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修出离心的人,不仅仅要厌离三苦,更要厌离自己的业力和烦恼,厌离自己的执著我的我见。这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能远离任何增长我执的因素。

单有厌离,没有希求,就会产生消极厌世的逃避心理。而在灭谛的开示中,本师佛陀以他的智慧,告诉我们烦恼和业力寂灭后的解脱境界,也就是涅槃的果位。这对于修行者是极大的鼓舞。佛陀同时还在道谛中,详细讲说了获得这种解脱境界的真实方法。

对于一个已经对轮回产生了厌离的修行人来说,灭谛中宣说的解脱境界是他最大的希求和动力。而道谛中宣说的法门,则是他最大的依赖和安慰。

因此,只有把苦、集、灭、道四谛闻思究竟,产生了闻慧、思慧的人,心中才会产生真正到位的出离心。可以看出,这样的出离心,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向上,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的。

大家要知道,对于现在的修行人来说,在开始修出离心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少欲知足,不对生活提很多的要求。应该减少,直至断除贪求世间八法的名利心。

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真正的出离心,那么所作的一切功德,只能成为感得人天善趣的因,而不能成为解脱生死的正因。

在具备了真实的出离心之后,修行的重心,就应该转移到获得无我的空性慧上去了。因为出离心是为了要厌离轮回,希求解脱。要知道产生轮回,障碍解脱的那股力量,是来自于我执。因此,要断除我执,必须要证得人无我的空性慧。

大乘要希求的,不是小乘的涅槃,而是消除了能、所对立的无二慧境界。凡夫的生死和小乘的涅槃两个都是边执,还落在观待、对立之中,是不了义的境界。

大乘殊胜正见,就是分别心的本性即是大空性,或者自然本智,因此任何的戏论,任何的客尘和垢障都是出离的对境。

虽然对一般凡夫来说,小乘阿罗汉的出离心非常的伟大,但对于大乘的出离心来说,阿罗汉的出离心太小了,就像没长大的三、四岁小孩一样。大乘菩萨把为自己闻思修看做是自私心理,根本不会在心里生起为自己成佛的念头。

具备了出离心后,大乘的修行者,就要继续扩大心量,生起大乘的世俗菩提心。大乘的菩提心的生起,标志着进入到大乘的资粮道,开始了修行历程。

大家知道母爱很深,生起菩提心的四无量心或七重因果也是对照母爱而引导的。普通人对于其他的众生很难产生出像母爱那样深切的关怀。但是母爱也有缺憾,它本身就充满了执著。母亲只会对自己的孩子投入感情,这样的爱很难转移到其他的孩子身上。这和大悲心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大悲心是对于一切的众生,产生出像母爱那样的悲愍心。而菩提心则更是在这个大悲心基础之上,上求佛果,来度化众生的决心。因此大乘世俗菩提心是非常的深远,非常的厚重。这需要修行者使自己的思想发生彻底的改变,并不是随便想想,念诵几段仪轨就能生起的,也不是仅仅通过做一些善事就能拥有的。

大家要知道,菩提心的修行次第,是以出离心为基础,进一步思维一切有情,都被我执烦恼所束缚,被善恶有漏业所推动,长期沉溺在生死大海之中,为苦苦、坏苦、行苦所逼恼,于是生起深深的大悲心。为救拔有情出离生死苦海,能牺牲掉自己的一切安乐,而急于利他,求大菩提,这就已经生起了世俗大菩提心,进入大乘资粮道了。

出离心是进入解脱道的起点。即使佛陀时代那些增上慢的声闻,至少也有真实出离心,也把解脱作为第一目标,在真诚地希求解脱。如果不具备出离心,反而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时在以顽强的人我见在办事的人,则是没有机会得到解脱的,也不可能在心里生起菩提心来。不具备出离心,表面上也可以做出很多苦行来,但仅仅是行为,不一定说明已经有了相应的认识。要说吃苦,外道也有强烈的厌离和吃苦的精神。因此大家更应该从心里改变自己,让心里产生出相应的功德来。

大乘菩萨无论做任何事情,目标都很明确,都是为了众生。走路的时候,心里愿众生能走到顺畅的路,并能最终走到最殊胜的佛道上。

这样大家可以观察自己一下,自己的心里,有没有把自己的我执作为给自己制造违缘的最大的敌人。如果已经有这样的认识了,这已经和真实出离心开始相应起来了。另外,只有当我们认识到所有普天下众生是自己的家人,并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起心动念并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众生的利益,并且认识到要获得佛陀那样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益众生,这才已经开始和真实菩提心的要求相应了。

从大乘了义法门中大家能知道,众生本来是像佛陀那样,清净无染,智慧无边的。但是有了无明导致的人我和法我两种执著后,形成了烦恼障和所知障,因此才遭遇了各种苦难。就像一个大力士,本来力量无穷。但是有了法执和我执,在他肩上凭空增加了大量看似实有的法,这些法份量很重,于是这个大力士就只能背800斤,再加上了人我执,在他肩上又凭空增加了看似实有的自己与许许多多的他人的份量,这些人更加对他形成了束缚,相互增上了烦恼。于是他就只能背80斤了。老实说,凡夫一切众生是被自己的我执和法执给压垮了。

