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从一个超越性的视野来看待整件事情。它带来一种富足的心态。

不要有任何条件地来看生命,按照生命本然的样子来看它,你就会继续被更新、被充满活力。

要看整体,你必须走出你自己的房间,你必须把门打开,头脑是非常局限的,跟广大的宇宙相比对于那些很小的真理的片断,我们会变得太过于执着。

如果你看整体,每一样东西都按照它所应该的样子存在,那就是「每一样东西都对」的意思。当你没有任何偏见地看,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对的,一切都是对的。

生是对的,死也是对的,美是对的,丑也是对的。存在里面没有阶级,没有什么东西是渺小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伟大的。最大的星星和最小的草叶,它们两者平等地存在,它们全部融为一体。

无论什么是完整的,就是神圣的。不应该拒绝任何事。你应该是你所是的,带着极大的接受。

人很难接受全部,事情就是这样。那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你所是的,那就是存在运作的方式。生命是矛盾的。所以生命是丰富的,如果你可以容纳矛盾,你会是广阔无限的。所有颜色都被吸收进入彩虹里。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你就能够把一切事物蜕变成黄金。所有情景最终都会被证实是一种助力,它们就是该当如此地发生。如果你可以有勇气去信任,去决定视你生活的每个面向都是不完美的完美。你就寻回你灵性力量的源泉,让你始终立足于这个世界。你在行为和存在中聆听心的歌唱。

一个真的想要生活的人,会无条件的活;他不对生活设定条件。他说: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准备好要舞动。用全部的存在去生活。那么对生活的恐惧将会消失。真正的生活,就不会有恐惧。

它不是一种训练,而是一种深深的理解。强迫自己进入一种生活方式,无法自发地、自然地生活,你在你的周围强加一种特性。那是一座堡垒。

如果你接受所有一切,不做任何选择时,紧张也就消失了。如果你继续不断地选择,你的紧张只会变得愈来愈深。你的觉知必须是毫无选择的,你需要觉知到你所有的混乱。

要让混乱消失,只有当你不偏好某种思想,而否定另一种思想时才有可能。当你不再否定任何东西时;你才能停止这一切的混乱。

有时候你是一个圣人,有些时候你是一个罪人。有时候某个意识形态会吸引住你,而有时候你又被另一种意识形态所吸引,这些都只是一时的兴起而已。你需要完全觉知所有的一切。当你不再会认同于你的头脑了,那会是你第一次知道自己是纯粹的意识。

完全拥抱生命能量和它所有的元素。跟随你的热情。臣服于流动让你进入你最满意的生命表达。

一个真正具有宗教精神的人会活出整道彩虹,从岩石到神,他会是完整的光谱。一个真正具有宗教精神的人会全然的去生活,不否定任何事物,并且善用每一件事物。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善用,

永远不要嫌弃任何部分,你唯一需要的只是变得更具有洞悉力、更细心、更觉知,并且开始洞悉你内在的状况,达到更高的和谐,就只是如此而已。

重要的是将完整的觉知带入生命,我们的人生观便会大大扩展,令我们得以发现一种不同的生存之道。

全然的觉醒意味着我们时时刻刻从自性/合一的角度来看待事情。

真理无处不在,遍布所有维度。从终极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灵性的展示。

于是什么也不缺了。这种存在就是可能之中最完美的。没有什么能比它更美丽,更令人狂喜。这就是环抱着你、等待着你的一切。

当你以你的整个存在而理解,那么你的行动就会从选择的局限中解脱出来,那么你就是在真正地活着,自然地、和谐地活着。如果你圆满完整地活着,你的生活就不会导致冲突,因为你的行动诞生于丰足而不是贫乏。

向本来的样子臣服。转变生命的基本要素,就某方面来说它们是最终极的要素。不论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接受它;一旦你接受自己,许多事就会开始发生。当你完全接受自己,会发生在你身上的就是一种不紧张的人生。

你觉得自己有别于你的究竟本性,但其实你一直就是它。

要更深入生命,它将会对你透露出它的深度,这个平凡的生命正在带着伟大的可能性。

要成为自然的,只要按照生命本来的样子去领悟它。如果你能够了解到这个,你将会变得更敞开,更不封闭,更敏感,更具有接受性,那么你就不害怕,生命就可以经过你。

你生命质量得以恢复,你能享有由真实所赋予的丰盛。

佛一直藏在你生命的中心,它必须被带到外围来,溶入到你的日常生活。

灵修的真正途径是,我们不是在寻找一时的兴奋,一种灵感,或福佑,反之,我们深掘那生命,安适于其中;你要完全面对自己的生活,绝不退缩。绝不抗拒、评判、神迹思维等来逃避。

