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所谓的“自”,可以理解为独立自主、主宰的意思。“性”在这里是本性的意思。某个事物你认为它具有独立自主的本性或者你认为它具有真实的本性,都可以说你认为它有“自性”。

有“自性”就意味着它无需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它自身可以独立地存在、独立地发挥作用、独立地运营等等。所以自性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意思。《中论》的教证:“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无作是非造作,不待异法成是不观待其他法、不需要依存于其他事物。它不需要依靠其他事物就可以单独存在。

无自性:

那么“无自性”是什么意思呢?“无”是否定的意思,“自性”是独立自主的本性,那么“无自性”就是不存在独立自主的本性。

空性:

“自性空”。这是空性的全称。
那么什么是“空”?此处可以理解为不存在。自性不存在就是不存在独立自主的本性。无自性或自性空,和空性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了解空性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完全把显现否定掉了,好像虚空一样一无所有。事实上“空性”强调的是自性空,是从它属性、特征和性状方面去定义的。

实有:

就是真实存在。无论怎样观察、无论怎样探究,它都是真实的。

实执:

就是对“实有”的执着,所以“实执”和“我执”基本上可以划等号。你认为某个事物实有、真实存在就是一种实执。

凡所有执,皆是实执

二取:能取和所取

二取指的就是能取和所取。什么是“能取”?能感知、取受对象的心识部分。重点是我们这个心,能感受某个对象的心能感知的这一部分。那么“所取”是什么意思呢?被心识所感知、取受的对象。

这样讲可能比较抽象,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你在想着一个苹果,那么这个苹果的概念正在被你的心想着,那么你思维苹果的这个心就叫做“能取”,它正在取受这个苹果,“取”是动词,苹果这个概念浮现在你脑海中,正在被你思索着、意念着,那么它的这种概念就称为“所取”。所以能取和所取都是描述我们内心的状态,凡夫的分别心一定有能取和所取,或者称为“二元对立”。中观经常讲要突破二元对立,心识层面的二元对立指是就是能取和所取这二者并行存在。

有境与对境

对境其实不难理解,指心识所对的境。你的心识是能取,那么能取的对象,就是你心识对面,与心识配对的事物,称为对境,也可以说是心识所感知的对象。所以“境”有外境的意思。

那什么是“有境”?这个词语我们修学者可能比较模糊。我们可以把它做一个字面的消文。“有境”指的是“有对境”,或者是“有对境的心”,所以“有境”的重点在于心,当你的心在看某一个对境的时候,你所看的这个事物是对境,而你能看、能感知的这个心称为有境。所以它可以翻译为“能感知对境的心”。它其实可以和前面的“二取”结合在一起。

增损:增益和损减

本来不是存在的,认为其存在,称为增益。比如,本来没有“我”,你却认为有“我”,这是一种增益;本来没有常断二边,你认为有,这也是一种增益。本来不是不存在的,你认为其不存在,称为损减。

在究竟的境界中不存在任何概念,所以不存在“本来存在”的概念。所以,“有”、“无”、“是”、“非”一切概念都要超越。那么在胜义谛的时候,就只能说它不是“不存在”,连“不存在”也不存在,而不能正面建立说它“存在”。

观待:

“观”指的是观对;“待”是相待或等待。对比、依靠,受制约、依存于某个对象而存在叫做观待。

我们举个例子:长和短是观待的,长观待于短,短也观待于长,或者说长受制约于短,它依存、依靠于短而存在,这个概念它本身不是独立的。它需要去观对,于某一个事物相依存才能够成立,所以它本身不是一个非常主动的词语。同样来讲,高低、好坏都是相对的、观待的。所以观待有一个与别人作参照,参照之后受制于被参照物这样一种含义。

五蕴:

《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这个词语经常会用到。当然它的定义可以讲得其实非常多,但此处我们简单讲一下色受想行识。

