境,皆不受障碍。四方即十方。
◎面各七步:四方各行七步,共廿八步,这廿八步表喻:一心净脱三界;禅定趣入廿八重天之梵行境域。故要超越三界,跳出火宅,唯一的心法:要心净意明,禅思入定,断离诸欲,方是实相正法之途。
◎举足出大莲华:
表明:身心之行为宜严守戒律。凡能庄严身心,不犯禁戒的人,宛如大莲花之胜妙宝贵。
◎观视四方:
表出:以圣妙智慧,明察生、老、病、死四大无边的苦恼。教主来此娑婆世界转生,即是看清了生老病死的苦,才以此醒觉众生,希早求解脱。
◎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指:上天堂、下地狱等十法界,都随自己心意做主宰。所有生世的众生,以人身最为至尊至贵,因为可以随顺心意的造作,而上天堂、入地狱。一切万法自然心想意成,想当什么就能当什么。一切万象都能随心自由,如来如去,无所障碍的如来也是唯我独尊。也就是说:由心意作主,独行尊贵而所成就。切莫误认为佛有贡高之心,自以为尊贵于他人。
◎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悉皆供养:
当时一切世间的诸大权势、富贵者,及一般人众,闻听佛陀演说此殊胜的妙法理,无不诚心具足,礼敬奉行。(真正的大供养,就是依佛之法修行)
◎地忽自然涌出二池、一冷一暖、清净香水:
喻示着:当心地开朗时,智慧方能普等明照。『二池』是指智与慧。当心地大开朗时,智慧方能普等明照一切。有智慧方能在一切经历中所遭遇的顺、逆境之感受,冷暖自知。
否则,佛对我们的慈悲都不知,即不知暖。害我们最深的人却与之最亲的人亦不知,即不知冷。
佛经中的「地」,一般喻指人的「心」,心如土地般,故平常我们常说「心地」意即如此。
◎又虚空中、九龙吐水,浴太子身:表喻心空智显,沐浴身心,尘缘不染,清净自在。
『虚空中』:乃指心空无物、无执。清净的心。
『九条龙』:九数为阳数之极,「九龙」是表至高的智慧。(龙即表示人的灵智)。唯有智显性明,心空不执于世间之五蕴诸欲,内性之圣慧方才能够显现明耀。
◎诸天音乐,雨妙香华,供养太子:是指教主当时觉悟人生,尘缘不染,净如自在。因此,恭受诸天演奏天乐,以妙香花供养等的礼赞,十方诸大善士及一般人众也共同赞叹太子的圆善圣德。
乐:快乐的意思。
雨妙香华:甘露滋润
诸天音乐,雨妙香华:自己生出大欢喜心,就有甘露滋润我们苦闷的心灵,来护持我们自己,称供养太子。
◎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皆受快乐:
此乃表出:十方缘众,听闻佛陀所慈示的经义妙理后,无不深入谛听,心意开朗,肺腑感动。诸众行者,人人莫不是诚心具足,礼敬奉行,一一明悉,六道轮回之苦,唯有六根清净而自然,方能得证无上至大之妙乐。
『六』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震动』表:受佛感化改善。
◎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
当此土:当此心
◎周昭王:独一无二的尊贵。
周:围绕周身。
昭:光明显扬。(古德云:告昭天下)
王:独一无二。
◎二十四年:福慧十足满四方。二指福与慧。十表十足。四指四方。
◎甲寅岁四月八日:最第一圆满的心。
甲:第一等、最优。(古德云:富甲一方、富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
寅:恭敬。
岁:时光。
◎是日,江河泛溢,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
是日:当这个时候。
江河泛溢:『江河』表人的悭贪,即使得到的如江河般多亦不足的人,听闻佛的妙理,也能不贪。
山川宫殿震动:『山』表示执着坚固难化。喻:佛可令执着如山般的人改变。
宫殿:喻指脑袋。密义:想法都能改变。
◎五色光:『五色光』喻清净五欲的智光。佛有五智:法界体性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世间有理智之人,如一剎那间的灯光。愚痴无明者,是无有光黑暗的,等到受了佛的清净五欲的智光感化,此光可入其脑灵脑智令其改善。
◎贯太微宫:贯:指通达。『太微宫』喻人的灵智。修持断五欲之人,德行普化大千。
此段举中国的大尊贵富裕者为例(周昭王),喻佛光普化至此。
t王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鑴石,埋于南郊志之。
西方有圣人生:
西方密义为:最清白最清净最纯洁的心灵,不清净的心叫凡夫。
却后千年:密义:等我们发具足的心时,身心不染尘泥时。
教法来此:佛的妙理才会到达你的身心中。
王令鑴石:无上的理智保持身心庄严。
王:表理智。
令鑴石:不改变。
埋于南郊志之:记忆在心脑里永不忘记。
埋:深入。
南:心脑。
郊:深处。
志:记忆。
浴佛的真理,乃是要以智慧水净涤五欲,及诸恶心恶行以达清净不染。
食浴佛水,则取共享禅食之意,期待六道众生都能了脱痛苦,同证禅乐。
¤我们何时才能有九龙灌浴呢?