它是让你穿透所有虚妄的面具,觉醒至真理。要管好你的人生,你就得拥抱你生命的所有面向,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愉悦的还是不快的。

如果你能置身于三灾八难,不以难为难,不执求无难;如果你能明白烦恼非恼,虽烦恼而仍然清净,抛弃对清净法的执想,那你便得到了与一切世人都无诤的最胜三昧境地 。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一丝不挂、
想入非非竟源于佛教!
人人都会说,
真正含义却很少人知道

赵朴初先生说 :

不了解佛教文化,
就不了解中国文化,

可以说没有佛教文化加入中国,
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

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但提起佛教文化,

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
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

但其实,
我们的生活中,
每时每刻都与佛教不可分离,
简直如空气一般。

我国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
与佛教相关的条目也是数不胜数。

下面带您盘点一些跟佛教有关的成语!

文 / 赵朴初

头头是道

“ 头头是道 ”
原是禅语,

指得是开悟以后的境界 :

心境融合,
内外打成一片,

乃至吃饭穿衣、
挑水打柴、
一举一动,

开口闭口,
无一事不与
“ 妙道 ”
冥合,

所谓
“ 头头皆是道,
法法本圆成
(《 续传灯录 》)”。

古代诗人常用
“ 头头是道 ”来形容

通灵入妙的
化境、
禅趣。

宋代严羽在
《 沧浪诗话 》中指出,

学诗有
“ 三节 ”
功夫,

“ 及其透彻,
则七纵八横,
信手拈来,
头头是道。”

宋代胡仔在
《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中
称誉杜甫
《 红樱桃 》诗谓

“ 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
头头是道者。”

头头是道,

后亦用来形容语言、
举动左右逢源,

无一不合规矩。

恍然大悟

《 观无量寿经 》 :

“ 心生欢喜,
叹未曾有,
廓然大悟,
得无生忍。”

《 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 》 :

“ 单蒙指教,
豁然大悟。”

后作
“ 恍然大悟 ”,
形容一下子完全明白了。

《 红楼梦 》第九五回 :

“ 王夫人也进屋里来了,
见他这样,

便道 :
这不用说了。

他那玉原是胎里带来的一种古怪东西,
自然他有道理。

想来这个必是人见了帖儿照样做的。

大家此时恍然大悟。”

《 儿女英雄传 》第十六回 :

“ 安老爷这才把此番公子南来 ……
因此辞官亲身寻访的话,
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邓九公这才恍然大悟。”

森罗万象

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
指天地万物。

如鲁迅
《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 》 :

“ 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
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
或者简直不算事。”

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
《 法句经 》 :

“ 森罗及万象,
一法之所印。”

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

原来,
森罗万象是
“ 色 ”,
即一切物质现象,

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
虚幻不实的。

马祖道一禅师指出 :

“ 森罗万象,
一法之所印。

凡所见色,
皆是见心;

心不自心,
因色故有。”

(《 五灯会元 》卷三 )
所谓
“ 一法 ”,

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
“ 一心 ”而言。

佛教主张
“ 三界唯心 ”,

反对
“ 心外取法 ”。

“ 森罗万象 ”也作
“ 万象森罗 ”。

如南朝梁陶弘景
《 茅山长沙馆碑 》 :

“ 万象森罗,
不离两仪所育。”

千差万别

“ 差别 ” 与
“ 平等 ” 相对,
本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范畴。

后禅宗将
“ 差别 ”衍为
“ 千差万别 ”,

谓天地间的万物品类繁多,
区别很大。

如 《 景德传灯录·文遂 》 :

“ 僧问 :
如何是无异底事?

师曰 :
千差万别。

“ 意谓
“ 千差万别 ”与
“ 平等无异 ”
是同一本体,

“ 差别 ”即
“ 平等 ”。

庄子也说过 :
“ 以不平平之,
其平也不平。”

也写作
“ 万别千差 ”。

如《 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 :

“ 四天之下,
万别千差。

一时明了,
便能握金刚王宝剑,
七纵八横,
受用自在,
岂不快哉!”