色蕴是物质的意思,“蕴”指是是集合、集聚或者成堆的意思。“受”就是感受,“想”包括想法、观念,“行”指的是除了色受想识这四种蕴之外其他所有的一切有为法。“识”指心识。

分别与分别念:

分别是动词,是分析、辨别、分辨的意思。比如我分辨出这个东西是好还是坏,我有能力去分别、辨别它,所以“分”是分析,“别”是辨别的意思。

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语:分别念。可以拼一下:能够进行分析和辨别的意识或念头。我们把分别和念头放在一起就比较容易理解。

还有一词语叫无分别智慧,中观里面经常会提到,“他是证悟空性的,所以他有无分别的智慧”。它的定义就是超越意识、念头的智慧(没有二取)。“分别”是分别念的意思,“无”就是超越的意思。它没有“意识”的这种概念、念头,但也不是像石头木头一样,什么都不懂,什么感受都没有,它是有智慧的。所以无分别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物,超越我们凡夫的境界并且它的一个特征就是没有二取,它是没有能取与所取的。相反,分别念一定是有二取的。所以有没有二取,我们就可以区分有分别还是无分别。

凡夫和圣者:

我们常讲“我是一个凡夫”。凡夫的标准定义就是没有证悟空性境界、没有获得圣者果位的有情。与凡夫相对应的词语叫做圣者,是通过证悟空性而脱离轮回的成就者。所以它的一个标准是:是否证悟空性,或者证悟空性是否达到了足够让你脱离轮回的量,这是一个分水岭。达到了你就是圣者,没有达到你就还是凡夫。

圣者的分类:

圣者可以分为小乘的圣者和大乘的圣者,小乘的圣者又可以分为声闻和缘觉,声闻的圣者包括初果到四果的阿罗汉。那么四果的阿罗汉,他的证悟境界是怎样的呢?他证悟了人无我,还证悟了粗大的五蕴空性,但是他没有证悟两个空性,一个是无分微尘一个是无分刹那。第二种缘觉(独觉)阿罗汉。他的证悟境界与声闻阿罗汉比较像,也证悟了人无空性和粗大的五蕴空性,但是他的境界比普通的声闻更高一层,证悟了无分微尘的空性,但还保留了对无分刹那的执着,没有证悟无分刹那的空性。

大乘中的圣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菩萨,一类是佛。菩萨特指一到十地佛,不管是菩萨还是佛,乃至于一地菩萨都圆满证悟一切事物的空性,圆满了人无我和法无我。

五道:

我们讲五道十地,十地指的是菩萨一地到十地,五道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我们按大乘来解释,见道对应一地菩萨的果位,也就是说见道,包括见道之后都是圣者的阶段;修道指二地至十地的阶段;无学,没有什么可以再修学的,他已经学完了、圆满了,就是成佛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加行道是一个特指,与我们讲的“修五加行”的概念不一样。有人说“我在修加行所以我已经进入加行道了”,这是不一定的。其实加行道的境界非常高,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这样讲的。甚至资粮道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小资粮道的修行人已经有真实无畏的世俗菩提心,大资粮道的修行人可以通过神通前往他方世界见佛闻法,而资粮道再往上才是加行道。所以加行道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境界,离圣者已经非常近了。

根本智和后得智

1、根本智或根本慧

我们经常讲“菩萨入根本慧定”,“智”和“慧”在此处的意思差不多,是不同的翻译方法。根本智的意思是说登地菩萨(一地或一地以上的菩萨)所具备的安住空性实相的无分别智慧。当菩萨入于根本慧定的时候,当下的智慧就称为根本智。它是与实相、空性相应的,也没有能取与所取,是无有分别的。

2、后得智

后得智与根本智对应,它是依靠根本智,在后面所得到一种智慧。根本智是入根本慧定、入禅定的阶段,那么后得智指的是出定位,在出定的状态中(未入于根本慧定阶段),它所具备的具有能取、所取分别念的智慧。它也有细微的二取执着,但是要比凡夫细微很多。