大家觉得菩提心和出离心难以生起,就是因为心里已经被浓厚的人我和法我两种执著充满了。受此二执的影响,把如幻的显现都看成了实有。把五蕴分成了你、我、他,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各种圆满的果报,而希望别人过得不如自己。如果能对这些对境去掉实执,那么肩上的重担就能卸下,心就具有了力量,大力士的力气就得到解放,就有助于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些世俗发心的生起。能去掉把境界执为实有的这个方法,大慈大悲的佛陀已经给我们传授了,这就是般若空性慧。

般若的闻慧和思慧能帮助卸掉重担。

以闻思般若而产生的智慧的引导,出离心乃至慈悲心、菩提心都比较容易生起来,而且心里会很轻松,充满了力量。没有我执的人面对任何困难都无所畏惧,而且对有意义的事情,生生世世都不会厌倦。

有些人说我很痛苦,其实是心在受苦,这个“我”其实一点也没有出现过。快乐也是同样,说我很开心,其实是心在快乐,从来就没有“我”的一丁点事。般若法门,就是促使大家认识到这个真相,减轻身上的压力的一个殊胜的方法。

其实,般若的力量并不只是在证悟之后才能显现。凡夫在闻思修中以分别心产生的大乘般若正见,就已经能产生克制烦恼的力量。就像前面提到的,闻思般若产生的闻慧和思慧,就能产生认识一切烦恼和压制一切烦恼的力量。而因为闻思的是般若这一高深的法门,因此所能产生的认识和压制烦恼的作用也更加的强大。

这种通过闻思产生的空性正见,就能和世俗的发心产生相互的促进作用。

随着众生根基和意乐的逐渐增上,能接受的法门随之而加深,观察的对象逐渐从外境转向了内心,见解也越来越了义,越来越接近心的本性,产生的加持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

比如,小乘的见解中已经把蕴聚抉择为空性了,但在外境还留有无分微尘,在内心中还留有无分刹那的心识。唯识宗则打破了外境,宣说了万法唯识的道理,观察到了一切遍计法本来空性,圆成实本来就存在。在万法唯识的基础上,中观宗中的自空中观将心识进一步抉择为是与大空性无二的清净慧,远离一切戏论。他空中观又是在这个基础上,宣说了万法的本来清净如来藏,一切都不离自然智慧而呈现。

这样可以看出,大乘法门抉择的不是迷乱的显现,也不是分别心的境界,不是世俗发心的层面,而是清净的基的究竟本性,是大无为法,并且这些都是心的本性。对于这心的本性,部分证悟的是道般若,全部证悟的是果般若。

一切的有情,不管是天人还是地狱众生,不管是圣者还是魔王,都具足佛性。一切众生都本来是佛,都呈现在清净本基的如来藏之中。险恶的轮回、染污的烦恼等等的现象,只是偶尔出现的客尘。如果苦与集并非客尘,如果众生并非本来是佛,那么不说是三大阿僧祇劫,就是经过千千万万个三大阿僧祇劫,众生也没有成佛的可能。认识到心的这个本性,这是最了义的皈依,具有这样的见解,就能对救度众生产生强大的勇气和力量,自然就能发下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愿无穷的菩提大愿。

#佛经[超话]##佛教[超话]#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有漏法?」

佛告善現:「世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所有一切墮三界法。善現!是名有漏法。」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無漏法?」

佛告善現:「謂出世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三解脫門、六到彼岸、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善現!此等名無漏法。」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有為法?」

佛告善現:「謂欲界繫法、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五蘊、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三解脫門、六到彼岸、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所有一切有生、有住、有異、有滅法。善現!是名有為法。」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無為法?」

佛告善現:「若法無生、無住、無異、無滅可得,所謂貪盡、瞋盡、癡盡、真如、法界、法性、法住、法定、不虛妄性、不變異性、離生性、平等性、實際。善現!此等名無為法。」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共法?」

佛告善現:「謂世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善現!此等名共法。何以故?共異生故。」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不共法?」

佛告善現:「謂無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三解脫門、六到彼岸、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善現!此等名不共法。何以故?不共異生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如是等自相空法不應執著。何以故?以諸法自相不可分別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以無二而為方便覺一切法。何以故?以一切法無動相故。善現!於一切法無二無動是菩薩句義。以是故,無句義是菩薩句義。」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六

#大般若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六##佛經##大藏經##佛教##佛說##善法##解脫##修行##有為##無為##四無量心##不執著##正知##出世間法##八聖道##空##修行有用嗎##疫情下的生活#

#佛教[超话]#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有漏法?」

佛告善現:「世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所有一切墮三界法。善現!是名有漏法。」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無漏法?」

佛告善現:「謂出世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三解脫門、六到彼岸、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善現!此等名無漏法。」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有為法?」