俗语中多用之。

如朱自清
《“ 海阔天空 ”与
“ 古今中外 ”》 :

“ 而身心所从来,

又有遗传、
时代、
周围、
教育等等,

尤其五花八门,
千差万别。”

泥牛入海

泥牛,
即泥土所作之牛,

俗称
“ 春牛 ”。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
立春前一日,

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于府前,
至立春日绝早,

用红绿鞭击之以迎春,
并预示春耕之早晚。

如唐卢肇在谪连州时书
《 春牛榜子书 》说 :

“ 不得职田饥欲死,
儿侬何用春牛!”

宋刘蒙叟有诗句云 :

“ 村妇祈蚕分面茧,
老农占岁说泥牛。”

这是以迎春牛乞丰年的一种风俗。

但泥牛入海一词,
乃源于
《 景德传灯录 》卷八 :

“ 洞山( 良介 )又问 :

‘ 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

师云 :
‘ 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
直至如今无消息。’”

《 五灯会元·元日禅师 》说 :

“ 三脚驴儿跳上天,
泥牛入海无消息。”

后来用泥牛入海一词比喻一去不返,
杳无音信。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七回 :

“ 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
等了好久,
只等得一个泥牛入海,
永无消息。”

随机应变

“ 随机 ”
一词最早见于佛典,

如“ 随机说法利众生 ”

(《 金光明最胜王经 》卷二 );

“ 适化无方,
随机隐显 ”

(《 戒疏 》卷一上 )等。

“ 机 ”
皆指众生根机、
根器、
根性而言,

以众生根机各别,
必须随其根机,

为彼说法,
方能领解,
各得其益。

后多泛指随着时机或情况的变化,
灵活应付。

如茅盾
《 腐蚀 》 :

“ 大有视我为
‘ 同道 ’,
属于他们一伙似的。

我当然随机应变,
不但夸大了我与舜英的关系,
而且暗示着我也参与密勿的。”

一知半解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的直接体认,
谓之
“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

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
反对执著于琐碎的
“ 知解 ”,

斥为
“ 一知二解 ”。

如唐灵祐
《 沩山警策 》说 :

“ 若向外得一知二解,
将为禅道,
且没交涉,
名运粪入,
不名运粪出。”

粪,
比喻那些虚妄的
“ 知解 ”。

后人用
“ 一知半解 ”
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

宋严羽说诗,
好用禅语,

其《 沧浪诗话·诗辨 》谓 :

“ 悟有浅深。

有分限之悟,
有透彻之悟,
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
也用了这个词。

他指出 :
“ 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
且非一知半解,

所需的时间和力气,
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

一丝不挂

“ 一丝不挂 ”之
“ 丝 ”有两解。

一解为一绺衣饰。

如《 无灯会元 》卷十二 :

“ 诸上座终日着衣吃饭,
未曾咬着一粒米,
未曾挂着一绺丝。”

另一解为一根钓丝。

如《 五灯会元 》卷十四 :

“ 僧问 :
‘ 一丝不着时如何?’

师日 :
‘ 合同船子并头行。’ ”

意思是说,
“一丝不着”
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

船子和尚有诗偈云 :

“ 金鳞不遇空劳力,
收取丝纶归去来 ......
钓竿折尽重栽竹,
不计功程便得休。”

可见
“ 一丝不挂 ”
本是禅语,

譬喻超然洒脱,
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

丝毫不受尘俗牵挂,
是很高的修持境界。

后世把这个词用以泛指毫无牵挂,

如《 警世通言 ---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中说 :

“ 把世情荣枯得丧看作行云流水,
一丝不挂。”

也有的干脆直指赤身裸体。

如《 夷坚丁志-李氏红蛇 》中有

“ 披发裸体;
一丝不挂 ”的句子。

想入非非

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
“ 想入非非 ”。

如端木蕻良
《 曹雪芹 》十九 :

“ 霑儿就爱想入非非,
不理他也就没事了。”

此语出于佛经中的
“ 非想非非想天 ” 或
“ 非想非非想处 ”。

三界中以无色界为最高,
无色界四天中以
“ 非想非非想天 ”
为最高,

又名 “ 有顶天 ”。

《 楞严经 》说 :

“ 如存不存,
若尽非尽,
如是一类,
名非想非非想处。”