它的出处有很多,我们例举两个,都来自于《三藏法数》:“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后得智,谓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得此智,是名后得智。”

量和正量、非量:

我们常讲“佛陀是量士夫”,“他具有正量”,那到底什么是“量”?比较粗浅定义可以说衡量对象的观察者就称为量。“量”就是能够衡量某一种事物、某一种对象的观察者。

正量的分类

量可以分为正量和非量,“正”就是正确的意思,正确的量,能够正确地衡量这个事物的观察者就称为正量。比如这朵花是白色的,你的眼睛没有问题,也正确地感知了这种白色,那么就说你的眼睛是正量。与之对应的非量(似量),“非”是错误,“似”是相似、或不正确、不准确的意思。错误衡量对象的观察者就称为非量。比如你的眼睛出问题了,或者当你得了很严重的肝胆病之后,你可能会把白色的树看成黄色;这朵花本来是白色的,但在你的眼睛里变成了黄色。你的眼睛出错了,它就是非量,它不能正确的衡量面前的花这个对象。

正量的三种分类

现量:

能够依靠直接体验衡量对象。我们前面讲“量”就是衡量对象的观察者。那么现量指是就是直接体验。“现”表达直接体验、亲自体验的意思。比如你亲眼看到这朵花是白色的,可以说“我现量感知了这朵花是白色”。

比量:

与之对应的是比量,“比”就是比对的意思,是依靠逻辑推理来衡量。比如你没有看到白颜色的花,但是你通过某种方式去搜索相关情报及信息,最后你通过逻辑推理得出花是白色的;所以比量就是指逻辑推理,当然是正确前提下的逻辑推理。

教量:

“教”就是教典或经典的意思,依靠教典或经典做为量去衡量某个对象。那么在佛法中,我们可以将佛陀的经典,菩萨所造的论典,还有祖师大德的教言,作为教量、权威,对某一个事物去衡量。比如我们要论证极乐世界存在,因为它不是我们现量能够感知的,我们的眼睛没有能力看到极乐世界,那我们就需要靠教。因为佛有能力看到,确定这个方向之后,我们就可以引用一部佛经,说这部经典谈到极乐世界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将这部佛经作为一种教证或教量去证成。

胜义谛与世俗谛:

“世俗”指是相对层面;“谛”,有一个词语叫做“谛实”或“真谛”,它是真实的意思。世俗谛翻译过来就是相对层面的真实。那什么叫相对层面呢?就是不详细观察探究情况下的真实或相对真理。不详细观察的意思是我们做某种程度的观察,但是到了一个地方之后就刹车了,在不对它做最彻底观察的情况下我们承认它是真实的,这样的视角就叫做世俗谛。

胜义谛中,“胜义”是究竟、彻底的意思,究竟层面的真实叫做胜义谛。我们进一步讲就是经过彻底观察、探究情况下的真实,也可以叫做终极真理。所以世俗谛是相对真理,胜义谛是终极真理。今后会有很多概念都是基于世俗谛或胜义谛,用是否详细观察这样的标尺作一个分水岭。

昨天下午看到小嫂发的极光照片,艳羡不已。回想起8月12日凌晨4点带加菲爬到楼顶上看英仙座流星雨。在仍旧存在光污染的情况下竟然肉眼看到了5颗,还有一颗疑似彗星匀速划过(后来下楼想了想怀疑是飞机)就是颈椎仰得太酸,被咬了一个包,终于圆了这么多年没看成流星雨的夙愿。流星雨是没拍到,转发小嫂坐标加拿大拍的极光图一张:#极光[超话]#

四川达州,男子去取款机取款时,发现卡里的钱都不见了,吓了一跳。他赶紧找银行咨询,才知道自己的存款被银行划走,用来偿还他14年前的一笔贷款了。男子把银行告上法院,要求返还存款。