佛告善現:「謂欲界繫法、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五蘊、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三解脫門、六到彼岸、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所有一切有生、有住、有異、有滅法。善現!是名有為法。」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無為法?」

佛告善現:「若法無生、無住、無異、無滅可得,所謂貪盡、瞋盡、癡盡、真如、法界、法性、法住、法定、不虛妄性、不變異性、離生性、平等性、實際。善現!此等名無為法。」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共法?」

佛告善現:「謂世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善現!此等名共法。何以故?共異生故。」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不共法?」

佛告善現:「謂無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三解脫門、六到彼岸、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善現!此等名不共法。何以故?不共異生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如是等自相空法不應執著。何以故?以諸法自相不可分別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以無二而為方便覺一切法。何以故?以一切法無動相故。善現!於一切法無二無動是菩薩句義。以是故,無句義是菩薩句義。」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六

#大般若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六##佛經##大藏經##佛教##佛說##善法##解脫##修行##有為##無為##四無量心##不執著##正知##出世間法##八聖道##空##修行有用嗎##疫情下的生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是一个月(12月19号)以前的事儿,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当笑话跟她说,她先是笑了一阵,笑完了突然想起来说:哎呀,我好像听说过被鸟拉屎在身上不
  • 小孩看到阿金,自顾自打开话闸,“这个店里有五只猫,都是店主人捡来的!”小孩喜出望外,“我家里有三只猫,也是捡来的!
  • 我的快乐生气嫉妒讨厌喜欢执着贪念都是我的情绪,因为我也只是个人啊,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没有人可以做到所有人都觉得你OK的,你是你自己的,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 呼~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这么轻松自在畅快过了,大学三年好像永远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地方,原因是所谓的“社交恐惧症”看吧,这是可以改掉的。每天很充实,曾经是心累,现在感觉
  • !!
  • #婚礼纪实##婚礼主持人#婚礼需要一个善于临场发挥的司仪 因为一场快20年了的婚礼,青岛市金凤凰婚庆公司的金牌女主持亚楠的一次临场发挥机智救场,至今被喜主家的亲
  • 都知道喝酒熬夜最伤肝,肝不好的表现具体有哪些: 1. 看头部:头胀、头热——常起于恼怒,青筋突起,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耳聋耳鸣 2. 看身体:肝火亢盛消瘦——身
  • 问其原因,他一脸震惊的看着助理说:诊室的氛围这么欢快,服务也很体贴,郭院长还是亲自帮我复诊,我为啥不开心看来我们一直实行的温度诊室,患者一直看在眼里,往后小伙伴
  • #先领券再购物# 【朵玉本色竹浆卷纸巾140g*9卷】 【券后】¥19.8,已疯抢241件 【领¥10券拍】 添加白菜价爆款扣扣群:497933821 推荐:不
  • 双子座,双子座的女生虽然长相并不是那种让人可以一见钟情的长相,但却是越看越好看,对于男孩子来讲都是非常撩人的,但绝大多数的双子座女孩基本上都是单身,虽然每天都在
  • #叶罗丽的吐槽乐园[超话]##人间小偷冰公主##冰公主今天消失了吗##废物女配冰公主##倒贴成性冰公主# 有被这个作品无语到[汗][汗][汗]这么多CP感?毒之
  • 详戳↓↓↓ #宜昌生活便民发布#重庆市哲学学会年会[太开心]一个工商人成功混入了西政内部还参与了年会整个过程的工作哈哈哈前期的资料组(虽然只是小帮了一下忙)到接
  • 昨天查了一下,在欧冠历史上,此前皇马总共有8次在首回合的比赛中输球,这8轮系列赛,最后皇马都被淘汰了。#皇马##欧冠##皇马vs曼城# 而安帅在欧冠赛场已经5次
  • 这无疑是那些被关在家里的人最喜欢的,刘畊宏和刘畊宏的孩子们突然崛起,网络上都在等待刘畊宏“批作业”。对未来生活和爱情都有期待,希望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因为我也是
  • #黄礼志0526生日快乐# #30天安利黄礼志挑战# Day11 最喜欢的发型 想让小志尝试什么发型什么颜色?效果直观的护肤品,新细胞精华、香薰渗透肌底精华、熬
  • “如果有一些不开心的情绪,自己克服不了的话,不要忘了,还有精神心理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帮助到你。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往往是受他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影响,比如说
  • 1、容易生气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较内向、敏感,很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这类人相处时,你稍不留神就会得罪他,所以与他说话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要太唐突。1、容易生气
  • “主刊”刊登小说、散文、童话、诗歌等各种体裁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互动别册”是作者、小读者、编辑互动交流的天地;“插画别册”主推优秀的插画家及其插画作品。然而弔
  • 最近的plog[给你小心心]p1p2浅过了一下生日我爸和我的冰激凌p3小番茄都是爱你的模样p4抖音上看到有人看完神奇动物3写的关于GGAD的感情[泪]看完哭的我
  • 此外,边户与邻居只有一面共用墙体,接受到的噪音就没有那么多,会比较安静。这样的精准防控,就不用整个城市在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