另据《 俱舍颂疏·世间品三 》说,

此天据诸天之首,
其中众生定力深湛,

已经没有下地的
“ 粗想 ”,
但也并非暗昧无想,

而是还有
“ 细想 ”,

故称
“ 非想非非想天 ”。

文章来源 :
《 俗语佛源 》

「自性」一詞由來:
自性,是佛學典籍中經常出現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個宗派中,不論是小乘、還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有談到「自性」。大意主要有:其一,謂事物的本體、本質。比如《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其二,謂事物的存在狀態。比如《成唯識論•卷八》:「初能遍計自性雲何?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不過,由於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賦予的含義也不一樣,具體來說:
(1)有部的自性:因緣聚合的有為現象中,具有自生、自成、永恆存在的自體。上座部佛教的空間世間。世間,即以崩潰、破碎、破壞、毀滅之義而為「世間」。 有三種世間:行世間、有情世間、空間世間。空間世間,也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物質世界。有部,具稱說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於西北印加濕彌羅一帶。主要論典有「六足一身」:「六足」即《法蘊足論》、《集導門足論》、《施設足論》、《品類足論》、《界身足論》和《論身足論》;「一身」是《大毗婆沙論》、及《發智論》等。其理論特點是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在《大毗婆沙論》中有自性門,說明某法的體性是什麼,這就是出體。有部論師對世間、身心一切現象,瞭解為複雜的綜合體,分析復合體而發現內在單一的本質,就是自性。這就是實有與假有。如《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曰:「地雲何?答:顯形色,此世俗想施設。……地界雲何?答:堅性觸,此是勝義能造地體。」這裡把地分為二種:常識中的地,是和合有,是世俗假想施設而非真實的;佛說的地界,那是勝義有。從復合的總聚,而探得一一法的自性,也稱為分。分是不可再分析的,也稱為我。又如《大毗婆沙論》卷九曰:「我有二種:一者法我,二者補特伽羅我。善說法者,唯說實有法我,法性實有,如實見故。」此外自性,還有本性等別名,顯示了一切法自性,是自有、自成的,永恆存在的,所以《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一曰:「諸法實體恆無轉變,非因果故。」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九。對於這樣恆有的自性,與現實的無常生滅現象似乎相違,與緣起因果也徬佛不合。針對這些疑問,在《大毗婆沙論》中有著詳細的解釋說明。如《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六曰:「未來諸法集現在時,如何聚物非本無今有?現在諸法散往過去時,如何聚物非有已還無?答:三世諸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排立。體實恆有,無增無減,約依作用,說有說無。諸聚集物,依實有事,假施設有,時有時無。」這是說,諸法實體在三世中恆有,不能說從無而有,有已還無的,但依作用可以說有說無。又如《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九曰:「問:諸行自性有轉變不?設爾何失,若有轉變,雲何諸法不捨自相?若無轉變,雲何此中說有住導?答:應說諸行自性無有轉變。復次有因緣故說無轉變,有因緣故說有轉變。有因緣故說無轉變者,謂一切法各住自體、自我、自物、自性、自相,無有轉變;有因緣故有轉變者,謂有為法得勢時生,失勢時滅……故有轉變。」這可見有為法的生滅有無,約作用、功能而說。自體是恆住自性,如如不變的,因此稱為恆有。對於般若空性智慧無量的包容屬性,六祖慧能大師如是說:「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相。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從林。惡人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2)中觀家的自性:破斥有部的自性,提出無自性。龍樹不但熟諳印度非佛教的思想傳統,且受般若經新思潮的鼓舞,他所著的《中論》,因高度濃縮語言的頌文形式,種下日後詮釋上的爭端,帶動中觀學派的發展。中觀學派在接受唯識思想的挑戰與刺激之余,並沒有被它收編或擊倒,反而依照中觀思想的原理,提出一個可以超越唯識思想的辦法,那就是立於真、俗二諦的觀點上,從世俗諦的立場安立「唯識無境」的觀點,而在勝義真理的立場上採取「一切法畢竟空」的中觀派的觀點。在佛滅度後的五、六百年間,印度佛教史上是部派佛教盛行時期,由其是一切有部影響極大。到了佛滅度後七百年間,有龍樹大士出世,因感於有部思想不契合佛意,遂依《般若經》,造《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針對著有部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思想,給予猛烈的評擊。同時,高竪緣起無自性的中道法幢,在印度佛教史上放出異常的光彩。中觀家的核心思想,就是緣起性空。