男子李某是2007年贷的款,贷款金额2万元,贷款期限3年。贷款合同约定,李某贷款到期不能偿还的话,银行有权随时从其账户中直接扣收逾期贷款本息。

贷款到期后,李某未能还款,银行同意李某展期一年还款。结果展期到了以后,李某还是没能按期还款。

2018年,银行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作出支付令,要求李某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偿还贷款及利息。李某收到支付令以后,提出异议认为这笔贷款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他可以不用偿还了。法院遂作出裁定,终结了督促程序。

去年9月份,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偿还贷款。几天后,银行又撤回起诉。

去年12月份,银行从李某的存款账户里扣划了5039.40元,用于抵消贷款。

李某不服,把银行告到法院,说当年他确实贷款了,但已经超过诉讼时效,银行再从他账户里划款抵扣贷款没有道理,请求法院判决银行返还存款。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

这个案件里,李某认为他不用偿还贷款的理由是已经过了诉讼时效。

那么,什么是诉讼时效呢?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义务人有权提出拒绝履行的抗辩的法律制度。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这一规定,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超过3年,权利人的权利就可能得不到法院的保护了。

比如说,张三欠李四10万元,约定2018年6月1日前还。到了这个时间,张三没还,李四也把这事儿忘记了。到了2022年1月1日,李四突然想起这事儿,把张三告到法院,要求还款。张三在法庭上说,这笔钱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应该还了。法院就只能判决驳回李四的诉讼请求。

这个案件里,李某在银行的贷款2010年到期,双方约定展期一年,也就是说最迟2011年就要偿还了。但银行直到2018年才主张权利,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没有特殊情况,法院是不可能再保护银行的行为权利的。这可能就是银行为什么去年起诉以后,又很快撤诉的原因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超过诉讼时效,权利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而不是债权本身。

什么意思呢?

首先来说,超过诉讼时效以后,权利人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权利,法院也仍然会受理。受理以后,如果债务人不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仍然会判决债务人偿还债务。但是一旦债务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那法院就只能判决权利人败诉了。

其次,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虽然不能得到法院的保护,但仍然存在。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的话,也是可以的,不能在履行完毕以后,找权利人说因为债务已经超过诉讼时效,要求权利人返还。

二、银行能否扣划李某的存款抵扣贷款?

《贷款通则》第二十二条规定“贷款人有权依照合同约定从借款人账户上划收贷款本金和利息。”而这个案件里,银行与李某在贷款合同中明确约定,李某贷款到期不能偿还的话,银行有权随时从其账户中直接扣收逾期贷款本息。

这样看来,如果李某在银行的贷款没有超过诉讼时效,银行直接从李某的账户中扣划存款,用于偿还贷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现在情况特殊在于,银行的这笔贷款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如果起诉的话,只要李某以诉讼时效进行抗辩,法院就不可能判决李某还款。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是否还能直接扣划李某的存款呢?

刚才我们说了,超过诉讼时效以后,债权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而不是债权本身。也就是说,银行虽然不能通过诉讼获得法院对这笔贷款的保护,但这笔贷款本身仍然存在,没有消灭。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这里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否行使抵销权并没有作出禁止性规定。

而且现在银行根据贷款合同的约定,扣划李某的存款用于偿还贷款,并非通过法院诉讼来行使债权,也不应该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