能真心真意,发大愿力,誓除尘缘,不染世尘,随时就能得到九龙的灌浴,如同太子尊贵的出生。
发布者:无畏上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保持自己的个性,做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刘宇宁帝林#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摩登兄弟[超话]#“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
  • #刘宇宁帝林#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 #摩登兄弟[超话]# 嘿Bro~今天終於殺青了!看到棚姐們的應援,小哭包是不是又偷偷的感動落淚了呢?
  • 要相信,那些独自流过的泪,无法言说的辛酸,不被理解的无奈,都会变成我们成长的原动力。 - 你为什么会遇见他,因为他的到来刚好符合你的磁场,能照亮你的内心,就算你
  • 「慕静,反正你现在已经怀孕了,乐乐只要再等等就会有脐带血可以救他」儿子走的那天大雨磅礴,他虚弱的靠在我的怀里。对一个人特别失望的文案1、谁稀罕你遮遮掩掩忽冷忽热
  • 正如大家所见,中单是目前队内年纪最小,成就最低,粉丝体量最少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中单粉丝很少在超话里发声,中单在比赛里或者生活上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我们中单粉丝也
  • 不饿 但是非常馋 也不是说想吃火锅川菜 其实想吃顿饺子 哈哈哈哈哈 昨天盯着“糖油混合物”的视频号看了五遍 天啊已经一个月没碰过他们了 炒饭炒面炒米粉 泡面炸鸡
  • #宁艺卓[超话]# #宁艺卓范思哲全球品牌代言人# 240301 官推更新@NINGx2宁艺卓 相关 Versace BEIJING SLT Event
  • 祝你福满多,阖家幸福好运来;运气好,财源滚滚到!#再就业男团[超话]# #0713圆梦了# #再就业男团合体圆梦春晚# “昨日你又出现在我梦里了,换句话说 我想
  • 如无汗、少汗之由温邪犯卫,表气被遏所致者,当用银翘散、桑菊饮之属,以辛凉透泄,通其郁闭,使邪随畅汗而解;由温邪侵入阳明腑,与肠中粪结,伤津损液而致者,当用增液承
  • 白音洛感受到了爱与被爱之间的悖论,人们常说,爱是无私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爱有时候也让人变得自私。白音洛的选择并不容易,但她懂得了爱情的边界,学会了放下,找到了
  • 今日热文推荐‼《江稚絮裴宴深》[嘘][委屈]e7J,x|lP‼书名:《江稚絮裴宴深》‼主角:江稚絮裴宴深 全文请到公#众#号【岁月书摘】发个主角名,就行了~ 以
  • 宋儒我爱范文正,自言忧乐先天下,人谓胸藏十万兵,终古才难心窃佩,仓卒末遑瞻庙貌,留诗一首吊先生。苏州旧是阖闾城,抱水环山气独清,两度曾经流冦据,历朝时有大儒生,
  • but亲爱的老师已经强调了三周要读书,我还是没有读[融化]区分过目的和手段之后,又豁然开朗了,现在的打算会是先工作进入社会,然后再寻觅机会(吐槽line真的好难
  • 」由安貧知足、與世無爭、不存心陷害別人、不貪求錢財的態度,可以看到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境。不忮不求,是薛宣“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的开阔心胸,是范仲淹“此乐不寻
  • 老话儿说三岁看老,张女士从小就为嘴,真的很难想象有一天要是吃不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该有多失望,但是总会到来的,就像小的时候总是天真的认为人是不会死的,直到至亲的离
  • 说实话,我不了解,当时的我就看过她一本书,对于书中表达的思想有了少许的了解,并不能说特别的深入;同时,平时对作者的生平以及过往没有太多的好奇心去探究,本身也不是
  •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主也越来越爱女主,也学会了一些正常思维,他不愿意杀女主,想要和女主成亲。  而女主虽然不恨男主,但她也无法再和男主继续恋爱,如今就觉得是普
  • #杭州猫咪领养[超话]#0522-12*(杭州)佐罗宠物品种:中华田园猫宠物年龄:5岁宠物性别:公公身体情况:已疫苗,已绝育,已驱虫宠物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宝龙广
  • 但是回忆起这些食物,我才发现,爱都藏在记忆里,还有的藏在我微博的评论里,为我发的动态里,藏在对我胡言乱语的包容里。我很多年都在尝试弄懂情感,寻找爱,我根本不知道
  • 七十年前的画作,以中式的感受描摹西式的东西…很新鲜(以及那个年代出国画画,国外办展,总感觉不是一般人…anyway感谢千千带我出来逛昨天跟我妈说最近买了个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