緣起,即宇宙間一切有為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謂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現象,皆無自性。《大智度論》卷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又如《中論·四諦品》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名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是說一切法無不是緣起,緣起法必然沒有自體,沒有自體所以性空。自性與緣起,從有部的立場去看,本來可以並立而相成的,但到了中觀家的經論里就變成水火不容了。以自性是自有、自成、永恆存在的,有自性就不必待緣起。既然待因緣和合而生,那就必然沒有自性。因此,緣起必然性空,性空才能建立緣起,只有這樣才是符合中道。像有部所說不僅不能建立,而且也是落於常見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当有一天他什么事情都不再和你分享,你对他动态完全不了解,他在你面前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无话可说,不是因为他话少了,而是因为他的分享欲转移了,不再和你诉说衷肠
  • #成都双庆路遇害女孩# 事件发生之初网上的谣言四起,说是骗钱情杀,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样的谣言攻击我受伤去世的女儿却未能为力,每日每夜都在想我能为我女儿做些什
  • 特色:集合美澳亚5区16国,1886个品牌,超过200,000洋货精品,坚持“正品洋货、免税低价、海量爆品”的原则,让大家能以国货价买到好用到流泪的正品进口货。
  • 】- 小学的时候我的妈妈实现了我的愿望当时就想跟朋友在家庭餐厅开生日派对现在也很感谢妈妈【今年生日愿望是什么呀】- 让我充满感恩并且怀抱着正确的想法吧ps.让我
  • 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 不仅如此,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西南国际商贸城为**的西南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恢弘蓝图正徐徐展开。不仅如此,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西南国
  • 不过大多都是刚做完的照片,防止二修,蹲一下远期野生吧,平论区查反馈!不过大多都是刚做完的照片,防止二修,蹲一下远期野生吧,平论区查反馈!
  • ​​​#小嘉在现场##厦大嘉庚第七届田径运动会# 【第七届田径运动会Ⅰ开幕式[好喜欢]】“参与就是成功,坚持就是胜利。#小嘉在现场##厦大嘉庚第七届田径运动会
  • #生活美学##生活需要仪式感##设计美学##匠人#不确定的归期,伏特加配柠檬茶晨起看日出,雾霾蓝和橙色的世界,海鸥立在洱海的石头上,看着海东的山被没升起的太阳描
  • 有的男生一谈恋爱,把对方视作珍宝,捧在手心怕摔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忍心看到她受一丁点委屈,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男生啊,遇到自己喜欢的女生,微信为她置顶,时间为她
  • 酒后镇充分发挥“儒学圣地”“红色和乐”等文化优势,特别是以家风家训主题建设为载体,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打造伊川县第一个家风家训试点村,大力实施了酒后镇和乐学校爱国
  • 携手十一月,聚焦美业盛典,2017年国际沙龙美发节,让人们感受世界时尚的碰撞。#法国时尚那些事儿##巴黎# 【11.11第九届国际沙龙美发节,金砖会晤&
  • 每个星座在每一次新月可以许下的愿望范围都有所不同,尽量以我文章中所建议的方向去许。每个星座在每一次新月可以许下的愿望范围都有所不同,尽量以我文章中所建议的方向去
  • 正确地选择与取舍,人一生必修的功课,要读懂真实的自己,驾驭好自己的人生,别让心迷了路。正确地选择与取舍,人一生必修的功课,要读懂真实的自己,驾驭好自己的人生,别
  • 超级喜欢床铃,慕慕的止哭神器...我呢...这几天神神叨叨的,满满的恐惧感和紧迫感,也不知道怎么让自己放轻松,慕慕爸爸也快被我逼疯了...这几天也不怎么想带慕慕
  • 畅通“末梢”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网随着怀远县X045淝南路的建成通车,我市最后一个乡镇实现了通二级公路,也标志着全市辖乡镇全部实现通二级公路,农民“出门硬化路、抬脚
  •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将在某一个领域具有高超技艺又德高望重的人,称作“老师傅”‍ 傅,《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傅,相也。这一点很像我们在日常修行过程中,究竟
  • 拓実翻译:眼镜 菠萝包#河野纯喜[超话]##河野纯喜0120生日快乐##河野纯喜冬の子# ,在junki22岁的第一天,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帮助ju
  • 你只需依着窗,听风听雨,寻找一处心灵的桃花源,哪怕只是片刻,也足以将纷繁忧扰的人生,得以妥帖安放,你便会明白岁月的良苦用心。余下的日子,用心痕淡墨,书写流年时光
  • 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想到四个春天,之前看到的我不知道的细节,很戳我。