所以,最终法院判决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你对这个结果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一起交流看法吧!
(案例来源:四川省万源市人民法院。文中分析部分系个人观点,非判决原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个夏天,央视综艺频道将传统节日民俗与当下流行的七夕文化相结合,开创“相爱之人互赠七彩礼”的七夕新民俗,以此展示中国人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个夏天
  • 当时的徐少强,还是个小角色所以并不被公司看中,直到后来丽的亚视看到徐少强的荧幕形象觉得还不错,就向当时的邵氏公司借走了他。当时的香港电视剧都是,一边拍一边播的,
  • 在整个空间氛围营造上,我们特别选用《千里江山图》群山涌动、江河横流,画幅有限而景境无穷,蕴含天才少年王希孟的意气风发。同时结合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尽收眼底的柳树
  • 王一博我想给你说,这样素颜,淳朴,善良的你,比舞台上还要光芒万丈✨ 前段时间,在郑爽的“日薪208万”让大家丧失斗志的时候,一度有网友呼吁,不要再对任何明星真情
  • 為了未來的眾生們,祈請上師解釋此咒語的功德和無邊的力量,賜與簡短的開示。未來這樣的時期,此對於眾生暫時與究竟有絕對的利益,無量的要訣、方便法,巖藏在山、水、虛空
  • (悄咪咪说我上学的时候很喜欢p4这个学霸小姐姐,和她说话真的很舒服,这就是高情商的人在向下兼容我吧[抱一抱][抱一抱]可惜没有和她成为朋友。对我一致的评价就是呆
  • 总理阁下下令所有相关政府部门在泰国农产品出口到中国之前,必须按照中方“零疫情”政策采取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保证输华泰国水果的品质和安全,增强中国市场对泰国水果的
  • 不知何时,一只小兔子跳进他的梦境,她说:“你好啊小熊~”她说:“原来你也喜欢吃薯片哇!《恋爱日记》天天来找我第2天 时隔五个月终于见面了[报税]一 昨天去车站接
  • “持咒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那麼由他持咒之後,所有的一切破齋犯戒這一些個罪,也不管它是輕、是重,就甚至於本來這四波羅夷罪是不通忏悔的,但是你一念
  • 为了完成大量的特效镜头,古天乐还成立了一家名为“世界一酷”的特效公司。在这部电影中,古天乐用了7年和5年的时间,制作了1700多部带特效的科幻大片,总投资4.5
  • PCS 产品与光伏逆变器的技术存在较大的相似性, 直观上,光伏逆变器是直流变交流,储能变流器要求更多的形式变化。IGBT 方面,与光伏逆变器相比,储能变流器对续
  • #徐州租房[超话]# 招合租室友啦,仅限女生哦!地点:泉盛美家C区,小区门口就是超市和购物广场,交通也很便利,有意者加微信1300440819 备注 租房,谢谢
  •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女生非常追求自由,她的爱情观是“感情是生活的补充,有最好,没有也可以,但不能影响到我的生活”而她伴侣由于非常缺乏安全感,所以爱情观是“感情比生
  • 今年的第一次来苏州就是和朋友去的苏州中心,然后她在发疯消费,买了2支大牌口红,我呢就买了个盲盒,而且最重要的不是我付钱,是谁的赞助就不点名了哈,这女的真存心气人
  • 当然,深圳和其他放松调控的城市相比,宽松的幅度非常小,只是参考价调高几个点,相比现在动辄7折的参考价体系,更多的只是技术层面的“微调”。月初郑州发政策的时候,诸
  • 抖音小说今日热文 《陆言欢沈彦白》 《秦诺伊梁晔宸》 《霍安贺骁》《林婉应慕寒》 《凤云落君墨沉》 《高夏程昭》 《苏陌羽霄明渊》《林微夏程亦风》 《苏阮谢云宴
  • (你说气话我不信.jpg)而且语气完全不严重,跟咱对话还要特地转过身来(虽然这个是游戏的锅)肯定是假意嘴臭又不敢太伤我[奋斗]老师我全都day到rua 帝弥托利
  • 对各路段绿化养护情况进行梳理,及时对道路两侧绿化区域进行整体补修剪,并清理杂草垃圾,营造干净、整洁的路域环境。【郫都区公路养护所立查立整 积极迎接省级全域旅游示
  • 【ACG樂團大亂鬥】-愛麗絲發射器 :: AliceCatapult:來自高雄,2018年舉辦休團專場後開始為期兩年的休團,於2020年隨著吉他手「酒精戰士 小
  • 备受瞩目的“天坛奖”入围影片和“注目未来”参选影片将会在北京展映中与影迷们见面,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而特别策划的“特展:光影浪潮 香港电影新动力”单元,放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